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融资卖地”是“办城”的伏笔

周其仁:“融资卖地”是“办城”的伏笔

一、周其仁:“卖地财政”是“经营城市”前车之鉴(论文文献综述)

宋悦[1](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自农村体制、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的经营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现代农业不断以组织化的形式发展、进步。目前,我国农业组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关系,其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很多问题。《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一书主要以“实现农民实质性的劳动自由”主线,介绍了农业生产组织的变迁以及实现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所做出的政策努力。例如,土地均分承包制度的建立、市场化小农经济的发展、网络化农业经济模式的探索等。本次翻译实践选择《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作为翻译文本,希望有助于日本读者了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现状,为日本读者提供些许参考。《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是农业经济学术类书籍,这类文本最主要的作用是传达信息。因此其译文要求简洁、明确地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基于该文本的特点,选择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理论指导。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次翻译文本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本选取的背景、文本作者、文本特点及文本主要内容。第二章介绍了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所选取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相关内容。第三章是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部分,笔者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将理论、例句、分析三者相结合,通过加译、减译,合译、分译,变译等翻译技巧,从词义对等、句法对等、语篇对等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所发生的功能对等,为从事相关专业的研究者提供了可供学习的参考译本。第四章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翻译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阐述了通过本次翻译实践所得出的心得及体会。通过翻译实践,译者意识到翻译要忠实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但并非死板、生硬地追求形式上的一致性。译者需要对源语言充分理解、用流畅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满足目的语读者的反应。文本原文中专业术语较多、逻辑严密,需要使用逻辑连词、或对专业术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目的语读者能够较为清楚地理解读者的原文,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本对等。”

周显坤[2](2017)在《城市更新区规划制度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进入增量与存量并重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问题是下一阶段研究城镇化问题、资本问题与土地问题的关键。经过逐步聚焦,本研究选取了城市更新地区的规划管理制度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本研究发现城市更新区的综合规划管理已成为一个重大难题。以对城市更新项目的类型化特性的具体分析为基础,本研究提出了“七维坐标”以总结更新项目的分类,并指出其偶发非特定、多方参与、类型多样、过程风险等特性需要在规划管理中得到相应处理。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现行的应用于城市更新地区的规划制度,正处于一种失位、落后、混乱的状态。本研究不仅发现了城市更新区的综合规划管理已成为一个重大难题,也揭示了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管理需求与管理手段的不匹配。其次,本研究创新地从理论上发现和定义了“城市更新区规划”这一规划类型。通过对美国的市区重建规划、法国的协议开发区规划、日本的市街地再开发事业,以及深圳的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珠三角地区的“三旧”改造单元规划等国内外规划制度的比较,本研究认为它们实属同一种规划类型,并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论证了规划体系中应有专门规划制度处理城市更新区的管治需求,并提出城市更新区规划的一般职能和作用,为更新项目的专门化规划管理和规划技术体系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本研究进行了“城市更新区详细规划”的探究性制度设计。在总结前文内容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论证新的城市更新区制度的必要性;依据“基于共性,应对特性”的设计原则,得出明确效力来源、清晰限定对象、衔接规划体系、提供技术弹性、塑造参与流程等五大转型策略;并提出其职能定位、内容范畴和实施机制。新制度可以作为未来各地区进行制度设计的参考,进而有助于破解对城市更新地区的规划管理的制度困境。

郭娜[3](2017)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小产权房治理及用地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日益增加,城市周边村被吸纳的频率越来越快,基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等历史遗留问题显露无疑,弊端阻碍重重,社会矛盾日趋激烈,实际情况是迫切需要城乡统筹发展。在城乡结合部及乡镇企业相对发达地区,各类中小企业对低成本用地的偏好、进城务工人员对低廉的居住成本的要求与农民集体和农户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收益的强烈动机一拍即合,各类隐性流转大量出现,小产权房建设用地就是此类隐性流转的突出表现。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购买,没有取得合法产权证的房屋”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度框架下出现的特有现象,也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大背景下产生的问题,其影射出我国城市房地市场、住房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农民利益保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小产权房牵涉面甚广,国家、基层政府、农民、城镇居民多个主体的利益,围绕小产权房屡禁不止的现象,出现了很多明显违法却难以执法、难以规制的问题如:农村集体土地私建私卖商品房应该如何治理?小产权房的买卖合同效力应该如何认定?城镇居民购买小产权房又该如何处理?房屋拆迁后赔偿金该分配给谁?在这些问题未解决时,农民面临的选择是:被动的等待征地,由政府收取最高不超过农地常年产值30倍之外的土地补偿,还是冒着不受法律保护的风险,主动地兑现土地增值?与此同时,城镇居民面临的选择是:在城市高房价的压迫下做房奴,甚至望楼兴叹而无安身之地?还是以价格低廉很多但拿不到房产证的小产权房为家?在当前的情形下,国家显然已不能再继续回避农村集体土地的权属、收益和转让的问题。因此,怎样解决农村土地制度方面的障碍,怎么样解决小产权房问题,怎样实现政府、村集体、房地产开发商、农民和城镇居民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这些问题都是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函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保护耕地,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保证我国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保障人民的住房需求,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贯彻农民应该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的理念是现今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我党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初衷所在。本文意在城乡统筹发展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合理解决农村小产权房建设用地问题,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在对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实践缺陷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促进我国土地资源高效管理,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结论:农村小产权房建设用地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多视角出发:一方面在政策上,要根据土地类型对小产权房进行区别化处理。并且,要通过城乡统筹规划来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以及优化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来加强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另一方面从法规的视角对农村小产权房建设用地问题加以规制,要将我国农村建设用地问题纳入法制轨道,其次,要提高执法力度,违法必究,严格规制农村小产权房建设用地问题。

文世芳[4](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崔欣欣[5](2015)在《基层政策执行与行动者策略研究 ——以鲁中H镇“农民上楼”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鲁中H镇“农民上楼”项目为例,引入“多重制度逻辑”分析框架,对从县到村执行链条上不同行动者的行动逻辑和行动策略进行分析,并采用“过程/事件”分析法对项目在A、B、C、D几个村的推进情况进行刻画,展现了行动者的互动过程以及高耗能政策效果。在基层政策执行中,在国家政策框架下,基层干部与村民的行动选择和互动关系决定着政策执行路径和政策结果。在县政府鼓励施压下,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一方面作为“国家代理人”采取灵活的策略推进农民上楼;另一方面,他们直面乡土,不能过分逼迫;同时,作为个人的他们也有着自身的利益。而作为村民,在盲目行动后逐渐理性起来,以自己的方式阻止着“农民上楼”的快速推进。这种执行,带来了破败的村庄、异化的居住方式、增加的社会成本、声名狼藉的基层工作人员以及恶化的干群关系,高耗能的政策结果使我们反思这种城镇化方式。城镇化政策的推进,应该以人为本,尊重乡土性;关注各主体利益平衡;加强公民参与,巩固基层治理基础。

罗湖平[6](2013)在《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财富之母的土地,能够尽快兑现其财富的“捷径”只能是改变用途或改变所有权。在中国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尽完善的土地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安排以及不尽规范的政府土地管制行为等共同作用,诱发着当事人在土地级差收益追逐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擅自走“捷径”以尽快兑现土地财富,由此,一种无序的、价格机制扭曲的、畸形发育的土地隐形市场在全国各地自发形成,成为当前的社会焦点和难点之一。所谓土地隐形市场,是指在我国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各利益主体在土地产权权能流动过程中绕开现行土地法律法规擅自行动而形成的一切土地交换关系之和,通常是指当事人因利益驱使擅自改变原有土地用途或使用类型而形成的土地交易市场,它具有隐蔽性、自发性、非国家正式认可性、产权权能流动性和利益驱动性等特征。在我国土地资源配置中,主要包括农用地承包经营权隐形市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农地非农化隐形市场、国有划拨土地隐形市场和有偿性国有土地隐形市场等基本形态。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沿着资源配置效率改进路径,系统考察中国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中的治理结构效率和制度环境效率状况,发现曾经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或契约设计正逐渐成为无谓损失之源,土地隐形市场正隐匿于其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市场治理结构中的隐形市场出现因应了政府的双层垄断性,土地市场制度变迁中的隐形市场出现因应了产权制度的内在规定性,城乡建设用地隐形市场的出现因应了土地管制中的政府失灵。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它既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对土地有形市场造成了消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而成为诱发土地制度创新或变革的动力源。因此,在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选择中,既要强化土地行政,对刚性执法型土地隐形市场进行严厉打击和坚决取缔,又要对柔性执法型土地隐形市场进行正面引导,诱致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由此,需要分层分类分阶段推进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一是在还权赋能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中优化土地制度环境,二是在打破政府垄断和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中优化土地治理结构,三是在规范政府行为和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中优化政府土地行政系统。当务之急,是要积极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这是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效率选择的第一步。研究还通过动态建构无缝隙的产权制度变迁模型发现,我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过程中的产权制度效率呈现出同一轨迹上“先增后减”的倒“U”型规律,同时又在不同轨迹上呈现出间断性的改进特征,有效率的无缝隙产权制度变迁周期将呈现出衰减规律。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没有一劳永逸的产权制度变迁,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变迁越来越依赖于产权制度变迁。在政府双层垄断的治理结构状态下,现行制度中带有模糊性质的所有权和相对独立的使用权等组成的土地产权结构早已陷入“路径锁定”的低效状态,呼唤着新一轮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到来。

郑涛[7](2013)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大量失地农民,同时出现了严峻的失地农民问题。在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的中国需要严肃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今天,对这一庞大群体予以关注,系统研究其利益诉求,探寻其利益诉求表达不畅的成因,寻求畅通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有效途径,推动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及时有效回应,无疑是紧迫和必要的。本文以城镇化为研究背景,以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表达为研究主线,以城镇化理论、物质利益理论和人民主权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以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与成因、基本构成与特点、表达方式的选择与成因为叙事脉络。因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属于失地农民问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导论部分对失地农民问题包括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的现状、背景、基于本文研究相关视角下值得关注的研究空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考察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学术谱系,并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假说、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本文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的关系,考察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产生,描述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规模、增速与分布,闸述了城镇化何以成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的直接推手。同时,勾勒了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对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关系的考察是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研究的一个基础性工作。从经济、政治、教育文化、身份认同的视角,论文全面阐述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基本构成与主要特征。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主要内容包括失地农民的经济利益诉求、政治利益诉求、教育文化利益诉求、身份认同利益诉求。以经济利益诉求为主导、多元利益诉求并存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格局已经形成,并已成为当前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构成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制度供给为视角,本文考察、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顶层设计成因。研究认为,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缺陷是造成我国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原因,也是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制度成因,是顶层设计的缺陷。权利贫困是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根源。在这一视角上,本文探讨了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权利拥有和行使的实际状况,认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权利贫困。具体表现为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自主选择权以及失地农民获得救济权利贫困。以利益相关者困境为视角,本文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治理格局下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缺席进行了成因探讨。认为在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村委会、基层政府、基层人大、政党以及大众传媒都身处利益相关者困境,造成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缺席,这些理论上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代言人的普遍“不在场”,既无法阻止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又把失地农民推向了利益维护和争取的亲历亲为者处境。本文探讨了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选择的现状和利益诉求表达方式选择的成因。研究认为,失地农民之所以更经常地选择非正常渠道进行利益诉求表达,寻求利益诉求回应,其直接原因在于利益诉求表达不畅,制度化表达低效或无效,非制度化表达具有“相对有效性”,根本原因在于权利贫困境遇下,失地农民无法对相关机构作出及时有效回应产生压力。我国政府面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有效回应机制不仅远未建立,而且缺乏强大的压力使之逐步建立和完善。论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解读了一个村庄的利益诉求问题。通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解读乌坎事件,对一个村庄的利益诉求的产生、表达与回应作出了描述。一方面从本研究的逻辑理路对乌坎事件进行审视,把乌坎事件放在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表达与回应的框架内进行研究、比对,以印证本文在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方面的研究是否符合逻辑进路;另一方面,通过对乌坎村利益诉求现象的研究,回应本研究的一个核心结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将虚置的公民权利回归于公民,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对于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提出了讨论。具体表现为有序推进城镇化,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和征用制度以构筑减少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基础,赋予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自主选择权,保证失地农民获得权利救济,促进体制改革,推动利益相关者走出困境,实现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身份的回归,畅通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回应渠道,提高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有效性。

卓亨逵[8](2012)在《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及其对农村住宅制度改革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目前的城乡住房制度差异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房地产业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局面。城市房地产业自城镇住宅制度改革启动以来日渐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为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提高城镇居民住房水平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也暴露了房价虚高、市场结构失衡等出诸多问题;而房地产业在农村却受住宅制度限制尚未寻得发展空间。尽管如此,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住宅制度市场化改革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宅基地自由流转、农村住宅市场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及其对农村住宅制度改革的启示”为题,对房地产业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梳理和分析了我国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的形成历史;明确了城市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内涵,并以全国和十大一线城市的房价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为基础,对城市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问题进行了测度分析,指出房价过高、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严重不足是过度市场化的重要表征,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失衡则是过度市场化的内在表现;分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在城市房地产过度市场化问题中的角色以及行为方式,指出地方政府多重角色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导致城市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根本原因;分析了农村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态势,梳理了农村住宅市场化现状,分析了农村住宅产业化面临的制约因素以及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本文在总结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经验教训以及农村住宅产业化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的主张,认为目前农村住宅产业化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并非一朝一夕便可解决,部分制约因素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农村住宅制度的改革必须建立在农村实际的基础上,盲目地地推行农村住宅产业化改革必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需要选择渐进式的住宅产业化改革路径,积极借鉴城镇房地产制度改革经验,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农村住宅制度的改革。

单顺安[9](2012)在《“土地财政”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的视角》文中提出土地财政是近些年来人们议论最多的事物之一,当然,绝大多数议论是围绕着土地财政所引致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其中与大多数民众联系紧密的负面效应是高房价和低水平的征地补偿。高房价和低水平的征地补偿严重地损害了作为国有土地主人的大多数民众的利益,与国家所秉持的国有土地应服务于民众的公共利益的理念相违背。同时,许多国家的土地私有制逐渐转向社会私有制,即基于公共利益和土地的公共性,政府会对土地私有产权的行使进行限制和干预。这些国家土地使用制度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土地财政所涉及的土地的现实表现形成了反差。上述种种状况促使我们去探寻土地财政的运行机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公有土地是公共品吗?它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所界定的“共同消费”的公共品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作为公共品的公有土地及其收入应怎样管理才是适度的,可取的?本论文包含导论部分共由六章组成,具体安排如下:第0章,导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作了简要评论;介绍了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论文的研究框架与内容;指出了论文的可能创新点与主要不足。第1章,公有土地的公共品性质理论。有关国有土地是否为公共品的认识方面所存在的分歧性和模糊性,以及现实中的土地财政所引致的许多遭人诟病的问题的根源是对于公共品理论,还存在着某些认识缺陷。因此,须对公共品理论进行一次全面的再认识。有鉴于此,首先,本章在对公共品的定义、特征和分类进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对公共品进行了重新定义,即基于满足方式的多样化,能够满足共同需求的物品;阐述了公共品的分类,即按照满足群体共同需求的直接和间接方式的公共品所表现出的形式的不同,将公共品分为消费型公共品和投资型公共品,消费型公共品在形式上表现为最终产品,而投资型公共品在形式上表现为公有制的投资品形式;阐述了公共品的特征,以及消费型公共品和投资型公共品的特征,公共品的特征表现为需要的共同性、受益的社会性,消费型公共品的特征表现为:满足方式的直接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而投资型公共品的特征表现为:满足方式的间接性、收益的绩效性、受益的普惠性;阐述了消费型公共品和投资型公共品的关系,主要涉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方面的内容,具体而言,二者之间的联系包括相互转换、相互依赖、二者之间的优先排序、二者的融合性;二者之间的区别包括二者在公共品的分配、融资和配置方面侧重关注点存在差异、二者与共同需求类型的对应关系方面存在差异、二者在各自所带来的收益方面存在差异。其次,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从三个方面,即中国的公有土地使用制度使得公有土地具有投资型公共品的性质、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的安身立命的共同需求使得公有土地具有消费型公共品的性质、土地使用价值的永久性满足了跨代的共同需求,进行了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的二重性分析,最后,进行了公有土地侧重作为资源型投资公共品的定位的分析。第2章,土地财政应遵循的原则与存在的问题。土地财政存在的问题与其违背了应遵循的一些原则有着莫大的关系,首先,本章基于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所内涵的“与众不同”的要求,阐述了土地财政应遵循的原则,即收入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民主原则。其次,本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违背原则所导致的具体问题,即土地财政过分追求收入最大化,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土地财政未能平等对待相关利益主体、土地财政未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积极作用、土地财政使得国民自身的土地没有很好地为自己服务。第3章,土地财政的成因分析。基于土地财政的成因在于对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定位的认识不足以及认识上所存在的偏颇,进而导致地方政府未将存在于公有土地之上的公共利益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相反,将自利的动机置于首要的位置,但相关的因素却没有起到很好的正向激励和约束作用的认识,首先,本章从三个主要方面,即对于公共品的认识存在不足,进而对公有土地及其收入所承载的公共利益没有清晰的认识、全社会缺乏基于公共利益而非自身利益的公民权理念、对政府公务人员的伦理道德约束的缺失,分析了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所引申出的公共利益至上的动机未能置于首要位置的原因,进而导致了土地财政的产生;其次,本章从七个主要方面,即财政分权改革—地方政府自利动机的凸显、土地相关制度的改革—土地财政以地生财的初始条件的具备、分税制体制不合理导致的地方财政拮据、地方竞争与政绩考核下的GDP增长追求、基于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土地融资、地方政府的多重角色与农民土地产权的缺失、相关因素作用下的房价持续高涨,分析了自利动机主导之下的相关制度的负向激励如何导致了土地财政的产生。第4章,国际经验与启示。许多国家的土地私有制逐渐转向社会私有制,强调土地的所有权的行使应能够增进公共福利,这些理念和做法必然体现在与土地相关的各种制度之中,那么,考察这些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章考察了国外的与土地相关的各种制度,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即土地不应作为一般商品对待,而应作为特殊商品来服务于公共福利、完善的土地征收制度、土地承租权的性质以及转租转让、完善的土地税收制度以及土地税收收入对地方政府的重要性,为土地财政的治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依据。第5章,土地财政治理的基本思路。基于前面章节的对于土地财政的成因分析,以及国际的经验与启示,本章提出了土地财政治理的基本思路,具体包括:将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所引申出的公共利益至上的动机提升至首要位置、严格遵循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所内涵的“与众不同”的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革政绩考核机制、完善土地融资、改革土地出让金的收取方式、改革土地制度、完善预算管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革住房政策。本文对土地的公共品性质理论、土地财政的成因以及土地财政治理的基本思路进行了一些新的探讨,可能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公共品定义、特征和分类的扩展研究基于众说纷纭的公共品定义的相关文献的梳理,提出并且评析了公共品的消费论、供给论、产权论和共同需求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既不等同于“共同消费”的理念,又不全等于“共同需求”理念的公共品定义,即基于满足方式的多样化,能够满足共同需求的物品这一公共品定义。如同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一种经典的、基本的收入形式一样,税收收入及其特征不能等同财政收入及其特征一样,也如同税收收入及其特征不能代替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收费和债务收入及其特征一样,西方主流经济学所界定的“共同消费”的公共品及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类同于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及其特征,所以本文所界定的公共品定义具有需要的共同性和受益的社会性特征,而且,满足方式的多样化是指不仅包括直接的、以共同消费的方式,而且应该涵盖间接的、以共同受益的方式。准此以观,我们所界定的公共品可以按照满足群体共同需求的直接和间接方式的公共品所表现出的形式的不同,将公共品分为消费型公共品和投资型公共品,消费型公共品在形式上表现为最终产品,而投资型公共品在形式上表现为公有制的投资品形式。消费型公共品可以继续划分为技术型消费公共品、制度型消费公共品和外部型消费公共品,而投资型公共品可以继续划分为资源型投资公共品和资产型投资公共品。消费型公共品的特征表现为:满足方式的直接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而投资型公共品的特征表现为:满足方式的间接性、收益的绩效性、受益的普惠性。2.公有土地的公共品性质的再认识在中国,对于国有土地而言,少有学者认为国有土地是公共品,更多的学者将公共池塘、公共草场等作为公共品,却对我国的国有土地是否为公共品要么是存而不论,要么是视而不见。我们以公共品的再定义作为基础,从中国的公有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的安身立命的共同需求、土地使用价值的永久性的方面论证了可以将公有土地界定为是公共品,它既可以表现为消费型公共品,也可以表现为投资型公共品,即其公共品的“身份”具有二重性,而后进一步侧重将其界定为是资源型投资公共品。以上这些研究工作为从新的视角研究土地财政打下了基础。3.以新的视角,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土地财政的成因和治理的基本思路首先,人的行为不仅受自利动机的影响,也受利他动机,如公共利益的影响,两种动机是共存的,并不是一种动机的存在就否定了另一种动机的存在,只不过这两种动机的关系表现为哪一种动机处于首要地位,哪一种动机处于次要地位。从现有文献来看,以往对于土地财政的研究只注重在自利动机居于首要地位情况下的研究,而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及其特征的再认识理论提醒我们,公有土地及其收入承载着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那么,同自利的动机相比较,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所引申出的公共利益至上的动机应居于首要地位,而这恰恰是现实中对于土地财政的研究所欠缺的。有鉴于此,本文阐释了为什么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所引申出的公共利益至上的动机没有居于首要地位、应该如何使其居于首要地位、以及土地财政的正确行事应遵循的基于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所内涵的“与众不同”的要求。其次,对以往的地方政府在自利动机主导之下的土地财政的成因和治理对策也进行了补充和改进。具体而言,其一,在成因方面,提出了财政分权改革—地方政府自利动机的凸显、土地相关制度的改革—土地财政以地生财的初始条件的具备、相关因素作用下的房价持续高涨;其二,在治理对策方面,在建设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房产税的建议中提出来主要居所和人均免税居住权价值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能够有效地克服家庭免税面积和人均免税面积的不足,同时还提出了改革土地出让金的收取方式、完善预算管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革住房政策。

刘伟[10](2011)在《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价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最敏感、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男女老少、干部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议论最多的话题。早在1980年,世界银行的布鲁斯教授就预言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最终都会在价格问题上“卡壳”。价格问题解决了,改革就会继续前进;解决不了价格问题,改革就会停滞或倒退。其实,在任何社会中,无论其社会制度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范畴内处于什么地位,它的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价格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和价格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开启了价格改革的航程。价格改革的方向、进程,从根本上取决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战略步骤。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一波三折”而又“稳步推进”的过程,即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当属“惊险的一跃”,其改革成败与市场制度的建立“荣辱与共”。然而,由于长期受“左”的倾向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在中国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范畴而横遭批判,物价和工资长期处于冻结状态,价格体系严重违背价值规律。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后,价格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也随之启动。1984年之前,价格改革总体上仍局限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计划价格中价格体系的不合理比价和差价进行适度调整,改革的主要思路是“调放结合,以调为主”,即只有在供求状况有所缓解后,才对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较小的小商品价格放开。1979—1984年中国的价格改革,在取得了显着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同时,也为强化改革力度、深化改革层次和扩大改革领域提供了契机。在“放调结合,以放为主”的改革思路引导下,1985年1月,国家取消了计划外价格不得高于计划内价格20%的限制,这标志着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政策的正式实施。另外,中国理论界和中共中央高层的思想碰撞,对这一政策的确立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价格“双轨制”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回避。因此,经济领域针对“双轨制”的利弊及存废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随着“价格双轨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尤其是计划内、外两种价格的高额差价催生出一个新的“倒爷”阶层,并由此加剧了“寻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混乱状况,政策制定者在1986年已开始考虑如何实现双轨价格尽早并轨的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作为价格并轨思路主体的“价、税、财联动”方案却迟迟未能出台。由于双轨制价格的实施造成了“官倒”盛行及严重的市场不公,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改革开始进入胶着阶段。于是,在“长痛不如短痛”的思想影响下,强行并迅速并轨的思路逐渐占据上风。1988年,决策层决定放开价格管制,取消价格双轨制,实行“物价闯关”,以完成价格并轨。结果,这直接导致当年全国大范围的物价上涨,加之群众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随之而起。最终,尚不具备宽松环境和充分条件的激进“闯关”决策遭受重创。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并决定把1989、1990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次年11月,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时难以克服的诸多问题,以及由于所谓“官倒”而造成的社会的巨大混乱,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又做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这意味着价格改革逐渐向稳步推进道路的回归,“有步骤的、稳妥”的价格改革重新取代了激进的“物价闯关”。治理整顿期间,双轨价格渐趋接近,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最终结束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格局,“双轨制”价格悄然并轨。1992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价格体制改革最终进入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形成完善阶段。相反,前苏联东欧国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却因改革思路的偏差及其它原因,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改革陷入低谷。在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中可见,渐进式改革思路在中国的历史合理性不言而喻。值得注意的是,那种对价格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困难重重,到90年代初又轻而易举自然过关的描述,既无法让人明白当代中国历史上价格改革为什么先难后易,也无法让人理解为什么这种如此容易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系又经过了十多年的建设之后,能源等基础品的价格问题时至今日仍在困扰着我们?因此,在中共建党90周年之际,拂去时间的尘埃和人为的涂抹,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从一个拉长的镜头从而更加立体和客观的角度,展示中国价格改革进程中的众多片段,对于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展望今后的价格改革前景,显然并非简单的回顾之旅,而是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二、周其仁:“卖地财政”是“经营城市”前车之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其仁:“卖地财政”是“经营城市”前车之鉴(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テキストの绍介
    1.1 テキスト选択の背景
    1.2 着者の绍介
    1.3 テキストの内容绍介
    1.4 テキストの特徴
第二章 机能的等価理论
第三章 机能的等価理论に基づく事例分析
    3.1 机能的等価理论に基づく语汇の翻訳
    3.2 机能的等価理论に基づく长文の翻訳
第四章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附録Ⅰ:原文
附録Ⅱ:訳文
谢辞

(2)城市更新区规划制度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镇化进程深化:从土地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
        1.1.2 经济“新常态”:资本与城市化的关系调整
        1.1.3 大城市土地资源管制加剧:从增量用地到存量用地价值挖潜
        1.1.4 小结:为什么研究城市更新?
    1.2 文献综述
        1.2.1 城市更新综合研究
        1.2.2 城市更新相关规划的职能定位研究
        1.2.3 城市更新相关规划的技术手段研究
        1.2.4 城市更新相关规划的配套机制研究
        1.2.5 小结
    1.3 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更新的需求对规划管治提出挑战
    2.1 城市更新项目的类型化特性
        2.1.1 按产权主体分类
        2.1.2 按规模分类
        2.1.3 按原用地功能分类
        2.1.4 按主导者分类
        2.1.5 按改造功能分类
        2.1.6 按改造程度分类
        2.1.7 按土地变动方式分类
        2.1.8 类型化特性小结
    2.2 城市更新项目的一般特性
        2.2.1 偶发、非特定
        2.2.2 多方参与
        2.2.3 类型多样
        2.2.4 过程风险
    2.3 小结:城市更新对规划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与挑战
第3章 中国城市更新地区相关规划制度面临困境
    3.1 修建性详细规划
        3.1.1 制度背景
        3.1.2 制度内容
        3.1.3 制度问题
    3.2 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修改
        3.2.1 制度背景
        3.2.2 制度内容
        3.2.3 制度应用与案例:M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
        3.2.4 制度问题
    3.3 广东“三旧”改造单元规划
        3.3.1 制度背景
        3.3.2 制度内容
        3.3.3 制度应用与案例:J工业区“三旧”改造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3.3.4 制度问题
    3.4 更新地区的规划管理困境
        3.4.1 定位不明无法应对灵活的更新需求
        3.4.2 多方参与途径不明
        3.4.3 类型多样性不足、缺乏重点
        3.4.4 难以应对过程风险
    3.5 小结:城市更新地区的现行规划制度难以应对挑战
第4章 深圳城市更新单元规划
    4.1 制度背景
        4.1.1 深圳更新实践概况
        4.1.2 深圳更新发展阶段
        4.1.3 深圳更新制度体系
        4.1.4 深圳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制度演进
    4.2 制度内容
        4.2.1 制度定位
        4.2.2 编制内容
        4.2.3 编制与审批流程
    4.3 制度应用与案例:S村城市更新单元规划
        4.3.1 更新说明
        4.3.2 已有规划及应对
        4.3.3 利益平衡
        4.3.4 专项专题与实施
        4.3.5 案例评价
    4.4 制度问题分析
        4.4.1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度的问题
        4.4.2 深圳更新实践的问题
    4.5 小结
第5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城市更新区规划
    5.1 美国:市区重建
        5.1.1 制度背景
        5.1.2 制度定位
        5.1.3 规划内容
        5.1.4 实施机制
        5.1.5 特点
    5.2 法国:协议开发区(ZAC)
        5.2.1 制度背景
        5.2.2 制度定位
        5.2.3 规划内容
        5.2.4 实施机制
        5.2.5 特点
    5.3 日本:“都市再生特别地区”与“市街地开发事业”
        5.3.1 制度背景
        5.3.2 制度定位
        5.3.3 规划内容
        5.3.4 实施机制
        5.3.5 特点
    5.4 小结:应有专门的规划处理城市更新地区的管理需求
第6章 城市更新区规划比较与分析
    6.1 “城市更新区规划”的定义
    6.2 各地城市更新区规划的共性
        6.2.1 背景:快速城市化阶段后期
        6.2.2 目标:改善衰败、促进开发
        6.2.3 对象:大规模再开发项目
        6.2.4 手段:划定地区、提供激励、专门管理
        6.2.5 职能:一个工具、一个平台、一个载体
        6.2.6 定位:建设性层次职能,规范性层次效力
        6.2.7 主要内容
        6.2.8 一般程序
    6.3 各地城市更新区规划的特性
        6.3.1 赋权形式:法定赋权vs协议赋权
        6.3.2 编制主导:公共部门vs私人部门
        6.3.3 发展路径:基于规划vs基于项目
        6.3.4 制度设计:组合规划vs单一规划
    6.4 小结:城市更新区规划是普遍的,也是特殊的
第7章 “城市更新区详细规划”制度设计
    7.1 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
        7.1.1 必要性的五个方面
        7.1.2 可行性的三个支撑
    7.2 策略研究
        7.2.1 原则:基于共性,应对特性
        7.2.2 明确效力来源
        7.2.3 清晰限定对象
        7.2.4 衔接规划体系
        7.2.5 提供技术弹性
        7.2.6 塑造参与流程
    7.3 制度安排
        7.3.1 职能定位
        7.3.2 规划内容
        7.3.3 实施机制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的主要理论发现
        8.1.1 构建城市更新行为-规划需求的理论框架
        8.1.2 揭示现行城市更新相关规划管理困境的深层原因
        8.1.3 提出“城市更新区规划”规划类型,并归纳其性质
    8.2 研究提出的制度建议
        8.2.1 近期:现行规划制度调整
        8.2.2 中期:“城市更新区详细规划”的应用
        8.2.3 远期:面向城市更新的规划制度体系调整
    8.3 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小产权房治理及用地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小产权房发展态势研究
    二、小产权房存在的根源是相关制度的滞后
    三、小产权房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
    四、以循环经济理念来治理小产权房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公民享有基本居住权理论
    四、帕累托最优理论与利益均沾理论
    五、资源稀缺与代际公平理论
    六、适度国家宏观调控理论 第三章 我国小产权房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我国小产权房的发展现状
    一、以北京为例
第二节 小产权房问题社会关注度
    一、民众
    二、政府
    三、媒体
第三节 目前我国小产权房的特征分析
    一、从小产权房存在的地理位置分析
    二、从小产权房购买人心态分析
    三、小产权房多功能化 第四章 小产权房产生的用地制度诱因
第一节 不同时期住房用地制度变革
第二节 小产权房对社会制度的反馈
    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其相关制度的反馈
    二、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优惠政策的颁布
    三、生态环保力度加大促进环保类法规的改革
    四、小产权房现象要求制度创新
第三节 小产权房问题的用地制度反思
    一、土地集体所有与家庭联产承包的积极作用
    二、现行土地制度遇阻的问题
    三、农村土地国有化有利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第五章 城乡统筹背景下小产权房存在现实因素分析
第一节 城镇化对城乡建设用地需求的影响分析: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
    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使得土地需求量增加
第二节 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改善住房水平的需求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
    二、近年来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进程
    三、江苏省城镇化进程与居民住房水平相关性研究
    四、小结与建议
第三节 小产权房:城乡居民住房需求的一种补充形式
    一、小产权房在城镇化中起的作用
第四节 城乡关系助推小产权房发展
    一、城乡关系发展阶段与演进
    二、我国城乡关系演变过程映射小产权房的发展过程
    三、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小产权房的发展 第六章 小产权房治理及用地制度创新
第一节 制度创新:小产权房治理的源动力
    一、资源稀缺督促制度创新
    二、利益博弈督促制度创新
    三、公众事件督促制度创新
第二节 小产权房的治理策略与路径
    一、小产权房的治理可借鉴“香港建筑物活化计划”
    二、小产权房的治理路径
    三、小产权房的治理还可借鉴PPP项目模式
第三节 小产权房用地制度改革模式
    一、国有化模式
    二、资产量化模式
    三、土地股份制模式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5)基层政策执行与行动者策略研究 ——以鲁中H镇“农民上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政策执行研究
        (二)“农民上楼”研究
    三、分析框架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行文结构
    四、主要概念
        (一)农民上楼
        (二)增减挂钩
        (三)政策执行
        (四)行动者
第二章 政策文本上的实践
    一、Q市
        (一)政策文本与规划
        (二)项目实施
    二、H镇案例项目
        (一)文本规划
        (二)项目实施
第三章 多重制度逻辑及主体行动策略
    一、国家逻辑
        (一)职责同构,发展任务下沉
        (二)回应地方需求与反馈纠偏
        (三)中央并非铁板一块
    二、科层制逻辑
        (一)发展型县政府的汲取策略
        (二)科层逻辑在乡土:镇干部的策略
    三、乡土逻辑
        (一)作为代理人、当家人与村民的村干部策略
        (二)理性的小农应对策略
第四章 从积极推进到消极执行:4个村中的互动
    一、A村:积极推进的干部
        (一)项目征地:“政府骗人”的处理
        (二)依靠关系推进
        (三)收尾工作:放任
        (四)上楼后的悔意
    二、B村:活跃起来的乡村
        (一)前车之鉴:抓楼房质量
        (二)一拥而上
        (三)扫尾工作:提供便利
        (四)上楼后遗症
    三、C村:低预期的干部与村民
        (一)低预期的村干部与乡村明白人
        (二)罢选村支书
        (三)留村户争取权益
    四、D村:消极搁浅
第五章 高耗能的政策结果
    一、住楼方式异化
        (一)看护房
        (二)改造车库
        (三)遮阳网与生炉子
        (四)交不上来的物业费
    二、社会成本增加
        (一)村民关系恶化
        (二)新的认同并未形成
        (三)家庭关系:失落的老人
    三、合法性降低
        (一)基层干部被丑化
        (二)乡村矛盾激化
第六章 小结与建议
    一、城镇化模式反思
        (一)“人”的城镇化
        (二)“乡村”的城镇化
    二、主体关系平衡
        (一)构建利益平衡机制
        (二)强化监督制约
    三、优化基层治理
        (一)强化公众参与
        (二)尊重乡土逻辑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隐形市场的研究
        1.2.2 关于土地市场的研究
        1.2.3 关于土地隐形市场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资源配置及其经济效率追求:理论解释框架
    2.1 资源配置:基本假设及理论回顾
    2.2 资源配置的原则及方式
        2.2.1 资源配置原则
        2.2.2 资源配置方式
    2.3 资源配置与效率损失
        2.3.1 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
        2.3.2 资源配置与政府失灵
        2.3.3 资源配置“双重失灵”下的路径思考
    2.4 资源配置的效率追求: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框架
        2.4.1 社会分析的四个层次
        2.4.2 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追求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效率考察
    3.1 中国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3.1.1 土地资源及其优化配置
        3.1.2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
    3.2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二阶效率考察
        3.2.1 土地治理结构状况
        3.2.2 土地治理结构效率分析
    3.3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一阶效率考察
        3.3.1 土地产权制度结构状态
        3.3.2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效率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追求中的隐形市场形成分析
    4.1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追求中的双重效应与隐形市场的形成
    4.2 中国土地市场治理结构中的隐形市场形成:政府垄断的产物
        4.2.1 治理结构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2.2 政府垄断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3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隐形市场形成:产权模糊的产物
        4.3.1 产权制度变迁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3.2 产权制度模糊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4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管制中的隐形市场形成:管制失灵的产物
        4.4.1 管制失灵与城市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分析
        4.4.2 管制失灵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现实形态分析
    5.1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内涵及特征
    5.2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存在的基本形态分析
        5.2.1 农村集体土地隐形市场形态及其细分
        5.2.2 城市国有土地隐形市场形态及其细分
    5.3 中国城乡结合部土地隐形市场形态的地方实证
        5.3.1 样本点的选取
        5.3.2 长沙市城乡结合部土地隐形市场的主要表现形态
        5.3.3 长沙市城乡结合部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形成的农户意愿分析
        5.3.4 进一步思考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选择
    6.1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基本思路
    6.2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思考
        6.2.1 制度环境优化路径:还权赋能,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
        6.2.2 治理结构优化路径:打破政府垄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6.2.3 土地行政优化路径:规范政府行为,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现实思考及研究创新
        7.1.1 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现实呼唤
        7.1.2 本研究的有限回应和可能创新
    7.2 主要观点和基本结论
        7.2.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7.2.2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7.3.1 本研究中的不足
        7.3.2 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社会调查数据统计表
附件三:调查纪实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科研成果目录

(7)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假说与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第一章 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
    第一节 世界城镇化浪潮与中国的选择
        一、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二、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与世界意义
        三、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回顾
    第二节 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的产生
        一、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产生
        二、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规模
        三、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增长趋势
        四、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分布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出现
        一、被动的改变客体:城镇化与失地农民问题的嬗变
        二、生存问题:对变故的考量与现实的写照
        三、就业问题:关涉民生之本与生活的尊严
        四、社会保障问题:当下的焦虑与未知的将来
        五、子女教育问题:沉重的负担与多重的希望
        六、身份认同问题:游走于乡村与城市的边缘
        七、土地征用问题:征地意愿与无奈的选择
第二章 利益诉求多元化: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基本构成与主要特征
    第一节 失地农民经济利益诉求
        一、不因征地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二、及时就业有保证,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三、拥有基本的社会保障,保持生命的基本尊严
        四、希望政府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
        五、合理分配土地出售所获收益
        六、及时足额发放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第二节 失地农民政治利益诉求
        一、尊重农民在土地征用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二、尊重农民征地意愿
        三、政府依法征地拆迁,规范征地行为
        四、制约村委会的权力,加强对村委会的监督
        五、拥有与基层政府平等对话的权力
    第三节 失地农民教育、文化利益诉求
        一、获得有效的的就业培训
        二、子女接受良好教育
        三、满足文化生活需求
    第四节 失地农民身份认同诉求
        一、失地农民出现“被边缘化”趋向
        二、失地农民身份认同模糊
        三、消除身份认同模糊的诉求
    第五节 失地农民多元利益诉求格局的主要特征
        一、直接的经济利益诉求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二、政治诉求的上升并成为政治自觉将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三、教育、文化利益诉求:从隐性走向显性
        四、清晰身份认同的诉求将日益强烈
第三章 制度供给不足: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顶层设计缺陷
    第一节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一、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法律规定
        二、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缺陷
        三、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第二节 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一、土地征用程序制度缺陷
        二、土地补偿标准偏低
        三、征地补偿支付不及时
        四、土地征用补偿款项分配不合理
        五、就业安置制度缺陷
        六、社会保障制度缺陷
    第三节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起源
        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实质
        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第四章 权利贫困: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根源
    第一节 一个研究假设:权利贫困是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根源
        一、对权利贫困的追寻:从问题开始
        二、权利贫困的基本内涵
        三、权利贫困:一个研究假设
    第二节 失地农民知情权贫困
        一、知情权的基本内涵
        二、失地农民知情权贫困现状
        三、失地农民知情权贫困造成维护权益的先决性权利缺失
    第三节 失地农民监督权贫困
        一、监督权的基本内涵
        二、失地农民监督权利贫困
        三、失地农民监督权利贫困与利益诉求的产生
    第四节 失地农民参与权的贫困
        一、参与权的基本内涵
        二、征地过程中农民参与贫困现状
        三、我国征地过程中农民参与贫困与利益诉求的产生
    第五节 失地农民自主选择权贫困
        一、失地农民自主选择权的内涵
        二、征地过程中自主选择权的作用
        三、失地农民自主选择权贫困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第六节 失地农民权利救济渠道狭窄
        一、权利救济的基本内涵
        二、权利救济与权利拥有
        三、失地农民权利救济渠道狭窄
    第七节 失地农民拥有自组织权利贫困
        一、失地农民自组织的基本内涵
        二、失地农民拥有自组织权利贫困
        三、失地农民拥有自组织权利贫困与利益诉求的产生
第五章 利益相关者困境:乡村治理格局下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缺席
    第一节 村委会的利益相关者困境:身份消解与功能异化
        一、村委会作为财产权主体使其具有了背离失地农民利益的冲动与可能
        二、法律主体地位不平等客观上具有助长村委会侵权的负面激励效用
        三、村委会角色的双重化使其作为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动力缺失
        四、选举变质与自治异化导致村委会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功能残缺
    第二节 乡镇政府的利益相关者困境:权力冲突与利益驱动
        一、权力冲突时有发生削弱了村委会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功能
        二、职能错位造成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内在动因的缺失
        三、经济利益驱动使地方政府具备了侵害失地农民利益的动机
        四、土地寻租刺激了地方政府及其部分成员侵害失地农民利益行为的发生
        五、乡村治理格局使地方政府在特定意义上失去行政纠偏的自觉
    第三节 县级政府的利益相关者困境:权力悖论与行政偏好
        一、将县级政府也作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主体考察的依据
        二、县级政府经济发展、政绩追求与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权力悖论
        三、县级政府对土地征用行政裁决权的行使
    第四节 基层人大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困境:代表性不足与身份重叠
        一、人大代表是理论上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重要代言人
        二、身份重叠之下人大代表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存在局限性
        三、人大代表广泛性不足导致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功能受阻
    第五节 政党的利益相关者困境:党政决策与博弈失衡
        一、执政党是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当然的代言人
        二、党政联合决策与博弈失衡
        三、监督乏力使部分党员干部成为损害失地农民利益的主体
        四、民主党派作为特定利益相关方的代言功能狭窄
        五、执政党的各阶层利益代表者角色与力量牵制失衡
    第六节 大众传媒的利益相关者困境
        一、大众传媒在充当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二、新闻媒体事业单位性质使其与政府具有内在的利益关联
        三、利益追求使大众传媒经常失去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的自觉
第六章 从沉默到抗争: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的选择
    第一节 利益表达:必须直面的政治学概念
        一、利益表达:要素与内涵
        二、利益表达:地位与功能
        三、利益表达:方式选择与结果的关联
    第二节 现状扫描: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的选择
        一、普遍的选择:沉默的大多数
        二、制度化表达:艰难的脚步
        三、非制度化表达:走向极端
    第三节 追根溯源: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选择的行动逻辑
        一、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沉默者的不能
        二、低效与无效:制度化表达之伤
        三、相对有效性:非制度化表达的激励效应
第七章 乌坎事件解读:一个村庄的利益诉求
    第一节 城镇化进程与乌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出现
        一、城镇化背景下乌坎事件简况
        二、乌坎事件:发生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个案和缩影
        三、城镇化对土地的需求:关于乌坎土地售卖的数据
    第二节 乌坎村民的利益诉求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征
        一、乌坎村民利益诉求的基本内容
        二、乌坎村民利益诉求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制度供给不足与乌坎村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一、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完善给村委会滥用集体土地处分权以可乘之机
        二、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缺陷在乌坎的上演
    第四节 权利贫困与乌坎村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一、知情权贫困
        二、参与权贫困
        三、监督权形同虚设或缺失
        四、自主选择权贫困
        五、权利救济艰难
        六、建立村民自组织的权利贫困
    第五节 利益相关者困境下乌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缺席
        一、乌坎村委会的利益相关者困境:身份消解与功能异化
        二、基层政府的利益相关者困境:权力冲突与利益驱动
        三、基层人大、政协的不在场和事件发生前媒体的缺席
    第六节 乌坎村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的选择
        一、普遍的选择:事发前的无人敢说“不”
        二、制度化表达:二十年漫长上访路的无效
        三、走向极端:非制度化表达的“相对有效性”
第八章 走向问题的解决:对策、建议与讨论
    第一节 有序推进城镇化
        一、警惕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持续产生
        二、当前城镇化应更加注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三、注重增强城镇对失地农民的实际有效接纳能力
        四、合理规划城镇化目标,促进土地集约使用
        五、重视解决人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滞后于上地城镇化问题
    第二节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和征用制度:构筑减少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的基础
        一、推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
        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第三节 治理权利贫困:消除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根源
        一、赋予、落实失地农民知情权
        二、赋予、落实失地农民监督权
        三、赋予、落实失地农民参与权
        四、赋予并落实拟被征地农民自主选择权
        五、赋予、落实失地农民救济权利
        六、赋予、落实失地农民建立自组织的权利
    第四节 促进体制改革:实现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身份的回归
        一、健全村委会制度
        二、重构基层政府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与回应的内在逻辑
        三、破除基层法院阻碍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与权益维护的困境
        四、推动人大制度、政协制度的完善
        五、完善决策制度、促进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
        六、增强大众传媒的相对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节 提高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有效性
        一、提高失地农民文化水平和能力,增强利益诉求表达的主观意识
        二、赋予失地农民表达利益诉求的话语权和得到及时有效回应的权利
        三、完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及其对农村住宅制度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城镇房地产业虽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暴露的诸多问题引发关注
    1.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农村住宅制度改革成热点
    1.1.3 农村住宅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改革呼声高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综述
    1.4.1 我国城镇房地产业研究综述
    
1.4.1.1 我国城镇房地产业现存问题研究
    
1.4.1.2 房地产市场化测度研究
    1.4.2 农村住宅制度研究综述
    
1.4.2.1 宅基地制度研究
    
1.4.2.2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 2 我国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的形成
2.1 相关概念及说明
    2.1.1 城镇房地产业与农村房地产业
    2.1.2 农村房地产业与住宅产业
    2.1.3 农村住宅产业化与市场化
2.2 我国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形成历史
    2.2.1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改造下房地产非市场化(建国初至60年代末)
    2.2.2 第二阶段: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形成(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2.2.3 第三阶段: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显化(90年代)
    2.2.4 第四阶段:城乡房地产业二元结构凸显(90年代末至今) 3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表现及其测度
3.1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内涵与表现
3.2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测度
    3.2.1 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评价
    
3.2.1.1 住房支付能力评价规范方法及研究情况
    
3.2.1.2 住房支付能力评价常用指标及判断标准
    
3.2.1.3 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实证分析
    3.2.2 住宅市场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3.2.2.1 住宅市场需求现状
    
3.2.2.2 住宅市场供需矛盾
    
3.2.2.3 我国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实证分析 4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成因分析
4.1 我国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4.1.1 中央政府
    4.1.2 房地产开发商
    4.1.3 地方政府
4.2 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主要成因——地方政府角色冲突
    4.2.1 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业的多重角色及其冲突
    4.2.2 地方政府多重角色对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的影响 5 农村住宅产业化发展态势
5.1 农村住宅市场化现状分析
    5.1.1 农村住宅总量分析——宅基地总量
    5.1.2 农村住宅交易情况
    
5.1.2.1 农村住宅交易事实与市场走访调查
    
5.1.2.2 农村住宅交易区域差异
    5.1.3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各地实践
    
5.1.3.1 宅基地联合建房——都江堰“味江模式”
    
5.1.3.2 宅基地使用权地票交易——重庆市
    
5.1.3.3 宅基地置换——天津、上海、浙江嘉兴等地
    
5.1.3.4 宅基地转权(国有化)退出——江苏苏州,浙江温州、义乌等地
    
5.1.3.5 宅基地合法(直接)流转——广州、成都等地
    
5.1.3.6 其他农村宅基地流转实践
5.2 农村住宅产业化制约因素分析及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5.2.1 农村住宅产业化制约因素
    
5.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产权制度
    
5.2.1.2 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
    
5.2.1.3 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保障制度
    
5.2.1.4 农村草根文化的限制
    
5.2.1.5 农村分布广泛,区域差异限制
    5.2.2 农村住宅产业化必要性
    
5.2.2.1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必然结果
    
5.2.2.2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
    
5.2.2.3 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
    5.2.3 农村住宅产业化可行性分析
    
5.2.3.1 农村住宅产业化的自身优势
    
5.2.3.2 农村住宅产业化的机遇 6 农村住宅渐进式产业化的改革路径
6.1 农村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政策涵义
    6.1.1 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政策目标
    6.1.2 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政策路径
    
6.1.2.1 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
    
6.1.2.2 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是我国农村实际的需要
    
6.1.2.3 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是城乡二元结构现状的考虑
    
6.1.2.4 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是城镇住宅制度改革的启示
6.2 农村住宅渐进式产业化改革政策措施
    6.2.1 重新明确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实现政府职能转型
    6.2.2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6.2.3 构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合理利益
    6.2.4 逐步建立农村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2.5 充分理解尊重乡村文化特色,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6.2.6 积极探索农村住宅制度改革,释放农村住宅供给 7 结语 参考文献

(9)“土地财政”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论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0.2.1 研究思路
        0.2.2 研究方法
    0.3 论文的研究框架与内容
    0.4 土地财政的文献回顾与评论
        0.4.1 土地财政定义的回顾与评论
        0.4.2 土地财政的再定义
        0.4.3 土地财政成因的回顾与评论
        0.4.4 土地财政治理建议的回顾与评论
    0.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0.5.1 论文可能的创新
        0.5.2 主要不足
1. 公有土地的公共品性质理论
    1.1 公共品的定义、特征和分类的文献述评
        1.1.1 公共品定义的文献述评
        1.1.2 公共品特征的文献述评
        1.1.3 公共品分类的文献述评
    1.2 公共品理论的再认识
        1.2.1 公共品的再定义
        1.2.2 公共品的分类:消费型公共品和投资型公共品
        1.2.3 公共品的特征
        1.2.4 消费型公共品与投资型公共品的关系
    1.3 公有土地的公共品性质再认识
        1.3.1 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的二重性分析
        1.3.2 公有土地侧重作为资源型投资公共品的定位
2. 土地财政应遵循的原则与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财政应遵循的原则
        2.1.1 收入原则
        2.1.2 公平原则
        2.1.3 效率原则
        2.1.4 民主原则
    2.2 现行土地财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土地财政过分追求收入最大化,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2.2 土地财政未能平等对待相关利益主体
        2.2.3 土地财政未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积极作用
        2.2.4 土地财政使得国民自身的土地没有很好地为自己服务
3. 土地财政的成因分析
    3.1 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所引申出的公共利益至上的动机未能置于首要的位置
        3.1.1 对于公共品的认识存在不足,进而对公有土地及其收入所承载的公共利益没有清晰的认识
        3.1.2 全社会缺乏基于公共利益而非自身利益的公民权理念
        3.1.3 对政府公务人员的伦理道德约束的缺失
    3.2 自利动机主导之下的相关制度的负向激励
        3.2.1 财政分权改革—地方政府自利动机的凸显
        3.2.2 土地相关制度的改革—土地财政以地生财的初始条件的具备
        3.2.3 分税制体制不合理导致的地方财政拮据
        3.2.4 地方竞争与政绩考核下的GDP增长追求
        3.2.5 基于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土地融资
        3.2.6 地方政府的多重角色与农民土地产权的缺失
        3.2.7 相关因素作用下的房价持续高涨
4. 国际经验与启示
    4.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制度
        4.1.1 英国
        4.1.2 德国
        4.1.3 日本
        4.1.4 香港
    4.2 对中国土地财政治理的启示
        4.2.1 土地不应作为一般商品对待,而应作为特殊商品服务于公共福利
        4.2.2 完善的土地征收制度
        4.2.3 土地承租权的性质以及转租转让
        4.2.4 完善的土地税收制度以及土地税收收入对地方政府的重要性
5. 土地财政治理的基本思路
    5.1 将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所引申出的公共利益至上的动机提升至首要位置
        5.1.1 加强对于公有土地的公共品性质的认识
        5.1.2 树立基于公共利益而非自身利益的公民权理念
        5.1.3 强化对政府公务人员的伦理道德约束
    5.2 严格遵循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所内涵的“与众不同”的要求
    5.3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5.3.1 事权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合理划分
        5.3.2 事权在政府之间的合理划分
        5.3.3 建设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房产税
        5.3.4 中央与地方之间财力的适当调整
        5.3.5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5.4 改革政绩考核机制
    5.5 完善土地融资
    5.6 改革土地出让金的收取方式
    5.7 改革土地制度
    5.8 完善预算管理
    5.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5.10 改革住房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出版的相关专着
        (二) 关于改革思路及重点的选择问题
        (三) 关于价格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地位和作用
        (四) 关于价格“双轨制”的利弊分析和存废争论
        (五) 目前物价“闯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主要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意点和难点
        (一) 主要创意点
        (二) 写作难度及不足
第一章 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由来
    第一节 1979—1984 年中国价格改革的简要回顾
        一、计划体制下的价格状况
        二、“调放结合、以调为主”阶段的价格改革
    第二节 价格双轨制改革思路的滥觞
        一、莫干山会议:价格双轨制“实至名归”的发端
        二、双轨制现象“有实无名”
        三、价格双轨思路与高层意图不谋而合
第二章 双轨制在与经济社会的“磨合”与“摩擦”中嬗变
    第一节 价格双轨制实施初期的正效应——基于广东的个案分析
        一、价格双轨制在推行初期正效应明显
        二、价格双轨制在广东价格改革实践的初期成效显着
    第二节 价税财联动方案
        一、联动方案的缘起及经过
        二、配套改革方案搁浅的环境因素分析
    第三节 “官倒”与“寻租”:双轨制孽生的“怪胎”
        一、价格双轨制给企业乱涨价提供了口实
        二、倒买倒卖的投机行为泛滥
        三、对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冲击
第三章 “物价闯关”决策出台始末
    第一节 理论界关于价格改革战略的思想碰撞
        一、企业改革与价格改革谁先行?
        二、是否需要宏观经济环境的宽松?
        三、“一步到位”取消价格双轨制的设想
    第二节 决策层对价格改革定调:“闯关”
        一、理顺物价关系“这项工作很艰巨”
        二、高层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出现分歧
        三、“抓住价格改革这条主线可以推动整个经济改革”
    第三节 决策层为何选择激进的价格并轨方案
        一、全国物价形势严峻
        二、“双轨”流弊与“官倒”怪象
        三、补贴过多造成财政不堪重负
        四、长远发展战略的激励效应
        五、“与其扬汤止沸,何如斧底抽薪”
第四章 价格改革在“闯关”途中遭遇严重挫折
    第一节 抢购和挤兑风潮引致“闯关”夭折
        一、抢购商品和挤兑存款风潮乍起
        二、放开名烟名酒价格的时机选择不当
        三、更大规模的抢购和挤兑风潮又起
    第二节 “闯关”导致社会恐慌的原因探析
        一、转轨时期的“改革焦虑症”难以避免
        二、中国的消费膨胀问题不断凸显
第五章 治理整顿:“闯关”的理性回归
    第一节 中止“物价闯关”
        一、“治理整顿”的决定正式出台
        二、最高决策层改革思路的相对统一
    第二节 双轨制“遗毒”激化社会矛盾
        一、价格“双轨制”引发文化市场的混乱
        二、“官倒”腐败触发社会危机
    第三节 双轨制价格在治理整顿中悄然并轨
        一、1980 年代末价格改革在曲折中前进
        二、市场化:1990 年代价格改革的主线
结语:“物价闯关”的理性反思
    一、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历史合理性
    二、价格“双轨制”是渐进式改革方式的具体化
    三、宽松的宏观环境是搞好价格改革的必要条件
    四、把握承受能力和心理预期,提高决策科学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周其仁:“卖地财政”是“经营城市”前车之鉴(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 宋悦.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城市更新区规划制度之研究[D]. 周显坤. 清华大学, 2017(02)
  • [3]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小产权房治理及用地制度创新研究[D]. 郭娜.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4]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基层政策执行与行动者策略研究 ——以鲁中H镇“农民上楼”为例[D]. 崔欣欣.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1)
  • [6]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研究[D]. 罗湖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7]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D]. 郑涛.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城镇房地产业过度市场化及其对农村住宅制度改革的启示[D]. 卓亨逵. 浙江大学, 2012(10)
  • [9]“土地财政”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公有土地作为公共品的视角[D]. 单顺安.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10]1988年中国“物价闯关”研究[D]. 刘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标签:;  ;  ;  ;  ;  

周其仁:“融资卖地”是“办城”的伏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