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创新

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创新

一、完善房地产金融体制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石泽华[1](2020)在《DT房地产公司融资规划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企业是否能够尽快构建健全的房地产融资渠道,来获得充足资金来源,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或其他长期债券融资,而间接融资渠道非常稀缺,资金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枷锁。本文的研究旨在在新的市场规则和新的市场环境下提供传统创新融资模式的思路,为解决我国房地产企业如何结合自身发展战略规划,扩展融资渠道、优化融资模式,从而解决房地产公司融资规划问题,这对房地产公司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和理论,首先结合DT房地产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根据不同项目阶段的房地产融资需求,分为内源和外源融资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融资规划方案。其次从传统融资模式组合设计和创新性融资模式设计两个方面对DT房地产公司项目融资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最后,针对DT房地产公司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健全融资风险防控机制、健全融资规划体系、加强投融资研究、加强投融资一体化,提升资源的整合能力、引进高级金融专业人才、构建良好的金融机构合作关系等房地产融资规划保障措施。以促进企业融资结构合理,进而促使企业健康持续平稳发展下去,同时也为类似的房地产公司融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尹朝阳[2](2019)在《基于成长性视角的房地产企业负债融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的组成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从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看,投资额增速递减是鲜明的特点之一,一味的规模扩张并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尤其在需求分化和调控从严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活动如何避免低效率状态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下值得关注的话题。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融资活动的顺利与否是保证其有序运转的重要前提,负债融资作为我国房地产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在当前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背景下,如何发挥负债融资的最佳效益,以避免出现非效率投资行为,对当前房地产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全行业的广度看,负债融资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有抑制作用,但是考虑到行业的异质性时就可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本文从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率高企和过度投资并存的现象出发,以证实负债融资对于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此外,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集中度逐渐攀升,在此背景下一些房地产企业选择规模扩张的发展战略,企业的成长速度不同,产生的融资需求和投资行为也不尽相同,在不同成长性的房地产企业中,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也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对整体房地产企业进行研究的同时,也有必要对不同成长性房地产企业的投融资活动进行分别探究,以比较不同类型房地产企业的行为倾向,研究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行为选择更具指导性。本文以2014—2017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Richardson模型衡量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将其区分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并按照一定标准将样本房地产企业划分为高低成长性两个组别,从整体和不同组别的视角出发研究房地产企业负债融资和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关系。其中对负债融资的探讨从负债程度、负债的期限结构和负债的来源结构三个层次入手,分别探究其对房地产企业非效率投资、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影响,并在全样本企业、高成长组企业和低成长组企业三个不同的组别内分别探究这种影响关系,着力从成长性的视角研究负债融资对房地产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1)高成长性房地产企业较多地存在投资不足,低成长性房地产企业较多地存在投资过度;(2)负债融资可以抑制房地产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在高成长性房地产企业中负债融资可以缓解投资不足;(3)相比长期负债,短期负债更能够抑制房地产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在低成长性房地产企业中,短期负债能够抑制过度投资;(4)商业信用更能够抑制房地产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而银行贷款加剧了房地产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在低成长性房地产企业中,商业信用可以抑制过度投资。针对房地产企业非效率投资产生的根源,从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政府的角度提出改进非效率投资的对策建议。首先房地产企业要选择合适的负债规模和结构,以发挥负债融资的最佳效益,提高投资活动的效率。同时房地产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长速度,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从政府部门的角度讲,要积极拓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保证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便利,还要完善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基本制度,以促使房地产行业避免非效率投资活动,最终实现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李志锋[3](2015)在《基于金融资源视角的房地产金融理论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房地产金融作为与房地产业相伴而生的一个金融分支,随着中国城镇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金融复杂化和金融危机的频频发生,成为金融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从房地产金融理论研究的文献和成果分析,就房地产融资等技术层面和房地产金融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者居多,涉及房地产金融本质和功能等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者较少,使房地产金融理论的研究存在不够深入、不够系统的状态,难以形成适合中国城镇化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够对中国房地产金融的实践给予系统的、有效的“解释和预测”的理论体系。房地产金融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体现在对房地产金融实践的指导上,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房地产融资渠道狭窄,中国城镇化发展缺乏完善的金融体系;房地产金融发展呈现非理性化,房地产供求结构出现失衡;经济金融化发展迅速,房地产金融的创新与资产泡沫难以平衡;金融全球化趋势明显,房地产金融资源全球配置面临挑战;宏观调控政策缺乏战略和顶层设计,房地产金融宏观监管体系不完善、政策短期化严重等等。房地产金融与房地产这些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矛盾的问题,一方面集中反映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与经济、社会和生态资源的失衡,另一方面在更深的理论层次上,说明经济金融理论界对房地产金融的本质和功能认识的还不够清晰和系统,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房地产金融理论的范式进行变革,并以新的方法论构建一种房地产金融理论的新的分析框架,以此对房地产金融理论进行深化和创新。本论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问题,在借鉴金融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试图以金融的复杂化为假设,以金融资源为理论视角,以唯物史观和系统科学复杂性理论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论,以房地产金融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分析框架为目标,以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的协调为主线,对中国房地产金融理论的深化问题进行的较为系统化的研究。在论文的研究逻辑和路径上,笔者是把房地产金融作为金融理论演进中的一个特定的金融领域和复杂系统进行研究。因此,论文以金融资源为理论视角将房地产金融纳入到金融发展的逻辑框架内,以“房地产金融资源”为核心概念和逻辑起点,以房地产金融与房地产、经济、社会、生态的关系为复杂巨系统,逐渐展开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研究,认为房地产金融是金融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结果,是金融复杂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和体现,是金融的发展与金融功能的一种延伸。在研究方法上,引入系统科学的复杂性理论的方法论,以金融的复杂化为背景和假设,从金融的复杂巨系统来研究房地产金融的复杂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而不是某个环节、某个局部和某个具体问题,从而通过房地产金融复杂巨系统的组分的互动关系,揭示房地产金融的“涌现性”,即国家重要的战略性金融资源的特征。在结构安排上,首先,通过对资源和金融复杂性演进过程进行的回顾,探究了包括“生产三要素”在内的资源理论形成过程和金融资源理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金融资源范式和系统科学复杂性理论方法论的引入,对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和构思。其次,进入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以房地产金融属性的研究为切入点,研究和提出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的核心概念,阐述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以房地产金融的社会属性为约束条件,对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对世界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状况的分析和借鉴,结合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客观分析,提出了基于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框架的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战略性和政策性的建议。整篇论文通过“房地产金融资源”核心概念的提出和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性研究,为中国房地产金融理论的深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范式,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点。1、提出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的核心概念。本论文从房地产的金融属性研究入手,首次提出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的核心概念,从资源的层面扩展了“房地产金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了房地产金融的资源属性和本质特征,将房地产金融体现的金融与经济(房地产)的互动关系及房地产金融功能纳入了金融发展的逻辑框架。2、提出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社会属性的观点。在房地产金融资源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社会属性,并作为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约束条件进行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框架的研究。3、在房地产金融理论中引入了复杂性理论的研究方法论。本论文引入系统科学的复杂性理论方法,试图将金融、房地产、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组分要素纳入房地产金融资源的复杂巨系统和理论分析框架中进行研究,对传统的房地产金融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方法论的创新。同时,在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框架的研究过程中,侧重于“房地产金融资源”核心概念、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社会属性及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协调机制的研究,限于论文的篇幅和研究的精力,本论文关于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量化和实证研究还不够深入,在一些相关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这些论文中理论研究的不足,正是笔者今后在本研究领域进一步学术努力的方向,也希望能得到本领域各位前辈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以便继续为中国房地产金融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做出新的贡献。

郭连强[4](2015)在《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金融创新渊源于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理论。在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理论的影响下,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实现了快速发展。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特别是以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为源头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创新理论的反思。有些学者直接把房地产金融创新视作引发危机的重要因素,认为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国内学术界对房地产金融创新的态度也顺势改变,由提倡房地产金融创新到限制和抵触其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房地产金融创新实践也逐渐偃旗息鼓。我们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不能简单归结为金融创新,而是多重复杂因素相互交织与叠加的结果,如果说与金融创新有关,也只能说是过度金融创新的结果,不能成为简单停止或放缓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理由。房地产金融创新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二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是一个悬而未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只有厘清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理论渊源,把握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突出特征,并加以理论分析与实证验证,才能辩证地理解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才能在规避金融风险的同时,有序地推进房地产金融创新。为此,论文在梳理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理论演进脉络及国内外研究文献基础上,明确了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内涵。通过局部均衡模型的构造,论证了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呈现出比较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有序、适度推进房地产金融创新,能够分散过于集中的金融风险,降低整个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脱离实体经济需要与超出金融市场承载能力的过度房地产金融创新,将导致过多资金向房地产市场的集聚,催生新的系统性风险。之后论文深入分析了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现状,并总结了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突出特征:房地产金融创新长期推进的稳步性与短期波动性相伴生;房地产金融创新深度依赖商业银行房贷业务创新,并处于从金融抑制状态向金融深化状态过渡的阶段;房地产金融风险贯穿于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全程,个别时段苗头性金融风险演化为全局性风险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传统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支撑的房地产金融,其风险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集中性、隐蔽性与潜在性;房地产金融创新所处的阶段决定其金融风险的集聚源于金融约束而不是金融创新。通过协整模型分析与基于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系统GMM模型分析,论文实证研究了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从金融抑制状态向金融深化状态过渡的中国房地产金融的适度创新,有利于高度集中在商业银行体系内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分散和控制,进而减少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后,借鉴国外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经验,根据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实际,提出一方面要适度推进房地产金融创新,逐步分散与化解过于集中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强化金融风险的预警与管控,防范房地产金融过度创新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岳强[5](2015)在《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房地产金融通过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以及制度的调控作用于房地产行业,深刻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我国房地产金融的概况入手,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手段,针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不足及特殊性提出了初步发展的建议。

吴佳[6](2012)在《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国内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双重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众多中小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链绷紧的紧张局面。本篇论文想通过量化模型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现实背景的情况下,探讨我国房地产企业在现阶段仍然以银信贷款为主的形势下可以有哪些创新性的融资新途径。本文主体研究部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案例分析法,这两种方法研究的问题对象不同,但是之间又有着相互联系。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是对于我国房地产总体融资效率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根据该方法的打分得出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这样的融资一般顺序,该结论也与优序融资理论相符合。对以房地产信托为代表的,与银信贷款相比而言的创新型融资方式的研究,则是以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房地产经济学毕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因此采取案例分析法也可以较好地从理论研究转向为实际市场情况的研究。本文中列举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房地产信托产品案例,进行简要的分析信托产品的不同类型的设计对于房地产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以及根据自己的实习工作经验,针对现有的房地产信托产品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文章最后根据前文对于国内房地产企业面临融资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就国内房地产企业以及房地产金融市场两方面分别提出了对策建议。就国内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而言,房地产企业应当完善自身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其次,应当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在资本运营中的利润,从而有足够的资金存量兑付本息,维持房地产金融市场的良好运转秩序;最后,根据代理成本的理论,应当建立合理的股权激励制度,减小代理成本的发生。对于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而言,主要从两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方面,扩展房地产融资一级市场的金融产品种类,摆脱对银行信贷产品的过度依赖。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是突出问题,对于突出问题,应该重点解决。另一方面,着手建立房地产融资二级市场,吸收国外市场融资的经验。这方面,主要可以从美国、新加坡、德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借鉴,其中,本文也有相关章节专门对于上述三个国家的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特点进行大致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集中体现在对问题分析方法上的创新,运用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于问题的不同程度来进行递进层次的分析研究。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是对国内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总体情况进行概述,对于房地产信托产品的举例分析,主要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以房地产信托产品为代表,来进行分析目前尚处于不断试水中的新型房地产融资产品的自身特点以及适用范围。同时,在对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的时候,还采取了对比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的介绍美国、新加坡、德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

陈磊,郭险峰[7](2011)在《我国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是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之义。实施制度创新,是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下的必然结果;实施制度创新,将保证中国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发展初期就能有良性的制度规范。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是一个系统体系,我国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体系,并构建完善的制度创新环境保障体系。

黄伟[8](2010)在《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在全球金融市场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爆炸性增长,根本原因在于信用衍生产品作为一种管理信贷风险的有效工具,具有转移和分散信贷风险,避免风险过度集中的特性。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地产金融市场也已初具规模。但是,纵观整个房地产金融业,房地产融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方式还是银行信贷,特别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而极力推广扩张。由于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基础薄弱、信用评级体系和信用文化还不够完善,再加上政府缺乏金融监管,各种“假按揭”“循环贷”等虚假融资的现象非常严重,从而在房地产金融市场上积累了大量的信贷风险。鉴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经济学的虚拟资本理论和西方金融监管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逻辑演绎和归纳推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特点的分析,认为推广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是完善与发展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必要之举。借鉴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文章论述了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必要性与成本,通过介绍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加强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对策思路。

王旭升[9](2010)在《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城市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城市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包括两个层面,即土地的一级开发和土地的二级开发。土地一级开发是土地进入市场的源头,土地一级使用权的流向与流量决定了使用权在二级市场的流转与再配置。但是,关于土地一级开发的定义、范围和具体内容,我国一直没有很明确的界定。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土地制度的特殊性,又使得世界各国的土地一级开发的经验对我国有借鉴作用,但并不完全适用。特别是在土地储备制度推行之后,土地一级开发的主体是谁,土地一级开发采取什么模式,土地一级开发的资金从哪里来,这些问题都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探索和解决。而在关于土地一级开发的问题中,最紧迫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土地一级开发的融资问题。由于我国现有的土地政策、银行贷款政策、政府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原因,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土地一级开发因为资金不足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接的结果是土地供给不足,最终导致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因此,研究土地一级开发,解决其融资问题,对实现我国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解决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这一关系国际民生的问题也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土地一级开发问题的复杂性,本文在梳理和定义土地一级开发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土地一级开发的融资体系的问题。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对中国土地一级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且通过对土地一级开发两种模式交易费用的研究,得出土地一级开发适宜采取专业化的开发模式的结论。针对中国当前金融环境和背景,本文提出完善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总体构想。其一,是提出关于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理论分析以及完善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基本思路;其二,是针对我国土地一级开发金融的特点,提出如何建立土地一级开发融资的体系,综合考虑银行、基金、信托、债券等在土地一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三,是提出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重点方向和工具。在对完善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完善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重点方向,研究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信托、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三种金融工具提出了用于土地一级开发的实践构想。重点考察这几种金融工具的发展历史、在我国房地产业应用的基本情况、三种金融工具的特点等,探讨三种金融工具用于我国土地一级开发的理论可行性、应用的必要性以及运用方式的具体设想。进一步的,考察多种金融工具的交叉运用,提出实践构想。最后,从宏观层面探讨国家对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政策管理以及土地一级开发金融创新的营造等。本文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对土地储备制度这一新的土地管理政策全面推行之后土地一级开发的基本模式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提出了土地一级开发在新的政策背景之下的创新模式设计。其次,针对土地一级开发中最核心的融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理论分析和基本设想。这些基本设想的提出,既考虑了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和政策、现有的金融法规和政策的制度约束,同时又考虑了针对土地一级开发自身特点和未来的优化路径,因此,是一种创新的制度设计探讨。更进一步的,围绕完善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这一基本构想,探索重点金融工具即私募股权基金、信托、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中的应用以及重点方向的突破,这是在当前我国土地一级开发金融工具使用基础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对金融工具运用的进一步深化思考。

张雯[10](2009)在《中国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度量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相互依存,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金融业的大力支持。虽然房地产业融资渠道较多,但银行信贷资金是房地产业首要的和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房地产信贷推动了整个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出了积极作用。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房地产信贷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信贷竞争的重要领域。虽然目前中国房地产信贷结构总体较为合理,信贷资产质量也相对较好,但是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机制不健全,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行政干预较多,商业银行在满足房地产信贷资金需求的同时,也承担了房地产业大量的融资风险。中国银行业应当汲取日本和美国等国外房地产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国家的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和教训,尤其是要密切关注2007年初所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乃至中国银行业的危害,认真反思中国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的缺陷。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因素影响,房地产信贷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周期波动现象,每一次经济波动的同时都会伴随着信贷周期的出现。房地产信贷周期最根本的驱动因素是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性,即经济周期。房地产市场销售价格和租金形成了媒介房地产需求、建筑开发和房地产信贷需求的价格信号。房地产销售价格决定了房地产信贷抵押品的评估价格和处置变现率。房地产抵押品的价格效应同样会影响银行的信用效应,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使得期望收益率上升,房地产信贷风险被低估,金融业大力发展房地产信贷业务又使得房地产信贷的行业集中度过高,出现房地产信贷的“灾难性短视”,从而增加了房地产周期的风险。另外,房地产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和消费的地域性,以及区域间明显的级差收益,形成了明显的房地产信贷区域差异。不同区域内的房地产信贷风险,表现形式和风险程度各不相同。对于单个商业银行而言,应当充分考虑到房地产信贷风险的隐蔽性、滞后性和长期性的特征,高度重视房地产信贷风险,针对房地产公司信贷和零售信贷的不同特点,严格审查房地产项目或借款人收入状况、还款来源、过去信誉、贷款用途等,通过贷前风险的判断和决策、房地产信贷的信用风险度量等,增强房地产信贷非系统性风险的度量和控制能力。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度量工具和控制手段落后,尚未形成一个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要求和保持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房地产信贷风险度量体系,极不利于规避和分散房地产信贷风险。处于综合化转型时期的中国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到房价快速上涨所掩盖的大量风险,重视房地产周期调整引发的信贷风险,尤其是房地产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政策性风险以及突发性事件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等,谨慎推进金融工具创新,严格信贷标准和要求,强化信贷资金的管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中国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建设缓慢,商业银行缺乏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的工具,难以将抵押贷款证券化变为流动性的资产,造成了大量的信贷风险集中于商业银行。因此,针对形成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各种因素,实施差别化的房地产信贷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才能够保持中国房地产信贷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完善房地产金融体制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完善房地产金融体制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DT房地产公司融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及本文努力的方向
    1.3 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之处
        1.4.1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2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融资规划
        2.1.2 融资结构
    2.2 相关理论
        2.2.1 项目投融资管理理论
        2.2.2 战略管理理论
    2.3 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DT房地产公司发展规划及资金需求分析
    3.1 DT房地产公司概况
        3.1.1 DT房地产公司介绍
        3.1.2 DT房地产公司组织结构
    3.2 DT房地产公司发展规划及资金需求分析
        3.2.1 DT房地产公司2020-2022年发展规划
        3.2.2 资金需求分析
    3.3 DT房地产公司资金内源融资分析
        3.3.1 内源融资
        3.3.2 内源融资需求分析
    3.4 DT房地产公司资金缺口—外源融资需求分析
        3.4.1 银行贷款
        3.4.2 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
        3.4.3 DT房地产公司的融资需求分析
第四章 DT房地产公司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DT房地产有限公司融资概况
    4.2 DT房地产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2.1 融资方式与项目类型不匹配
        4.2.2 融资缺乏长期规划
        4.2.3 融资结构不合理
        4.2.4 高级金融专业人才匮乏
        4.2.5 金融机构关系维护不力
第五章 DT房地产公司融资规划方案
    5.1 DT房地产公司融资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5.1.1 DT房地产公司融资规划的指导思想
        5.1.2 DT房地产公司融资规划的基本原则
    5.2 DT房地产公司项目融资的解决方案
        5.2.1 DT房地产公司房地产传统融资模式组合设计
        5.2.2 DT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创新性融资模式设计
第六章 DT房地产公司融资规划保障措施
    6.1 健全融资风险防控机制
    6.2 健全融资规划体系
    6.3 提高资源整合的能力
    6.4 积极引进高级金融专业人才
    6.5 构建良好的金融机构合作关系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基于成长性视角的房地产企业负债融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企业成长性的文献综述
        1.4.2 关于非效率投资的文献综述
        1.4.3 关于负债融资的文献综述
        1.4.4 房地产企业负债融资及非效率投资的文献综述
        1.4.5 文献评述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2.1.1 企业成长性
        2.1.2 房地产企业成长性
        2.1.3 房地产企业负债融资
        2.1.4 企业非效率投资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企业成长理论
        2.2.2 自由现金流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代理冲突理论
        2.2.5 房地产投资理论
第3章 我国房地产企业投融资及成长性现状分析
    3.1 .我国房地产企业投资现状分析
        3.1.1 城市化快速推进下的房地产投资额不断攀升
        3.1.2 房地产业投资呈现出区域和层级差异
    3.2 我国房地产业融资现状分析
        3.2.1 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资金循环流动
        3.2.2 银行贷款在融资结构中占比过高
        3.2.3 积极尝试新的融资方式
    3.3 我国房地产企业成长性现状分析
        3.3.1 我国房地产企业成长模式分析
        3.3.2 我国房地产企业成长性评价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1.1 非效率投资与房地产企业成长性的关系假设
        4.1.2 负债融资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假设
        4.1.3 负债期限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假设
        4.1.4 负债来源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假设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非效率投资模型及变量选取
    4.4 负债融资与非效率投资关系模型及有关变量
        4.4.1 变量含义
        4.4.2 模型构建
第5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5.1 非效率投资模型实证结论及分析
        5.1.1 描述性统计
        5.1.2 相关性分析
        5.1.3 回归分析
    5.2 负债融资对房地产企业非效率投影响实证及分析
        5.2.1 描述性统计
        5.2.2 相关性分析
        5.2.3 负债融资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回归分析
        5.2.4 负债期限对非效率投资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5.2.5 负债来源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回归结果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议
        6.2.2 对房地产管理部门的建议
    6.3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3)基于金融资源视角的房地产金融理论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若干重要概念的界定
        1.2.1 房地产金融资源
        1.2.2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
        1.2.3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框架
        1.2.4 房地产金融发展战略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3 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和研究不足
        1.5.1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2 主要研究的不足
    1.6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资源视角的金融复杂性演进
    2.1 资源概念的复杂性演进
        2.1.1 古典经济学中的资源思想
        2.1.2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资源思想
        2.1.3 凯恩斯理论中的资源思想
    2.2 金融的资源属性与金融发展理论
        2.2.1 金融发展理论中的金融资源思想
        2.2.2 金融内生理论中的金融资源思想
    2.3 金融的资源属性与金融资源理论
        2.3.1 金融资源理论的提出
        2.3.2 金融资源理论的借鉴意义
    2.4 金融资源的复杂性与金融协调理论
        2.4.1 金融协调理论的提出
        2.4.2 金融协调理论的借鉴
    2.5 金融资源的复杂性与中国金融战略理论
        2.5.1 中国金融战略理论的兴起
        2.5.2 中国金融战略理论的流派和观点
        2.5.3 中国金融战略理论的借鉴
    2.6 金融资源的复杂性与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假说
        2.6.1 房地产金融的复杂性与资源性
        2.6.2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假说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范式、方法论与理论框架
    3.1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范式
        3.1.1 金融理论的范式变革
        3.1.2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范式变革
    3.2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方法论
        3.2.1 系统与复杂性理论的方法论
        3.2.2 金融理论的方法论变革
        3.2.3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方法论变革
    3.3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框架
        3.3.1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核心概念
        3.3.2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延展
        3.3.3 房地产金融资源理论的逻辑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房地产金融的资源属性研究
    4.1 房地产的复杂属性
        4.1.1 房地产属性的分析
        4.1.2 自组织理论与房地产复杂属性
    4.2 房地产的金融属性
        4.2.1 房地产的资金密集性分析
        4.2.2 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分析
        4.2.3 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分析
        4.2.4 房地产的抵押担保资产属性分析
        4.2.5 金融对房地产的依赖性分析
        4.2.6 房地产金融属性的界定
    4.3 金融的资源属性
        4.3.1 资源的内涵与演进
        4.3.2 金融的资源属性研究
    4.4 房地产金融的资源属性
        4.4.1 房地产金融资源属性的理论分析
        4.4.2 房地产金融资源属性的界定
        4.4.3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特殊性
        4.4.4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意义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社会属性研究
    5.1 房地产金融资源与资源约束
        5.1.1 资源、环境与生态的约束性
        5.1.2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资源约束性
    5.2 房地产金融资源与社会发展
        5.2.1 房地产的公共产品属性与房地产金融资源
        5.2.2 房地产的社会发展关联性与房地产金融资源
    5.3 房地产金融资源与国家金融安全
        5.3.1 房地产泡沫与金融资源错配
        5.3.2 房地产泡沫与国家金融安全
    5.4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社会属性界定
        5.4.1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社会属性分析
        5.4.2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社会属性的意义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机制研究
    6.1 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一般分析
        6.1.1 资源配置机制的解析
        6.1.2 金融资源的开发配置机制
        6.1.3 金融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
    6.2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特征
        6.2.1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涵义
        6.2.2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系统性
        6.2.3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涌现性
    6.3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
        6.3.1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时间协调
        6.3.2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宏观效应的实证分析
    7.1 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
    7.2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与房价效应分析
        7.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2.2 模型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7.2.3 模型变量的协整检验
        7.2.4 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7.3 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分析
        7.3.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3.2 模型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7.3.3 模型变量的协整检验
        7.3.4 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与借鉴
    8.1 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8.1.1 美国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8.1.2 英国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8.1.3 德国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8.1.4 日本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8.1.5 新加坡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8.1.6 香港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配置模式
    8.2 典型国家和地区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模式的借鉴
        8.2.1 住房需求是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
        8.2.2 市场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机制
        8.2.3 金融创新是房地产金融资源配置的方向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建议
    9.1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9.1.1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面临的国内环境分析
        9.1.2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分析
        9.1.3 基于资源的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战略观
    9.2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战略选择
        9.2.1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适度性配置战略
        9.2.2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协调性配置战略
        9.2.3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公平性配置战略
        9.2.4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效率性配置战略
        9.2.5 房地产金融资源的国际化配置战略
    9.3 中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9.3.1 中国城镇化土地政策改革的政策建议
        9.3.2 中国房地产财税政策改革的政策建议
        9.3.3 中国房地产金融支持多元化的政策建议
        9.3.4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政策建议
        9.3.5 中国金融发展适度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4)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理论演进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理论演进
        一、金融深化理论与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
        二、金融风险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相关文献综述
        一、房地产金融创新相关文献综述
        二、房地产金融风险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 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关系的模型分析
    第一节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一、金融市场层面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二、宏观层面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三、金融创新影响金融风险的机制
    第二节 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关系的局部均衡模型
        一、房地产金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均衡
        三、均衡状态的风险特征
第四章 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现状及特征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现状及特征
        一、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现状
        二、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现状及特征
        一、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现状
        二、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特征
第五章 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关系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指标选取与设定
        一、房地产金融创新相关指标分析
        二、房地产金融风险相关指标分析
    第二节 回归分析
        一、协整模型
        二、系统GMM模型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分析
        一、适度的房地产金融创新能够分散过度集中在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
        二、适度的房地产金融创新能够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第六章 国外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美国房地产金融创新及风险防范
        一、美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进程
        二、美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特点
        三、美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
    第二节 德国房地产金融创新及风险防范
        一、德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进程
        二、德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特点
        三、德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
    第三节 新加坡房地产金融创新及风险防范
        一、新加坡房地产金融创新的进程
        二、新加坡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特点
        三、新加坡房地产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
    第四节 美、德、新房地产金融创新及风险防范的比较与启示
        一、美、德、新房地产金融创新及风险防范的共同特点
        二、美、德、新房地产金融创新及风险防范的不同特点
        三、对中国的启示
第七章 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对策
    第一节 适度推进房地产金融创新的对策
        一、分层推进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
        二、建立多元的房地产金融机构体系
        三、推进房地产金融一级与二级市场协调创新
        四、创新房地产金融制度与政策
        五、实现四个层面创新的同步推进与协调运行
        六、建立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七、结合实际科学构建指标体系
    第二节 防范房地产金融创新风险的对策
        一、强化风险的多主体分担 摊薄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注重过度创新风险预警 扼杀系统性金融风险苗头
        三、加强过度创新双层管控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累积
        四、完善信用评级机制 把好金融创新市场准入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房地产金融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房地产金融概况
    1.2 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房地产业融资渠道单一
        (2) 金融机构经营行为不合理, 房地产金融风险集中
        (3) 房地产金融工具匮乏
2 我国房地产金融的特殊性及发展建议
    2.1 协调各级利益关系, 拓宽地方财政收入来源
    2.2 完善房地产金融融资体系
    2.3 活跃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 丰富房地产金融投资工具
    2.4 加强房地产金融立法和房地产金融专业机构建设
    2.5 税收调控
3 结语

(6)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现状
        1.1.2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方式类别及其特征
    2.1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
        2.1.1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分类
        2.1.2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约束与限制
        2.1.3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的短期发展趋势
    2.2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类别及其特征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效率比较——基于模糊分析法
    3.1 融资效率的概念以及评价指标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3 结论分析
第四章 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优化选择
    4.1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的环境条件分析
        4.1.1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的必要性
        4.1.2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的可行性
    4.2 房地产企业融资优化原则
    4.3 案例研究
        4.3.1 美国、德国、新加坡融资方式的相互比较
        4.3.2 房地产信托融资案例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不同类型的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优化建议
    5.2 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完善措施建议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总结
    6.2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我国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内涵
二、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动力机制
    (一)获得制度创新收益是进行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有效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动力
    (三)满足融资手段多样化趋势需要的动力
三、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思路
    (一)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利益共享的房地产金融制度安排
    (二)探索制度创新动力机制,转变制度创新方式和路径
        1. 积极营造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的基础条件
        2. 适时转变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的方式和路径
        3. 构建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体系
    (三)构建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环境保障
        1.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构建制度创新法律环境保障
        2.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基础,构建制度创新信用环境保障体系
        3. 放松金融管制,赋予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主体以创新动力
        4. 促进房地产金融机构体制创新,构建制度创新微观环境

(8)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国内研究综述
    四、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虚拟资本理论
    第三节 西方金融监管理论述评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开发及其监管概述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概述
第三章 次贷危机背景下美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美国次贷危机简述
    第二节 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次贷危机下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及其启示
第四章 加强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对策思路
    第一节 推广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第二节 提高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第三节 加强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监管国际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 本研究的思路、框架结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第五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中国土地一级开发及融资体系的现状研究
    第一节 中国土地一级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第二节 中国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达国家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研究
    第一节 发达国家土地一级开发的概况
    第二节 发达国家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现状
    第三节 发达国家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总体设计
    第一节 中国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土地一级开发体系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中国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中国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总体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重点之一——私募股权基金用于土地一级开发的设想
    第一节 私募股权基金的特征研究
    第二节 私募股权基金用于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
    第三节 私募股权基金用于土地一级开发的设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重点之二——信托用于土地一级开发的设想
    第一节 信托的特征研究
    第二节 信托用于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
    第三节 信托用于土地一级开发的设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重点之三——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用于土地一级开发的设想
    第一节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特征研究
    第二节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用于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
    第三节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用于我国土地一级开发的设想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土地一级开发中金融工具的组合运用
    第一节 信托与银行理财结合用于土地一级开发
    第二节 信托与私募股权基金结合用于土地一级开发
    第三节 信托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结合用于土地一级开发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的政府管理
    第一节 完善土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制度和法规建设
    第二节 创建土地证券化金融环境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度量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2. 房地产信贷风险的一般性分析
    2.1 房地产业概述
        2.1.1 房地产业及其特点
        2.1.2 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
        2.1.3 金融支持下的房地产业发展
    2.2 房地产信贷风险的特性分析
        2.2.1 房地产信贷资金的运动特点
        2.2.2 房地产信贷风险的特征及分类
        2.2.3 房地产信贷风险的生成机制
        2.2.4 房地产信贷风险传导的影响路径
    2.3 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度量和控制原则
        2.3.1 度量方法
        2.3.2 度量和控制原则
3. 中国房地产信贷发展特点及风险控制状况
    3.1 中国房地产信贷的发展历程及政策变迁
        3.1.1 中国房地产信贷的零阶段(1949-1987年)
        3.1.2 中国房地产信贷的孕育阶段(1988-1992年)
        3.1.3 中国房地产信贷的萌芽阶段(1993-1997年)
        3.1.4 中国房地产信贷的成长阶段(1998-2002年)
        3.1.5 中国房地产信贷的快速发展阶段(2003-2007年)
        3.1.6 中国房地产信贷的调整阶段(2008年-至今)
    3.2 中国房地产信贷的发展特点
        3.2.1 与国民经济的联动性
        3.2.2 与房地产价格的相关性
        3.2.3 地域性特点
        3.2.4 经营性特点
    3.3 中国房地产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3.3.1 机制性原因
        3.3.2 政策性原因
        3.3.3 经营性原因
    3.4 中国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现状及缺陷
        3.4.1 认识错位
        3.4.2 政策缺失
        3.4.3 风险集中
        3.4.4 度量粗放
        3.4.5 信息不完全
4. 日本和美国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的启示
    4.1 日本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的启示
        4.1.1 日本房地产信贷的体系构成
        4.1.2 日本房地产信贷状况
        4.1.3 日本房地产信贷风险的产生
        4.1.4 日本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的教训及启示
    4.2 美国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的启示
        4.2.1 美国房地产信贷的体系构成
        4.2.2 美国房地产信贷状况
        4.2.3 美国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经验
        4.2.4 美国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经验
        4.2.5 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及启示
5. 房地产信贷系统性风险的度量
    5.1 房地产信贷周期性风险的度量
        5.1.1 经济周期与信贷周期
        5.1.2 房地产周期与信贷周期
        5.1.3 房地产信贷周期的标准模型
    5.2 房地产信贷抵押品价值风险的度量
        5.2.1 抵押品的价值判断与银行信贷配给
        5.2.2 房地产抵押品的价格与房地产信贷风险
    5.3 房地产信贷区域风险的度量
    5.4 房地产信贷行业风险集中的度量
        5.4.1 经营机构风险集中的度量
        5.4.2 业务品种风险集中的度量
        5.4.3 信贷客户风险集中的度量
        5.4.4 风险暴露的集中度分析
6. 房地产信贷非系统性风险的度量
    6.1 房地产信贷决策风险的度量
        6.1.1 房地产公司信贷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6.1.2 房地产零售信贷决策风险的度量
    6.2 房地产信贷信用风险的度量
        6.2.1 Credit Metrics模型的应用
        6.2.2 信用风险的简化度量
    6.3 房地产信贷操作风险的度量
        6.3.1 道德风险
        6.3.2 逆向选择
        6.3.3 信贷配给
7. 中国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控制
    7.1 房地产信贷系统性风险的控制
    7.2 房地产信贷非系统性风险的控制
    7.3 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的监督
        7.3.1 内部控制
        7.3.2 信贷激励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完善房地产金融体制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DT房地产公司融资规划研究[D]. 石泽华. 广西大学, 2020(07)
  • [2]基于成长性视角的房地产企业负债融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D]. 尹朝阳.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3]基于金融资源视角的房地产金融理论框架研究[D]. 李志锋. 山西财经大学, 2015(09)
  • [4]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研究[D]. 郭连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 [5]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思考[J]. 岳强. 居业, 2015(02)
  • [6]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D]. 吴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3)
  • [7]我国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探讨[J]. 陈磊,郭险峰. 河南社会科学, 2011(05)
  • [8]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研究[D]. 黄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2)
  • [9]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一级开发融资体系研究[D]. 王旭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07)
  • [10]中国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度量与控制研究[D]. 张雯. 江西财经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