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孔手术切除巨大颅内囊肿

锁孔手术切除巨大颅内囊肿

一、锁孔手术清除颅内巨大囊肿(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彪[1](2019)在《内镜神经外科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文中认为内镜神经外科主要包括脑室镜外科、经鼻内镜颅底外科、经颅内镜锁孔外科、内镜经通道外科和内镜脊柱外科,其中脑室镜外科和经鼻内镜颅底外科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通过回顾神经内镜技术早期应用历史、了解内镜神经外科现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内镜神经外科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将有所助益。

丁哲旻[2](2019)在《神经导航辅助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单纯EISKA(Endoscopic Intradural Subtemporal Keyhole Approach,神经内镜经颞下锁孔硬膜下手术入路)至岩斜区及脑干腹外侧区的可行性,并探讨该入路的优势。利用神经导航术中实时定位技术,进一步明确神经导航在EISKA中的优势。此外,还通过测量EISKA中神经内镜和显微镜各自观察范围及手术操作空间的大小,进一步探讨神经内镜较显微镜在此入路中的部分优势。通过上述研究拟为EISKA的临床转化提供解剖学及理论依据,也为治疗岩斜区和脑干腹外侧区的常见病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在10例(20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国人头颅湿标本上模拟EISKA,观察并记录鞍上区、岩斜区及脑干腹外侧区的相关解剖结构,测量鞍上区可利用血管神经间隙的垂直距离。2.随后在每例标本随机一侧进一步模拟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颞下锁孔硬膜下Kawase入路(导航组),另一侧则未使用导航辅助(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岩斜区及脑干腹外侧区此时的相关解剖结构,测量两个组的Day菱形区磨除面积和部分残余骨质厚度并作分析。3.对比神经内镜和显微镜在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初始组)、颞下锁孔硬膜下Kawase入路(K组)、神经导航辅助颞下锁孔硬膜下Kawase入路(导航组)中各自的解剖暴露,使用透明方格纸测量神经内镜和显微镜各自的后颅窝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大小并作分析。结果1.采用EISKA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鞍上区、岩斜区以及脑干腹外侧区的大部分解剖结构,鞍上绝大部分解剖结构可通过动眼神经-后交通动脉间隙进一步观察,构成该间隙的颈内动脉(C6段)-动眼神经的平均垂直距离为8.21±0.90mm,后交通动脉-小脑幕的平均垂直距离为8.32±1.64 mm。2.导航组的Day菱形区磨除面积大于对照组(分别为276.8±14.6 mm2和244.8±12.6 mm2,P<0.05),而在内听道上壁(分别为1.0±0.2 mm和2.5±0.4 mm)、耳蜗内上壁(分别为1.0±0.2 mm和3.0±0.4 mm)、颈内动脉岩骨段上壁(分别为1.2±0.2 mm和3.4±0.4 mm)的残余骨质厚度方面,导航组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3.神经内镜在脑干上、下、腹侧获得的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比显微镜更大(初始组中手术视野分别增大2.9、15.65和10.2 mm,操作空间分别增大2.9、7.55和6 mm;K组中手术视野分别增大2.7、20和29.5 mm,操作空间分别增大2.7、14.8和8.8 mm;导航组中手术视野分别增大3.1、20.3和29.9 mm,操作空间分别增大3.1、15.3和8.8 mm。均P<0.05)。导航组较K组在脑干下方可获得更大的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内镜下手术视野增大3.8 mm,操作空间增大2.7 mm;显微镜下分别增大3.5 mm和2.2 mm。均P<0.05)。结论1.EISKA能够为鞍上区、岩斜区及脑干腹外侧区的病变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且相较传统手术入路具有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等优势。2.动眼神经-后交通动脉间隙是EISKA至鞍上区可利用度最高的间隙。3.利用神经导航辅助磨除Day菱形区能够在更为精确和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大化磨除,从而可获得更大的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4.神经内镜在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及其硬膜下Kawase入路中,相较显微镜能够获得更大的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主要体现在脑干上、下、腹侧三个方向。5.EISKA在创伤小、并发症少的基础上,适合处理鞍上区、鞍旁区、岩斜区以及脑干腹外侧区等多处病变。

常书锋[3](2016)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对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各段结构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观察其所涉及的解剖结构,测量其显微解剖数值,探索其解剖学特征,明确其相互毗邻关系,定量研究该入路分开前、后对周边相关组织结构的显露范围和显微手术可利用的操作空间,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具30侧正常成人湿头颅标本进行解剖:模拟手术状态下该入路操作,将尸头侧卧位固定在头架上,乳突后横(纵)切口,开2.5cm-3cm骨窗,切开硬脑膜,测量分开岩裂-桥脑裂前后时手术野显露范围变化,以及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暴露情况;显微镜下解剖岩裂和小脑桥脑裂上、下支;对岩裂、桥脑裂上、下支、岩静脉、小脑动脉、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等相关研究对象进行测量、照相。结果:该入路可显露的解剖结构上至天幕前侧缘,下到枕骨大孔颈静脉结节,内侧到桥脑和中脑的侧方。可显露桥小脑角区包括岩静脉、小脑上中下三个神经血管复合体。岩裂-桥脑裂分离前后距离在统计学具有差异性。结论:该入路是对经典乙状窦后入路的补充和扩大,根据疾病及病变特点不同,按其在后颅窝上中下神经血管复合体的不同位置,分别设计了手术切口,横(或纵)形切口,具有切口小、脑损伤小,充分利用小脑的自然间隙,不牵拉或少牵拉小脑的情况下增加了操作空间;该入路在微血管减压治疗颅神经疾病方面在解剖学上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显露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全程,减少对岩静脉及其属支的牵拉或切断,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显露充分,责任血管探查更全面,使减压更彻底。该入路在同等条件下使后颅窝相关区域的组织结构显露更大,为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切除提供了解剖学空间。第二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上支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岩裂-桥脑裂上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25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1例患者中231例发现责任血管,20例未发现责任血管,4例蛛网膜增厚粘连,16例无血管接触。219例获完全减压,13例未能完全减压,19例术中未能判断是否充分减压。术后疼痛消失244例,明显减轻6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9.6%;听力下降3例,面瘫2例。结论:该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利于显露三叉神经全程,特别是三叉神经入脑干区,有利于责任血管的探查、减压,减轻岩静脉及面、听神经的牵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三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桥脑裂上、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4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136例完全减压,12例未完全减压。术后痉挛消失134例,明显减轻14例;听力下降1例,面部轻瘫3例,脑脊漏1例。结论: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有利于显露面神经全程,特别是面神经入脑干区,有利于责任血管的探查、减压及减轻面、听神经的牵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四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桥脑裂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14例完全减压,3例未完全减压。术后14例疼痛消失,3例疼痛明显减轻。3例术后并发一过性吞咽困难。结论:该入路治疗舌咽神经,对显露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全程有帮助,特别是靠近脑干处的责任血管,便于探查、减压,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五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该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打开岩裂-桥脑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31例经该入路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3.0cm)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全切除,11例近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未能解剖保留,均于术中行面神经端端吻合。结论:该入路在有限的骨窗内,利用小脑自然间隙,在不牵拉或少牵拉的情况下,达到了手术操作所需的空间,创伤小、并发症少,降低脑组织、神经、血管的牵拉损伤风险,以较小的手术切口及骨窗范围使桥小脑角区肿瘤特别是大型肿瘤(直径≥3cm)的手术效果达到或优于传统开颅手术。

郭见,黄国栋,李维平[4](2016)在《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指出内镜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于神经外科,现已成为神经外科不可缺少的工具。神经内镜技术在很多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显现出明显优势,成为微创神经外科的主要技术,其代表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也将成为未来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的桥梁和基础技术。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中线区域颅底病变、鞍区病变、脑室及周围病变、第三脑室后部病变、桥小脑角病变、脊髓脊柱病变、脑积水及颅内囊性病变。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进步和内镜设备器械的发展,神经内镜治疗疾病的范围逐步拓展,手术疗效逐渐提高。

洪亚军[5](2011)在《持续腰大池引流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技术在神经外科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2月间我科83例患者进行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颅内感染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交通性脑积水10例,脑室积血9例,颅内占位12例,单纯脑脊液鼻漏2例。结果: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24例颅内感染中,22例治愈,2例死亡;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24例,2例死亡;10例脑积水患者,治愈8例,2例好转后行V-P分流术;9例脑室积血患者中1例好转,其余8例均治愈;12例颅内占位中,2例死亡,10例治愈。2例单纯脑脊液鼻漏患者均治愈。83例患者未发生因引流继发的颅内感染及脑疝等严重并发症,6例死亡均与置管引流无关。结论: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可用于治疗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交通性脑积水等神经外科常见病症。第二部分持续腰大池引流技术在锁孔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31例分析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2月间我科31例锁孔手术患者进行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颅内动脉瘤21例,颅内占位10例。结果: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的31例锁孔手术患者中,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治愈20例,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10例颅内占位患者治愈9例,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31例患者未发生因引流继发的颅内感染及脑疝等严重并发症,2例死亡均与置管引流无关。结论: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选择应用于锁孔手术围手术期很有价值。

罗冬冬[6](2010)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翼点锁孔入路鞍区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鞍区是颅底病变中常见的疾病发生地,常见的疾病有肿瘤(包括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胆脂瘤、脑膜瘤、胶质瘤等)、颅内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瘤、眼动脉瘤等)、感染性疾病(垂体脓肿等)、囊肿(鞍旁蛛网膜囊肿等)等,针对鞍区病变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经额颞翼点入路是常用的入路之一,为了能达到清除病灶,尽能减少损伤,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不断发展,而锁孔技术与神经内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将两种技术相结合已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两种技术优势互补,神经内镜更多用于辅助鞍区病变的显微手术治疗,而应用于锁孔手术,神经内镜更体现出独特的优势。鞍区解剖复杂,为更好地应用于鞍区各种病变的手术,充分了解锁孔技术与神经内镜结合应用于鞍区手术的可行性。了解鞍区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在神经内镜下解剖学的关系,是临床应用的基础。目的:研究翼点锁孔入路鞍区各间隙的神经内镜解剖,确定解剖路标路径,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例尸头上选择翼点锁孔入路(30mmx25mm),模拟手术过程使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对鞍区Ⅰ、Ⅱ、Ⅲ、Ⅳ、Ⅴ间隙进行解剖学观察,并作测量记录。结果:本研究5例尸头10侧经翼点锁孔入路,先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鞍区各脑池进行解剖,然后用0°、30°硬质神经内镜对鞍区五个间隙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量录像。将两者的观察结果对比分析。确立内镜下的解剖学“路标”,交替使用手术显微镜和神经内镜,可以显示间隙Ⅰ、Ⅱ、Ⅲ、Ⅳ、Ⅴ及Willis环等显微结构。神经内镜更能广泛清晰地显示鞍区不同间隙的空间解剖结构,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细微结构,如穿支动脉的位置及行径;间隙Ⅰ能观察到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及双侧垂体上动脉,尤其对侧ICA内侧壁发出的眼动脉、穿支及垂体上动脉能较好显示,几乎可以窥见鞍隔的全部;间隙Ⅱ可显示双侧乳头体、双侧大脑脚、脚间窝、丘脑穿动脉。间隙Ⅲ可清晰显示双侧乳头体、丘脑穿动脉、双侧大脑脚、桥脑腹侧、基底动脉(BA)分叉、双侧PcomA及其分支、双侧SCA。间隙Ⅳ可显示双侧ACA的A1段,AcomA,Heubner回返动脉及各穿支,还可显示大脑中动脉M1段和ICA分叉部,以及AcomA下方发出的下丘脑的穿支动脉;间隙Ⅴ显示同侧ICA分叉上间隙结构,包括ICA分叉ACA的A1段及穿支、大脑中动脉M1段及穿支、Heubner回返动脉、视束及颞叶间隙;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是翼点锁孔技术的有效组成部分,它较显微镜更清晰广泛显示鞍区各间隙的空间解剖结构,利用30°的内镜,可以绕过神经、血管观察一些重要的细微解剖结构,对手术暴露减少死角,减少牵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应用解剖“路标”,更能有效地应用神经内镜,减少手术中盲目性,减少损伤,提高手术效率。背景:神经内窥镜应用手术主要分为三类:(1)单纯内窥镜手术(Endoscopic eurosurgery,EN);(2)内窥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Endoscope-assisted Microneurosurgery , EAM );( 3 )内窥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Endoscope-controlled Microneurosurgery,ECM)。其中EN是指单纯使用神经内窥镜进行的手术,如脑积水神经内镜下三脑室造瘘术;EAM是指手术同时使用内窥镜及手术显微镜,用神经内窥镜辅助观察或辅助深部手术操作。它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在显微镜下进行危险及复杂的操作,内窥镜则为整个手术设计提供参考。ECM是指内窥镜控制的显微手术。手术可仅在内窥镜监测下进行而不使用显微镜。1971年Wilson首先提出了”锁孔外科”,利用头皮体表微小切口开颅治疗颅内深部病变。运用这种技术虽然切口和骨窗小,但对颅内深部病变的暴露颇似“门镜”效应,距骨窗越远暴露范围越大,可获得较好的术野暴露和操作空间。神经内镜技术在鞍区病变治疗中的应用首先是在1978年由Bushe等报道的;翼点入路是神经外科最常采用的入路之一,它利用磨除蝶骨嵴后得到的锥形空间及脑的自然间隙获得前、中颅窝及鞍区、上斜坡的良好显露。常规翼点入路是鞍区病变手术成熟的入路之一,近年来被逐步改进为翼点锁孔入路,这得益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和神经内镜的使用。神经内镜与锁孔入路相结合鞍区病变已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采用。神经内镜在鞍区病变显微治疗如垂体瘤经鼻蝶切除和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国内外文献近几年已有不少报道,但鞍区其它病变的应用的报道仍较少。目的:研究神经内镜辅助下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可行性。方法:51例鞍区病变采取翼点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其中33例垂体腺瘤进行神经内镜与单纯显微镜辅助手术的比较;7例颅内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4例颅咽管瘤,2例Rathke囊肿,2例鞍区脑膜瘤,2例鞍区蛛网膜囊肿,1例鞍区恶性畸胎瘤。利用神经内镜(0及30°硬质镜)根据“路标”进入术野,观察鞍区的重要神经、血管及病变的关系。动脉瘤手术中观察动脉瘤夹闭是否完全,载瘤动脉是否通畅,如动脉瘤蒂夹闭不全或误夹载瘤动脉,须重新调整动脉瘤夹位置;切除鞍区肿瘤手术时,将神经内镜伸入鞍区观察是否有肿瘤残留,若有残留,则在监视器指导下分离并尽可能切除肿瘤。结果:33例垂体腺瘤术中先用显微镜手术,全切20例,次全切13例。然后13例次全切除肿瘤再联合神经内镜手术全切8例,次全切5例,(P<0.05)。选择翼点锁孔神经内镜辅助垂体腺瘤切除肿瘤残余明显减少,有显着意义。2例蛛网膜囊肿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术后效果良好,随访无复发。7例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夹闭完全,载瘤动脉通畅,无误夹情况;2例Rathke囊肿、2例鞍区脑膜瘤、2例鞍区蛛网膜囊肿、1例鞍区恶性畸胎瘤均获全切除。结论:利用翼点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是可行的,神经内镜辅助垂体腺瘤显微手术,能够克服手术中的死角,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肿瘤残余,保护垂体柄,减少并发症,大大提高手术的效果。

左玉超[7](2009)在《内镜辅助眶颧入路对脚间池区的解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大脑脚间池(interpeduncular cistern,IC)位置深在,基底动脉(basilarartery,BA)是此区重要结构。颅内动脉瘤中,椎—基底动脉(vertebral-basilar artery,VBA)动脉瘤较少见,约占3.8%~15%,而BA动脉瘤在VBA动脉瘤中占40%左右,由于位于颅后窝深部,可累及脑干、脑神经、穿支动脉等重要结构,一旦破裂预后较差,术后死亡率和病残率高于前循环动脉瘤。VBA系统的巨型动脉瘤(直径>2cm)相对较多,据报道,VBA的巨型动脉瘤约占66%~87%,未经治疗的巨型动脉瘤在5年内80%以上出现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因脑干受压、严重的动脉栓塞等)。BA动脉瘤的治疗手段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血管内治疗,常用弹簧圈进行栓塞,为后循环动脉瘤首选治疗,但其适应证较窄。另一种为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由于病变位置深,多与脑神经、脑干等关系密切,显露困难,手术空间有限,手术难度明显增大。BA动脉瘤的手术入路文献报道已有不少,常用的有颞下、乙状窦后、翼点入路(pterional approach,PA)等,其共同缺点是脑牵拉较大,深部照明差,多数情况下操作空间较小,载瘤动脉的近端难以控制。而眶颧入路(orbitozygomatic approach,OZ)通过磨除部分颅底骨质,则可以明显增加对该区域的显露。OZ可暴露海绵窦、IC、岩骨尖、颞下窝等区域。对一些颅底的巨大肿瘤,复杂的血管病变,与其他入路相比,该入路无论在手术操作空间及视角上,还是在减少脑组织的牵拉上,都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然而OZ由于操作复杂,器械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而影响其推广应用。尤其重要的是,在显微镜下处理深部病变时,光线照明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病变周围组织不易暴露,可能出现手术死角。无论是血管内介入,还是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其目的是将动脉瘤排除在脑的正常循环之外,以防止它破裂出血。而同时必须保护其载瘤动脉、重要的穿通支以及周围的重要解剖结构,BA动脉瘤手术死亡或致残的最重要原因是主要的穿支血管被夹闭。而内窥镜对深部照明很有帮助,其最大的优点是能显示动脉瘤背侧的信息,还可以显示分支、穿通支以及动脉瘤是否完全夹闭。然而内镜辅助眶颧入路(endoscope assisted orbitozygomatic approach,EAOZ)处理BA动脉瘤的研究甚少,解剖学研究也鲜有报道。本实验提出了OZ新的眶颧骨瓣形成方法,以求简化操作,减小创伤。分别在显微镜和内窥镜下对国人IC区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比较二者暴露的差异性,同时熟悉IC区显微镜及内窥镜下解剖关系,尤其是一些蛛网膜结构。为此区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帮助。方法:8例16侧经10%甲醛充分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动脉系统灌注红色乳胶,模仿实际手术操作将尸头固定于解剖头架上,准备好常规开颅器械。采用扩大PA的头皮切口,从耳屏前1cm颧弓下缘做弧形切口终止于对侧瞳孔中线与发际相交点。本研究采用改良后的两块骨瓣式OZ,首先形成额颞骨瓣,与传统PA骨瓣不同的是骨孔位置,引入了关键孔,此孔位于额蝶缝上颧突后1cm处,此孔恰好能暴露眶骨膜及颅前窝底硬膜。2号孔位于眶上孔外侧0.5cm,眶上缘1cm处。其余骨孔同PA。然后形成眶颧骨瓣:采用改良后的眶颧骨瓣形成术,在关键孔正上方2cm处眶顶上形成3号孔,用线锯依次连通关键孔-眶下裂,关键孔-3号孔,3号孔-2号孔,眶下裂眶内孔-眶下裂眶外孔,最后在颧弓中间部离断颧弓,形成眶颧骨瓣。按标准方式(C形切开基底朝前)剪开硬膜,由远端向近端打开侧裂。显露小脑幕切迹前间隙和BA末端,观察Liliequist膜(Liliequist’s membrane,ML)及其分叶。打开ML,进入IC,小心分离蛛网膜,观察双侧后交通动脉(posteriorcommunicaing artery,PCo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小脑上动脉SCA(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显露的范围和重要血管分支。先后在显微镜及内窥镜下观察IC区解剖结构,测量所能观察到的BA及其分支的最远端。所测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配对计量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引入关键孔和3号孔后的改良OZ,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减小了创伤,切除的眶顶及眶外侧壁面积较传统术式有增加,有利于术后重建。2.IC由浅部和深部两部分组成,浅部游离,深部为血管组织。与环池,桥前池,颈动脉池,桥小脑角池,动眼神经池相交通。3.显微镜下观察到BA长度:16.34±3.16mm,内窥镜下观察观察所得BA长度:25.22±4.38mm。内窥镜下所视有明显提高(p<0.05)。4.同侧PCA所视长度在显微镜、内窥镜下无明显差别(p>0.05),同侧、对侧SCA,对侧PCA所视长度在显微镜及内窥镜下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1.运用了关键孔和3号孔后的改良OZ,其中关键孔的选位十分重要。2.EAOZ对比显微镜,可以使BA及其分支的暴露范围明显增加,尤其是术野对侧暴露明显改善,内窥镜深部照明佳。3.EAOZ对比显微镜,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脑神经及细小穿支动脉的走行,有利于颅底深部操作。4.应用神经内窥镜应重视内窥镜下IC区解剖关系,尤其应重视此区的蛛网膜结构。

石小峰,漆松涛[8](2008)在《锁孔微创手术的限制性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锁孔技术是实施微创外科目的的方法之一,但其本身是有适应证和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要求的,这也是在临床神经外科界引起截然不同意见和争议的原因。只有真正了解了锁孔技术的限制性因素,才能较好的应用这一技术。因此,本文就锁孔技术的限制性因素做一综述。

石小峰[9](2007)在《锁孔与微创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在颅底入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锁孔技术是微创或微侵袭丌颅手术的表现形式,是以往手术创伤很大的颅底手术的一种必然改良过程。神经外科锁孔技术在国外已开展多年,引进国内也有几年了,手术范围涉及各个方面。但在神经外科还没有哪个新技术的引进像锁孔技术这样引起如此大的争论。究其原因与以往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锁孔手术能用于哪个病变、哪个手术,或者是效果如何。对于“锁状”骨孔条件下的手术可能存在的困难、风险少有研究,对锁孔手术的限制性因素的认识缺乏,加之个体化设计不够,适应症把握不严以及骨孔本身的局限和手术的风险,使锁孔技术的应用始终存在着争论。为很好的理解和应用此项技术,我们在此从影响锁孔手术的限制性因素的角度就锁孔手术的解剖学与手术技术等方面进行一些研究。根据文献报道和锁孔手术的原理,我们将锁孔微创手术入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定型):利用颅内已存在的自然间隙,将深部空间扩大后手术的锁孔入路。第二类(非定型):病变接近骨窗或须经切开脑组织而在脑实质中暴露病变的锁孔入路。锁孔入路解剖上的限制因素包括:骨窗的位置与大小,蛛网膜间隙的利用程度,距离颅骨表面的深度决定了手术病变或切除肿瘤的大小。锁孔微创手术中的限制包括:影像上的病变表现与手术中的实际情况有出入,锁孔入路的选择。显微手术中的操作能力:手术者的风险处理能力,助手的配合能力,麻醉要求与手术床,血管、神经的影响。在我们常见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硬膜外血肿等急诊手术中,由于颅内高压、脑水肿、脑疝的原因,锁孔手术入路选择受到明显的限制。本研究着重从锁孔入路的解剖标本和CT、CTA三维重建的解剖学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锁孔手术难度较大的非定型锁孔入路与急诊手术,特别是颅内动脉瘤、高血压脑出血的锁孔与微创技术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目的:1、本课题通过颅骨标本、显微解剖、CT、CTA三维重建的方法,系统的进行了经眶上、额外侧、翼点、颞下锁孔入路下的解剖研究,并通过颅底CT三维重建的方法进行比较,以其对锁孔手术入路解剖学系统化、完善化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可推荐用于手术前的方案设计,手术中的困难和限制性因素的发现与模拟处理能力。由于经眶上、经额外侧入路和经翼点、颞下锁孔手术入路的手术角度,以及术野范围的不同,使这四种锁孔入路下额窦、眶顶板上骨嵴(大脑轭)大小、形状,蝶骨嵴、前床突与鞍区,颧弓与中颅窝底的解剖形态、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本课题的完成对于经眶上、额外侧、翼点、颞下锁孔入路下该区解剖结构的变化能进行详细描述,为锁孔入路下进行颅底与鞍区手术操作起到指导作用。2、本课题在临床方面:(1)探讨和评价非定型锁孔微创手术入路在治疗颅内病变中的方法、要求、限制因素及价值;(2)研究急诊手术中颅内动脉瘤在锁孔手术中破裂的风险、限制因素与适应症选择、手术的困难、预防动脉瘤破裂的方法及应急处理措施;(3)评价高血压脑出血的急诊外科微创治疗方法、条件与限制因素。材料和方法1骨性解剖标本与尸体头标本数据测量1.1取成人干性颅骨标本67个,于眶上缘约平前颅凹底水平锯开颅骨,观察额窦开放情况;观察眶顶板上骨嵴(大脑轭)的形状;测量每例标本双侧大脑轭(眶顶板上骨嵴)的最高高度。1.2 15个(30侧)颅骨标本上测量眶上锁孔入路、额外侧锁孔入路、翼点锁孔入路、颞下锁孔入路距同侧的前后床突的距离和角度。1.3在62例正常成人颅骨CT片上测量双侧额窦的大小,包括额窦的左右径长度和前后径的宽度。1.4用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湿性标本测量上面4个锁孔入路到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与大脑中分叉处、前交通动脉的距离和角度。1.5在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湿性标本和3例6侧成人新鲜尸头标本上模拟4个锁孔入路的手术操作。2锁孔和微创手术入路的CT与CTA三维重建研究15例志愿者包括健康志愿者和需行16排螺旋CT检查,排除颅内其它疾病者。10例临床疑诊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16层CTA检查。其中CTA采用螺旋扫描,参数:140kV,180ms,准直宽0.75mm,0.5s/r,层厚1mm,重建间隔1mm,视野18cm,扫描范围从C1至颅顶。采用SIEMENS LEONARDO Syngo 2003A软件重建CT三维颅骨影像和CT三维血管影像。重建方法包括:(1)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2)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3)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采用测量软件测量大脑轭的高度;4个锁孔入路到同侧前、后床突的距离与角度;具体的测量4个锁孔入路到前交通,颈内动脉大脑前与大脑中的分叉处,动脉瘤顶的距离与角度。3锁孔和微创手术入路的临床研究3.1回顾分析3年中采用非定型锁孔微创手术入路治疗了3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脑膜瘤7例,海绵状血管瘤7例,胶质瘤Ⅰ级6例,转移瘤5例,脑脓肿3例,炎性肉芽肿3例,脑动静脉畸形2例。3.2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将动脉瘤破裂风险低的通过锁孔微创入路手术,其余采用常规开颅手术共治疗了115例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43例锁孔手术中翼点锁孔入路20例,眶上锁孔入路18例,纵裂锁孔入路5例。72例风险高而采用常规翼点开颅31例,额下开颅11例,纵裂开颅7例,翼点一额下联合10例,翼点-纵裂联合6例,额下-纵裂联合4例,翼点-额下-纵裂联合3例。3.3回顾性分析了5年来进行的21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诊外科微创手术的类型、方法、效果。4统计学分析对所有测量数据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用((?)±S)表示。对方差齐性的数据使用One Way ANOVA进行方差分析,而方差不齐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结果1.1解剖学观察及测量结果成人干性颅骨标本67个(134侧)额窦开放52侧(52/134,占38.8%)。前颅底以眶顶板为主,其颅底的光滑与凸起取决于大脑轭(眶顶板上骨嵴)的形状与高低。凸起明显者占多数,以多尖形和斜梁多尖形为主。少尖、光滑者较少。其中,高度2.50mm以下者36侧(36/134,占26.9%);2.51mm以上者98侧(98/134,占73.1%)。双侧大脑轭的最高高度:左侧大脑轭2.76±0.43cm;右侧大脑轭2.91±0.48cm,可见到明显蝶翼凹沟(位于额骨眶面骨嵴和蝶嵴缘之间的蝶骨大翼表面平坦的浅凹沟)的有83侧(83/134,占61.9%)。计算出15个颅骨标本30侧中4个锁孔骨窗中心外板到前、后床突的距离与角度的均数值;62例正常成人颅底CT扫描片上双侧额窦的大小,测量额窦的左右径长度和前后径的宽度的均数值;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湿性标本4个锁孔入路到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与大脑中分叉处、前交通动脉的距离和角度的均数值(眶上和额外侧锁孔的角度为锁孔骨窗中心与颅底矢状面的夹角;翼点和颞下锁孔角度为锁孔骨窗中心与颅底横断面的夹角);在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湿性标本和3例6侧成人新鲜尸头标本上模拟锁孔手术入路,感受了各个锁孔手术入路的困难与限制性因素。存在手术深度大,深部操作间隙狭小,光照强度减弱,多数依赖内镜辅助,对深部精细操作有技术要求和光照条件等限制性因素的影响。1.2 CT与CTA重建的解剖学数据测量和锁孔入路的模拟结果测量左侧大脑轭(眶顶板上的骨嵴)的最高高度均数值为(3.32±0.74)cm,右侧大脑轭为(3.23±0.81)cm。与颅骨标本的数据统计学处理右侧大脑轭无显着性差异;左侧大脑轭CT重建与颅骨标本的数据统计学处理方差不齐,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统计结果有显着性差异。考虑与颅骨标本中大脑额的测量以最高尖旁边的脑压迹为基底平面有关,其测量数据偏小。在CT重建中CT原始扫描数据每层0.75mm,重建层面为1mm,所以在1mm以内的误差是存在的。测量15例30侧颅骨图像三维重建4个锁孔骨窗中心到前、后床突的距离与角度的均数值,与颅骨标本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者间基本上无显着性差异;仅翼点锁孔和颞下锁孔到前床突角度的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主要是颅底平面不够平整,以此为标准的横断面就存在误差。测量10例20侧CTA锁孔骨窗中心到同侧颈内动脉分叉处、前交通动脉的距离和角度的均数值,与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湿性标本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者间基本无显着性差异。仅翼点锁孔到前交通角度的统计学处理有限制性差异,仍然是颅底平面不够平整,以此为标准的横断面存在误差。从CTA三维重建模拟的4个锁孔入路动脉瘤手术中发现不同的锁孔入路对动脉瘤的显露和预防血管、组织的阻挡规避是不同的效果。CTA三维重建动脉瘤病人的锁孔手术入路比较真实地重建不同的动脉瘤显露情况,能提供选择每个动脉瘤手术的最佳锁孔入路。1.3临床研究结果1.3.1非定型锁孔手术入路采用简易CT定位22例,立体定向引导下定位5例,神经导航引导下的定位6例;全切除率为93.9%,次全切除率6.1%;2例切口有轻微感染表现,予处理后痊愈。无手术死亡者。1.3.2颅内动脉瘤手术锁孔组术中动脉瘤渗漏的有6例,其中破裂出血3例,发生率为7.0%,无手术死亡者。2例在锁孔手术中无法夹闭动脉瘤而改为常规开颅。常规开颅术中发生动脉瘤渗漏18例,破裂出血9例、发生率为12.5%,手术后死亡2例。1.3.3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一侧脑室外引流22例,双侧31例,开颅清除血肿加脑室外引流39例,锁孔及小骨窗(直径≤5cm)开颅血肿清除61例,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12例,单纯后颅窝开颅8例,加枕角脑室外引流12例,单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32例。出院时217例患者中完全治愈63例,遗留轻度偏瘫及其他轻度后遗症者71例,重度残废53例,持续植物状态11例,死亡16例;手术后再出血者7例,出血原因与术后血压波动、术中止血不彻底有关。结论1额窦的大小可为手术前选择手术侧提供解剖学依据,可避免术中打开额窦而引起的感染可能。大脑额的高低、形状,能为决定手术入路、准备磨钻及估计需要磨除的程度提供帮助。2 CT/CTA的三维重建可以真实反应颅骨与颅内血管组织的解剖学情况,为手术前模拟锁孔手术入路以感觉手术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与限制性因素,选择最佳的入路、术中定位、术中颅底骨性阻挡物磨除的大小、范围等解剖学方面限制性因素的处理及颅底解剖教学提供帮助。3非定型锁孔手术选用合适的病例后,有开颅微创、手术操作方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结合简易CT、立体定向和神经导航引导下的定位能达到病变定位准确,使手术操作精确,并发症低,全切除率高。4尽管锁孔手术有开颅微创、美容、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在风险低者中,动脉瘤渗漏和破裂的风险仍然不能忽视。当动脉瘤需多角度的夹闭或控制出血时,“锁状”骨孔可能成为明显的限制。出现瘤颈破裂等情况时,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5在手术微创的原则下,不同类型的高血压脑出血采取不同的微创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结果起到关键作用。

刘仍利[10](2005)在《神经内镜在鞍区解剖与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鞍区神经内镜下的应用解剖研究 背景:鞍区在神经外科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疾病发生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神经内镜下鞍区最常见的手术包括垂体瘤切除术、颅咽管瘤切除术、胆脂瘤切除术、其它囊性病变切除术、脑动脉瘤夹闭术等。了解鞍区颅神经和血管的组织学及在神经内镜下解剖学的关系,是进行该区疾病内镜下诊断和治疗的基础。要想通过神经内镜到达鞍区对病变进行手术及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必须掌握鞍区神经内镜下的应用解剖等基础知识。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观察鞍区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的可行性,为神经内镜下治疗鞍区病变提供神经内镜下的局部应用解剖学基础。为临床治疗鞍区病变时选择适当的入路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对5具成人尸头分别采用经眶上、翼点和眉间三种锁孔入路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观察鞍区有关结构,并比较各入路的优缺点。 结果:①经三种入路用不同角度的神经内镜和在不同解剖间隙内操作都能对鞍区的重要结构包括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动眼神经、脑底动脉环及细小的穿支动脉等结构进行较好的暴露和观察,并可看到脑干腹侧结构。②本组5例10侧经眶上锁孔入路开颅过程中有6侧不同程度将额窦打开。用窄条脑压板抬起额叶,分离覆盖鞍区血管、神经的蛛网膜,可观察到同侧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动眼神经、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及对侧颈内动脉,内镜从颈内动脉。视神经间隙向后探察易被大量后交通动脉穿支阻挡;受骨窗限制,从颈内动脉外侧向鞍旁和鞍后操作不如经翼点入路方便;牵开额叶直回(一般不须切除直回)可观察大脑前和前交通动脉。③经翼点入路从侧面能更清楚观察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能更直接观察后交通动脉的起始部,后交通动脉的穿通支一般从该动脉的内壁发出,走向内上方,颈内动脉与小脑幕之间缺乏穿支动脉,经该间隙向后打开Liliequist膜可看到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及从二者之间穿过的动眼神经,并可观察脑干腹外侧面;向中线可观察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垂

二、锁孔手术清除颅内巨大囊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锁孔手术清除颅内巨大囊肿(论文提纲范文)

(1)内镜神经外科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神经内镜技术的早期应用
二、内镜神经外科现状
    1. 脑室镜外科
    2. 经鼻内镜颅底外科
    3. 经颅内镜锁孔手术
    4. 内镜经通道手术
    5. 内镜脊柱外科
三、内镜神经外科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2)神经导航辅助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备
        1.3 实验方法
    2.结果
        2.1 相关解剖结构的显露
        2.2 相关数据的测量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神经导航辅助颞下锁孔硬膜下Kawase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备
        1.3 实验方法
    2.结果
        2.1 相关解剖结构的显露
        2.2 相关数据的测量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中神经内镜和显微镜的对比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备
        1.3 实验方法
    2.结果
        2.1 神经内镜和显微镜暴露后颅窝相关解剖结构的对比
        2.2 相关数据的测量结果及对比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神经内镜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3)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前言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器械
        1.3 实验方法
        1.3.1 标本血管灌注
        1.3.2 模拟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PF-CPF入路,在此过程中进行局部显微结构显露、观察、测量、拍照
        1.4 统计分析
    2.结果
        2.1 颈内动脉、颈内静脉效果满意,椎动脉效果稍差(图 1.5)。
        2.2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口部位解剖
        2.3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解剖显露
        2.4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的解剖显露
        2.5 小脑岩裂、小脑桥脑裂显微解剖结构和频邻血管、神经关系以及周围结构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5.1 小脑岩裂、小脑桥脑裂显微解剖结构
        2.5.2 岩裂、桥脑裂自身数据及与相邻关系显微解剖数据
        2.6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入路对上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以及PV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6.1 经PF-CPF上入路上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
        2.6.2 PF-CPF与三叉神经、SCA、PV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6.2.1 与三叉神经有关的结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6.2.2 SCA 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6.2.3 PV 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7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以及周围结构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7.1 经PF-CPF上入路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
        2.7.2 PF-CPF与面、前庭蜗神经、展神经、AICA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8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下支入路对下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以及基底动脉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2.8.1 经PF-CPF下入路下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
        2.8.2 PF-CPF与舌咽、迷走、副神经、PICA、BA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3.讨论
        3.1 微创神经外科与“锁孔”手术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
        3.2.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皮肤切口位置及方向
        3.2.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相关骨性标志及开颅注意事项
        3.2.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3.3 SRKA经PF-CPF入路后颅窝神经血管复合体的显露和操作要点
        3.3.1 上神经、血管复合体及 PV 暴露操作要点
        3.3.2 中神经、血管复合体的暴露操作要点
        3.3.3 下神经、血管复合体及椎-基底动脉的暴露操作要点
    4.小结
    附图 1
第二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上支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
        1.3 影像学检查
        1.4 手术方法
        1.4.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1.4.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
        1.5 术中三叉神经根减压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手术资料
        2.2 术中三叉神经根减压情况
        2.3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2.4 随访结果
    3. 讨论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临床意义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优缺点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减压方式选择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术中注意事项
    4. 小结
    附图 2
第三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
        1.3 影像学检查
        1.4 手术方法
        1.4.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1.4.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下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
        1.5 统计方法
    2.结果
        2.1 手术资料
        2.2 术中探查结果
        2.3 术中面神经减压情况
        2.4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2.5 随访结果
    3.讨论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下支治疗HFS的临床意义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上、下支治疗HFS的优缺点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CPF上、下支治疗HFS对重点减压区的作用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上、下支治疗HFS对减压方式选择
        3.5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上、下支治疗HFS术中注意事项
    4.小结
    附图 3
第四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影像学检查
        1.3 手术方法
        1.3.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1.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手术资料
        2.2 术中舌咽神经根减压情况
        2.3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2.4 随访结果
    3.讨论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治疗GPN的临床意义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下支治疗GPN的优缺点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治疗GPN的减压方式选择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治疗GPN术中注意事项
    4.小结
    附图 4
第五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研究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
        1.3 影像学检查
        1.4 手术方法
        1.4.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1.4.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下支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1.5 随访内容
    2.结果
        2.1 手术资料
        2.2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2.3 随访结果
    3.讨论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的入路设计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的优缺点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听神经瘤时重要血管的保护与处理90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的面神经保护与处理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 PF-CPF 治疗 CPA 肿瘤的面神经保护与处理
        3.5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时术中注意事项
    4.小结
    附图 5
全文结论
附录A: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显微解剖实验数据及经统计学处理的数据资料
附录B: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上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统计、随访资料
附录C: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统计、随访资料
综述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解剖及临床研究
    1.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概述
    2.显微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入路概述
    3.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
        3.1 骨性标志
        3.2 桥小脑角区
        3.3 岩裂—桥脑裂:
    4.传统乙状窦后入路的解剖学研究现状和适应症
        4.1 解剖学研究现状
        4.2 传统乙状窦后入路的适应症
    5.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5.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临床研究现状
        5.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临床研究进展
        5.2.1 内镜辅助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CPA手术
        5.2.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
    6.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程神经内镜下手术
    1.1 经鼻蝶斜坡入路治疗颅中、后窝底病变
    1.2 内镜眶上和眼睑锁孔入路治疗颅前窝底疾病
    1.3 前额入路治疗脑室内肿瘤、脑室内出血、脑积水
    1.4 经天幕入路治疗第三脑室后部病变
    1.5 其他入路治疗脑出血、颅内脓肿、蛛网膜囊肿
    1.6 乙状窦后入路治疗侧颅底及桥小脑角区病变
    1.7 脊髓脊柱病变
2 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
3 神经内镜的发展趋势

(5)持续腰大池引流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持续腰大池引流临床应用83 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锁孔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31 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小结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6)神经内镜辅助下翼点锁孔入路鞍区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摘要
第二部分摘要
Abstract part 1
Abstract part 2
1 第一部分 神经内镜辅助下翼点锁孔入路鞍区显微应用研究
    1.1 前言
    1.2 材料与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综述一
        参考文献
2 第二部分 神经内镜辅助下翼点锁孔入路鞍区病变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2.1 前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典型病例介绍
    2.5 讨论
    2.6 结论
    2.7 参考文献
    2.8 附表3
    2.9 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内镜辅助眶颧入路对脚间池区的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部分
    内镜辅助眶颧入路对大脑脚间池区的解剖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神经内窥镜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索引
致谢

(9)锁孔与微创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锁孔微创手术入路颅底解剖学限制因素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CT/CTA三维重建锁孔手术入路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锁孔与微创手术限制因素的临床研究
    一.非定型的锁孔微创手术入路治疗颅内病变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二.颅内动脉瘤在锁孔微创入路手术中的风险及预防对策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三.高血压脑出血的急诊微创手术治疗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2 微创手术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附图
综述:锁孔微创手术的理念与限制因素
    一、锁孔手术理念与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二、锁孔微创手术的限制性因素
        参考文献
附录(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神经内镜在鞍区解剖与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鞍区神经内镜下的应用解剖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1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典型病例介绍
    讨论
        一、鞍区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历史
        二、神经内镜的结构及附件
        三、神经内镜在鞍区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适应症及手术方式
        四、神经内镜技术在鞍区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五、神经内镜的手术优势与不足
        六、神经内镜的手术并发症
        七、展望
    结论
    附表
    附图2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或已录用的论文、着作及专利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锁孔手术清除颅内巨大囊肿(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镜神经外科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J]. 张晓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9(03)
  • [2]神经导航辅助颞下锁孔硬膜下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D]. 丁哲旻.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8)
  • [3]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D]. 常书锋. 郑州大学, 2016(03)
  • [4]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进展[J]. 郭见,黄国栋,李维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6(09)
  • [5]持续腰大池引流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D]. 洪亚军. 苏州大学, 2011(06)
  • [6]神经内镜辅助下翼点锁孔入路鞍区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D]. 罗冬冬. 广州医学院, 2010(02)
  • [7]内镜辅助眶颧入路对脚间池区的解剖研究[D]. 左玉超. 郑州大学, 2009(02)
  • [8]锁孔微创手术的限制性因素[J]. 石小峰,漆松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8(01)
  • [9]锁孔与微创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和临床研究[D]. 石小峰. 南方医科大学, 2007(04)
  • [10]神经内镜在鞍区解剖与手术中的应用研究[D]. 刘仍利. 山东大学, 2005(01)

标签:;  ;  ;  ;  ;  

锁孔手术切除巨大颅内囊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