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与香港共同研究中医药现代化

吉林与香港共同研究中医药现代化

一、吉林香港共研中药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梁木子[1](2021)在《茶叶的体质养生文献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就古医籍中和现代共有的具有代表性的茶叶品种其养生理论相关条文进行辨析收集、归纳整理,探讨茶叶的历史源流、茶叶养生的历史概况、茶叶的品种和分类、性味和功效、体质配伍、现代化学成分分析及合理饮茶等,以明确茶叶体质养生的内涵、理论基础、原则等,个性化指导茶叶养生。研究目的:归纳整理历代古籍文献中关于茶性、茶效的记载,探究茶叶体质养生的理论依据,从而指导茶叶体质养生的方法与应用。研究意义:1.可以进一步弄清茶叶的性、味、归经等问题。2.研究茶叶养生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指导健康用茶。3.研究茶叶体质养生理论有助于指导辨体用茶。4.研究茶叶养生是为了探究茶叶的有效成分对健康的影响。5.研究茶叶养生有助于茶产品的研发,有助于茶市场的发展。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古籍中包含性味功效涉茶文字。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以“茶与体质”、“茶”、“茶养生”、“茶与慢病”为主题或关键词,分别检索知网、维普、万方三大知识库中茶叶性味、药效、药理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历代医书、本草、茶书文献中含“茶”、“茗”、“荼”、“木荼”等内容进行整合分析茶叶对人体的影响。其中主治病证分类主要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疾病分类方法,体质辨识参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探讨茶叶的体质养生理论。建立excel表格,按成书年代、书名章节、茶名、茶性、茶味、归经、功效、宜忌,逐条整理、记录相关文献资料。后期分析其相关主治疾病、与适用体质。研究结果:按上述步骤查找,查找到相关文献约2k余篇。古籍中与茶相关记载共104处,其中红茶有21处,黄茶有8处,黑茶有10处,白茶有4处,青茶有9处,绿茶有52处。涉及茶或含茶药方约有87个,无论是组方还是单味用茶,凡涉及茶与疾病治疗相关的文献都算在其中。其中红茶有方17个,黄茶有7个,黑茶有7个,白茶有4个,青茶有8个,绿茶有42个,详见附表。茶叶的使用价值涉及到四个变化阶段:祭品、菜食、药用、饮用。茶叶的使用,始于周朝,兴于唐朝,盛于宋朝。现代多将茶叶分为六大类: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红茶味甘,有治眼疾(眼圈生泡)、消脂去腻、和胃消滞、下气利导、解暑疗烦、悦志、醒睡、清热解毒的功效,归经为肝、胃、胆。黄茶性略凉,有辟秽,行气化湿,固卫的功效,归肺胃两经。黑茶性多温,有消食解腻、化痰宽肠、清胃生津、辟瘴透邪、涩肠止痢、醒酒、温中化滞等多种功效,归肺胃经,络肠。白茶性凉,可以清热透疹,入肺经。青茶性平,可以清利头目,芳香避秽,入肝肺两经。绿茶性寒凉,有解表、清利头目、生津止渴解暑、杀菌消毒、去腻消滞醒酒、除烦、醒神醒睡的功效,入肝、肺、胃、肾,络肠、膀胱。平和质饮用各类茶皆可但不能饮用过多以免引起阴阳失衡,或者是饮用平性茶青茶。气虚体质选茶时要选择偏温阳性的茶,如红茶类。阳虚体质选择温热性茶,熟普洱茶或安化黑茶、西路边茶、六堡茶等黑茶。对于因实导致的瘀血体质,应当选择高品质的绿茶;而对于因虚导致的瘀血体质,可以选择平性茶比如轻发酵的青茶,黄茶,而不选择黑茶、红茶类。如果血虚严重的话,则不建议饮茶,防止因饮茶造成的贫血,从而加重病情。湿热体质选性质寒凉的绿茶、略凉的黄茶、凉润的白茶,或者是选择轻发酵青茶,慎喝红茶、黑茶、重发酵青茶。阴虚体质选择寒凉性茶,每类茶叶都可以选择,最适合的就是绿茶、白茶类,也可以选用黄茶、轻发酵青茶类,但是要慎重选择重发酵青茶类、红茶类、黑茶类。如果体质痰湿,则可以选择绿茶、白茶、黄茶。要注意不能饮用凉茶。气郁体质建议饮用温热性茶,如红茶。特秉体质不过量饮茶。研究结论:1.茶叶有不同的类别,茶叶有性味。2.茶叶性味有别,茶效有异。3.体质不同,选茶不同。4.合理饮茶,要三因制宜;健康饮茶,要适时适量适温;特殊情况,不宜饮茶

区绮琪(Ellena Yee Kee Au)[2](2021)在《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梳理新安医学的代表性医家、着述、学说及其核心学术特色;结合代表性医家临证医案,比较新安医学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其他主要中医学术流派间的异同和关系,进一步明确新安医学的学术成就、历史贡献和当代影响。方法以传统文献学方法为主,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开展研究工作。1.选择研究的主要流派:统计各流派的宫廷御医人数与内科主要医着的医家人数为切入点。统计结果提供中医主要地域流派的参考。2.选择研究的临床病种:利用新安医学的特色学科(妇科、儿科及内科)并从每个学科选择两个病种。3.选择流派医家代表及医案:从第一届国医大师名单中根据所需要探讨的地域选择流派代表医家。国医大师代表当今的最高中医水平。再从国医大师的专辑中根据所需要探讨的病种选择医案。为保证每一病种有相关新安医家的医案作对比,所以需要再填补两名新安医家。选择条件:选择的新安医家有相关医案的文献、有一定的专业认可度。4.对选定相关学科及病种,搜集从宋元明清至近代主要医家对病因病机、诊断、遣方用药特点的相关学说或观点,以充实对其后11位医家的23个医案文献研究结果。文献的搜集分两方面,CNKI网下载相关被引次数较高的文献及购买相关医着。5.对选定的23个医案分类整理及纵横联系对比:表格化处理后、分类归纳8位流派医家的医案治验跟新安医家现代医家作同病种的横向对比,并以宋元明清的医家在相关病种上的治则治法或学说纵向对比。6.综合汇总所有研究结果,深入挖掘新安医学有别于其他流派的学术特色和临床价值。结果1.新安医学学术贡献新安医学的主要贡献在以下几方面:一、新安医家学说众多,尤其是“营卫一气”、“卫气营血辨证”、“养阴清肺”、“外损致虚”、“养胃阴”、“虚损理脾阴”等学说,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新安医家的《古今医统大全》、《医宗金鉴》、《医述》被列为十大医学全书。二、临床上,中医的四诊,尤其是脉诊、望诊,新安医家有丰富医案专着,遣方用药平正轻灵、稳准狠猛。三、新安医家徐春甫创立的中国第一个民间医会“一体堂宅仁医会”促进医学进步。这都说明从宋代至今,新安医学对中医学术、临床以及医学发展都有很全面以及巨大贡献,至今方兴未艾。2.与其他主要流派比较与浙派、吴门及孟河医派、燕京医派的宫廷医学、旴江医学、齐鲁医派、岭南医学、川派中医及海派中医相比,在基础理论、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等方面,新安医学均存在有别于其他流派的学术主张及临床特色。新安医家的错简重订说引起的学术争鸣、反思是空前的。临床上,新安固本培元派对附子的应用范围比川派更广。医学普及启蒙方面新安医学比吴门及钱塘显着,新安御医徐春甫、吴谦所撰医着充分体现了“修医书以正医学”的目的。医着方面,《内经》研究方面,新安较吴中、钱塘量多质高;吴中与新安各科齐全,钱塘则重临床理论,而且没有外科、针灸内容。3.新安医学代表性医家与其他主要流派代表性医家临床治验对比分析:新安医家王乐匋提倡并体现在他的治验上的为学特点,“求实”、“学博”、“探幽”及“返约”。李济仁国医大师用药虽少,但疗效显着,充分体现了新安医学辨证精准,药少力宏的特色。孟河医家裘沛然国医大师认为如果“学而不精”、“学而不广”及“学而不化”,就很难像“前辈用药圆机活法”,孟河医家朱良春国医大师“善于挖掘民间验方”,创新虫类药应用。燕京医家路志正国医大师临证主张“用药兼顾,勿持一端”;“圆机活法,轻灵活泼”。齐鲁医家国医大师张灿玾的治验中反映他对《医宗金鉴》的重视。能影响国医大师的新安医学着作《医宗金鉴》的确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巨大。岭南医家邓铁涛国医大师在众多治验中显示对黄芪的重用,并以河北金元医家李东垣及清代王清任为宗。八桂医家班秀文国医大师与浙派何任国医大师都是妇科专家。班老治妇科病的治则是“治血不忘气,调气须及血”,而何任国医大师推崇清代《傅青主女科》及宋太医陈沂,重视调经。主要结论新安医学医家众多,医着宏丰,传承有序,学术交流活跃,学术特色鲜明。新安医学融汇中医各流派医学精华及创建新的医学理论,确属中医流派中的“首富”。新安医家与其他流派的传承虽然不同,学术思想以及临床治法已经是相互借鉴,但从本研究的范围也突出新安医家与其他主要流派的部分异同:一是岭南医家邓铁涛国医大师的用药风格跟新安医家王乐匋重视脾,但两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有所不同,邓老在他的治验中经常重用黄芪。新安王老坚持不能独守一法,体现新安医家用药灵巧的特点;二是八桂医家斑秀文国医大师的妇科治则,“治血不忘气,调气须及血”,融合了新安医家汪机的营卫一气学说及吴楚治血补气的理论观点;三是孟河医家朱良春国医大师的治疗风格,单刀直入,药少力专,燕京医家路志正国医大师强调用药“勿持一端”同新安医家“平正轻简”的用药特点对比明显。

王力,谭红胜,张彤,徐宏喜[3](2020)在《矿物药现代研究及磐龙(墨)玉的药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矿物药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其研究不断发展和丰富。通过调研近年的文献,对矿物药的基原调查、分类考证、炮制及质控、药效物质基础、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等研究内容进行概述;同时,关注矿物药中的一类独特组成玉石类,并以我国东北地区出品的磐龙玉及磐龙墨玉为例,对玉石类矿物药的药用历史及磐龙玉、磐龙墨玉的药用价值与开发前景予以评述,以期能丰富祖国矿物药的医药宝库,促进矿物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造福人类健康。

杨俊姝[4](2016)在《通鼻止鼽方抑制过敏性鼻炎作用的实验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论证通鼻止鼽方抑制过敏性鼻炎的药理作用机制,预测通鼻止鼽方的潜在药物作用靶点和新的药理作用。研究方法:实验一:建立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将实验组分成六组(正常对照组、过敏性鼻炎模型组、盐酸西替利嗪(阳性药物)组、通鼻止鼽方低剂量组、通鼻止鼽方中剂量组、通鼻止鼽方高剂量组),观察各实验组过敏性小鼠行为学和鼻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实验组通鼻止鼽方对过敏性鼻炎小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免疫分子(Ig E、IFN-γ、IL-2、IL-4、IL-10、ICAM-1)的变化;采用RT-PCR实验检测各实验组通鼻止鼽方对过敏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和肺组织中炎症相关基因(Ig E、IFN-γ、IL-2、IL-4、IL-10、ICAM-1)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实验组通鼻止鼽方对过敏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和肺组织中炎症相关蛋白(Ig E、IFN-γ、IL-2、IL-4、IL-10、ICAM-1)表达的变化。实验二:利用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分析的方法,构建并分析通鼻止鼽方单味药及整体复方的“成分-靶点-病症”网络图。研究结果:结果一:各实验组小鼠行为学变化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喷嚏数程度计分、鼻痒程度计分和鼻分泌物量计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显着改善过敏性鼻炎小鼠打喷的行为、搔鼻行为和鼻溢行为(p<0.05)。喷嚏变化上,各复方组与阳性药组相比,复方低剂量组对喷嚏行为的改善程度显着劣于阳性药组(p<0.05),复方中剂量组与之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复方高剂量组则显着优于阳性药组(p<0.05)。鼻痒搔鼻变化上,各复方组与阳性药组相比,复方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对搔鼻行为的改善程度显着劣于阳性药组(p<0.05),复方高剂量组与之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内鼻分泌物量变化上,各复方组与阳性药组相比,复方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对鼻溢行为的改善程度显着劣于阳性药组(p<0.05),复方高剂量组则显着优于阳性药组(p<0.05)。结果二:各实验组小鼠组织病理变化正常组小鼠鼻黏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结构完整,纤毛排列整齐,平滑而无断裂,未见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小鼠鼻黏膜严重增厚,黏膜表层纤毛黏连或脱落,黏膜固有层结构紊乱,腺管、血管严重扩张、增生,重度水肿,间质中大量嗜酸性细胞及其他炎性细胞浸润;阳性药组小鼠鼻黏膜少量炎细胞浸润;复方低剂量组小鼠鼻黏膜中度增厚,固有层结构紊乱,纤毛脱落,腺管、血管轻度扩张,轻度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偶见嗜酸性细胞;中剂量组小鼠鼻黏膜轻度增厚,纤毛脱落,腺管、血管偶有扩张,轻度水肿,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偶见嗜酸性细胞;高剂量组小鼠鼻黏膜轻度充血,偶见炎细胞浸润,未发现明显增生及纤毛倒伏等改变。结果三:ELISA法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小鼠血清Ig E含量显着性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小鼠相比,各治疗组小鼠血清中的Ig E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着性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盐酸西替利嗪阳性药治疗组小鼠相比,复方低剂量组对Ig E的下调程度明显不如阳性药组(p<0.001),但复方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则与阳性药组的效果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过敏性鼻炎组小鼠血清IFN-γ、IL-2显着降低,IL-4、IL-10显着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过敏性鼻炎组小鼠相比,各治疗组小鼠血清Th1和Th2细胞因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其中,IFN-γ含量均有所上升,但复方低剂量组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治疗组的上升程度均显着(p<0.001);IL-2含量的上升程度不如IFN-γ明显,只有阳性药组和复方高剂量组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分别是p<0.001和p<0.05),其他组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IL-4含量变化显着,各组均有明显地下降,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各组IL-10含量也均有下降,但复方低剂量组(p<0.05)较其他组(p<0.001)下调作用略弱。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小鼠血清ICAM-1含量显着性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小鼠相比,各治疗组小鼠血清中的ICAM-1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着性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剂量的复方对ICAM-1的下调程度略弱;与盐酸西替利嗪阳性药治疗组小鼠相比,复方低剂量组对ICAM-1的下调程度略弱于阳性药组,复方中剂量则略强于阳性药,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复方高剂量对ICAM-1的下调作用显着强于阳性药,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各细胞因子的变化程度不如血清明显。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过敏性鼻炎组小鼠IFN-γ、IL-2显着降低,IL-4、IL-10显着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过敏性鼻炎组小鼠相比,各治疗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h1/Th2细胞因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但回调程度明显不如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其中,IFN-γ含量变化明显,各治疗组均有所上升,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IL-2含量虽然各治疗组均有上升,但只有阳性药组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组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IL-4含量变化也只有复方高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IL-10含量各治疗组均有下降,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四:RT-PCR法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小鼠鼻黏膜组织中Ig E基因表达显着性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经OVA刺激后,小鼠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涉及了基因层面的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与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小鼠相比,各治疗组小鼠鼻黏膜组织中的Ig E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复方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Ig E下降程度最大,差异最明显(p<0.001),阳性药组次之(p<0.01),而复方低剂量组Ig E表达虽然也有所下降,但是与模型组比较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过敏性鼻炎组小鼠鼻黏膜中IFN-γ、IL-2基因表达显着降低,IL-4、IL-10基因表达显着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过敏性鼻炎组小鼠相比,各治疗组小鼠鼻黏膜中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其中,IFN-γ的基因表达均有所上升,复方高剂量组回升最为明显(p<0.001),阳性药组次之(p<0.05),复方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IL-2的基因表达除复方低剂量组外,其余治疗组均呈现回升趋势,但只有复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IL-4的基因表达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回降,阳性药组下降程度最大(p<0.001),复方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次之(p<0.01),复方低剂量组则与模型组相差无几;各组IL-10的基因表达也均有下降,但只有阳性药组和复方高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小鼠鼻黏膜中ICAM-1的基因表达显着性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小鼠相比,各治疗组小鼠鼻黏膜组织中ICAM-1的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复方中剂量组的下降幅度最大,其余各组下降幅度相近,但是各组变化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Ig E基因表达显着性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小鼠相比,各治疗组小鼠肺组织中的Ig E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复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Ig E下降程度最大,差异最明显(p<0.01),阳性药组次之,复方中剂量组下降程度最小,且阳性药组和复方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过敏性鼻炎组小鼠肺组织中IFN-γ、IL-2基因表达显着降低,IL-4、IL-10基因表达显着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过敏性鼻炎组小鼠相比,各治疗组小鼠肺组织中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其中,IFN-γ的基因表达均有所上升,但只有复方高剂量组的回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IL-2的基因表达各治疗组均呈现回升趋势,复方低剂量组作用最强(p<0.01),阳性药组次之(p<0.05),复方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作用最弱(p>0.05);各组IL-4的基因表达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回降,但只有阳性药组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L-10的基因表达也均有下降,但只有阳性药组和复方中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ICAM-1的基因表达显着性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过敏性鼻炎模型组小鼠相比,各治疗组小鼠肺组织中ICAM-1的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复方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下降幅度最大(p<0.01),阳性药次之(p<0.05),复方低剂量组作用最弱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五: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过敏性鼻炎组小鼠鼻黏膜中Ig E、IL-4、IL-10表达显着升高(p<0.01),IFN-γ、IL-2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过敏性鼻炎组小鼠相比,各治疗组小鼠鼻黏膜中除ICAM-1外,其他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调。其中,Ig E的蛋白表达均有所下降,但只有复方高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IFN-γ的蛋白表达均有所上升,复方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回升最为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组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IL-2的蛋白表达只有复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IL-4的蛋白表达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回降,阳性药组和复方高剂量组的下降程度较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IL-10的蛋白表达也均有下降,复方高剂量组下调作用最强(p<0.001),阳性药和复方中剂量组次之(p<0.01),复方低剂量组最弱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过敏性鼻炎组小鼠肺组织中Ig E、IL-4、IL-10、ICAM-1表达显着升高(p<0.01),IFN-γ、IL-2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过敏性鼻炎组小鼠相比,各治疗组小鼠肺组织中的蛋白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回调。其中,Ig E的蛋白表达均有所下降,复方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作用较强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IFN-γ的蛋白表达除复方低剂量组外均有所上升,但只有复方高剂量组的回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IL-2的蛋白表达,阳性药组和复方中剂量组回调程度较大,复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回调程度较小,但只有复方中剂量组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IL-4的蛋白表达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回降,阳性药组和复方高剂量组的下降程度较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复方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下降程度很小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治疗组对IL-10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较弱,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ICAM-1的蛋白表达都有所下调,复方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下调程度较大(p<0.05),阳性药组和复方高剂量组程度较小(p>0.05)。结果六: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通过现有数据库及文献挖掘技术,复方各味药含有化合物,辛夷94种,紫苏叶118种,蔓荆子138种,苦杏仁97种,甘草265种,苍耳子106种,白芷219种,蝉蜕8种,川芎103种,白僵蚕21种。苍耳子网络图中含有48种化合物成分,对应101个靶点和262种病症;白僵蚕网络图中含有14种化合物成分,对应112个靶点和45种病症;白芷网络图中含有62种化合物成分,对应224个靶点和288种病症;蝉蜕网络图中含有4种化合物成分,对应60个靶点和99种病症;川芎网络图中含有149种化合物成分,对应216个靶点和283种病症;甘草网络图中含有118种化合物成分,对应301个靶点和335种病症;苦杏仁网络图中含有47种化合物成分,对应272个靶点和332种病症;蔓荆子网络图中含有99种化合物成分,对应269个靶点和322种病症;辛夷网络图中含有67种化合物成分,对应156个靶点和265种病症;紫苏叶网络图中含有87种化合物成分,对应288个靶点和310种病症。通鼻止鼽方复方网络图中含有508种化合物成分,对应672个靶点和470种病症,病症中包括过敏性鼻炎、变应性疾病、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等。预测得到IL-2、IFN-γ、IL-4、IRF-1、IL-6、IL-36B、ITGA2B、IL-1A、IL-1B、ICAM-1、ITGB2、IL-13、MMP-1、JUN、ALOX5、RELA、IL-10、ITGAM等18个复方作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潜在靶点蛋白。研究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发现通鼻止鼽方能有效抑制过敏性鼻炎病变,通鼻止鼽方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同时又能对多种疾病有着调节作用,其主要途径和机制:1主要通过调节Ig E、IFN-γ、IL-2、IL-4、IL-10、ICAM-1等因子的表达;2通鼻止鼽方可能通过多靶点协同调节多种病症。

孙建[5](2016)在《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文中认为长久以来,艾草和艾灸广泛被用来治病救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艾文化。艾文化是由中医药学、民俗学、饮食学、社会学、农学等多学科领域交叉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根植于艾文化基础上的艾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艾草、艾灸相关的民俗、医药、饮食、养生保健等各种文化遗产的总称,这其中包括诸如思想、人物、书籍、技术、器具等方面,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对艾草以及艾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考证是解读中国古代医学史乃至社会史中诸多历史现象的重要参考。艾文化的历史特征是以艾草作为基点进行解析。本文着重梳理中国古典文献中关于艾草的记载,对其名实进行考证,梳理出艾草有冰台、艾蒿、蕲艾、黄草、医草、灸草等二十几种别名,并且结合古代文献中文字与图例来探究其历史原貌,通过古今对比对艾草成分和功效在各个时期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具象化艾草以及艾草延伸的作用与艾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以便能更全面认识艾的历史作用与艾文化历史内涵。艾灸是艾文化遗产的核心,是艾和火的有效结合,历史非常悠久,是最能代表中国艾文化的文化载体。根据对古籍文献的梳理,艾灸文化的历史传承可分为起源与发展、鼎盛、稳定与衰落和再次兴起四个阶段。早在三国时期曹翕就撰写了我国史上首部灸法专着《曹氏灸方》,到了两晋至唐是灸法的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灸法大家及代表性着作。唐宋时期灸法最为盛行,达到了艾灸发展的鼎盛,此时期灸法大家的出现、涌现大量灸疗专着、灸法的专门化和普及化是灸法达到历史高潮主要标志。明清灸法继续发展,但相对唐宋有所缓和。清末至民国时期,艾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对于近现代艾灸的研究,文章以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在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澄江针灸学派为个案,通过研究澄江学派近百年来针灸学保护与传承中走过的艰辛和曲折,以传承人、代表作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突破口,力争找到对该学派针灸事业得以活态传承至今的原因,通过全方位的剖析艾灸文化的历史脉络,力图勾勒出艾灸文化的历史特征。同时,通过对艾灸有病治病、未病寻病、无病养生“三位一体”和驱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四效合一”特点的古典文献进行梳理,探讨艾灸被中国古代人们所推崇,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另外,对各时期的艾灸重要传承人、传承人代表作、灸疗的重要思想、对外交流及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探究艾灸事业对于中华医学复兴、针灸学术发展以及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参考价值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除了治病救疾之外,由于艾草无毒、温中、逐冷、除湿等药用特性而被古代人们用于日常饮食当中或进行食疗。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的梳理,考证了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发展与传承,指出艾草茶不仅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止血、凝血、镇静、抗过敏等治疗效果,同时,还有预防感冒、抗肿瘤、护肝利胆、保护心血管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艾食用在中国历史上分类以及传承情况,指出了艾草是作为中国古代人们常用食料。另外,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使用现状,论证了中日韩三国艾饮食文化的异同点。以艾草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且与艾草紧密联系的端午节中。通过对端午挂艾历史的考证、古今挂艾的调查、挂艾的功效(辟邪、厌胜、治病)和洗艾浴的作用四方面来肯定艾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促进了以艾草为主题的具有宝贵民俗文化的文学作品的诞生,并且能进一步探讨以“艾”姓起源为着重考证基础点的姓名文化核心内容。从社会学、历史学、植物学、文化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又的运用分析,来探索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找寻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衍变历程中的作用,从而更为有效的解读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尤其是,对于“鲜艾入膳”的药食同源理论分析、艾草洗浴的民俗考证、“艾”字的书写方式不同辨析,都是对艾文化的有效补充。所以,对于艾草的“俗、食、药、灸”四位一体特性的考证研究,是真实反映整个艾文化的重要核心,亦能更为全面和真实描绘出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艾草使用的历史社会图景,为当今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历史借鉴。艾民俗文化是具有文化资源的区域特点分布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艾民俗文化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都具有自身的地方性民俗特色。另外,从艾文化资源的内部构成要素来看,不同属性的艾文化资源存在着非兼容性,乃至矛盾与冲突。这些艾文化资源,或者说是艾民俗文化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衡与文化资源属性的内部矛盾,会造成文化资源开发和实现资本化转向的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实现文化资源间的融合,使艾民俗文化整体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要将艾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配置、组合、交融、整合,遵循最优化的原则,既要突出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又要兼顾区域文化资源个性化的塑造与培育,将不同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的最优良方面组合为一体,使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最优化。从实际出发,寻找探索最适合本地特点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不盲目跟风,做到具有自身独立特性的艾民俗文化,但是又符合整体艾民俗文化的体系要求。针对现今艾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的现状,通过比较中日韩三国对艾草的利用和艾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异同,提出了四点对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其一,政策的持续性保护;其二,中医文化与流派的保护;其三,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其四,艾草及艾草专利的保护。在以上四点建议的基础上,构建起艾文化保护体系,提出对艾文化遗产开发应从种植加工的产业化、艾文化遗产开发的多元化和传承的国际化着手,要有意识地树立一些优秀的榜样,鼓励更多的企事业从事艾相关产品的研究,打造艾文化的知名品牌,积极将艾文化与国际接轨,搭建优质化的国际宣传平台,从而带动艾草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于洋[6](2016)在《鹿鹅鼻炎方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变应性鼻炎是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明显升高。尽管该病不会危及生命,但患病人数众多,除导致鼻部和眼部等局部器官症状外,它还可诱发支气管哮喘等多种并发症,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有一定优势,鹿鹅鼻炎方为我们临床上治疗变应性鼻炎常用方剂,目前对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卵清蛋白致敏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研究鹿鹅鼻炎方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的治疗作用,进一步探讨其对Th1、Th2细胞的调控作用,为鹿鹅鼻炎方的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高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低剂量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的方法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模型建立以后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连续治疗14天后处死大鼠,取血清和鼻黏膜组织,分别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OVA-sIgE、IL-4及IFN-y含量,HE、PAS及A&S染色法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及检测肥大细胞和杯状细胞数目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鼻黏膜组织中IL-4及IFN-y表达情况,western-blot和RT-PCR法检测鼻黏膜组织中Th1、Th2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造模后,模型对照组和各治疗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均大于5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行为学评分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空白对照组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表现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结构完整、平滑,无炎症反应相关表现;模型组大鼠鼻黏膜上皮脱落、坏死而不连续,炎细胞浸润,组织间隙出血,腺体增生、肿胀,杯状细胞增生,黏膜表面分泌物增多;西药对照组大鼠鼻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无明显炎症表现;鹿鹅鼻炎方组大鼠鼻黏膜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仅有少量炎细胞浸润和局部黏膜上皮细胞的脱落。模型对照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杯状细胞数目较空白组、治疗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3.血清ELISA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gE、IL-4含量升高,IFN-γ含量降低;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IgE、IL-4含量降低,IFN-γ含量升高。4.免疫组化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4表达增强,IFN-γ表达降低;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IL-4表达降低,IFN-γ表达增强。5.Western blot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ATA-3表达增强,T-bet表达降低;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GATA-3表达降低,T-bet表达增强。6.RT-PCR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ATA-3表达增强,T-bet表达降低;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GATA-3表达降低,T-bet表达增强,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结论1)鹿鹅鼻炎方可以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大鼠流涕、喷嚏、挠鼻等症状,降低血清中IgE含量,减轻鼻部炎症反应,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起到治疗作用。2)鹿鹅鼻炎方可以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Th2细胞因子IL-4含量,升高Thl细胞因子IFN-γ含量,纠正Thl/Th2细胞失衡,缓解其免疫变态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h2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促进Thl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调控Thl/Th2细胞,逆转以Th2细胞免疫反应占主导的免疫失衡。

吕泽康[7](2017)在《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诊治疑难病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疑难病对当今医学界还是—大棘手问题,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从事治疗疑难病临床70余年,承中医大家章次公先生之学,继渐形成"章朱"学派,其理论独特,重视先天肾及后天脾,实践并总结累积了极大量的临床治疗疑难病经验。吾有责任继承并发扬其学术及临床,本着弘扬我国医学的使命,故本文以追探朱老学术渊源,继而进一步总结朱老治疗内科疑难病如:免疫性疾病,癌病等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朱良春教授诊治疑难病学术思想的系统概括。根据随师抄方学习、观察及自身对朱老学术的领悟,再加整理了朱老的临床医案,发表在期刊上文章,书刊着作或传媒采访等,对朱老的学术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整理。文中回顾了朱老的学术思想的演变过程,追朔到其启蒙时期,摸索时期及成就期。临证病案分析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朱老在南通良春中医院治疗疑难病共240方(其中癌肿175方、其他疑难病65方)的临床病案进行了整理,并加以分析总结其辨治疑难病的思路及用药经验。结果:通过研究朱老医案,分析其用药的加减情况,体现了朱老学富五车、按疾病的进退,用药如行军,力求达到丝丝入扣、精细缜密,达到方证相应的思想,并以按语的形式进行剖析,从个案的角度展现朱老的学术思想及其特色诊断方法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治疗不同疾病用药频数的统计分析,寻找朱老用药的思路。另在附篇收集了朱老多年在临床应用的验方,以体现其学术经验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从上述总结研究可以看出:朱良春教授治疗疑难病,强调培补正气,脏腑重视脾肾,研究其对疑难病病机及疾病演变规律的理解极为重要,着重分析其临床辨证及用药的特色,如用量及配伍等,希望全文能继承朱老之学,继往开来。故此朱老之学值得广泛提倡。

蓝永豪(LAM Wing Ho)[8](2016)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中医名家痤疮验方经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病证结合乃当代中医临床的主要模式,“审证求机”在辨证论治过程中最为关键。探究痤疮的病证特点并其理、法、方、药,不单能有效指导临床,更能提高疗效。文献研究发现,古今医家对痤疮的病位认识大体一致,归为肺脾肾三脏,涉及心肝。但对其症状、治法及处方用药的认识各家观点庞杂而欠系统。有见及此,本研究选择当代中医名家治疗痤疮的有效医案,通过强化FP-Growth算法的关联分析,索出其组方配伍规律,并发掘出一些新的认识,为中医临床与中医科研提供参考及线索。[方法]检索发表于1988年2月~2014年11月于中国知网有关中医痤疮的医案,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构建中医痤疮医案数据库;在进行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前,事先对原始医案数据进行原始资料查证、医学术语规范、药名规范、错字纠正等预处理方法;再将符合标准入选共448诊次的中医痤疮医案,采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建立医案讯息采集、储存数据库,并对数据库纳入的医案讯息进行录入规范及多次的数据清洗。在规范症状术语词汇共361条、累计规范2699频次的前提下,建立集采集、储存、梳理、分析、挖掘于一体的、非单一的模块和数据挖掘方法组成的医案数据挖掘平台;运用Medcase V3.2系统,透过加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运算模型、Medcase Record Mining系统、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平台、Xminer Operation Tool运算工具及强化FP-Growth算法,就着统计分析结果,从舌象、脉象、治法、用药等各方面作中医痤疮医案经验的总结。[结果]频数分析方面,当代医家的痤疮医案依次以口干、面部油腻、烦躁、大便干和瘙痒为高频临床症状;.皮损依次有丘疹、脓疱、结节、瘢痕和色素沉着;病变部位依次为面部、颊部、额部、颈项、胸部、背部;皮损颜色依次为红、淡红、暗红;舌象依次为舌质红、舌尖红、舌淡红、舌淡、舌暗红、舌暗、舌边红、舌边有齿痕;脉象方面依次为弦、滑、细、数、沉、缓、小、浮、濡、弱、涩、大、实、虚、促、洪。当代医家治疗痤疮的医案中出现的首十五种高频治法依次为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化瘀、凉血、清肺、健脾、疏肝、化痰、利湿、祛湿、滋阴、清胃、通腑。对高频治法整合规范后,发现痤疮高频治法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陆德铭主编的《中医外科学》中所列痤疮治法相符,说明痤疮临床治法仍以清肺、散风、清热、化湿、化痰、健脾、渗湿为主;研究发现当代医家的医案治法灵活,反映痤疮病情多复杂多变。当代医家治疗痤疮的医案中首十五味高频中药依次为牡丹皮、连翘、甘草、赤芍、丹参、当归、黄芩、茯苓、生地黄、薏苡仁、蒲公英、白术、柴胡、白花蛇舌草、陈皮等。参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雷载权主编的《中药学》将上述高频中药分类,高频药物种类为: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健脾渗湿、疏肝、化痰、清热、排脓药等。药物内关联方面,除了发现连翘与丹参、金银花与连翘、牡丹皮与茯苓、白术与茯苓这些经典药对外,还发现了四药联用,如牡丹皮、赤芍、甘草、连翘及牡丹皮、黄芩、连翘、甘草;三药联用则有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及金银花、连翘、丹参。综合治则治法与药物外关联而言,疏肝与柴胡、牡丹皮有较高置信度;清胃与桑白皮、枇杷叶有较高置信度;解毒与生地黄、金银花、茵陈有较高置信度。化瘀、活血与桂枝有较高置信度;温阳、潜阳与制附子有较高置信度;滋阴、养阴与黄芩有较高置信度;调和清木、解郁与柴胡有较高置信度。清肺与桑白皮、清热与黄芩、利湿与茵陈、健脾与党参、疏风与荆芥均有较高置信度。[结论]通过对选取的当代医家治疗痤疮的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大部分属于临床常用的、现存的、符合传统理论的认识,由此反证应用数据挖掘进行医案分析乃有效确当。可透过高频药物组来总结分析痤疮常用中药的配伍应用关系。利用关联规则分析,使治则与中药、症状与中药之间的组合关系,透过定量的数理关系来表示,将“症法药”相互连系,令挖掘结果可作为临床的参考及应用。在比对挖掘结果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后,发现了许多新视角、新观点,其实用性可供临床参考,说明数据挖掘及强化FP-Growth算法对于中医医案的规范化处理和再认识是既可取而又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李兰[9](2015)在《近代中医期刊广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研究近代中医药期刊中的广告,对各类广告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中医学在近代的变迁。应用文献学研究方法,以《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所收载的49种中医药期刊中的中医广告为基础,大型数据库《大成故纸堆》中所收录的近代中医期刊的中医药广告为补充,在对古代中医广告进行比较细致的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广告分类体系,将近代中医期刊中的广告进行梳理分析。通过对中国古代中医广告的研究,可以发现古代中医广告作为本土广告的代表,有我们独特的民族风格,渗透着浓郁的知识性、趣味性以及艺术性;中国广告的发展具有延续性,同时受到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制约。因此,广告背后反映地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本文通过传统文献研究的方法,将《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及数据库《大成故纸堆》中的期刊广告划分为公益广告、药品广告、书籍广告、招生广告、医家广告、药号广告、名录广告七大类,通过对各类广告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发现这些广告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制度的竞争。近代中国喻为完整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便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舶来文化作为异质抗原,中国传统文化与其展开正邪之争,最终将其吸收转化达到和谐状态,东西方文化彼此融合,完成了近代中医学在教育模式、行医方式、就诊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传播模式方面的变迁。

魏嘉弘(Wei.Chia Hung)[10](2015)在《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由“信而好古”,至“与古为新”。以“信而好古”之心“继承”先贤辨证论治之良法,才能够“高屋建瓴”,顺其势而为之。“与古为新”就是为《伤寒论》“创新”,如此,才能够“授人以渔”。《论语》曰:“信而好古”。东汉末年,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就《伤寒杂病论》一书,总结先秦两汉以来之临床医学成果。清末,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草问答》中肯定中国自古即有解剖、药物之正确认知:“中国古圣,定出五脏六腑诸名目,皎然朗着,何必今日再用剖割之法?中国经神农尝药,定出形色气味,主治脏腑百病丝毫不差,所谓尝药即试验也”。随着西学大量东渐,治传统医学者必须融合中西,张锡纯秉承“与古为新”之志,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阐明:“吾儒生古人之后,当竟古人未竟之业,而不能与古为新,是吾儒之罪也”。近代中医命运多舛,与中华民族国势息息相关,藉由伤寒学之研究可窥其豹。明末,少数西洋科学传入中国,并未受到重视。清中叶,西洋科学已经一日千里,部分中国传统医学家开始正视西方基础医学,如朱沛文、王学权等;西方教会复藉通商口岸之便,开设新式医院与训练助手,西洋医术逐渐获得民众肯定。甲午、日俄战后,日本跻身帝国主义之林,中国留学生纷纷赴日汲取西方新式科学,现代医学大量输入中国,传统医学被视之如敝屣而岌岌可危,有赖卫道之士奋起拯救之。以《伤寒杂病输》为例,属中医经典着作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专书,阐述外感热病、内科杂病、六经传变等为主轴,实为中医理、法、方药之滥觞,内科学之圣经。近代以来,伤寒学研究方法才有重大改变。方法:东汉末年,战争与疫病导致社会生产力下降,张仲景依据《素问》“伤寒”之理论撰着《伤寒杂病论》。除了战争以外,也将依据《后汉书》中对于气候剧烈变迁的记载,分析“伤寒”的成因,这是至今治伤寒学者较少注意之处。清末,研究伤寒学者依旧沿袭明清的既有成果,至唐容川以“西学”对《伤寒论》进行“印证”,使得近代伤寒学研究有重大转折。本文列举近代中国医学史上伤寒学研究之代表性人物与着作,分析书中对于伤寒之定义、六经之理论、六经病之诊治、应用之方药等,并检视“汇通中西”之良窳。依据邓铁涛、程之范撰着之《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以细究之,可将清末民初伤寒学家再区别为以下五类:(1)功名得意派,(2)伤寒卫道派,(3)新学改良派,(4)临床汇通派,(5)革命济世派等。本文将分析以上之代表人物、伤寒学着作、贡献等。成果:本文除前言与结论以外,共可分为五大部分讨论。第一部分,将厘清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分为五类,分析其生平事迹,以及对于《伤寒论》的相关研究着作。自古以来,医者侪于贱技,研习古圣贤书以求取功名方为正途,医籍成为兼读与餬口的工具。代表性传统医学家当中,获有举人以上功名荣誉,娴熟医学书籍、旁通西洋新式医技者,是为本论文探讨之第一类人物。第二类人物主张传统之中医药学、《伤寒论》全部章节等不可舍弃;第三类人物已经较有系统地吸收西方新式医学学理,并且重新诠释伤寒学;第四类人物大部分是仕举无门、临床上中西医学并用而有心得者;第五类人物曾参加过推翻帝制革命,而且在伤寒学上有贡献者。第二部分将探讨医学家们对伤寒的定义、六经的定义以及六经病的诠释。关于《伤寒论》条文所讨论者,究竟是“广义伤寒”、“狭义伤寒”、“热病”等,各医家之观点不一。关于伤寒所传布之六经,是以足经为代表,抑或以足经兼手经?也有学者主张六经不是指经络,分别又有“地面说”、“脏腑说”、“气化说”等不同主张。至于六经之病症,可以配合祝味菊提出的“八纲辨证”,使得辨证论治能够相得益彰。第三部分将寻绎造成“伤寒”流行的原因,以及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理论的继承与发挥。近代以前,多半是以“六气”或“气化”解释伤寒的成因。近代以后,许多医学家纷纷以微生物学观点解释伤寒发生的原因,一时蔚为风气,如“有机”与“无机”邪、“三脏四病”等。至于发生在肠道的急性热病或血痢也被翻译成“伤寒(typhoid fever)",是属于大论中的某一至二经病证,或者温病的范畴,不可混为一谈。第四部份将探讨中西医学家对于《伤寒论》辩证论治的特点。传统上,以“三纲鼎立”,作为辨证论治之准则,即是“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等,或者以“三级”代替三纲。近代以来,融合西洋学说,以“免疫力”之强弱解释人体抗病之能力,如以“伤寒玛丽”证明“正邪可两立”。陆渊雷认为人的“脉浮”与“发热”是在蓄积抵抗力,谭次仲创造了伤寒“五定法”。第五部分将探讨医学家们如何继承和发挥伤寒方药,并以实际医案说明。首先,将厘清“经方”之概念,起初并不专指《伤寒》、《金匮》之方,而是所有经验方的累积。魏晋以降,官方与民间都盛行经验方,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是。金元以后,张仲景被尊奉为“医圣”,《伤寒杂病论》之处方成为今日的”经方”,其余的经验方则成为“时方”。第二部份,将以实际案例分析伤寒方,如夏天可否使用桂枝?从近代中西医学家在临床上对于辛热或寒凉药的使用时机,当有助于后人对于伤寒方的掌握应用。结论:本论文的创新点,首先在于探讨造成“伤寒”的主要原因,是否与微生物有关?抑或仅是与六气之“寒”有关?探讨伤寒的形成因素,将有助于理解东汉末年造成人口大量罹病死亡的缘由,如张仲景家族在十年之内有半数族人死于伤寒,对于社会经济造成莫大的冲击。其次,《伤寒例》当中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一语,历来许多临床医家断章取义,以为桂枝或相关的方剂有贻误人命之虞,往往避之而唯恐不及,临证处方改以清热解毒之品,却时常有“药不中病”之憾。因此,从《难经》的相关条文当中,有助于吾人剖析桂枝等辛温甘热之品,如何有效地应用在处方之中。最后,如何纠正清末民初时医对于经方采取“不会用、不敢用、不肯用”的偏颇态度。经探究后发现,除了与明清两代以来温病学派的兴盛与成熟有关,更与清中叶以后西洋新式科学医学大量东传、民族自信心的减低等因素有关。因此,未来的努力方向便是成为“经方”与“时方”并行不悖,才是正确的“医病、医人、医国”之道。

二、吉林香港共研中药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香港共研中药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茶叶的体质养生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1 茶叶养生的概念
        1.1 茶的概念
        1.2 茶叶的概念
        1.3 养生的概念
        1.4 茶叶养生内涵
    2 茶叶的品种
        2.1 茶叶的种类及分类方法
        2.2 近现代中国名茶举隅
        2.3 域外茶叶的传播历程与名茶举隅
    3 研究茶叶养生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茶叶与茶叶养生的起源与发展
    1 远古至春秋时期
    2 秦汉时期
    3 唐及五代时期
    4 宋金元时期
    5 明清时期
    6 近代时期
第三部分 历代文献关于茶性、茶效记载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2 关键词选择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4 文献整理汇总
    2 茶叶的性味、功效分析
        2.1 红茶性味、功效分析
        2.2 黄茶性味、功效分析
        2.3 黑茶性味、功效分析
        2.4 白茶性味、功效分析
        2.5 青茶性味、功效分析
        2.6 绿茶性味、功效分析
第四部分 不同体质的茶叶养生
    1 中医体质学说
        1.1 体质与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
        1.2 中医体质学说的历史沿革
        1.3 体质的分类方法
        1.4 中医体质学说对茶叶养生的意义
    2 九种体质的茶叶养生方法
        2.1 平和体质的茶叶养生
        2.2 气虚体质的茶叶养生
        2.3 阳虚体质的茶叶养生
        2.4 血瘀体质的茶叶养生
        2.5 痰湿体质的茶叶养生
        2.6 湿热体质的茶叶养生
        2.7 气郁体质的茶叶养生
        2.8 阴虚体质的茶叶养生
        2.9 特禀体质的茶叶养生
    3 九种体质用茶分类表
第五部分 茶叶养生的现代研究
    1 茶叶的现代有效成分研究
        1.1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研究
        1.2 茶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1.3 茶氨酸的药理作用研究
        1.4 咖啡碱的药理作用
    2 茶叶内有害物质的探究
        2.1 茶叶内的有害物质指什么?
        2.2 茶叶内有害物质的浸出规律
第六部分 合理饮茶与茶叶养生
    1 茶在养生中常用的方法
        1.1 茶叶的药用
        1.2 茶叶的食用
        1.3 茶叶的饮用
    2 三因制宜的茶叶养生
        2.1 不同人群的茶叶养生
        2.2 不同季节的茶叶养生
        2.3 不同地域的茶叶养生
        2.4 不同年龄、季节、地域用茶分类表(表一、表二、表三)
    3 健康的饮茶方式
        3.1 适时饮茶
        3.2 适量饮茶
        3.3 适温饮茶
    4 饮茶禁忌
        4.1 不适宜与茶同服的食物
        4.2 不适宜与茶同服的药物
        4.3 不适宜饮茶的特殊人群
总绪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课题的目标
    1.4 课题方法概述
    1.5 课题的重要性及对中医学的贡献
    1.6 论文结构概述
第二章 上篇 新安医学学术贡献研究
    2.1 引言
    2.2 新安医学概述
    2.3 宋明清新安医学学术成就
        2.3.1 主要代表医家
        2.3.2 新安主要医着
        2.3.3 新安医学主要学说
    2.4 近代新安医学领军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2.5 新安医学临床特色
    2.6 小结
第三章 中篇 其他主要中医流派概述
    3.1 引言
    3.2 浙派(永嘉、钱塘)
    3.3 江苏(吴门、孟河、山阳)
    3.4 海派
    3.5 齐鲁
    3.6 河北(燕京医学、宫廷医学)
    3.7 川蜀
    3.8 旴江
    3.9 岭南
    3.10 对中医流派研究的总结及思考
        3.10.1 形成发展的时期
        3.10.2 学术成就的异同
        3.10.3 思考
第四章 下篇 新安及主要流派医家的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1 引言
    4.2 妇科
        4.2.1 崩漏
        4.2.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2.2 不孕症
        4.2.2.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2.3 妇科小结
    4.3 儿科
        4.3.1 小儿泄泻
        4.3.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3.2 小儿惊风
        4.3.2.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3.3 儿科小结
    4.4 内科
        4.4.1 中风
        4.4.1.1 临床治验比较分析
        4.4.2 痿证(重症肌无力)
        4.4.2.1 临床治验分析
        4.4.3 内科小结
    4.5 临床比较分析总结
第五章 结论
    5.1 课题的主要结论
    5.2 课题对中医学的贡献
    5.3 课题的创新性与特色
    5.4 课题的不足之处
    5.5 课题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各流派临床治验对比文献参考
综述 中医流派传承研究 – 近十年文献回顾
    综述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矿物药现代研究及磐龙(墨)玉的药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矿物药研究近况
    1.1 资源调查及实名考证
    1.2 矿物药分类及特点
    1.3 矿物药鉴别及物质基础研究
    1.4 矿物药炮制与质量控制
    1.5 矿物药药理毒理及临床研究
2 磐龙(墨)玉及其药用价值
    2.1 磐龙(墨)玉的来源
    2.2 磐龙(墨)玉的相关文化
    2.3 磐龙(墨)玉的药用价值
        2.3.1 玉石在古籍中的药用记载
        2.3.2 玉石在现代的药用保健
        2.3.3 磐龙(墨)玉中矿物成分的药用考证
3 磐龙(墨)玉的开发前景

(4)通鼻止鼽方抑制过敏性鼻炎作用的实验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1.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的建立及通鼻止鼽方对过敏性小鼠行为学和鼻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实验药物
        1.1.3 主要实验试剂
        1.1.4 主要实验仪器
        1.2 方法
        1.2.1 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1.2.2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案
        1.2.3 动物行为观察指标
        1.2.4 动物样本取材方法
        1.2.5 鼻黏膜病理切片的制作
        1.2.6 统计学方法
        1.3 结果
        1.3.1 行为学变化
        1.3.2 组织病理学变化
    2.ELISA法检测通鼻止鼽方对过敏性鼻炎小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免疫分子的影响
        2.1 材料
        2.1.1 主要实验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方法
        2.2.1 试剂配置
        2.2.2 免疫分子检测
        2.2.3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血清中免疫分子的变化
        2.3.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3.RT-PCR实验检测通鼻止鼽方对过敏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和肺组织中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1 材料
        3.1.1 主要实验试剂
        3.1.2 主要实验仪器
        3.2 方法
        3.2.1 总RNA提取
        3.2.2 PCR引物设计
        3.2.3 逆转录反应
        3.2.4 PCR反应
        3.2.5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鼻黏膜组织中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3.3.2 肺组织中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4.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通鼻止鼽方对过敏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和肺组织中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1 材料
        4.1.1 主要实验试剂
        4.1.2 主要实验仪器
        4.2 方法
        4.2.1 总蛋白提取
        4.2.2 蛋白浓度测定
        4.2.3 Western Blot实验
        4.2.4 统计学方法
        4.3 结果
        4.3.1 鼻黏膜组织中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
        4.3.2 肺组织中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
    5.讨论
第二部分 通鼻止鼽方药理作用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研究目的
    2.材料和方法
        2.1 网站数据库和分析软件
        2.2 通鼻止鼽方数据库构建
        2.3 网络的构建及分析
    3.实验结果
        3.1 通鼻止鼽方化合物成分筛选
        3.2 通鼻止鼽方“成分-靶点-病症”网络图
        3.3 通鼻止鼽方复方“成分-靶点-病症”网络及分析
        3.4 通鼻止鼽方复方关键靶点及靶点蛋白相互作用图
    4.讨论
结语
    一、结论及存在问题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综述二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参编论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艾草名实及其种植加工
    第一节 艾草名实
        一、艾草的植物形态
        二、艾草的本草学记载
        三、艾草的种类
        四、艾草的成分与功效
    第二节 艾草的种植
        一、种植方式与技术
        二、田间管理
        三、采收和储藏
    第三节 艾草的加工
        一、艾叶的炮制
        二、艾绒的加工
        三、艾炷的制作
第二章 艾灸文化
    第一节 艾灸的基础
        一、艾绒取火
        二、艾灸材料
        三、艾灸器具
    第二节 艾灸的历史传承
        一、艾灸的起源与发展
        二、艾灸的鼎盛时期
        三、艾灸的稳定与衰落
        四、艾灸的再次兴起
    第三节 艾灸的功效
        一、艾灸分类
        二、艾灸防病
        三、艾灸治病
        四、艾灸诊治疾病谱
第三章 艾饮食文化
    第一节 艾草茶发展与传承
        一、艾草茶历史
        二、艾草茶的加工及种类
        三、艾草茶功效
    第二节 艾草汁与艾草酒
        一、艾草汁
        二、艾草酒
    第三节 艾食用文化
        一、艾食用历史
        二、艾食用分类
    第四节 中日韩艾饮食文化的比较
        一、中日韩艾草茶的交流
        二、中日韩艾食用文化的差异
第四章 艾民俗文化
    第一节 端午挂艾
        一、端午挂艾历史
        二、端午挂艾调查
        三、端午挂艾功效
    第二节 艾草浴
        一、艾草浴历史
        二、艾草浴分类
        三、艾草浴功效
    第三节 中日韩艾民俗文化的比较
        一、挂艾草
        二、戴艾虎
        三、洗艾浴
    第四节 艾其它民俗
        一、“艾”字与姓和名
        二、艾草护种
        三、艾草与文学作品
        四、艾草与礼俗和科技
第五章 艾文化遗产传承困境与保护
    第一节 艾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
        一、艾灸发展的困惑
        二、艾文化遗产的遗失和变味
        三、艾草研究不够深入
    第二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一、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二、艾相关专利的保护
        三、中医文化的保护
    第三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一、促进遗产主体的多元化
        二、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
        三、推动艾产品的开发
        四、拓宽艾草的利用领域
        五、构建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加学术会议

(6)鹿鹅鼻炎方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变应性鼻炎的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1 临床定义分类
        2 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
        3 变应性鼻炎病因
        4 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
        5 临床症状
        6 诊断
        7 治疗
        8 疗效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古籍记载研究
        2 病因病机认识
        3 证型治法归纳
        4 变应性鼻炎治疗研究
        5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实验机制研究
        6 张纾难教授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鹿鹅鼻炎方对变应性鼻炎大鼠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7)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诊治疑难病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疑难病的目的与意义
    1.1 疑难病的概念
    1.2 历代医学对疑难病的认识与经验
    1.3 研究朱良春教授诊治疑难病经验的实际意义与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2 朱良春教授诊治疑难病的经验总结
    2.1 朱良春教授治疗癌病之思路与案例欣赏
        2.1.1 癌病概述
        2.1.1.1 古人对癌病的认识
        2.1.1.2 癌病的病因病机
        2.1.2 重视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2.1.2.1 重视扶正
        2.1.2.2 适当祛邪
        2.1.3 专方专药协同辨病辨证显疗效
        2.1.4 善用虫药,良方奇效
        2.1.5 介绍朱良春教授临床常用治癌方
        2.1.5.1 抗癌单刃剑方
        2.1.5.2 扶正消症方
        2.1.5.3 复肝胶囊
        2.1.5.4 治食道癌验方二则
        2.1.5.5 治胃癌经验用方
        2.1.5.6 乳腺癌散
        2.1.5.7 金龙胶囊
        2.1.6 朱良春教授治疗癌病之案例欣
        2.1.6.1 肺癌案例
        2.1.6.2 乳腺癌案例
        2.1.6.3 胰腺癌案例
    2.2 朱良春教授治疗其他疑难杂病临床经验
        2.2.1 强直性脊柱炎
        2.2.2 类风湿关节炎
        2.2.3 痛风(浊瘀痹)
    2.3 朱良春教授治疗疑难病用药频率的统计分析
        2.3.1 治疗癌肿用药频率的统计分析
        2.3.2 治疗疑难病用药频率的统计分析
        2.3.3 虫类药治疗癌肿用药频率的统计分析
        2.3.4 虫类药治疗疑难病用药频率的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3 朱良春教授诊治疑难病方法的临床实践
    3.1 "培补肾阳汤"方义与应用
    3.2 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思路治疗原发性闭经
    3.3 应用塞因塞用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实践
    3.4 运用朱良春教授自拟健脑散治疗帕金森病举隅
    3.5 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举隅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简介
附录2 朱良春教授临床常用验方
结语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历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中医名家痤疮验方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研究进展
    1 痤疮的定义
    2 皮损类型
    3 临床表现
    4 分级
    5 诊断
    6 治疗
        6.1 痤疮的内服药物治疗
        6.2 痤疮的外用治疗
        6.3 化学疗法
        6.4 物理治疗
        6.5 其他治疗
    7 各类药的不良反应
    8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学对痤疮的研究进展
    1 古代医家对于痤疮的认识
    2 痤疮的病因病机
    3 近代医家治疗经验
        3.1 辨证分型
        3.2 组方用药
        3.3 中医外治法
    4 小结
第三部分 验方经验数据挖掘研究
    1 关于数据挖掘
        1.1 国内痤疮数据挖掘的近况
        1.2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3.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1 关于痤疮的病名
        1.1 痤疮古称痤、痤痱、痤痱
        1.2 痤疮亦名疱疮、面齄疱、面疱
        1.3 痤疮也称粉滓、粉刺、面鼓、风刺、酒刺
        1.4 痤疮亦称谷嘴疮、粉花疮
        1.5 古代痤疮病名小结
    2 关于痤疮的古今处方
    3 当代中医名家治疗痤疮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3.1 赵炳南(1899—1984)(北京中医医院)
        3.2 朱仁康(1908—2000)(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3.3 周鸣岐(1919—1992)(大连市中医医院)
        3.4 陈彤云(1921—)(北京中医医院)
        3.5 张志礼(1930—2000)(北京市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二批国家级中西医结合专家)
        3.6 徐宜厚(1940—)(武汉市中医院)
        3.7 许连霈(192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
        3.8 陆德铭(1935—)(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3.9 马绍尧(1939—)(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
        3.10 榻国维(1937—)(广州中医药大学)
        3.11 范瑞强(1953—)(广州中医药大学)
        3.12 赖慧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3.13 王德林(1927—)(甘肃中医学院,首批甘肃省名中医)
        3.14 钱文燕(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
        3.15 韩冰(1939—)(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
        3.16 连建伟(1951—)(浙江中医药大学)
        3.17 米烈汉(1950—)(陕西省中医院,陕西省名中医)
        3.18 王行宽(1939—)(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19 卢传坚(1964—)(广州中医药大学)
        3.20 王琦(1943—)(北京中医药大学)
        3.21 程桂英(江苏省扬州地区着名的中医内科专家)
        3.22 艾儒棣(1944—)(成都中医药大学)
        3.23 魏跃钢(1958—)(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3.24 钱秋海(1955—)(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3.25 薛伯寿(1936—)(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3.26 庄国康(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3.27 许铣(193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3.28 刘瓦利(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3.29 杜锡贤(1948—)(山东中医药大学)
        3.30 管汾(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
        3.31 陈力(江苏省中医院)
        3.32 欧阳恒(1939—)(湖南中医学院)
        小结
    4 关于当代中医名家痤疮验方经验数据挖掘研究
        4.1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4.2 优势
        4.3 不足
    5 展望
结语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古今痤疮专方
    附录二 运算代码表
    附录三 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四 各类频次频率分布表
        4.1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4.2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4.3 治则治法频次频率分布
        4.4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参考文献

(9)近代中医期刊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古代中医广告概述
    1.1 幌子广告
        1.1.1 实物幌
        1.1.2 标志幌
        1.1.3 象征幌
        1.1.4 动作幌
        1.1.5 文字幌
    1.2 招牌广告
        1.2.1 横额
        1.2.2 竖牌
        1.2.3 冲天招牌
    1.3 声响广告
        1.3.1 叫卖广告
        1.3.2 吟唱广告
        1.3.3 音响广告
    1.4 书籍广告
        1.4.1 咨文式广告
        1.4.2 提要式广告
        1.4.3 征稿式广告
        1.4.4 导购类广告
        1.4.5 题跋式广告
    1.5 仿单广告
    1.6 店堂装饰广告
    1.7 公益广告
    1.8 对联广告
2 近代中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2.1 近代中医期刊的产生
        2.1.1 西医迅速发展及西医刊物的影响
        2.1.2 传统中医界的觉醒
    2.2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展
        2.2.1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传统“儒医”思想的影响
        2.2.2 教育变革的影响
        2.2.3 社会名流的影响
        2.2.4 发扬中国传统医学为宗旨的期刊
3 近代中医期刊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3.1 近代中医期刊广告的产生
    3.2 近代中医期刊广告的发展
        3.2.1 广告经营的完善
        3.2.2 广告设计编排的创新
4 近代中医期刊各类广告的分析与研究
    4.1 公益广告
        4.1.1 启示
        4.1.2 训令法规
    4.2 药品广告
        4.2.1 国产药
        4.2.2 舶来药
    4.3 书籍广告
    4.4 招生广告
    4.5 医家广告
        4.5.1 医家介绍
        4.5.2 诊例广告
    4.6 药号广告
    4.7 名录广告
        4.7.1 医界名录
        4.7.2 社员名录
5 以近代广告为视角探讨中医学在近代的变迁
    5.1 教育模式的变迁
    5.2 行医方式的变迁
        5.2.1“贻书诊病”模式的出现
        5.2.2 学校附设诊疗所行医
    5.3 就诊方式的变迁
    5.4 价值观念的变迁
    5.5 传播模式的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详细摘要

(10)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近代研究《伤寒论》臻于高潮
    二、功名得意派与伤寒学研究
    三、伤寒卫道派之研究检视
    四、以新式西说释伤寒
    五、伤寒学之临床汇通
    六、医国医人之伤寒学家
第二章 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研究概述
    第一节 清末民初“伤寒论”研究名家
        一、功名得意派
        二、伤寒卫道派
        三、新学改良派
        四、临床汇通派
        五、革命济世派
    第二节 清末民初《伤寒论》研究名着
        一、功名得意派着作
        二、伤寒卫道派着作
        三、新学改良派着作
        四、临床汇通派着作
        五、革命济世派着作
第三章 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六经及六经病诠释
    第一节 伤寒与”伤寒论”要旨
        一、伤寒之定义
        二、伤寒与疫疠、杂病之比较
    第二节 六经诠释
    第三节 六经病诠释与辨证
        一、正邪相争说
        二、病程阶段说
        三、病以证分说
第四章 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理论的继承与发挥
    第一节 《伤寒论》属于广义伤寒之论述
        一、伤寒统赅诸病
        二、广义伤寒与六经
        三、有机、无机邪与三脏四病
        四、辨证应奉“伤寒论”为圭臬
    第二节 狭义伤寒与肠伤寒
        一、狭义伤寒与中寒
        二、传染病学与肠伤寒
第五章 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诊治的继承与发挥
    第一节 依证立方的论治
    第二节 辨证的新诠解
    第三节 伤寒与正邪之立
    第四节 辨证之创新与伤寒“五定法”
    第五节 中西合璧辨证
    第六节 三纲鼎立说之修正
    第七节 伤寒辨证受肯定
第六章 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方药的继承与发挥
    第一节 经方概念之演变
        一、初期“经方”指经验累积之方
        二、魏晋以降盛行经验方
        三、经方与时方的分道扬镳
    第二节 近代之《伤寒杂病论》与方剂研究
        一、功名得意派论经方
        二、伤寒卫道派论经方
        三、新学改良派论经方
        四、临床汇通派论经方
    第三节 近代医家之伤寒方医案研究
        一、时医对于经方的偏见
        二、亲历经方以愈君亲之疾
        三、讹传“柴胡劫肝阴”,时医畏之
        四、弃温病、崇伤寒
        五、中西药物并用治伤寒
        六、寒热互用治阳明腑实证
    第四节 伤寒方与21世纪流行病应用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吉林香港共研中药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叶的体质养生文献研究[D]. 梁木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文献的新安与其他主要流派医家临床诊治经验比较分析[D]. 区绮琪(Ellena Yee Kee Au).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矿物药现代研究及磐龙(墨)玉的药用价值[J]. 王力,谭红胜,张彤,徐宏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4)
  • [4]通鼻止鼽方抑制过敏性鼻炎作用的实验和网络药理学研究[D]. 杨俊姝.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D]. 孙建.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6]鹿鹅鼻炎方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研究[D]. 于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诊治疑难病经验研究[D]. 吕泽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中医名家痤疮验方经验研究[D]. 蓝永豪(LAM Wing Ho).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9]近代中医期刊广告研究[D]. 李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07)
  • [10]清末民初中西医学家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挥[D]. 魏嘉弘(Wei.Chia H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标签:;  ;  ;  ;  ;  

吉林与香港共同研究中医药现代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