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图书馆员需要面对的新课题——信息污染

网络时代图书馆员需要面对的新课题——信息污染

一、网络时代图书馆员需面对的新课题——信息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罗艺[1](2021)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频现,其在应对技术变革层面胜任力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议题。参照美国、欧盟等陆续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研究较为认同信息素养即能力这一概念,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界定为大学生发展中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理解、选择、运用、评价、反思、创造能力。基于对境脉理论和学习者特征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视角,本文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教育支持维度来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困境表征及教育支持路径。首先,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教育比较、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和验证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个省份12所大学近2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而对60余名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和教育支持的相关维度,构建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构想,注重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验证。研究发现,在信息素养现状方面,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教育成效不显着,具体存在的六个方面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等。在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教育支持影响因素,个人特质具体是指信息行为极易受到个人特质影响,且不易受大学教育影响而转变;外部环境则囊括大学、网络、社会三方,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大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相应教育项目和举措不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未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估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等。基于以上发现,归纳得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项实然困境:其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理念滞后;其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其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多元主体缺失;其四,大学生信息素养政策大学供给匮乏。立足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三个原则构想,分别为“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原则”、“教育环境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原则”、“教育环境的系统化与长效性原则”,同时从大学生个体、大学本身、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出发,遵循微观到宏观、外促到到内生、泛化到专业、单主体到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以内生为核心、大学为重点、网络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四条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价值参考。

汤阳[2](2016)在《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兴起,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用户已经被连为一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如此之近,以前人们所提出的“地球村”概念变成了现实。在互联网中,不仅可以采用文字、图片、声音等来传播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视频来传递信息,这样丰富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全世界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信息空间。信息网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但是该信息传播的新途径不仅应用了数字技术、移动技术,而且是和Web2.0、3G、4G等技术的推进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现有的发展态势来看,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互联网用户可以自行对信息进行制作和传播。可以说互联网信息传播让人们体会到了另一种虚拟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作为使用互联网最为频繁的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容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上每日的信息量非常大,大学生通过上网可以接触到民主、法制、平等等现代伦理意识信息,这对于拓宽广大学生的眼界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互联网中的信息鱼目混杂,涉及到很多不利于大学生浏览的内容,如黄色网站、暴力游戏等对大学生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这将给大学生的法制自律、法制判断等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信息网络所带来的虚拟世界冲击,如何加强广大学生的法律观念,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制自律性,这关系到大学教育的成败。如何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境遇中创新法制教育,已经成为各大高校重点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此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信息网络的特征与功能,以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作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来进行阐述,探讨针对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开展法制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共分九章,系统讨论了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途径等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是概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概况与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与法制教育基本概念及相关问题。本章理论概念的解读与论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从解析网络传播环境的概念出发,进而提出网络传播环境的定义、类型、特征与功能。着重分析了网络传播环境与传统环境下信息传播之间的迥异。传统环境是根植于传统媒介载体之上,表现为书信报纸,虚拟信号的电视与广播传播,具有信息传播单项性特点。而网络传播环境下的信息传播,主要成为了以0或1为主的数字化信息,其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以不特定人群信息发布为特征,其产生的信息交换方式是双向互动式,创作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被模糊化,没有绝对的界限。其次,探讨了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涵与范畴。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制教育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因此,首先要明确本研究中的“法制”内涵,以此来区别其他研究语境下的“法治”的不同,进而详细论述法制教育的内涵,最后引导出大学生法制教育内涵与主要内容。其三,对本研究中的创新部分进行概念阐述,即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通过对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与大学生法制教育关系解读,试图找到两者之间的研究的交集部分,进而发现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特点、功能及和现实法制教育的关系,最后将本研究视野拉回到宏观层面上,对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解读。第三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制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的源泉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因此,只有深深把握好经典着作及经典着作中关于法制教育的理论,才能形成正确的研究方向与目标,才能在实践应用中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要求的当代大学生。本研究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着作中寻找马克思主义的法制教育观点与经典阐述,并从其中找出与本研究相适应的经典理论从而获得理论上支撑。其次,本研究也探讨了毛泽东同志的法制教育观点,毛泽东同志作为我党卓越领导人与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也是马克思主义活学活用的大家。因此,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法制教育观点与理论进行挖掘,将给本研究带来启迪。最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法制教育理论部分的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谐发展”与“中国梦”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全面的转型与发展时期。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成为时代主旋律。在我国全面开放之后,法治社会建立是当务之急,并且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也需要法治的保驾护航。但是,法治社会如果仅仅依靠单一法律惩戒手段不足以达到,因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法制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几代领导核心十分重视法制教育,因此剖析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法制教育理论,从几代领导人的理论中寻找到当代我国法制教育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非凡。第四章主要探讨的是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理论,人的本质代表社会关系总和原理,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需求理论等四个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支撑,阐述了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来源及思想基础,并对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相关学科的理论借鉴做了分析和阐释,同时对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指导做了详细的说明和总结。第五章主要讨论国外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经验借鉴。首先讨论美国的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政策与体系。美国是互联网科技发源地与发展强国,其互联网对大学生影响的问题出现较早,相关研究与政策也较为全面与深入。互联网一方面带动美国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互联网中的数字版权盗版问题,黑客盗取网络信息与各种社会化问题网络肆意传播,造成美国社会中的不安定状态。据调查发现,美国所发生的信息网络传播环境的案件中,由大学生或具有大学学历以上公民犯罪的比例较大。这是因为,大学生往往比其他人接受更多现代化知识,所以其更容易从事互联网犯罪,这引起美国社会深深忧虑。因此,美国开始探索一系列的大学生互联网法制教育政策、方法与法案,希望借此遏制互联网所引起的社会问题。所以,本文从美国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制度解析入手,分析其制度的特点总结出对我国的现实启示。日本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较好融合的国家,同时其也是最早发展互联网的国家之一。全球化的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日本也是较早做出反应的国家。日本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制度主要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再与日本实际相结合而形成。因此,分析日本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制度,找出其如何将外来制度与方法与本国国情结合,对于我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六章是关于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梳理。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力发展互联网科技。互联网客观基础日益完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网络传播环境逐渐形成。但是,由于我国信息网络建设呈现“跨越式”增长,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问题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大学生几乎每天都要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互联网过杂的信息内容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可能出现正反两个方面,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很有可能被不良信息所侵蚀,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正是因为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大学生在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法制教育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本研究首先从当代大学生现实法制教育和网络环境下法制教育两部分实证调研入手,通过向6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所需数据,经过对数据的实证分析提出今后一段时期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完善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培养体系。同时再从社会、学校、家庭与同辈人几个角度来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讨论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和形式。现阶段,根据信息网络的特点,法制教育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育方式以及教育途径的选择上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各大高校在法制教育方面的新尝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些潜在的问题。首先,在法制教育方面运用信息网络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还不够,没有充分将信息网络和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其次,对于信息网络中的信息传播的途径、规律等还没有深入探讨,没有把握住其规律。因此,把握好信息网络中的信息传播的途径、规律,根据规律提出相应教育内容与形式,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本研究根据信息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大学生法制教育规律,提出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要分阶段与分内容,具体为:大学生懂法教育、守法教育、网络维权教育与网络安全教育,并且详细地分析与阐述了各个阶段教育内容与表现形式。第八章讨论了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途径。信息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虚拟和现实共存的多元化环境,面对这个新的教育领域,我们在法制教育的理念以及方式方法方面都应当有所创新,要树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要在继承传统优良教育方式的基础上,适当结合信息网络的特点,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教育。要建立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相互融合的教育模式,将学校、家庭、学生、社会充分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现代法制教育的立体形态。此外,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的法制教育必须要赋予新的内容,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提升大学生整体的法律素养。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创新教育方法,结合信息网络自身的传播优势来提高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创新法制教育途径,加强大学生伦理规范建设,加强传统教育媒介和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建立多管齐下的教育途径;同时也要根据网络环境特点来细化法制教育途径,根据大学生学习生活规律,本研究将其分为高校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途径,校外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途径,“微时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途径。通过不同网络环境特点,细化教育成果实现路径,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与多载体样式实现大学生法制教育预期成果。第九章是展望。本研究有助于推动宣传和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其师生对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法制教育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把握信息网络环境下法制教育的关键,从而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也对本研究的未来及相关研究提出展望与思考。

郭斌银[3](2014)在《农村高中生网络阅读现象的透视及对策研究 ——以西北地区农村某县两所高中为例》文中认为网络阅读是由阅读文本的变化所引起的一次新的阅读革命。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络阅读在广大青少年群体尤其是高中生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日渐成为高中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大农村地区,又由于经济条件落后、思想观念陈旧造成了高中生网络阅读发展不平衡。有资料显示,18岁左右的学生已成为网络阅读的重要群体。网络阅读的丰富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一方面为高中生阅读提供了巨量的阅读资源,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种种弊端和隐患。健康合理的网络阅读有利于培养高中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和人文情怀,丰富的网络阅读资源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高感悟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开放的网络阅读环境利于发展创新思维,促进阅读个性的养成。本研究以西北地区两所县级高中为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试图从六个方面透视农村高中生网络阅读现象:1.农村高中生对网络阅读的态度;2.农村教师、家长对高中生网络阅读的态度;3.网络阅读对农村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影响;4.农村高中生网络阅读内容的选择;5.高中生对网络语言信息的感受与评价;6.农村高中生网络阅读的交流方式和行为状态。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出相关问题,深入分析探讨农村高中生在网络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成因。最后,根据此次调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农村高中生网络阅读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有助于教师、家长以及相关教育部门等加强对高中生网络阅读的指导。

叶静[4](2013)在《现代图书馆服务中的信息异化及其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图书馆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以及图书馆系统各要素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图书馆与读者在信息面前丧失了主体性,而信息反过来成为支配图书馆与读者的异己力量,出现了信息鸿沟、信息超载、信息不公、信息焦虑和信息安全威胁等日益严重的信息异化问题。这些信息异化问题不仅破坏图书馆信息环境、降低图书馆服务效率,还会引起很多“信息疾病”,导致用户无法获取所需信息。本文首先简单地阐述了异化理论的发展,在明确信息异化概念的基础上,把信息异化理论与图书馆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对现代图书馆服务中的信息异化作了定义,并总结出信息异化在图书馆服务中的主要表现形式。然后借鉴生态学的均衡与失衡现象,从图书馆系统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管理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信息异化的产生原因,阐述了现代图书馆服务中信息异化控制的意义,并从制度、服务、技术、馆员素质等这四个方面提出控制信息异化的策略,以期对现代图书馆服务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作用。

王渊[5](2013)在《基于科技伦理视角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计算机网络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为璀璨的科技景观,它的普及和深入拓展使人类迅速地进入到网络化时代。面对如火如荼发展的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关注、研究和利用好互联网。因此,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网络道德意识,规范其网上行为,争做网络新人,有效克服网络社会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解决的战略性课题,它对于我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人们也开始反思一个沉重的现实问题:科技的发展、应用与人类伦理道德方面的激烈冲突。作为理论上的回应和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针对种种因科技进步而产生的相关道德问题的科技伦理学的研究。伦理学向来是学校道德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在网络时代,应用伦理学研究发生重大转向的同时,高校德育也应做出自己的反应。大学生是民族精英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随着他们网络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表现出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益突出,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网民的网络道德能否健康发展。所以,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应该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从科技伦理的视角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研究就是时代的要求。全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2章)提出问题:选题的研究意义及相关重要概念解析;第二部分(34章)分析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进行原因分析,并结合国外学习经历开展有关本选题的中美比较研究;第三部分(5—7章)解决问题: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研究。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较全面地梳理了网络道德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第二章是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相关重要概念的解析,以及有关理论基础和开展本研究的意义、必要性的阐释。本章首先介绍了道德、科技伦理、网络道德的概念,并界定网络道德的基本范畴和特殊范畴,网络道德的特征,同时,论述了网络道德与应用伦理学及科技伦理的关系。指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是在有关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一定目标为前提,通过有效的策略、方法、体系建构起来的一种比较稳定而简明的程序化过程。这种模式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操作程序,解决实际生活中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发展性问题,使之成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道德教育范式,并运用于具体的德育实践过程。另外,还探讨了基于科技伦理视角进行本研究的意义:首先,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有着良性互动的关系;其次,网络道德是科技伦理学研究的一部分;再次,科技伦理具有丰富的大学德育意义。第三章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包括网络道德教育与我国传统德育的比较和中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比较两部分。首先,我们对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认为,网络道德以现实道德为基础;同时又对现实道德具有反作用;而且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比现实道德复杂的多。其次,提出了应该实现网络道德教育与我国传统德育的有效互动,主要在于:更新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明确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最后,是中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比较。第一,介绍了美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具体实施方法。第二,比较中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差异,从而得出美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经验:一是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推动网络道德教育;二是通过网络道德教育的形式,对上网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以及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思考;三是美国特别注意对黑客的引导。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点,摈弃缺点并弥补不足,在实践中促进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形成,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第四章是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调研,以及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给出典型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状况进行了描述,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还是对网络问题持有正确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网络控制能力,但他们在网上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状况不容乐观,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调查,我们得出结论: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们应适当采纳大学生自己提出的建议,将其理论化、系统化,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应用于高校德育的实践中。接着,我们总结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问题及危害,并从主体、心理、社会和制度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选取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评析,并给出启示。第五章是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具体阐述。首先,概述了网络社会的道德转型:即从封闭型向开放型道德转变、从依赖型向自主型道德转变、从一元化向多元化道德转变。其次,规定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包括网络道德主体的范围和网络道德主体的权利、义务。再次,提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三个层次的目标:一是基本目标:网上与网下“自我”的统一;二是最终目标:慎独;三是理想目标:在网上形成较高的道德水准,以此促进现实道德水平的提升。最后,指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扎根生活,关注个体的实践,以个人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和现实问题,进而理解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并引导他们在个体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树立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第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第三,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同时,我们还提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传统道德的溯源传承问题,即必须追寻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精魂,结合时代需要,借鉴儒家传统思想中的有益成分。首先要有修身成人的理想人格追求;其次是有人伦互动的和谐社会理想追求。第六章是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规定的建议。首先是确立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制定网络道德行为规范,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一。其次,是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这里涉及基本道德意识和原则教育、网络公共行为准则和文明礼仪教育、网络道德规范教育三个方面。第三,是对大学生进行个体网络道德行为选择教育,这里讨论了道德行为选择中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以及道德冲突处境下的行为选择方案。第四,是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与道德境界教育,其中阐述了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论证了大学生个体网络道德品质与道德人格的塑造,以及道德境界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我们还指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平等观”教育;责任意识教育;“诚实守信”的行为准则教育;合理的“义利观”教育等。第七章从方法、路径和保障体系三个层面具体探讨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运行,这是论文的第二个创新点。从方法层面来讲,大学生要规范自身的网络言行,“从我做起”,潜心修炼,形成自我道德品质;培养网络道德情感,塑造网络道德人格;还要坚持自我锻炼的方法,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同时,加强“慎独”自律,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另外,还要重视舆论渲染,营造积极的育人环境。从实现路径层面来讲,首先是实施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正面教育,要让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其次是多渠道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第三,是拓展数字化环境中灵活多样的教育新途径,及时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因势利导地开辟高校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空间。第四,必须实现网络道德话语体系的微观转换。第五,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主体意识:这里就包括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学习观、健康的网络交往观和给予大学生道德体验和行为选择的尊重。从保障体系层面来讲,通过法制建设、技术控制、建立网络信用体系、注重环境调节和人文关怀五个方面的努力来要求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从而真正把握网络育人的主动权。通过这一研究,希望能为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拓展德育空间。同时,能够规范网络行为,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以促进网络社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赵敏[6](2012)在《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和Wbe2.0、3G技术的推进,新媒体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传播因其传播方式的高度自主性、广泛参与性、去中心化的互动性等特点,使广大民众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虚拟生活方式,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思想道德层面的积极影响和严峻挑战。一方面使学生增强了民主、平等、独立等现代伦理意识,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的繁杂性、传播方式的的隐蔽性,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冲击,对大学生的道德自律、道德判断、道德行为提出了挑战,新媒体传播创设的虚拟与现实并存的环境,给传统的德育观念、手段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很好的机遇。如何在伴随新媒体而来的信息化、全球化的现代境遇中,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成为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课题。本文结合新媒体的特征与功能,以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创新的指导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形式、教育途径、教育队伍建设、教育环境、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十一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媒体形态经历了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到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当前新媒体的主要类型有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自主性和参与性、共享性和社群化、个性化与受众的分殊化、信息内容的多元化等特征,具有传播大众文化、引起人们交往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建构公共领域、推进社会民主、影响社会舆论等功能。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拓展教育载体、传播道德价值、促进教育的互动性及主体性的发挥等机遇。同时道德教育创新是新媒体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的必然需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道德教育现代发展的自身需求。当前道德教育已经根据新媒体带来的新变化在教育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运用新媒体的自觉性不强,没有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与新媒体教育的合力作用,对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把握不准确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道德教育指导理念、模式、内容、方法、途径、队伍建设、新媒体管理机制,教育评价机制与新媒体环境不适应。在新媒体创设的虚拟与现实共存、多元化的环境下,应创新道德教育指导理念,树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整体育人理念,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的理念,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与社会道德整体发展趋向相一致的理念,道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途径与新媒体传播规律相一致的理念;应根据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建立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结合的道德教育模式,建立学校、社会、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与新媒体相结合的立体教育模式;应注重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伦理道德教育、道德选择教育,提升学生整体道德能力和水平;应注重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形式的创新,运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创新德育方法,运用自主性德育、参与式德育、选择性德育、主体间性德育、嵌入式德育等新的德育形式;应注重大学生道德教育途径的创新,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建构,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伦理规范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通力合作,发挥媒体的道德教育功能;应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建立政府、社会、高校组成的队伍建设网络体系,丰富教育队伍的构成,明确队伍的素质要求,加强新媒体管理队伍、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道德教育队伍三支队伍的建设;应着力做好大学生道德教育环境的优化,实现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在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现代转化,优化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监控机制,优化新媒体环境,学校加强校园网管理和建设,优化校内教育环境;应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建立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四级联动的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政府对道德教育的奖惩机制。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新媒体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传播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对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运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建立德育网站、德育播客、手机短信教育平台等方式,从实际德育工作中探索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为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本研究有助于宣传和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其师生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具体工作中提高可操作性,增强实际效果,并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

贾贵玲[7](2010)在《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培养的调查研究 ——以浙江部分中学为例》文中提出21世纪的今天,网络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利用,并已深刻地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观念。然而,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灿烂未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复杂而深刻的社会问题。作为网络用户的主要群体,作为新生事物的易感人群,广大青少年学生所受到的影响尤其巨大。青少年学生处于一个心理发展很不成熟的阶段,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自身价值观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网络的虚拟性与隐蔽性,使得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处于自发状态,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使得青少年学生在面对纷繁的“网络快餐”时具有突出的特征:好奇中存在盲目性、执着中具有片面性。这样就会不同程度地消解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导致学生在价值观上产生倾斜,进而使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并且伴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竞争的日益激烈,自身思维意识发展的局限性,很容易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对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的教育势在必行。首先,论文在对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状况进行概括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文化素养的概念,并对信息素养和信息文化素养的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区分。信息文化素养侧重于从“文化、人文、精神”的角度来解释信息素养,即人们在享用信息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们的思维能力、人格心理、人文情感以及语言表达等人文精神方面的素养。为了切实了解我国青少年学生信息文化素养发展状况和教育状况,笔者首先对中学生上网情况作了预调查,然后选取浙江部分城市的高中生进行了正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从中学生的网络道德、辨别信息能力、网络快餐文化、浅阅读、读图快餐、网络艺术审美能力、信息搜索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创新部分。论文对对学生教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师、学校和家长也进行了调查,主要了解教师、学校和家长对学生信息文化素养教育状况。教师方面主要从教师观念、教师专业化、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调查。学校方面主要从校长的观念和政策方面进行调查。家长方面主要从家长对孩子上网态度、对网络的认识、对孩子网络素养教育的观念、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然后,论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概括出了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对教师、学校、家长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出教师、学校、家长对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教育状况和存在的不足。最后,论文在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教育的教学、教师专业化、国家政策、家长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体包括开设信息文化素养教育课程;在美术、音乐、语文教学中融入信息文化素养教育;师范院校学生的信息文化素养培养;在职教师信息文化素养的提高;国家宏观政策;学校管理者的认识和策略;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概括了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做了简要介绍,以期为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曾民族,周倩,卢胜军,刘鲁红[8](2008)在《E-knowledge环境下的知识组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组织(Knowledge Organization,KO)包含知识和组织两个关键词,简单地说,是一门运用一定理论、技术和方法对知识及其内容和内容关联进行科学组织的学问。知识是对象,组织是工具,组织是为知识的目的服务的,两者互为因果、相互补充。各个行业和领域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对知识和组织

李成增[9](2008)在《媒介演变及整合对基于载体观的情报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对信息媒介和情报载体的比较分析,肯定了二者的基本一致性,从而将情报学的载体观进行扩大。进而通过媒介对信息交流的影响、媒介演变、整合的过程和规律以及信息交流和社会发展的互动等方面的阐释和归纳,对情报学载体观的局限性及由此导致的情报观的狭隘、情报理论基点的错位和情报实践模式的阶段性发展进行了因果梳理,从社会发展、载体演变和情报交流三者辩证关系的角度探索情报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方向。论文的核心在于将载体与媒介统一起来,通过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对传统载体观演绎的情报理论和实践面临的问题进行反思,将情报理论和实践与传播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对发展的趋势进行合理性解读和预测,力求提出一些新的启示。主要分析了载体观局限性导致的情报获取源的减少、情报观的狭隘、情报工作方法的以偏概全、情报实践运作模式的陈旧和情报交流模式的表面化,提出了情报载体扩展的必然性,肯定了情报的社会化、知识组织的趋势,倡导了情报产业化,构建了基于载体整合核心因素的情报交流模式。

李华[10](2005)在《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技术创新的需求,而技术的创新离不开信息的支撑。对于石油化工领域而言,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石油化工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至关重要。在网络环境中,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数量、结构、分布与传播范围、媒体形态、控制机制、传递手段等方面都与传统的信息资源有着极大的差异,因此组织和管理好数字化信息资源,使信息环境高度有序化,让用户可以在网上快捷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高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是石油化工专业图书馆界的当务之急。 本文以石油化工信息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研究对象,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相结合,采用文献普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对比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等情报学研究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 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论述: (1)论述了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的类型、特点,并对国内外重点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和目前主要的中外文数据库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2)调查和分析了石油化工专业图书馆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指出专业图书馆应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馆藏数据库,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加强对网络信息人员的培养。并在总结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与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了解科研人员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对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建设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了调查。 (4)论述了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应采用的针对性、精确性、选择性等原则。 (5)本文提出了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方面的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指出网络环境下石油化工专业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主体、信息服务范围、信息服务对象、信息服务方式、信息服务内容的转变,并探讨了石油化工专业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二、网络时代图书馆员需面对的新课题——信息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时代图书馆员需面对的新课题——信息污染(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频现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缺乏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信息
        二、素养与素质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
        四、教育支持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发展
        一、媒介素养
        二、数据素养
        三、网络素养
        四、信息素养
        五、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政策文本研究
        一、时代性标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研究
        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政策研究
        四、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理论研究
        一、基于境脉理论视角的研究
        二、基于学习者特征理论视角的研究
        三、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启示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路线
    第二节 测量工具编制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评价指标
    第三节 调查数据搜集
        一、问卷预测与检验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三、调查对象概况
第四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特征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表现
        一、大学生信息理解能力
        二、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
        三、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
        四、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能力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一、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
        二、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
        四、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
第五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特质与信息素养教育
        二、外部环境与信息素养教育
        三、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维度影响情况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困境
        一、信息素养教育支持重视不够
        二、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
        三、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支持体制机制不完善
        四、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大学供给不充分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关系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互动模型
        二、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基本思路
        一、教育模式从外促到内生
        二、教育环境从泛化到专业
        三、教育主体从单主体到全维度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原则构想
        一、教育模式的个性化、精准化原则
        二、教育环境的专业化、规范化原则
        三、教育体系的系统化、长效性原则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实施路径构想
        一、以内生为核心,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自我支持
        二、以大学为重点,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水平
        三、以网络为依托,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制机制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治理生态圈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与法制教育基本概念及相关问题
    2.1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的基本概念
        2.1.1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的定义
        2.1.2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的主要类型
        2.1.3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的主要特征
        2.1.4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的主要功能
    2.2 大学生法制教育内涵
        2.2.1 法制内涵
        2.2.2 法制教育内涵
        2.2.3 大学生法制教育内涵及主要内容
    2.3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相关问题
        2.3.1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概念
        2.3.2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特点
        2.3.3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功能
        2.3.4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与现实法制教育的关系
        2.3.5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制教育的思想基础
    3.1 马恩列法制教育思想
        3.1.1 马克思、恩格斯法制教育思想
        3.1.2 列宁法制教育思想
    3.2 毛泽东法制教育思想
        3.2.1 加强立法,重视法制建设
        3.2.2 贯彻群众路线
        3.2.3 强调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特权
        3.2.4 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立足改造罪犯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法制教育思想
        3.3.1 法治中国:思想的承继性
        3.3.2 法治中国:实践的开拓性
        3.3.3 法治中国:理论的创新性
第4章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考量
    4.1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论域
        4.1.1 马克思主义中有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理论
        4.1.2 马克思主义中有关人的本质代表社会关系总和的原理
        4.1.3 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4.1.4 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
    4.2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相关学科的理论借鉴
    4.3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指导
第5章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国外经验借鉴
    5.1 美国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
        5.1.1 美国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解析
        5.1.2 美国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特点
        5.1.3 美国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启示
    5.2 日本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
        5.2.1 日本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解析
        5.2.2 日本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原则
        5.2.3 日本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启示
第6章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梳理
    6.1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调研状况
        6.1.1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调研设计
        6.1.2 当代大学生现实法制教育调研的主要内容
        6.1.3 当代大学生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法制教育调研的主要内容
    6.2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教育者观念的问题
        6.2.2 大学生心理的问题
        6.2.3 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问题
        6.2.4 教育环境的问题
    6.3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6.3.1 学校教育管理原因
        6.3.2 家庭教育原因
        6.3.3 社会综合原因
        6.3.4 同辈群体的影响
第7章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和形式
    7.1 大学生网络懂法教育内容和形式
        7.1.1 以提升网络道德与法律为内容的懂法教育取向
        7.1.2 大学生网络懂法教育具体形式
    7.2 大学生网络守法与维权教育内容和形式
        7.2.1 以开展诚信守法为内容的网络守法与维权教育取向
        7.2.2 大学生网络守法与维权教育具体形式
    7.3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
        7.3.1 以心理行为引导为内容的网络安全教育取向
        7.3.2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具体形式
第8章 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途径
    8.1 高校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途径
        8.1.1 建立大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网站
        8.1.2 建立大学生法制教育网络课堂
        8.1.3 建立大学生法制教育电子阅览室
        8.1.4 建立多媒体网络技术法制教育应用平台
    8.2 校外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途径
        8.2.1 建立法制教育社会网吧
        8.2.2 建立法制教育商务网站
        8.2.3 建立“BBS”网络舆论引导法制教育平台
        8.2.4 建立“E-mail”法制教育网络交互式交流平台
    8.3 “微时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途径
        8.3.1 建立法制教育手机微平台
        8.3.2 建立QQ法制教育传播微平台
        8.3.3 建立博客法制教育培养平台
        8.3.4 建立法制教育手机媒体、IM和SNS网络移动平台
第9章 展望
    9.1 强化政府在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当中的引导作用
    9.2 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应该突显法律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新认知
    9.3 高校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保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国外互联网部分重要法律法规目录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农村高中生网络阅读现象的透视及对策研究 ——以西北地区农村某县两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论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网络阅读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三) 语文课程中的网络阅读
    (四) 先行研究综述及本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二、 调查过程及结果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 研究步骤与实施
    (四) 调查结果与统计
三、 透视与讨论
    (一) 农村高中生网络阅读的特征
    (二) 经典阅读的缺失
    (三) 家长、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四) 校园网络阅读平台的建设
    (五) 网络阅读与应试教育的矛盾
    (六) 网络阅读对农村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影响
四、 结论与对策
    (一) 结论
    (二) 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现代图书馆服务中的信息异化及其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息异化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
        1.2.2 信息异化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
        1.2.3 信息异化研究论文的作者分布
        1.2.4 信息异化研究论文主题分析
        1.2.5 当前信息异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现代图书馆服务信息异化的内涵及其表现
    2.1 异化理论的发展
    2.2 现代图书馆服务信息异化的内涵
    2.3 现代图书馆服务中信息异化的表现
        2.3.1 信息鸿沟
        2.3.2 信息超载
        2.3.3 信息不公
        2.3.4 信息焦虑
        2.3.5 信息安全威胁
第3章 现代图书馆服务中信息异化的成因分析
    3.1 外部环境因素
        3.1.1 信息环境的变化
        3.1.2 文化法律环境的失衡
        3.1.3 数字网络技术的挑战
        3.1.4 建设经费不足
    3.2 内部管理因素
        3.2.1 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服务对象的变化
        3.2.2 图书馆服务中藏与用的失衡
        3.2.3 信息用户与信息资源利用失调问题
        3.2.4 图书馆馆员素质危机
第4章 现代图书馆服务信息异化的控制
    4.1 现代图书馆服务中信息异化控制的意义
        4.1.1 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4.1.2 强化读者的信息选择能力
        4.1.3 保障图书馆信息质量
    4.2 通过制度建设控制信息异化
        4.2.1 完善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
        4.2.2 合理建立图书馆管理制度
        4.2.3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制度保障
    4.3 通过完善服务控制信息异化
        4.3.1 加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4.3.2 拓展公益性服务空间
        4.3.3 建立科学的信息更新机制
        4.3.4 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4.3.5 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
    4.4 利用技术手段控制信息异化
        4.4.1 建立健全图书馆服务网络
        4.4.2 构建图书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5 通过提高馆员素质控制信息异化
        4.5.1 增强馆员的服务意识
        4.5.2 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4.5.3 培养馆员专业技术能力
第5章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科技伦理视角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网络道德的研究概述
        1.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概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相关概念和意义解析
    §2.1 网络的含义、特点及其影响
        2.1.1 网络的含义
        2.1.2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2.1.3 网络的使用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2.2 网络道德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2.1 道德、科技伦理、网络道德的概念
        2.2.2 网络道德的范畴
        2.2.3 网络道德的特征
        2.2.4 网络道德与应用伦理学及科技伦理的关系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概念及研究范围
    §2.4 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2.5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的内涵解析
    §2.6 基于科技伦理视角研究的意义
        2.6.1 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有着良性互动关系
        2.6.2 网络道德是科技伦理学研究的一部分
        2.6.3 科技伦理具有丰富的大学德育意义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3.1 网络道德教育与我国传统德育的比较
        3.1.1 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关系比较
        3.1.2 网络道德教育与我国传统德育的有效互动
    §3.2 中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比较
        3.2.1 美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具体实施方法
        3.2.2 比较中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差异
        3.2.3 美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经验分析
        3.2.4 美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分析
    §4.1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4.1.1 调查问卷浅析
        4.1.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问题及危害
    §4.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4.2.1 行为主体因素
        4.2.2 大学生的群体心理困境
        4.2.3 社会管理和学校德育不到位
        4.2.4 制度因素
    §4.3 网络道德失范典型案例评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5.1 网络社会的道德转型
        5.1.1 从封闭型向开放型道德转变
        5.1.2 从依赖型向自主型道德转变
        5.1.3 从一元化向多元化道德转变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
        5.2.1 网络道德主体的范围
        5.2.2 网络道德主体的权利、义务
    §5.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目标
        5.3.1 基本目标:网上与网下“自我”的统一
        5.3.2 最终目标:慎独
        5.3.3 理想目标:网上形成较高道德水准,促进现实道德水平的提升
    §5.4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任务
        5.4.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5.4.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中华传统道德的传承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
    §6.1 确立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及意义
        6.1.1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
        6.1.2 制定大学生网络道德基本原则的意义
        6.1.3 确立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6.2 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
        6.2.1 大学生基本道德意识和原则教育
        6.2.2 大学生网络公共行为准则和文明礼仪教育
        6.2.3 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6.3 大学生个体网络道德行为选择教育
        6.3.1 道德行为选择中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6.3.2 道德冲突处境下的行为选择
    §6.4 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与道德境界教育
        6.4.1 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
        6.4.2 大学生个体网络道德品质、人格的塑造及境界教育
    §6.5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践运行
    §7.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7.1.1 规范自身的网络言行,形成自我道德品质
        7.1.2 培养网络道德情感,塑造网络道德人格
        7.1.3 坚持自我锻炼的方法,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
        7.1.4 加强“慎独”自律,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
        7.1.5 重视舆论渲染,营造积极的育人环境
    §7.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
        7.2.1 实施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正面教育
        7.2.2 多渠道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活动
        7.2.3 拓展数字化环境中灵活多样的教育新途径
        7.2.4 实现网络道德话语体系的微观转换
        7.2.5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主体意识
    §7.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保障体系
        7.3.1 不断完善法制建设
        7.3.2 实时升级技术控制
        7.3.3 建立网络信用体系
        7.3.4 发挥环境调节作用
        7.3.5 重视注入人文关怀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历史和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历史和现状
        (二) 国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三) 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欲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媒体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其特征与功能
    一、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一) 传统大众传媒的历史演进
        (二) 新媒体产生的背景
        (三) 新媒体的发展
    二、当前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一) 网络媒体
        (二) 手机媒体
        (三) 数字电视媒体
    三、新媒体传播的特征
        (一) 去中心化的交互性与即时性
        (二) 高度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三) 全球化的共享性和相对封闭的社群化
        (四) 个性化与受众的分殊化
        (五) 回归并造就新的人际传播模式
        (六) 信息内容的海量繁杂和多元化
        (七) 多媒体与超文本
    四、新媒体的主要功能
        (一) 传播大众文化,展现真实虚拟的文化
        (二) 引起交往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
        (三) 建构公共领域,推进社会民主
        (四) 影响社会舆论
第二章 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一、道德教育创新是其应对新媒体环境挑战与机遇的必然选择
        (一)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
        (二)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机遇
    二、道德教育创新是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德育意识形态功能的需要
    三、道德教育创新是新媒体环境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 新媒体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三) 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教育创新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四、道德教育创新是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德育现代发展的自身需求
        (一) 新媒体与道德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契合
        (二)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现代发展的内涵
第三章 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虚拟空间道德教育与现实道德教育脱离
        (二) 虚拟空间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单一
        (三) 运用新媒体进行道德教育的自觉性不强
        (四) 运用新媒体进行道德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五) 新媒体环境下教育的合力作用发挥不够
        (六)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自律状况不佳
        (七) 新媒体自身的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二、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 指导理念与新媒体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 德育模式不适应新媒体环境
        (三) 对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教育的特点把握不准确
        (四) 道德教育的队伍建设不到位
        (五) 新媒体管理机制不健全
        (六) 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指导理念的创新
    一、树立整体育人的理念
        (一) 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 实现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与虚拟空间教育的结合
    二、树立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的理念
        (一)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
        (二) 继承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及其德育价值
        (三) 学习借鉴西方道德及其德育文化的积极因素
    三、树立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与社会道德整体发展趋向相一致的理念
        (一) 社会道德整体发展趋向决定了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 新媒体促进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三) 新媒体环境下应注重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创新
    四、树立道德教育与新媒体传播规律相一致的理念
        (一) 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为提升道德教育效果提供了契机
        (二) 根据新媒体传播特征创新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第五章 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建立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模式
        (一) 明确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二) 把握好新媒体道德教育与现实道德教育的关系
        (三) 建立新媒体道德教育与现实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模式
    二、建立新媒体环境下学校、社会、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立体教育模式
        (一) 教育合力与“综合教育论”
        (二) 学校、社会、家庭、学生都是教育主体
        (三) 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创设了教育环境
        (四) 新媒体使德育环境、主体、客体、介体发生了变化
        (五) 创建新媒体环境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结合的立体德育模式
第六章 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大学生德性与德行的统一
        (一) 德性与德行的关系
        (二) 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德性目标
        (三) 促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性与德行的统一
    二、加强大学生公民伦理道德教育,塑造现代公民伦理人格
        (一)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伦理道德教育的意义
        (二)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与价值取向
        (三) 塑造大学生现代公民伦理人格
    三、注重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选择教育,提升学生整体道德能力和水平
        (一) 道德选择的机制、自由与实现
        (二) 道德选择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三)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的价值取向
        (四) 以提高道德选择能力为道德选择教育的核心
        (五) 以提高新媒体道德与现实道德的转化能力为道德教育的着力点
第七章 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形式的创新
    一、运用新媒体创新道德教育方法
        (一) 运用网络媒体创新道德教育
        (二) 运用手机媒体创新道德教育
        (三) 运用电视媒体创新道德教育
    二、运用新媒体创新道德教育形式
        (一) 自主性德育
        (二) 参与式德育
        (三) 主体间性德育
        (四) 嵌入式德育
第八章 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途径的创新
    一、注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建构,强调道德自律
        (一)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特点
        (二)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
    二、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伦理规范建设
        (一) 新媒体传播彰显出传统伦理规范的滞后
        (二) 新媒体传播促使中国传统伦理向公民社会伦理演进
    三、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鉴别和运用能力
        (一) 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二)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三)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
    四、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发挥其道德教育功能
        (一) 媒体的道德教育功能
        (二) 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发挥媒体的道德教育功能
第九章 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队伍建设的创新
    一、创新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队伍建设的指导理念
        (一)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二) 丰富德育队伍的构成
        (三) 明确新媒体环境下德育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二、创新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 创新新媒体管理队伍建设的途径
        (二) 创新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建设的途径
        (三) 创新新媒体视阈中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的途径
第十章 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环境的优化
    一、实现中国传统伦理在新媒体时代的现代转化,优化德育的社会环境
        (一) 新媒体的发展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挑战
        (二) 新媒体环境下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现代转化的取向
        (三) 新媒体传播促进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现代转化的内在机理
        (四) 新媒体传播促进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现代转化的实现机制
    二、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机制,优化新媒体环境
        (一) 新媒体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二) 建立与新媒体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三) 加强新媒体传播法规和伦理规范建设
        (四) 创新新媒体管理技术
    三、学校加强校园网管理和建设,优化校内道德教育环境
        (一) 完善校园新媒体管理制度
        (二) 综合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新媒体管理
        (三) 培养校园新媒体管理人才
        (四) 引导大学生的上网行为习惯
第十一章 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
    一、建立新媒体视阈中政府、社会、学校、家长联动的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一) 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机制的内涵
        (二) 国内外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机制可供借鉴的经验
        (三) 创新新媒体视阈中道德教育评价的指导理念和原则
        (四) 新媒体视阈中道德教育评价的主体
        (五) 新媒体视阈中道德教育评价的内容
        (六) 新媒体视阈中道德教育评价的方法
        (七) 新媒体视阈中道德教育评价的实施
    三、完善政府对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奖惩机制
        (一) 政府在新媒体视阈中道德教育评价机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 政府参与新媒体视阈中道德教育评价机制建设的原则
        (三) 奖惩机制的实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培养的调查研究 ——以浙江部分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的提出
        1 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
        2 网络道德和网络防范意识弱化
        3 相应网络文化素养教育的滞后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 国内外信息文化研究现状与进展
        2 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进展
        3 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进展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四) 相关概念界定
        1 信息文化
        2 素养
        3 信息素养
        4 信息文化素养
        5 信息文化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区别
        6 为何使用"信息文化素养"一词
    (五)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二、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的调查与分析
    (一) 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的评价依据
        1 国外对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
        2 国内对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1 预调查
        2 调查依据的标准
        3 问卷设置的主要特点
        4 调查问卷的设置
        5 调查问卷的生成
        6 问卷实施调查
    (三) 信息文化素养的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1 调查问卷的信度
        2 信息文化素养总体水平分析
        3 信息文化素养五个层面的描述性分析
        4 信息文化素养各个方面的详细统计分析
    (四) 对学生的访谈及其分析
三、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缺失及成因分析
    (一) 缺少自律意识,网络道德行为不规范
    (二) 喜欢沉溺于网络,却不能有效辨别网络信息
    (三) 对网络的使用处于自发状态,学生人文精神缺失
        1 快餐文化导致学生个人文化素质修养下降
        2 "浅阅读"使学生丧失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3 读图快餐使学生审美素养下降
    (四) 喜欢"看"网络,却缺少相应的信息审美能力
    (五) 信息搜索能力有待提高
四、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 教师的调查结果分析
        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二) 家长的调查结果分析
        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3 对家长调查问卷开放性题目的分析
    (三) 校长的调查结果分析
        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五、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缺失的教育成因分析
    (一) 教师存在问题分析
        1 教师观念需要转变
        2 教师专业化需要加强
        3 教师培训内容需要完善
    (二) 家长存在问题分析
        1 对孩子上网认识不一致
        2 对孩子网络文化素养教育方式参差不齐
        3 缺乏网络文化素养教育知识
    (三) 校长存在问题分析
        1 校长的信息文化素养需要提高
        2 校长的信息领导力需要加强
六 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培养的对策
    (一) 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教育的教学改革
        1 开设信息文化素养教育课程
        2 在美术、语文等教学中融入信息文化素养教育
    (二)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
        1 师范院校学生的信息文化素养培养
        2 在职教师信息文化素养的提高
    (三) 国家政府和学校相关政策
        1 国家宏观政策
        2 学校管理者的认识和策略
    (四) 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七、总结与展望
    (一) 本研究解决得问题
    (二)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工作
        1 研究不足之处
        2 本论文的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美国图书馆协会1998年版《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
    附录2: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3: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访谈提纲
    附录4: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5:家长调查问卷
    附录6:校长调查问卷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8)E-knowledge环境下的知识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1 知识组织回顾和演变
    1.1 知识组织历史回顾
    1.2 知识组织研究领域演进的动力
    1.3 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
    1.4 机遇与挑战
2 E-knowledge
    2.1“E-”模式
    2.2 什么是E-knowledge
    2.3 E-knowledge把知识价值链提升为价值网
    2.4 E-knowledge推动知识产业的发展
3 E-knowledge环境下知识组织相关关键技术
    3.1 知识组织系统
    3.2 语义网
    3.3 知识仓库
    3.4 自动标引和自动分类
        3.4.1 自动标引
        3.4.2 自动分类
    3.5 搜索引擎
    3.6 知识发现
    3.7 隐性知识显化
    3.8 知识组织可视化
4 面向E-knowledge的知识组织展望
    4.1 E-knowledge展望
        4.1.1 E-knowledge需要3个指标继续发展
        4.1.2 E-knowledge获取方式将发生变化
    4.2 面向E-knowledge的知识组织重点研究方向
        4.2.1 以人为本
        4.2.2 知识标引
        4.2.3 知识生态
        4.2.4 基础设施
5 结束语

(9)媒介演变及整合对基于载体观的情报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载体与媒介关系研究
        1.3.2 媒介对信息交流影响研究
        1.3.3 媒介演变及整合研究
        1.3.4 媒介产业与情报产业研究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情报载体观的扩展及其意义
    2.1 载体与媒介辨析
        2.1.1 内涵和外延
        2.1.2 与信息的关系
        2.1.3 功能
    2.2 媒介在信息交流体系中的作用
        2.2.1 媒介是信息交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2.2.2 媒介决定信息交流系统的结构
        2.2.3 媒介决定信息交流模式
    2.3 信息化趋势下的媒介产业和情报事业
        2.3.1 情报工作与信息产业
        2.3.2 情报工作与媒介产业
    2.4 启示
第三章 媒介演变和情报观的发展
    3.1 媒介演进历程
        3.1.1 口头语言
        3.1.2 书写媒介
        3.1.3 印刷媒介
        3.1.4 电子媒介
        3.1.5 网络媒介
    3.2 媒介演进规律
        3.2.1 替代与并存原则
        3.2.2 进化与传承原则
        3.2.3 竞争与整合原则
    3.3 情报观的发展
        3.3.1 网络媒介与新情报观
        3.3.2 情报观的视野扩大和核心回归
第四章 媒介整合理论研究与启示
    4.1 媒介整合的概念
    4.2 狭义的媒介整合
    4.3 广义的媒介整合
        4.3.1 媒介产业的资本整合
        4.3.2 媒介产业的价值链整合
    4.4 媒介整合的规律
    4.5 网络媒介的再认识
    4.6 启示
第五章 情报理论与实践面临的问题
    5.1 理论与实践基点的定位错失
        5.1.1 科学信息不等于情报——情报观
        5.1.2 情报存于何处——载体观
        5.1.3 文献情报工作不等于情报工作——实践观
    5.2 情报机构运作模式的缺陷
    5.3 媒介整合带来的冲击
第六章 融入到媒介整合过程的情报理论与实践
    6.1 情报内容社会化
    6.2 情报载体整合化
        6.2.1 理论分析
        6.2.2 实践要求和发展方向
    6.3 事业、行业发展产业化
        6.3.1 三种定位的辨析
        6.3.2 情报产业和情报产业化
    6.4 情报组织的深化
        6.4.1 从文献组织到知识组织
        6.4.2 从情报组织到知识组织
    6.5 新情报交流模式的构建
        6.5.1 载体的"消亡"和交流模式的融合
        6.5.2 核心因素博弈下的情报交流模式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谢辞

(10)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0 引言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0.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0.4 本文创新点
1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状况分析
    1.1 数字化信息资源概述
        1.1.1 数字化信息资源类型
        1.1.2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特点
    1.2 国外重点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
        1.2.1 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
        1.2.2 美国化学文摘(CA网络版)
        1.2.3 美国工程索引(Ei网络版)
        1.2.4 ISI Web of Knowledge网络数据库
        1.2.5 剑桥科学文摘(CSA)
        1.2.6 美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
        1.2.7 电子期刊数据库
        1.2.8 学术组织及其网站
        1.2.9 Beilstein/Gmelin Crossfire化学手册网络数据库
        1.2.10 国际石油化工专利
        1.2.11 国际石油化工标准
        1.2.12 科技报告
        1.2.13 联机馆藏目录
    1.3 国内重点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
        1.3.1 化学信息网
        1.3.2 中国石油和化工文献资源网
        1.3.3 中国化工信息网
        1.3.4 CSDL学科信息门户
        1.3.5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络服务系统
        1.3.6 电子期刊数据库
        1.3.7 国内石油化工专利
        1.3.8 联机馆藏目录
        1.3.9 其他数字化石油化工资源
2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2.1 网络化与石油化工专业图书馆
        2.1.1 石油化工专业图书馆面临的网络环境
        2.1.2 网络环境下石油化工专业图书馆的发展变化
        2.1.3 网络环境对石油化工专业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2.1.4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利条件
    2.2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
        2.2.1 石油化工信息需求特点
        2.2.2 建立良好的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环境
        2.2.3 培养高素质的石油化工信息管理人才
        2.2.4 加强石油化工信息网络用户培训
    2.3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2.3.1 利用石油化工馆藏特色资源建立特色数据库
        2.3.2 根据专业特色建立石油化工网络资源专用数据库
        2.3.3 挖掘灰色文献为石油化工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
        2.3.4 石油化工科技查新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
        2.3.5 对石油化工单位内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2.4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不足与问题
        2.4.1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不足
        2.4.2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3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的需求状况分析
    3.1 数字化环境下石油化工信息需求变化特点
        3.1.1 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社会化
        3.1.2 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多元化
        3.1.3 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数字化
        3.1.4 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集成化
    3.2 石油化工科研人员信息需求调查情况
        3.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3.2.2 信息利用及需求情况
        3.2.3 调查情况分析
4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原则
    4.1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4.1.1 数字化信息资源是石油化工专业图书馆的重要内容
        4.1.2 数字化信息资源是石油化工专业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1.3 数字化信息资源开发和服务能力是评价石油化工专业图书馆情报职能的重要指标
    4.2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
        4.2.1 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为重点服务对象
        4.2.2 以现代化技术及数字化信息资源为重点服务内容
        4.2.3 以建设本系统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库为工作重点
    4.3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4.3.1 针对性原则
        4.3.2 精确性原则
        4.3.3 时效性原则
        4.3.4 系统性原则
        4.3.5 选择性原则
        4.3.6 跟踪与剔除原则
        4.3.7 特色化与合理性原则
5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5.1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5.1.1 建立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
        5.1.2 加强对网上石油化工信息资源的重组并建立资源导航系统
        5.1.3 进行石油化工信息资源系统化管理
        5.1.4 建立和开发专业数据库
        5.1.5 合理开发数字化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信息资源
        5.1.6 服务模式的创新
    5.2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建设的建议
        5.2.1 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5.2.2 石油化工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5.2.3 数字资源的选择
    5.3 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5.3.1 应注意知识产权问题
        5.3.2 注重信息资源的选择标准提高信息质量
        5.3.3 开展网络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5.3.4 加强人员培训
6 结束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网络时代图书馆员需面对的新课题——信息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当代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D]. 汤阳.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2)
  • [3]农村高中生网络阅读现象的透视及对策研究 ——以西北地区农村某县两所高中为例[D]. 郭斌银.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4]现代图书馆服务中的信息异化及其控制研究[D]. 叶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5]基于科技伦理视角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研究[D]. 王渊.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6]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 赵敏. 山东大学, 2012(12)
  • [7]中学生信息文化素养培养的调查研究 ——以浙江部分中学为例[D]. 贾贵玲. 浙江师范大学, 2010(03)
  • [8]E-knowledge环境下的知识组织[J]. 曾民族,周倩,卢胜军,刘鲁红. 情报学进展, 2008(00)
  • [9]媒介演变及整合对基于载体观的情报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 李成增. 天津师范大学, 2008(08)
  • [10]数字化石油化工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 李华. 武汉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网络时代图书馆员需要面对的新课题——信息污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