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对页岩强度软化的损伤力学分析

地下水对页岩强度软化的损伤力学分析

一、地下水对泥板岩强度软化的损伤力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鹏飞[1](2021)在《吸水与工程扰动耦合效应的强—中风化硅质板岩损伤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旧寨隧道的围岩变形受岩体结构效应的影响,在旧寨隧道开挖过程中因为围岩的不安全状态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往的研究一般无法对隧道完全复刻进行实际开挖模拟。对于隧道板岩的吸水强度变化和工程扰动下隧道围岩的动态破坏和损伤机理尚未得到充分了解和认知,进而造成了隧道在支护设计和控制隧道围岩变形时缺少可靠的依据,难以有效控制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本文通过依托中铁七局玉楚项目部TJ4标旧寨隧道工程。利用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岩石力学和损伤力学,现场进行勘探,采取合适的样品进行室内试验,同时利用数值模拟等方法,总结中风化硅质板岩在吸水和工程扰动作用下的机理。主要取得以下进展:1、开展岩石吸水特性实验,得到板岩不同浸水时间下岩石的吸水过程。板岩的吸水过程通过吸水量及吸水速率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二层缓速吸水阶段为板岩主要吸水阶段。2、开展岩石的强度实验,可以看出板岩的单轴压缩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弹性模量也随之降低。其破坏形态为双锥型剪切破坏。3、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再现岩石在进行单轴压缩时的破坏状态,再现岩石破坏过程中岩石内部破坏状态的变化,其破坏方式与实际试验相符。4、通过微观试验,揭示板岩在吸水后内部损伤变化过程及损伤机理。在板岩遇水后,粘土矿物发生膨胀,产生膨胀力使得板岩内部粘聚力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主要表现为岩石的软化,强度下降。5、以板岩的损伤动力学和统计理论作为研究依据,根据前人所研究的成果选取合适的损伤模型,通过冲击荷载实验模拟岩石受到的工程扰动,得到岩石在工程中受到扰动时的损伤演化规律。

魏尧[2](2020)在《西部白垩系饱和冻结砂岩蠕变损伤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能源战略不断向西部地区转移,许多大型矿井正在建设,冻结法是煤矿立井施工穿越强度低、胶结差的富水白垩系地层的有效施工方法。与此同时在复杂条件下的冻结砂岩蠕变问题日益突出,蠕变力学性质直接影响工程稳定性。开展饱和冻结砂岩蠕变特性的研究,对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岩体工程的长期安全稳定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论文选取西部典型白垩系饱和中粒砂岩和粗粒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西部白垩系饱和冻结砂岩蠕变损伤力学特性,研究成果将对西部白垩系地层冻结法工程施工、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开展了白垩系饱和中粒砂岩和粗粒砂岩物理参数测定,同时进行不同冻结温度条件下热参数的测试,研究不同粒径砂岩热参数的差异性,全面分析岩性和冻结温度对白垩系砂岩热参数性质的影响。宏观上两种砂岩的含水率较高,内部孔隙度大,造成水稳定性差;微观上颗粒表面包裹着亲水性很强的黏土矿物,遇水易分散、产生泥化现象。研究了不同冻结温度下砂岩的瞬时力学特性。进行了饱和状态中粒砂岩和粗粒砂岩在不同冻结温度条件的单轴和三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分析了不同岩性和不同冻结温度下饱和砂岩力学特性与破坏规律。重点阐述了砂岩粒径和冻结温度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了两种冻结砂岩的宏观破坏形态并且阐释了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冻结温度较低时,饱和冻结砂岩力学行为取决于孔隙中的未冻水含量;冻结温度较高时,孔隙冰的含量决定了冻结砂岩力学行为。研究了不同冻结温度下砂岩的蠕变力学特性,提出了冻结饱和砂岩蠕变长期强度计算模型。依托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设计饱和冻结砂岩的蠕变试验,获取了不同冻结温度、不同围压和不同加载系数水平的蠕变-时间曲线簇、蠕变速率-时间曲线、蠕变应力-应变曲线等蠕变特征参数,确定体积等时曲线簇法作为计算两种饱和冻结砂岩长期强度的方法。分析了蠕变宏观破坏形态,使用应力腐蚀机制解释了蠕变破坏机制。构建了白垩系冻结砂岩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并进行了蠕变参数辨识。采用声发射信号表征饱和冻结砂岩体的损伤变量,建立损伤变量与时间的关系,分析了蠕变各阶段内损伤演化规律。结合岩石蠕变理论、分数阶理论和损伤理论,建立考虑损伤的黏弹塑蠕变模型与分数阶蠕变模型并进行了参数辨识,对两种模型进行了合理性验证和对比分析。重点进行了分数阶模型蠕变参数的多因素影响程度分析,举例阐述了多种因素对蠕变参数的影响变化规律。获取蠕变参数受到温度、围压和加载系数的敏感性程度及变化规律。

折海成[3](2020)在《页岩井壁多因素扰动细观损伤特性及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居全球第一,有必要加大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但是,页岩地层在钻井过程中频繁发生井壁失稳、井下故障和复杂,严重影响了页岩气勘探开发。引发页岩地层井壁失稳因素包括复杂的井壁围岩地质环境和应力状态以及页岩层理/裂缝十分发育,还包括钻井施工过程对井壁围岩产生如开挖应力卸荷、地层热交换、页岩水化和钻井施工动力等多方面扰动。本文以涪陵气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地层为例,综合运用分析测试、仿真计算、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等手段,考察了龙马溪组页岩试样矿物成分、岩心岩貌和层理结构对页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页岩气井钻井施工过程中扰动因素如何引起井壁应力状态变化和岩石力学强度劣化,明确了试样表面和内部孔隙和裂缝的发育与扩展演化规律;建立了页岩扰动统计损伤模型和损伤本构模型,及井壁围岩抗剪和抗拉破坏准则,可以预测井壁围岩的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为石油企业提供井壁失稳预警,实现钻井全周期内安全平稳的钻进提供理论指导。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图像数字化分析软件和核磁共振等现代微细观测试技术,提出了一种按照dmax/dmin比值分类考察试样表面孔隙和裂缝演化扩展发育和以T2能谱与孔径分类考察试样内部孔隙和裂缝演化扩展发育的损伤定量化方法,并利用T2能谱信号强度推导出试样孔隙率计算公式。并将系统研究了钻进施工过程中动力冲击扰动、应力卸荷扰动、地温传递扰动和页岩水化扰动后的页岩试样表面和内部微细观孔隙和裂缝的损伤演化特性,可以揭示页岩受各种扰动微细观损伤的深层机理。(2)通过理论分析、力学推导和计算仿真的方法,分别分析了由机械钻井破岩、钻柱振动碰摩、地层应力卸荷、地层温度热传递和页岩水化等因素扰动下的井壁上的附加应力场分布规律。并结合室内模拟试验,考察动力冲击扰动、应力卸荷扰动、热传递扰动和页岩水化扰动后的试样表面和内部不同类型的孔隙和裂缝所占比例变化规律,研究试样微细观孔隙和裂缝的发育与扩展演化规律,揭示了各种扰动损伤宏观力学机理:动力冲击扰动损伤属于动剪切力扰动,损伤演化行为是以中、大优势孔隙的剪切错动扩展为主;应力卸荷扰动损伤是属于静剪切力扰动,损伤演化行为也是以中、大优势孔隙的剪切错动扩展为主,且具有扰动集聚区;热传递扰动损伤是属于体缩拉伸致裂,产生张拉裂痕为主,损伤演化行为是以整体微、中、大孔隙都有扩展发育,没有优势孔隙和局部化效应;页岩水化扰动损伤属于体积膨胀挤拉致裂,损伤演化行为是以微小孔隙发育和扩径为主。(3)基于各因素扰动后页岩试样体变和力学性质的劣化响应,采用连续损伤理论和强度统计理论相结合,以体积膨胀率作为考察变量,建立了页岩各因素扰动统计损伤模型。在某一种因素扰动作用后,再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继续讨论页岩加荷作用下的损伤劣化规律,本文以动力扰动和加荷下岩石的总损伤变量代入到损伤本构方程,建立了基于Drucker-Prager损伤准则的页岩动力扰动-加荷耦合统计损伤模型和统计损伤本构模型。(4)将地层影响因子和总扰动损伤变量代入Mohr-Coulomb强度准则和抗拉强度准则,建立了考虑多因素扰动损伤井壁围岩抗剪切破坏准则和抗拉破坏准则,可以确定井壁围岩的坍塌压力、破裂压力计算模型,以及井壁失稳预警系统,为石油企业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李松[4](2019)在《高地应力环境下炭质板岩流变力学特性与硐室围岩大变形控制》文中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和铁路不断向西部山区发展,高海拔地区山岭隧道围岩大变形问题变得常见,围岩发生大变形是与岩体本身岩性、地质赋存条件和地应力条件等因素有关的复杂力学行为,复杂的地下环境给研究工作带来困难,对隧道围岩大变形力学规律及其支护措施的研究目前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丽香铁路长坪隧道炭质板岩地层围岩大变形为背景,开展炭质板岩物理力学试验和高围压条件下的加卸载流变力学试验,构建与炭质板岩蠕变特性相适应的硬化损伤蠕变模型,对蠕变模型进行FLAC3D二次开发,并结合长坪隧道围岩大变形处置试验监测结果进行支护方案优化和围岩长期稳定性数值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设置0MPa、10MPa、20MPa、30MPa、40MPa五种不同围压,分别对干燥和饱和炭质板岩试样进行三轴压缩强度试验,分析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并分析饱水条件和围压条件对试样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摩擦角和粘聚力等力学参数的影响。对干燥和饱和炭质板岩试样进行巴西劈裂试验,获取干燥和饱和试样的抗拉强度。分别对炭质板岩饱和试样进行单轴和40MPa围压条件下的循环加卸载试验,获取不同应力水平下试样的弹性模量和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2)设置0MPa、20MPa、40MPa三种不同围压,对炭质板岩饱和试样分别进行分级加载和分级加卸载流变试验,分析不同应力水平下试样的蠕变和蠕变速率发展规律。对加卸载流变曲线进行应变分离,分析不同应力水平下试样的弹塑性应变和粘弹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结合等时应力应变曲线建立相适应的非线性硬化损伤蠕变模型。基于蠕变模型的本构方程推导一维蠕变方程,并引入屈服函数进一步推导其三维蠕变方程,通过origin对蠕变模型进行参数辨识,验证蠕变模型的适用性,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参数对模型的蠕变、蠕变速率和加速蠕变的影响规律。(3)依据流变试验所建立的蠕变模型,基于FLAC3D中的CVISC模型构建相对应的非线性硬化损伤蠕变模型-HDCVISC,通过设置三重应力面建立蠕变下限、长期强度和强度的关系,推导不同应力状态下的三维蠕变差分方程,在Visual Studio 2010 C++开发环境下,对HDCVISC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并利用HDCVISC模型进行三轴压缩蠕变数值模拟试验,对比室内试验蠕变曲线和模拟蠕变曲线,验证HDCVISC模型二次开发的有效性,同时进一步分析模型对损伤变量和弹塑性状态的响应效果。(4)针对依托工程长坪隧道现场施工中发生的围岩大变形及支护结构破坏情况,分析围岩大变形产生的原因,并对长坪隧道斜井工区大变形试验段进行围岩位移和支护结构应力监测,同时利用发明的孔隙水压力装置对衬砌水压力进行监测,分析大变形支护方案对围岩位移控制的效果,并结合监测结果分析大变形试验段的围岩压力分布和支护结构受力特点,据此提出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改进措施。(5)进行隧道衬砌混凝土氯盐侵蚀试验,获取混凝土抗压强度与侵蚀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能反映混凝土侵蚀时效的CEMC模型,并对CEMC模型进行FLAC3D二次开发。根据依托工程建立长坪隧道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原支护方案和大变形支护方案的不足,并模拟分析钢纤维混凝土(SFRC)衬砌材料和断面参数优化对围岩位移的控制效果。利用CEMC模型对隧道支护结构的长期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分析钢纤维混凝土(SFRC)的侵蚀效应和地下水的渗流效应对支护结构安全和围岩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吴国鹏[5](2019)在《白龙江中游地区板岩与千枚岩水-热致劣过程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白龙江中游地区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两类低级变质岩为研究对象,以水-常温、水-低温、水-高温及水-低温-高温等水-热环境为研究背景,以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在内外地质营力及不同水-热环境中的劣化过程及劣化机理为研究中心,通过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这两类低级变质岩在内外地质营力和不同水-热过程养护后的物理、力学性能,理化、微观结构、表观形貌等方面,开展白龙江中游地区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两类低级变质岩水-热致劣过程与机理研究,主要内容为:研究区引起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劣化的内外地质环境分析。分析研究区引起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劣化的内外地质营力是研究斜坡表层这两类低级变质岩劣化过程与机理的基本前提。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两类低级变质岩的劣化与斜坡赋存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地震、气象特征等条件密切相关。通过对研究区多年气象数据的整理及斜坡表层温度监测,对导致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劣化的水-热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5种不同水-热过程,即由降雨导致的“水-常温”过程,由降雨、地表低温共同导致的“水-低温”过程,由降雨、蒸发、地表高温共同导致的“水-高温”过程,由强降雨、强蒸发、地表高温导致的“极干-极湿”过程,以及由降雨、蒸发、地表高温、地表低温共同导致的“水-高温-低温交替”过程。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的劣化行为研究。从“物理、声学、力学劣化规律、表面形貌微观劣化规律、结构及矿物成分微观劣化规律、微裂纹微观断裂扩展过程”四个方面,研究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在内外地质营力共同作用下的劣化规律。通过密度实验、含水率试样、声波实验、回弹实验,分析不同深度板岩、千枚岩的密度、含水率、波速、回弹,获取板岩、千枚岩物理、声学、力学性能随深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偏光显微镜试验,获取板岩、千枚岩两类低级变质岩微观结构随深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多功能X-射线衍射(XRD)试验,揭示板岩、千枚岩两类低级变质岩矿物成分微观劣化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揭示板岩、千枚岩表面形貌微观劣化规律。不同水-热作用下斜坡表层两类低级变质岩劣化过程。研究从“试样宏观形态劣化规律、物理、声学、力学劣化规律”等方面,研究5种水-热作用下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的劣化规律。通过宏观形态观测,获取板岩、千枚岩宏观形态在5种水-热作用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密度实验、含水率试样、声波实验、单轴抗压实验,分析了5种水-热过程后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宏观形态、物理、声学、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不同水-热作用下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结构成分研究。研究从“试样表面形貌劣化规律,矿物及化学成分变化情况,结构及微裂纹微观断裂扩展过程”三个方面,研究5种水-热作用下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这两类低级变质岩的劣化规律。通过开展岩石薄片(切片)偏光显微镜试验,分析板岩、千枚岩的两类低级变质岩在5种不同水-热作用后微观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多功能X-射线衍射(XRD)试验,分析板岩、千枚岩两类低级变质岩在5种不同水-热作用后矿物成分含量及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揭示试样矿物成分在不同水-热作用下的微观物质劣化规律。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分析板岩、千枚岩的两类低级变质岩在5种不同水-热作用后表面形貌微观特征,揭示试样表面形貌微观劣化规律。不同水-热作用下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结构劣化机理研究。首先,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取在5种水-热作用下,试样内部应力分布与形变特征,并通过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表明5种水-热作用下试样内部结构变化及矿物成分的改变对其物理、力学性质产生严重影响;其次,通过定性判断,初步揭示5种水-热作用下试样劣化机理;最后,研究建立以孔隙度为基础的损伤变量,通过该损伤变量与宏观物理、力学参数及微观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建立良好的回归关系,定量确定板岩、千枚岩劣化机理。

于超云[6](2019)在《水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隧道、边坡、核废料处理、地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甚至古代石制遗迹等岩体结构的长期响应与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而岩石流变性质是进行岩体工程长期稳定性预测的重要依据。岩体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往往受到各种荷载和周围环境的共同作用。由于水岩作用造成的工程失稳案例层出不穷,这说明水对岩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充分了解水对岩石力学特性尤其是蠕变特性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关于水对岩石瞬时和蠕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还不够明确和充分。鉴于此,本课题拟通过大量物理试验、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并将试验结果应用于探索实际的工程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明确水对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其影响机理,丰富和完善岩石流变力学理论的研究,从而为预测岩体工程的长期稳定与安全提供参考。具体开展的工作以及主要结论如下:(1)广泛开展了含水率对红砂岩瞬时力学性质影响的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和巴西劈裂试验,综合分析含水率对红砂岩单轴抗压强度、特征应力、三轴强度、拉伸强度等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水红砂岩的压缩强度、拉伸强度、各阶段特征应力均随含水率增加而呈负指数形式衰减:强度软化系数随围压增大而增大,且水分对岩石抗拉强度的降低作用大于抗压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试样破坏模式逐渐由劈裂破坏向剪切破坏过渡。(2)设计了一套可与RMT-150C试验机配套使用的环境试验箱,对红砂岩试件开展了考虑荷载与水共同作用的单轴分级加载蠕变试验,并对表面密封的干燥和饱水试件进行常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与表面密封的干燥和饱水试件相比,受荷载和水共同作用的浸水红砂岩的蠕变应变、稳态应变率均增大,失效时间提前,长期强度降低。通过区分瞬时应变、与时间相关的蠕变应变和总应变,定义了变量声为蠕变应变与总应变的百分比,建立变量β与应力的关系。变量β随应力增加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将趋势的转折点对应的应力定义为长期强度。此外,通过对红砂岩进行常规单轴、三轴及巴西劈裂蠕变试验发现,变量β随应力先减小后增大趋势普遍存在,认为应变比β最小值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确定岩石长期强度的方法。(3)开展了不同应力和水共同作用下非饱和红砂岩试件(含水率分别为0%、2.97%、3.34%、3.37%和3.45%)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分别建立了瞬时应变、蠕变应变、稳态应变率和破坏时间与初始含水率的关系,分析初始含水率对红砂岩蠕变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恒定荷载与水共同作用下,即便是初始饱和岩样,其蠕变特性仍然有显着的变化。瞬时应变和稳态应变率随含水率的增加呈指数形式逐渐增大,而蠕变应变和破坏时间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4)对初始饱水红砂岩试件开展相同应力水平不同持载时间下的蠕变试验。结合80%高应力水平下不同蠕变时间后红砂岩试件的吸水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饱水红砂岩试件在蠕变前后吸水性能的变化规律,将吸水性能的改变与蠕变过程中的损伤演化和裂纹扩展建立联系。结果表明,浸水条件下的饱和试件受到荷载和水的共同作用,在蠕变的过程中,岩石内部裂纹不断增多导致产生与时间相关的变形,促使环境中的水不断的迁移到新裂隙尖端,加剧了水的物理力学作用,这是一个应力、水分迁移以及损伤演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也是在荷载与水共同作用下饱水岩样的蠕变力学特性依然显着变化的根本原因。(5)在真实破裂过程分析(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简称RFPA)软件的基础上,采用考虑应力—水—损伤耦合作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建立小尺寸岩石试件在浸水条件下的数值模型,结合试验数据确定模型参数,对不同应力水平下浸水模型的蠕变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干燥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发现,相同应力水平下浸水模型的破坏时间明显缩短,这个数值计算结果与物理试验规律十分一致,间接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合理性。(6)尽管松动圈的存在已经毫无争议,但是目前的松动圈理论还不能对松动圈形成的时间效应给以准确的物理解释和理论描述。采用考虑应力—水—损伤耦合作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再现水汽环境中围岩松动圈的形成过程,探讨围岩松动圈形成的时间效应机理。结果表明,水汽环境中围岩松动圈由应力导致的不规则的破裂圈和水分迁移导致的规则的材料弱化圈两部分组成。水分在围岩内部迁移伴随着围岩性质的弱化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过程,这就是围岩松动圈形成具有时间效应的原因。此外,讨论了有无防水加固方案及何时加固对围岩变形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及时采取防水加固的支护方案可以有效防止围岩变形。

徐慧臣[7](2019)在《木寨岭深埋隧道板岩吸水强度软化结构效应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木寨岭板岩隧道埋深大,岩体破碎,围岩变形受岩体结构效应影响显着,处于高地应力和地下水耦合作用下,隧道围岩蠕变特性显着,对隧道开挖进程及施工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以往的研究因缺乏能模拟工程实际环境条件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对于隧道板岩吸水强度软化结构效应及其吸水软化机理还未被充分认识,进而导致隧道支护设计与控制手段的确定缺乏可靠依据,从而难以实现对木寨岭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有效控制。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4311,深井软岩温压耦合吸水软化流变特性及控制对策)以及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岭特长隧道大变形控制与设计项目,利用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部软岩水理作用测试仪、真三轴实验系统和深部软岩五联蠕变实验系统,采用岩石力学、流变力学、损伤力学,从现场地质情况、室内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分为板岩吸水强度软化结构效应研究、板岩吸水强度软化结构效应数值模拟研究、长期时间效应下板岩吸水软化蠕变结构效应研究以期获取含水率和结构效应影响下的板岩力学特性,主要取得以下研究进展:(1)矿物成分含量和微观结构是导致木寨岭隧道大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隧道围岩粘土矿物含量多,石英含量低,容易吸水产生大变形破坏。(2)板岩吸水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缓速吸水阶段为板岩主要吸水阶段,通过反演分析确定了孔隙度和初始含水率是板岩吸水的关键参数。(3)板岩单轴压缩破坏形态受含水率和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相同层理倾角,单轴抗压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有减小趋势;相同含水状态,单轴抗压强度随着层理倾角增加有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呈“U”型分布。(4)利用单弱面理论解释了饱和状态下板岩受结构效应影响的单轴抗压强度变化规律,确定了易发生剪切破坏的层理倾角范围。(5)通过微观结构和理论分析,认为板岩的吸水软化机理为水沿层理弱面进入板岩内部,在层里面附近引起物理、化学、应力的耦合作用,使板岩沿层理面产生微裂隙,内部粘聚力降低,宏观上表现为强度降低,软化效应明显。(6)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层理倾角0°、30°和90°模型裂纹扩展主要受张拉应力控制,层理倾角45°和60°模型模型裂纹扩展主要受剪切应力控制;含水率对裂纹扩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层理倾角0°、30°和90°模型中,表现为含水率越低,模型裂纹受张拉应力控制越明显;数值模型的破坏形态与室内实验结果对应效果良好。(7)板岩蠕变参数受含水率和结构效应影响明显,总体蠕变量较小;板岩蠕变变形包含瞬态蠕变和稳态蠕变,加速蠕变现象不明显,建立了考虑含水率和结构效应的蠕变方程。(8)板岩蠕变实验中初始加载时刻和破坏时刻释放的能量占总能量的大部分。相同含水状态下,初始能量释放随着层理倾角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含水状态下,破坏时能量释放随着层理倾角的增加有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初始能量、破坏时累计能量、初始主频值和破坏时主频值随含水率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以下创新点:(1)通过多种实验设备协同、多尺度测量分析了含水率和结构效应对板岩力学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板岩吸水软化机理。(2)利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板岩吸水强度软化结构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含水率和结构效应对板岩裂纹扩展规律和破坏形态的影响。(3)通过自主研发的五联蠕变实验系统,进行了板岩吸水软化蠕变结构效应实验研究,建立了考虑含水率和结构效应的蠕变方程。掌握了受含水率和结构效应影响的板岩蠕变实验过程中声发射能量变化特点和主频特征变化规律。

张志敏[8](2018)在《水化作用下软岩的膨胀-蠕变-损伤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软岩是软弱、松散、破碎、膨胀、流变、强风化蚀变和高地应力的岩体统称。软岩问题是从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来的世界性难题,特别是煤矿软岩问题一直是困扰煤矿生产和建设的重要难题之一。红层泥岩是一种广泛分布且具有膨胀性的软岩,由于其沉积地质年代较新,结构连接普遍较弱,且含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等粘土矿物,具有遇水易软化膨胀,失水收缩等特点。本文以红层泥岩为研究对象,对红层泥岩在荷载和水化共同作用下的膨胀和流变特征展开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运用损伤力学和流变力学理论,构建了水化作用下红层泥岩的膨胀和流变损伤模型。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红层泥岩膨胀特性试验研究;(2)红层泥岩膨胀机理及模型研究;(3)水化作用下红层泥岩基本力学特性试验研究;(4)红层泥岩流变特性试验研究;(5)红层泥岩的膨胀-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和创新点:采用自行设计的饱水装置,在RYL-600微机控制岩石剪切流变试验仪试验平台上实现了无侧限条件下的膨胀-蠕变试验,研究了干燥红层泥岩的无侧限膨胀特性、蠕变特性,得到红层泥岩在水化和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膨胀-蠕变耦合曲线。通过比较无侧限和侧限条件下的膨胀试验结果发现,对于红层泥岩在侧限条件的约束下极大的限制了其轴向的膨胀变形,同时在无侧限条件下,红层泥岩在水化过程中表现出膨胀-蠕变共同作用的特征。采用不同含水状态下的红层泥岩试件进行不同低加载速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加载速率与含水率共同作用下红层泥岩的力学特征,分析了加载速率和水共同作用对红层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的影响。水对红层泥岩的强度劣化明显,红层泥岩峰值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含水率成负相关的关系,随着岩石含水率的增加红层泥岩的峰值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呈线性关系降低。饱和红层泥岩样对加载速率最不敏感,在几种加载速率作用下峰值强度差异很小,干燥和天然状态的红层泥岩的峰值强度与加载速率都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峰值强度都存在明显的增大。水化和荷载耦合作用的单轴试验在不同加载速率作用下,其强度略高于饱和岩样的强度,且其峰值强度受加载速率影响明显,加载速率越小其峰值强度越小。同时,水化样破坏时的峰值应变明显小于其他三种含水状态的岩样,且破坏后岩样破碎程度也远高于其他三种状态。通过水化作用下的红层泥岩的膨胀和蠕变耦合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应力水平作用下岩样从干燥状态向饱和状态变化时,由于应力和水化膨胀耦合作用对岩样变形、长期强度以及破坏模式的影响。由于红层泥岩遇水软化和膨胀应力的作用,降低了红层泥岩出现加速蠕变的应力水平,同时也缩短了红层泥岩出现加速蠕变的时间。在水化和荷载共同作用下红层泥岩的蠕变变形曲线发展趋势和常规含水率不变的岩样的蠕变变形曲线明显不同,由于水化膨胀变形的影响,轴向变形逐渐减小,当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又开始逐渐增加,变形速率也缓慢增加,最后变形急剧增加而发生破坏。为了描述红层泥岩常规的蠕变变形特征,建立了变参数的西原蠕变模型描述了红层泥岩常规流变特征,同时,为描述水化膨胀以及岩石劣化特性,将损伤变量引入西原模型中,将变参数西原蠕变损伤本构模型与膨胀模型串联,建立符合水化作用下的红层泥岩的膨胀蠕变损伤模型。

贾海梁,王婷,项伟,谭龙,申艳军,杨更社[9](2018)在《含水率对泥质粉砂岩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规律与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含泥质类软岩遇水后强度会发生显着弱化,严重影响各类工程的安全。对泥质粉砂岩进行室内吸水、脱水全过程试验,并测定其在脱水过程中不同饱和度下的物理(尺寸、纵波波速)、力学性质(单轴压缩、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表明:(1)脱水过程中岩样收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饱和度由55%降至40%的过程中其尺寸的减小速率最快;(2)脱水过程中岩样纵波波速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饱和度65%左右达到极小值;(3)随着饱和度的增加,岩样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降低趋势,且超过60%的强度损失(抗压强度损失68.2%、抗拉强度损失62.6%)发生在低饱和度的状态下(40%以下);(4)抗拉强度相较于抗压强度对水的软化效应更为敏感。综合分析上述结果,对岩石吸水和脱水的微(细)观过程进行描述。继而提出孔隙水对泥质粉砂岩的微(细)观软化机制,并将其分为两类:荷载依赖性机制——主要包括孔隙水压力变化、孔隙水的流动、结合水膜的润滑、Rhebinder效应等软化机制;非荷载依赖性机制——主要包括以黏土矿物水化为基础的软化机制,以及以可溶性矿物的溶蚀为基础的软化机制。最后,对不同含水状态下岩石软化的主导机制进行探讨。

陈孟婷[10](2018)在《水化作用下页岩力学软化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页岩气作用一种低碳、清洁的新兴能源,它的勘探与开发一直是国际能源的重点。目前“水平井+体积压裂+工厂化作业”是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基本模式。近年来,在水力压裂的实践中发现,相对于常规储层改造,在非常规储层的体积压裂过程中,存在用液量大的问题,北美地区的页岩气井的每口井的用液量均高达2×104m3,由于页岩特殊的孔隙结构特征,在返排过程中普遍出现返排率较低的特点,这就导致存在大量的压裂液滞留于储层中。大量的压裂液滞留于储层中,水与岩石必然产生的水化反应,根据水化相互作用原理,吸水后的和岩石微观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岩石的力学性质的软化,随即能够诱导新的裂缝产生或者开启原本处于闭合状态的天然裂缝,从而对压裂中形成的缝网形态、储层的导流能力和储层的稳定性等一系类工程施工问题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针对水化作用下的页岩力学软化特性的研究,对于油气勘探设计中优化返排制度及压裂施工设中泵注设计,以及为储集层流体提供连通性更好的渗流通道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龙马溪组井下岩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清水自由浸泡实验手段,借助一系列微观仪器及宏观试验仪器,对水化作用下不同浸水时间下的页岩的水化微细结构变化、孔径变化、微裂缝扩展行为进行分析,以浸水处理后的三轴压缩试验为依托,借助连续损伤力学和统计理论,建立水化-载荷耦合作用下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对水化作用下页岩的力学性质损伤效应演变过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页岩的X衍射、环境电镜试验,原本致密层状结构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逐渐变得松散分散,矿物之间的胶结程度逐渐降低,孔隙、裂缝增多。通过核磁横向驰豫时间T2谱面积反演分析和压汞试验,水化作用促使原有小孔隙膨胀,渗透率增加,原本孔隙密集的互相连通,并伴随产生新的裂缝。通过CT技术,建立了评价浸水处理后页岩细观损伤的方法,揭示了页岩在水化作用下,由于毛细管力的作用,基质内部微观结构及次生裂缝经历了斜交缝出现→斜交缝扩展→基质微裂隙出现→斜交缝扩展加速→微裂缝分叉扩展→水化裂缝产生→微裂隙扩展贯通的演变过程。(2)通过开展室内三轴压缩试验,揭示了页岩在水化作用下力学参数软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浸水作用对岩石的影响是渐进的,初期影响较为显着,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软化效应逐渐较弱。采用页岩的软化度,表征水化作用下岩石强度的影响程度。岩石时间对岩石的破坏形态影响显着,水化作用初期,页岩破坏特征一般表现为劈裂张拉破坏。在高围压下,伴随着水化作用时间的增加,岩石塑性明显增强。(3)将水化-载荷作用耦合到统计损伤本构模型中,运用连续损伤力学和统计力学理论,通过岩石微元强度的Weibull分布建立损伤演化方程,推导出水化-载荷作用下岩石的损伤本构模型,对页岩劣化过程进行描述。水化时间的延长和围压作用均会对Weibull参数m、F0的值造成影响,水化初期,水化作用时间对m影响较大。

二、地下水对泥板岩强度软化的损伤力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下水对泥板岩强度软化的损伤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吸水与工程扰动耦合效应的强—中风化硅质板岩损伤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隧道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2.2 工程地质概况
    2.3 工程地质评价
第三章 中风化板岩吸水强度软化效应
    3.1 现场取样
    3.2 中风化板岩基本物理性质实验
    3.3 吸水特性实验
    3.4 强制饱和吸水率实验
    3.5 中风化板吸水强度实验
    3.6 板岩的破坏形态分析
    3.7 岩石破坏强度准则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石吸水软化数值模拟分析
    4.1 有限元原理
    4.2 FLAC~(3D)简介
    4.3 数值模型的建立
    4.4 模型破坏过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风化板岩吸水损伤机理分析
    5.1 板岩中的赋水状态分析
    5.2 微观结构及矿物成分试验
    5.3 板岩遇水损伤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扰动及吸水软化耦合对板岩的损伤分析
    6.1 损伤变量
    6.2 试验设计及步骤
    6.3 损伤变量分析
    6.4 工程扰动后的微观结构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2)西部白垩系饱和冻结砂岩蠕变损伤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岩石蠕变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2 冻结岩石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3 冻结岩石蠕变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4 岩石流变本构模型及蠕变损伤力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白垩系冻结砂岩物理特性及热物理参数分析
    2.1 岩样的采集制备及筛选
        2.1.1 岩样采集
        2.1.2 岩样钻取与加工制备
        2.1.3 岩样声波筛选
    2.2 岩样的微观分析
        2.2.1 岩样矿物组成分析
        2.2.2 岩样扫描电镜分析
        2.2.3 岩样能谱分析
    2.3 砂岩物理参数与结果分析
        2.3.1 试验方案与设备
        2.3.2 砂岩的物理特性试验
    2.4 砂岩热物理参数分析
        2.4.1 分析原理及模型
        2.4.2 试验方案及步骤
        2.4.3 热物理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2.4.4 温度对热参数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白垩系冻结砂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3.1 试验方案及内容
        3.1.1 试验方案
        3.1.2 试验内容
    3.2 试验设备及步骤
        3.2.1 试验设备
        3.2.2 试验步骤
    3.3 不同冻结温度下砂岩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3.3.1 冻结砂岩单轴压缩试验
        3.3.2 冻结因子表示的强度变化规律分析
        3.3.3 冻结砂岩单轴破坏形态分析
    3.4 不同冻结温度下砂岩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3.4.1 冻结砂岩三轴压缩试验
        3.4.2 冻结砂岩三轴破坏形态分析
    3.5 细观破坏模拟及机理分析
        3.5.1 饱和冻结砂岩破坏模拟
        3.5.2 破坏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白垩系冻结砂岩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4.1 蠕变力学试验准备
        4.1.1 影响蠕变结果的因素
        4.1.2 蠕变试验方案
        4.1.3 蠕变试验设备
        4.1.4 蠕变试验步骤
    4.2 蠕变曲线处理方法
    4.3 白垩系砂岩蠕变试验结果
        4.3.1 蠕变全过程变形曲线
        4.3.2 分级连续加载蠕形曲线
        4.3.3 稳态蠕变速率曲线
    4.4 常规应力-应变与蠕变应力-应变对比
    4.5 冻结砂岩长期强度的确定
        4.5.1 应力-应变等时曲线簇
        4.5.2 稳态蠕变速率和应力水平的关系
        4.5.3 长期强度与三轴力学强度比较
    4.6 砂岩蠕变宏观破坏形态及机理分析
    4.7 不同因素对蠕变特性的影响
        4.7.1 岩性对蠕变特性的影响
        4.7.2 温度对蠕变特性的影响
        4.7.3 围压对蠕变特性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5 白垩系冻结砂岩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及参数反演
    5.1 岩石蠕变模型
        5.1.1 岩石蠕变理论
        5.1.2 模型基本力学元件
        5.1.3 基本组合模型及其微分一维本构关系通式
    5.2 饱和冻结砂岩蠕变损伤行为
        5.2.1 基于声发射能量参数的损伤特性分析
        5.2.2 蠕变过程损伤演化
    5.3 考虑损伤的饱和冻结砂岩黏弹塑蠕变本构模型
        5.3.1 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
        5.3.2 黏弹塑模型参数辨识
    5.4 考虑损伤的饱和冻结砂岩分数阶蠕变本构模型
        5.4.1 分数阶微积分理论
        5.4.2 分数阶组合元件分析
        5.4.3 考虑损伤的分数阶蠕变本构模型
        5.4.4 分数阶模型参数辨识
    5.5 模型参数反演对比分析
    5.6 分数阶模型下蠕变参数多因素分析
        5.6.1 蠕变参数影响程度分析
        5.6.2 黏弹性体黏滞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5.6.3 分数阶黏弹性导数与加载系数的关系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3)页岩井壁多因素扰动细观损伤特性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页岩井壁稳定性研究进展
        1.2.1 页岩井壁稳定性力学机理研究
        1.2.2 页岩井壁稳定性力学化学耦合研究
        1.2.3 页岩井壁围岩受钻井施工扰动影响研究
        1.2.4 页岩井壁失稳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扰动状态概念理论研究
        1.3.1 扰动状态概念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1.3.2 扰动状态概念理论的优点和缺点
    1.4 细观统计损伤理论研究
    1.5 研究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3 论文创新点
2 页岩地层岩石组构、强度及工程地质特性
    2.1 研究区块地质概况
    2.2 页岩矿物组分和微细观结构分析
        2.2.1 页岩矿物组分分析
        2.2.2 页岩微细观结构特征分析
    2.3 页岩岩石力学强度特性
        2.3.1 页岩硬度和塑性系数测试
        2.3.2 页岩单轴抗压强度测试
        2.3.3 页岩三轴抗压强度测试
        2.3.4 页岩直接剪切试验
        2.3.5 页岩抗拉强度测试
    2.4 研究区块页岩地层工程地质特性
        2.4.1 页岩地层流体物理化学特性
        2.4.2 页岩地层初始地应力及地层压力剖面预测
        2.4.3 页岩地层温度场
    2.5 本章小结
3 页岩井壁多因素扰动细观损伤及力学行为研究
    3.1 钻井机械动力作用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3.1.1 钻头破岩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3.1.2 钻柱振动对井壁围岩的扰动分析
        3.1.3 页岩动力扰动试验研究
    3.2 钻井应力卸荷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3.2.1 页岩井壁围岩应力状态分析
        3.2.2 页岩卸荷扰动试验研究
    3.3 钻井液与地层温度传递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3.3.1 井壁围岩温度场分布
        3.3.2 井壁围岩附加热应力场
        3.3.3 页岩热效应扰动试验研究
    3.4 页岩水化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3.4.1 钻井液渗流扩散力学机理
        3.4.2 钻井液与井壁围岩的水化作用
        3.4.3 页岩水化动扰动试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页岩井壁围岩多因素扰动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4.1 岩石统计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
        4.1.1 常采用的岩石强度理论
        4.1.2 概率统计理论
    4.2 页岩各因素扰动统计损伤模型研究
        4.2.1 页岩各因素扰动统计损伤模型构建思路
        4.2.2 页岩各因素扰动统计损伤模型建立
    4.3 页岩各因素扰动与加荷耦合统计损伤模型和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4.3.1 页岩各因素扰动与加荷耦合统计损伤模型建立
        4.3.2 页岩动力冲击扰动与加荷耦合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建立
    4.4 页岩多因素扰动耦合统计损伤模型研究
        4.4.1 多因素扰动耦合总损伤变量
        4.4.2 钻井施工多因素扰动耦合总损伤变量建立
    4.5 本章小结
5 页岩井壁钻井多因素扰动损伤失稳研究
    5.1 页岩井壁围岩失稳力学机理
        5.1.1 井壁坍塌破坏机理
        5.1.2 井壁破裂破坏机理
    5.2 考虑多因素扰动损伤页岩井壁失稳力学分析
        5.2.1 井壁围岩总应力场分布
        5.2.2 井壁围岩主应力分布
        5.2.3 考虑多因素扰动损伤页岩井壁坍塌压力计算
        5.2.4 考虑多因素扰动损伤页岩井壁破裂压力计算
        5.2.5 页岩井壁失稳预警系统
    5.3 水化损伤井壁失稳周期确定
        5.3.1 页岩水化损伤变量确定
        5.3.2 页岩井壁坍塌周期的确定
        5.3.3 计算程序
        5.3.4 实例分析
    5.4 钻井液强化井壁技术
        5.4.1 钻井液强化井壁机理
        5.4.2 室内试验与配方优选
        5.4.3 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得的荣誉
致谢

(4)高地应力环境下炭质板岩流变力学特性与硐室围岩大变形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岩石流变试验研究进展
    1.3 岩石流变本构关系及数值模型研究现状
        1.3.1 岩石流变本构关系研究现状
        1.3.2 蠕变数值模型二次开发研究现状
    1.4 隧道围岩大变形控制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炭质板岩物理力学试验
    2.1 引言
    2.2 三轴压缩试验
        2.2.1 试样制备
        2.2.2 试验方案
        2.2.3 应力应变特征
        2.2.4 强度参数分析
        2.2.5 试样破坏形态
    2.3 巴西劈裂试验
        2.3.1 试验方案
        2.3.2 试验结果
    2.4 循环加卸载试验
        2.4.1 试验方案
        2.4.2 试验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炭质板岩流变力学试验及蠕变模型
    3.1 试验方案
    3.2 分级加载和分级加卸载流变试验
        3.2.1 分级加载蠕变试验
        3.2.2 分级加卸载蠕变试验
        3.2.3 应变分量分析
        3.2.4 等时应力-应变关系
    3.3 非线性蠕变模型与参数辨识
        3.3.1 蠕变模型的建立
        3.3.2 蠕变本构方程
        3.3.3 三维蠕变方程
        3.3.4 蠕变模型参数辨识
        3.3.5 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硬化损伤蠕变模型FLAC3D二次开发
    4.1 硬化损伤蠕变模型的差分形式
        4.1.1 FLAC3D蠕变模型的构建
        4.1.2 受力与变形一般表达式
        4.1.3 三维蠕变差分方程
        4.1.4 关于粘塑性应变和损伤变量
    4.2 HDCVISC模型FLAC3D二次开发
        4.2.1 FLAC3D二次开发的方法
        4.2.2 自定义模型编写过程
        4.2.3 核心程序
    4.3 模型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地应力炭质板岩地下硐室围岩大变形控制
    5.1 工程概况
        5.1.1 水文地质条件
        5.1.2 原设计支护结构
        5.1.3 围岩大变形情况
    5.2 围岩大变形特征与成因分析
        5.2.1 围岩大变形特征
        5.2.2 围岩大变形成因
    5.3 围岩大变形处置试验
        5.3.1 试验段支护结构
        5.3.2 试验段施工监测方案
        5.3.3 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5.3.4 应力监测结果分析
        5.3.5 试验效果评价与改进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地应力炭质板岩地下硐室长期稳定性数值分析
    6.1 数值模拟方案
    6.2 模型建立
        6.2.1 CEMC模型开发
        6.2.2 隧道模型建立
        6.2.3 参数选取
    6.3 支护方案优化数值分析
        6.3.1 原支护方案数值分析
        6.3.2 大变形支护方案数值分析
        6.3.3 新型衬砌材料的应用分析
        6.3.4 断面参数的进一步分析
    6.4 长期稳定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论文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B:HDCVISC模型核心程序
致谢

(5)白龙江中游地区板岩与千枚岩水-热致劣过程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白龙江中游地区环境分析
        1.2.2 不同水-热作用下岩石劣化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劣化环境与行为研究
    2.1 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赋存环境分析
        2.1.1 地质环境因素
        2.1.2 气候环境因素
    2.2 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的劣化环境监测与行为现场测试
        2.2.1 劣化环境监测及分析
        2.2.2 劣化行为测试及分析
    2.3 斜坡表层板岩、千枚岩变化规律研究
        2.3.1 密度变化规律
        2.3.2 含水率变化规律
        2.3.3 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2.3.4 表面形貌劣化规律
        2.3.5 矿物成分变化规律
        2.3.6 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水-热条件下板岩、千枚岩宏观性质劣化特征
    3.1 不同水-热过程后岩石劣化过程实验研究
        3.1.1 试样选取及制备
        3.1.2 试验过程及方法
    3.2 试样形态变化规律
        3.2.1 水-常温养护后试样形态变化
        3.2.2 水-低温养护后试样形态变化
        3.2.3 水-高温养护后试样形态变化
        3.2.4 交替养护后试样形态变化
    3.3 试样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3.3.1 试样质量变化规律
        3.3.2 试样密度变化规律
        3.3.3 试样含水率变化规律
    3.4 试样纵波波速变化规律
    3.5 试样力学性能变化
        3.5.1 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3.5.2 单轴抗压强度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热条件下板岩、千枚岩结构与成分变化特征
    4.1 不同水-热过程后试样微观结构变化
        4.1.1 水-常温作用后试样微观结构
        4.1.2 水-低温作用后试样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4.1.3 水-高温作用后试样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4.1.4 极干-极湿作用后试样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4.1.5 交替作用后试样微观结构劣化规律
    4.2 不同水-热养护后试样表层微观特征变化
        4.2.1 试样表观形貌变化规律
        4.2.2 水-热作用后试样表面形貌
        4.2.3 水-低温作用后试样表面形貌规律
        4.2.4 水-高温作用后试样表面形貌规律
        4.2.5 极干-极湿作用后试样表面形貌规律
        4.2.6 交替作用后试样表面形貌规律
    4.3 不同水-热过程后试样矿物成分变化规律
        4.3.1 水-常温作用后试样成分变化规律
        4.3.2 水-低温作用后试样成分变化规律
        4.3.3 水-高温作用后试样成分变化规律
        4.3.4 极干-极湿作用后试样成分变化规律
        4.3.5 交替作用后试样成分变化规律
    4.4 不同水-热过程后试样化学成分变化
        4.4.1 化学反应
        4.4.2 水-常温作用下试样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4.4.3 水-低温作用下试样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4.4.4 水-高温作用后试样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4.4.5 极干-极湿作用下试样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4.4.6 交替作用下试样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水-热条件下试样劣化机理研究
    5.1 不同水-热条件下试样劣化过程模拟研究
        5.1.1 基本方程与边界条件
        5.1.2 模拟过程
        5.1.3 不同水-热作用下试样应力-应变分布
        5.1.4 试样抗压强度变化
    5.2 不同水-热作用下板岩、千枚岩致劣机理定性判断
    5.3 不同水-热作用下板岩、千枚岩致劣机理定量分析
        5.3.1 损伤变量建立
        5.3.2 损伤变量与宏观损伤特征的关联性
        5.3.3 损伤变量与微观损伤特征的关联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水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水软化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分析
    1.3 岩石流变力学研究进展及分析
        1.3.1 岩石蠕变的基础理论
        1.3.2 岩石蠕变试验
        1.3.3 岩石蠕变机制
        1.3.4 蠕变过程的裂纹扩展
        1.3.5 水对岩石蠕变力学特性的影响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2 水对岩石瞬时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材料
        2.3.1 微观特性
        2.3.2 基本宏观物理特性
        2.3.3 吸水特性
    2.4 不同含水状态的红砂岩单轴压缩试验
        2.4.1 试验描述
        2.4.2 红砂岩应力-应变曲线
        2.4.3 含水率与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关系
        2.4.4 含水率与各阶段特征应力的关系
    2.5 不同含水状态的红砂岩巴西劈裂试验
        2.5.1 试验描述
        2.5.2 试验结果
    2.6 不同含水状态的红砂岩三轴压缩试验
        2.6.1 试验描述
        2.6.2 试验结果
    2.7 讨论
        2.7.1 岩石的软化系数
        2.7.2 岩石的破坏模式
    2.8 本章小结
3 荷载与水共同作用下岩石单轴分级加载蠕变试验
    3.1 引言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3.2.2 试验设备
        3.2.3 试验方案
    3.3 试验结果
        3.3.1 应力—应变曲线
        3.3.2 蠕变曲线和破坏模式
    3.4 结果分析及讨论
        3.4.1 瞬时应变ε_0和蠕变应变ε_1
        3.4.2 应变率和稳态应变率
        3.4.3 长期强度
    3.5 本章小结
4 荷载与水共同作用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机理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4.2.1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4.2.2 试验设备
        4.2.3 试验方案
    4.3 试验结果
        4.3.1 含水率与瞬时应变ε_0的关系
        4.3.2 含水率与蠕变应变ε_1的关系
        4.3.3 含水率与稳态应变率ε的关系
        4.3.4 含水率与破坏时间T_f的关系
    4.4 荷载与水共同作用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
        4.4.1 持载前后饱和红砂岩的吸水性能
        4.4.2 浸水红砂岩的微观结构
    4.5 本章小结
5 浸水条件下岩石蠕变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其工程应用
    5.1 数值计算方法
        5.1.1 岩石非均质性
        5.1.2 岩石中水分迁移规律
        5.1.3 水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弱化规律
        5.1.4 水对岩石的膨胀作用
        5.1.5 荷载作用下的岩石损伤
        5.1.6 应力—水—损伤耦合作用
    5.2 数值计算模型及其参数的确定
    5.3 浸水条件下岩石蠕变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5.3.1 干燥岩石试件的数值蠕变试验
        5.3.2 浸水岩石试件的数值蠕变试验
    5.4 时变型松动圈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
        5.4.1 围岩松动圈基础理论
        5.4.2 数值模型
        5.4.3 数值试验结果
        5.4.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木寨岭深埋隧道板岩吸水强度软化结构效应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板岩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2 水岩作用研究现状
        1.2.3 岩体结构效应实验研究现状
    1.3 存在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板岩吸水强度软化结构效应实验研究
    2.1 岩体地质条件
        2.1.1 地质条件
        2.1.2 取样描述
    2.2 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特征
        2.2.1 矿物成分分析
        2.2.2 微观结构分析
    2.3 板岩吸水特性实验
        2.3.1 实验原理
        2.3.2 实验设计
        2.3.3 吸水特性实验结果分析
    2.4 板岩吸水参数反演分析
        2.4.1 数值反演方法介绍
        2.4.2 数值反演分析结果
    2.5 板岩吸水强度软化结构效应实验
        2.5.1 劈裂实验
        2.5.2 板岩吸水强度软化结构效应实验
        2.5.3 板岩吸水强度软化结构效应实验结果
    2.6 破坏强度准则
    2.7 板岩吸水软化机理分析
        2.7.1 微观结构变化
        2.7.2 板岩吸水软化机理
    2.8 本章小结
3 板岩吸水强度软化结构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3.1 离散元数值模拟
        3.1.1 离散元原理
        3.1.2 数值模型建立
    3.2 模型破坏过程分析
    3.3 模型破坏形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板岩吸水软化蠕变结构效应实验研究
    4.1 五联蠕变实验系统
        4.1.1 实验系统组成
        4.1.2 实验系统特点
    4.2 蠕变实验设计
        4.2.1 实验方案
        4.2.2 加载路径
        4.2.3 实验步骤
    4.3 蠕变实验结果分析
        4.3.1 蠕变实验应力特征分析
        4.3.2 蠕变实验应变特征分析
        4.3.3 含水状态对蠕变特性影响分析
    4.4 板岩蠕变本构模型
        4.4.1 本构模型概述
        4.4.2 板岩本构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板岩吸水软化蠕变结构效应声发射特征研究
    5.1 声发射监测系统
    5.2 自然状态板岩蠕变声发射特征分析
        5.2.1 能量特征分析
        5.2.2 波形特征分析
    5.3 饱和状态板岩蠕变声发射特征分析
        5.3.1 能量特征分析
        5.3.2 波形特征分析
    5.4 干燥状态板岩蠕变声发射特征分析
        5.4.1 能量特征分析
        5.4.2 波形特征分析
    5.5 含水率和结构效应影响的声发射特征规律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水化作用下软岩的膨胀-蠕变-损伤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岩的膨胀特性研究
        1.2.2 水化作用下软岩的基本力学特性研究
        1.2.3 软岩的流变损伤特性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采用的技术路线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层泥岩膨胀特性试验研究
    2.1 概述
    2.2 试验方案及试样制备
        2.2.1 试验方案设计
        2.2.2 试样制备
    2.3 红层泥岩自由膨胀试验
        2.3.1 试验仪器及步骤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红层泥岩侧限膨胀试验
        2.4.1 试验仪器及步骤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5 红层泥岩无侧限膨胀试验
        2.5.1 试验仪器及步骤
        2.5.2 试验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层泥岩的膨胀机理及理论模型
    3.1 概述
    3.2 红层泥岩的分布及成岩过程
        3.2.1 我国红层泥岩的分布
        3.2.2 湖南地区红层特点
        3.2.3 红层泥岩的成岩作用
    3.3 红层泥岩的微观试验研究
        3.3.1 红层泥岩的矿物成分分析
        3.3.2 红层泥岩的微观结构分析
        3.3.3 红层泥岩的膨胀机理
    3.4 红层泥岩的膨胀理论
        3.4.1 湿度应力场理论
        3.4.2 经验公式膨胀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层泥岩常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4.1 概述
    4.2 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4.2.0 试验仪器
        4.2.1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案
        4.2.2 试验结果
        4.2.3 水对红层泥岩力学参数的影响
        4.2.4 加载速率对红层泥岩力学参数的影响
    4.3 三轴试验研究
        4.3.1 试验仪器
        4.3.2 试验方案
        4.3.3 试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化作用下红层泥岩流变试验研究
    5.1 概述
    5.2 水化作用下红层泥岩膨胀-蠕变试验方案设计
        5.2.1 蠕变加载方式
        5.2.2 水化作用下的膨胀和蠕变耦合作用的实现
    5.3 无水化膨胀的红层泥岩蠕变试验研究
        5.3.1 试验准备
        5.3.2 加载方式
        5.3.3 试验步骤
        5.3.4 试验结果分析
    5.4 水化作用下红层泥岩的膨胀-蠕变耦合试验研究
        5.4.1 试验准备及试验仪器
        5.4.2 加载方式
        5.4.3 试验步骤
        5.4.4 试验结果
    5.5 水化作用下红层泥岩的膨胀-蠕变耦合试验结果分析及机理研究
        5.5.1 无水化膨胀红层泥岩的蠕变特征分析
        5.5.2 水化膨胀红层泥岩的蠕变特征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化作用下膨胀-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6.1 概述
    6.2 水化作用下红层泥岩的膨胀-蠕变本构基本元件模型
        6.2.1 基本流变元件
        6.2.2 典型的元件蠕变本构模型
        6.2.3 膨胀元件
    6.3 无水化膨胀作用下红层泥岩的变西原蠕变本构模型
        6.3.1 变参数西原蠕变本构模型的建立
        6.3.2 最小二乘法模型参数识别
        6.3.3 变参数西原蠕变本构模型参数识别及模型验证
    6.4 水化-荷载作用下红层泥岩非线性膨胀-流变损伤模型
        6.4.1 水化损伤演化方程
        6.4.2 膨胀应力对蠕变的作用
        6.4.3 考虑水化作用下的基于西原模型的膨胀-蠕变损伤模型的建立
        6.4.4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模型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水化作用下页岩力学软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化作用对岩石劣化的研究现状
        1.2.2 水化相互软化机理的研究现状
        1.2.3 水化损伤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水化作用页岩损伤微观机理研究
    2.1 水化作用下微观损伤特征试验方案
        2.1.1 试样的准备
        2.1.2 微观损伤研究试验方案
    2.2 水化作用对页岩微观特征影响研究
        2.2.1 水化作用下岩样微观结构特征
        2.2.2 水化作用下岩样的孔径特征
    2.3 水化作用下岩样的CT成像分析
        2.3.1 水化作用下CT成像分析
        2.3.2 水化作用下CT灰度直方图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化作用下页岩力学损伤试验研究
    3.1 岩样自由浸水及力学损伤试验方案
        3.1.1 试件制备
        3.1.2 试验步骤及设备
    3.2 岩样自由浸水试验结果分析
        3.2.1 岩样直径及高度与浸水时间的关系
        3.2.2 岩样含水率与浸水时间的关系
        3.2.3 岩样质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
    3.3 水化作用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3.3.1 水化作用后页岩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3.3.2 水作用后力学参数结果分析
    3.4 水化作用下页岩的破坏形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化作用下页岩损伤模型
    4.1 页岩力学特性分析与本构关系概述
    4.2 水化作用下页岩损伤演化方程的确定
    4.3 水化作用下石微元强度的确定
    4.4 水化作用下损伤模型的确定
    4.5 水化作用下页岩损伤本构模型的统计参数确定
    4.6 水化作用下页岩损伤本构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4.6.1 水化作用时间与模型参数关系
        4.6.2 围压与Weibull分布参数的关系
        4.6.3 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4.7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地下水对泥板岩强度软化的损伤力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吸水与工程扰动耦合效应的强—中风化硅质板岩损伤机理[D]. 赵鹏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西部白垩系饱和冻结砂岩蠕变损伤力学特性研究[D]. 魏尧.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页岩井壁多因素扰动细观损伤特性及稳定性研究[D]. 折海成.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高地应力环境下炭质板岩流变力学特性与硐室围岩大变形控制[D]. 李松.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4)
  • [5]白龙江中游地区板岩与千枚岩水-热致劣过程与机理研究[D]. 吴国鹏. 兰州大学, 2019(02)
  • [6]水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 于超云.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7]木寨岭深埋隧道板岩吸水强度软化结构效应实验研究[D]. 徐慧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
  • [8]水化作用下软岩的膨胀-蠕变-损伤特性研究[D]. 张志敏.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 [9]含水率对泥质粉砂岩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规律与机制[J]. 贾海梁,王婷,项伟,谭龙,申艳军,杨更社.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7)
  • [10]水化作用下页岩力学软化特性研究[D]. 陈孟婷.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地下水对页岩强度软化的损伤力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