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年青藏高原中部环境变化

近200年青藏高原中部环境变化

一、Environmental variation in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in the last 200 years(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1)在《亚洲西风东边缘典型区树木年轮记录的水文气候变化》文中研究表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水文气候发生深刻变化,这些现象不断地引发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揭示长历史时期的水文气候变化规律及特征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由于现代器测数据记录较短,无法满足长历史时期水文气候变化研究的需求,而树木年轮具有时间序列长、空间分布广、分辨率高、定年准确等特点,不仅可以反演长历史水文气候序列,还可以弥补现代器测数据较短的不足,因此,利用树木年轮反演长历史时期水文气候,进而揭示其规律及特征已成为重要手段,对历史水文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亚洲西风东边缘典型区为研究区,选取代表性树种榆树和杜松,构建榆树和杜松的树轮标准年表(STD)、差值年表(RES)和自回归年表(ARS),深入分析榆树、杜松生长与水文气候因子变化间的响应关系,重建亚洲西风东边缘典型区过去200a左右年平均最低气温、年降水以及年径流历史序列,揭示该地区过去水文气候历史变化规律和特征。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锡林浩特地区、乌拉山地区共采集的142根样芯经过预处理、宽度测量、交叉定年后,运用ARSTAN软件建立了榆树217a和杜松192a标准年表(STD)、差值年表(RES)、自回归年表(ARS)。年表的平均敏感度(0.560~0.576)、信噪比(8.106~10.507)、样本间的平均相关系数(0.488~0.522)均通过99%显着性检验,表明标准化年表中所包含的水文气候信号更多,可用于树木年轮水文气候学的研究。2.锡林浩特地区榆树、乌拉山地区杜松随气温下降、径流和降水增多而快速生长,且对年平均最低气温响应最敏感(-0.849~-0.789)。榆树、杜松生长季初期(4~5月),对气温较为依赖。榆树6~8月、杜松6~7月对气温、降水的依赖程度最大,9~10月榆树、杜松随低温下降、降水增多、径流增多而快速生长,11~12月榆树、杜松均受低温影响显着。3.利用锡林浩特地区榆树、乌拉山地区杜松标准化年表与年平均最低气温、年降水、年径流间的响应关系,重建了锡林浩特地区217a和乌拉山地区192a年平均最低气温、年降水、年径流序列,二者相关系数(0.453~0.655)、方差解释量(18.00%~24.10%)、误差缩减值(0.236~0.509)、效率系数(0.194~0.421)和乘积平均值检验(3.013~3.908)均通过99%显着性检验,重建方程均稳定可靠,可以用于本研究区长历史时期水文气候变化研究。4.锡林浩特地区1825~1859年气温波动剧烈,偏冷、暖期频率增大,1859~1988年气温波动最弱,偏冷期频率增大,偏暖期频率减小,1988年后气温波动最剧烈,偏冷、暖期频率减小。乌拉山地区1825~1838年气温波动剧烈,偏冷期频率缩短、偏暖期频率增大,1838~1863年气温波动最平缓,1863年后气温波动最剧烈。其中1838~1981年暖期频率缩短,1981年后偏暖期频率增大,偏冷期频率与之规律相反,均存在30a周期。5.锡林浩特地区1800~1854年降水波动剧烈,偏干期频率增大,偏湿期频率减小,1854~1988年降水波动最平缓,1988年后降水波动最剧烈,其中1861年偏干期频率减小,偏湿期频率增大。乌拉山地区1825~1871年降水波动平缓,1871年后降水波动剧烈,其中1825~1889年偏干期频率增长,偏湿期与之规律相反,1889年偏干期频率缩短,偏湿期频率增大,均存在30a周期。6.锡林浩特地区1800~1834径流波动最剧烈,1834~2002年径流波动最平缓,2002年后波动较为剧烈。其中1800~1934年丰、枯期出现频率增大且连丰持续时间增长,1934年后与之规律相反。乌拉山地区年径流在1825~1865年波动最平缓,1865年后则波动最剧烈。1825~1947年偏丰期频率逐渐减小且连丰持续时间缩短,1947年后与之规律相反,均存在30a周期。7.本研究区西部年平均最低气温整体高于东部,西部年降水整体低于东部。西部各类水文气候变化均较东部更剧烈。东部偏冷期较西部持续时间更短,东部偏暖期、偏干期、偏湿期、偏丰期、偏枯期均较西部持续时间更长。

史航[2](2021)在《树木分布海拔上限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及其响应动态差异》文中提出树木分布海拔范围上限(upper elevational tree limit)作为一类生物群落交错区,是植被能够在较短的空间距离内发生剧烈变化的区域,其对于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本研究以树木分布海拔上限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两种不同尺度上进行分析研究。局域尺度上,本研究在秦岭地区沿海拔梯度针对三种树木[即树线树木落叶针叶树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以及树线之下的常绿针叶树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和落叶阔叶树牛皮桦(Betula utilis)]海拔上限进行野外调查,综合运用树木年轮学与点格局分析的方法,并结合气候、地形以及土壤等因素,综合性地探讨和比较树木海拔上限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全球尺度上,本研究以收集的273个1900年后的树线迁移动态为基础数据,确定树线迁移的主要影响因子,构建树线追踪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格局,并探讨气候变暖对这一格局的影响。另外,本研究再以收集的全球150个树线区域的树木密度变化以及1950年之后的树线迁移动态为基础数据,构建树线迁移与树木密度变化之间差异的全球性格局,并探讨气候变化对这一格局的影响。本研究从多方面比较了树木海拔上限的动态变化,旨在阐明树木海拔上限在不同尺度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从而更加系统、全面地为评估气候变化对山地森林群落结构、功能和动态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秦岭地区,本研究在三种树木海拔上限分别建立了3个垂直样带,利用树木年轮生态学的方法重建了过去三百年树木上限的动态结构。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秦岭地区三种树木海拔上限在过去三百年间均发生了位置的上移。然而,温度变暖驱使的三种不同树木海拔上限的迁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太白红杉海拔上限在过去的一百年间迁移程度最大,平均距离为24.7米,然而非树线树木(巴山冷杉和牛皮桦)海拔上限仅发生了轻微的迁移。另外,点格局分析的结果发现,三种树木海拔上限的迁移差异是由于种间竞争导致的,因为非树线树木经历了较为强烈的种间竞争,而树线树木海拔上限几乎不存在种间竞争。(2)为了进一步验证竞争对于树木海拔上限迁移的调控作用,在秦岭地区,本研究通过Hegyi竞争指数定量化地描述了树木海拔上限的竞争强度。结果发现,温度变暖使得树木间竞争强度不断加剧,其对树木海拔上限的迁移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3)为了进一步阐明地理分布或者物种特异性相关因子对于树木海拔上限动态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中引入生物交互作用、地形以及土壤等因子,结果表明,植被厚度指数(vegetation thickness index,TI)、土壤特征和坡度共同解释了树木海拔上限迁移总体变量的71%,而单一的植被厚度指数解释了超过78%的被解释变量,并且仅有植被厚度指数与树木海拔上限迁移表现出了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也进一步说明,除了温度之外,生物交互作用是一个参与局域尺度树木海拔上限迁移的重要调控因子。(4)由于过去几乎所有的树线(treeline)动态相关研究都是基于实际观测到的树线迁移,本研究将这一关注点进行拓展,比较了树线迁移速率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利用树线迁移比率(即实际观测的迁移高度与温度变暖导致的期望迁移高度之间的比值,treeline shift ratio)来衡量树线追踪温度变暖的程度,并进一步确定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化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树线迁移比率。结果表明,在全球尺度上温度是决定树线迁移的一个重要因子,并且树线的迁移速率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全球只有25.3%的树线迁移能够跟上气候变化的速率。树线迁移比率在不同气候区对于温度变化表现出了相同的响应趋势,其与不断增加的温度表现出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尽管不断加速的气候变暖提升了树线的位置,但却降低了树线追踪它们对应热量边界的能力。(5)通过比较标准化的树线迁移速率与树木致密化速率,本研究构建了树线迁移与树木密度变化之间差值的全球性格局,并进一步引入气候、地理分布、物种分类以及研究时间等相关因素来阐述这一全球性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全球仅有37.3%的树线没有出现位置迁移和密度变化之间对于温度变暖响应的明显差异,另外,29.3%的树线出现了迁移快于密度变化的现象,33.3%的树线出现了密度变化快于迁移的现象。温度变化(特别是夏季温度变化)与树线位置迁移和密度变化之间的差值表现出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东、西半球)也表现出了一致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温度变化对树线动态的全球性格局的形成至关重要。

熊祯祯[3](2021)在《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粒度特征与风沙环境变化及其沙源研究》文中提出粒度特征作为沉积物研究的基本指标之一,承载着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的初始信息和变化信息,尤其表现在风沙沉积环境下沙漠地区的沙物质粒度特征,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沉积物的沉积动力、沉积环境以及沙物质来源。罗布泊北部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东部紧邻库姆塔格沙漠,北有库鲁克塔格北山,南部为库鲁克沙漠,该区域的环境演变是整个塔里木盆地和周边山地环境演变的缩影。本地区属典型的极端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具有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温差大、风力强、风沙大等气候特征,红柳沙包是在此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生物地貌,是红柳与气候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表明,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蕴含着丰富的沉积年代与风沙气候环境信息,根据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沙物质粒度特征,可以揭示其沉积环境及沙物质来源。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卫星图片分析发现,红柳井和孔雀河下游地区是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的主要集中地。本研究以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系统采样,运用风沙地貌学的方法,首先对两个采样点红柳沙包沉积纹层进行年代确定,再对两个采样点红柳沙包沉积纹层及不同区域沙物质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分析罗布泊北部地区的风沙环境变化情况,并对其沙物质来源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210Pb、137Cs和14C三种测年方法,初步得出罗布泊北部地区两个采样点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年代序列分别为1832~2019年和1784~2019年。(2)罗布泊北部地区两个采样点红柳沙包沉积纹层沙物质的粒级组成高度相似,均以细沙粒与粗粉粒为主,平均值含量最高,而粘粒平均值含量甚微和不含极粗粒,反映其沉积环境的相同。两个采样点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粒度参数特征中,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分布在2.76~3.70Ф之间,分选性均较差,偏度值呈现负偏型,峰态呈现尖锐型。两个采样点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粒级分布曲线和概率累计曲线趋势一致,曲线形态高度相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对罗布泊北部地区的风沙环境变化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3)罗布泊北部地区不同区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细沙粒和粗粉粒为主,两者含量之和高达83.51%,其次为粗沙粒;根据不同区域沉积物的沉积类型可知,粗粉粒组分含量关系表现为:地层沙>河流沙>沙丘沙,细沙粒组分含量关系表现为:沙丘沙>河流沙>地层沙,粗沙粒组分含量关系表现为:河流沙>沙丘沙>地层沙。平均粒径整体上介于2.06~6.43Φ之间,属于中沙、细沙和粗粉沙的混合体,分选性整体较差,偏度整体属于负偏型,峰态整体属于尖锐型。沙丘沙的平均粒径Φ值小于地层沙与河流沙,分选性相对较好。(4)罗布泊北部地区两个采样点的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沉积环境为风成沉积,沙物质均以风成沙为主。通过峰度距平值、沙尘物质和沉积物粒度特征综合分析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的风沙环境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32~1883年间,大风天气变弱趋势明显,浮尘天气较少,降水较少,为气候干燥期。第二阶段:1884~1945年间,大风天气较多,浮尘天气逐渐减少,降水相对较多,为气候湿润期。第三阶段:1946~1994年间,大风天气正常偏少,浮尘天气正常偏多,降水相对较少,为气候干燥期。第四阶段:1995~2019年间,大风天气逐渐增多,浮尘天气出现频繁,降水较多,为气候湿润期。(5)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沉积环境相对一致,风成沉积较为明显,红柳井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沙物质的主要来源为库姆塔格沙漠北部的三垄沙沙丘、雅丹沙质层;孔雀河下游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沙物质的主要来源为库鲁克沙漠地表沙。

王嘉乐[4](2021)在《孢粉记录的近300年来青藏高原北缘湿度变化及其与树轮记录的对比》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和放大器,青藏高原北部处于中纬度西风环流和亚洲夏季风交汇区,气候变化复杂且敏感,是研究季风、西风相互作用的理想区域。随着全球变暖,湿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加强。近300年是连接器测记录到地质记录的关键时段,包括了从小冰期到现代温暖期的过渡时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时间窗口。本文选取青藏高原北缘的天鹅湖沉积岩芯TE18A(66cm,共128个样品,平均分辨率为2年)和尕海湖泊沉积岩芯GH17B(42 cm,共42个样品,平均分辨率为8.5年),在210Pb和137Cs定年的基础上,进行高分辨率孢粉分析,与树轮等其他气候记录进行对比,从整体上揭示近3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北缘湿度变化的空间差异。在缺乏森林分布的祁连山西部干旱区,天鹅湖TE18A孔高分辨率孢粉记录重建了祁连山西段过去300年区域湿度变化,孢粉结果表明祁连山西段近300年来研究区一直是以蒿属、藜科为主的荒漠草原,其比值(A/C)指示了区域有效湿度的变化:~1740-1750 AD区域环境湿润,~1750-1840 AD气候干旱,~1840-1980 AD经历了过去300多年最湿润的一个时期,~1980 AD至今区域环境变得暖干化。天鹅湖TE18A孢粉重建湿度变化与附近的树木年轮重建结果以及器测时期的湿度记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然而,孢粉重建的干旱区湿度变化与树木年轮记录的森林覆盖的山区的湿度变化模式在百年尺度上不一致。位于青海湖东北部的尕海GH17B岩芯孢粉表明过去300多年区域以草原植被为主,孢粉P/A值(禾本科/蒿属)能够指示区域湿度的变化,1650-1750s AD区域环境干旱,1750-1890s AD区域环境湿润,1890-1970s AD气候较湿润,1970-2010s AD区域气候朝暖干化方向发展。基于孢粉、树轮等多指标记录分析,过去300多年青藏高原北缘内部湿度变化是存在明显空间差异的。祁连山西段和柴达木盆地经历了相似的湿度变化模式,即1760s、1840-1920s AD的高湿度时期,1770-1830s AD的干旱时期,以及从1920s AD开始的暖干化时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1920s AD的干旱事件具有普遍性。过去100多年,青藏高原北缘内部湿度变化发生明显的空间差异,虽然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但青藏高原北缘除祁连山中部南坡高海拔地区,气候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干趋势,并且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干旱程度最强。对于西风区和季风区的过渡带而言,近300年湿度变化比较复杂,天鹅湖和尕海的孢粉记录显示其变化既不同于西风气候变化模式,也与季风区气候变化模式有区别。近百年来,北半球气温急剧上升时期,西风区气候暖湿,季风区与季风边缘区气候暖干。不同记录之间的时空差异也进一步反映了季风和西风的相互作用。

杨鸿雁[5](2020)在《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文中认为湖泊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在过去100年中,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活动)引起湖泊水质恶化、富营养化,是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过程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人为活动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是必要的。自1970s末以来,云贵高原湖泊由贫中营养状态为主逐步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富营养化湖泊的数量、面积和富营养化程度呈现增长的趋势。然而,云贵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与人为活动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杞麓湖是云贵高原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经历了低—中—富—重富营养过程,湖泊流域面积小,人为活动干扰相对简单,有利于认识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及驱动因子。以杞麓湖为例,阐明生态系统脆弱区域的重度富营养化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可为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提取和分析来自杞麓湖沉积柱芯的地化指标、色素、硅藻,并在以210Pb/137Cs测年方法建立的沉积深度—年代时间序列的基础上,重建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过程,结合人类活动相关因子,进一步分析在人为活动作用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其驱动因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2017年4月~2018年1月对杞麓湖水质及浮游植物进行季节调查发现,杞麓湖全湖年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8.05,处于中度-重度富营养水平。杞麓湖在研究期间为V类和劣V类水体,其中夏季和春季水质较差,其水质季节变化受外源和内源污染的共同影响。全年共检出浮游植物163种,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明显,优势种较为单一,各季节均以丝状藻类占优势。春季以绿藻门微细转板藻为优势,夏秋冬季均以丝状蓝藻占绝对优势。孟氏浮丝藻对低温较为敏感,水温下降不利于其生长。因此,夏季以喜低透明度富营养水体生长的孟氏浮丝藻为绝对优势种。秋季,孟氏浮丝藻优势度显着下降,优势种演替为能容忍低温低光照,溶解性总氮较高,溶解性总磷较低的富营养化水体的阿氏浮丝藻。冬季优势种仍为阿氏浮丝藻,而湖生假鱼腥藻代替孟氏浮丝藻成为次优势种。磷、CODMn、NH3-N和水温是影响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2)根据210Pb测年CIC模式计算结果,在杞麓湖最深处采集的沉积岩柱芯代表了约130年来沉积结果,计算获得杞麓湖沉积柱样平均沉积速率为0.485 cm/a,沉积速率高。沉积物平均粒径范围在0.43~1.40μm之间,中值粒径在0.46~1.11 μm区间波动,属细粉砂黏土。且具有“细—粗—细”交替变化的模式。杞麓湖沉积粒度的变化趋势与流域的降雨量不呈同步波动变化,且沉积速率较高,这与流域内强烈的人类活动有关。杞麓湖沉积物中TN、TP、TOC和LOI550百年来均呈增长趋势,表明杞麓湖及其流域初级生产力的增加。整个沉积岩芯C/N 比值范围在9.91~30.86之间,呈内源——内外混合来源——外源——内外混合来源的变化方式,有机质来源复杂。C/N比值在1950s末期后呈持续下降趋势,而TN和TOC含量却呈增加趋势,表明杞麓湖流域大面积的农业活动及生活污水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增强,造成了杞麓湖营养不断富集,浮游植物增殖加快,初级生产力提高,杞麓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增加。3)沉积物金属元素可作为流域人为活动的代用指标。近百年来,杞麓湖各种金属元素含量、富集指数、地累积指数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湖泊流域人为活动及其强度变化有关。以自然来源为主的金属元素(Fe、Al、Zn、Ni、Cr),由于受当地水利设施的修建及流域内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导致流域面积地表径流入湖量的减少,而使得Fe、Al、Zn、Ni、Cr的含量和累积程度呈下降趋势。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As、Cu、Hg)受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及流域内产业结构改变及强度的增加,使其富集程度呈增长趋势,但增加的起始时间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认为化肥的施用,黑色金属的冶炼和制造业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是杞麓湖沉积物金属元素输入的主要贡献者,但对于能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的金属元素,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也是不容忽视的来源。杞麓湖沉积物中Cd、Pb和As主要与农业活动相关,Hg主要与工业活动相关,Cu可能与黑色金属冶炼和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轴承磨损、制动衬片磨损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有关。4)沉积物色素和化石硅藻记录反映了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过程:近百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出现了多次明显转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约1889~1893 AD,1895~1935AD,1937~1968 AD,1970~1998 AD和2001~2014 AD),分别代表5次规模大小不等的群落结构演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结果显示为底栖硅藻(包括附生硅藻)相对丰度呈逐渐下降直至消失,优势种从贫营养到富营养种的转变,第一阶段以贫营养种Fragilariapinnata相对丰度最高;第二阶段Aulacoseira ambigua相对丰度最高,只pinnata相对丰度下降,成为次优势种;第三阶段浮游喜营养种A.ambigua相对丰度持续增加,喜清洁水体底栖硅藻为次优势种;第四阶段浮游性喜营养种类占绝对优势;第五阶段,中富营养水体种类占绝对优势,喜清洁水体底栖种类相对丰度几乎为零。杞麓湖沉积物色素含量在1930s初以前无明显变化,1970s初开始增加,约从2003年开始,所有色素含量几乎呈直线式增加。色素含量的演变与湖泊流域人类活动持续增加及杞麓湖富营养的现代过程基本一致。5)通过执行Change-point软件,分析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历史数据变化趋势及其群落结构变化点。结果显示,杞麓湖硅藻群落结构及沉积物色素代表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出现多次明显转变,建国前的转变主要与极端气候(水灾)引起的湖泊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有关。与农业有关的如围湖造田、水利工程建设、流域产业调整(大规模种植耗肥的经济作物)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及水文改造是导致建国后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转变的主要驱动力。6)沉积硅藻与环境因子进行CCA和RDA分析,结果显示,中富营养物种如A.ambigua、Cyclotella comta、Cyclotella meneghiniana、Synedra acus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TN、TP、TOC)呈正相关关系,喜贫营养水体的Fragilaria属则多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呈负相关性,表明人为干扰及其强度是杞麓湖硅藻群落组合演变主要驱动因子。沉积物色素与沉积物金属元素进行RDA分析,结果显示,沉积色素含量与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Hg和As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Cd和Pb的相关性最高。总之,人为活动是杞麓湖百年来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将不同人为活动的环境因子的代用指标与化石硅藻和沉积物色素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主要受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及工业活动驱动。综上所述,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显着演变,从1970s开始浮游植物密度明显增加,中富营养浮游硅藻相对丰度增加,贫营养底栖硅藻相对丰度减小。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流域人口的增加、工业活动及制造业活动是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人为对水资源利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的湖泊水文改变和气候条件起到叠加的作用。因此,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及提高其利用率、控制和减少人为对水资源的利用及流域内土地利用的变化等人类活动干扰仍然是控制浮游植物密度增加、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加剧和水生态退化的主要方法。

刘园园[6](2020)在《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开发强度和类型的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湖泊系统出现了环境质量恶化、生态功能的退化。在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云南地区部分湖泊经历了流域植被退化、水文调控增强、污染物输入增加、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环境胁迫,近几十年来出现了水体水质下降、藻类爆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诸多问题,导致了湖库的生态安全水平降低、水资源总量减少,制约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围绕该地区类型众多的湖泊,已有现代调查集中于水体的资源与环境评价,而揭示湖泊长期变化的沉积物研究缺乏与现代过程的有机结合,缺少考虑流域地表过程与水体环境特征、湖泊理化性质与生物群落响应等耦合过程,急需开展多时空尺度相结合的模式识别与综合评价。与浅水型湖泊相比,深水型湖泊(如最大水深>10 m)具有水资源储量大、换水周期长、热力分层稳定、湖滨带不发育等特点,呈现出较强的环境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因此,本研究应用湖沼学和古湖沼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湖泊-流域-大气的地表系统及其关键过程,结合季节调查、沉积物分析和湖泊对比研究,探讨了深水湖泊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驱动过程及其区域模式,可为云南地区深水型湖泊的生态评估与流域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滇西北地区的五个深水型湖泊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流域开发历史不同的泸沽湖和程海开展湖泊与流域的现代调查,首先识别典型流域植被类型下土壤碳酸盐岩风化速率与湖泊水体环境的季节变化特征,揭示湖泊生物(硅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水体理化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对上述两个湖泊开展沉积物钻孔分析,在建立高分辨率年代序列基础上,利用不同代用指标(粒度、磁化率、碳酸盐、水体总有机碳(TOC)、碳氮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等)重建了流域开发与湖泊环境的变化历史,通过藻类指标(色素、硅藻群落)揭示了生物群落响应的变化模式,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碳循环与藻类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通过同一气候区内五个深水湖泊的对比研究,甄别了不同流域开发类型下湖泊环境变化的时空模式及其对关键生态过程的驱动强度。通过季节调查、沉积物记录分析以及湖泊对比,本研究重建了云南深水湖泊碳循环及藻类响应不同流域开发历史的区域模式,为深水湖泊的生态评价与流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现代调查表明,流域碳酸盐岩的风化速率与流域植被类型显着有关,湖泊水体无机碳浓度呈现季节变化模式。不同植被类型下泸沽湖流域碳酸盐岩风化速率的差异显着,乔木林中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270.2 mg·m-2·d-1)是灌丛的1.6倍左右(173.7 mg·m-2·d-1)。程海流域不同类型灌木林内的碳酸盐岩溶蚀速率接近,而桉树林内岩石风化速率(16.9 mg·m-2·d-1)显着低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90.6 mg·m-2·d-1)。对比泸沽湖的相关结果,程海流域的平均溶蚀速率(77.32±41.67 mg·m-2·d-1)远低于泸沽湖(222.56±64.93 mg·m-2·d-1)。程海流域内的植被以低矮灌木为主(26%),而泸沽湖流域林地覆盖度约为47%,不同流域间的对比结果同样表明,植被的正向演替(即由灌木向森林演替)过程对岩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泸沽湖水体CO32-主要受到流域季节性输入影响,而作为水生生物重要碳源的HCO3-浓度在水体垂直剖面上的变化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在程海中,生物的同化作用同样显着影响了湖泊无机碳的溶解-沉降过程。(2)泸沽湖和程海水体的有机碳循环与藻类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干湿季节性差异。其中,泸沽湖流域森林覆盖度(47%)显着高于程海(20%),两个湖泊水体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呈现相反的变化模式。程海水体叶绿素与DOC呈显着的相关关系(P<0.001,r=0.57),表明湖泊初级生产力是水体有机碳变化的主要驱动力。2019年泸沽湖水体营养盐(TN、TP)浓度在5月份时最高(750.5±161.4μg/L和52.4±43.1μg/L),雨季时期营养盐浓度显着降低(457.6±122.0μg/L和17.9±11.3μg/L);而程海水体营养盐(TN、TP)在雨季(1175.2±230.1μg/L、92.3±65.7μg/L)显着高于旱季(1300.1±440.8μg/L、72.5±45.5μg/L),可能反映了流域地表径流与面源输入(如磷)的影响。泸沽湖水体中嗜氮硅藻全年占优反映了磷限制的湖泊状态,而程海较高的水体pH值促进了喜碱种Cyclotella meneghiniana的优势地位,同时水体高营养含量导致耐污种Nitzschia spp.具有较高的优势度。水温升高促进了两个湖泊小个体硅藻的增加,反映了水体热力分层对硅藻群落构建的影响。水温、硅酸盐、营养盐浓度是泸沽湖水体硅藻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分别解释了群落变化的7.8%、5.7%和10.3%;而水温、电导率和营养盐分别解释了程海水体硅藻群落变化的30.7%,13.7%,6.1%。(3)沉积物记录显示,流域开发的增强显着改变了深水湖泊碳循环与藻类变化的长期模式,并与流域开发历史相关。1950年代开始,泸沽湖流域森林的大规模砍伐导致了土壤侵蚀强度(如磁化率)的快速增加,陆源输入有机碳(水体TOC)和无机碳(沉积物碳酸盐)的同步降低且持续减少(水体TOC由6.6±0.2mg/L降低至3.9 mg/L,沉积物碳酸盐含量由12.1±1.2%降低至7.2±3.2%)。相反地,程海流域在近250年内土壤侵蚀强度相对稳定、沉积物碳酸盐水平无显着变化,但沉积物营养盐含量、叶绿素水平(沉积物色素)和水体TOC水平自1980年代开始快速上升,反映了水体富营养化促进了藻类生物量的增加和内源有机碳的累积。随着泸沽水体TOC浓度的持续降低,水体透明度逐渐增加并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因此,流域植被退化显着降低了泸沽湖沉积物有机与无机碳含量,而程海内源有机质的快速积累过程表明其有机碳循环主要受水体富营养化的驱动。同时区域气候的变暖导致了湖泊热力分层强度的增加和水动力的减弱,出现了小个体硅藻逐渐占优的相同趋势。(4)五个深水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湖泊富营养化过程及区域气候变暖显着促进藻类生物量的升高,增加湖泊有机碳汇,而湖泊水文的人为调控(如筑坝建闸等)延长了水体滞留时间、降低水动力条件,促进了碳酸盐的沉降和累积。由于不同流域的干扰类型和开发强度的差异,滇西北深水湖泊中气候变暖、水文改造和富营养化过程产生的湖沼学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营养水平是区域尺度上硅藻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解释了硅藻群落结构演替的44.8%。监测数据分析的季节尺度和年际尺度上,湖泊初级生产力主要受营养水平的升高所驱动;而基于沉积物记录的百年尺度上,长期的气候变暖是促进湖泊初级生产力提升的关键环境因子。综上所述,流域植被退化、水体富营养化、人为水文调控增强共同驱动了百年尺度上滇西北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的变化。流域植被退化显着降低了有机与无机碳的输出,而水文调控增强和富营养化则分别对湖泊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埋藏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区域气候的变暖通过增强深水湖泊热力分层过程促使其硅藻群落呈现小型化的特征,并可能通过食物链作用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重要的生态效应。因此,对滇西北深水湖泊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需要加强流域植被的恢复与污染物的防控,同时需要考虑水文管理模式的优化(如增强水动力条件)和减缓区域变暖生态效应。

马欣悦[7](2020)在《秦岭北麓蓝田县清至建国初年农业景观格局重建研究》文中提出秦岭北麓是保障关中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也是代表中国浅山区现实矛盾的一个缩影。秦岭北麓景观演变研究是深刻认识及解决其现实问题的一把钥匙,景观重建即是研究中的首要工作。从既得研究综述来看,如何将各种史料中的信息转化复原为可见的历史空间格局,是历史研究通过景观重建走向规划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将历史信息合理的空间化,将历史转化为空间图像,为研究未来人类如何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提供历史土地利用的空间话语。研究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1)基础理论部分,在提取历史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理论方法库,提出基于多源数据的重建研究分析框架(第二章)。(2)蓝田历史农业背景综述,包括蓝田的地形地貌、河流分布、土壤类型和人口情况,分析蓝田县农业景观的环境变迁背景,包括地质变迁、气候变迁、植物变迁及社会变迁,为蓝田县农业景观重建提供基础(第三章)。(3)蓝田清至建国初期景观格局重建,将蓝田历史统计文档进行纠偏,提取历史图件中有用的空间信息,同时结合遥感影像形成基于不同数据源的空间分析,运用概率理论重建历史时期耕地空间格局(第四章)。(4)文献研究及空间重建结果检验,结合历史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构建蓝田县农业发展历史过程,并基于研究结果对空间重建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第五章)。(5)探讨重建研究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地域时空规律的提取、系统状态的认知、景观演变机制的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第六章)。研究创新点及主要结论:(1)提出秦岭北麓景观历史重建模型,包括“2-6-2”模型,“2”是指定量重建和定性重建两个部分,“6”是指源数据收集、数量确定、空间规则分析、耕地适宜性分析、空间分析和结果检验六个模块,“2”是指基于历史资料的空间正向分析和基于遥感图像的空间逆向分析相结合,最终得到景观历史重建结果。(2)运用此模型进行蓝田县清至建国初年农业景观空间及过程重建,并将其与现有研究及文献资料等进行对比验证,提炼总结蓝田县农业景观地域时空规律;发现近三百年来蓝田县农业景观经历了四个阶段,清中后期至民国时期发展波动较大;在发展过程中,耕地拓展方式以圈层式为主,重心位置移动不明显;洪积扇区域的农业景观主要集中在扇缘区域,扇顶分布较少;耕地空间整体呈现集中、破碎、再集中、再破碎的发展特征;偏冷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3)归纳总结景观变化机制,将重建结果应用于规划设计实践中。研究即国土空间视角下的“相地”,是紧扣新时代风景园林实践需求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齐贵增[8](2020)在《秦岭山地春季气候变化特征及植被响应敏感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和时空敏感性。秦岭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位于暖温带与亚热带交界处,全年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集中,探究秦岭植被对干湿变化响应敏感性,可反映出暖温带、亚热带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对干湿变化的响应规律和机制特征,对提高陆地植被对气候变化预测精度和深入理解不同气候带植被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59~2018年秦岭山地32个气象站实测数据,探究了近60 a秦岭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差异,并结合太白红杉树木年轮数据和MODIS NDVI遥感数据集,研究了秦岭山地植被NDVI和SPEI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秦岭植被对干湿变化响应敏感性及其时空差异。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及进展:(1)1959~2018年秦岭春季表现为暖干化趋势,但水热突变不同步,且空间变化上存在差异,春季未来可能持续这一暖干化趋势。近60 a秦岭春季气温以0.33℃·(10a)-1速率上升,降水量以4.90 mm·(10a)-1速率下降,SPEI值以0.14·(10a)-1速率下降。有99.65%的像元显示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64.46%的像元显示降水量呈显着下降趋势,75.28%的像元显示SPEI值呈显着下降趋势。空间变化上,秦岭地区暖干化存在空间差异,呈“北部快、南部慢”变化格局。对春季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区位于北部的宝鸡、周至、户县、长安和南部的太白、柞水、镇安。1994~2008年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干旱程度较重,2009年后干旱发生频率和程度有所减轻。基于Morlet小波分析和Hurst指数显示秦岭山地春季未来可能持续这一暖干化趋势。(2)基于树木年轮研究,太白山地区太白红杉径向生长对2~6月气温、3~5月降水和3~5月SPEI较为敏感,其径向生长主要受春季前后气候波动影响。太白山地区太白红杉径向生长主要受春季前后气候限制,与春季SPEI值相关性最高,达到-0.720(p≤0.01),重建方程方差解释量为51.8%(调整自由度后为51.0%)。重建结果表明,近165 a来,有29 a春季为湿润年份,有23 a春季为干旱年份,分别占比为17.58%和13.94%。极端干旱年份为1892年、1929年、1945年和2006年,极端湿润年份为1881年、1921年和1990年,其中1892年(-1.73)和1881年(1.53)分别为最干旱和最湿润的年份。本文重建结果得到了周边地区干湿变化重建结果和历史文献灾害记载的验证;太白山地区干湿变化可以准确表征大区域干湿变化且存在2.5 a、3.1 a、3.8 a和8.4 a周期变化。太白山地区SPEI与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成负相关以及与赤道西太平洋海面温度呈正相关,其干湿变化可能与ENSO活动有关。(3)基于NDVI遥感数据研究,2000~2018年秦岭NDVI呈显着上升趋势,其变化更易受前半年尤其是春季干湿变化影响,秦岭北坡植被对3~6月总体干湿变化最为敏感,南坡植被对3~5月(春季)干湿变化最为敏感。2000~2018年秦岭植被覆盖情况整体显着改善,但秦岭南坡NDVI上升幅度和面积占比均高于北坡,南坡植被比北坡改善情况好。秦岭湿润化趋势不显着,但秦岭北坡湿润化速率和面积占比均大于南坡。(2)秦岭北坡植被比南坡植被更易受干湿变化影响,秦岭北坡植被对3~6月总体干湿变化最为敏感,南坡植被对3~5月(春季)干湿变化最为敏感。秦岭南北坡植被均主要受3~7个月尺度干湿变化影响,对11~12个月尺度的干湿变化响应较弱。(3)秦岭有90.34%的区域NDVI与SPEI呈正相关,大部分地区春季湿润化能促进全年植被生长;随海拔上升植被对干湿变化敏感性先上升再下降,海拔800~1200 m是植被响应最敏感的海拔段,海拔1200~3000 m随海拔上升植被响应敏感性下降;南北坡草丛均是对干湿变化最为敏感的植被类型,但秦岭北坡多数植被类型对干湿变化响应比南坡敏感。

余娅婷[9](2020)在《青藏高原典型热喀斯特湖影响下区域地下水循环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多年冻土的分布和发育对区域环境和生态系统影响显着。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作为气候的“放大器”和“驱动器”,其多年冻土的特征及演化趋势与全球其他地区具有相似性,故青藏高原作为研究多年冻土的典型代表,其研究意义和价值不可小觑。本文以青藏高原典型热喀斯特湖BLH-A湖所在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学者提出多年冻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SUTRA程序,建立热喀斯特湖影响下的多年冻土水-冰-热耦合理想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不同渗透率、升温条件和水动力条件下温度、冰饱和度、流场、活动层厚度、多年冻土分布等响应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此综合分析热喀斯特湖参与的青藏高原区域水文系统中,地下水流动、季节性冻土活动层以及多年冻土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国内外冻土研究领域热喀斯特湖区域地下水循环的理论体系,为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无地下水流动情况下多年冻土厚度分布最为均匀,热喀斯特湖对周围冻土的影响最小;湖底形成贯穿融区所需时间随着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加,冻土融解速率随着渗透率的增大而加快;不同渗透率条件下活动层厚度随活动层到湖泊距离的减小而逐渐增厚,地表径流和冻土层上水均向热喀斯特湖排泄。(2)多年冻土厚度以及湖底形成贯穿融区所需时间均随着大气温度的整体升高而减小。相同时间相同位置处的活动层厚度在高温条件下最厚,升温条件下次之,常温条件下最薄。(3)靠近湖泊处,冻土退化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湖水补给冻土层下水、平衡条件(湖底水位与相同高度处模型外侧水位相等)和地下水补给湖水,且湖水补给冻土层下水时,靠近湖泊处0℃等温线最为陡峭。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时,主要影响靠近湖泊处的多年冻土,对其他位置冻土影响较小。无论何种水动力条件下,地下水循环均以浅表流动为主。(4)在高温条件下地层渗透率较大时,降雨入渗量可能全部进入含水层,当降雨入渗量无法维持地层高水位时,水位埋深将增大,因此地表植被无法从包气带中获得足够的水分而逐渐荒漠化,从而对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当地层渗透率较小时,部分降雨滞留地表,水位埋深较浅,地势平坦的地方可能有沼泽化的趋势。而地势较高的区域在高原强蒸发条件下,地下水以就地蒸发排泄为主,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影响植被生长,使得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杨柳[10](2020)在《巴丹吉林沙漠塔布吉格徳湖2000年来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气候变化》文中指出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是预测和模拟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时窗,对于认识区域年际至百年尺度古气候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一些重要的国际学术组织如PAGES,IPCC以及Asia 2K十分重视过去2千年古气候重建,期望获得不同气候区高分辨率古气候变化数据,构建全球数据体系,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在极端干旱区,缺少来自树木年轮和石笋的高分辨率记录,湖泊沉积物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弥补了极端干旱区数据的缺乏。本论文以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塔布吉格德湖为研究对象,运用210Pb、137Cs和OSL测年方法建立了塔布吉格德湖2000年以来的时间标尺。其中,过去120年以来使用210Pb和137Cs测年;全岩芯使用OSL测年数据。论文分析了塔布吉格德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以及姥鲛烷与植烷的比值(Pr/Ph)。正构烷烃来源于生物体中蜡质、脂肪酸及烃类物质,化学性质稳定。不同链长的正构烷烃能够“标记”其物质来源(Biomark),因此正构烷烃及单体碳同位素成为古气候、古环境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湖泊、区域植被、气候背景的差异,正构烷烃及单体碳同位素等指标的解译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塔布吉格德湖为极端干旱环境中的湖泊,地下水可能是湖水的主要来源。沉积物中长链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湖泊周边的陆生植物,反映了湖泊周边的气候变化,而中-短链正构烷烃则记录了水生环境的变化,与地下水补给密切相关,可能反映地下水来源区气候变化。根据塔布吉格德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分布特征,正构烷烃平均链长(ACL)值越高可能指示环境越干旱,有效湿度较低;ACL越低则指示湿润的环境,有效湿度较高。水生植物与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比率(Paq)可能暗示着湖泊水位的变化,Paq越高代表水生植物的繁荣,湖泊水位高,气候湿润,Paq的低值表示气候为干旱。姥鲛烷与植烷的比值(Pr/Ph)为反映湖泊沉积氧化-还原环境的指标,高Pr/Ph值指示氧化环境,可能反映湖泊水位较低,而低Pr/Ph则指示还原环境,湖泊水位较高。长链正构烷烃碳同位素指示区域有效湿度的变化,干旱时期偏正,湿润时期偏负。根据塔布吉格德湖沉积序列中多指标的分析结果,我们将该区古气候划分为5个阶段:公元0-300年(罗马时代),干湿冷暖变化幅度不大,气候趋向于干冷;公元300年到公元980年(黑暗寒冷时代):冷暖、干湿交替频繁;公元980年到公元1350年(中世纪暖期),气候以干旱为主,温度较高,降水蒸发量较高,湖泊水位较低;公元1350年到公元1900年(小冰期):气候以湿润为主,温度整体较低,其中公元1850年到公元1900年和公元1350年到公元1500年气候较为干旱,湖泊水位处于较高的位置;公元1900年至今(现代暖期):湖泊萎缩,可能与该区温度升高、蒸发量增加有关相关。

二、Environmental variation in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in the last 200 yea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nvironmental variation in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in the last 200 years(论文提纲范文)

(1)亚洲西风东边缘典型区树木年轮记录的水文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树木年轮学形成与发展
        1.3.2 树木年轮水文气候学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水文状况
    2.5 植被状况
3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3.1 采样树种
    3.2 野外采样及室内测试
        3.2.1 野外取样
        3.2.2 室内测试
    3.3 树木年轮年表构建方法
        3.3.1 交叉定年
        3.3.2 去生长趋势
        3.3.3 年表主要特征值分析方法
        3.3.4 年表的检验方法
    3.4 现代水文气候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4.1 现代水文气候数据来源
        3.4.2 现代水文数据处理方法
    3.5 树轮年表与水文气候间响应关系分析方法
    3.6 水文气候要素重建及检验
        3.6.1 水文气候要素的重建
        3.6.2 水文气候要素重建的检验方法
    3.7 水文气候要素序列特征分析方法
        3.7.1 气温、降水、径流突变检验方法
        3.7.2 气温变暖停滞年份的确定方法
        3.7.3 数据序列趋势分析方法
        3.7.4 变异系数求取方法
        3.7.5 气温的冷暖期划分方法
        3.7.6 降水的干湿期划分方法
        3.7.7 径流的丰枯期划分方法
        3.7.8 水文气候要素变化周期分析方法
4 树轮宽度年表的建立
    4.1 树轮样本数据的获取
    4.2 年轮年表的建立
    4.3 年表的检验及特征分析
        4.3.1 年表的检验
        4.3.2 年表的特征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5 历史水文气候要素的重建
    5.1 现代水文气候要素变化分析
        5.1.1 现代气候变化分析
        5.1.2 现代水文变化分析
    5.2 年表与各类水文气候影响因子间相关性及响应关系分析
    5.3 年平均最低气温重建及检验
        5.3.1 锡林浩特地区年平均最低气温重建及检验
        5.3.2 乌拉山地区年平均最低气温重建及检验
    5.4 年降水重建及检验
        5.4.1 锡林浩特地区年降水重建及检验
        5.4.2 乌拉山地区年降水重建及检验
    5.5 年径流重建及检验
        5.5.1 锡林浩特地区年径流重建及检验
        5.5.2 乌拉山地区年径流重建及检验
    5.6 小结与讨论
6 历史水文气候要素变化分析
    6.1 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分析
        6.1.1 锡林浩特地区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分析
        6.1.2 乌拉山地区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分析
    6.2 年降水变化分析
        6.2.1 年锡林浩特地区降水变化分析
        6.2.2 乌拉山地区年降水变化分析
    6.3 年径流变化分析
        6.3.1 锡林浩特地区年径流变化分析
        6.3.2 乌拉山地区年径流变化分析
    6.4 西风东边缘典型区水文气候对比分析
    6.5 小结与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树木分布海拔上限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及其响应动态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引言
    1.1 树木海拔上限
        1.1.1 树线
        1.1.2 非树线树木海拔上限
        1.1.3 秦岭地区树木海拔上限
    1.2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不同树木海拔上限动态与气候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
        2.2.2 野外调查与取样
        2.2.3 室内测量
        2.2.4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树木海拔上限垂直样带概况
        2.3.2 树木更新与气候变化
        2.3.3 树木空间格局
        2.3.4 树木海拔上限位置变化
    2.4 讨论
        2.4.1 树木更新动态
        2.4.2 树木海拔上限迁移动态
第三章 竞争减缓树木海拔上限的迁移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0 研究区域
        3.2.1 野外调查与取样
        3.2.2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树木海拔上限主要特征随时间的变化
        3.3.2 树木竞争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3.3.3 树木竞争与树木海拔上限之间的关系
    3.4 讨论
第四章 种间交互作用减缓树木海拔上限的迁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域
        4.2.2 野外调查与取样
        4.2.3 室内测量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全球气候变暖是否增强了树线追踪其热量上限的能力?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收集
        5.2.2 温度数据提取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温度变化导致的树线迁移
        5.3.2 树线迁移比率的全球性格局
    5.4 讨论
        5.4.1 树线对于气候变暖的时空响应
        5.4.2 树线追踪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格局
        5.4.3 树线追踪其热量上限的能力在不断下降
第六章 树线迁移与密度变化响应气候变暖的差异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数据收集
        6.2.2 温度数据提取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树线动态格局
        6.3.2 多因素驱动的树线迁移速率与密度变化速率差异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粒度特征与风沙环境变化及其沙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选题来源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环境变化研究现状
        2.1.1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2.1.2 中国干旱荒漠区环境变化研究
    2.2 红柳沙包研究现状
        2.2.1 红柳与红柳沙包
        2.2.2 红柳沙包的计年及对气候环境的指示意义
    2.3 粒度研究现状
        2.3.1 粒度的定义
        2.3.2 粒度分析在沉积环境中的研究应用
    2.4 沙物质来源研究现状
        2.4.1 风沙沉积物物源研究
        2.4.2 粒度特征与沙物质来源
    2.5 常用的地质测年手段研究现状
        2.5.1 常用的地质测年手段及相应的适用范围
        2.5.2 多种测年手段相结合的测年应用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质地貌
    3.3 气候与水文
    3.4 土壤与植被
4 红柳沙包的样品采集与处理
    4.1 红柳沙包及罗布泊不同区域样品的采集
    4.2 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年代测定
        4.2.1 ~(210)Pb法测年结果
        4.2.2 ~(137)Cs法测年结果
        4.2.3 ~(14)C法测年结果
    4.3 沙物质样品处理
5 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分析
    5.1 沉积物的粒度组成
        5.1.1 红柳沙包沉积纹层沙物质样品的粒度组成分析
        5.1.2 罗布泊不同区域沙物质表层样品的粒度组成分析
        5.1.3 不同类型沙丘沙物质粒度组成对比分析
    5.2 沉积物的粒度参数特征
        5.2.1 红柳沙包沉积纹层沙物质样品的粒度参数特征
        5.2.2 罗布泊不同区域沙物质表层样品的粒度参数特征
        5.2.3 不同类型沙丘沙物质的粒度参数特征对比分析
    5.3 红柳沙包的粒级分布曲线
    5.4 红柳沙包的概率累计曲线
6 沉积环境特征分析
    6.1 不同采样点红柳沙包粒度参数的对比及形成原因
    6.2 红柳沙包风沙沉积环境的鉴别
    6.3 沉积环境的变化
        6.3.1 峰度距平值与大风天气的关系
        6.3.2 沙尘物质与浮尘天气的关系
        6.3.3 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古气候环境的关系
    6.4 沙物质来源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二)

(4)孢粉记录的近300年来青藏高原北缘湿度变化及其与树轮记录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北缘湿度变化研究背景
    1.2 青藏高原北缘湿度变化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祁连山自然地理概况
    2.2 天鹅湖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水文概况
        2.2.3 气候概况
        2.2.4 植被概况
    2.3 尕海自然地理概况
        2.3.1 地理位置
        2.3.2 水文特征
        2.3.3 气候特征
        2.3.4 植被概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野外工作
        3.1.1 天鹅湖TE18A岩芯样品及祁连山西段表土样品获取
        3.1.2 尕海GH17B岩芯样品获取
    3.2 孢粉分析方法
        3.2.1 孢粉样品的提取
        3.2.2 孢粉的鉴定
        3.2.3 孢粉数据分析
        3.2.4 孢粉图谱输出
    3.3 孢粉代用指标的生态/环境意义
        3.3.1 蒿藜比值(A/C)所指示的环境意义
        3.3.2 其它花粉指标
    3.4 ~(210)Pb与~(137)Cs测年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年代学结果
    4.2 孢粉分析结果
        4.2.1 祁连山西段天鹅湖区域表土孢粉分析结果
        4.2.2 天鹅湖TE18A岩芯孢粉记录
        4.2.3 尕海GH17B岩芯孢粉记录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北缘过去300 年湿度变化
    5.1 祁连山西段天鹅湖记录的过去300 年区域湿度变化
        5.1.1 天鹅湖记录的过去300 年区域湿度变化
        5.1.2 与祁连山树轮记录的对比
    5.2 尕海记录的过去300 年区域湿度变化
    5.3 青藏高原北缘内部湿度变化对比
第六章 过去300 年区域气候变化对比
    6.1 过去300 年研究区气候变化与西风区环境变化对比
    6.2 过去300 年研究区气候变化与季风区环境变化对比
    6.3 过去300 年研究区气候变化与季风边缘区环境变化对比
    6.4 器测时期湿度变化的空间差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云贵高原湖区概述
        1.2.2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1.2.3 云南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1.2.4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环境变化历史反演方法
    1.3 杞麓湖及其流域概况
        1.3.1 自然概况
        1.3.2 社会经济概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杞麓湖浮游植物现状及季节演替
    2.1 前言
    2.2 研究区域与样点设置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水质理化指标
        2.3.2 浮游植物样品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2.4.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2.4.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2.5 讨论
        2.5.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2.5.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2.5.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杞麓湖流域近百年人类活动变化的反演
    3.1 前言
    3.2 研究地概况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样品处理与测定
        3.3.2 沉积柱年代测定
        3.3.3 沉积物粒度测定
        3.3.4 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碳氮比(C/N)测定
        3.3.5 沉积物有机质(OM)测定及污染评价
        3.3.6 污染指数计算及评价
        3.3.7 沉积物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3.3.8 沉积物金属元素污染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的计算
        3.3.9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沉积岩芯柱
        3.4.2 沉积物柱芯高分辨率年代分析
        3.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速率分析
        3.4.4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物粒度变化分析
        3.4.5 地化指标百年变化分析
        3.4.6 近百年杞麓湖氮磷营养物质变化分析
        3.4.7 近百年杞麓湖TOC和LOI_(550)变化分析
        3.4.8 近百年杞麓湖C/N和TN/TP变化分析
        3.4.9 金属元素含量变化
        3.4.10 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理化性质关系分析
        3.4.11 近百年杞麓湖金属元素污染分析
        3.4.12 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
        3.4.13 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分析
        3.4.14 历史社会经济数据与地化指标相关分析
    3.5 讨论
        3.5.1 沉积岩芯湖泊水质环境
        3.5.2 沉积岩芯沉积速率的环境意义
        3.5.3 沉积物粒度百年变化的驱动因子
        3.5.4 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百年变化的环境指示意义及驱动因素
        3.5.5 沉积物金属元素历史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3.5.6 沉积物人为来源金属元素历史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杞麓湖近百年浮游植物演替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4.1 前言
    4.2 研究地概况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沉积物采集及年代测定
        4.3.2 沉积物化石硅藻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4.3.3 沉积物化石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方法
        4.3.4 沉积物色素的提取与分析
        4.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群落组合特征
        4.4.2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优势属种的生态习性
        4.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多样性指数演变过程
        4.4.4 近百年硅藻群落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4.4.5 沉积色素重建浮游植物的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
    4.5 讨论
        4.5.1 化石硅藻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突变点探讨
        4.5.2 硅藻群落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4.5.3 沉积物色素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杞麓湖浮游植物名录
附录2: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植物名录
附录3: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优势种版图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1.1 全球变化背景下湖泊系统响应的时空模式
        1.1.2 沉积物代用指标
        1.1.3 云南深水湖泊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由及科学问题
        1.2.1 选题缘由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搜集和样品采集
        2.2.1 水质调查数据及遥感数据搜集
        2.2.2 区域气候数据
        2.2.3 湖泊水质及水体硅藻样品采集
        2.2.4 标准溶蚀试片法
        2.2.5 沉积物样品采集
    2.3 实验分析
        2.3.1 水质指标的测试分析
        2.3.2 沉积物钻孔年代学分析
        2.3.3 沉积物环境代用指标分析
        2.3.4 硅藻样品处理与分析
    2.4 数理统计分析
第3章 近百年来泸沽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对流域植被退化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
    3.1 泸沽湖概况
        3.1.1 湖泊/流域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
        3.1.2 泸沽湖区域气候特征
        3.1.3 泸沽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历史
    3.2 泸沽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酸盐岩风化速率
    3.3 泸沽湖现代水体环境变化特征
        3.3.1 泸沽湖水体温度与热力分层的季节变化特征
        3.3.2 泸沽湖水环境垂直变化的季节特征
        3.3.3 泸沽湖水体有机碳、无机碳变化特征
    3.4 泸沽湖水体硅藻群落时空变化特征
        3.4.1 泸沽湖水体硅藻季节性变化特征
        3.4.2 泸沽湖水体硅藻空间变化特征
        3.4.3 泸沽湖常见水体硅藻物种的分布模式
        3.4.4 水体硅藻群落与多样性分布的驱动因子识别
        3.4.5 水体硅藻群落多样性的分布模式与驱动因子识别
        3.4.6 泸沽湖现代过程小结
    3.5 泸沽湖钻孔年代序列及沉积速率
    3.6 泸沽湖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3.6.1 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的变化特征
        3.6.2 湖泊碳循环响应流域植被退化的长期模式
        3.6.3 沉积物总氮对湖泊营养富集历史的响应
        3.6.4 流域植被退化与湖泊碳循环响应的模式分析
        3.6.5 藻类生产力及硅藻群落结构的变化历史
    3.7 泸沽湖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探讨
        3.7.1 植被退化与气候变暖对泸沽湖碳循环变化的驱动作用评价
        3.7.2 植被退化及气候变暖驱动泸沽湖藻类的长期模式
        3.7.3 喀斯特地区碳循环以及森林管理的研究启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程海生态环境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长期模式
    4.1 程海概况
        4.1.1 湖泊/流域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
        4.1.2 程海区域气候特征
        4.1.3 程海湖泊水位及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历史
    4.2 程海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酸盐岩风化速率
    4.3 程海水体环境时空变化特征
        4.3.1 程海水体温度与热力分层的季节变化特征
        4.3.2 程海水环境季节性分层变化特征
        4.3.3 程海水体有机碳与无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
    4.4 程海水体硅藻群落时空变化特征
        4.4.1 程海水体硅藻季节性变化特征
        4.4.2 程海水体硅藻空间变化特征
        4.4.3 程海常见水体硅藻物种的分布模式
        4.4.4 水体硅藻群落与多样性分布的驱动因子识别
        4.4.5 水体硅藻群落多样性的分布模式与驱动因子识别
        4.4.6 程海现代过程小结
    4.5 程海钻孔年代序列及沉积速率
    4.6 程海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4.6.1 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组成的变化特征
        4.6.2 湖泊有机碳与无机碳循环的变化特征
        4.6.3 沉积物总氮与氮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4.6.4 流域开发与程海碳循环响应的主要特征
        4.6.5 藻类生产力及群落结构的长期变化历史
    4.7 程海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探讨
        4.7.1 程海流域开发与富营养化对湖泊碳循环的驱动机制
        4.7.2 程海流域开发、富营养化及气候变暖对硅藻群落变化的影响评价
        4.7.3 程海长期变化小结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时空模式
    5.1 区域气候与湖泊水环境特征
        5.1.1 区域气候特征
        5.1.2 三个深水湖泊概况与研究现状
    5.2 滇西北深水湖泊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长期特征
        5.2.1 湖泊水文波动历史
        5.2.2 不同营养水平下湖泊碳循环的变化历史
        5.2.3 茈碧湖、海西海和洱海藻类变化特征
    5.3 不同时间尺度上深水湖泊藻类对环境压力的响应特征
        5.3.1 季节尺度
        5.3.2 近30年尺度
        5.3.3 百年尺度
    5.4 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模式探讨
        5.4.1 滇西北地区流域开发与深水湖泊环境变化的长期特征
        5.4.2 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影响深水湖泊碳循环的时空模式
        5.4.3 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影响深水湖泊藻类变化的时空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优势硅藻图版
    图版1:泸沽湖水体、沉积物优势硅藻
    图版2:程海水体、沉积物优势硅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秦岭北麓蓝田县清至建国初年农业景观格局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历史时期空间重建研究
        1.5.2 农业景观演变研究
        1.5.3 秦岭北麓历史相关研究
        1.5.4 研究总评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论文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词义辨析
        2.1.1 景观历史
        2.1.2 重建与复原
        2.1.3 景观重建与景观格局重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历史现象学理论
        2.2.2 历史地理学理论
        2.2.3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3 重建研究方法
        2.3.1 二重证据法与多重证据法
        2.3.2 基于多源数据的多学科空间重建方法
        2.3.3 空间格局影响因子量化工具
    2.4 本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2.4.1 分析框架
        2.4.2 技术路线:构建农业景观重建模型
    2.5 小结
3 蓝田农业景观背景
    3.1 多源数据
        3.1.1 历史资料
        3.1.2 遥感影像
    3.2 蓝田概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河流分布
        3.2.3 土壤类型
        3.2.4 人口分布
    3.3 蓝田历史背景
        3.3.1 秦岭的诞生
        3.3.2 气候变迁
        3.3.3 水系变迁
        3.3.4 植物变迁
        3.3.5 人文背景
    3.4 蓝田县农业景观现状
        3.4.1 蓝田农业景观结构
        3.4.2 农业景观现状问题
    3.5 小结
4 多源数据拟合的蓝田农业景观格局重建
    4.1 数量确定
        4.1.1 文献记载数据
        4.1.2 数量纠偏
        4.1.3 基于耕作半径的检验
    4.2 空间转化规则
        4.2.1 基于遥感数据的逆向分析
        4.2.2 基于历史资料的正向分析
    4.3 耕地适宜性评价
        4.3.1 影响因子的选择
        4.3.2 基于遥感图像的因子影响程度计算
        4.3.3 基于历史资料的权重计算
        4.3.4 耕地适宜性概率空间分布
    4.4 空间网格化分配
        4.4.1 元胞自动机原理
        4.4.2 运行方式
        4.4.3 空间分配
    4.5 小结
5 蓝田清至民国农业景观定性研究与检验
    5.1 清朝农业社会发展
        5.1.1 社会变迁
        5.1.2 政策变迁
        5.1.3 蓝田城乡分布
    5.2 清朝农业景观
        5.2.1 作物种类
        5.2.2 耕作制度
        5.2.3 培肥技术
        5.2.4 水利技术
    5.3 景观功能
        5.3.1 生产功能
        5.3.2 生态功能
        5.3.3 生活功能
    5.4 重建结果的检验
        5.4.1 与历史文献的对比验证
        5.4.2 与历史图像的对比验证
        5.4.3 与秦岭北麓相关研究的对比验证
        5.4.4 与一般规律相互验证
    5.5 小结
6 蓝田县农业景观重建结果分析
    6.1 地域时空规律提取——景观特征及气候效应
        6.1.1 景观要素变化规律
        6.1.2 农业行为过程变化规律
        6.1.3 景观格局演进规律
        6.1.4 景观功能变化规律
        6.1.5 景观演变的气候效应
    6.2 演变阶段划分——蓝田历史农业景观演变过程
        6.2.1 农业发展阶段——生产恢复与粮食作物景观
        6.2.2 农业扰动阶段——战争爆发与开垦混乱
        6.2.3 农业调整阶段——作物变化及耕地集聚
        6.2.4 农业现代化阶段——技术发展及耕地破碎
        6.2.5 阶段演变规律
    6.3 影响因素分析——关键因子识别
        6.3.1 演变影响因素
        6.3.2 影响因素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Ⅱ 图片索引
附录 -Ⅲ 表格索引
附录 -Ⅳ 历史时期蓝田聚落分布表
致谢

(8)秦岭山地春季气候变化特征及植被响应敏感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1.2.2 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1.2.3 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概况
        2.1.2 秦岭地形地貌特征
        2.1.3 秦岭气候特征
        2.1.4 秦岭植被特征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气象数据来源处理
        2.2.2 树木年轮数据采样和处理
        2.2.3 秦岭山地NDVI数据来源与处理
        2.2.4 其他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空间插值方法
        2.3.2 SPEI指数计算
        2.3.3 基于R/S分析法的Hurst指数
        2.3.4 其他方法
第三章 1959~2018年秦岭山地气候时空变化特征
    3.1 秦岭山地气候要素空间插值结果验证
    3.2 1959~2018年秦岭山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3.3 1959~2018年秦岭山地春季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
    3.4 1959~2018年秦岭山地春季气温和降水量空间变化特征
    3.5 1959~2018年秦岭山地春季SPEI时空变化趋势
        3.5.1 秦岭山地春季SPEI变化趋势
        3.5.2 秦岭山地春季SPEI空间变化特征
    3.6 1959~2018年秦岭山地春季干旱发生频率时空变化特征
        3.6.1 秦岭山地春季干旱发生频率变化特征
        3.6.2 秦岭山地春季干旱发生频率空间分布特征
    3.7 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秦岭山地树木径向生长对干湿变化响应敏感性—以太白红杉为例
    4.1 太白红杉树轮宽度年表建立
    4.2 太白红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
        4.2.1 气象资料选取
        4.2.2 太白红杉树木年轮宽度年表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4.2.3 太白红杉树木年轮宽度年表与干湿变化回归模型分析
        4.2.4 基于历史资料的对比验证
        4.2.5 周期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秦岭南北坡植被对干湿变化响应敏感性及空间差异
    5.1 秦岭南北坡NDVI空间分布
    5.2 秦岭南北坡年NDVI和年SPEI空间变化特征
    5.3 秦岭南北坡植被对多尺度干湿变化响应敏感性差异
    5.4 秦岭南北坡植被对干湿变化响应空间差异
        5.4.1 秦岭南北坡NDVI与 SPEI相关性空间分布
        5.4.2 秦岭南北坡植被对干湿变化响应垂直差异
        5.4.3 秦岭南北坡主要植被类型对干湿变化响应差异
        5.4.4 秦岭植被对干湿变化响应垂直差异探讨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秦岭山地春季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6.1 基于Morlet小波分析
    6.2 基于Hurst指数分析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6.3 基于Hurst指数对未来气候变化分析的验证
    6.4 小结与展望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在研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9)青藏高原典型热喀斯特湖影响下区域地下水循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喀斯特湖的分布、发育和影响
        1.2.2 冻土的冻融过程
        1.2.3 冻土水热耦合模型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条件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表植被
    2.6 水文地质
    2.7 热喀斯特湖特征
第三章 相关理论分析及其SUTRA的运用
    3.1 水分与热量运移基本理论
    3.2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转化
    3.3 SUTRA模型介绍
    3.4 基于冻土区水-冰-热耦合模型的数值模拟程序编制
第四章 青藏高原典型热喀斯特湖数值模拟
    4.1 模型描述
    4.2 模拟描述
        4.2.1 基本情况
        4.2.2 计算模型与边界概化
        4.2.3 时间和空间离散
    4.3 方案设置
第五章 水-冰-热耦合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5.1 不同渗透率对流场、温度场和冰饱和度的影响
        5.1.1 实际地层渗透率
        5.1.2 较大渗透率情况
        5.1.3 较小渗透率情况
        5.1.4 无地下水流动情况
        5.1.5 对比分析
    5.2 不同温度条件对流场、温度场和冰饱和度的影响
        5.2.1 升温状态
        5.2.2 高温状态
        5.2.3 对比分析
    5.3 不同水动力条件对流场、温度场和冰饱和度的影响
        5.3.1 地下水补给湖水
        5.3.2 湖水补给地下水
        5.3.3 对比分析
    5.4 高温条件下不同渗透率对高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巴丹吉林沙漠塔布吉格徳湖2000年来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巴丹吉林沙漠古气候研究进展
        1.2.2 正构烷烃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湖泊钻探及测年
    2.3 地球化学分析
        2.3.1 样品前处理
        2.3.2 巴丹吉林湖泊沉积物中极低正构烷烃含量提取方法优化
        2.3.3 巴丹吉林湖泊沉积物中姥鲛烷(Pr)和植烷(Ph)分离方法优化
        2.3.4 气相色谱分析
        2.3.5 单体碳同位素分析
第三章 岩芯年代框架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岩芯特征描述
    4.2 不同链长正构烷烃的含量
    4.3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参数
    4.4 姥鲛烷/植烷(Pr/Ph)的分布特征
    4.5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值
    4.6 塔布吉格德2000年古环境重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Environmental variation in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in the last 200 years(论文参考文献)

  • [1]亚洲西风东边缘典型区树木年轮记录的水文气候变化[D]. 周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树木分布海拔上限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及其响应动态差异[D]. 史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3]罗布泊北部地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粒度特征与风沙环境变化及其沙源研究[D]. 熊祯祯.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孢粉记录的近300年来青藏高原北缘湿度变化及其与树轮记录的对比[D]. 王嘉乐. 兰州大学, 2021(09)
  • [5]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D]. 杨鸿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D]. 刘园园.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7]秦岭北麓蓝田县清至建国初年农业景观格局重建研究[D]. 马欣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秦岭山地春季气候变化特征及植被响应敏感性[D]. 齐贵增. 西北大学, 2020(02)
  • [9]青藏高原典型热喀斯特湖影响下区域地下水循环研究[D]. 余娅婷.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巴丹吉林沙漠塔布吉格徳湖2000年来的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及气候变化[D]. 杨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标签:;  ;  ;  ;  ;  

近200年青藏高原中部环境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