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名字是“民进”

我们的名字是“民进”

一、我们的名称叫“民进”(论文文献综述)

吴宏英[1](2021)在《生活书店与民进的渊源》文中指出生活书店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前身之一,也是三家书店中成立时间最早、存续时间最长、声名最大、分店最多的书店。作为是民国时期重要的进步文化机构之一,它与中国民主促进会的渊源很深。徐伯昕、生活书店、《民主》周刊和民进成立生活书店的主要创始人、总经?

华方正[2](2020)在《民主党派社会基础演变的历史考察——兼论党外知识分子是民主党派主要社会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基础问题是关乎民主党派的生存与延续,关乎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基本职能、发挥其在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中的重要作用的根本性问题。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政治体制变迁以及政党目标、任务的变化而变化。民主党派成立之后,其社会基础最初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主,新中国成立初期得以重新确立,经过了发展壮大与萎缩虚化,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最终演变成以党外知识分子为主要社会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孙曈[3](2020)在《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国情,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主要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下,存在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的两个维度,由于参政党与执政党在目标、利益和使命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携手形成了“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认同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政治发展道路,构建了新型的中国政党制度。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参政党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一历史性文件中,将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定性为“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①由此可见,中国参政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信任,同时所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但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参政党认同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参政党在领导班子建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自身建设等还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影响了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从政党认同的视角来把握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脉络,总结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探索今后参政党认同的路径,对新时代参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脉络,论证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发挥参政党政党功能、与执政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基础。通过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参政党认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参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履职绩效、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认同路径,为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参政党的认同度、提升中国参政党的履职能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论文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述。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政党认同理论概念问题,如:认同、政治认同、政党认同进行界定与解读;对参政党认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认同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为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是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参政党认同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三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认同的空间、认同的平台、自我认同层面阐明新时代参政党认同的机遇;从意识形态、信息技术、大统战工作格局、参政党履职能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层面阐述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参政党认同的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出当前参政党认同面临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参政党认同理论,分别从政党意识形态认同、参政党队伍认同、参政党履职绩效认同、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发展路径及对策。

彭兴智[4](2020)在《蔡英文当局推行“事实台独”路线解析》文中研究指明"事实台独"已成为岛内的主流"台独"论述,其特征是运用柔性、渐进、隐蔽和欺骗的手段,图谋通过"反统反中"的方式来推行"台独"路线。"事实台独"的本质有两个取向,即"中华民国台湾化"和"台独中华民国化",民进党执政时期的"事实台独"体现为"台独中华民国化"。蔡英文当局通过推行"事实台独"路线为实现"台独"目标"奠基铺路",对台湾民众的政治态度、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预见,蔡英文在第二任期内将继续推行"事实台独"路线。对此,我们要高度警惕并坚决遏制"事实台独",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

石钊欣[5](2019)在《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研究 ——基于广州等地政协提案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更好地履行职能。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是关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关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民主党派要进一步认识自身的代表性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各民主党派在政协中以本党派名义提出的提案为研究对象,以广州市、北京市和青岛市政协提案为例,从利益代表的视角分析民主党派代表性的现状,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说明,最后从理论层面论述民主党派代表性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政党是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政治核心,利益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并体现在其政治纲领中,政党通过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力,参与政治活动来反映并代表各自阶级、阶层、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将所研究的问题明确为民主党派在实际政治活动中代表谁的利益,以民主党派政协提案所体现的利益代表性来反映其政治代表性。重点是依据群体广度、党派特色等对民主党派所代表的社会群体提出可能的分类。通过对提案的分析,得出基本结论:从政协提案情况来看,各民主党派基本上既代表了与自身党派特色相关的群体的利益,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身所联系群体的利益,还较多地代表了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代表性呈现多样化特点,民主党派有着多重代表功能,同时又基于三地政协提案总结了各党派代表性现状。本文还论述了民主党派提案一些较为普遍的特点,如有较强的整体性和全局性意识,体现党派特色、发挥优势作用,紧密贴合中心工作、热点问题及调研课题等。这些情况和特点主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的利益和思想政治基础、各民主党派章程规定、中国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多党合作中的政治协商、人民政协工作和政府工作、民主党派承担的调研课题、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情怀担当等因素有关。

董仲磊[6](2017)在《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是中国多党合作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理论需要,是应对西方国家多党轮流执政、政党相互倾轧挑战而进行的理论创新。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路径优化,关乎中国政党理论自信的彰显,关乎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发展,关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积极性的发挥。研究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及实践,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政党关系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增强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挑战和冲击的自信。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动态研究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沿革,认真梳理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特征与实践价值,深刻总结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实践成就、基本经验,深入剖析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现实困境及成因,进而探索可供选择的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优化路径。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是在中国特定背景和历史逻辑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根植中国土壤、符合中国实际的多党同心合作指导思想,“求同存异”是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合作这一发展历程的不变主题。通过党际关系视角、执政方式视角、监督机制视角,综合比较分析中西方政党理论和实践的差异与特点,呈现出合作共赢与零和博弈、执政参政与轮流执政、互相监督与恶斗扯皮的本质区别;在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主体力量,它们既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关系,又有领导与接受领导、执政与参政、合作与诤友的关系;它们既有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共同点,又有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差异性,从而形成了生死与共的政治命运共同体。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质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多维性与和谐性相统一、平等性与包容性相统一的主要特征。当前,面对新挑战、新局势、新常态,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在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政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政党能力在建设中表现不平衡、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的动力不足。对此,研究从推进政党文化认同、加强政党自身建设、提高政党协商效能三个方面为切入,系统优化了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实践路径。

刘佳雁[7](2016)在《日渐异化的“中华民国”论述——兼谈大陆方面如何处理“中华民国”问题》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政治协商和谈判务实处理台湾当局政治地位是促进两岸政治关系正常化的必由之路。而处理台湾当局政治地位与如何对待"中华民国"问题则紧密关联。"中华民国"问题在两蒋时期并未突显,盖因台湾当局当时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追求国家统一;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当局逐渐背离一个中国原则,"中华民国"遂成为两岸政治关系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议题。两岸围绕"中华民国"的争议加剧了双方的固有分歧和矛盾,严重制约了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整理台湾当局对自身政治定位和"中华民国"论述的演变脉络,无疑有助于我们厘清现今所谓"中华民国"问题的内涵与实质,并可为尝试探讨如何对待台湾方面要求大陆方面"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何溢诚[8](2014)在《政治传播:台湾选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台湾竞争型选举民主的制度安排下,民主政治必然成为媒体政治,所有的政治都是传播,政党属性,候选人特质,施政评价,都会影响阅听选民的投票选择,选举人多半自认为政见取向,可以理性判断候选人所提的政策纲领、文宣内容,作为投票参照依据。此外,国族认同意识、统独认同倾向与政党认同偏好,不仅选择性暴露、理解、记忆统派媒体与独派媒体,亦与投票行为高度相关。在竞选过程中,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的涵盖率非常有限,所以需藉助大众传播与媒体传播的强大放送能力,传达政治讯息于阅听选民,其中仍以电视媒体政治传播效果最大;然而,台湾选民的政治主观意识特强,大多自认为不会受媒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的影响而左右投票抉择。在台湾竞选政治传播中,目前新媒体的接触面与普及率仍不高,20-29岁年轻选民,新媒体高度使用者,大多只浏览静观,较少行动作为,从网民变成公民再到选民仍有一段距离,在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政治传播情境脉络效应下,进行SWOT分析后,提出优势互补、共创利基的全媒体融合策略,据以极大化各人口特徵与政治认同选民的接触面,发挥合超综效。在台湾政治传播趋同理论的建构上,发现专家学者、政治菁英、选举操盘手的认知与一般普罗大众、阅听选民的戚知并不雷同,这也许是政治寡头铁律的必然,但更进一步以正反合辩证逻辑进行归纳和演译,还是可以解构出虽然台湾经历五次领导人选举,国、民两党相互观摩学习,轮流执政,亦且面对国族认同、统独认同与政党认同已趋稳定的选民结构,为争取认同台湾、维持现状、中间选民的支持,并迎合媒体生态,国、民两党竞选政治传播,在内容、方法与效果上的形式应然趋同,但本质内涵意义与意识型态以及个体主观诠释依然存异。

力军[9](2014)在《“冻独纲”非“冻独”,更非“不独”!》文中研究表明即使民进党内就"冻结台独党纲"达成共识,也不会改变民进党强烈的"台独"立场与主张。正如台湾《联合报》社论所言,民进党"甩掉台独,比推翻一个政权还难"。2013年12月26日,在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的第九场扩大会议上,"立法院"民进党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表示,"台独党纲"已完成阶段性历史任务,是民共双方往来的

吉秀华[10](2014)在《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以来,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组织发展工作与改善队伍结构相结合、与参政议政工作相结合、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社会结构变化相适应。同时,由于受国内外环境及自身结构变化的影响,新形势下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为:组织发展空间有限与保持界别特色的矛盾;发展代表性人士与标准不明确之间的矛盾;对后备干部的需求与党派成员的成长渠道不畅通之间的矛盾;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与现实政策的"冲撞"和"限制"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应重点在彰显民主党派组织的政治性、突出代表性、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等方面下功夫。

二、我们的名称叫“民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的名称叫“民进”(论文提纲范文)

(1)生活书店与民进的渊源(论文提纲范文)

徐伯昕、生活书店、《民主》周刊和民进成立
在生活书店工作过的会员
民进前辈曾是生活书店的作者、译者

(2)民主党派社会基础演变的历史考察——兼论党外知识分子是民主党派主要社会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党是阶级阶层的利益代表
    (一)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
    (二)“两个万岁”与“一把头发”———我国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
二、民主党派社会基础及其性质的演变
    (一)民主党派成立之初社会基础明确
        1. 致公党是华侨性质的政党
        2. 中国民主同盟———要求民主、和平的“联合”党派
        3. 民建、民进和九三学社———“反独裁、反内战”与“和平民主建国”
        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国民党中上层政界和军界人士为主的政党
        5.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以台湾省爱国民主人士为主
        6. 中国农工民主党———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以建立“平民政权”为目标,同中共“相互支持,并肩战斗”的左翼政党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变化
        1. 阶级联盟性质的新民主主义政党
        2. 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劳动者政党”到“资产阶级政党”: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壮大、萎缩与虚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外知识分子成为民主党派的主要社会基础
    (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重建与发展
        1. 民主党派社会基础重新确定
        2. 政治定位与政治定性:从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3. 改革开放为民主党派巩固社会基础提供了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
        4. 民主党派社会基础进一步明确
    (二)党外知识分子成为民主党派的主要社会基础原因初探
结语

(3)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有助于提高我国参政党的政党生命力
        3. 对中国参政党的政党社会形象塑造具有推动意义
        4. 对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参政党研究
        2. 政党认同理论研究
        3. 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政党认同理论在西方
        2.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党认同研究
        (三) 文献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点
        1. 研究观点的创新
        2. 研究视角创新
        (二) 论文不足之处
        1. 对原始资料的研究不足
        2. 理论阐述中还存在不够深入、透彻的问题
        3. 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第一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理论阐释
    一、 政党认同相关概念
        (一) 认同
        (二) 政治认同
        (三) 政党认同
    二、 参政党认同
        (一)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和客体
        1. 参政党认同的主体与客体界定
        2. 主体对客体认同内容界定
        (二) 参政党认同层次
        1. 参政党的情感认同
        2. 参政党的认知认同
        3. 参政党的评价认同
        4. 参政党的行为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一) 二者认同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二) 二者认同的区别:具有多样性
    四、 参政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意识形态影响因素
        (二) 参政党形象(组织、领导人)影响因素
        (三) 参政党绩效影响因素
        (四) 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因素
    五、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认同思想
        (一) 关于人民群众认同的思想
        (二) 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想
        (三) 关于政党组织认同的思想
        (四) 关于执政党治理能力认同的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演进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主党派认同的历史构建
        (一) 在救亡图存中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在历史性抉择中不断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1. 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促进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2. 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各民主党派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纲领
        3. 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保障构建
        (一) 《共同纲领》在制度上培育参政党政治认同
        (二) 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打下参政党认同基础
        (三) “八字方针”构筑参政党认同的制度根基
        1. “八字方针”提供了参政党认同制度保障
        2. “八字方针”坚定了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的信心
        3. 在各种政治考验中不忘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初衷
    三、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制度完善
        (一) 拨乱反正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期
        1. 召开政协会议,明确民主党派政党认同基调
        2. 巩固政治联盟地位,凝聚参政党认同共识
        3. 出台“十六字方针”,巩固参政党认同基础
        (二) 建章立制完善参政党认同体系
        (三) 提升绩效塑造参政党认同形象
        1. 发挥人才优势,提升参政党绩效
        2. 发挥参政党职能,突显履职成效
        (四) 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认同质量
        1. 政治参与体现参政党价值认同
        2. 政治交接传承参政党认同传统
        3. 强化参政党成员认同主体作用
        4. 创新履职方式,增强参政党认同评价
        (五) 出台重要法规文件为参政党认同保驾护航
    四、 中国参政党认同进入新时代
        (一)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论断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概念的提出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的重大意义
        (二) 参政党认同迈上新台阶
        1. 召开中央统战会议,参政党认同的一个里程碑
        2. 出台系列法规性文件,从理论、政策上加大对参政党认同
        (三) 参政党认同实践步入新境界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参政党政治认同
        2.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参政党认同根基
        3. 履职尽责强化参政党绩效认同
        4.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赢得民众认同
        5. 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增进海内外同胞对参政党认同
    五、 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经验
        (一) 参政党认同的根基是与执政党永葆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认同的基础是不断提升履职绩效
        (三) 参政党认同的优势是“人才兴党”战略
        (四) 参政党认同的源动力是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机遇
        (一) 新时代拓宽了参政党认同的空间
        (二) 新时代搭建了参政党认同的平台
        (三) 新时代为参政党自我认同带来机遇
    二、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面临的挑战
        (一) 意识形态复杂化的挑战
        1. 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挑战
        2. 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3. 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二)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网络党建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党建”网络平台的成功构建
        3. 参政党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的滞后性
        (三) 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挑战
        (四) 参政党履职能力的挑战
        (五)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挑战
    三、 新时代参政党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以XX省部分参政党成员为例
        (一)调查基本情况
        (二) 调查基本内容
        1. 对参政党认知情况
        2. 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认知情况
        3. 参政党与意识形态
        4. 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5. 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6. 对参政党自身建设认同情况
        7.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
        8. 对参政党认同有什么建议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中国参政党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路径选择
        (一)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坚信者
        1. 要坚定信仰,树牢价值自信
        2. 要不断增进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
        (二)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守护者
        (三) 参政党成员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践行者
        1.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身体力行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4. 在网络意识形态中释放最大正能量
    二、 推动中国参政党队伍建设认同的路径
        (一) 对中国参政党领导班子的认同
        (二) 对中国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认同
        (三) 对中国参政党成员的认同
    三、 推动中国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议政绩效认同路径
        (二) 民主监督绩效认同路径
        (三) 政党协商绩效认同路径
        (四) 社会服务绩效认同路径
    四、 推动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认同路径
        (一) 参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认同路径
        (二) 参政党特色建设认同路径
        1. 在参政党思想建设上,在坚持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要保持“求同存异”
        2. 在组织建设上注重界别特色与组织结构优势
        3. 各民主党派要在自己重点分工领域做出成绩,推出经典和品牌
        (三) 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认同路径
        (四) 参政党作风建设认同路径
        (五) 参政党制度建设认同路经
        (六) 参政党机关建设认同路径
    五、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中国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一)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参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1. 促进了参政党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
        2. 思想建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3. 参政党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4. 参政党的特色更加突出
        5. 参政党基层组织更加活跃
        6. 组织管理更加精准
        (二) 参政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参政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滞后性
        2. 参政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匮乏
        3. 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的弱化性
        4. 参政党网络安全的危险性
        (三)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现代化认同路径
        1. 构建“智慧参政党”网络大数据管理平台
        2. 建立参政党大数据中心
        3. 培养参政党网络技术人才,不断增强参政党成员政党网络意识
        4.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参政党网络安全
        5. 只有线上线下联动才能取得参政党建设的双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参政党认同情况问卷调查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参政党认知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第四部分 关于参政党在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领导班子及参政党代表人士的评价
    第六部分 关于对参政党履职绩效的评价
    第七部分 关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评价
    第八部分 互联网与参政党治理能力
    第九部分 (开放题)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研究 ——基于广州等地政协提案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构想
    五、研究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第二章 民主党派代表性的相关理论
    一、政党与利益
    二、政党代表性
    三、民主党派代表性的历史演变
    四、民主党派的政党性质和党派特色
    五、“民主党派代表性”的界定
第三章 民主党派政协提案的实证分析
    一、“民主党派代表谁”的分类
    二、政协提案的获取与样本选择
    三、政协提案分析的研究设计
    四、广州市提案分析结果
    五、北京市提案分析结果
    六、青岛市提案分析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及解释说明
    二、民主党派提案呈现出的特点
    三、影响因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阐释
        1.4.1 同心与同心思想
        1.4.2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
2 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理论渊源与历史沿革
    2.1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党理论是“同心”思想理论基础
        2.1.2 中国多党合作理论是“同心”思想理论依据
        2.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同心”思想文化渊源
        2.1.4 “同心”思想是对西方政党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2.2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历史沿革
        2.2.1 “同心”思想在革命时期的历史抉择
        2.2.2 “同心”思想在建设时期的历史考验
        2.2.3 “同心”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跨越
3 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内容与价值
    3.1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核心内容
        3.1.1 同心同德是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前提
        3.1.2 同心同向是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根本
        3.1.3 同心同行是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关键
    3.2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主要特征
        3.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3.2.2 多维性与和谐性相统一
        3.2.3 平等性与包容性相统一
    3.3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的实践价值
        3.3.1 有利于发挥政治稳定功能
        3.3.2 有利于增强社会整合功能
        3.3.3 有利于实现政党协商民主功能
4 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成就与基本经验
    4.1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取得的主要成就
        4.1.1 广泛凝聚政党力量同心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1.2 充分发挥政党协商优势同心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4.1.3 加强政党政治文化建设凝聚同心的思想政治共识
        4.1.4 积极协调政党关系同心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稳定
    4.2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基本经验
        4.2.1 结成“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关系
        4.2.2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4.2.3 凝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共识
5 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现实困境及成因分析
    5.1 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现实困境
        5.1.1 政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5.1.2 政党能力在建设中表现不平衡
        5.1.3 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的力度不够
    5.2 影响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主要原因
        5.2.1 主流政党文化认同有偏差
        5.2.2 政党建设的整体性均衡性与现实发展有差距
        5.2.3 参政党能力水平相对薄弱影响政党良性互动
6 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实践的优化路径
    6.1 推进政党文化认同巩固“同心”思想的共同政治基础
        6.1.1 汲取文化精髓凝聚政党同心合作共识
        6.1.2 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政党文化软实力
        6.1.3 搭建文化载体彰显民生工程文化特色
    6.2 加强政党建设用“同心”思想助力治国理政
        6.2.1 提高政党治理水平促进政党全面发展
        6.2.2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治国理政的科学化水平
        6.2.3 完善政党自身建设增强政党的执政能力与参政能力
    6.3 提高政党协商效能实现“同心”思想实践主体良性互动
        6.3.1 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发挥政党协商主要效能
        6.3.2 提升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彰显政党协商重要效能
        6.3.3 推进政党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夯实政党协商根基
7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傅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日渐异化的“中华民国”论述——兼谈大陆方面如何处理“中华民国”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台湾方面“中华民国”论述的演变
    (一) 两蒋时期 (1949.10-1988.1) :“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央政府”
    (二) 李登辉时期 (1988.2-2000.5) :“中华民国”与中国的同一性被“阉割”, 通过塞入“台湾”内涵, 成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 ”“平行对等的政治实体”
    (三) 陈水扁时期 (2000.5-2008.5) :“中华民国等于台湾”, “中华民国”成为“台独”之壳
    (四) 马英九时期 (2008.5-2016.5) :“‘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两岸“互不承认主权”, 但治权应“互不否认”
三、大陆方面该如何面对和处理“中华民国”

(8)政治传播:台湾选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第二节 问题陈述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途径、方法与架构
    第五节 论文结构说明
    注释
第二章 竞选政治传播的人与事
    第一节 候选人特质
    第二节 政绩回顾
    第三节 政见展望
    第四节 公投绑大选
    第五节 综合评价与投票行为
    注释
第三章 台湾政治传播前置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族认同的转变
    第二节 统独认同的选择
    第三节 政党认同的重组
    第四节 三项认同对媒体选择偏好分析
    第五节 三项认同与选举投票抉择关系
    注释
第四章 媒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的结合
    第一节 大众媒体传播
    第二节 分众媒体传播
    第三节 核心组织传播
    第四节 外围组织传播
    第五节 双元传播对投票影响分析
    注释
第五章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第一节 传统媒体在台湾政治传播SWOT分析
    第二节 新媒体在台湾政治传播SWOT分析
    第三节 传统媒体在台湾政治传播效果检证
    第四节 新媒体在台湾政治传播效果检证
    第五节 相辅相成极大化选民接触面
    注释
第六章 台湾竞选政治传播趋同现象
    第一节 社会学习模仿同形
    第二节 政治传播机制趋同
    第三节 专业人士亦然认同
    第四节 选民感知并不雷同
    第五节 形式求同本质存异
    注释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研究贡献
    第三节 研究限制
    第四节 研究建议
    第五节 后续研究课题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附录 三
附录 四
附录 五
附录 六

(9)“冻独纲”非“冻独”,更非“不独”!(论文提纲范文)

玩真的还是假的
“台独党纲”:难以甩掉的包袱
不要将“冻独纲”与 “冻独”混淆
“红绿僵局”依然难以破解

(10)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 一) 组织发展与改善队伍结构相结合,重点发展符合本党派界别特色的中青年骨干成员
    ( 二) 组织发展与参政议政工作相结合,注重发展代表性强的重点人士
    ( 三) 组织发展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 注重成员的教育、培养和使用
    ( 四) 组织发展与社会结构变化相适应,注重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二、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一) 组织发展空间有限与保持界别特色的矛盾
    ( 二) 发展代表性人士与标准不明确之间的矛盾
    ( 三) 对后备干部的需求与党派成员的成长渠道不畅通之间的矛盾
    ( 四) 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与现实政策的 “冲撞”和“限制”之间的矛盾
三、对策和建议
    ( 一) 塑造民主党派的核心政党理念,彰显其作为政党组织的政治性
    ( 二) 明确代表性人士标准,突出民主党派成员的代表性
    ( 三) 完善成员的教育、培养、使用机制,把握后备干部成长的规律性
    ( 四) 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入民主党派的政策,体现时代性

四、我们的名称叫“民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活书店与民进的渊源[N]. 吴宏英.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1
  • [2]民主党派社会基础演变的历史考察——兼论党外知识分子是民主党派主要社会基础[J]. 华方正.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4)
  • [3]中国参政党认同的历史建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 孙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蔡英文当局推行“事实台独”路线解析[J]. 彭兴智. 现代台湾研究, 2020(02)
  • [5]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研究 ——基于广州等地政协提案的实证分析[D]. 石钊欣. 山东大学, 2019(03)
  • [6]我国多党合作“同心”思想及实践研究[D]. 董仲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7)
  • [7]日渐异化的“中华民国”论述——兼谈大陆方面如何处理“中华民国”问题[J]. 刘佳雁. 现代台湾研究, 2016(06)
  • [8]政治传播:台湾选举研究[D]. 何溢诚. 复旦大学, 2014(03)
  • [9]“冻独纲”非“冻独”,更非“不独”![J]. 力军. 世界知识, 2014(03)
  • [10]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吉秀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4(01)

标签:;  ;  ;  ;  ;  

我们的名字是“民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