农工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

农工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

一、农工党建党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薛凤冠[1](2021)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在长期领导经济建设工作实践中,他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形成并实践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的经验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陈云对经济建设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因此,系统梳理和研究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于当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提升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按照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一、本文二、三章主要探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曲折探索和同时期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等三个方面;其思想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有计划按比例”思想、西方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原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等。同时,其思想的形成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长期领导经济实践也有着密切联系,并随着实践发展而逐步充实和深化。二、本文四、五章重点阐述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总结,文章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提炼概括为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经济改革和经济开放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全貌。文章认为,这六个方面内容涉及到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发展的思想两个层次。其中,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主要涉及陈云经济工作的伦理观和方法论,故可以归为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改革、经济开放更侧重于体现陈云在经济发展某一领域实践中的思想,可以归为经济发展的思想。这两个层次、六个方面思想,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完整体系。其中,综合平衡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基础,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本文第六章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征与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内容和实践的全面研究,文章从政治性、人民性、求实性、创新性、前瞻性五个角度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渐进而审慎可以说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终其一生,无论身处何时、身居何位,陈云始终保持这一特色。通过渐进和审慎,陈云在复杂和困难的局面中,推动中国经济建设逐步向前发展。最后,文章认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二是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三是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四是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五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这些对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既丰富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方法论上也值得学习借鉴。

万英[2](2020)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地位要求高校党委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而“意识形态漂浮在话语之中”,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要有话语体系作为支撑。构建话语体系的基本单位是话语,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有效果,关键在于意识形态话语要有效,沿着“话语——话语体系——话语权”的路线是争夺话语权的一般规律。因而,话语有效是高校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构建话语体系有效的要素之一,也是其逻辑起点。基于话语对构建话语体系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要价值,本文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为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文章由七部分构成,即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绪论部分阐述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概述国内外学术界对意识形态话语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并对之进行简要评析。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阐释核心概念、厘清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的关系,论述有效性的内涵及表现形式。第一章从文本出发,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话语理论。概述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理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在中国的渊源脉流。本章还对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进行批判性借鉴。从而为建构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阐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它的本质属性、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政治认同的影响、凝聚高校师生的功能,以及它对话语体系的建构作用,对话语权的维护作用等方面论述它的评价标准。第三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基本要素。本章论述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第四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大学生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影响,三重话语存在内在的张力。对于这些话语,重点是把其消极性概括出来,目的是为了规避、消解其危害性,而不是全盘否定这些话语,而是要排除其中的消极成分,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第五章论述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面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诸多挑战,依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理论,提出从五个方面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主体能动性方面,切实发挥高校党委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责。发展动力方面,创新意识形态话语,确保话语的生命力,而创新是有原则的创新。硬实力方面,主张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以硬实力破解西方的话语迷障。软实力方面,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话语,以文化软实力夯实话语的凝聚力。话语机制方面,发挥意识形态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消解其消极作用。而转换的目的是更好的发挥各种话语的优势,而不是以一种话语否定另一种话语。

万永彪[3](2020)在《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李大钊主张向十月革命学习,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主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建党思想,聚焦“建立什么样的党、怎样建立党、建党为了什么”等问题,形成了其建党思想。因此,深入探究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深刻内涵、鲜明特点以及当代价值,不仅有助于全面揭示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理论体系,而且也为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长期以来,学界对李大钊从事的事业、思想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地位与作用、思想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仍有可以拓宽和挖掘的领域,尤其是在其建党思想领域,截止目前此方面尚没有系统性的论着问世。因此,借鉴学界同仁已有的成果,采用逻辑分析、概念史研究、新文化史研究等方法,力图在对李大钊原着深度解读、阐释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总结李大钊着作、论述、实践活动中带有规律性、个性化的建党思想结构及鲜明特点,更为全面地把握李大钊建党思想内涵和体系,以求对当前加强党的建设有所指导,是本论文的主旨。李大钊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建党思想为指导,借鉴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党建设经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建党思想,从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等层面,系统阐述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这样的党、建党为了什么”等问题,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工人阶级的、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坚实保障,工农大众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社会革命变革的根本力量”“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其崇高目标是挽救民族和振奋国群”等一系列重要主张、论断和观点。伟大时代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斗争形成伟大的实践。李大钊不仅在理论上阐明在中国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原则,而且积极主导参与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设。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不仅参与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想的论辩,而且积极领导、指导和参与北京、天津、唐山、内蒙等地方党团的建设,积累丰富的建党经验,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深邃宽广的思想视野和亲力亲为的党团建设,展现李大钊建党思想历史的继承性、鲜明的时代性、非凡的实践性、卓越的预见性等鲜明特点。李大钊建党思想对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升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同盟军思想、武装斗争思想的认识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也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大钊建党思想是时代的产物、革命的产物,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即使放之于今天的中国,也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孙曈[4](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卢泽如[5](2020)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首次建立国家形态的苏维埃政权,由于在赣南、闽西根据地内有着相对安全稳定的活动空间,纪念活动得以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借由纪念活动这一重要载体,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同时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与新生苏维埃政权的良好形象,建构集体记忆,强化人们的历史意识,推动妇女解放运动,极大地宣传鼓动民众投身革命和生产运动中,为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国民党的谣言散布以及“围剿”战争的步步紧逼,中共举行纪念活动既是协调中苏关系,赢得国际支援的需要,也是构建政权合法性,推广成功样本,表达政策方针,整合各方资源,建构集体记忆,最大程度地凝聚人心和人力来壮大革命根据地,打赢反“围剿”战争的需要。这个时期的纪念活动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活动方式,活动形式十分丰富,大致分为五种不同类型的纪念方式:会议纪念、文本纪念、行为纪念、艺术纪念、空间纪念,包括群众集会、示威游行、纪念文章、专刊特辑、通电、演讲、标语、口号、修建纪念设施、举办纪念展览、出版墙报壁报、散发纪念传单等等。这些纪念形式并不是独立开展的,而是交织进行,各具特色,共同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出于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全面的政治考量,选择了一些具有强大影响力和政治感染力的纪念对象。纪念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对重要人物的纪念,比如对马克思、列宁等的纪念;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比如对十月革命、广州起义等的纪念;对重大节日的纪念,比如对“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八一”建军节等等。尽管这个时期的纪念活动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不足之处,但是大量纪念活动的开展还是为中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鲜明特点。因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纪念活动为当代纪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方华[6](2020)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全体人民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落脚点。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充分肯定了以“文化建设促进人民精神团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显着优势”,作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重要部署,并且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被提升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离不开既有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离不开对党领导文化建设历史及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党领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及当代价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引言部分,概括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问题。文章的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和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阐明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从理论探索和理论形成两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研究。在理论探索方面,文章梳理了党对于科学化、大众化、民族化文化思想的理论探索,分析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并最终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在理论形成方面,文章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及最终形成进行分析研究,阐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在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实践进行研究和梳理。分别从党在扩大文化队伍、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进行党内文化建设、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等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阐明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阐明了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经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价值体现及重要启示。

韩东云[7](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才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但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程却不能仅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价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与信念、性质与宗旨的集中体现,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找到源头和发展脉络。系统梳理和阐释这一历程,对于我们党在新时代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早在五百年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积极的价值预设,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这些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和价值性进行了论述。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在此基础上接力探索,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积极弘扬社会主义价值。总的来说,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都蕴含着与社会主义价值相关的思想和实践成果,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来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准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成功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价值观,并努力在革命实践中践行党的价值观,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文化领域的指导思想地位,为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础前提。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探索。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至改革开放前,虽然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但是仍取得巨大的成就。我们党积极探索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积极培育了“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在实践上,我们党不断把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并重,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和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取得一定的成绩。虽然我们党在1957年以后,出现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乃至“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正是这些错误教育了全党,为我们党在今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这些理论体系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价值蕴含,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等,都为我们党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起到推动作用。2006年,我们党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广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也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迅速升华。党的十八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专家学者也兴起了学习研究的热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理上得到更加充分的阐释。党和政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公众人物和家庭,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提供政策与物质保障,完善法律与法规机制,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制定监督与评价机制,畅通反馈机制等,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进程中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的积极努力及进行的具体实践可得到一些启示,这就是在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和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李凯[8](20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政党文化体现着一个政党最深层的精神积淀和最持久的价值追求,是政党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前所未有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和开展以史资政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位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孕育成熟的重要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华民族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孕育创新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本论文以文化自信为政治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视角、以古鉴今为透视视角、对策路径为阐释视角,从发展历程、发展源泉、发展成果、建设经验、现实启示5个方面构建论文框架,梳理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发展脉络、实践成果和建设经验,着眼厘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现实困境、不利因素和优势条件,着力探寻推动新时代执政党建设和政党文化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政党文化是政党活动历史积淀的结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经历了萌芽、孕育、发展和成熟4个阶段,实现了从幼稚懵懂向成熟自信、革命型政党文化向执政型政党文化的质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积淀、民族独立和党际党内斗争的革命实践,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孕育成熟的理论源泉、思想源泉和政治源泉,实现了政党文化从理论探索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质的飞跃。历经长期孕育、反复提炼、逐步强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在思想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4个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了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共产党人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革命精神的成果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以史资政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既是新时代夯实政党文化根基、守护政党文化命脉、筑牢政党文化理论基础和提升政党文化建设能力的现实需求,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经验对推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创新发展的现实启示。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党文化建设经验,突出问题导向、求解思维和实践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推进集中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党文化建设经验总结,是推动新时代执政党建设以及政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实启示。聚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古鉴今开展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对于深化政党文化发展建设规律、发挥民族振兴精神指引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新水平和开辟宣传思想工作新境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价值。

孙延青[9](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提出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李勇[10](2019)在《《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中央政治通讯》是中共中央在1926至1929年间所办的机关刊。它作为中共中央的喉舌与中国革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伟大历程。它呈现了在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方面所进行的早期探索的艰辛、曲折与反复。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早期探索上的分歧、争论。《中央政治通讯》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所依靠力量、从举国民党旗帜到举红旗、关于土匪会党问题的探索。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手段;暴动队伍是党的宣传队、播种机,扩大了党的影响,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武装起义后保留的队伍是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保证。这一阶段的武装斗争体现出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过分强调农民的暴动,忽略军事力量。土地革命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些对土地问题的纲领。《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对八七会议前土地政策的批判和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记录了中共共产党关于土地没收对象、大地主划分标准、土地分配方式等问题的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发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扩大了党的影响;为创造性地开展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存在过早实行“土地国有”、“没收一切土地”和“禁止买卖土地”等政策。暴动后武装力量或转向大城市,或转向农村,但最终转入了农村,成了工农革命军和工农红军的基础。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建立中心城市苏维埃的情况,记录了海陆丰、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中共中央过分强调在大城市建立苏维埃,对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转折时期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情况。这种探索有成就也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等问题。但这恰恰反映出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特点。这一阶段的早期探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起点。

二、农工党建党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工党建党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现有研究的局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经济
        1.4.2 经济建设
        1.4.3 经济建设思想
    1.5 创新之处
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
    2.1 陈云的生平与简历
        2.1.1 青少年时期
        2.1.2 革命战争时期
        2.1.3 新中国成立后
    2.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2.2.2 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2.2.3 毛泽东思想
        2.2.4 中国传统文化
    2.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3.1 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2.3.2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探索
        2.3.3 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3.1 在革命战争时期萌发
        3.1.1 中央苏区时期
        3.1.2 陕甘宁边区时期
        3.1.3 东北时期
    3.2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
        3.2.1 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
        3.2.2 调整工商业
        3.2.3 “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3.2.4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充实
        3.3.1 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3.3.2 重视粮食工作
        3.3.3 调整经济体制
    3.4 在“文革”后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深化
        3.4.1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3.4.2 边调整边建设
        3.4.3 引导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4 陈云经济哲学的思想
    4.1 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
        4.1.1 综合平衡要着眼全局
        4.1.2 综合平衡要综合施策
        4.1.3 综合平衡要统筹兼顾
    4.2 陈云的民生改善思想
        4.2.1 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战略高度
        4.2.2 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
        4.2.3 正确处理好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4.3 陈云的国情国力思想
        4.3.1 从国情国力出发探索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道路
        4.3.2 速度与质量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4.3.3 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
    4.4 陈云的经济决策思想
        4.4.1 一切从实际出发
        4.4.2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
        4.4.3 交换、比较、反复
5 陈云经济发展的思想
    5.1 陈云的经济改革思想
        5.1.1 坚持市场与计划相统一
        5.1.2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改革
        5.1.3 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5.2 陈云的经济开放思想
        5.2.1 注重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利用
        5.2.2 注重循序渐进、稳妥推进
        5.2.3 注重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6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特征及现实启示
    6.1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
        6.1.1 视为灵魂的政治性
        6.1.2 无比鲜明的人民性
        6.1.3 一以贯之的求实性
        6.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6.1.5 战略谋划的前瞻性
    6.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
        6.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6.2.2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6.2.3 指导了新中国经济建设
    6.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6.3.1 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
        6.3.2 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6.3.3 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6.3.4 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6.3.5 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
    6.4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6.4.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6.4.2 方法论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四、核心概念阐释
        (一)意识形态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关系的厘清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六、有效性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一)有效性的内涵
        (二)有效性的表现形式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资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理论
        (一)语言是物质、意识和实践的统一体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阐述
        (三)实践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基本属性
        (四)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根本属性
    二、列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随着工作任务转换而转换
        (三)采用多样化话语方式“灌输”社会主义思想
    三、毛泽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坚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时代化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
    四、邓小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平实的话语
        (二)以简洁的句式展现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
        (三)对待意识形态斗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五、江泽民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多方面展开
    六、胡锦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民和引领社会思潮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四)构建和谐社会
    七、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讲好中国故事
        (二)善于运用经典话语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四)运用大众话语
        (五)构建有效话语和话语体系
    八、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一)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
        (二)福柯的话语即权力观点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四)布尔迪厄的话语象征性权力观
第二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主体与客体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是价值观的有效性
    二、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符合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促进高校师生的政治认同
        (一)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是话语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二)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的话语的具体标准
    四、凝聚高校广大师生
        (一)凝聚高校广大师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功能
        (二)凝聚高校广大师生的话语需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五、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一)话语体系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二)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是话语有效性的内在要求
    六、有效维护和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一)话语权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二)维护、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话语有效性的最终目标
第三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要素
    一、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
        (一)高校党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和责任主体的有效性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四支主体队伍的有效性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一)大学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要对象
        (二)高校教职工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对象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
        (一)话语内容有效性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立足点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有效性的要点
    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
        (一)话语表达方法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关键
        (二)话语表达方法的三个适应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
        (一)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辩证关系
        (二)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相互适应性
第四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
        (一)话语内容问题
        (二)话语方式问题
        (三)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
        (一)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表现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因素
        (三)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影响
    三、互联网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一)西方为何及如何占据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二)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如何挑战中国意识形态
        (三)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挑战
    四、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一)去中心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边沿化
        (二)碎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系统化
        (三)浅层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刻化
        (四)开放性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集中化
    五、大学生话语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一)多样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威性
        (二)“三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严肃性
    六、高校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割裂
        (一)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内在张力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内容割裂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态度割裂
第五章 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能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话语的主体职能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切实担负起责任
    二、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由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着力点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资源
        (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则
    三、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
        (一)文本话语向教学话语转换
        (二)政治性话语向生活性话语转换
        (三)学术话语、权力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
        (四)话语转换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一)我国具备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话语优势的坚实基础
        (二)高校的话语地位与我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还不相称
        (三)如何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五、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一)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二)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持久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三)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广泛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四)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稳定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李大钊建党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2.1.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
        2.1.2 十月革命的胜利
        2.1.3 民国初年政党建设的实践
        2.1.4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
    2.2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基本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
        2.2.2 列宁建党思想
    2.3 李大钊的自身文化背景
        2.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3.2 日本留学经历
    2.4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发展历程
        2.4.1 民国初年超政党思想的政党观的形成
        2.4.2 “府院之争”时期政党观的提高与变迁
        2.4.3 十月革命后创建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思想的形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党的性质:建立什么样的党
        3.1.1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3.1.2 建立工人阶级的、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
    3.2 党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怎样建立党
        3.2.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
        3.2.2 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坚实保障
    3.3 党的基本纲领:建党为了什么
        3.3.1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方向
        3.3.2 挽救民族、振奋国群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崇高目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实践
    4.1 李大钊与北京、天津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4.1.1 李大钊与北京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4.1.2 李大钊与天津党团组织的创建与发展
    4.2 李大钊与唐山党团组织的创建及工人运动的开展
        4.2.1 李大钊与唐山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4.2.2 李大钊与唐山工农运动的开展
    4.3 李大钊与其他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创建
        4.3.1 李大钊与内蒙古、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创建
        4.3.2 李大钊与晋、豫、陕、甘等地党组织的创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特点及地位
    5.1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特点
        5.1.1 历史的继承性
        5.1.2 鲜明的时代性
        5.1.3 非凡的实践性
        5.1.4 卓越的预见性
    5.2 李大钊建党思想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影响
        5.2.1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认识
        5.2.2 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认识
        5.2.3 对农民同盟军思想的认识
        5.2.4 对武装斗争思想的认识
    5.3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建党思想
        5.3.1 李大钊建党思想与陈独秀建党思想
        5.3.2 李大钊建党思想与蔡和森建党思想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当代价值
    6.1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
        6.1.1 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这个“拯救中国的导星”不动摇
        6.1.2 不断增强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6.2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际有机结合
        6.2.1 必须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情状”和“实境”
        6.2.2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
    6.3 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6.3.1 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保障
        6.3.2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6.4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6.4.1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6.4.2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6.5 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6.5.1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革命的目标
        6.5.2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三)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点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2. 研究视角创新
        (二) 论文不足之处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一) 认同
        (二) 政治认同
        (三) 政党认同
    二、 参政党认同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 调查基本内容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第九部分 (开放题)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以纪念活动为载体,塑造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
        (二)总结历史经验,为新时代纪念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选题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与资料概况
        (一)纪念活动的内涵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及其纪念活动
        (三)资料概况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拟突破的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缘起
    一、构建政权合法性,塑造正义形象的需要
    二、协调国际关系,赢得认可支持的需要
    三、进行宣传鼓动,表达政策方针的需要
    四、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凝心聚力的需要
    五、强化历史记忆,总结历史经验的需要
第二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方式
    一、会议纪念
        (一)纪念大会
        (二)纪念招待会
    二、文本纪念
        (一)发表宣言、通告
        (二)制作标语口号、传单、小册子
        (三)出版特辑专刊,发表纪念文章或社论
    三、行为纪念
        (一)纪念阅兵
        (二)纪念游行
        (三)纪念与生产相结合
    四、艺术纪念
        (一)文艺晚会
        (二)体育比赛
        (三)红色歌谣、戏剧
    五、空间纪念
        (一)修建纪念设施
        (二)制作纪念符号
        (三)举办纪念展览
第三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内容
    一、对重要人物的纪念
        (一)对马克思的纪念
        (二)对列宁的纪念
    二、对重大历史事件纪念
        (一)对十月革命的纪念
        (二)对广州起义的纪念
    三、对重大节日的纪念
        (一)“八一”建军节的纪念
        (二)“五一”劳动节的纪念
        (三)“三八”妇女节的纪念
    四、其它纪念活动
第四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历史作用与不足之处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纪念活动的历史作用
        (一)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进一步塑造了党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良好形象
        (三)进一步动员广大军民投入保卫和建设革命根据地
        (四)进一步建构集体记忆和强化历史意识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不足之处
        (一)纪念活动中存在着“左”倾冒进
        (二)纪念方式上存在着形式主义的作风
第五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特点
        (一)纪念目的具有革命性和阶级性
        (二)纪念主体具有组织性和群众性
        (三)纪念方式具有丰富性和实践性
        (四)纪念过程具有艰难性和斗争性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共纪念活动的当代启示
        (一)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纪念内容和方式
        (二)依托楷模力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三)弘扬纪念文化,传承纪念活动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专制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二)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三)苏区的文化建设及其经验借鉴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科学化的探索
        (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文化问题
        (二)对中国新文化建设道路的思考
        (三)以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一切学问的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大众化的探索
        (一)“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二)“左联”对文艺大众化发展的推动
        (三)由文艺大众化向文化大众化的转变
    三、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民族化的探索
        (一)唤醒全民族的民族化文化意识
        (二)提出文化民族化问题
        (三)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任务的提出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正式形成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一、壮大革命文化队伍
        (一)党对革命文化队伍的关怀与领导
        (二)陕甘宁边区文化团体的蓬勃发展
        (三)文化团体的历史贡献
    二、大力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
        (一)开展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二)进行道德建设,引领根据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指导文艺工作,明确文艺发展方向
        (四)重视新闻宣传,营造抗日救国舆论氛围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
        (一)深化马列主义理论研究
        (二)加强哲学研究
        (三)重视史学研究
        (四)全面推进其它各领域社会科学研究
    四、进行党内文化建设
        (一)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与增强党性修养
        (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
        (一)党在国统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二)党在沦陷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一)宣传与学习相结合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贡献
        (一)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三)创生出民族文化的新样态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创新
        (二)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文化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价值取向
        (四)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一)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相统一
        (二)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先进文化的现实发展相统一
        (三)将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与文化效能相统一
        (四)将繁荣先进文化的实践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相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7)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综述
        二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存在不足
        一 研究创新
        二 存在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第一节 价值观
        一 价值的内涵及外延
        二 价值观的内涵与特性
    第二节 社会核心价值观
        一 核心价值观
        二 社会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 社会主义的多维解读
        二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三 社会主义价值观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中蕴含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
        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传播及实现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途径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面论述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揭示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性认识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思考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及实践
        一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二 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价值
        三 列宁、斯大林弘扬社会主义价值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第三章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备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贡献
        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及壮大
        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价值观的构建
        三 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努力践行党的价值观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前提
        一 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全国范围执政
        二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三 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文化事业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第四章 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社会现实
        一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二 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 “建设导向”与“革命导向”相互交织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探索
        一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二 “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
        三 积极培育“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一 发展生产力与人民群众利益并重
        二 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三 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
        四 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
        二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蕴含
        三 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一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背景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理论内涵
    第三节 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 建设高素质的宣传工作队伍
        二 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
        三 发挥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的作用
        四 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
        五 借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第四节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二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四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五 做好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升华
    第一节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表达
        一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凝练与表达
        二 党的十八大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三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学理阐释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一 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二 营造良好舆论生态和社会氛围
        三 进行积极的话语转换
        四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
        五 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庆典活动
    第三节 全面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一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带领人民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引导公众人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五 注重在家庭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 利用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践行活动
    第四节 建立健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
        一 健全组织领导体制
        二 建立政策与物质保障机制
        三 完善法律与规章制度
        四 建立长效学习机制
        五 制定监督评价机制
        六 畅通反馈机制
结语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启示
    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 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
    四 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政党文化
        1.3.2 政治文化
        1.3.3 党内文化
        1.3.4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
        1.3.5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
        1.3.6 政权意识
        1.3.7 文化软实力
    1.4 研究思路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发展历程
    2.1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萌芽
        2.1.1 资产阶级革命唤醒中国民众政党意识
        2.1.2 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共产党思想文化萌生
        2.1.3 马克思主义奠定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根基
    2.2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孕育
        2.2.1 中国资产阶级政权意识的理论探索
        2.2.2 中国无产阶级政权意识对资产阶级政权意识的超越
        2.2.3 中国无产阶级政权意识的实践演进
    2.3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发展
        2.3.1 俄国十月革命成为国共党际合作契机
        2.3.2 共产国际主导国共党际合作形式
        2.3.3 独立性和先进性是决定政党文化存续的核心问题
        2.3.4 属性差异是导致政党文化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
    2.4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成熟
        2.4.1 革命根据地文化为无产阶级政党文化建设发挥先导作用
        2.4.2 思想建党为确立无产阶级政党文化提供思想保证
        2.4.3 文化“反围剿”的胜利标志无产阶级掌握文化领导权
        2.4.4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成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发展源泉
    3.1 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理论源泉
        3.1.1 《共产党宣言》成为政党文化的理论基石
        3.1.2 党报党刊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载体
        3.1.3 外国媒体成为宣介政党文化的重要途径
        3.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政党文化形成的理论保障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思想源泉
        3.2.1 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与超越
        3.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精神命脉
        3.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政思想成为革命路线政策的重要来源
    3.3 政治斗争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政治源泉
        3.3.1 扞卫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争生成政党文化实践环境
        3.3.2 国共党际斗争造成政党文化政治分野
        3.3.3 中共党内斗争推动政党文化成熟自信
        3.3.4 无产阶级国际利益斗争推动政党文化独立自主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发展成果
    4.1 中国共产党思想文化发展成果
        4.1.1 思想政治工作培育思想文化“生命线”
        4.1.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厚植思想文化价值取向
        4.1.3 毛泽东思想标志中国共产党理论和政党文化成熟
    4.2 中国共产党制度文化发展成果
        4.2.1 修订完善党章夯实政党文化制度根基
        4.2.2 民主集中制构建政党文化团结统一原则
        4.2.3 党规制度筑牢政党文化规矩意识
    4.3 中国共产党行为文化发展成果
        4.3.1 倡廉反贪运动厚植苏维埃政权廉政行为文化基础
        4.3.2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厚植纪律行为文化基础
        4.3.3 延安整风运动厚植党内集中教育行为文化基础
    4.4 中国共产党精神文化发展成果
        4.4.1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文化的逻辑起点
        4.4.2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文化的源头活水
        4.4.3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
        4.4.4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根基命脉
        4.4.5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时代强音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党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
    5.1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夯实政党文化根基
        5.1.1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政党文化建设的“硬核”
        5.1.2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新时代政党文化建设的核心命题
        5.1.3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新时代政党文化自信的政治立场
        5.1.4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新时代政党文化发展的核心理念
    5.2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守护政党文化命脉
        5.2.1 从严治党是政党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
        5.2.2 “四种危险”危及政党文化生命
        5.2.3 政治建设是推动政党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5.3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政党文化理论基础
        5.3.1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党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
        5.3.2 吏治思想教育是新时代政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5.3.3 政治伦理观教育是新时代政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5.3.4 忠诚干净担当教育是新时代政党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
    5.4 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提升政党文化建设能力
        5.4.1 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是政党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
        5.4.2 理论逻辑是提升新时代政党文化建设能力的理论思维方式
        5.4.3 历史逻辑是提升新时代政党文化建设能力的历史思维方式
        5.4.4 实践逻辑是提升新时代政党文化建设能力的实践思维方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党文化对推动新时代政党文化发展的启示
    6.1 意识形态领导权对推动新时代政党文化发展的启示
        6.1.1 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决定政党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问题
        6.1.2 意识形态领导权发展规律是引领政党文化发展的政治保障
        6.1.3 坚持意识形态根本制度是引领政党文化发展的制度保证
    6.2 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对推动新时代政党文化发展的启示
        6.2.1 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是推动新时代政党文化发展的独特优势
        6.2.2 统一战线理论创新是推动新时代政党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6.2.3 统一战线实践创新是推动新时代政党文化发展的实践基础
    6.3 党内集中教育对推动新时代政党文化发展的启示
        6.3.1 党内集中教育是助推新时代政党文化发展的优良传统
        6.3.2 党内集中教育是助推新时代政党文化发展的机制
        6.3.3 党内集中教育是助推新时代政党文化发展的政治优势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4 相关概念界定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7.5 镇压反革命
第8章 “支前征粮”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第9章 “双减反霸”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10.1 土改的必要性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12.1 建政特点
    12.2 历史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的《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一、《中央政治通讯》的创刊背景
        二、《中央政治通讯》的特点
        三、《中央政治通讯》主要内容
    第二节 八七会议至中共六大间的《中央政治通讯》
        一、《中央通讯》的复刊背景
        二、《中央通讯》的复刊目的
        三、《中央通讯》的出版与发行
        四、《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五、《中央通讯》的主要作用
    第三节 中共六大后的《中央通讯》概况
        一、第二次复刊的背景
        二、第三阶段《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发展工人运动,建立有着一定武装力量的工人武装组织
        二、发展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
        三、在国民政府的军队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军事干部,为独立创建军队,奠定政治基础和储备军事人才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
        二、武装斗争依靠的力量的探索
        三、从举国民党左派旗帜到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四、关于对土匪会党的政策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新方式
        二、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
第三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一、对土地革命前的中共土地政策的批判与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
        二、对于土地没收对象的规定
        三、对大地主拥有土地的标准划分问题的探索
        四、关于土地分配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伟大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不足
第四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第一节 暴动后武装力量的转移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日益重视工农武装力量的发展
        二、暴动后武装力量从向城市进攻转向向农村进军
    第二节 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一、中共中央决定在各地成立苏维埃
        二、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第三节 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及不足
        一、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
        二、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不足
结语
    一、《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贡献
    二、《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农工党建党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 薛凤冠.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1)
  •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D]. 万英.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3]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万永彪. 河北大学, 2020(02)
  • [4]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D]. 卢泽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6]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D]. 方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D]. 韩东云. 郑州大学, 2020(02)
  •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D]. 李凯.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9]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10]《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D]. 李勇. 湘潭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农工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