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人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一、人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杨艺帆[1](2019)在《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性评价及其类过敏成分筛查和反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简称“血塞通”)引起的过敏样反应进行评价,明确其反应性质,筛查其诱发过敏样症状的主要成分,并探究血塞通及其致敏主要成分诱发过敏样反应的机制途径,为血塞通的临床安全性及再评价提供实验参考。方法:1.过敏反应检测:采用《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推荐的豚鼠主动过敏试验方法以及课题组创建的基于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的小鼠-大鼠过敏试验方法对血塞通的过敏反应进行评价,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OVA为阳性对照,同时设置相应的佐剂组,经过3次致敏再激发后,对各组症状反应进行观察记录,按照相应的全身致敏性评价标准,对出现的症状进行评价。小鼠在此基础上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液生物标志物含量并制备抗血清进行大鼠异种PCA试验。利用该两种方法综合评价血塞通的过敏性。2.类过敏反应检测:选用体外细胞类过敏试验模型P815和RBL-2H3细胞,检测与血塞通共同孵育后释放至上清液中的脱颗粒介质水平,初步评价其类过敏反应。选用小鼠全身类过敏试验方法,观察静脉注射血塞通后小鼠出现的类过敏反应症状,检测血液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结合整体试验和细胞试验对血塞通的类过敏性进行综合评价。3.类过敏成分筛查:选用体外P815、RBL-2H3细胞类过敏试验方法和小鼠全身类过敏试验方法对血塞通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类过敏性进行综合评价,筛查血塞通中诱发类过敏反应的主要物质成分。4.类过敏反应机制途径研究:以血塞通及类过敏物质人参皂苷Rb1、Rg1为受试物,检测体外给药致RBL-2H3细胞脱颗粒后细胞上清液中活性介质的水平,考察静脉注射后小鼠血液中特征因子C3、C5a(补体总途径)、C1q(经典途径)、FD(旁路途径)的变化,分析血塞通及致敏成分的类过敏反应机制。结果:1.过敏反应试验:(1)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血塞通过敏反应症状呈阴性。(2)基于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的小鼠-大鼠全身过敏试验:血塞通静脉注射激发后,小鼠症状反应评定为过敏反应弱阳性,血液生物标志物除激发后b-氨基己糖苷酶水平有所升高外,组胺、类胰蛋白酶和Ig E均无明显变化。血塞通组抗体血清致敏大鼠皮肤,再静脉注射血塞通激发后未出现蓝斑。且小鼠抗体血清样品中Ig E未见明显升高。2.类过敏反应试验:(1)体外细胞试验:血塞通1-8 mg/m L浓度药液与细胞共育,P815细胞上清液中脱颗粒介质水平无显着变化;RBL-2H3细胞上清液中组胺、β-氨基己糖苷酶和类胰蛋白酶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其中,4-8 mg/m L浓度下组胺、类胰蛋白酶,8mg/m L浓度下β-氨基己糖苷酶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2)小鼠全身类过敏试验:血塞通单次静脉注射,各剂量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症状反应。60-120 mg/kg剂量时,症状反应强度为弱阳性/可疑;240-480 mg/kg时,症状反应强度为阳性和强阳性。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60-120 mg/kg剂量时,血液组胺、b-氨基己糖苷酶和类胰蛋白酶水平均无明显变化;240 mg/kg时组胺,480 mg/kg时组胺、b-氨基己糖苷酶、类胰蛋白酶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3.类过敏成分筛查:(1)体外细胞试验(1)P815细胞:a.血塞通主要成分组合物1-8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其上清液中组胺呈无规则的降低,类胰蛋白酶无明显变化,仅8mg/m L浓度时β-氨基己糖苷酶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b.三七皂苷R1 0.15-1.2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上清液中组胺、β-氨基己糖苷酶和类胰蛋白酶均无明显变化;c.人参皂苷Rb1 0.4-3.2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上清液中组胺未见明显升高,β-氨基己糖苷酶和类胰蛋白酶则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其中,1.6、3.2 mg/m L浓度下β-氨基己糖苷酶、3.2mg/m L浓度下类胰蛋白酶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d.人参皂苷Rg1 0.45-3.6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其上清液中组胺呈下降趋势,类胰蛋白酶水平则呈浓度依赖性升高,3.6 mg/m L浓度下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2)RBL-2H3细胞试验:a.血塞通主要成分组合物在1-8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2-8 mg/m L浓度下组胺、8 mg/m L浓度下类胰蛋白酶升高具有显着性;b.三七皂苷R1 0.15-1.2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上清液中组胺有下降趋势,β-氨基己糖苷酶、类胰蛋白酶未见明显变化;c.人参皂苷Rb1 0.4-3.2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0.4、1.6、3.2 mg/m L浓度下组胺,0.4、0.8、3.2 mg/m L浓度下β-氨基己糖苷酶,0.8、1.6 mg/m L浓度下类胰蛋白酶升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d.人参皂苷Rg1 0.45-3.6 mg/m L浓度与细胞共育,上清液中组胺、β-氨基己糖苷酶、类胰蛋白酶均未见明显增加。(2)小鼠全身类过敏试验:(1)血塞通主要成分组合物:单次静脉注射,其在60、120 mg/kg剂量下症状评定为弱阳性/可疑,血液生物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变化;在240、480 mg/kg剂量下症状强度评定为强阳性,血液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亦呈显着升高,但类胰蛋白酶仅在480 mg/kg剂量下显着升高。(2)三七皂苷R1:单次静脉注射,小鼠仅在72 mg/kg剂量下类过敏症状表现为阳性,但血液生物标志物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升高。(3)人参皂苷Rb1:单次静脉注射,在96 mg/kg和192 mg/kg剂量下类过敏症状强度评定为阳性,血液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亦显着升高,类胰蛋白酶变化不显着。(4)人参皂苷Rg1:单次静脉注射,在54、108、216 mg/kg剂量下类过敏症状强度评定为阳性或强阳性,血液组胺亦升高显着,β-氨基己糖苷酶和类胰蛋白酶变化不显着。4.类过敏反应机制(1)直接刺激MC/BAS脱颗粒情况:血塞通1-8 mg/m L浓度下与RBL-2H3细胞共育,其上清液中脱颗粒成分增加,4-8 mg/m L浓度下的组胺、8 mg/m L浓度下的b-氨基己糖苷酶和类胰蛋白酶明显增加;人参皂苷Rb1在0.4-3.2 mg/m L浓度下与RBL-2H3细胞共育,其上清液中脱颗粒介质水平均呈明显升高,0.4、1.6、3.2 mg/m L浓度下的组胺、0.4、0.8、3.2 mg/m L浓度下的b-氨基己糖苷酶、0.8、1.6 mg/m L浓度下的类胰蛋白酶均显着增加;人参皂苷Rg1在0.45-3.6 mg/m L浓度下与RBL-2H3细胞共育,其上清液中脱颗粒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2)补体相关途径激活情况(1)血塞通以240 mg/kg剂量静脉注射,小鼠血液C3、C5a、C1q水平有一定的下降,其中C3和C1q水平下降显着,而FD水平无显着变化。(2)Rb1以192 mg/kg剂量静脉注射,小鼠血液C3、C5a、C1q水平均呈显着下降,而FD水平无显着变化。(3)Rg1以216 mg/kg剂量静脉注射,小鼠血液C3、C5a、C1q、FD水平均有一定的下降,但仅216 mg/kg剂量组血液C5a水平下降显着。结论:1.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反应为阴性,类过敏反应为阳性,其类过敏反应阳性起始剂量为240 m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4倍。2.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类过敏反应为阳性,其阳性起始剂量分别为96 mg/kg和54 mg/kg,分别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4倍和2倍。三七皂苷R1类过敏反应为阴性。提示血塞通主要成分中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可能为诱发类过敏的主要物质成分。3.血塞通和人参皂苷Rb1诱导的类过敏反应主要是通过直接作用和经典途径。人参皂苷Rg1诱导的类过敏反应的机制尚待有作进一步研究。

黄玉萨,谢家骏,胡风丽[2](2016)在《类胰蛋白酶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类胰蛋白酶属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特异性活性物质,当激活时以肥大细胞脱颗粒形式与其它介质一起释放,具有促进气道的修复、调节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张力和反应性、刺激肥大细胞的活化等作用,与支气管哮喘、慢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关,在中药注射剂过敏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类胰蛋白酶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功能、生物稳定性、检测方法及其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类胰蛋白酶作为生物标志物在诊断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谢洪波[3](2016)在《IgE、P物质在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脏器中的表达及法医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建立豚鼠过敏性休克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豚鼠血清中Ig E的含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Ig E、P物质在实验组与对照组豚鼠的气管、肺、胃、脾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g E、P物质在诊断过敏性休克死亡方面的价值,为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提供一定的病理形态学依据。方法:选择健康成年豚鼠33只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4只、9只。将过敏原(多人混合血清)注入到实验组豚鼠右侧后爪掌皮内,经过三周后再次注射并诱发过敏性休克,观察其注射后的表现;对照组则注射生理盐水,并处死。两组豚鼠死后均提取心血进行处理,采用ELISA法检测死后不同时间点(0h、48h、7d)血清Ig E值;经尸体解剖提取豚鼠的气管、肺、胃、脾等器官组织固定后,进行常规HE染色和组织学检查,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死后不同时间点(0h、48h、7d)Ig E、P物质在上述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对所得数据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实验组豚鼠再次注射过敏原后l分钟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其中的18只在不到30分钟内死亡,对照组则没有产生变化。(2)解剖实验组不同时间点豚鼠尸体,结果表现为喉头水肿、心腔扩张等反应;镜检观察到脏器充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表现。对照组则没有观察到这些变化。(3)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组Ig E、P物质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的升高表现,P<0.01;实验组各时间点(0h、48h、7d)Ig E、P物质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4)ELISA法检测血清Ig E含量,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各时间点(0h、48h、7d)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1)多人混合血清致敏豚鼠过敏性休克模型建立成功。(2)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血清Ig E及气管、肺、胃、脾等器官的Ig E、P物质含量明显增加。(3)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等检测Ig E、P物质含量,在法医鉴定方面,可望为过敏性休克死亡提供一定的依据。

陈歌子[4](2016)在《琥珀酰明胶过敏与HLA-A、HLA-B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检测围术期琥珀酰明胶过敏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型中HLA-A和HLA-B等位基因携带频率,研究HLA-A和HLA-B基因多态性与琥珀酰明胶过敏的相关性,探索其规律,为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研究奠定基础,并对预防琥珀酰明胶过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实验组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在围术期发生琥珀酰明胶(佳乐施)疑似过敏的病人,分别取患者发生相关临床症状后1小时、24小时静脉血2ml,并提取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对比症状发作期与症状控制期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差异,最终纳入12例对琥珀酰明胶过敏的病人。1.取200μl静脉血提取全血DNA,检测所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2.采用传统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分析法(PCR-SSO),与流式细胞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算得到样本的HLA基因型,采取直接计数法计数HLA-A、HLA-B基因型,与人类MHC数据库中572位健康的中国汉族人群对照,比较等位基因携带者频率的差异。3.以人类MHC数据库中572位健康的中国汉族人群为对照,围术期琥珀酰明胶过敏分级Ⅱ级以上患者,对比两组HLA等位基因的携带者频率。琥珀酰明胶疑似过敏反应的诊断标准:应用琥珀酰明胶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现至少以下2种或以上临床症状者:(1)皮肤反应,例如皮肤潮红、斑丘疹及荨麻疹等;(2)呼吸系统症状,例如支气管痉挛及低氧血症等;(3)血压下降及相关症状,例如休克、晕厥等;(4)持续的胃肠道症状,例如胃肠道痉挛,呕吐等。根据临床表现将过敏反应分为4级:I级,仅表现为皮肤潮红、出现斑丘疹和荨麻疹;II级,出现皮肤症状外,低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和胃肠道症状;III级,出现皮肤症状;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和心律紊乱;支气管痉挛及胃肠功能紊乱;Ⅳ级,心脏停搏。Ⅱ级以上(不包括Ⅱ级)定义为严重过敏反应。结果:1.12例琥珀酰明胶过敏病人血样中提取DNA的浓度、纯度均达标。2.以人类MHC数据库中572例健康中国汉族人群为对照,围术期琥珀酰明胶过敏患者HLA-A*01:01携带者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0.17:0.02,P<0.05);HLA-A*11:01携带者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0.17:0.49,P<0.05);HLA-B*44:02携带者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0.25:0.00,P<0.001);HLA-B*46:01携带者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0.17:0.01,P=0.02);其余等位基因在琥珀酰明胶过敏病人和正常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以人类MHC数据库中572位健康的中国汉族人群为对照,围术期琥珀酰明胶过敏分级Ⅱ级以上患者HLA-A*31:01携带者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0.33:0.04,P=0.02);HLA-B*44:02携带者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0.50:0.00,P<0.001);HLA-B*46:01携带者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0.33:0.01,P<0.001);其余等位基因在琥珀酰明胶过敏病人和正常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对琥珀酰明胶严重过敏的病人HLA-A*31:01、HLA-B*44:02和HLA-B*46:01三个等位基因携带率分别为33.3%、50.0%和33.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这三个等位基因可能与琥珀酰明胶严重过敏相关,可能是围术期发生琥珀酰明胶严重过敏反应的易感基因。

陈洁[5](2016)在《过敏性休克小鼠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及PAR-2的表达》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以OVA(Ovalbumin卵蛋白)为致敏原,以昆明种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腹腔注射及尾静脉注射相结合的方式致敏小鼠从而建立小鼠过敏性休克动物模型。通过研究过敏性休克小鼠外周血血清中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及全血PAR-2(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蛋白酶激活受体2)m RNA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为临床中过敏性休克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CL级昆明种雄性小鼠60只(沈阳军区总医院动物中心提供),体重1625g,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只,实验组40只(为保证取得足够标本,本次试验将致敏组与对照组按1:2配比小鼠数量,取标本失败率为50%)。实验中小鼠均分笼饲养,每笼5只,小鼠饲料及清水喂养小鼠1周以适应环境。第1天,实验组小鼠用灭菌1ml注射器腹腔注射OVA溶液0.25ml,1周后再次腹腔注射相同剂量,待免疫后第3周,用胰岛素注射器尾静脉注射OVA 0.5ml诱发过敏性休克。对照组以PBS缓冲液代替OVA溶液,注射方法及液体剂量同致敏组。观察两组小鼠症状,一小时后收集足够血液(枸橼酸钠抗凝管采集,摘除眼球取血法),离心后取血清用于ELISA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表达水平;以RT-PCR(逆转录PCR)法检测致敏组和对照组小鼠全血中PAR-2 m RNA相对表达量;脊柱离断后解剖取肺、胃、肠组织,置于40%甲醛固定,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1.症状观察结果:实验组小鼠尾静脉注射过敏原后8min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前肢搔鼻类似于洗脸的动作,在笼子中活动活跃,约25分钟后表现为转而表现为匍匐不动,活动量减少,精神萎靡,眼睛微眯等,部分实验组小鼠在尾静脉注射后50分钟左右能回复正常状态,其余小鼠症状加重,在尾静脉注射后50min左右出现趴伏不动、行动迟缓等表现,严重者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少数1h左右死亡。正常对照组小鼠1h内观察没有出现上述症状。2.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实验组光学显微镜镜下可见肺脏小血管周围水肿(+++)、出血,肺泡间隔增宽,肺组织结构破坏;胃肠组织切片可见胃肠粘膜水肿、间隙增宽。正常对照组小鼠各脏器在检查未见明显组织形态学变化。3.RT-PCR结果:实验组小鼠全血PAR-2 m RNA相对表达量为(3.372±0.28),对照组全血PAR-2 m RNA相对表达量为(0.759±0.062),两组数据比较实验组PAR-2m 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4.ELISA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为(72.378±8.018ug/l),正常对照组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为(20.265±1.953ug/l),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有显着性差异(P<0.01)。致敏后小鼠血清类糜蛋白酶含量(16.186±0.959ug/l),对照组血清类糜蛋白酶含量(34.905±3.972ug/l),组间比较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5.小鼠血PAR-2 m RNA相对表达量与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表达间相关性PAR-2 m RNA与类胰蛋白酶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37,P<0.01,外周血PAR-2 m RNA相对表达量与血清类糜蛋白酶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62,P<0.01),血清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47,P<0.01)。结论:1.本次实验成功建立了雄性昆明小鼠过敏性休克动物模型,致敏组临床症状观察及各脏器病理检查均支持过敏性休克的诊断。2.PAR-2作为已知类胰蛋白酶的唯一受体,参与了过敏性休克的发作过程,且在过敏性休克的发病机制中起到正调节作用。

郭相杰[6](2015)在《肥大细胞及其蛋白酶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法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测定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右心血、心包液、胸腔液及腹腔液中肥大细胞羧肽酶A3、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的含量;观察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心、肺、咽喉、胃及空肠组织中的表达;试图为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客观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及检测方法。方法:方法:实验设立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组、冠心病猝死组及对照组三组。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组20例,死因确诊为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并排除其生前存在冠心病、肥大细胞增多症、颅脑损伤及吸食毒品;过敏性休克的原因分别为静脉滴注青霉素2例、头孢曲松钠6例、左氧氟沙星5例、盐酸林可霉素1例、赖氨匹林1例、洛美沙星1例、中药清开灵1例,中药双黄连1例,口服布洛芬1例,水合氯醛灌肠1例;20例中5例在死后48h内进行了尸体解剖检验,14例在死后7d内进行了尸体解剖检验,1例在死后15d尸体解剖。冠心病猝死组20例,死因确诊为冠状动脉性猝死,并排除生前为过敏体质者、肥大细胞增多症患者及毒品吸食者,其中10例在死后48h内进行了尸体解剖检验,10例在死后7d内进行了尸体解剖检验。对照组20例,排除过敏性休克、颅脑损伤、冠心病及吸食毒品导致的死亡,并排除生前为过敏体质者及肥大细胞增多症患者,20例均在死亡后48h内做了系统尸体解剖。以上实验组在进行尸体解剖检验时均采取尸体右心血、心包液、胸腔液和腹腔液,离心后取上清,-80℃冷冻保存,以备荧光酶联免疫(FEIA)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提取心脏、肺脏、咽喉、胃及空肠组织,甲醛固定并石蜡包埋,以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提取心脏、肺脏、咽喉、胃及空肠组织并进行蛋白提取,以备进行western blot检测。(1)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右心血、心包液、胸腔液及腹腔液中肥大细胞羧肽酶A3和类糜蛋白酶的含量;(2)FEIA法测定右心血、心包液、胸腔液及腹腔液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含量;(3)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心、肺、咽喉、胃和空肠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进行染色,Olympus BX61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进行图像采集,Image-pro plus6.2软件进行图像分析;(4)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肺、咽、胃和空肠器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含量;(5)应用3种甲苯胺蓝异染肥大细胞的方法,观察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6)SPSS17.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检验,两两检验采用LSD法进行校正。结果:结果: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组右心血、心包液、胸腔液及腹腔液肥大细胞羧肽酶A3含量分别为10.13±2.11ng/ml、4.34±1.61ng/ml、4.60±1.81ng/ml、4.49±1.21ng/ml,类胰蛋白酶含量分别为41.57±5.48ug/l、28.96±4.82ug/l、29.71±4.90ug/l、22.62±4.10ug/l,类糜蛋白酶含量分别为7.85±1.46ng/ml、7.31±1.37ng/ml、7.32±1.79ng/ml、7.29±1.53ng/ml。冠心病猝死组右心血、心包液、胸腔液及腹腔液肥大细胞羧肽酶A3含量分别为4.51±0.91ng/ml、2.07±0.41ng/ml、1.85±0.61ng/ml、1.89±0.66ng/ml,类胰蛋白酶含量分别为16.42±2.91ug/l、11.55±2.41ug/l、12.74±2.84ug/l、10.66±2.76ug/l,类糜蛋白酶含量分别为3.02±0.86ng/ml、2.80±0.67ng/ml、2.82±0.76ng/ml、2.79±0.76ng/ml。对照组右心血、心包液、胸腔液及腹腔液肥大细胞羧肽酶A3含量分别为3.18±1.30ng/ml、1.36±0.48ng/ml、1.26±0.36ng/ml、1.59±0.51ng/ml,类胰蛋白酶含量分别为4.86±0.86ug/l、4.64±0.95ug/l、3.30±0.84ug/l、3.11±0.96ug/l,类糜蛋白酶含量为1.22±0.55ng/ml、1.13±0.48ng/ml、1.15±0.58ng/ml、1.11±0.49ng/ml。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组右心血、心包液、胸腔液及腹腔液中肥大细胞羧肽酶A3、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含量与冠心病猝死组及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其中尤以右心血含量升高最为明显;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组心脏、肺脏、喉、胃及空肠组织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表达均明显高于冠心病猝死组及对照组(P<0.05)。冠心病猝死组右心血及心包液肥大细胞羧肽酶A3、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但其含量显着低于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组(P<0.05),胸腔液和腹腔液中肥大细胞羧肽酶A3、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冠心病猝死组心脏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脏、喉、胃及空肠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论:(1)FEIA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尸体右心血、心包液、腹腔液及胸腔液中羧肽酶A3、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含量,可作为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学鉴定的依据;(2)无法获得心血、心包液、胸腔液及腹腔液或尸体腐败的案例,western blot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心脏、肺脏、喉、胃及空肠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的表达,可应用于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3)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右心血、心包液、胸腔液及腹腔液中肥大细胞羧肽酶A3、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含量高低与其用药后发敏时间、过敏后存活时间有关,且受死亡后保存条件及保存时间长短的影响;(4)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者脏器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表达多或少与用药后发敏时间、过敏后存活时间及不同的靶向器官有关;与体液相比其受死亡后保存条件及保存时间长短的影响相对较小。(5)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机制复杂,加之鉴定过程中存在死后自溶、凝血及溶血,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实验室诊断指标的准确性、灵敏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法医学诊断非常困难;涉及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学鉴定应尽可能多指标、多组织脏器(或体液)以及多种方法共同检测、综合分析。

李倩楠,熊兴良,邢扬,李广,单改仙,邓世雄[7](2013)在《SPR生物传感器检测过敏致死动物血清类胰蛋白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检测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血清类胰蛋白酶,试图为过敏性休克死亡提供客观诊断依据。首先,将16只健康豚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死亡即时组和冷冻3 d组。以人混合血清诱发动物过敏性休克致死。采用分子自组装方法将抗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Anti-TPSAB1)固定在SPR生物传感器芯片表面,检测豚鼠血清中类胰蛋白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类胰蛋白酶SPR响应值比对照组显着升高,在冷冻3 d的条件下对豚鼠血清类胰蛋白酶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因此,基于SPR生物传感器在动物血清类胰蛋白酶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诊断过敏性休克死亡的一项依据。

陈炯垣[8](2013)在《室温下豚鼠过敏反应死亡组织和血清中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的变化》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机体受到同一抗原再次刺激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可致命性的、系统性的、免疫活性物质介导的高敏反应。过敏反应死亡(anaphylactic death),指发生过敏性反应导致的突然死亡。引起过敏反应死亡的原因,主要为过敏性休克,其他还有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血管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属于Ⅰ型变态反应(type I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是机体再次受到同一变应原刺激,引起体内已经结合特异性IgE的高敏状态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细胞主动脱颗粒,从而分泌一系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和酶(如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等),同时多种细胞因子(如IL-4、IL-5、 IL-6、TNF-a等)也从细胞释放出来,上述介质、酶和细胞因子作用于效应组织可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小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浸润等,从而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休克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收缩使呼吸道狭窄导致窒息。速发型的过敏反应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突然,难以预见,常危急生命。当前美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每年约有1500人死于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终身患病率约在0.05%-2.0%之间,而且并未包括未记录的、未诊断的、诊断错误的病例。我国人群过敏反应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以及死于过敏反应的人数暂时未有具体的统计数据。法医学鉴定实践中,过敏反应死亡尸检时并无特异性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要做出过敏性急死的法医学鉴定诊断,必须在排除自身性疾病、中毒及其他暴力性死亡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过敏原接触史、临床症状、病理学资料和实验辅助检查资料才可做出诊断。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血清总IgE、组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白三烯、血栓素B2、P物质等于过敏反应的关系做不少研究,关于上述物质在体外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也有不少,然而由于死后尸体内存在细胞溶解和化学降解,上述物质在死后尸体血液中的稳定性和含量可能有所变化。目的法医尸体解剖一般在死后一天到数天不等,那么过敏反应死亡血清中过敏反应相关指标的死后变化如何?有报道类胰蛋白酶在非过敏反应死亡(如严重外伤或心肌梗死)的尸体血清中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有增加的趋势。有研究显示过敏反应死亡豚鼠在冷冻的条件下,48h内血清和肺组织中IgE随死后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国内外研究多为室温保存下体外或低温保存下体内血清中相关指标的研究,而在室温条件下尸体血液或组织中的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浓度随死亡时间变化的研究未见系统报道。前期实验参照混合人血清诱发豚鼠过敏反应死亡模型并适当改良,通过观察动物行为反应、病理学技术和ELISA测定血清总IgE和类胰蛋白酶含量证实过敏反应死亡豚鼠模型的成功建立。在成功建立动物模型的前提下,利用ELISA测定豚鼠血清内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的含量,探讨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在室温条件下豚鼠过敏反应死亡后24h内的变化情况。方法1、混合人血清诱发豚鼠过敏反应死亡模型的改良和过敏反应行为的观察清洁级雄性豚鼠,共74只,体重250-300g,室温(24±2)℃,相对湿度为40%-50%,分笼饲养,给予标准饲料和饮用水,每天12h日光灯照明,昼夜循环。将豚鼠随机分成原模型实验组25只和8只阴性对照组,改良模型实验组25只、8只阴性对照组和8只非致敏对照组。豚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注射过敏原致敏。原模型实验组豚鼠后爪掌皮内注射过敏原0.15ml,致敏并置于室温环境下饲养3周后,心内注射1ml过敏原稀释液,诱发过敏反应,阴性对照组以0.9%的生理盐水代替过敏原,方法和剂量同实验组。改良模型实验组豚鼠分别在第1天和第3天在豚鼠双侧后爪掌皮内注射过敏原各0.1ml,阴性对照组和非致敏对照组以0.9%的生理盐水代替,方法、剂量同改良模型组,第二次皮内注射过敏原并室温环境下饲养2周后,足背静脉注射1ml稀释的过敏原,诱发过敏反应,阴性对照组同种方式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非致敏对照组同种方式注射等量的过敏原稀释液。两模型实验组未发生死亡的豚鼠和所有对照组观察12h后均颈椎脱臼处死。建模过程中观察原模型实验组、改良模型实验组和各对照组豚鼠的行为表现,豚鼠死后进行解剖,观察器官大体改变并用HE染色观察豚鼠喉头、气管、肺和胃肠道的病理学改变,利用ELISA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豚鼠血清总IgE和类胰蛋白酶含量。2、ELISA测定室温条件下体外保存血清、豚鼠尸体内血清及肺脏和胃壁组织总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含量变化。(1)室温环境下体外保存的血清中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含量测定:0h实验组解剖动物所得的全部血液静置至凝固后离心取出血清,每例血样本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作为0h的血清样本保存于-80℃至检测使用,另外3份存放于室温环境下,并分别放置1d、2d和3d后测定血清总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的含量。(2)豚鼠尸体内血清中总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含量测定:114只豚鼠随机分成Oh、2h、4h、8h、12h和24h6个时间组,每个时间组分为11只实验组和8只对照组。全部豚鼠死亡后均在室温环境下置于定制的含丝网的盒子,按时间分组进行动物解剖并取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4h内豚鼠血清总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含量的变化。(3)豚鼠肺脏、胃壁组织中的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含量:改良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0h的6对豚鼠解剖后分别取部分肺脏和胃壁组织称重并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反复冻融4次后于-80℃冷冻保存备用。实验前器官组织解冻,每份组织精确称重并加适量蒸馏水后研磨匀浆,离心后取上清,ELISA测定肺脏和胃壁组织中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的含量。结果1、18只改良模型实验组组豚鼠和13只原模型实验组豚鼠在注射过敏原后相对安静,1min左右逐渐出现甩头、打喷嚏,前爪搔抓鼻部及头部,四肢肌肉抽搐偶尔出现蹦跳,出现身体平衡性下降后侧倒在地,呼吸急促,鼻尖部皮肤及口唇周围粘膜发绀,口腔、鼻腔水样分泌物增多,出现深大呼吸,部分豚鼠出现二便失禁,最后呼吸停止,心跳维持跳动数分钟后停止。改良模型实验组出现反应的时间相对原模型实验组推迟4min左右。2只改良模型实验组和1只原模型实验组豚鼠过敏反应症状轻微,约20min后恢复正常。改良模型实验组豚鼠过敏反应死亡发生率为75%,而原模型实验组为54.2%。发生过敏反应死亡的豚鼠,镜下可见喉头水肿,严重肺气肿,全身脏器淤血,大部分豚鼠喉头、气管、支气管及胃肠粘膜下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原模型实验组及其对照组全部出现心包积血,5只豚鼠发生严重心包填塞死亡。原模型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血清总IgE含量比较,P>0.05,认为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原模型实验组与改良模型实验组血清总IgE含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16.68,P<0.001);改良模型实验组与原模型实验组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18.268,P<0.001),即改良模型实验组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升高的更明显(1.913>1.088μg/L)。2、(1)0h实验组豚鼠血清于体外室温环境放置,血清总IgE含量在0d、1d、2d、3d的含量比较,F=0.386,P=0.764>0.05,可认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天内血清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含量比较,F=0.005,P=0.999>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天内血清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含量比较,F=0.145,P=0.932>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2)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总IgE含量比较,F=35.146,P<0.001,可认为两者有统计学差异;24h内不同死亡时间组血清总IgE含量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F=0.575,P=0.719>0.05),组间两两比较,P值均大于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比较,F=98.444,P<0.001,可认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h内实验组不同死亡时间的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2.881,P=0.018<0.05),而对照组不同死亡时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F=0.892,P=0.496>0.05);实验组0h组和8h组之间比较,P<0.05,其余时间组组间两两比较,P值均大于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类糜蛋白酶含量比较,F=127.608,P<0.001,可认为两者有统计学差异;24h内不同死亡时间组血清类糜蛋白酶含量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F=0.819,P=0.539>0.05),组间两两比较,P值均大于0.05。(3)过敏反应死亡的豚鼠肺脏组织与对照组肺脏中总IgE含量比较,F=0.173,P=0.686>0.05,可认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类胰蛋白酶含量比较,F=31.92,P<0.05,可认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类糜蛋白酶含量相比较,F=6.989,P=0.025<0.05,可认为两者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豚鼠胃壁组织与对照组胃壁组织IgE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I.537,P=0.243>0.05);类胰蛋白酶含量比较,F=0.989,P=0.334>0.05,可认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类糜蛋白酶含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65.858,P<0.05)。结论1、通过改良致敏方式和致敏时间,成功的提高了豚鼠过敏反应死亡的发生率。改良模型组豚鼠过敏原注射方式为外周静脉注射,避免因心腔注射引起的心包填塞。血清中IgE和类胰蛋白酶含量和原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为后续研究血清总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的死后变化提供更好的实验载体。2、(1)根据室温体外环境下放置的血清中总IgE、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和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含量的统计学结果,室温体外环境下,尚不能认为3天内血清总IgE、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可见上述指标3天内于室温保存是相对稳定的。(2)室温环境下0h,2h,4h,8h,12h和24h时间段实验组豚鼠体内血清总IgE含量相比较P>0.05,因此尚不能认为24h内室温环境下过敏反应死亡豚鼠体内的血清总IgE含量有差异。从文献上看IgE的生成和消除,血清IgE水平的升高是初次接触过敏原后数星期内的结果,而发生过敏反应并不马上引起已经升高的血清总IgE水平再次升高,存活大鼠的血液循环中IgE的半衰期约为12h,而IgE的主要消除方式是血管内到血管外的重分布,发生过敏反应后没有立即生成IgE,而且死后血管内IgE的重新分布缓慢,加之IgE本身比较稳定,这可能是24h内室温环境下体内血清总IgE含量未有变化的原因。类胰蛋白酶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的颗粒,除少数其他细胞外(如嗜碱性粒细胞)其他细胞不存在类胰蛋白酶成分,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的升高一般由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肺脏和心脏存在大量的肥大细胞,是重要的过敏反应靶器官,发生过敏反应时肺脏和心脏的肥大细胞均可被激活而脱颗粒,使肥大细胞相关介质(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组胺等)分泌到细胞间质。本实验结果显示室温条件下实验组各时间组组间比较P<0.05,发现心内血的类胰蛋白酶在豚鼠发生过敏反应死后24h内有升高的趋势,而且实验组肺脏类胰蛋白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F=31.92,P<0.05),这可能与发生过敏反应过程中大量的类胰蛋白酶分泌到肺脏和心脏的细胞间质以及类胰蛋白酶的死后弥散至心内血有关。类糜蛋白酶也是一种肥大细胞特异的丝氨酸蛋白酶,储存于肥大细胞的分泌颗粒。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豚鼠血清类糜蛋白酶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608,P<0.001),而肺脏组织中类糜蛋白酶含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6.989,P=0.025<0.05),这可能与肺组织中肥大细胞主要为只表达类胰蛋白酶的MCT和类糜蛋白酶的宿主防御功能导致过敏反应发生后血清中类糜蛋白酶进入肺组织抵御外来的过敏原有关。24h内室温条件下过敏反应死亡豚鼠尸体心内血清中类糜蛋白酶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类型主要为MCT,类糜蛋白酶于死后弥散量不大。

陈炯垣,赖跃,李冬日,岳霞,王慧君[9](2012)在《混合人血清诱发豚鼠过敏反应死亡模型的改良》文中提出目的提高豚鼠过敏反应死亡的发生率和血清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检出水平。方法 74只清洁级豚鼠随机分为原模型组、原模型对照组、改良模型组、改良模型对照组和改良模型非致敏组。混合人血清作为过敏原,对注射方式、致敏、发敏方式进行改良,ELISA法测定各组豚鼠血清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和总IgE含量。结果原模型组过敏反应死亡发生率为54.2%,豚鼠不同程度心包积血,原模型组及其对照组共有9只因心脏压塞死亡;改良模型组过敏反应死亡发生率为75%,豚鼠无心脏压塞。原模型组血清总IgE含量与其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含量较其对照组升高(P<0.05);改良模型组血清中总IgE和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含量均较其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改良模型的过敏反应死亡发生率显着提高,为研究血清总IgE和血清肥大细胞类胰蛋白提供了更有效的实验动物模型。

李倩楠[10](2014)在《SPR生物传感器检测类胰蛋白酶在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体内含量变化》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严重者迅速进入休克状态,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在5—10min内死亡。由于其常规尸体检验无特异性病理改变,一直给法医学鉴定造成很大困扰。机体初次接触变应原时产生特异性IgE,IgE吸附于肥大细胞表面,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变应原时,变应原即与肥大细胞表面IgE结合,引起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生物活性介质,这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关键环节,过敏介质包括组胺,激肽原酶,LTs,PAF等,但是这些活性介质半衰期只有几秒到几分钟,且在死后极其不稳定。类胰蛋白酶是肥大细胞脱颗粒时释放的一种特异性蛋白,其半衰期长,大于1h,死后稳定。我国正常人血清类胰蛋白酶的含量平均值为2.24ng/mL,其中大多数人血清检测不到类胰蛋白酶,有研究表明:不同国家人血清类胰蛋白酶浓度略有差异,一般认为正常人血清类胰蛋白酶的浓度不超过5ng/mL,而过敏性休克死者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可以达到正常人的几十倍。国内外已有学者应用放射免疫法、免疫组化法、ELISA等方法检测尸体血中类胰蛋白酶的含量来诊断过敏性休克。目的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检测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血清类胰蛋白酶,试图为过敏性休克死亡提供客观诊断依据。分析两种不同SPR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健康豚鼠作为动物模型。首先,将16只健康豚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死亡即时组和冷冻3d组。以人混合血清诱发动物过敏性休克致死。分别于实验组死亡即时组豚鼠死后3h、5h、10h、20h取血,采用分子自组装方法将抗类胰白酶单克隆抗体(Anti-TPSAB1)固定在SPR生物传感器芯片表面,检测豚鼠血清中类胰蛋白酶。采用通入方式和滴定方式两种不同的方法检测实验组死亡即时组豚鼠血清类胰蛋白酶。结果实验组豚鼠血清类胰蛋白酶的SPR响应值比对照组显着升高,冷冻3d组豚鼠血清类胰蛋白酶的SPR响应值与死亡即时组豚鼠血清类胰蛋白酶的SPR响应值无明显差别,说明在冷冻3d的条件下对豚鼠血清类胰蛋白酶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实验组死亡即时组豚鼠死后3h、5h、10h、20h血清类胰蛋白酶无明显变化,说明死亡3h、5h、10h、20h左右不影响豚鼠血清类胰蛋白酶表达。分别以通入方式和滴定方式检测实验组死亡即时组豚鼠血清类胰蛋白酶,实验结果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种方法均可以用来检测血清类胰蛋白酶。结论基于SPR生物传感器在动物血清类胰蛋白酶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诊断过敏性休克死亡的一项依据。

二、人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性评价及其类过敏成分筛查和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性评价
    第一章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反应检测
        一.豚鼠全身过敏试验对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反应的检测
        二.基于血液标志物检测的小鼠-大鼠过敏试验对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反应的检测
        三.讨论
    第二章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类过敏反应检测
        一.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对P815细胞和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二.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对小鼠全身类过敏反应的影响
第二部分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类过敏成分筛查
    第一章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类过敏成分体外细胞模型筛查
        一.对P815细胞脱颗粒物质水平的影响
        二.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物质水平的影响
        三.讨论
    第二章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类过敏成分整体动物模型筛查整体给药对小鼠类过敏症状及血液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的影响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小结
        五.讨论
第三部分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及其类过敏成分人参皂苷Rb1、Rg1反应机制研究
    第一章 直接刺激对MC/BAS脱颗粒的影响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小结
        五.讨论
    第二章 整体给药对补体途径激活的影响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小结
        五.讨论
结论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文献综述 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Ⅱ

(2)类胰蛋白酶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类胰蛋白酶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 类胰蛋白酶的功能
3 类胰蛋白酶的生物稳定性
4 类胰蛋白酶的临床检测
    4.1 酶联免疫分析(ELISA)
    4.2 荧光酶联免疫分析(FEIA)
    4.3 类胰蛋白酶活力测定
    4.4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4.5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5 类胰蛋白酶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
    5.1 支气管哮喘
    5.2 过敏性休克
    5.3 慢性荨麻疹
    5.4 全身过敏反应
    5.5 其他

(3)IgE、P物质在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脏器中的表达及法医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实验材料
    2.2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致敏原注射液的制备
        2.3.2 动物致敏
        2.3.3 动物发敏
        2.3.4 动物样本处理
        2.3.5 HE染色及组织化学检查
    2.4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过敏性休克模型的观察
        3.1.1 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
        3.1.2 过敏性休克死亡解剖及HE染色分析
    3.2 SP免疫组化测定结果
    3.3 IgE免疫组化测定结果
    3.4 血清IgE含量测定
第4章 讨论
    4.1 过敏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制备
    4.2 IgE在过敏性休克中的作用
    4.3 SP在过敏性休克中的作用
    4.4 联合检测SP、IgE有助于诊断过敏性休克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4)琥珀酰明胶过敏与HLA-A、HLA-B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HLA基因多态性与过敏反应及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过敏性休克小鼠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及PAR-2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致敏方法
        2.3 动物解剖、取样
        2.4 组织病理切片
        2.5 RT-PCR
        2.6 外周血血清的收集及血清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 ELISA 测试
        2.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小鼠过敏性休克模型的观察
        1.1 两组小鼠的临床症状
        1.2 过敏性休克死亡解剖及组织病理检查
    2 RT-PCR 实验结果
        2.1 RT-PCR 产物鉴定
        2.2 PAR-2 m RNA 表达水平
    3 血清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表达水平测定
    4 小鼠外周血 PAR-2 相对表达量与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间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肥大细胞及其蛋白酶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法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标本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及步骤
    1.4 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样本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2.2 右心血IgE含量测定
    2.3 右心血、心包液、胸腔液及腹腔液中肥大细胞羧肽酶A3 含量测定
    2.4 右心血、心包液、胸腔液及腹腔液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含量测定 .. 17
    2.5 右心血、心包液、胸腔液及腹腔液中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含量测定 .. 19
    2.6 心脏、肺脏、咽喉、胃及空肠组织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免疫荧光染色
    2.7 心、肺、咽喉、胃及空肠组织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免疫荧光染色
    2.8 心、肺、咽喉、胃及空肠组织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2.9 三种方法甲苯胺蓝异染肥大细胞
3 讨论
    3.1 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研究现状
    3.2 肥大细胞及其蛋白酶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死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7)SPR生物传感器检测过敏致死动物血清类胰蛋白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与模型建立
    1.2 试剂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传感器清洗
        1.3.2 生物分子识别膜制备
        1.3.3 样品检测
        1.3.4 芯片再生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动物血清MCT响应曲线
    2.2 动物血清类胰蛋白酶的RU平均值比较
    2.3 动物血清类胰蛋白酶SPR曲线的RU最大值
3 结论

(8)室温下豚鼠过敏反应死亡组织和血清中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混合人血清诱发豚鼠过敏反应死亡模型的改良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动物模型的改良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室温下豚鼠过敏反应死亡后血清和器官中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的变化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9)混合人血清诱发豚鼠过敏反应死亡模型的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标本及动物来源、动物分组
        1.1.2实验试剂及仪器
    1.2方法
        1.2.1致敏原的制备、保存及稀释
        1.2.2动物致敏及诱发过敏反应死亡的方法
        1.2.3动物尸体解剖、样本取材及常规HE染色
        1.2.4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总Ig E和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含量
    1.3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豚鼠过敏反应死亡模型体征的观察
    2.2豚鼠尸体解剖及病理学观察
    2.3血清Ig E和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测定结果
3讨论

(10)SPR生物传感器检测类胰蛋白酶在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体内含量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对比两种不同的 SPR 检测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人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过敏性评价及其类过敏成分筛查和反应机制研究[D]. 杨艺帆.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类胰蛋白酶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 黄玉萨,谢家骏,胡风丽. 中成药, 2016(06)
  • [3]IgE、P物质在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脏器中的表达及法医学意义[D]. 谢洪波. 南昌大学, 2016(03)
  • [4]琥珀酰明胶过敏与HLA-A、HLA-B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D]. 陈歌子. 郑州大学, 2016(03)
  • [5]过敏性休克小鼠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及PAR-2的表达[D]. 陈洁. 大连医科大学, 2016(06)
  • [6]肥大细胞及其蛋白酶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法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郭相杰. 山西医科大学, 2015(01)
  • [7]SPR生物传感器检测过敏致死动物血清类胰蛋白酶[J]. 李倩楠,熊兴良,邢扬,李广,单改仙,邓世雄.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3(09)
  • [8]室温下豚鼠过敏反应死亡组织和血清中IgE、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的变化[D]. 陈炯垣.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9]混合人血清诱发豚鼠过敏反应死亡模型的改良[J]. 陈炯垣,赖跃,李冬日,岳霞,王慧君. 法医学杂志, 2012(06)
  • [10]SPR生物传感器检测类胰蛋白酶在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体内含量变化[D]. 李倩楠. 重庆医科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人血清类胰蛋白酶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