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5年随访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5年随访分析

一、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5年随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陆大鸿,崔连旭,何睿瑜,刘党奇,谭宝东,彭四维,李昊旻[1](2021)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02例HCH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实施大骨瓣开颅术,研究组实施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78.43%(χ2=5.299,P<0.05);研究组手术用时(32.36±9.65)min,血肿消退时间(5.17±1.25)d,住院时间(16.83±5.74)d,均优于对照组(t=20.976、6.813、4.647,P<0.05);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评分为(85.38±6.17)分,高于对照组的(72.22±7.42)分;NIHSS评分为(9.43±2.49)分,低于对照组的(11.67±3.35)分(t=9.754、3.833,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χ2=4.320,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应用于HCH患者中,可缩短患者手术用时、血肿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徐文华,方富,刘卫兵,梁锐[2](2021)在《超早期神经内镜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神经内镜手术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依据神经内镜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出血7 h内)和延迟期组(出血24 h后),每组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血肿清除、意识恢复、致残、死亡情况、神经功能、精神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早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显着短于延迟期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着少于延迟期组(P<0.05),血肿清除率、意识恢复率为93.3%(28/30)、86.7%(26/30),均显着高于延迟期组的80.0%(24/30)、56.7%(17/30)(P<0.05),致残率为13.3%(4/30)显着低于延迟期组的43.3%(13/30)(P<0.05),超早期组手术后较手术前的ESS评分、MMSE评分、BI评分、SF-36评分升高幅度均显着高于延迟期组(P<0.05),超早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显着高于延迟期组的63.3%(19/30)(P<0.05),超早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5/30),显着低于延迟期组的46.7%(14/30)(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神经内镜手术较延迟期神经内镜手术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闫禹,郑喜胜,肖京[3](2021)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5例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发生再出血重症HICH患者纳入发生组;另外抽取同期收治的85例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未发生再出血重症HICH患者纳入未发生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 发现重度HICH患者行大骨瓣减压术和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未在超早期实施手术、出血部位在丘脑、血肿形态不规则、术前使用甘露醇、术中血肿量大是重症HICH患者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OR>1, P<0.05)。结论未在超早期实施手术、出血部位在丘脑、血肿形态不规则、术前使用甘露醇、术中血肿量大是重症HICH患者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张彤宇,刘鹏,向思诗,冯华,王天龙,王坤,刘海啸,郭为,李进,田蕊,郭慎全,何旭英,赵兵,王轩,陈周青,吴建梁,麦麦提图尔荪·阿不杜拉,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4](2021)在《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文中指出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倾向。而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作为一种对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其他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的疾病,具有残死率高、临床症状复杂、自然史及转归不明确、治疗方式及效果不佳、并发症多样、随访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自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指南发布后,我国先后发布了《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9》两版指南。破裂颅内动脉瘤(RIA)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其相关高质量研究及先进的诊疗技术陆续发布,而我国关于RIA的规范性诊疗仍缺乏推荐,故专家组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经验共同撰写了本指南,旨在对RIA的病因、诊断、治疗、并发症以及随访等内容进行更新与改写。

柳长福,杨玉升,李永磊,李坤[5](2020)在《微创硬通道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微创硬通道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对脑出血患者具体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8月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6.07±13.34)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硬通道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治疗后以电话、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3年。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定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BI≥60分认为预后良好,n=54)与实验组(BI<60分认为预后较差,n=26),将拟定的可疑预后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平均引流时间、平均穿刺针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Glasgow评分、致伤至手术时间、出血量、致病原因、出血部位、术后再出血等开展组间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的差异项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求相关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清除血肿成功,平均引流时间(5.07±1.25) d,血肿症状消失,1例患者出现术后轻度颅内感染并发症。平均穿刺针留置时间(4.84±1.37) d,平均住院时间(15.26±1.44) d。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术后随访1年内出现12例患者有明显脑萎缩,硬膜下增宽,存在积液。随访3年期间,所有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无死亡病例。根据BI评定结果:54例患者评分≥60分,平均得分(74.57±4.36)分,26例患者评分<60分,平均得分(48.24±5.12)分。对照组患者年龄、致伤至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实验组,Glasgow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幕下发生出血比例(14.81%)明显低于实验组(34.62%),术后再出血率(1.85%)明显低于实验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asgow评分与患者预后表现为正相关(OR=3.449,P=0.005);致伤至手术时间与患者预后表现为负相关(OR=0.580,P=0.023);幕上出血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3.813,P=0.024);术后再出血与患者表现出相关性(OR=19.963,P=0.008)。将Glasgow评分、致伤至手术时间绘制ROC曲线,Glasgow评分选择7.5分为截断点,灵敏度96.30%,特异度88.46%;致伤至手术时间选择8.35 h为截断点,灵敏度84.62%,特异度92.59%。结论微创硬通道碎吸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患者脑出血严重程度、幕下出血以及术后再出血是预后影响因素,及时就医能改善其预后。

陈那日苏[6](2020)在《不同阿司匹林抑制率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不同阿司匹林抑制率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策略,并探讨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20例,通过术前实验室血栓弹力图检查测得阿司匹林抑制率,对阿司匹林抑制率50%~100%患者以阿司匹林抑制率75%为中心,分成4组,50%~64%组(A组),65%~74%组(B组),75%~89%组(C组)和90%~100%组(D组),各组患者30例。通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每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具体包括年龄、性别、术前合并症、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时机、术前GCS评分、凝血指标、输注血小板、手术方式、术后再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及术后3个月GOS预后评分的随访记录,并每组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利用IBM 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对双向有序资料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对所有患者以术后是否再出血作为因变量,以所研究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选择可能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IBM 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资料,显示出血量、术前GCS评分等级、输注血小板、手术时机、术后再出血和3个月GOS评分等四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抑制率75%以上ICH患者,术前输注血小板治疗明显降低术后再出血,改善3个月GOS预后评分(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术前输注血小板治疗是术后再出血的保护因素(OR=0.261,95%CI:0.078~0.868,P<0.05)。阿司匹林抑制率50%以上ICH患者早期手术治疗与超早期和延期对比,可改善3个月GOS预后评分(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早期作为对照,进行亚组分析显示,超早期手术治疗是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OR=12.027,1.058~136.681,P<0.05)。阿司匹林抑制率50%以上ICH患者,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和大骨瓣开颅术对比,可改善3个月GOS预后评分(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凝血指标异常(OR=9.435,95%CI:1.991~44.696,P<0.05)和阿司匹林抑制率(OR=1.085,95%CI:1.031~1.143,P<0.05)是阿司匹林抑制率50%以上IC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⑴随着阿司匹林抑制率的增加,出血量较大,术前GCS昏迷评分较低。⑵对阿司匹林抑制率75%以上脑出血患者,通过输注血小板可降低阿司匹林抑制率,减少术后再出血,改善患者预后。⑶对阿司匹林抑制率50%以上脑出血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比超早期更能降低术后再出血的风险。⑷随着阿司匹林抑制率的增加,脑出血患者建议早期(7~24h)手术治疗,尽量以钻孔引流术为主。

刘凯[7](2020)在《血凝酶对成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的队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中最严重的一种形式,其发病急促、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在急性期内病死率高达30%至40%,幸存者往往也会残留后遗症。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包括高血压、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药物不良反应、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类型,大约占脑出血发病数量的50%至70%。在脑出血的治疗方面,主要原则是降血压、应用止血药物、脱水降颅压、生命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等,而在应用止血药物方面,目前还没有足够有质量的文献推荐该何时使用何种药物止血治疗。对以往抱有期待的rFⅦa因子和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研究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最近的研究表明,rFⅦa因子没有显着减少脑出血患者发病90天时严重残疾或死亡的风险,反而增加了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而氨甲环酸可以减少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的体积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但却没有明显改善脑出血后残疾率和远期死亡率,而且还有导致血管栓塞的风险。因此,对于凝血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进行科学研究以外的场合中,不推荐常规在脑出血患者中使用rFⅦa因子和氨甲环酸止血治疗。在国内,有一些医生给予脑出血患者使用血凝酶制剂进行止血治疗,但尚无足够高质量的证据证明该止血药能够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方法与目的:使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通过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就诊于南方医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住院资料,将超早期(发病24小时内)使用血凝酶与未使用血凝酶的患者分成血凝酶止血治疗组与非血凝酶止血治疗组,对比两组之间的主要结局指标是否有显着性差异。目的是明确在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急性期内使用血凝酶止血治疗是否可以显着减少患者住院时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残疾程度等预后,评估血凝酶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使用的药物安全性。结果:本次研究共有160人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其中非血凝酶止血治疗组95人,血凝酶止血治疗组65人。除发病时间外,其余各项基线特征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纳入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发病时间、出血量、入院收缩压、有无破入脑室、是否源自幕下、入院首次NIHSS评分、入院首次GCS评分、ICH评分等混杂因素后,对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出院不良结局发生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其中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p值为0.04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结局发生率的p值为0.74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住院时长进行多元线性回归,p值为0.89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凝血功能异常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发病早期(24小时内)使用血凝酶止血治疗并没有改善患者出院时的功能预后和残疾情况,也没有减少住院时长,反而增加了患者在住院期间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黄蔚文[8](2020)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6例老年HICH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患者出血至手术间隔时间分为观察组(≤出血后6 h)与对照组(出血后7~24 h),每组4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达到血肿完全清除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NSE、NPY、D-D水平均显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SIS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着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HICH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提高血肿清除率,保护脑神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且不增加再出血风险。

刘文辉[9](2020)在《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清除脑内血肿以减轻血肿的占位效应,可降低颅内压,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可视化硬通道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探讨神经内镜手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中优越性及局限性,以期为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按手术方式分成对照组44例、实验组30例。各组患者基础资料(男女比例、基础疾病、术前GCS评分、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实验组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间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意识状态、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再出血、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及颅内感染)发生率,m R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7天、1个月、3个月的预后,及7天与3个月m RS评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74例患者被分为神经内镜组30例和小骨窗组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血肿位置,术前GCS评分对比,血肿量等进行比较(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神经内镜组残余血肿量(3.1±6.5)ml,小骨窗组残余血肿量(3.9±14.8)ml,P>0.05,无统计学意义。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94±10.4)%,小骨窗组血肿清除率(91.6±28)%,P>0.05,两组清除率无统计学意义。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177±82.7)min,小骨窗组手术时间(204±74)min,P<0.05,相较小骨窗组手术时间少于小骨窗组,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内镜组肺部感染率为50%、小骨窗组肺部感染率为56.8%,神经内镜组颅内感染为0、小骨窗组颅内感染率为2.3%,神经内镜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7%、小骨窗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4%,神经内镜组死亡率为3.3%、小骨窗组死亡率为2.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神经内镜组术后ICU住院时间(6.4±21.6)天与小骨窗组的术后ICU住院时间(6.9±11.1)天,神经内镜组住院时间(6.9±11.1)天、小骨窗组术住院时间(20.8±17.2)天,P>0.05,并无统计学意义。神经内镜组及小骨窗组的7天m RS评分(良好/不良)、30天m RS(良好/不良)评分、90天m RS评分(良好/不良)及7天与90天m RS评分变化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硬通道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相较,血肿清除率、残余血肿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患者预后情况虽然数据上占有一定优势,但并无统计学意义,而神经内镜手术手术时间短、患者麻醉时间少,能够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

张桐焓[10](2020)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72h内再发出血的临床多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收集围手术期引起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这些因素与术后再出血的关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死、病残率的目的。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及文山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07月收治的214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19项与术后再发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对每一项因素进行单因素的Pearson卡方分析,选出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应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对这19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的Pearson卡方分析后得出,共有7项因素与术后再发出血关联紧密,分别为:术前血糖异常升高、凝血功能异常、入院时收缩压≥200mm Hg、入院时舒张压≥120mm Hg、发病后与手术的时间≤6h、术后血压不稳定、术后患者躁动,这7项因素经统计学分析后其P值均小于等于0.05,而其余因素经与术后再发出血对比后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7个指标再次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后得出最终的5个相关的因素指标,即为术前血糖异常升高(P<0.01)、凝血功能异常(P≤0.05)、发病距手术的时间≤6h(P≤0.05)、术后血压不稳定(P≤0.05)、术后患者躁动(P<0.01),提示这些相关指标与术后再发出血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结论:术前血糖异常升高、凝血功能的异常、发病后的超早期手术、术后血压的不稳定及术后躁动均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关联紧密。临床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术前应注意纠正相关异常指标,术后应注意维持血压平稳及予以适当镇痛镇静防止患者出现躁动,尽可能的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二、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5年随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5年随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3 两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2)超早期神经内镜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5 疗效评价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意识恢复、致残、死亡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比较
    2.4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5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4)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论文提纲范文)

1 RIA的流行病学与结局
    1.1 RIA的流行病学
    1.2 RIA的自然病史和转归
2 RIA的手术治疗
    2.1 RIA患者状态的临床评估
    2.2 RIA的术前辅助检查
    2.3 RIA的治疗时机
    2.4 RIA的术前处理
        2.4.1 一般对症治疗:
        2.4.2 生命体征监护:
        2.4.3 水和电解质平衡与血糖管理:
        2.4.4 其他预防性用药:
    2.5 RIA治疗术中的麻醉管理
        2.5.1 麻醉前评估:
        2.5.2 麻醉监测:
        2.5.3 麻醉方法:
        2.5.4 麻醉药物:
        2.5.5 麻醉管理要点
        2.5.5.1 颅内压管理方面:
        2.5.5.2 血流动力学管理方面:
        2.5.5.3 术中脑保护方面:
        2.5.5.4 电解质管理:
        2.5.5.5 呼吸管理:
        2.5.5.6 体温管理:
        2.5.5.7 血糖管理:
        2.5.5.8 血液管理:
    2.6 RIA的血管内治疗
        2.6.1 单纯弹簧圈栓塞:
        2.6.2 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
        2.6.3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2.6.4 FD置入:
        2.6.5 覆膜支架置入:
    2.7 开颅手术治疗
        2.7.1 夹闭手术:
        2.7.2 复合手术:
        2.7.3 术中监测及影像:
    2.8 围手术期特殊用药
        2.8.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2.8.2 抗脑血管痉挛药物:
        2.8.3 抗癫痫药物:
3 RIA并发症的防治
    3.1 血管内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3.1.1 动脉瘤再破裂:
        3.1.2 血栓栓塞:
        3.1.3 弹簧圈或支架移位:
        3.1.4 分支血管出血:
    3.2 手术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3.2.1 牵拉损伤:
        3.2.2 静脉性梗死:
        3.2.3 动脉性梗死:
        3.2.4 动脉瘤再破裂:
        3.2.5 颅神经麻痹:
    3.3 术后恢复期并发症防治
        3.3.1 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 EBI)的定义:
        3.3.2 EBI概述:
        3.3.3 脑血管痉挛的处理:
        3.3.4 迟发性脑缺血的处理:
        3.3.5 SAH相关性脑积水:
        3.3.6 癫痫:
        3.3.7 血容量及电解质平衡:
        3.3.8 贫血:
        3.3.9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3.3.10 心肺并发症:
        3.3.11 认知功能障碍:
        3.3.11.1 动脉瘤性SAH后认知功能障碍机制:
        3.3.11.2 动脉瘤性SAH后认知功能障碍评定量表:
        3.3.11.3 动脉瘤性SAH后认知障碍的既往研究:
        3.3.11.4 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
        3.3.12 SAH相关性脑水肿:
4 RIA的随访
    4.1 随访方式及时间点
        4.1.1 随访方式
        4.1.1.1 DSA:
        4.1.1.2 MR血管成像(MRA):
        4.1.1.3 CTA:
        4.1.2 随访时间:
    4.2 随访期宣教
        4.2.1 生活质量总体评价:
        4.2.2 复发处理:
5 指南说明

(6)不同阿司匹林抑制率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患者资料
    2.3 随访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阿司匹林抑制率下ICH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
    3.2 分析阿司匹林抑制率75%以上ICH患者输注血小板治疗对术后再出血及3个月GOS预后影响
    3.3 不同阿司匹林抑制率下ICH患者的手术时机对3 个月GOS预后影响
    3.4 不同阿司匹林抑制率下ICH患者的手术方式对3 个月GOS预后影响
    3.5 不同阿司匹林抑制率下IC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术前评估
    4.2 术前处理
    4.3 手术时机
    4.4 手术方式
    4.5 术后早期管理
    4.6 “重启”抗凝治疗及预防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阿司匹林抑制率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策略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血凝酶对成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脑出血流行病学
    第二节 脑出血的超急性期止血治疗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资料来源
    第二节 纳入与排除标准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第一节 数据筛选流程
    第二节 患者基线特征情况
    第三节 不同血凝酶种类之间的差异
    第四节 主要结局事件情况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本次研究与既往研究的差异
    第二节 血凝酶制剂可能增加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第三节 注射血凝酶制剂不能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
    第四节 血凝酶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机制研究
    第五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药物止血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

(8)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再出血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NSE、NPY及D-D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GOS及NIHSS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9)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10)高血压脑出血术后72h内再发出血的临床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附图
4 讨论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5年随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J]. 陆大鸿,崔连旭,何睿瑜,刘党奇,谭宝东,彭四维,李昊旻. 中外医学研究, 2021(36)
  • [2]超早期神经内镜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徐文华,方富,刘卫兵,梁锐. 中国现代医生, 2021(35)
  • [3]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J]. 闫禹,郑喜胜,肖京. 中国实用医刊, 2021(20)
  • [4]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J]. 张彤宇,刘鹏,向思诗,冯华,王天龙,王坤,刘海啸,郭为,李进,田蕊,郭慎全,何旭英,赵兵,王轩,陈周青,吴建梁,麦麦提图尔荪·阿不杜拉,张鸿祺,杨新健,屈延,贺民,段传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08)
  • [5]微创硬通道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柳长福,杨玉升,李永磊,李坤.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0(11)
  • [6]不同阿司匹林抑制率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策略[D]. 陈那日苏.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7]血凝酶对成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的队列研究[D]. 刘凯.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 黄蔚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14)
  • [9]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D]. 刘文辉.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10]高血压脑出血术后72h内再发出血的临床多因素分析[D]. 张桐焓.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0(04)

标签:;  ;  ;  ;  ;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5年随访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