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查理[1](2020)在《面向制造业边缘市场的A企业SO服务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信息化改革的背景下,边缘市场的企业亟需革新运营方式。然而,边缘市场的中小微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有限,自身缺乏技术支撑,若想革新,则需要依托第三方咨询企业。而大型第三方咨询企业的收费标准和服务模式往往不适合中小微企业,这加大了边缘市场的中小微企业的转型难度;而小微咨询企业,却又面临着市场空间小,发展困难的问题。本文就以符合该种条件下的处于起步阶段的第三方小微创业咨询A企业进行切入,探究初创的A企业采用何种服务模式来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寻求自身的发展机遇。本文从第三方小微创业咨询A企业的特质分析入手,重点把握A企业的特点以及生存的实际需求,成长过程中的瓶颈与机遇,找寻A企业的市场定位与最优要素。通过最优要素最大化,形成优势来突破阈值,全力投入资源来使得A企业获得新的增长点。围绕A企业的最优要素来构建A企业的SO服务模式和价值体系。然后将该种模式运用到实际项目中——边缘市场的中小型制造企业——X企业,验证SO服务模式使用在特定目标市场的结果。通过满意度调查与项目结论,来佐证A企业提出的SO服务模式的可行性。最后针对实际项目案例的不足点,来进行服务模式的优化分析,完善该服务模式。本文对A企业针对自身优势要素的分析以及来自市场需求的供需链突破提出的SO服务模式进行了特征化描述及应用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边缘市场定位打开了第三方小微创业咨询企业的服务市场边际,增大了发展空间;(2)第三方小微创业咨询企业构建SO服务模式价值体系,突破了传统价值链;(3)通过SO服务模式的应用,尝试了客户与伙伴的关系转化,对第三方小微创业企业资源加速扩张具有现实价值;(4)SO服务模式仍需进行上游供应链优化以进一步凸显优势,并通过人才连接和放大沟通视窗的公开象限来培养抓住更多机遇的能力。

蔡鼎[2](2016)在《基于ERP系统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企业信息化日趋普及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已经极其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外的各种行业的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国家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也指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主体。根据目前国企业发展状况来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的中小型企业数量巨大,在国经济发展建设方面发挥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中小企业如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当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所以如何才能更好的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点。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在中小企业显得尤为重要,而ERP系统是实现这种需求的重要工具之一。ERP系统的实施不但可以非常有效的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可以实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它对于企业整体供应链的管理、客户资源的管理、业务流程的管理都发挥着极大的效用,可谓需求日益迫切。ERP发展与普及的浪潮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情况了,迅速提高中小型企业ERP系统的实施程度与水平,在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方面都有着相当重要的积极影响作用。在ERP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运营情况与其它未实施相关应用系统的公司相比较后可以发现,企业各部门组织分工协作的效率会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而且企业最主要的核心资源可以更好的集中于重要业务的运营上。通过ERP系统的实施应用可以使得主要核心业务更具专业化,这样能够更好保证其服务质量,最终可以使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加以提升。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中小型企业引入ERP系统的过程、方法及效果等等内容的进行全面的了解与研究,同时了解ERP系统在国内外最新的发展与推广情况,研究ERP系统成功实施与发展的模式。并且采用对Meller Design(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实证分析与研究,来细致分析国内一些中小型规模的外资企业实施ERP系统的现状,探查和研究这种类型的企业实施ERP系统时可能会产生的效果与缺陷,将理论与最新信息技术研究成果相结合。希望通过对ERP系统的实施策略研究,加快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产业化升级,给企业带来较为显着的经济效益提升。

陈鹏[3](2015)在《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的采纳效率研究》文中提出公共部门信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销售、投资、决策、技术进步中实现增值。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企业对提高公共部门信息的采纳效率有迫切需求。然而,我国公共部门信息还处于初始利用阶段,“信息壁垒”、“信息孤岛”、“信息沉睡”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信息化深度应用水平和信息采纳效率比较低。为提高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的采纳效率,本文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因素,构建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模型,进行模型修正,并提出模型应用策略。第一章,辨析和明确了公共部门信息、信息采纳、效率、公共部门信息采纳效率的内涵,并提出了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采纳效率的考察和观测路径。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的采纳效率,是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的行为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创新等系列活动,并最终给企业带来一定绩效的过程,它是信息特性、环境特性、企业特性三种内外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系统影响的结果。可从决策效率、成本节约、技术创新、竞争优势四个方面观测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采纳效率的实现。本章内涵辨析为下文奠定了逻辑基础。第二章,在对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效率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信息技术采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为研究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的采纳效率寻求理论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交易成本理论、制度效率理论为提高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的采纳效率提供了解决方向,企业能力理论反映了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的内在动力要求,信息技术采纳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和抓手。第三章,从信息特性、环境特性、企业特性三个层面对影响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信息特性关注的是信息资源的深度揭示和组织加工,具体包括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深度性、兼容性、安全性、时效性,反映的是信息质量问题。环境特性关注的是信息价格、时间、地点、程序、途径、政策引发的问题,反映的是公共部门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具体包括途径可获得性、程序简洁性、时间快捷性、地点便利性、费用可承担性、政策完善性。企业特性关注的是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和人员信息素养是否能胜任对公共部门信息的采纳,具体包括企业重视度、信任度、效用认可度、企业采纳意愿、企业信息基础设施、企业人员信息素养等方面。第四章,对技术、组织与环境理论模型(TOE)进行适用性分析,基于TOE模型初步构建了关于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理论模型。为了验证理论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效应关系,就企业特性、环境特性、信息特性对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共提出了15个研究假设。第五章,对全国23个省市的254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信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在实证分析和企业访谈的基础上,修正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的效率模型,并对研究假设逐一进行回应。本文发现:(1)企业特性、环境特性、信息特性三个公因子能解释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变异的41.2%。企业特性、环境特性、信息特性三个公因子能解释企业决策效率变异的51%、企业成本节约变异的41.1%、企业技术创新变异的46.8%、企业竞争优势变异的44.1%。(2)企业特性是影响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最显着因素,对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的效率具有显着影响。(3)企业特性、环境特性、信息特性这三个公因子与企业决策效率、成本节约、技术创新、竞争优势这四种效率之间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特性、信息特性这两个公因子对企业决策效率、成本节约、技术创新、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因果解释和预测作用,尽管环境特性与企业的决策效率、成本节约、技术创新、竞争优势存在相关关系,但不存在因果关系。(4)企业规模、行业领域、信息部门人员数、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年投入显着影响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的效率。第六章,在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模型应用的具体策略。(1)应以提高企业决策效率为目标改进公共部门信息质量,提高公共部门信息服务企业决策的精度、速度和深度。(2)应以降低交易成本为原则优化公共部门信息的采纳环境,完善公共部门信息采纳的政策体系,优化公共部门信息采纳的制度设计,营造鼓励采纳公共部门信息的良好社会氛围。(3)应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强企业信息采纳能力建设,增强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推动创新的有用认知,提升企业面向技术创新的信息采纳能力。(4)以提升对公共部门信息的采纳效率为契机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应通过提升公共部门信息采纳效率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传统行业的企业应通过提升公共部门信息采纳效率加快转型升级。第七章为总结和展望,对全文进行梳理,提出文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研究展望。

赵晶晶[4](2015)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成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严峻的考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纷纷通过信息化建设和战略的实施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业务流程以及提升管理水平等,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由于信息化建设周期一般比较长,投资数额比较大,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关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案例很多。为了取得信息化建设预期的收益和效果,制定合理的信息化战略对中小企业来说非常有必要。对中小企业来说,追求快速成长是其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本文探索性地研究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中小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本文第一章首先阐述了从信息化战略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成长的背景和意义,并阐释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在第二章中,本文介绍了信息化战略以及企业成长的相关理论,梳理了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中小企业成长的最新研究动态。在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从信息化战略这一独特的视角,研究其与中小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第三章中,依据相关理论构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为了验证提出的初始模型是否成立,在第四章中,首先根据设计好的问卷,对淮南市制造型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其次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最后,运用SPSS20.0描述了中小企业成长相关的控制变量与信息化战略之间的关系。第五章,运用结构方程方法进一步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即路径分析,随后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了评价,对初始结构模型进行不断的修正和调整,以便得出合理的关系模型结构。第六章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指出了本文中研究的不足。

李晓华[5](2015)在《基于IFS的中小制造型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信息时代下的中小制造型企业面临多方面因素的竞争,其中企业信息化是中小制造型企业高效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集人力信息、物流信息、资金流信息、信息流信息,与企业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效方式。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是面向中小制造型企业,找到一种适合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本论文选择了IFS系统(IFS Applications)软件,旨在为中小制造型企业设计一套基本满足其业务流程需求的总体解决方案。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中小制造型企业的业务流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如信息孤岛,业务流程难以整合,导致企业无法实现人力信息、物流信息、资金流信息、信息流信息与企业内部流程高效整合,影响企业的发展。然后,提出使用IFS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2)面向中小制造型企业,使用IFS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分析与设计、改造及优化。包括关键的销售订单流程、采购订单流程、面向订单生产(MTO)的车间订单(Shop Order)流程,最后得出本文的IFS系统总体业务流程解决方案。3)基于IFS系统和ROX企业项目背景,进行IFS系统的配置、开发,研究与实现。4)对IFS系统进行测试,效果分析,并进行验证,达到设计结果要求。本论文研究与设计的IFS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成果得到实践验证,对于竞争激烈信息时代下的中小制造型企业实现ERP信息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与帮助。

崔彬[6](2013)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在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中存在诸多盲点,为此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自身强化信息化意识。企业自身在实施信息化进程中应具有长远发展规划,并持续加强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王政[7](2012)在《浅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化浪潮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为经济结构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和建议。

沈琛[8](2012)在《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房地产业在国内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的应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不断深入,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与房地产业的融合已经成为现代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而中小房地产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中小房地产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将是决定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是指房地产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企业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来不断提高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全文的组织结构;然后从我国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特点出发,通过对国内外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研究成果的总结以及现状的比较分析,得出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研究的必要性;通过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分析、经济分析和市场分析等方法的辨证分析,从中发现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进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有关成本、技术、实施过程等问题以及一些决策和管理误区,将有助于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并且由此衍生出一些创新性理论成果。此外,在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总体解决方案中,对企业信息化的各个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功能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整体规划的框架结构;同时对目前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发展中实施的三大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充分调动企业内部资源和降低操作成本为前提,建设了一套信息化总体解决方案模型;最后以安徽中小房地产企业的代表—万振房地产公司为例,提出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在实际建设中所运用到的一些方案策略以及成效。

王金杰[9](2012)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制与绩效》文中研究表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课题,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问题不仅涉及到企业层面信息技术的引进、信息化投资、产业层面出现的信息技术吸收沟壑、生产力悖论等实际问题,还涉及到我国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如何提高产业竞争力等多个理论问题,因此,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理论界和实践界都非常关注的热点课题。我国正式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一概念至今不过10年时间,国内外对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研究刚刚破题,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体系。本文试图基于技术跨越理论,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框架与研究基础,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信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时间和空间过程,是信息技术与资本存量、劳动投入与工业技术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信息技术范式的过程。本文首先基于技术跨越理论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概念进行界定,确立信息技术引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观点,并将信息技术分为晶体管、PC技术、网络技术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四个阶段,相应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也分为四个阶段。本文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以信息技术的引入为起点,在短期内存在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均衡,并以此建立了短期内技术融合的数理模型;长期内,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工业化通过引入信息技术而实现的技术轨道跨域过程,是工业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亦建立相应的数理模型;以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为线索,探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过程中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现机制,包括技术融合、生产要素配置改变、生产流程优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及经济运行方式转变等。接着本文对于我国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策做出环境分析和判断,并从整体上把握目前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制约因素和问题,其中企业层面、产业层面是完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关键和载体,也是进一步探讨的对象。本文收集整理陕西省987家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调研数据,以考察企业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企业引入PC类、网络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哪类信息技术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绩效;硬件设施、研发类、管理类、生产类、营销类、系统集成类哪类信息技术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绩效,企业层面PC技术基本实现再企业内部的二次创新,促进生产绩效的提升;并以此验证目前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处于以PC技术引领向以网络技术引领的转换阶段。本文接着对制造业37个行业信息化投资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建立数理模型,验证了前面关于信息技术引入后与劳动、资本、工业技术等生产要素相互作用、改变生产要素结构的假设,并得出基本结论为在两化融合对生产绩效存在U型的关系,而U型曲线的拐点与生产要素配置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拐点不同。此外,U型曲线的拐点也恰恰是信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过程的转折点。最后,本文通过针对以上对于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现实状况、企业层面、产业层面等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重点和主要领域,并针对企业、产业和政府层面给以系统性的意见和建议。

王晨光[10](2012)在《信息化与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已成为主导全球经济的基础,将信息技术运动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去,降低劳动力投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使企业利润实现最大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两者是一个共同体。在信息化的时代,民族地区企业经营者同样要改善自己的传统经营机制、传统经营理念,将信息化建设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在民族地区的企业中,最有活力的应属中小企业,但与其他发达地区企业相比,它们普遍存在着资金量少、人才缺失、信息封闭、管理落后等众多问题。信息技术在工业化、农业化以及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应用程度较低,使得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优化和提升步伐缓慢,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倍增效应没有在民族地区传统产业中很好地发挥出来。主要是还没有完全获得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传统观念的转变十分困难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要想让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走上经济发展的轨道就必须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中实施信息化,只有这样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有一席之地不被淘汰,逐步走上正规化的发展道路。信息化与民族地区中小企业问题的研究是对我国民族经济信息化和中小企业发展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可以为国家扶持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对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还有助于信息化的运用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过程中失误的减少,少走弯路,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针对我国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息化建设己有一些局部性进展,但应用面不广,整体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息化发展策略。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在民族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概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特点,指出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内部环境,包括:管理机构不健全、企业领导者缺乏信息化意识、对信息化投入资金不足、信息化相关人才短缺、重信息化工具,轻信息化过程。第二是外部环境,包括:政府方面的问题、信息化建设提供商的问题、网络和系统安全问题。通过建立的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把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分为初级信息化、中级信息化和高级信息化三个层次并加以分析。最后找出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信息化人才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中的利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体系的完善和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保障,并逐一提出所需要的解决办法。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制造业边缘市场的A企业SO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创新点
        1.2.4 技术路径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第三方咨询企业
        2.1.2 边缘市场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供需链管理
        2.2.2 PEST分析
        2.2.3 SWOT分析
        2.2.4 “乔哈里”视窗
    2.3 文献综述
        2.3.1 第三方小微创业咨询企业特点
        2.3.2 第三方小微创业咨询企业生命周期
        2.3.3 第三方小微创业咨询企业的破局点
        2.3.4 传统制造业边缘市场
    2.4 简要框架
    2.5 小结
3 小微创业咨询A企业特质分析
    3.1 A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3.2 A企业PEST分析
    3.3 A企业生命周期分析
    3.4 A企业最优要素分析
    3.5 A企业市场定位分析
    3.6 小结
4 小微创业咨询A企业SO服务模式构建
    4.1 行业环境分析
    4.2 SO服务模式的提出
    4.3 SO服务模式的价值体系构建
    4.4 SO服务模式的服务流程构建
    4.5 小结
5 小微创业咨询A企业SO服务模式应用
    5.1 SO服务模式应用项目简介
        5.1.1 项目来源与基本情况
        5.1.2 项目的服务需求
        5.1.3 SO服务模式的具体应用
    5.2 SO服务模式满意度分析
        5.2.1 调查目的和数据收集
        5.2.2 项目应用的满意度分析
        5.2.3 项目满意度调查结论
    5.3 A企业SO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5.4 小结
6 小微创业咨询A企业SO服务模式优化
    6.1 开发上游供应链服务模式
    6.2 提升人才连接与储备
    6.3 开拓边缘市场
    6.4 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6.5 加强资源整合
7 结论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企业调查问卷
    附录2 个人调查问卷
致谢

(2)基于ERP系统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研究
        1.2.2 实证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4.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
        1.4.2 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6 论文组织
第二章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2.1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2.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障碍
    2.3 小结
第三章 ERP系统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3.1 ERP系统概述
    3.2 ERP系统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意义
        3.2.1 ERP系统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3.2.2 ERP系统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意义
    3.3 中小企业使用ERP系统的基本情况
        3.3.1 中小企业实施ERP系统的效果
        3.3.2 中小企业实施ERP的障碍及问题
    3.4 小结
第四章 企业实施ERP系统的案例分析
    4.1 企业概况
    4.2 ERP项目实施准备
        4.2.1 确立ERP实施目标
        4.2.2 需求分析
        4.2.3 数据准备
        4.2.4 试点运行
        4.2.5 正式切换运行
    4.3 系统维护
    4.4 项目实施总结分析
        4.4.1 ERP系统建设情况
        4.4.2 ERP系统运营分析
        4.4.3 ERP系统运营效益分析
        4.4.4 运行策略建议
        4.4.5 基于ERP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的采纳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2.3 研究现状述评
    0.3 研究目标、内容与论文结构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3.3 论文结构
    0.4 研究方法
    0.5 创新点
1 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概念界定
    1.1 公共部门信息的内涵
        1.1.1 公共部门信息的定义
        1.1.2 公共部门信息的特征
    1.2 信息采纳的内涵
        1.2.1 信息采纳的定义
        1.2.2 信息采纳相近概念的辨析
    1.3 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采纳效率的内涵
        1.3.1 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采纳效率的定义
        1.3.2 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采纳效率的观测
    1.4 本章小结
2 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理论基础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 交易成本理论
    2.3 制度效率理论
    2.4 企业能力理论
    2.5 信息技术采纳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信息特性
        3.1.1 准确性
        3.1.2 真实性
        3.1.3 深度性
        3.1.4 兼容性
        3.1.5 安全性
        3.1.6 时效性
    3.2 环境特性
        3.2.1 途径可获得性
        3.2.2 程序简洁性
        3.2.3 时间快捷性
        3.2.4 地点便利性
        3.2.5 费用合理性
        3.2.6 政策完善性
    3.3 企业特性
        3.3.1 企业重视度
        3.3.2 企业信任度
        3.3.3 效用认可度
        3.3.4 采纳意愿
        3.3.5 企业信息基础设施
        3.3.6 企业人员信息素养
    3.4 本章小结
4 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理论模型构建
    4.1 TOE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4.2 基于TOE的理论模型构建
    4.3 变量说明
    4.4 模型研究假设
        4.4.1 企业特性对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影响关系假设
        4.4.2 环境特性对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影响关系假设
        4.4.3 信息特性对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影响关系假设
    4.5 本章小结
5 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模型的实证与修正
    5.1 研究过程与方法
        5.1.1 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5.1.2 研究方法
    5.2 问卷信效度分析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4 单因素方差分析
        5.4.1 不同变量企业在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上的差异
        5.4.2 不同变量企业对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显着性检验
    5.5 相关分析
    5.6 回归分析
        5.6.1 影响因子对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的总回归分析
        5.6.2 影响因子对企业决策效率的回归分析
        5.6.3 影响因子对企业成本节约的回归分析
        5.6.4 影响因子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回归分析
        5.6.5 影响因子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回归分析
    5.7 相关结果的讨论
    5.8 企业访谈
        5.8.1 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
        5.8.2 南通东帝纺织品有限公司
    5.9 模型的修正
    5.10 对研究假设的回应
    5.11 本章小结
6 企业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效率模型的应用策略研究
    6.1 以提高企业决策效率为目标的公共部门信息质量改进
        6.1.1 强化公共部门信息服务企业决策的精度
        6.1.2 提高公共部门信息服务企业决策的速度
        6.1.3 拓展公共部门信息服务企业决策的深度
    6.2 以降低交易成本为原则的公共部门信息采纳环境优化
        6.2.1 完善公共部门信息采纳的政策体系
        6.2.2 优化公共部门信息采纳的制度设计
        6.2.3 营造鼓励采纳公共部门信息的良好氛围
    6.3 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为导向的企业信息采纳能力建设
        6.3.1 增强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推动创新的认知
        6.3.2 提升企业面向技术创新的信息采纳能力
    6.4 以提升信息采纳效率为契机的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构筑
        6.4.1 中小企业应通过采纳公共部门信息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6.4.2 传统行业企业应通过采纳公共部门信息加快转型升级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及研究展望
    7.1 研究重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采纳效率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参与调查的254家企业名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4)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1.6 本文篇章结构及内容安排
2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企业信息化战略理论
        2.1.1 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内涵
        2.1.2 企业信息化战略相关理论
        2.1.3 信息化战略相关模型
    2.2 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综述
    2.3 企业成长理论
        2.3.1 企业成长的内涵
        2.3.2 企业成长相关理论
    2.4 中小企业成长研究综述
        2.4.1 国外中小企业相关研究综述
        2.4.2 国内中小企业相关研究综述
3 模型建立与研究假设
    3.1 企业信息化战略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3.2 中小企业成长的衡量维度
    3.3 信息化战略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模型的建立
    3.4 问卷设计
        3.4.1 变量测量
        3.4.2 量表内容
4 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4.1 数据收集
    4.2 数据检验
        4.2.1 样本信度检验
        4.2.2 样本效度检验
    4.3 样本描述
        4.3.1 中小企业基本信息描述
        4.3.2 中小企业各变量间的关系描述
5 实证分析
    5.1 模型理论基础
        5.1.1 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
        5.1.2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方程式
    5.2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5.3 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
        5.3.1 非标准化回归系数
        5.3.2 标准化回归系数
        5.3.3 方差估计
    5.4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
    5.5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5.6 假设检验结果
    5.7 实证结果分析
        5.7.1 通过显着性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5.7.2 未通过显着性检验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6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基于研究结论的对策建议
    6.3 创新及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信息化战略规划与中小企业成长研究调研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基于IFS的中小制造型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ERP发展简介
        1.2.2 国外ERP信息化现状
        1.2.3 国内ERP信息化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主要
        1.3.1 论文研究目标
        1.3.2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结构
2 某中小企业ERP信息化技术综述和分析
    2.1 ERP技术
        2.1.1 ERP实施必要性
        2.1.2 ERP系统平台方案
        2.1.3 业务流程图
    2.2 IFS系统
        2.2.1 IFS系统简介
        2.2.2 IFS系统现状
    2.3 ROX公司组织架构
        2.3.1 ROX公司现状分析
        2.3.2 BPR研究与组织变革
        2.3.3 IFS系统项目实施
    2.4 本章小结
3 某中小企业业务流程分析与设计
    3.1 客户订单流程分析与设计
    3.2 采购订单流程分析与设计
    3.3 车间订单流程分析与设计
    3.4 总体业务流程分析与设计
        3.4.1 业务需求分析
        3.4.2 总体业务流程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系统配置与实现
    4.1 系统架构原理
    4.2 二次开发配置
        4.2.1 基础数据配置
        4.2.2 模块开发配置
    4.3 客户订单系统
    4.4 数据接口开发
        4.4.1 接口开发规格
        4.4.2 与物流系统接口开发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与验证
    5.1 关键流程功能测试
        5.1.1 测试过程及结果
    5.2 应用效果分析
        5.2.1 总体效果分析
        5.2.2 销售系统效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6)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大丰市中小企业经营现状。
    (二)大丰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
    (二)资金短缺让中小企业有心无力。
    (三)信息技术条件落后。
三、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一)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引导企业自身强化信息化意识。
    (三)实施信息化应具有长远发展规划。
    (四)树立优秀的中小企业示范典型。
    (五)持续加强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7)浅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的高层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
    2.2 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企业战略不融合
    2.3 信息技术的不饱和应用
    2.4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3. 优化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和建议
    3.1 坚持对企业高层领导进行教育, 在企业信息化中发挥CIO的作用
    3.2 信息系统的建设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
    3.3 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并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
    3.4 管理重组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8)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信息化研究现状
        1.3.1 国外信息化研究现状
        1.3.2 国内信息化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房地产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1.4.1 国外房地产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1.4.2 国内房地产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1.4.3 国内外房地产业信息化现状比较分析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的内容
        1.5.2 研究的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点及特色
2 我国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概述
    2.1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2.2 我国房地产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2.3 我国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
    2.4 我国房地产信息化需求分析
3 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3.1 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界定
    3.2 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现状
    3.3 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优势
        3.3.1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优势的经济分析
        3.3.2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优势的市场分析
    3.4 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3.4.1 相当数量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滞后
        3.4.2 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较高
        3.4.3 整体信息化意识薄弱及专业性较低
        3.4.4 房地产信息化系统性不强
4 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系统规划及总体解决方案
    4.1 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系统规划
    4.2 中小房地产信息化各子系统介绍
        4.2.1 核心支持系统
        4.2.2 员工工作平台
        4.2.3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4.2.4 领导决策系统
    4.3 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总体解决方案
        4.3.1 加强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管理
        4.3.2 充分调动内部资源和降低信息化成本
        4.3.3 提高决策层信息化意识和专业化水平
        4.3.4 增强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系统性
5 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实施
    5.1 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实施模式
    5.2 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实施的误区
        5.2.1 基础管理上的误区
        5.2.2 技术上的误区
        5.2.3 实施上的误区
    5.3 信息化的实施步骤
6 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案例
    6.1 安徽万振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6.2 信息化动因及意义
        6.2.1 信息化动因
        6.2.2 信息化意义
    6.3 信息化解决方案
        6.3.1 硬件支撑平台
        6.3.2 软件支撑平台
        6.3.3 办公自动化
        6.3.4 人力资源管理
        6.3.5 财务管理
    6.4 信息化系统应用成效
        6.4.1 提供决策支持和建设智能小区
        6.4.2 促进知识管理和强化协同创新
        6.4.3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制与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信息化与工业化相关理论
        1.3.2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相关理论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分析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4.4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技术发展规律与技术范式
        2.1.1 技术内涵及内在逻辑
        2.1.2 技术范式理论
    第二节 技术跨越理论与综述
        2.2.1 技术跨越的内涵
        2.2.2 技术跨越的路径研究
        2.2.3 技术跨越的模式
        2.2.4 技术跨越的实现能力
        2.2.5 技术跨越机会选择
    第三节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关理论
    第四节 技术扩散理论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机理研究
    第一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理论分析
        3.1.1 信息化的主要内涵
        3.1.2 工业化的主要内涵
        3.1.3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二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机理分析
        3.2.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演化
        3.2.2 基于技术周期视角两化融合的内涵界定
        3.2.3 短期两化融合的机理与数理分析
        3.2.4 长期两化融合的机理与数理分析
        3.2.5 生产要素的配置及结构变革
    第三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现机制分析
        3.3.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技术逻辑
        3.3.2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系统机制
        3.3.3 市场与政府对于两化融合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策环境与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策环境分析
        4.1.1 政策环境分析
        4.1.2 必要性分析
    第二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现状与成效
    第三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制约因素分析
        4.2.1 存在的问题
        4.2.2 制约因素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企业层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绩效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企业层面两化融合理论综述
        5.1.1 信息技术的采纳对生产绩效影响
        5.1.2 企业信息化投资绩效研究综述
    第二节 陕西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调研问卷设计与基本描述
        5.2.1 设计准则
        5.2.2 设计框架
        5.2.3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节 企业两化融合数据分析与绩效研究
        5.3.1 主要变量设定
        5.3.2 数据描述与统计分析
    第四节 分析结论
        5.4.1 企业信息化绩效分析
        5.4.2 扩展性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产业层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绩效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信息化投资绩效的模型构建
    第三节 数据和变量
        6.3.1 主要变量设定
        6.3.2 简单统计分析
    第四节 分析结论
        6.4.1 产业信息化绩效分析
        6.4.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化融合状况对比
        6.4.3 扩展性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推进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思路及对策
    第一节 战略重点和主要领域
        7.1.1 战略重点
        7.1.2 主要领域
    第二节 推进我国两化深度融合的思路及对策
        7.2.1 基于企业视角推进两化融合的思路及对策
        7.2.2 基于产业视角推进两化融合的思路及对策
        7.2.3 基于政府视角推进两化融合的思路及对策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10)信息化与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研究的内容
        (一) 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 本文研究的方法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
        (四) 不足与有待继续研究之处
第二章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特征及意义
    一、 中小企业的界定范围
        (一) 国外中小企业的界定
        (二) 国内中小企业的界定
    二、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在民族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保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性,缓解民族地区就业压力
        (二)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能够有效推动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是增加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 保证大型企业的持续性,辅助民族地区大型企业健康发展
        (五)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三、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特征
        (一)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本质特征
        (二)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形态特征
        (三)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阶段特征
        (四)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过程特征
        (五)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效益隐性特征
        (六)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外部关联性特征
        (七)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内部关联性特征
    四、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一)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 加快产品创新和技术革新
        (三)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第三章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原因
    一、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一)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二)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企业信息化的网络建设
        (三)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
        (四)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成本的投入
        (五)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状况
    二、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民族地区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低
        (二) 民族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三) 民族地区互联网业务发展滞后
        (四) 民族地区电话通信服务水平较低
    三、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存在的信息化自身因素问题
        (二)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因素问题
第四章 信息化对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价值增值作用的实证分析
    一、 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
        (一) 信息化对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价值增值的实质作用
        (二)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与企业增值关系模型
        (三) 信息化对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价值增值作用的计算方法
    二、 恩施州中小企业信息化与企业价值增值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 实地调研
        (二) 恩施州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调查分析
        (三) 恩施州中小企业价值增值情况分析
        (四) 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一、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内涵
    二、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的目的和意义
    三、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制定
    四、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制定的步骤和内容
        (一) 根据内外环境的分析,确定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目标
        (二)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制定符合自身的信息化战略
        (三)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设计信息化的总体架构
        (四)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拟定信息技术标准
        (五)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实施体系的制定
    五、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路径选择
        (一)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初级信息化
        (二)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中级信息化
        (三)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高级信息化
第六章 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一、 加强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建设
        (一) 转变观念
        (二) 提高民族地区中小企业领导者的信息化意识
        (三) 培养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二、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三、 走信息化立法之路
    四、 改善信息化发展环境
        (一) 缩小民族地区数字鸿沟
        (二) 积极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五、 加强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保障
        (一) 科技政策保障
        (二) 信息产业政策保障
        (三) 信息服务政策保障
        (四) 其他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制造业边缘市场的A企业SO服务模式研究[D]. 查理.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2]基于ERP系统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 蔡鼎.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3]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的采纳效率研究[D]. 陈鹏. 武汉大学, 2015(02)
  • [4]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成长研究[D]. 赵晶晶.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8)
  • [5]基于IFS的中小制造型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晓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6]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崔彬.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20)
  • [7]浅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J]. 王政. 科技信息, 2012(22)
  • [8]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研究[D]. 沈琛. 安徽大学, 2012(10)
  • [9]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制与绩效[D]. 王金杰. 南开大学, 2012(07)
  • [10]信息化与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 王晨光.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