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人类理性信息(一)

汉字:人类理性信息(一)

一、中国文字:人类理智的信息(一)(论文文献综述)

林韬[1](2021)在《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至今,设计学仍是一个较年轻的学科,探赜设计研究的策略、构建未来学科研究的体系与路径是新时代设计研究者的使命与担当。设计研究具有跨学科属性,从交叉学科的观念出发,它的“间性特质”反映在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里的众多学科之间。草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和安塞尔姆·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所倡导的经典策略。这一策略并不是实体理论,而是一种研究的路径(Lead),或者说是一个“方法论”(Methodology)。草根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定性研究领域众多路径中的一种,但与其他路径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研究的目的是溯源赓续地从经验资料中生成新理论并运用于学科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描述和阐释研究现象本身,或是针对被研究者的叙事视域、言语特征或日常生活史进行单层线性的分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崇尚设计研究中的历史观与学科视野,能“发现”经典的草根理论策略并尝试新的实验跨界与嫁接,这对明日的设计学科的设计研究来说毋庸置疑是有价值的;当然,就这一方法论本身而言,其过程又是从原生资料中“自下而上”、不断地“向史而新”的。本文主要依据经典的草根理论策略中的重要要素、特征及研究程序,交叉建构一种可行的设计研究方法:从“田野发现:原生资料的‘厚描’、比对与整理”的胚胎期出发,历经“问题凝炼:田野资料的编码与解码”“深化分析:实质理论的备忘与抽样”的孕育期磨练,力求“形式理论的演化与生成”之成熟期。最后,置身于设计研究的“实验场”从最初对研究对象的实践兴趣到实质理论“自然呈现”再到形式理论的演化生成,借鉴草根理论策略形成的理论则区别于一般的宏大而脱离语境的总结性推论,它更强调的是形成的过程和对于设计操作的导向性,以及检验其指导再设计的合理性与前瞻性。设计的转型实质是设计理念的转型。其中的机遇就隐藏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无比多样与绚烂的文化中,对于设计思维和策略的研究正是我们不断探索与挖掘这些机遇的有效手段,而在这样的探究之旅中,试图再观察、再聚焦希望凝缩出关联设计的新问题与新理念为未来的设计研究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法参考。

刘晶[2](2019)在《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文中指出在“图像化”的世界,视觉修辞是政治传播的战略工具。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本文聚焦于“政治视觉修辞”,针对政治修辞研究的“视觉缺位”和视觉修辞研究的“政治盲区”,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批判性话语分析法、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理论框架的搭建和表征实践的分析。本文首先揭示了图像与政治的原生关系,通过爬梳修辞学、政治修辞学和视觉修辞学的经典文献,在理论发展的脉络和流变中深入把握政治视觉修辞的概念——是政治修辞与视觉修辞的视界融合,是政治主体运用图像激发受众产生特定的修辞反应,实现特定政治诉求的传播活动。本文的分析指出,政治视觉修辞具有静态的理论维度和动态的表征机制两个面向。在理论维度,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是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观念;外延指文本的构成形式,通过五种方式传递内涵,基本特征是具有明确政治意图、象征性图像及与受众交流。基于生产者视角的费尔克拉夫三维分析和传受交互视角的接受美学思想,本文建构了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其中,文本分析是核心,探讨文本“讲什么”和“怎么讲”;话语实践探究文本“如何生产意义”;社会实践研究文本“意义生产背后的深层原因”。在动态的表征机制上,政治视觉修辞通过文本、过程和社会表征,共同缔造政治意义——文本表征是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过程表征是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社会表征是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基于生产者视角的文本表征是修辞生产的基础,基于受众心理的过程表征是修辞传播的依据,基于政治价值的社会表征是修辞作用的根源。在理论维度的政治视觉修辞分析,需要实践检验。本文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国际传播实践为对象,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多种方法,分析比较中外政治视觉修辞表征。发现中国政治视觉修辞运用对比、因果、递进的图形逻辑,引发观者对“真理”概念的关注与肯定;西方则通过隐喻、二元结构、互文性与连贯性方式,奠定幻想主题的深层反讽结构,反映出意识形态偏见。中外呈现三组显着差异:审美感性VS科学理性;情绪化的政治认同VS离间性的政治认同;简单归因VS复杂归因。本文认为,政治视觉修辞研究需要哲理性的反思。在本体论维度,应警惕符号淹没现实、情绪影响认知、游戏战胜意义的隐忧;在认识论维度,应重视精神表征与物质表征协调发展,展开双向度的修辞演绎,重返质询的修辞情景,多层联动奠定信任的修辞基调;在价值论维度,提倡审慎地看待政治视觉修辞的价值,重返本质的政治视觉修辞;在方法论维度,应探索符合政治视觉修辞特性的多元方法,回归人文科学的人性关照。本研究对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梳理和阐释,回应了政治传播视觉转向的迫切需求,藉由修辞学统合了原本孤立的政治性和视觉性,开启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理论起点。本文关于政治视觉修辞理论分析框架的建构,确立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基本理论面向,为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实践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

贾延飞[3](2019)在《现代性与大众狂欢》文中指出大众狂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当代人文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古今对比的现代性视野中,古代狂欢是理解大众狂欢的必要参照系。以古代的“狂欢节”为本源的狂欢诗学理论旅行至世界各地并引发各个学科研究热潮的同时,狂欢诗学理论也成为阐释大众文化以及互联网文化的重大引证资源。然而,现有的研究并没有深入探讨大众狂欢的生成本源这一根本问题。而现代性论域的时间专题研究从现代性时间与审美的关系角度探讨了新世纪以来的审美迷狂文化的本质。由此,上述问题可以从现代性及其时间观念来探讨。首先需要从狂欢史的角度分析大众狂欢区别于古代狂欢的现代性性质,进而分析现代性时间的性质及其主导现代历史—社会的地位并由此造成的主流现代时间与狂欢时间的对立,这种对立进一步导致现代人在公共的劳动时间里积蓄的身心能量急需在属己的狂欢时间里释放甚至畸变为发泄而进入狂欢。大众狂欢的现代性本源问题由此得到了回答。所以,这就构成一个由现代性和大众狂欢两个具体论域相关联的新的问题域。论文各章节则是对这一问题的逻辑性的展开过程的具体论述,主要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中问题域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创新点、研究意义和章节安排。第一章主要内容为“狂欢史的大众狂欢”。主要勾勒出狂欢史即狂欢的术语史和狂欢活动史。区分出古代的巫术狂欢和民俗狂欢,现代的大众狂欢及其最新形态网民狂欢。分析各种狂欢表现形式,给出相应的定义。并指出古代狂欢和现代大众狂欢在时(空)间观念、思维特征等方面的重大差异。第二章主要论述现代性时间与狂欢时间的内在关系。现代性的基础一环是其现代时间。现代时间受惠于“犹太—基督教”文化中的线性时间观念,结合救赎史而成为世界历史的主导观念;而且,这种线性矢量时间的生存论基础是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本质上来说,主流的现代时间一种遗忘“过去”、否弃“现在”、奔向“未来”的线性矢量时间模式。现代性时间因此是永远加速奔向“未来”的线性矢量时间。在这一时间的驱动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本我属己的生命时间产生对立,因而出现现代社会中特有的公共劳动时间与私人闲暇时间的区分与对立。这种分裂使得私人闲暇时间等时间作为重大的时刻出现。现代人释放因现代性紧张而产生的身心能量进入狂欢状态。因此,作为对线性矢量的现代时间的抗衡和扭转,包括私人闲暇时间、节日时间、游戏时间和艺术审美时间等时间在内的狂欢时间都有现代性批判的意义。从现代性时间与狂欢时间的内在关联可解释现代的大众狂欢和网民狂欢的现代性特质。第三章主要论述现代性与大众狂欢的关系。狂欢的大众是现代性的产物。更深刻的社会学和文学史考察表明,大众这一群体只有经历现代化过程并拥有现代性心性体验才成为大众。进一步解析这大众的心性结构会发现其现代性特性,如支配大众狂欢的观念是现代的诸多时间的对立经验,大众快适的感觉来自于本能,而且可能升华至审美境界,审美共通感成为大众狂欢团体生成的中介,但是这一切都贯穿着异化的消费逻辑。因此,大众狂欢一方面作为对现代性时间的亢奋追随,呈现出肯定审美现代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又作为对现代性时间的拒绝,呈现出否定审美现代性的一面。第四章主要论述现代性与网民狂欢的关系。网民狂欢的时间实质上是一种可逆的多元的虚拟时间。它一方面与现代性的面向“未来”的方向一致,因而加速地奔向“未来”,塑造着网民永远激进地追求最快最新的现代性心性结构;另一方面又可逆转现代性的线性时间方向,成为蕴含“未来”意义的感性刺激的“当下”时间,或返回到“过去”。狂欢网民的心性结构因此呈现出更为激进的现代性特性,如无休止地求快气质、急速奔向“未来”精神、匆忙浏览的阅读心性和冷漠与怨恨并存的围观心理等等,这一切都表征为求新、求快和审丑等狂欢文化现象。余论部分主要探讨大众狂欢的未来走向。大众狂欢的引导仍然需要基于现代化—现代性的变革。扭转主流现代时间的方向和“自反性”现代化只有整合起来,才能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从而破除公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多样的生命时间的对立关系,实现主体的认知、意志和审美的完美统一。但是,这一切引导与变革方法必然要基于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才能真正实现。

窦金启[4](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周柱英[5](2019)在《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话语标记是作为连接话语前后关系和表达说话者立场、情感、态度的一种语言成分,也是说话者引导和制约听话者理解其交际意图的一种语用策略,对话语组织和理解有重要的作用。话语标记在各类篇章中都有分布。本文以四川成都评书艺人李伯清的“散打评书”话语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以衔接-连贯理论和关联理论为理论背景,采用定性和定量,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对李伯清“散打评书”中的话语标记进行分类统计,讨论各类话语标记的功能,并通过比较说明主要的话语标记类型,由此探求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的特点与成因。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介绍了李伯清“散打评书”的相关研究和国内外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本文参照国内外学者对话语标记概念的界定和划分的标准,结合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对话语标记进行定义。然后,逐一找出李伯清“散打评书”中的话语标记,并从语义—语用的角度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对自建的语料库进行检索,统计出各类话语标记的位置分布和使用情况。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各类话语标记的功能。功能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而话语标记虽不具有概念意义,不表达概念功能,但在语篇组织、交际互动和标明说话人元语用意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章以衔接-连贯理论和关联理论为基础,结合大量的语例,重点探讨了李伯清“散打评书”中各类话语标记在语篇组织、人际协商和元语用功能方面的具体表现。第四章尝试探求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的特点及成因。首先,通过与北方评书代表人袁阔成的经典评书《三国演义》进行对比,分析出李伯清“散打评书”中话语标记在使用上、形式上及地域上所具有的特点。其次,尝试解释影响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使用的成因。李伯清“散打评书”的“散打”叙事风格和突出的口语特征——随意性、互动性和连贯性都制约着说话者对话语标记的选择,同时话语标记的选用也受到受众对象和个人特点等因素的影响。

屈陆[6](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精神生产”活动。其过程是人们获得并发展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认知功能,并通过相应行为的形成与社会构成一定关系的过程。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教育对象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效果密切相关。在当前多元、开放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充分利用认知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相关成果,遵循脑科学和脑活动规律,有效实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不仅关涉个体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发展走向,也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本研究采用了历史梳理、学理构建和实践展开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和多学科透视的方法,从一般到特殊,从宏观到微观,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全面的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复杂社会与文化现象的具体体现,其内涵具有极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微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指个体在认识、反映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意义时的信息加工过程。中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指人们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意义的涉及知、情、意、行的完整认识过程及认识结果。宏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认知主体在此基础上,超越认同而达于信仰阶段的一种心理状态,体现为认识的结果。从本质看,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物转化为观念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主体出于政治社会化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也是主体以“实践——精神”方式把握世界的具身认知,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的价值认知。从特征看,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具有认知基础的前提性和根本性、认知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认知内容的价值性和意识形态性、认知过程的阶段性和复杂性、认知目标的知行统一性等特征。从不同的维度,可将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分为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事实认知与价值认知、个体认知与群体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认知主体、客体与社会系统众多因素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中展开的。其中,人脑的实体结构和机能水平是个体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自然基础。人脑的可塑性可使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刺激和影响其大脑神经系统,实现对人主观世界的改造。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社会基础包括主体的认知结构、主体实践经验、客体对象因素、社会认知环境与情境等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有其独特的基本矛盾,即主流政治文化认知导向与多元化认知倾向的矛盾、意识形态灌输原则与个体意识“至上性”的矛盾、传统主流政治文化传播方式与新形势下个体认知接受特点之间的矛盾。其发展遵循需要驱动与内在决定律、实践反映与社会互动律、阶段发展与整体发展律等基本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机制,可从社会信息加工机制、具身认知机制和社会建构机制三个方面加以探究。为更全面、更完整地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现象,有必要整合几种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系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形成存在发展的关键期的问题,抓住“社会脑”发育的关键期,辅以相匹配的教育措施,利于培养个体合理的认知。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发展中存在“直觉顿悟”现象,教育者应积极创造有利于激发灵感的信息环境,激发认知主体对思想道德观点的领悟。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浓厚的“知识论”认知发展倾向,“知识论——价值论”的共生才是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发展应然取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优化,需要唤起主体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性自觉,激发认知需求;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造认知环境;加强信息传播和舆论宣传,把握认知导向;强化理论、实践与方法论教育,提高认知能力;形成对人和社会的和谐认知,促进认知协调;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认知发展,为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逻辑达到统一。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认知现象的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理论课题。从研究方法看,既需从微观层面透视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心理与脑科学机理,也要从宏观层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殊形态社会认知的过程与结果,实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的主要范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范式和文化研究范式。总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极具复杂性。随着认知科学相关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的整合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将能更好地推动人们自觉学习、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的研究这一学术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李秀芳[7](2015)在《莱布尼茨《中国近事》研究》文中提出德国科学家与哲学家莱布尼茨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近事》是莱布尼茨于1697年编辑整理的一部关于中国的作品,该书的第一版包括莱布尼茨的序言和传教士寄往中国的六封信;1699年再版时,收入了白晋的《康熙皇帝传》。该书收入的信件主要介绍了有关中国的一些最新信息。在《中国近事》的序言中,莱布尼茨表达了对中国的看法,他选择的这些信件也贯穿着这些认识。本文以《中国近事》的第二版为文本,尝试梳理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中对中国的具体认识,并参考同时期的其它文献,如李明的《中国近事报道》,《利玛窦中国札记》等,就其认识的历史性、社会现实性等进行分析。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国近事》的研究情况以及论文的选题依据和解决的问题。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回顾莱布尼茨编着《中国近事》的基本情况,包括编着过程、主要内容和版本等;第二部分梳理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与制度的认识,分析他对中国传统习俗、宗教、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看法;第三部分梳理《中国近事》中科学知识在中国与西方的传播情况,分析莱布尼茨对科学知识与中西文明关系的看法;第四部分梳理“容教诏令”颁布前后和《尼布楚条约》签订过程中宗教在中西交流中扮演的角色,分析莱布尼茨对宗教传播与中西交流关系的认识;第五部分梳理康熙皇帝在中西交流中的贡献以及俄国在中西交流中的地位,进而分析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中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些认识,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莱布尼茨对中国传统习俗、宗教、政治等方面的认识具有真实性、包容性、理想性和远见性;他的认识较之以往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这也反映出明末清初中西交流层次的进一步深入。在莱布尼茨生活的时代,对中国的认识有赞美,有批评,其中不乏正确的认识,但是却没有一个学者像莱布尼茨那样站在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审视与考虑中国与欧洲的交往。他主张中西文明要进行知识的交流,实现平等的对话,在他身上较少有欧洲中心主义的偏见。不仅如此,他还从事促进中西交流的行动。凡此种种都使莱布尼茨在17世纪的中西交流中显得格外的耀眼。

曾敏[8](2015)在《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外语已经成为了解他国文化、进行各种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这过程中,外语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也就日益地凸显出来。我们不禁要问,在当代各种外来文化的相互交融的大潮中,外语教育如何进行应有的自我定位和发展之路?外语教育如何维系其在国家文化安全构建中的作用?理想的答案是,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的语言文化“被他者化”了,从而丧失了代表中国特色和民族自尊的文化“自性”和“我性”。如果牺牲了令人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精髓和最为珍贵的民族文化尊严,那么,将会对中国文化安全的未来产生隐患,这种文化安全隐患将会或多或少地扭曲中国文化走势的版图。本论文将大学外语教育放置到国家文化安全的背景框架中,分析现行的大学外语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使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文化安全问题,为反思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提供学理依据。第一章为引言,在阐述文章选题缘由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西方和中国的文化安全研究的历史过程和当前概况,同时,也介绍文化安全研究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进展。最后阐述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通过梳理西方文化研究的发展演变历史和回顾中国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安全教育思想,进而投射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总结与文化安全相关的研究成就。第三章是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理论框架。通过对“文化”、“文化安全”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和阐释,强调文化安全,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是一个历史现象,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然后介绍了本文研究所立足的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第四章分析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本质、历史演变与内涵。首先阐释了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外语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其中包括对外语教育文化传播功能和外语教育的文化创新以及外语教育中“人的塑造”功能的剖析。本文还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明清时代之前,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的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问题的历史演变轨迹,借以说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的历史形成过程。本章最后阐述当下外语教育现状,从通识教育视角,公民教育视角和国际理解教育视角,分别阐释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存在和发展本质。第五章实证研究外语教育过程中诸多层面上文化安全问题。通过对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文本对比分析和对新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历时对比分析,说明我国现存的外语教育中存在着文化安全问题。为了使文章的实证分析更有说服力,文章对某一套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本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并对多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文化安全隐患问题。第六章尝试性地提出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改进对策和解决之道。首先,通过阐述其他国家的外语教育文化安全方面的举措,作借鉴之用;其次,从理念建构的高度分析和阐释外语教育所需的文化安全理念和文化安全意识;最后提出在外语教育实践行为过程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应对建议。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文章的结论是,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问题对我国的未来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对外语教育中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能得到有效缓解和有效疏导;我们可以通过变革文化安全研究路径,提升外语教育的品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外语教育的角度出发,探寻其中文化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与本质特征,努力寻觅一条既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也吻合世界文化发展规律的发展之道。其意义在于,从理论上,对外语教育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理论思辨与探讨;现实上,对我国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的现状、文化安全问题的解决以及文化安全问题的秩序规则的制定等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外语教育角度看,对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符合我国外语教育的培养目标,符合培养既能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又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时代要求。

晏清皓[9](2015)在《庞德《诗章》的赋格结构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诗章》的整体结构究竟是什么,一直是学界争论的话题,也是庞德自己想要弄清的问题。从庞德的有关论述可以发现,他曾企图用赋格作《诗章》的基本结构,而《诗章》的文本也确实具有赋格的基本特征。在谋篇布局上,《诗章》的丰富性、碎片性、跳跃性、开放性,连同其内在的统一性,都艺术地再现了赋格的主题、答题、对题及其循环往复的结构特点。在意象塑造上,《诗章》的众多意象不但是声诗、形诗、理诗的具体内容,也是赋格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诗化再现。在主题呈现上,《诗章》的三大主题群也都各有自己的主题、答题和对题,表现着对赋格的继承、充实与突破。

胡义成[10](2014)在《中国科技哲学“巨人”何以变成中国建筑哲学及建筑学“常人”?(上)——着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对中国科技哲学的卓见及其评判风水陷入偏颇的教训》文中指出李约瑟先生以"广义科学观"思考中国科技及其思想史,包括揭示中国古代"五行学说"的科学内涵,通俗说明"阴阳学说"辩证法意蕴,盛赞中国"关联式思维方式"超越西方"分析式思维方式"的睿智,并一反"五四"后对董仲舒、朱熹哲学否定过多的潮流而视之为中国科技哲学史支撑点,力求让世界了解中国人在科技史上的巨大贡献,表现了中国科技哲学"巨人"的风采。但李着《中国科学技术史》土木工程卷背离上述思路,依西方和中国"五四"后"海归学者"关于风水不含科学的旧见,又鉴于对中国文明的深情,仅视风水为中国古代"美学",从中国科技哲学"巨人"变成中国建筑哲学及建筑学"常人"。其症结是李约瑟先生虽在理论上坚持"广义科学观",但由于受西方文化熏陶,仍往往具有"西方科学为最高范式"的"情结",无法真正把作为中国文明成果的风水中包含的科学因素发掘出来。挖掘风水中的科学因素还得靠中国人自己。

二、中国文字:人类理智的信息(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文字:人类理智的信息(一)(论文提纲范文)

(1)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与背景
    二、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方法与策略
    五、创新价值
    六、研究脉络
第一章 田野发现:原生资料的“厚描”、比对与整理
    第一节 设计研究“胚胎期”
        一、兴趣点与逻辑追寻
        二、契合:“非强制性”搜集方式
    第二节 访谈记录与文本剖析
        一、对话访谈
        二、书写绘制
        三、资料阈限性
    第三节 民族志互补兼容
        一、互惠:资料可信性与质量
        二、沉浸:田野资料汇集
第二章 问题凝炼:田野资料的编码与解码
    第一节 开放性:原生编码
        一、词/行/事件
        二、逻辑梳理
        三、编码互文建构
    第二节 关联性:聚焦编码
        一、联结:线性/非线性交互
        二、敏感性:以问题为导向
    第三节 选择性:轴心编码
        一、多维化:类属与亚类属
        二、人本化:沉浸式的情感/情境
        三、核心化:文本解码为概念
第三章 深化分析:实质理论的备忘与抽样
    第一节 备忘策略:概念练习
        一、释放设计想象力:以自然思维思考
        二、情境地图构建:集聚思维
    第二节 “局外人”视角:举反例与“切片”法
        一、举反例
        二、“切片”法
    第三节 理论“深度”与饱和
        一、思辨思维:“深度”法
        二、往复比较:类属饱和
第四章 孵化器:形式理论的演化与生成
    第一节 形式理论的三种模式
        一、单区域形式理论
        二、多区域形式理论
        三、直接构建形式理论
    第二节 赋能:形式理论的抽象化
        一、批评:争鸣的启迪
        二、演进: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三、顿悟:作为形式理论的表达
    第三节 建构设计研究形式理论评价标准
        一、反身性:“形式理论”方法论思考
        二、格拉泽的评价原则
        三、以往设计研究评价标准提要
第五章 实验场:草根理论策略在设计研究中的专题
    第一节 文字的意蕴:汉字设计字形思维解读
        一、古文字功能的映射:原生状态
        二、汉字字形思维凭借:深度分析
        三、汉字设计“法式营造”:现代呈现
    第二节 迷失的玩具——音画幻灯的原生形态与设计迁延探赜
        一、音画幻灯介入现代家庭娱乐活动:个体身份溯源
        二、由跨界的视觉娱乐到明治维新后的新媒介:地域时尚思潮
        三、地域性辐射全球化视野的未来愿景:设计动力基因
    第三节 为设计赋能——“谱伦”绘画图式中的设计哲思
        一、“尤罗韦司小组”中“谱伦”的缩影:概念源头
        二、从“经典”绘画图式指向“一般”设计路径:实质理论
        三、秩序的隐喻驱动“形式理论”生成:为设计赋能
结论
致谢
附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重要文献梳理
    二、原着《草根理论的发现:定性研究的策略》(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1967)与设计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论文类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思路与目标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
2 政治视觉修辞的历史溯源
    2.1 早期人类社会:人是图像化的产物
    2.2 封建社会:偶像恐惧与偶像崇拜的权力纠葛
    2.3 民主社会:浸淫于图像的现代政治
    2.4 政治视觉修辞实践的未来
3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演变
    3.1 修辞学理论的演进:从人文主义、风格主义到哲学回归
    3.2 政治修辞学的理论发展:从政治质询到政治话语实践
    3.3 视觉修辞学理论的嬗变:从图像研究走向图像批判
    3.4 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生成:政治性与视觉性的融合
    结语
4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维度
    4.1 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与外延
    4.2 政治视觉修辞的基本特征
    4.3 政治视觉修辞的图像构成要素
    4.4 政治视觉修辞的功能
    4.5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
5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机制
    5.1 政治视觉修辞的文本表征机制: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
    5.2 政治视觉修辞的过程表征机制: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
    5.3 政治视觉修辞的社会表征机制: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
6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分析——以YOUTUBE上的“一带一路”倡议视频为例
    6.1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6.2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表征:去意识形态化的诗意框架
    6.3 西方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分析:讽刺框架中的意识形态抨击
    6.4 中外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差异:崇“美”/重“真”、一元/二元认同、简单/复杂归因
    结语
7 结语:政治视觉修辞的反思与出路
    7.1 政治视觉修辞本体论的追问
    7.2 政治视觉修辞认识论的反思
    7.3 政治视觉修辞价值论的探索
    7.4 政治视觉修辞方法论的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与奖励
致谢
附图

(3)现代性与大众狂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现代性与大众狂欢的研究现状
        (一) 现代性的研究现状
        (二) 大众狂欢的研究现状
    二、大众狂欢的本源问题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创新点、意义和章节安排
    本章小结
第一章 狂欢史中的大众狂欢
    第一节 古代的巫术狂欢
        一、巫术狂欢的定义
        二、巫术狂欢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古代的民俗狂欢
        一、民俗狂欢的定义
        二、民俗狂欢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现代的大众狂欢
        一、大众狂欢的定义
        二、大众狂欢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大众狂欢的最新形态——网民狂欢
        一、网民狂欢的定义
        二、网民狂欢的表现形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性时间与狂欢时间
    第一节 主导性的现代性时间
        一、现代时间的历史化
        二、现代时间的社会化
        三、现代性时间主导的结果
    第二节 现代性的内在矛盾
        一、“未来”与“当下”的缺失:现代性矛盾的结构性深渊
        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命时间的驱使
        三、公共劳动时间与私人闲暇时间:现代性的分化与对立
    第三节 狂欢时间与主流现代时间的对立与统一
        一、狂欢时间:相关时间的综合
        二、狂欢时间与主流现代时间相对立
        三、狂欢时间与主流现代时间相统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性与大众狂欢
    第一节 狂欢大众:现代性的产物
        一、西语“大众”的出现与现代性
        二、汉语“大众”的出现与文艺运动
    第二节 狂欢大众的心性结构
        一、支配性观念:对立统一的多种现代时间经验
        二、狂欢大众的快适:本能
        三、可能升华的境界:审美
        四、狂欢大众的公共精神:审美共通感
        五、异化的结果:大众的消费意识
    第三节 大众狂欢的现代性表征
        一、作为肯定审美现代性的大众狂欢
        二、作为否定审美现代性的大众狂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性与网民狂欢
    第一节 网民狂欢的时(空)间
        一、网民狂欢时(空)间的技术本质及其本体论限定
        二、网民狂欢时(空)间的特征
        三、网民狂欢时(空)间的哲学阐释
    第二节 网民身份的主体体认
        一、主体性与虚拟主体的身份
        二、虚拟实在中的主体体认:网民与吊丝
    第三节 狂欢网民的心性结构
        一、无休无止地求快气质
        二、奔向“未来”的求新精神
        三、急速浏览的阅读心性
        四、冷漠怨恨的发泄心态
    第四节 网民狂欢的现代性表征
        一、人肉搜索与猎奇狂欢
        二、网络叙事与戏仿狂欢
        三、网络红人与审丑狂欢
    本章小结
余论 大众狂欢的未来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一、美国
        二、法国
        三、俄罗斯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一、越南
        二、蒙古
        三、印度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一、匈牙利
        二、泰国
        三、埃及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李伯清“散打评书”研究现状
        1.3.2 话语标记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理论背景
        1.4.1 衔接-连贯理论
        1.4.2 关联理论
    1.5 研究方法
    1.6 语料来源
    1.7 语料转写说明
第2章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类型分析
    2.1 话语标记的定义
        2.1.1 国外学者对话语标记的界定
        2.1.2 汉语学界对话语标记的界定
        2.1.3 本文对话语标记的定义
        2.1.4 本文中话语标记的特征
    2.2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的语义-语用分类
    2.3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的位置分布
    本章小结
第3章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功能研究
    3.1 语篇组织功能
    3.2 人际协商功能
    3.3 元语用功能
    本章小结
第4章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特点及成因分析
    4.1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特点
        4.1.1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使用特点
        4.1.2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形式特点
        4.1.3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地域方言特点
    4.2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使用特点的成因分析
        4.2.1 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的语体风格
        4.2.2 话语标记的社会性和个体性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成都方言音韵系统
附录2 :李伯清“散打评书”中话语标记语料举例(部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的价值
        1.1.1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特点需要加强认知研究
        1.1.2 “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起点范畴地位需要加强认知研究
        1.1.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需要加强认知研究
    1.2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概念
        1.2.1 认知的基本含义
        1.2.2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概念
        1.2.3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相关概念辨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借鉴
    2.1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的相关理论与借鉴
        2.1.1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相关理论
        2.1.2 我国古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主要经验
    2.2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的相关理论与借鉴
        2.2.1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相关理论
        2.2.2 西方国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主要经验
    2.3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的相关理论与借鉴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认知相关理论
        2.3.2 中国共产党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主要经验
    2.4 认知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
        2.4.1 现代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
        2.4.2 社会认知相关理论
        2.4.3 具身认知相关理论
        2.4.4 认知神经科学相关理论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本质、特征和分类
    3.1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本质
        3.1.1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物转化为观念的信息加工过程
        3.1.2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主体出于政治社会化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
        3.1.3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主体以“实践——精神”方式把握世界的具身认知
        3.1.4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的价值认知
    3.2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特征
        3.2.1 认知基础的前提性和根本性
        3.2.2 认知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3.2.3 认知内容的价值性和意识形态性
        3.2.4 认知过程的自为性和阶段性
        3.2.5 认知目标的知行统一性
    3.3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分类
        3.3.1 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
        3.3.2 事实认知与价值认知
        3.3.3 个体认知与群体认知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基础
    4.1 人脑的实体结构和机能建构
    4.2 主体的认知结构
        4.2.1 认知要素
        4.2.2 非认知要素
    4.3 主体的实践经验
        4.3.1 教育经历
        4.3.2 意识经验
        4.3.3 社会交往
    4.4 认知客体因素
        4.4.1 客体的价值
        4.4.2 教育者的影响力
    4.5 社会认知环境与情境
        4.5.1 社会政治经济形势
        4.5.2 文化环境与社会思潮
        4.5.3 历史文化与民族心理
        4.5.4 社会群体与人际关系
        4.5.5 认知场景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形成
    5.1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基本矛盾
        5.1.1 主流政治文化认知导向与多元化认知倾向的矛盾
        5.1.2 意识形态灌输原则与个体意识“至上性”的矛盾
        5.1.3 传统思想政治文化传播方式与新形势下个体认知接受特点的矛盾
    5.2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基本规律
        5.2.1 需要驱动与内在决定律
        5.2.2 实践反映与社会互动律
        5.2.3 阶段发展与整体发展律
    5.3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主要机制
        5.3.1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社会信息加工机制
        5.3.2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具身认知机制
        5.3.3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社会建构机制
    5.4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形成的几个重要问题
        5.4.1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5.4.2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发展中的“直觉顿悟”现象
        5.4.3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发展中的“知识论”倾向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优化
    6.1 唤起主体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理性自觉,有效激发认知需求
        6.1.1 合理引导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意识
        6.1.2 发挥情感教育的先导作用
        6.1.3 引导主体观念建构的自由选择性
    6.2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造认知环境
        6.2.1 整合不同类别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资源
        6.2.2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6.2.3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社会心理环境
    6.3 加强信息传播和舆论宣传,把握认知导向
        6.3.1 强化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机制
        6.3.2 加强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认知引导
        6.3.3 以群体环境建设推动信息传播和舆论宣传
    6.4 强化理论、实践与方法论教育,提高认知能力
        6.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6.4.2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6.4.3 开展思想政治方法论教育
    6.5 形成对人和社会的和谐认知,促进认知协调
        6.5.1 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协调
        6.5.2 促进个体与外界环境的认知协调
        6.5.3 消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偏差和盲目偏见
    6.6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认知发展
        6.6.1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促进认知发展
        6.6.2 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促进认知发展
        6.6.3 在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及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对话发展中促进认知发展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的展望
    7.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困境
    7.2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研究范式
        7.2.1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范式
        7.2.2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文化研究范式
    7.3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方法的局限与发展
        7.3.1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7.3.2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研究方法的未来发展
结束语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莱布尼茨《中国近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相关研究
    (三) 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 《中国近事》的编着与流传
    (一) 《中国近事》的编着
    (二) 版本的流传
二 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与制度的认识
    (一) 传统与习俗
    (二) 宗教
    (三) 政治与法律
三 《中国近事》中的科学知识与中西文明关系
    (一) 中国的自然科学知识与西方文化
    (二) 西方的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三) 科学知识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
四 《中国近事》中的宗教传播与中西交流
    (一) 欧洲来华传教士
    (二) “容教诏令”颁布前后的一些情况
    (三) 传教士与《尼布楚条约》
五 《中国近事》中的康熙皇帝与中外交往
    (一) 康熙皇帝与西方
    (二) 中西交流的通道——俄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选题的缘由
        (一) 语言教育在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二) 中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第二节、论文的基本框架
        (一) 论文研究背景
        (二)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第三节、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 时代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概述
    第二节、中国文化中的文化安全思想追溯
    第三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何谓“文化”?
    第二节、何谓“文化安全”?
    第三节、何谓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
    第四节、文化安全研究的相关理论框架
        (一) 文化哲学:文化安全研究的本体基础
        (二) 跨文化交际理论:文化安全研究的认识基础
        (三) 文化教育学:外语教育文化安全研究的方法源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本质,历史与内涵
    第一节、外语教育本质剖析——立足文化安全的界限
        (一) 外语教育的文化传播与传承功能
        (二) 外语教育的文化开放与创新功能
    第二节、外语教育的历史轨迹——回应文化安全的呼唤
        (一) 朦胧的文化安全意识:明清以前的外语教育
        (二) 期待的文化碰撞:明清、民国时期的外语教育
        (三) 展翅的文化腾飞:新中国的外语教育
    第三节、外语教育的时代视线——展现文化安全的亮点
        (一) 通识教育中的文化安全探索
        (二) 文化安全视野下的公民教育
        (三) 文化安全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与现实中的外语教育文化安全实证分析
    第一节、外语教育政策规划上的文化安全审视
        (一) 清朝与民国的外语教育中的“工具中心论”的历史样态
        (二) 新中国的英语教学大纲中文化意识逐步凸显的历时对比
        (三) 语种单一与语种储备不足的潜在威胁
    第二节 、外语教育文化安全内容上的梳理:基于大学英语教材的定性分析
        (一) 教材文化内容安排失衡--“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较普遍
        (二) 教材的课文选材价值观取向的美国化倾向严重
        (三) 教材中的文化立场不够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太自卑,评价西方文化太谄媚
        (四) 文化知识采用持双重标准---宣传美国的多,介绍中国的少
        (五) 教材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不够多元化
        (六) 教材对西方文化引入时,缺乏文化批判性认识机制的建立
    第三节、文化评价方式中的缺憾:基于四六级考试试卷的分析
        (一) 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二) 完形填空题型分析
        (三) 听力理解题型分析
        (四) 写作题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对策
    第一节、他山之石:世界其他国家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与经验借鉴
        (一) 美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
        (二) 欧洲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
        (三) 亚洲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举措
    第二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理念构建
        (一) 理念之一、文化安全理念是外语教育价值选择之必须
        (二) 理念之二、文化安全自觉意识于外语教育过程中之构建
    第三节、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理念体现于“以人为本”之理想诉求
    第四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实践应对
        (一) 制定符合外语教育现实的文化安全教育政策
        (二) 创新外语教育课程内容
        (三) 发挥教师在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主导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论文列表
后记

(9)庞德《诗章》的赋格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赋格结构模式及其在《诗章》中的统摄作用
二、赋格模式下的意象塑造
三、赋格结构模式下的主题呈现

(10)中国科技哲学“巨人”何以变成中国建筑哲学及建筑学“常人”?(上)——着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对中国科技哲学的卓见及其评判风水陷入偏颇的教训(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李约瑟在研究中华科技哲学时持“广义科学观”
    (一)对儒道两家的独特析评
    (二)对“五行学说”科学内涵的揭示
    (三)对中国古代“阴阳学说”科学内涵的通俗说明
        1.对“关联式思维方式”哲学地位的界定
        2.从世界现代科技发展大趋势审评“关联式思维”
        3.揭示“关联式思维”的总体特征并盛赞之
        4.批评关于“关联式思维”是“原始思维”的误解和对中西哲学互补的揭示
        5.依时序给中国科技哲学史指出了最主要的三个支撑点
        6.李氏也指出了中国“关联式思维”由于缺乏逻辑而往往陷于神秘的一面

四、中国文字:人类理智的信息(一)(论文参考文献)

  • [1]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D]. 林韬.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D]. 刘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12)
  • [3]现代性与大众狂欢[D]. 贾延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李伯清“散打评书”话语标记研究[D]. 周柱英.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问题研究[D]. 屈陆.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6)
  • [7]莱布尼茨《中国近事》研究[D]. 李秀芳.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1)
  • [8]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D]. 曾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0)
  • [9]庞德《诗章》的赋格结构模式研究[J]. 晏清皓. 外国文学研究, 2015(02)
  • [10]中国科技哲学“巨人”何以变成中国建筑哲学及建筑学“常人”?(上)——着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对中国科技哲学的卓见及其评判风水陷入偏颇的教训[J]. 胡义成.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标签:;  ;  ;  ;  ;  

汉字:人类理性信息(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