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余弦加权叠加研究

正余弦加权叠加研究

一、正余弦加权叠加式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泽昆[1](2020)在《基于演化算法求解覆盖问题与背包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覆盖问题和背包问题是两个重要的组合优化问题,被广泛应用于投资决策、设施选址、柔性制造等众多领域。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颖的、复杂的覆盖问题和背包问题应运而生。由于新的覆盖问题和背包问题规模大、复杂性高,传统算法在求解这些问题时存在时间复杂度高和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已然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相比传统算法而言,演化算法具有内在的隐式并行性和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在求解优化问题时不受问题性质的限制等优点,为求解复杂优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已成为求解覆盖问题和背包问题的一个新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演化算法求解覆盖问题和背包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利用基于群论的优化算法GTOA与贪心修复与优化方法相结合求解预算型最大覆盖问题的有效方法。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新S型转换函数的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具有单连续变量的背包问题KPC的高效方法。最后,改进了算法GTOA的进化方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群论的优化算法IGTOA,并利用它分别给出具有单连续变量的背包问题KPC和集合联盟背包问题SUKP的新的高效求解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贪心策略的修复与优化算法处理预算型最大覆盖问题的不可行解,给出了一种基于群论的优化算法求解预算性最大覆盖问题的新方法,并通过与求解预算型最大覆盖问题的已有算法比较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2.在已有的转换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S型转换函数,由此给出了一个可用于求解二元优化问题的新的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NBPSO),通过求解四类KPC实例并与其他算法的比较验证了S型转换函数的有效性,以及NBPSO求解二元优化问题的高效性。3.深入研究了基于群论的优化算法GTOA的进化方程,基于新的组合方法与简化策略提出了一种实现更简单的新进化方程,基于新进化方程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群论的优化算法IGTOA,并分别利用具有单连续变量的背包问题和集合联盟背包问题的通用测试实例验证了IGTOA的有效性。

牛晓扬,王东辉[2](2020)在《相移多波束形成的FPGA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基于FFT的相移多波束形成算法在FPGA中的实现。其具体实现结构包括AD采样、数字混频、低通滤波和FFT变换四个部分。针对在相移多波束形成中采用传统滤波器存在速度和资源消耗相矛盾的问题,提出在设计滤波器时采用基于多相分解的FIR滤波器设计方法,并对整个波束形成结构进行了优化。相比于采用传统FIR滤波器实现多波束形成算法,优化后的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消耗。

张喆[3](2020)在《高频源约束的大地震震源机制复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震源的复杂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断层几何形态的复杂性、断层面上滑动分布的复杂性、地震能量随时间变化的复杂性以及断层错动方式的复杂性,等等。根据矩张量描述的位移表示定理,地震震源的复杂性可以用震源体内部的离散点源的矩张量分布描述,而每个点源的矩张量也可以有彼此独立的震源时间函数。然而,有限的观测数据并不允许本研究同时反演这样一个震源的所有参数。因此,有限断层反演受限于一个或几个平面断层上滑动量和滑动角的反演,随时空变化的震源机制反演也只能在一定假设条件的约束下进行。广义台阵技术可以在发震断层未知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反投影远场台阵的地震记录较好地获得高频源的轨迹,这无疑是对发震断层空间展布的良好约束。矩心矩张量的反演技术可以借助于远场台网的地震记录确定矩心和震源机制信息,是揭示震源机制不可或缺的关键。可见,在进行震源机制时空复杂性反演时将高频源的轨迹作为约束,实质上增加了来自观测的约束,减少了人为的假设,反演结果势必更接近实际。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包括三个要点:一是广义台阵技术的改进和拓展,二是多震相矩心矩张量反演,三是将台阵技术获取的高频源轨迹作为约束进行复杂震源的矩张量反演方法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前两点的“预热”和提升是完成第三点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在广义台阵技术的改进和拓展部分,首先通过高斯函数的加权处理,使通常椭圆形的台阵响应优化为圆形,使台阵在不同方向的分辨率得以平衡,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投影结果的畸变。然后,将台阵技术拓展到S波和PKIKP波的使用,扩展了认识高频源的视角,也大大增加了台阵技术的“透视”距离。与此同时,还完成了相应的软件包并编写了使用说明(附录A)。最后,利用软件包分析了2018年阿拉斯加Mw7.9地震,检验了加权的效果,分析了2013年鄂霍茨克海Mw8.3深震,检验了S波成像功能,分析了2012年苏门答腊近海Mw8.6地震,检验了PKIKP波的成像功能。在多震相矩心矩张量反演部分,首先,梳理了矩心矩张量反演的每个技术细节;然后,充分考虑体波和地幔波以及W-震相的不同处理技术特点,编写相应的软件包和使用说明(附录B);最后,利用软件包反演分析了2010年智利Mw8.8地震、2011年日本Mw9.0地震、2018年阿拉斯加湾Mw7.9地震、2018年斐济Mw8.2地震以及2020年古巴Mw7.7地震,对方法和软件进行了验证。在以高频源轨迹为约束进行复杂震源的矩张量反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部分,首先构建了一般性反演方法和技术路线。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连续震源,也适用于非连续震源。然后,通过反演研究2001年昆仑山Mw7.8地震和2010年智利Mw8.8地震检验了连续震源的反演分析功能,通过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w7.8地震验证了非连续震源的分析功能。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前人工作为基础,梳理了震源复杂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针对现有广义台阵技术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改进和拓展,并将高频源成像的台阵技术和矩心矩张量反演的台网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大地震震源变机制反演分析的新方法,且通过实际震例进行了检验。

侯争[4](2020)在《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地壳异常形变信息主要是指与地震、火山喷发等构造运动相关的异于板块或断层长期运动趋势的地壳形变现象,这些现象常表现为地壳的非线性运动。其中,俯冲带的慢滑移事件能够释放巨大能量,是造成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慢滑移等地壳异常形变信息的探测和分析有助于探索断层滑动机制,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论文以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和异常区域的地壳形变特征分析为主线,进行了基于GNSS坐标序列的噪声特征分析、时空滤波和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选用我国华北、京津、川滇及美国Akutan、Cascadia和新西兰Manawatu等地为实验区域,综合使用GAMIT/GLOBK、QOCA、CATS和Fakenet等专业软件实现数据处理和仿真。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利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质量负荷对京津地区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的影响。扣除质量负荷后,N、E方向的谱指数分别呈现出增加和减小的趋势;U方向的线性速度变化最为明显,且北京强于天津;N、U方向的速度不确定性变化较大,平均变化率分别为45.53%和37.85%。(2)针对小尺度区域,研究叠加滤波、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的滤波特性。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有效滤波,滤波后GNSS坐标序列的标准差降低了28%~47%,提取的共模误差相关系数均大于0.7。区域叠加滤波和主成分分析的滤波效果相似,但存在明显的过度滤波现象,而独立成分分析避免了过度滤波,且共模误差的区域特征更强。(3)针对共模分量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贡献值与空间响应相结合的解决方法。结果表明,川滇地区N、E、U三个方向的共模误差均为分形白噪声,且存在58.07天的共同周期,空间响应呈现出云南强于四川的区域分布特征。此外,在水平方向上探测到3个非线性信号,结合地震数据进行时空分析,推断它们可能与强烈地震有关。(4)提出了将独立成分分析与相对强度指数相结合的无震蠕滑信息探测方法。通过独立成分分析提高坐标序列的信噪比,避免了过度滤波的影响;以相对强度指数为振荡指标,有利于异常波动的探测。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地壳异常信息,不仅提高了坐标时间序列的信噪比,还确定了异常信息的测站分布。(5)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探测慢滑移信息。针对异常信息起止时间难以确定的问题,探讨了根据慢滑移波动特征结合现有成果选取迟滞窗口的方案。明确了信号性质,确定了起止时间。提出了将信号振幅归一化为空间响应的方法,明晰了慢滑移的空间分布,揭示了断裂带的滑动特征。通过与独立成分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对比,证实了多通道奇异谱分析在确定异常信息的起止时间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够揭示断裂带的滑动特征。(6)基于地壳异常形变信息的探测结果,研究了四川省的地壳形变特征变化,为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相较于2009~2013年,2014~2016年龙门山断裂带的主应变率、面膨胀率和最大剪应变率均明显减弱。其中,面压缩应变率由-7.18×10-8/a减小至-3.27×10-8/a,最大剪应变率降低了约3/4。相反,安宁河断裂带的面压缩应变率显着增强,极值达-1.04×10-7/a。鲜水河断裂带的最大剪应变率增强,且范围扩大。此外,龙门山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的基线长变化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

何禹锟[5](2020)在《基于神经网络的某定深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定深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应用为背景,以优化系统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为目标,重点针对定深电液伺服系统内部参数的摄动、不确定性,以及控制系统对外部负载扰动的抗干扰性问题,开展了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策略以及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定深电液伺服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其中重要的机械元件进行选型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并构建其数学模型。此外还将对定深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性能造成影响的非线性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针对定深电液伺服系统当中存在的非线性因素,设计了基于RBF神经网络自整定PID参数的控制方法。其中使用RBF神经网络来提供系统的灵敏度信息,然后根据此信息使用梯度下降法在线整定PID控制的三个参数,以此来提升系统的控制性能。为了提高RBF神经网络对系统的辨识度,又使用了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使用粒子群优化的RBF-PID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有效的减少系统内部参数摄动以及外部负载扰动的影响。之后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系统参数辨识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为了抑制滑模变结构控制当中的抖振现象,在此策略中采用RBF神经网络对滑模等效控制中的非线性项进行逼近。为了加快滑模控制的响应能力并解决滑模运动到达稳定态时的抖振问题,本文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滑模切换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新型切换控制率的RBF-SMC控制器具有较优的响应性能及鲁棒性,且能够有效的抑制抖振现象产生。最后设计了控制软件,并通过MATLAB仿真以及试验研究验证了本文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李婉秋[6](2019)在《GNSS与GRACE联合的陆地水储量变化监测及其负荷形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陆地水是水资源中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测定区域陆地水时空变化及其负荷形变,对于揭示陆地水循环、理解地壳非线性运动地球动力学过程、以及建立和维持区域高精度地球参考框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科学意义。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测量数据具备了多元化及高精度的特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因其精度高、实时以及全天候的优势已成为监测地壳运动变化的重要手段。地壳运动非线性变化主要反映了非潮汐海洋负载、大气负载、水文负载以及冰川均衡调整等地球物理效应的综合作用,从GNSS大地高非线性变化时序中扣除大气与非潮汐海洋负荷效应后,可利用残余时序研究陆地水负荷。陆地水负荷运移引起地球重力场随时间的演变,基于时变重力场与地表质量变化的物理机制,可对陆地水及其负荷形变进行定量反演。重力反演与气候实验卫星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及 GRACE-FO(GRACE-Follow On)的时变重力场模型为连续监测区域地表质量变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研究融合GNSS和GRACE数据监测区域陆地水负荷形变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地球物理模型和实测资料分析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及其负荷形变时空特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回顾了 GRACE卫星重力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评述了重力场模型与GNSS反演陆地水及其负荷形变的方法和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 GRACE和GNSS数据在反演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指出了滤波方法、泄漏误差是影响GRACE反演精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改善GNSS反演模型的观测量精度是提高GNSS反演结果可靠性的关键环节;阐述了联合反演方法在水负荷形变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2、介绍了 GRACE反演水储量变化及负荷形变计算的基本理论。研究了 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反演地表质量变化的球谐系数法;比较分析了单一滤波法与组合滤波法对南北条带噪声的处理效果;给出区域时变重力场提取算法计算公式;描述了冰川均衡调整的物理机制,对于GIA效应采用ICE-5G模型改正;完整推导了不同性质地球参考框架一阶负荷勒夫数的转换关系式。3、验证了 GRACE泄漏误差改正方法并进行应用分析。完整地推导了基于大尺度流域水储量泄漏误差改正的三次滤波核函数法理论公式,利用数值模拟与实测数据验证新算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偏差修正法、乘法修正法、尺度因子法估算的时间序列,其泄漏误差改正精度RMS分别提高了 15%、37%、35%,与WGHM水文模型和三峡水库蓄水实测资料吻合较好。采用尺度因子方法定量反演小尺度区域水储量变化,以关中地区为例,尺度因子改正后GRACE泄漏误差减小了 8%,反演结果与实测地下水水位及降水资料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采用正向建模方法定量估算中长空间尺度水储量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正后的信号精度提高了近30%,以青藏高原为例恢复其泄漏信号之后的陆地水储量变化与WGHM结果比较接近,低频域的信号能量显着增强。4、系统研究了基于奇异谱分析的GNSS时序处理优化方案,包括GNSS时序粗差探测、高程方向时序降噪、数据插值及信号提取四个方面。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插值方法,SSA迭代插值法的插值精度最高,在高程方向的插值精度均优于5mm,随着时序缺失数据的增多该方法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相比小波变换与快速傅里叶变换,SSA滤波法分离时序信号与噪声的效果最优,与真实值最为接近;相比最小二乘拟合法,利用SSA方法获取的GNSS序列周期项信号时间序列更为准确,与改正泄漏误差及GAC影响后的GRACE形变结果其相关系数可达到0.7以上;扣除GRACE质量负荷项后,相同测站的WRMS值也随之降低,陆地水负荷对GNSS高程方向序列的贡献率在1.6%~17%范围内。5、提取了 GNSS数据降尺度特征并精化GNSS反演模型观测量。提出了基于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的GNSS数据降尺度方法,用于改善反演模型观测量精度与局部高频信号影响。分析38个CORS基准站的高程方向时序结果表明:MSSA方法重构的时间序列精度普遍高于FFT多周期重构法,92%的测站采用MSSA方法重构之后其精度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精度提升了 2.01%~16.89%。采用移去恢复方法优化了大气负荷与海平面变化负荷影响的计算过程,减小了原始格网数据在进行球谐展开时产生的截断误差,结果表明:大气负荷对基准站垂直位移的影响在季节尺度上最大可达12.4mm、海平面变化负荷引起测站垂直位移最大值约为±3mm。6、验证了 GNSS高程方向位移监测区域水储量变化的方法可靠性。对于反演模型构建,按附有约束条件的方法解决了法方程秩亏的问题,避免了正则化方法中岭参数选取的困难,提高了计算效率;细致分析了反演模型中的积分半径选择与边界尺度扩充等问题;依托地壳负荷弹性形变理论,获取了 GLDAS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以此评估GNSS多次迭代反演算法的稳定性,其结果显示:对于测站点位密集的区域,反演结果与模拟信号比较吻合,而对于点位稀疏的局部地区信号偏差相对较大,在距离基准站覆盖范围较远的四周区域,其结果明显偏离模拟信号。说明了 GNSS高程方向位移反演方法的稳定性与基准站点的密集程度有关;相比于直接解算法,多次迭代反演结果与模拟信号局部特征一致性较好,有效验证了多次迭代反演方法的稳定性;进一步揭示了 GNSS反演的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及其垂直负荷形变时空特征,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探讨了与GRACE监测结果的时空共性。7、研究了融合GNSS与GRACE数据监测区域陆地水负荷形变的方法。联合反演结果显示了区域陆地水负荷垂直形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位移形变量约为-12mm~12mm。在2015~2017年的每年1月至3月陆地水负荷迁移驱动地表产生向上位移;每年5月、7月、8月地表在陆地水负荷作用下产生向下位移;相比单一监测手段,联合反演后研究区信号产生了新的变化,在远离CORS站覆盖区的边界处出现了相对理想的物理信号,弥补了 GNSS反演在积分远场的不足;地表垂直位移变化较大的区域集中在CORS站覆盖范围,主要反映了 GNSS结果的信号特征,空间信号分布相比GRACE结果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为了验证联合反演方法相比GNSS反演的优越性,推导了 Mascon等效水高转换成Mascon形变位移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联合反演方法得到的区域陆地水负荷垂直形变与Mascon形变解吻合较好。8、利用CSR、JPL、GFZ三家机构的GRACE-FO时变重力场模型揭示了近10个月我国陆地水储量随时间演变的时空特征;提出利用改进的Hard模型与PREM模型分析区域地球结构差异对GRACE-FO反演我国陆地水负荷垂直形变的影响。结果表明:60阶径向勒夫数的相对差异接近4.27%,前60阶垂直负荷形变最大差异位于云南一带的澜沧江流域地区,幅值约达到0.7mm/a。构建了预测GRACE与GRACE-FO衔接期水储量变化的SSA迭代方法。分析我国6个实验区水储量在短期、中短期、中期、长期等时间尺度上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其预测精度几乎都高于ARMA模型,预测趋势与Mascon解、GLDAS模型以及GRACE-FO结果整体相一致。

刘源[7](2019)在《雷达辐射式仿真中间歇采样收发处理及回波重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达辐射式仿真技术因具有保真度高、保密性好、质量可控、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开展空间目标电磁特征研究的有效方法。在辐射式仿真中采用间歇采样收发的方式处理脉冲雷达信号,可有效解决因微波暗室尺寸限制造成的收发信号互耦问题。但是,间歇采样收发处理后的回波信号相当于对真实回波的部分截断,导致回波中损失了目标的部分特性信息,为后续的信号处理工作带来困难,且无法实现对外场实验全过程的等效模拟。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全面分析了间歇采样收发信号的时频域特性,推导出间歇采样收发信号模糊函数,分析了信号的匹配滤波特性,并讨论了雷达信号间歇采样收发处理后的能量变化;2)针对间歇采样收发处理后的脉冲雷达回波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时频域特性的间歇采样收发回波重构方法,并且定义了回波重构效果的评价指标,分析了间歇采样信号非理想对回波特性和重构的影响,同时考虑了主要参数对回波重构性能的影响;3)针对前面提出的回波重构方法无法应用于其他雷达信号样式以及复杂拓展目标测量的情况,基于间歇采样收发信号对雷达回波的随机观测,针对不同形式的雷达信号在不同稀疏变换域下的稀疏表示,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回波重构方法。选取典型雷达信号仿真分析回波重构结果,并对回波重构性能进行了评估。

周强,姚富强,魏志虎,朱蕾,陈剑斌[8](2019)在《一种特定谐波消除多电平RF-PWM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为消除射频脉宽调制(Radio Frequency Pulse Width Modulation,RF-PWM)的特定谐波,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全数字发信机(All-Digital Transmitters,ADTx)的多电平RF-PWM方法.该方法利用多个自适应门限与相位调制信号实时比较,控制多个子脉冲的脉冲宽度,在基波分量加权之和正比于输入信号包络的前提下,使其特定谐波分量相互抵消.和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可显着降低ADTx的输出滤波要求,提高其宽频段性能.以3次谐波消除为例,本文给出了对应5电平RF-PWM方案,并利用仿真和离线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王晓鲁[9](2018)在《混合载波功率域阶数选择策略与非正交多址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从通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大约每十年发生一次技术革新,并且每一次技术改进都能大幅提升系统性能。目前,第5代(Fifth Generation,5G)及未来移动通信已经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未来移动通信的很多典型应用场景对系统的频谱效率、连接数密度和可靠性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未来通信系统的性能需求,本文将通过研究功率域阶数选择策略和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频谱效率。为了融合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SC-FDMA)和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OFDMA)系统的优点,基于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WFRFT)的混合载波(Hybrid Carrier,HC)系统被提出。该系统可以通过控制WFRFT的变换阶数在SC-FDMA和OFDMA系统间平滑过渡。HC信号能量具有在时-频域均匀分布的特点,同时接收端的WFRFT能够在时-频域对信道干扰做平均化处理。基于以上优点,相关研究已经证明HC系统在窄带干扰信道以及双选信道中能够取得较SC-FDMA和OFDMA更好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然而,对于HC系统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系统的很多特性还有待研究。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HC信号的分布特性以及HC系统的阶数选择策略。现有文献中对HC信号特征的研究都是基于仿真结果展开的,缺少相应的理论分析。本文将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基带HC信号实部(虚部)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并得到了QPSK信号PDF的闭合表达式。通过仿真证明了该PDF理论表达式可以准确地描述HC信号的概率特性。HC信号的PDF可以为分析NOMA用户间干扰和NOMA用户的BER理论公式提供理论支持。基于HC信号PDF的理论分析,本文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得到了基带HC QPSK信号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的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CDF)的解析表达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描述过采样信号的PAPR分布特性,又提出了使用“调整参数”的PAPR的CCDF解析表达式。最终,得到了可以准确地描述过采样前、后信号PAPR的CCDF理论表达式。通过对PAPR特性的分析,总结出HC信号PAPR的可控性,这为HC系统的阶数选择策略提供了参考。基于HC信号PAPR的可控性,同时考虑了上行功率控制对发射功率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HC系统阶数选择策略来改善系统的BER性能。当已知上行功率控制参数时,本文建立起了HC系统阶数选择与用户和基站距离的关系。通过仿真证明了使用该策略的HC系统能够取得比传统SC-FDMA和OFDMA系统更好的BER性能。在阶数选择策略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一种能够平衡系统频谱效率和覆盖范围的星座映射和阶数选择模型。该模型能够在扩大小区覆盖范围的同时,保证小区边缘用户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与用户连接数,还需要引入新的多址技术。目前,在5G多址候选技术中基于功率域的NOMA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技术。本文提出在HC系统中使用NOMA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用户连接数(称作NOMA-HC系统),并且研究能够获得最大两用户和频谱效率的阶数选择方案。在实际的系统中,实现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解码错误而引起误码传播。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用户间干扰(Inter-User Interference,IUI)影响解码NOMA用户数据。因此,本文通过分析IUI的分布特性和误码传播的平均功率,对上行两用户和频谱效率的最大化问题进行建模,并求得了最优解。在上行无线传输系统中,用户随机分布在小区的不同地点,并且信号传输环境是动态变化的,上行NOMA用户信号有可能发生非理想时间同步。本文提出了一种改善非理想同步上行NOMA-HC系统BER性能的解码方案。该方案使用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来补偿时间异步对解码NOMA用户数据带来的影响,使用SIC相位补偿(SIC-Phase Compensation,SIC-PC)技术来提高NOMA用户的BER性能。与已有的解码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解码方案可以显着改善非理想同步NOMA用户的BER性能。

李超[10](2018)在《无线接收机信道数字化的研究与FPGA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子战在现代化战场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而接收机作为在各种电子对抗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一直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接收机也经历了从模拟接收机到数字接收机、从传统接收机到信道化接收机的演变。数字信道化接收机同时具有数字接收机和信道化接收机的优势,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覆盖频带宽、动态范围大、能并行处理多个信号等方面。因此,数字信道化接收机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化信息对抗战对接收机的需求。而近年来备受瞩目的系统级芯片SoC兼具了软件与硬件各自的优势,在软件无线电的解决方案中已经逐渐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本次系统设计所依靠的平台便是一款SoC。本文就无线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各种实现结构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推导出了对应于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基于多相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的数字信道化高效结构。同时,本文还针对数字信道化结构可能存在的诸如信道覆盖盲区、相邻信道模糊、大带宽信号跨信道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相关学习与研究。作为宽带数字接收机的一部分,本次设计完成了256个子信道的数字信道化设计以及基于该数字信道化的64路并行数字下变频器的设计实现与验证。主要包括数字信道化模块、信道选择器模块、复数混频模块以及抽取与精细滤波模块。根据不同的需求,每一路并行的DDC还可以选择7种不同的带宽输出,对应于7种不同的数据抽取倍数。同时,根据信号的频点位置,FIR滤波器在每一种输出带宽下还设计了4种更加精细的滤波范围,分别为BW/2+BW/8、BW/2+2BW/8、BW/2+3BW/8、BW/2+4BW/8(BW为7种不同的输出带宽)。本次设计采用的芯片为Xilinx Zynq XC7Z020,ADC转换速度以及系统的工作时钟均为102.4 MHz。对于整个接收机系统而言,Zynq作为SoC很好地解决了上位机(PC)与下位机(ARM、FPGA)之间的数据和指令交互的问题。而对于本文所涉及的DDC而言,Zynq则提供了丰富且高集成度的逻辑资源,使得整个设计在资源利用率、可靠性以及性能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所设计的DDC的数字中频滤波器的形状因子的范围为1.231.48,满足设计指标。

二、正余弦加权叠加式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余弦加权叠加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演化算法求解覆盖问题与背包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演化算法研究现状
        1.2.2 预算型最大覆盖问题研究现状
        1.2.3 集合联盟背包问题研究现状
        1.2.4 具有单连续变量背包问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离散演化算法简介
    2.1 基于群论的优化算法
    2.2 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
    2.3 具有混合编码的二进制差分进化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群论的优化算法求解BMCP
    3.1 BMCP问题的定义与模型
    3.2 消除BMCP不可行解的方法
    3.3 GTOA求解BMCP的算法伪代码
    3.4 BMCP实例的计算与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新S型转换函数的二进制PSO求解KPC
    4.1 KPC的定义与数学模型
    4.2 粒子群优化的离散化方法
        4.2.1 S型转换函数
        4.2.2 V型转换函数
        4.2.3 新S型转换函数
    4.3 基于新S型转换函数的二进制PSO算法
    4.4 利用NBPSO求解KPC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改进的GTOA求解背包问题
    5.1 改进的GTOA算法
        5.1.1 新进化方程
        5.1.2 IGTOA算法的伪代码描述
    5.2 利用IGTOA求解KPC问题
        5.2.1 利用IGTOA求解KPC
        5.2.2 KPC实例的计算与比较
    5.3 利用IGTOA求解SUKP问题
        5.3.1 SUKP的定义与数学模型
        5.3.2 IGTOA求解SUKP
        5.3.3 SUKP实例的计算与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2)相移多波束形成的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相移多波束形成原理
    1.1 阵列信号的数学模型
    1.2 基于FFT的相移多波束形成算法
2 相移多波束算法的Matlab仿真
3 相移多波束形成的FPGA实现
    3.1 系统结构优化
    3.2 FPGA实现相移多波束形成的逻辑设计
    3.3 FPGA实现相移多波束形成结果分析
4 结束语

(3)高频源约束的大地震震源机制复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台阵反投影技术综述
        1.1.1 反投影方法研究破裂过程的意义
        1.1.2 反投影技术研究进展
        1.1.3 反投影技术存在的问题
    1.2 矩心矩张量反演综述
        1.2.1 矩心矩张量反演的意义
        1.2.2 矩心矩张量反演的研究进展
        1.2.3 矩心矩张量反演中存在的问题
    1.3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综述
        1.3.1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意义
        1.3.2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研究进展
        1.3.3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广义台阵技术的改进与拓展
    2.1 概述
    2.2 台阵反投影技术的基础理论及方法
        2.2.1 原理与方法
        2.2.2 破裂参数的估计
    2.3 台阵响应的加权优化
        2.3.1 台阵响应函数的物理意义与实际问题
        2.3.2 基于高斯函数的优化
        2.3.3 台阵几何分布对台阵响应函数的影响
        2.3.4 台阵响应优化效应的数值实验
    2.4 台阵响应优化技术在实际震例中的应用
        2.4.1 2018年1月23日阿拉斯加湾Mw7.9地震反投影成像结果
    2.5 广义台阵技术的拓展(一):基于S波的反投影
        2.5.1 远场S震相反投影存在的问题
        2.5.2 利用远场S震相对2013年鄂霍茨克海Mw8.3深震反投影成像
    2.6 广义台阵技术的拓展(二):基于PKIKP震相的反投影
        2.6.1 PKIKP震相反投影存在的问题
        2.6.2 利用PKIKP震相对2012 年苏门答腊近海Mw8.6 地震反投影成像
    2.7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震相的矩心矩张量反演
    3.1 概述
    3.2 矩心矩张量反演的基础理论
        3.2.1 点源的矩张量反演
        3.2.2 矩心位置的矩张量反演
    3.3 体波、地幔波的矩心矩张量反演
        3.3.1 矩心矩张量反演的常规方法
        3.3.2 利用网格搜索求矩心矩张量
    3.4 利用W-phase进行矩心矩张量反演
        3.4.1 W-phase概述
        3.4.2 W-phase的提取
        3.4.3 利用W-phase振幅对震级的预估(Peak-to-Peak)
        3.4.4 W-phase矩心时间的搜索
        3.4.5 W-phase矩心空间的搜索
        3.4.6 震级的标定
    3.5 矩心矩张量反演的数值实验
        3.5.1 矩张量差的矢量化
        3.5.2 台站分布对点源矩张量反演的影响(W-phase)
        3.5.3 随机噪声对点源矩张量反演的影响
        3.5.4 矩心时间对反演的影响
        3.5.5 子事件时空位置对矩心矩张量反演的影响
        3.5.6 Peak-to-Peak对震级和走向的快速估计
    3.6 矩心矩张量反演的应用
        3.6.1 2010年2月27日智利Mw8.8地震矩心矩张量解
        3.6.2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Mw9.0地震矩心矩张量解
        3.6.3 2018年1月23日阿拉斯加湾Mw7.9地震矩心矩张量解
        3.6.4 2018年8月17日斐济Mw8.2深源地震矩心矩张量解
        3.6.5 2020年1月28日古巴Mw7.7地震矩心矩张量解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高频源约束的震源机制反演
    4.1 概述
    4.2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4.2.1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基础理论
        4.2.2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已有的方法
    4.3 结合台阵技术进行多点震源机制反演
        4.3.1 台阵技术研究多点震源机制存在的问题
        4.3.2 利用视震源时间函数对破裂方位进行估计
        4.3.3 连续震源模式的反演
        4.3.4 非连续震源模式的反演
    4.4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数值实验
        4.4.1 解的非唯一性与模型的复杂性
        4.4.2 空间位置不确定性对反演结果造成的影响
        4.4.3 破裂速度对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影响
    4.5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应用(一):连续震源
        4.5.1 利用高频辐射源信息对2001年昆仑山Mw7.8地震的直接反演
        4.5.2 利用高频辐射源信息对2010年智利Mw8.8地震的直接反演
    4.6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应用(二):非连续震源
        4.6.1 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w7.8地震的矩心矩张量解
        4.6.2 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w7.8地震的视震源时间函数分析
        4.6.3 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w7.8地震高频辐射源时空特征分析
        4.6.4 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w7.8地震的多点震源机制解
    4.7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5.1 讨论
        5.1.1 台阵反投影技术
        5.1.2 矩心矩张量反演
        5.1.3 震源机制的时空变化
    5.2 展望
        5.2.1 台阵反投影技术
        5.2.2 矩心矩张量反演
        5.2.3 震源机制的时空变化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拓展台阵反投影软件使用说明
    A.1 功能
    A.2 输入文件及格式
    A.3 输出文件及格式
    A.4 方法与原理
    A.5 安装与运行
    A.6 界面与菜单的使用
附录 B:多震相矩心矩张量反演软件(MPCMT)说明
    B.1 功能
    B.2 输入文件及格式
    B.3 输出文件及格式
    B.4 方法与原理
    B.5 安装与运行
    B.6 界面与菜单的使用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与发表文章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4)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的必要性
        1.1.2 慢滑移信息探测的意义
        1.1.3 GNSS研究基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
        1.2.2 GNSS坐标时间序列时空滤波方法
        1.2.3 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方法
        1.2.4 基于GNSS的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2 地球参考框架与水平速度场基本理论
    2.1 地球参考框架理论
        2.1.1 基本概念
        2.1.2 地固坐标系与惯性坐标系转换
        2.1.3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2.1.4 ITRF建立与转换
    2.2 水平运动速度场建立
        2.2.1 板块构造理论
        2.2.2 ITRF速度场
        2.2.3 相对于板块运动的速度场
        2.2.4 实例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研究
    3.1 噪声模型及其协方差阵
        3.1.1 幂律噪声
        3.1.2 噪声协方差阵
        3.1.3 线性速度不确定性估计
    3.2 噪声模型确定
        3.2.1 功率谱分析
        3.2.2 极大似然估计
    3.3 顾及地表质量负荷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研究
        3.3.1 研究背景
        3.3.2 GNSS数据来源
        3.3.3 地球物理资料来源
        3.3.4 最优噪声模型确立准则
        3.3.5 质量负荷对谱指数的影响
        3.3.6 质量负荷对最优噪声模型的影响
        3.3.7 质量负荷对速度估计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时空滤波及ICA异常信息探测
    4.1 时空滤波方法
        4.1.1 区域叠加滤波
        4.1.2 主成分分析
        4.1.3 独立成分分析
    4.2 非高斯性判断
    4.3 小尺度区域GNSS网三种时空滤波方法比较分析
        4.3.1 数据来源
        4.3.2 时空滤波结果分析
        4.3.3 仿真实验
    4.4 基于ICA的川滇地区时空分析及异常信息探测
        4.4.1 分量顺序确定
        4.4.2 仿真实验
        4.4.3 川滇地区共模误差特征分析
        4.4.4 异常信息探测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相对强度指数的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探测与分析
    5.1 探测方法
        5.1.1 时空滤波
        5.1.2 相对强度指数
        5.1.3 瞬态蠕滑事件概率转换
    5.2 仿真实验
    5.3 实例分析
        5.3.1 Akutan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探测
        5.3.2 四川省地表位移异常信息探测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的慢滑移信息探测与分析
    6.1 探测方法
        6.1.1 多通道奇异谱分析
        6.1.2 窗口选择
    6.2 仿真实验
    6.3 实例分析
        6.3.1 Cascadia消减带慢滑移信息探测
        6.3.2 新西兰Manawatu慢滑移信息探测
    6.4 本章小结
7 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7.1 地壳形变特征参数
        7.1.1 水平应变率场
        7.1.2 基线变化时间序列
    7.2 芦山地震前后四川省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7.2.1 研究背景
        7.2.2 水平速度场分析
        7.2.3 主应变率场分析
        7.2.4 面膨胀率场分析
        7.2.5 最大剪应变率场分析
        7.2.6 基线长变化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川滇地区CMOCON基准站线性速度估计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神经网络的某定深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定深电液伺服控制系统设计面临的问题
    1.3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定深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结构
    2.1 引言
    2.2 定深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3 液压系统设计
        2.3.1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3.2 液压系统关键元件选型
    2.4 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2.4.1 主控计算机
        2.4.2 旋转变压器及RDC模块
        2.4.3 MCU控制单元
        2.4.4 DA模块
        2.4.5 伺服放大器
    2.5 本章小结
3 定深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3.1 引言
    3.2 定深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动态特性
        3.2.1 电液伺服阀特性分析
        3.2.2 定深电液伺服系统动态特性方程
    3.3 定深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模型
        3.3.1 状态空间分析法
        3.3.2 定深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建立
    3.4 定深电液伺服控制系统非线性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设计
    4.1 引言
    4.2 PID控制算法基本原理
        4.2.1 PID控制算法
        4.2.2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4.3 RBF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4.3.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4.3.2 RBF神经网络
    4.4 基于RBF神经网络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设计
        4.4.1 控制器设计
        4.4.2 RBF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4.4.3 RBF神经网络参数整定算法
        4.4.4 PID控制参数整定算法
        4.4.5 仿真实验
    4.5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设计
        4.5.1 RBF神经网络训练存在的问题
        4.5.2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
        4.5.3 仿真实验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神经网络复合滑模控制器设计
    5.1 引言
    5.2 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
        5.2.1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理论
        5.2.2 滑动模态可达性条件
        5.2.3 滑模控制稳定性条件分析
        5.2.4 滑动模态的不变性
        5.2.5 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抖振的产生
    5.3 控制器设计
        5.3.1 滑模等效控制律设计
        5.3.2 基于RBF神经网络优化滑模等效控制律
        5.3.3 滑模切换控制律设计
        5.3.4 系统稳定性分析滑模切换控制律设计
    5.4 仿真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试验研究
    6.1 装备程序设计
    6.2 试验结果
    6.3 试验结论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6)GNSS与GRACE联合的陆地水储量变化监测及其负荷形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GRACE反演水储量变化及负荷形变计算的基本理论
    2.1 地球重力场基本理论
    2.2 时变重力场球谐系数反演方法
    2.3 空间滤波方法
    2.4 区域时变重力场信号提取方法
    2.5 冰川均衡调整GIA改正
    2.6 地壳负荷弹性形变理论
    2.7 地球参考框架统一
    2.8 本章小结
3 GRACE泄漏误差改正方法与应用分析
    3.1 基于小尺度区域的尺度因子法
    3.2 基于中长空间尺度的正向建模法
    3.3 基于大尺度流域的三次滤波核函数法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奇异谱分析的GNSS高程方向时序处理方法
    4.1 奇异谱分析方法
    4.2 GNSS高程方向时序降噪
    4.3 GNSS坐标时序插值
    4.4 GNSS高程方向时序信号提取
    4.5 本章小结
5 GNSS高程方向位移监测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方法
    5.1 加权秩亏自由网平差基本理论
    5.2 GNSS数据处理
    5.3 基于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的GNSS时序降尺度方法
    5.4 环境负荷形变场精化
    5.5 附有约束条件的GNSS反演水储量模型构建
    5.6 多次迭代反演方法可靠性评估
    5.7 GNSS与GRACE监测的地表质量迁移时空特征
    5.8 本章小结
6 融合GNSS与GRACE数据的水负荷形变监测方法及其应用
    6.1 联合反演方法
    6.2 联合反演的区域陆地水负荷垂直形变
    6.3 与Mascon垂直位移比较
    6.4 GRACE-FO数据反演我国陆地水储量变化
    6.5 地球结构对GRACE-FO估算陆地水负荷垂直形变的影响
    6.6 GRACE与GRACE-FO衔接期水储量预测方法与初步应用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7.2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雷达辐射式仿真中间歇采样收发处理及回波重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雷达辐射式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2.2 间歇采样理论研究现状
        1.2.3 压缩感知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辐射式仿真中脉冲雷达信号间歇采样收发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间歇采样信号
        2.2.1 数学模型
        2.2.2 参量分析
    2.3 辐射式仿真中间歇采样收发处理方法
        2.3.1 间歇采样收发的基本原理
        2.3.2 间歇采样收发信号特性分析
    2.4 典型雷达信号间歇采样收发结果及分析
        2.4.1 单载频信号间歇收发结果及分析
        2.4.2 线性调频信号间歇收发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时频域特性的间歇采样收发回波重构方法
    3.1 引言
    3.2 间歇采样收发目标回波模型
    3.3 间歇采样收发回波特性及重构方法
        3.3.1 间歇采样频率大于信号带宽时的回波特性及重构方法
        3.3.2 间歇采样频率小于信号带宽时的回波特性及重构方法
        3.3.3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3.3.4 回波重构性能评估
    3.4 间歇采样收发实验参数对回波性能的影响分析
        3.4.1 间歇采样收发信号非理想对回波重构的影响分析
        3.4.2 间歇采样信号占空比对回波重构的影响分析
        3.4.3 信噪比对回波重构的影响分析
        3.4.4 窗函数宽度对回波重构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压缩感知的间歇采样收发回波重构方法
    4.1 引言
    4.2 压缩感知原理
    4.3 间歇采样收发回波重构方法
        4.3.1 测量矩阵的构造
        4.3.2 信号的稀疏变换
        4.3.3 回波重构算法
    4.4 典型雷达信号间歇采样收发回波重构结果及分析
        4.4.1 单载频脉冲信号回波重构结果及分析
        4.4.2 线性调频信号回波重构结果及分析
        4.4.3 相位编码信号回波重构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论文主要工作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5.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间歇采样收发信号匹配滤波输出峰值幅度的推导

(8)一种特定谐波消除多电平RF-PWM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基于固定门限比较的RF-PWM
3 特定谐波消除多电平RF-PWM
    3.1 特定谐波消除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2 3次谐波消除5电平RF-PWM
4 时间分辨率对谐波抑制性能的影响
5 仿真与实验
    5.1 基于单音信号输入的仿真对比
    5.2 基于复杂调制信号输入的仿真对比
    5.3 基于复杂调制信号输入的离线实验对比
6 结语

(9)混合载波功率域阶数选择策略与非正交多址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现有通信载波体制
        1.2.1 多载波传输技术
        1.2.2 单载波传输技术
        1.2.3 混合载波传输技术
    1.3 非正交多址技术
        1.3.1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技术研究现状
        1.3.2 上行NOMA多用户信道容量区域
        1.3.3 下行NOMA多用户信道容量区域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混合载波信号概率特性分析
    2.1 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发展
        2.1.1 Chirp类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发展
        2.1.2 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发展
    2.2 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定义
        2.2.1 Chirp类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定义
        2.2.2 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定义
        2.2.3 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离散算法
    2.3 基带混合载波信号实部和虚部的概率密度函数
        2.3.1 概率密度函数理论表达式的推导
        2.3.2 概率密度理论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2.4 基带混合载波信号的PAPR
        2.4.1 PAPR的 CCDF理论表达式的推导
        2.4.2 PAPR的 CCDF理论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上行混合载波系统变换阶数的选择策略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WFRFT的混合载波系统及线性频域均衡
        3.2.1 基于WFRFT的混合载波系统
        3.2.2 线性频域均衡
    3.3 使用线性频域均衡的混合载波系统误比特率理论分析
        3.3.1 使用迫零均衡的混合载波系统误比特率理论分析
        3.3.2 使用最小均方误差均衡的混合载波系统误比特率理论分析
    3.4 上行用户最大发射功率和上行功率控制
        3.4.1 上行不同载波体制用户的最大平均发射功率与PAPR的关系
        3.4.2 上行功率控制
    3.5 上行混合载波系统变换阶数选择策略
    3.6 仿真结果及分析
        3.6.1 误比特率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
        3.6.2 基于阶数选择策略的HC系统误比特率仿真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同步上行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
    4.1 引言
    4.2 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方案
        4.2.1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技术
        4.2.2 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传输模型
    4.3 用户间干扰和误码传播分析
        4.3.1 用户间干扰分析
        4.3.2 误码传播分析
    4.4 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的最优阶数选择
        4.4.1 问题公式化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4.5 同步上行两用户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
        4.5.1 近用户的误比特率闭合表达式
        4.5.2 远用户的误比特率闭合表达式
        4.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理想同步上行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
    5.1 引言
    5.2 非理想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方案
        5.2.1 考虑循环前缀的非理想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系统
        5.2.2 非理想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传输模型
    5.3 非理想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性能分析
        5.3.1 非理想时间同步影响的分析
        5.3.2 传统SIC解码的误比特率闭合表达式
        5.3.3 相位补偿SIC解码方法及其可达速率分析
    5.4 非理想同步上行NOMA-HC仿真结果及分析
        5.4.1 使用传统SIC技术的误比特率理论与仿真结果
        5.4.2 使用不同SIC技术的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无线接收机信道数字化的研究与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系统级芯片在软件无线电中的应用
    1.2 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发展现状
    1.3 本次设计的课题背景及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相关理论
    2.1 采样定理
        2.1.1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2.1.2 带通采样定理
    2.2 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
        2.2.1 整数倍抽取与内插
        2.2.2 分数倍采样率变换
        2.2.3 多相滤波器结构
    2.3 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关键技术
        2.3.1 DDC的原理与基本结构
        2.3.2 NCO的实现方案
        2.3.3 基于数字信道化的并行多路数字接收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接收机的信道数字化算法研究
    3.1 信道化技术
    3.2 接收机的数字信道化模型
    3.3 接收机数字信道化的高效结构
        3.3.1 基于多相DFT的数字信道化高效结构
        3.3.2 基于WOLA的数字信道化高效结构
    3.4 信道化接收机相关问题的研究
        3.4.1 信道覆盖盲区
        3.4.2 相邻信道模糊
        3.4.3 大带宽信号跨信道
    3.5 基于多相DFT的数字信道化结构的建模及仿真
        3.5.1 原型低通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3.5.2 数字信道化的仿真
        3.5.3 仿真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相DFT的64路并行数字接收机的FPGA实现
    4.1 FPGA简介
    4.2 数字信道化模块
        4.2.1 串并转换模块
        4.2.2 多相分支滤波器模块
        4.2.3 并串转换模块
        4.2.4 数据缓存模块
        4.2.5 IDFT模块
    4.3 信道选择模块
    4.4 混频模块
    4.5 抽取器
        4.5.1 CIC+HB实现数据抽取
        4.5.2 FIR精细滤波器设计
        4.5.3 抽取器的接口描述
    4.6 64路并行多路DDC的FPGA仿真测试
        4.6.1 数字信道化及64路并行DDC的整体测试
        4.6.2 64路并行多路DDC的可选带宽测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正余弦加权叠加式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演化算法求解覆盖问题与背包问题的研究[D]. 王泽昆.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2]相移多波束形成的FPGA实现[J]. 牛晓扬,王东辉. 网络新媒体技术, 2020(04)
  • [3]高频源约束的大地震震源机制复杂性研究[D]. 张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4]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 侯争.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神经网络的某定深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 何禹锟.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6]GNSS与GRACE联合的陆地水储量变化监测及其负荷形变研究[D]. 李婉秋.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6)
  • [7]雷达辐射式仿真中间歇采样收发处理及回波重构方法研究[D]. 刘源.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8]一种特定谐波消除多电平RF-PWM方法[J]. 周强,姚富强,魏志虎,朱蕾,陈剑斌. 电子学报, 2019(03)
  • [9]混合载波功率域阶数选择策略与非正交多址技术研究[D]. 王晓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 [10]无线接收机信道数字化的研究与FPGA实现[D]. 李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正余弦加权叠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