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十周年统计资料(二):中国科技论文质量指标统计来源期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十周年统计资料(二):中国科技论文质量指标统计来源期刊

一、《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10周年统计数据(之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质量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隧道建设(中英文)》编辑部[1](2021)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办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军期刊,创一流品牌——《隧道建设(中英文)》创刊40周年发展历程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隧道建设(中英文)》期刊迎来了创刊40周年。40年来,在主管主办单位、历届编委、理事/理事单位、审稿专家、作者、读者以及行业同仁的关爱和鼎力支持下,《隧道建设(中英文)》办刊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稳步提升,现已成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中英文科技期刊。在此,本刊主编携编辑部全体成员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毛紫薇[2](2021)在《互联网时代下文学期刊与读者关系转型研究》文中认为

赵卓[3](2021)在《辽宁省中医药期刊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L期刊为例》文中提出

徐芷慧[4](2019)在《《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文中指出在科技无国界的今天,科技期刊不仅是展示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更是记录和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和阵地。《甘肃科学学报》作为地方科研院所主办的甘肃省唯一的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更是甘肃省科技成果信息聚集、发布、检验的重要平台。而面对现如今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期刊市场,《甘肃科学学报》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以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现阶段的学术影响力为主要目的,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的发展历程,选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评价指标,分别从国内科技核心期刊中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甘肃省内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的范畴对《甘肃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他科技期刊进行对比发现《甘肃科学学报》办刊过程中存在编辑把关不严、稿源单一且质量不高、栏目设置不成熟、数字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并针对办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扩充稿源、合理规划学科与栏目、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建议,以期能为提升《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5](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陈兰枝[6](2018)在《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杂志》是由我国近代最大的民营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于1909年创办的教育专业期刊。它几乎与我国新教育制度轫始相伴,出版发行近40年,刊期长,影响大,是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与教育话语变迁的重要窗口。上世纪30年代初到全面抗战以前,《教育杂志》的发展步入历史辉煌时期,单期发行量最高时达到4.5万册,成为民国时期传播范围最广,受欢迎度最高的专门教育期刊。卢沟桥的炮火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全国教育期刊的发展从战前的波峰阶段跌入全面陡降的波谷时期。由中华书局创办的《中华教育界》,在全面抗战前与《教育杂志》并称教育期刊界的“双子星座”,但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第二个月便宣告停刊了。《教育杂志》却于抗战的烽火硝烟中坚守期刊出版岗位,勇于担当战时教育媒介的历史责任,并显示出强烈的问题意识。战时《教育杂志》一边致力于构建战时教育论坛,力求贡献意见,供当局采择,一边强化杂志信息功能,呈现战时教育生态,凝聚教育界同人的“教育救国”共识,鼓舞教育界同人的抗战信心。本文将《教育杂志》置于全面抗战和战时文教中心内迁的宏阔历史背景下,以传播学的“5W”传播模式构建研究框架,对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与传播活动和其作为教育专业媒介的文化传播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考察。具体而言,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对全面抗战爆发后《教育杂志》在编辑出版方面的应对情况进行了总体考察。考察内容具体包括战时《教育杂志》辗转多地短暂停刊并迅速复刊的过程,战时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栏目的调整,以及杂志主编黄觉民及其办刊风格,战时作者群的演化特征和战时专题、专号的策划与出版。第二章主要探讨《教育杂志》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议题设置与论坛构建技巧。战时《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具有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并显现出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按照战时《教育杂志》主要栏目的功能进行划分,《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可分为由主体主导的“主论坛”和由“他者”组织构建的“辅论坛”两个部分,通过“战时教育方针”“战时函授自修”“师范教育”等具体战时教育议题的延展分析,更凸显了《教育杂志》编者使主辅论坛时而遥相呼应,时而弥合互文的论坛构建策略与技巧。第三章聚焦《教育杂志》对战时各级各类教育生态的勾勒和描摹。战时《教育杂志》采用了通讯、调验报告、小说等多种文体对战时教育生态加以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界同人“冒危险,耐苦劳,淬砺奋发,维持全国教育文化于不坠,发扬民族意识,推进内地文化”,谱写了“足以动国际之观听,供盟邦之借镜”的辉煌教育篇章。《教育杂志》对于教育生态的呈现基于此,但却不满足于此。在这一总体视角之外,战时《教育杂志》对国统区内迁高校师生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学校学生这两大教育群体的精神风貌与爱国情怀又特别予以展现。此外,战时《教育杂志》对战时沦陷区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的“异化”现象也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分析。第四章以《教育杂志》上刊登的商务印书馆各类书刊和相关业务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战前战后在广告种类和广告策略上的变化,展现其作为专业教育媒介在文化抗战与商业追求之间游走的本质。第五章主要考察全面抗战时期《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发行传播方式。战时文教中心向大后方迁移,教育期刊陡降以及身处战时出版文化名城——香港是战时《教育杂志》所处的主要传播环境。商务印书馆的战时发行网络成为《教育杂志》主要依托的发行渠道,此外,战时《教育杂志》还充分借助馆内的书刊和馆外的报刊媒介进行宣传推广,得以在后方、香港和新加坡、澳门等地广为传播。第六章分析了战时《教育杂志》在推动战时教育政策制定与修正、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以及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宝贵一手史料等几个方面的传播效果与意义。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杂志》勇于承担文化抗战责任,引领教育界开展战时教育问题研究,助力商务印书馆的“文化抗战”大业,而不失权威教育期刊的专业水平。战时《教育杂志》的内容生产与出版传播是专业期刊媒介主动适应战争传播环境的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传播价值,也为当代教育期刊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刘小燕[7](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提出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Shandong Land and Resources Editorial Department;[8](2015)在《地学故迹 彪炳春秋——《山东国土资源》(原山东地质)创刊30周年工作回顾》文中提出《山东国土资源》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前身是《山东地质》,于2003年更现名。本刊以报道国内外最新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成果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与管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成果为主要任务。《山东国土资源》原《山东地质》,创刊于1985年,迄今已有30年。回顾创刊背景和刊物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部山东省地质工作以及国土资源厅成立后的地质、土地及测绘工作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该文认真梳理了《山东国土资源》原《山东地质》3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沿革。通过回顾30年的发展,《山东国土资源》目前已成长为有特色的学术性科技期刊。今后应继续重视学术性期刊的本质,秉承学术与创新至上的论文评价理念,尽快组建新一届知名专家组成的编辑委员会,大幅增加重要学术成果和重要进展方面学术论文刊载数量,加大组稿力度,加强编辑力量,从而大幅提高被引用率,提高刊物的影响因子,增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科技人才,促进山东省地学、土地及测绘事业的大发展。

刘莹[9](2015)在《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新世纪文学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将新世纪文学期刊置于新世纪文学场域中,通过对重要的期刊行为、期刊事件和期刊现象的梳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体制的分析,以达到对新世纪文学整体面貌和走向的把握。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期刊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类文学杂志的兴起;通俗文学期刊的复兴以及青春杂志的遍地开花。而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泛文学”路径的实践,文学期刊的类型化生产,青春作家办刊现象以及文学期刊的跨媒介互动,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趋向对文学生产和审美风尚形成反制作用,推动了文学审美的泛化、类型文学的盛行、青春文学的崛起。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意味着对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研究方法,在把握文学本体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期刊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鉴别和考量。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文学期刊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关键意义,对论文将要涉及的“新世纪文学”这一关键概念的来源、特质以及时间范围进行梳理并予以界定。此外,整理了学术界对此论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着重描述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三个方面把握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展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整体风貌,并以此观察新世纪文学环境、格局、潮流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新世纪的大部分文学期刊放弃了激进的形式实验,转向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描摹,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潮。消费市场的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文学期刊丧失审美自主性,造成创作的萎缩和重复。与此同时,一些文体意识鲜明的文学期刊定位准确,迅速崛起,促进多种文体发展,平衡了文学创作力量。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面对严峻危机,新世纪部分期刊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板块的限制,通过日记、书信、采访、调查、回忆录等多种文本形式,向综合化文学杂志发展。同时,文化类杂志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悄然兴起都意味着新世纪文学的转型和新变。文学创作群体随之扩张,文学审美则从精英化转向民间化,单一性转向多元性。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类型文学的盛行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期刊的类型写作倾向愈加明显,通俗文学期刊和青春文学期刊则借此迅速抢占新世纪期刊市场份额。新世纪文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弥补自身缺陷,却又极易陷入类型化生产的泥沼中。第五章主要考察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写手办刊现象。以《萌芽》《最小说》两本青春文学刊物为中心,通过对期刊作者群、文学赛事、经营方针等不同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式,它们孕育了青春作家,推动了青春文学创作,改写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形态、产品构成及衍生途径。第六章主要考察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跨媒介行为。一方面,文学期刊呈现出图像化趋势,注重视觉包装,增加图像类栏目,促进文字和影像艺术的融合。同时,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视化、动漫化趋势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介互动频繁。文学期刊借助新媒体挖掘文学资源、扩大刊物影响。新世纪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传播也由此发生变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即新世纪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动,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纯文学期刊、通俗文学期刊、青春文学期刊在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资源上逐步走向分享和共生。介入文学生产的元素愈来愈多,政治、市场、资本、媒介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致使新世纪文学生产关系愈加复杂,这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形态和走向。

肖彩兰[10](2015)在《论学术期刊对学术研究的作用 ——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014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期刊在学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界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期刊评价。目前对期刊的评价主要采用期刊影响因子等量化指标,由此引发的“量化取向”和“以刊评文”引发诸多争议。在这种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在各类期刊评价中排名逐年靠前,本研究尝试从学术期刊对学术研究的作用这个角度,对该刊的发展进行探究。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在确定分析单位、构建类目指标、编码的基础上,对《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期刊2004-2014年共1840篇论文进行逐篇阅读,以确定作者及所属机构、研究范式与方法、研究内容等具体分析单位各自属性。本研究采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和年份交叉统计,结果表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1年来,论文合着率上升、具有教授及以上职称作者比例上升、作者所属机构由“985”高校向一般性大学、高职扩展;研究范式仍以思辨范式为主,但思辨范式的比例逐年下降,实证范式则明显上升,反映实证范式的资料收集方法、研究方法陈述、文献综述等也更规范,研究具体方法中,调查研究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同时还出现了行动研究的雏形;研究内容上,期刊论文以学校层次和国家层次的研究为主,实践导向和理论导向的论文处于共生、互相促进的状态,教学与科研、知识与课程这两个更加偏向于微观的领域所占比重较大。基于数据结果,本研究认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学术研究,使研究者、研究范式和研究内容之间出现了一个良性循环,这是该刊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基于期刊特色分析,该刊的办刊思想、审稿制度、编辑作用是期刊有效地发挥推动学术研究良性循环作用的保证。

二、《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10周年统计数据(之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质量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10周年统计数据(之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质量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1)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办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军期刊,创一流品牌——《隧道建设(中英文)》创刊40周年发展历程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隧道建设(中英文)》期刊发展概况
    1.1 期刊简介
    1.2 期刊发展历程
2《隧道建设(中英文)》40年发展与进步
    2.1 编辑出版情况
        2.1.1 来稿量
        2.1.2 刊期
        2.1.3 栏目
        2.1.4 刊文量(含消息)
        2.1.5 发表文献特征
        2.1.5. 1 1981—1991年
        2.1.5. 2 1992—2001年
        2.1.5. 3 2002—2011年
        2.1.5. 4 2012—2021年
    2.2 发行情况
        2.2.1 发行方式
        2.2.2 发行量
    2.3 收录情况
        2.3.1 国内收录情况
        2.3.2 国外收录情况
    2.4 引证指标及影响力
        2.4.1 中国知网
        2.4.1. 1 世界影响力
        2.4.1. 2 国内影响力
        2.4.2 万方数据
    2.5 刊、网、微融合发展情况
        2.5.1 网站
        2.5.2 微信公众平台
    2.6 编委会、理事会发展概况
        2.6.1 编委会情况
        2.6.2 理事会情况
    2.7 获得荣誉
3 为期刊发展所做的努力及体会
    3.1 坚持办刊宗旨,明确发展目标
    3.2 严抓审稿质量,严控编校质量
    3.3 紧跟前沿,引领行业发展,发表隧道及地下工程创新成果
    3.4 做好服务,树立良好口碑
    3.5 发挥编委会、理事会作用,共同促进期刊发展
    3.6 刊、网、微融合发展,拓宽学术传播渠道
    3.7 出版英文特刊促进国际交流,提高期刊国际知名度
    3.8 积极走出去宣传,开展写作培训,培养科技人才
4 前景与展望

(4)《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及提升途径
        1.3.2 关于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
        1.3.3 关于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
        1.3.4 关于甘肃省科技期刊影响力
        1.3.5 关于《甘肃科学学报》影响力分析
        1.3.6 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我国科技期刊概况
    2.1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2.1.1 科技期刊数量与数据库收录数量持续走高
        2.1.2 行政化办刊导致与市场脱节
        2.1.3 高质量论文流失严重
        2.1.4 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2.2 甘肃省科技期刊发展概况
    2.3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2.3.1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概况
        2.3.2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章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3.1 《甘肃科学学报》发展概况
        3.1.1 《甘肃科学学报》创刊情况
        3.1.2 《甘肃科学学报》发展历程
        3.1.3 《甘肃科学学报》获奖与收录情况
    3.2 《甘肃科学学报》办刊要素分析
        3.2.1 栏目设置分析
        3.2.2 学科分布分析
        3.2.3 基金论文分析
        3.2.4 稿源分析
    3.3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3.3.1 期刊评价指标分析
        3.3.2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总结
第四章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质量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编辑把关不严
    4.2 稿源充足但质量欠佳
        4.2.1 稿源单一
        4.2.2 稿件学术质量不高
    4.3 栏目设置不成熟
    4.4 编辑审稿具有局限性
        4.4.1 编辑学科背景有限
        4.4.2 外审力度不够
    4.5 数字化进程缓慢
        4.5.1 《甘肃科学学报》网站建设滞后
        4.5.2 采编系统功能不完善
        4.5.3 DOI码推广力度不足
        4.5.4 尚未涉足知识服务领域
第五章 提升《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思考
    5.1 拓宽稿源渠道,保证稿源质量
        5.1.1 重视约稿组稿工作
        5.1.2 关注学科前沿,掌握学科动态
        5.1.3 充分调动编委积极性
    5.2 发掘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
        5.2.1 合理利用栏目评价
        5.2.2 适时增设新栏目
    5.3 加强编辑把关力度,提高编辑工作质量
        5.3.1 树立“内容为王”的编辑理念
        5.3.2 加大外审力度
        5.3.3 发展学科编辑,培养敏锐的学术眼光
        5.3.4 把握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特殊性
    5.4 加快数字化转型,优化知识服务
        5.4.1 通过网站建设树立期刊品牌
        5.4.2 优先数字出版
        5.4.3 全文数据库资源整合
        5.4.4 由内容服务转向知识服务
        5.4.5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专着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网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参与课题
致谢

(5)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一、有关民国教育期刊的总体研究
        二、关于民国教育期刊个案的研究
        三、有关《教育杂志》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概况
    第一节 全面抗战以前的出版传播简述
        一、初创发展阶段(1909—1922)
        二、变革创新阶段(1922—1931)
        三、复刊飞跃阶段(1934—1937)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编辑与出版应对
        一、短暂停刊、快速复刊与多地辗转
        二、办刊宗旨、编辑方针与栏目调整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主编与作者群
        一、教育家型主编黄觉民
        二、专业权威的多元作者群
    第四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专题与专号策划
        一、专题、专号的策划出版概况
        二、专题、专号的策划方式创新
        三、专题、专号的战时话语演进
第二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论坛构建
    第一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
        一、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
        二、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
        三、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
    第二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主要议题
        一、关于战时教育方针定位的争论
        二、关于战时函授自修制度的研讨
        三、关于战时师范教育发展的建议
    第三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策略
        一、设置弥合呼应的主辅论坛
        二、延拓民众教育的补充论坛
第三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生态呈现
    第一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文体形式
        一、短讯与通讯
        二、调查与统计
        三、小说与传记
    第二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基本视角
        一、总结战时教育遭受的各项损失
        二、报道战时各类教育的应对举措
        三、展现教育同人英勇的抗战行为
        四、介绍国外战时教育及国际互动
    第三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特定视角
        一、国统区高等教育与师生教育救国形象构建
        二、边区各类教育与学生抗战学习生活营造
        三、沦陷区奴化教育与“文化汉奸”面目揭露
第四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广告特征与广告策略
    第一节 战时广告的构成
        一、战时广告的概况
        二、战时广告的种类
    第二节 战时广告的特征
        一、馆外商业广告难觅踪迹
        二、抗战图书广告种类繁多
        三、新创抗战刊物广告力度大
        四、战时补充教材广告成为主体
        五、常规业务广告呈现抗战特色
    第三节 战时广告的策略
        一、利用“文化抗战”进行事件营销
        二、提升广告与期刊内容的匹配程度
        三、开展高频度与多维度的持续宣传
第五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传播策略
    第一节 战时传播环境
        一、书刊出版传播追随文教中心迁移
        二、经历辗转确定香港为战时出版地
        三、教育期刊出版整体进入波谷时期
    第二节 战时发行方式与传播策略
        一、依靠商务印书馆的发行渠道发行
        二、通过商务印书馆的书刊互动宣传
        三、借助商务印书馆的馆外报纸推广
        四、改进内容生产维护特定受众群体
第六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效果与意义
    第一节 助推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与修正
        一、促进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
        二、推动战时教育政策的修正
    第二节 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
        一、维护商务与文化教育界的联系
        二、推动商务抗战与文教图书的销售
    第三节 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结语: 应对与引领 形塑与调和
附录
    1. 商务印书馆编审部迁往长沙后的合影
    2. 1938-1941年《教育杂志》封面
    3. 1938-1941年《教育杂志》版权页
参考文献
    Ⅰ 中文部分
    Ⅱ 英文部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2.1.1 对《通知》的报道
        2.1.2 反思与体会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3.1 “文革”背景
    3.2 概况统计
    3.3 学科分布
    3.4 区域分布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4.1 概况统计
    4.2 学科分布
    4.3 区域分布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4.4.6 呼吁学术创新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5.1 概况统计
    5.2 学科分布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5.3 区域分布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7.2.1 地域分布
        7.2.2 学科分布
        7.2.3 主管单位
        7.2.4 主办高校层次
        7.2.5 刊期分布
        7.2.6 语种分布
        7.2.7 获奖频次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地学故迹 彪炳春秋——《山东国土资源》(原山东地质)创刊30周年工作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背景
    1. 1 山东省地质研究所编印《科技情报》
    1. 2 山东省地质局科技情报室编印《地质科技参考资料》
    1. 3 山东省地质局主编《地质情报》《山东地质情报》《山东地质信息》
2 创刊
    2. 1 创刊时间
    2. 2 创刊后编辑相关内部刊物
    2. 3 《山东地质》更名为《山东国土资源》
3 发展历程
    3. 1 起步阶段( 1985—1989)
        3. 1. 1 创刊号与第一届编委
        3. 1. 2 山东第四系专着和与金矿有关花岗岩专辑刊载
    3. 2 成长阶段( 1990—2000)
        3. 2. 1 山东物探、地层清理、非金属矿专辑刊载
        3. 2. 2 成立第二届编辑委员会
        3. 2. 3 半年刊改为季刊
        3. 2. 4 成立第三届编辑委员会
    3. 3 转型阶段( 2001—2008)
        3. 3. 1 改为双月刊
        3. 3. 2 划归国土资源厅管理
        3. 3. 3 主办、承办调整和成立第四届编辑委员会
        3. 3. 4 调整主管、主办,将《山东地质》改名为《山东国土资源》,成立第五届编辑委员会
        3. 3. 5 部长省长厅长为改刊名题词
        3. 3. 6 改为月刊
        3. 3. 7 刊载论文重心转向于学术成果类
    3. 4 发展阶段( 2009 年至今)
        3. 4. 1 非时政类报刊改革
        3. 4. 2 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
        3. 4. 3 学术类期刊认定
4 现状
    4. 1 被各类中文期刊数据库收录
    4. 2 取得的各项荣誉
    4. 3 数字和网络出版
    4. 4 收稿和发稿率
    4. 5 组织优秀论文评选
    4. 6 举办青少年有奖征文
5 当前期刊质量分析
    5. 1 期刊影响因子
        ( 1) 期刊影响因子逐年上升
        ( 2) 影响因子仍处于较低水平
    5. 2 影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主要因素
        5. 2. 1 学科因素
        5. 2. 2 论文质量
        5. 2. 3 出版周期及出版时滞
        5. 2. 4 被引用方式
    5. 3 基金论文比
    5. 4 作者群
        5. 4. 1 作者群的地区局限性
        5. 4. 2 作者群单位的局限性
        5. 4. 3 作者身份与自身水平
    5. 5 发行数量和范围
6 发展战略
    6. 1 提高影响因子等指标
        6. 1. 1 扩大稿源
        ( 1) 优先发稿
        ( 2) 定期举行专家座谈会
        ( 3) 积极参会
        ( 4) 期刊的论文结构
        6. 1. 2 提高论文质量
        ( 1) 与科研人员保持深入有效的联系
        ( 2) 增加基金论文和硕博论文
        ( 3) 组织论文写作培训班
        ( 4) 立足省内文章,增加外省文章比例
        ( 5) 加强编辑与作者的沟通,指导作者修改稿件
    6. 2 专家审稿制度
        ( 1) 成立《山东国土资源》期刊专家库
        ( 2) 实现网上审稿
    6. 3 提高印刷质量
    6. 4 扩大广告业务
    6. 5 提高刊物的发行量
7 结语

(9)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勃兴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三、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新变
    第二节 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
        一、走向市场:作家心态和代群的裂变
        二、掌握主动:编者角色的强化
        三、趋于中心:读者位置的转移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
        一、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二、文学期刊与文学潮流的嬗变
第二章 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
    第一节 “现实”兴盛与“先锋”式微
        一、现实书写的“全面胜利”
        二、审美困境
    第二节 文体风尚
        一、选刊趣味的倾斜
        二、创作的重复与萎缩——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短篇小说的衰落
    第三节 文体细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一、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繁荣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第三章 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第一节 新世纪纯文学突围
        一、世纪末的生存焦虑——“跨文体写作”
        二、填补市场空白——“大文学”策略的确立
    第二节 “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一、《天涯》:一种文学期刊新模式
        二、文化类杂志书的悄然兴起
        三、报告文学的衰落和纪实文学的崛起
        四、成长之中的“非虚构写作”
    第三节 从“泛文学”期刊看新世纪文学的演进
        一、纯文学审美经验的泛化
        二、文学创作力量的多元化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类型写作的盛行
    第一节 日益消弭的距离——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一、消费语境中的传统文学和类型文学
        二、《当代》与类型小说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精神传播策略
        一、一刊多版的通俗文学期刊
        二、年龄细分的类型优势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类型化生产看新世纪文学
        一、丰富整体文学布局
        二、市场主导的文本复制
第五章 青春路线的文化狂欢
    第一节 青春文学刊物的自救之路——以《萌芽》为中心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青春文学”的流水线
        二、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尝试
    第二节 青春偶像办刊热潮——以《最小说》为中心
        一、以偶像引领市场
        二、打造专属作者群
        三、跨界经营: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三节 从青春文学观察新世纪文学动向
        一、作家明星化和读者粉丝化
        二、分化与融合
第六章 媒介互动中的新世纪文学期刊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像化趋势
        一、文学期刊的视觉形象设计
        二、文学文本的影视化书写
        三、文学文本的动漫化书写
    第二节 网络资源的开辟与整合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媒介交融现象看新世纪文学走势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本美学
        二、孕育文学新兴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10)论学术期刊对学术研究的作用 ——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014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方法及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具体步骤
    2.3 研究方法的优劣
3 数据分析及结果
    3.1 期刊 2004-2014年论文作者及其机构分布分析
    3.2 期刊 2004-2014年研究规范、范式及方法分布分析
    3.3 期刊 2004-2014年论文研究内容分布分析
4 讨论
    4.1 输出:学术期刊对学术研究的作用
    4.2 输入:学术期刊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
    4.3 小结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研究内容分类框架
附录二:研究方法分类框架
附录三:编码表
附录四:编码指南
附录五:2004年和2014年论文统计

四、《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10周年统计数据(之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质量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办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军期刊,创一流品牌——《隧道建设(中英文)》创刊40周年发展历程与展望[J]. 《隧道建设(中英文)》编辑部.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1(11)
  • [2]互联网时代下文学期刊与读者关系转型研究[D]. 毛紫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辽宁省中医药期刊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L期刊为例[D]. 赵卓.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4]《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D]. 徐芷慧. 兰州大学, 2019(09)
  • [5]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6]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D]. 陈兰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
  • [8]地学故迹 彪炳春秋——《山东国土资源》(原山东地质)创刊30周年工作回顾[J]. Shandong Land and Resources Editorial Department;. 山东国土资源, 2015(12)
  • [9]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D]. 刘莹. 南京大学, 2015(01)
  • [10]论学术期刊对学术研究的作用 ——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014年)为例[D]. 肖彩兰.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十周年统计资料(二):中国科技论文质量指标统计来源期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