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局意识,谋合城发展

树立大局意识,谋合城发展

一、树立大局意识 谋求鹤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琪[1](2019)在《涉众型经济犯罪治理研究 ——以甘肃省L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深水期,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为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滋生和快速蔓延提供了空间。在甘肃省L市公安部门的重点打击之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诈骗、非法经营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依旧频发,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效防范和惩治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治理者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在以往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甘肃L市相关案例的调研,对涉众型经济犯罪进行治理研究。具体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定义和范围进行界定,并结合L市司法实践总结出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征,为探究符合实际的治理措施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甘肃省L市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受案和量刑情况。通过对甘肃省L市各区的40个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案发和量刑情况中暴露的突出问题,比如犯罪形式和手段的升级、罚金刑和缓刑适用比例较高等。此部分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打击方向。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原因与治理难点。基于第二部分的实证研究,对个人和国家机关等方面进行犯罪进行原因与难点剖析。突出体现在个人防范意识欠缺、犯罪人逐利心理强;金融立法和行业监管不完善;侦查模式、追赃制度、受害人救助不完善等。第四部分则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重构涉众型经济犯罪的若干防治措施。在个人和企业方面,应强化对投资者的教育和警醒作用,规制企业合法经营。从国家机关角度看应完善金融立法,强化行政监管责任;建立数据共享侦查机制,创新预警模式;优化处置工作,完善追赃与救助机制等。

冯志峰[2](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张酉[3](2016)在《立足资源 拓宽领域 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关于为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档案服务的几点做法与体会》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档案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广泛性和影响性决定了它与社会各种文化形态紧密相联,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那么,如何变档案保管员为档案的研究员、变"死"档案为"活"文化、变档案部门摆不上为用得着呢?这就需要通过我们档案人的实践来完成这些课题,确保通过档案文化建设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一、几点做法近年来,齐齐哈尔市档案局(馆)依托档案馆藏资

汪如磊[4](2016)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历史、现实的理论和对策研究。论文研究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执政绩效,优化执政体制、机制,增强党的政治社会化能力,在民众中树立、维护和巩固良好的执政形象问题。论文紧扣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这一主题,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思路,总结经验、梳理理论、提出对策。论文从基本理论解析入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开展研究。论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导论主要阐释了执政形象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研究的难点、创新、限度。第一章是理论解析部分。本章是论文的逻辑起点。围绕“是什么、为什么”的思维逻辑,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阐述。1.政党执政是党的执政形象的逻辑前提。分析现代政治条件下政党执政的内在逻辑及其规定性,认为,在社会-国家-政党分析框架下,政党执政具有内在规定性,赢得社会支持,实现有效治理,推动社会进步,解决执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问题,既是政党执政的逻辑,也是政党执政形象的逻辑前提。2.党的执政形象原理分析。对“形象”、“政党形象”、“政党执政形象”、“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内涵、外延及其影响要素进行学理剖析。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掌握、运用国家政权,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政治、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的进程中,党的自身建设,党的执政实践、执政绩效,党的执政体制、执政机制等在民众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关于党的整体性的评价和认识,是党重要的执政资源和软实力,是民众对党内化于心的一种情感反应,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外在表现。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在执政条件下的外在表现和具体化、现实化。论文从执政形象主体、执政形象构成内容、执政形象发展、执政形象效应范围及相关重要范畴等五个维度对党的执政形象的外延进行总结;从理论上归纳概括了影响党的执政形象的四个主要要素,即,党的自身建设、党的执政绩效、党的执政体制、执政机制和党的政治社会化。第二章是历史探析部分。本章分三个大的时期对党的执政形象进行历史考察、梳理。建国前的局部执政时期是党执政形象的初创时期;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党执政形象曲折发展、异化时期,主要考察从革命理念向执政理念的艰难转型、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国家制度建设遭到严重破坏、政党支配国家和社会的形象;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形象的修复、重塑,主要考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探求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努力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形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形象。第三章是问题剖析部分。本章把视野放在当代中国,通过对新形势下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党的自身建设、党的执政绩效、党的执政体制、执政机制、党的政治社会化状况的分析,探讨党的执政形象面临的现实挑战。第四章是对策研析部分。围绕党的执政形象的要素内涵,探讨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形象问题。论文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党的形象主体建设;二是加强执政绩效建设;三是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四是尊重传播规律,形塑良好形象。结语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总结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黄家周[5](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黄家周[6](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刘劲松[7](2011)在《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研究》文中认为都市类报纸是社会转型期中国报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在“政府、市场、社会”三大牵引力作用下扮演着独特的角色。本文在对其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和反思性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揭示和阐明了都市类报纸在转型期的重要功能作用及角色价值,同时剖析其现存矛盾和角色困惑产生的原因,为其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由绪论、主体(共六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交代了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基本框架;第一章回顾了转型期都市类报纸形成发展的历程,概述其基本特点;第二章提出了我国媒体社会角色分析的框架,并联系实际对都市类报纸社会角色定位作出具体分析;第三章剖析了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扮演及角色失调的主要原因,进而指出,当前都市类报纸的角色困惑在于如何协调几种角色之间的关系(喉舌角色、市场竞争主体、社会公器即公共角色等);第四章依据笔者所进行的“受众对都市类报纸的角色评价和期待”问卷调查及分析,着重论述了都市类报纸丰富自身角色内涵的必要性;第五章从报纸的公共性入手,探讨都市类报纸公共角色构建的不同方式,并以《南方都市报》作为典型个案,深入分析了公共角色的构建路径;第六章从理论层面进一步探讨了都市类报纸的基本属性及其社会角色规范问题,提出要协调和平衡都市类报纸的多元社会角色,增强媒体社会责任意识,兼顾“两个效益”的评价标准;结语强调了都市类报纸具备自觉的角色意识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创新发展的前景。

马立群[8](2004)在《论开创齐齐哈尔市文化工作新局面》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势在必行。为此 ,要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做好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明确任务 ,狠抓落实 ,以改革为动力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切实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杨冬英[9](2000)在《树立大局意识 谋求鹤城发展》文中指出 鹤城建区一年多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在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条件下,必须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把握工作部署。鹤城区作为新怀化市城区的主体,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鹤城的发展,必须立足区情,服从服务于大市的发展;鹤城的干部尤其要树立大局意识,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在此基础上谋求鹤城的新发展。怀化撤地设市和鹤城区的设立,既给鹤城带来了新的矛盾和困难,也给新鹤城带来了许多发展的大好机

二、树立大局意识 谋求鹤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立大局意识 谋求鹤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涉众型经济犯罪治理研究 ——以甘肃省L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章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概述
    第一节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概念
    第二节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征
第二章 甘肃省L市涉众型经济犯罪现状
    第一节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受案情况
    第二节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量刑情况
第三章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原因与治理难点
    第一节 受害人方面
    第二节 犯罪行为人方面
    第三节 行政监管、金融市场方面
    第四节 侦查模式、司法认定方面
    第五节 追赃减损、受害人救助方面
第四章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防治措施
    第一节 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警醒
    第二节 引导规制企业合法经营
    第三节 完善金融立法,强化行政监管责任
    第四节 完备数据共享侦查机制,创新联合预警模式
    第五节 优化处置工作,完善追赃与救助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4)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四、研究目的、思路、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五、研究难点、创新、限度
        (一)研究难点
        (二) 创新之处
        (三) 研究限度
第一章 党的执政形象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党的执政形象的内涵分析
        一、形象
        二、政党形象
        三、政党执政形象
        四、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
    第二节 党的执政形象的外延、影响要素
        一、党的执政形象的外延
        (一)从主体角度看,党的执政形象包括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形象
        (二)从构成内容看,党的执政形象分为执政绩效形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形象、作风形象
        (三)从发展过程看,党的执政形象分为历史形象、现实形象和未来形象
        (四)从效应范围看,党的执政形象分为整体形象和局部形象
        (五)从涉及重要范畴看,党的执政形象与国家形象、政府形象紧密相关
        二、党的执政形象的影响要素
        (一)党的自身建设
        (二)党的执政绩效
        (三)党的执政体制、机制
        (四)党的政治社会化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局部执政”时期党的执政形象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形象
        二、重视民主法制建设的执政形象
        三、代表工农劳苦群众利益的执政形象
        四、“创造第一等工作”的执政形象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执政形象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执政形象
        (一)力争社会主义前途的执政形象
        (二)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的执政形象
        (三) 构建有利的国内外执政环境形象
        (四) 狠抓“执政党”建设的形象
        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执政形象
        (一) 坚定走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执政形象
        (二)“政党支配社会”的执政模式形象
        (三)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敢于承担责任的作风形象
        三、十年“文革”时期党的执政形象的破坏
        (一)执政理念严重扭曲
        (二)经济社会发展遭受巨大损失
        (三)执政党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形象
        一、邓小平党的执政形象思想
        (一) 建设一个“全党成熟”的执政党形象
        (二)锐意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执政形象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执政形象
        (四)“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执政形象
        (五) 开创党风建设新路子,坚决惩治腐败的执政形象
        二、江泽民党的执政形象思想
        (一)鲜明的旗帜形象
        (二)提出“两个先锋队”,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执政形象
        (三)提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
        三、胡锦涛党的执政形象思想
        (一) 推动科学发展的执政形象
        (二) 提出“执政理论建设”命题,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形象
        (三)保持党的先进性形象
        (四)保持党的纯洁性形象
        四、习近平党的执政形象思想
        (一)提出“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新理念的形象
        (二)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三)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民族力量的形象
        (四)提出“适应新常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形象
        (五)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形象
第三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党执政形象的现实挑战
    第一节 党的自身建设存在诸多不适应
        一、党的思想建设方面
        二、党的组织建设方面
        三、党的作风建设方面
        四、党的反腐倡廉方面
        五、党的制度建设方面
    第二节 党的执政绩效存在诸多不协调
        一、经济新常态的挑战
        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三、执政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
    第三节 党的执政体制、机制存在诸多不健全
        一、执政体制不够优化
        二、执政机制不够健全
    第四节 党的政治社会化存在诸多不习惯
        一、政治文化变迁的挑战
        二、政治社会化呈现新特点
        三、政治社会化的新挑战
第四章 巩固党的执政形象的思路探析
    第一节 加强党的形象主体建设
        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二、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三、抓好党的基层建设
    第二节 加强党的执政绩效建设
        一、坚持科学的执政理念
        二、牢固树立执政成本意识
    第三节 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
        一、把握新时期党群关系的新特点
        二、探索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
    第四节 尊重传播规律,形塑良好形象
        一、发挥党媒的政治传播功能
        二、重视媒体的社会舆论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6)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7)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四、对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六、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一章 转型期都市类报纸形成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中国报业的结构性调整
    第二节 都市类报纸形成发展历程概述
    第三节 对都市类报纸的界定与分类
    第四节 都市类报纸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定位
    第一节 媒介社会角色特征与分析框架
    第二节 都市类报纸的角色定位变迁
    第三节 "两个效益"博弈下的角色定位
第三章 都市类报纸的角色实践与困惑
    第一节 都市类报纸的角色扮演
    第二节 角色失调与成因
    第三节 都市类报纸的角色困惑
第四章 都市类报纸社会角色评价和期望
    第一节 褒贬不一的角色评价
    第二节 受众对都市类报纸的角色评价与期待—以深圳地区读者调查为例
    第三节 有待丰富和完善的媒体角色
第五章 都市类报纸的公共角色构建
    第一节 报纸的公共性与公共角色
    第二节 转型期都市类报纸公共角色的缺失
    第三节 都市类报纸的公共角色构建路径
    第四节 个案分析:《南方都市报》的公共角色构建
第六章 都市类报纸的基本属性及其社会角色规范
    第一节 都市类报纸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都市类报纸角色规范的特点
    第三节 完善媒体社会角色监督机制
    第四节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兼顾两个效益的评价标准
结语:都市类报纸的角色自觉与创新发展
引文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树立大局意识 谋求鹤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涉众型经济犯罪治理研究 ——以甘肃省L市为例[D]. 陈琪. 甘肃政法学院, 2019(01)
  • [2]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立足资源 拓宽领域 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关于为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档案服务的几点做法与体会[J]. 张酉. 黑龙江档案, 2016(05)
  • [4]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问题研究[D]. 汪如磊.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5]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6]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7]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研究[D]. 刘劲松. 暨南大学, 2011(10)
  • [8]论开创齐齐哈尔市文化工作新局面[J]. 马立群. 理论观察, 2004(03)
  • [9]树立大局意识 谋求鹤城发展[J]. 杨冬英. 中国城市经济, 2000(01)

标签:;  ;  ;  ;  ;  

树立大局意识,谋合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