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外国农业技术

有趣的外国农业技术

一、有趣的国外农业科技(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明[1](2021)在《县级科技职能部门在农业发展中的职能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现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就必须依靠科技力量的支撑。科技不仅可以帮助农业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境遇,培养拥有高技术水平、高科技素养的职业农民,还可以催生出符合生态发展理念、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农业产业链。然而,农业科技发展因其公共效应不足很难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推动力。因此,迫切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发挥积极作用。政府通过科技职能部门发挥宏观导向作用,尤其是县级科技部门直接面向基层,实施科技政策,能够推动科技力量满足农业发展的各类科技需求。从政府职能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县级科技职能部门作用和价值,探讨政府科技职能发挥、公共政策实施等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思路,对于科技职能部门优化结构、再造流程必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陕西省Y市B区科技部门的农业科技职能发挥和发展现状为实践案例,对比分析同类型、同级别农业科技部门职能经验,指出县级科技部门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职能创新的建议,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技部门创新科技职能,推动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董秀维[3](2021)在《休闲农业园儿童自然教育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成都松鼠乐园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阻断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联系,导致大量的“自然缺失症”和“城市病”人的产生。而解决此类病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连接,故自然教育作为近几年热议的行业逐渐兴起并在走向鼎盛发展阶段,亲近自然的体验式教学与活动方式打开了人与自然之间连接的纽带。同时,伴随我国体验消费时代的来临,农耕体验与学农自然教育也逐渐引起重视,多数农业园在以前单纯的参观游览功能下,开发了生态科普教育功能,休闲农业园优质的自然生态本底为儿童户外自然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场地与空间选择。农业的转型,交通条件的改善,促使农业园成为满足人们休闲体验的重要场所,因此将休闲农业园与自然教育相结合具有现实意义。自然教育是一种重视在自然环境中互动体验的教育形式,这不止决定了自然教育和环境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关联,也体现了自然教育与体验性教学理论之间的关联性。本文以休闲农业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案例研究等方法,在对休闲农业园景观、自然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休闲农业园儿童自然教育与儿童活动心理、活动体验三者之间的关系梳理,首次提出将心流体验与儿童自然教育环境景观设计和自然教育活动策划相结合,通过环境设计的手段引发自然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心流体验,促进儿童自然环保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培养,方便休闲农业园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从而进一步激活休闲农业园的活动收益。并通过研究获得如下成果:(1)通过理论研究、案例分析与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休闲农业园开展自然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总结出休闲农业园适宜开展自然教育的景观元素及其特征,即地形要素、水体要素、植物要素(园林植物、农作物)、动物要素、农用具要素、建筑及小品要素、道路与铺装要素等。(2)对农业园管理层和自然教育参与者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研,总结出川渝地区开展儿童自然教育的活动需求、活动偏好与活动阻碍因素。需求因素主要包括休闲农业园体验必备条件、休闲农业园必备的服务设施及信息获取方式和纪念品制作需求;活动偏好主要包括自然教育宣教方式偏好、自然教育内容偏好、自然教育课程活动偏好;阻碍因素主要在于交通的便利性、场地的吸引性、以及课程的安全性三个主要方面。通过对调研的分析研究,为农业园中进行景观场地建设与自然教育课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持。(3)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激发心流体验的休闲农业园自然教育景观空间营造应遵循参与性、叙事性、自然性、新奇性、美感性、安全性、地域性、人文性等八大原则,并应满足场地功能性、空间舒适性、活动丰富性、管理科学性等设计要求。对自然观察类、自然体验类、自然探险类、自然感悟类等四类自然教育景观空间提出具体营造方法。就自然教育景观空间的构成要素,包括地形、水体、植物、动物、农用具、建筑与小品、道路与铺装等,分别提出营造策略,最后从设计与激发心流体验教学的角度,对自然教育课程活动做了相应的策划。(4)针对理论研究与策略的提出,以成都市松鼠部落二期建设为例,从场地现状、自然资源分析、主题定位以及功能分区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并因地制宜的提出相应的自然教育课程方案。综上,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及案例实践,首次提出将心流体验运用于休闲农业园自然教育景观设计,初步提出基于心流体验的自然教育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的原则与策略,并对相关自然教育课程方案进行归纳整理,丰富了自然教育在景观设计中理论的发展,也为相关的自然教育景观空间设计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李青[4](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叶颖霄[5](2020)在《Y省农业科学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旨在要求政府(部门)、政策和项目开展三个层次的预算绩效管理,也是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预算绩效评价。其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重要内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实际上是赋予了单个部门更多的财政支出管理的决策权,使部门的支出活动形成一种结果导向、权责对等的管理模式,达到提高部门财政支出绩效的目的。虽然,在我国,预算绩效评价的推行不过十年左右,但通过不断的探索实施和完善,已经形成了分行业、分领域的较为统一的绩效评级指标体系,同时绩效评价过程也不断规范,有力提升了财政预算支出的绩效水平。但是,具体到各部门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实践中,因为存在绩效管理意识不强、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等因素影响,没有充分考虑本行业、本领域的支出特征以及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使得各部门的支出绩效评价大打折扣,以致影响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水平,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由此,在充分考虑行业、领域支出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部门的实际支出特点而进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研究,对于完善本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充分提高本部门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本文的研究基于农业科研机构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农业科研机构作为依靠国家财政支出建立的非盈利机构,在当前国家已经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背景下,也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农业科研机构的较为完整的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欠缺考虑具体地区农业科研机构支出特点的弊病,由此影响整体支出绩效水平。基于此,为了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农业科研机构资金使用及科研活动的整体绩效,解决和完善当前农业科研机构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选取Y省农业科学院(全文简称Y省农科院),在充分了解和实地调研Y省农科院职能基础上,系统分析当前的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发现当前Y省农科院存在尚未建立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情况,导致部门绩效自评结果不准确不科学,由此本文就如何完善Y省农科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为:首先,对Y省农科院的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以现有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为基础,结合Y省农科院部门职责、工作目标以及农业科研活动特性,按照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有机结合的原则,补充完善体现农业科技创新的个性指标,构建适用于Y省农科院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第三,用优化构建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以2018年的Y省农科院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绩效评价,对Y省农科院2018年整体支出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最后,针对绩效评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通过本文构建优化的农业科研机构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并以Y省农科院的评价应用,系统的分析存在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研究,以期为其他省同类农业科研机构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等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张靖川[6](2020)在《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速率不断加快,科技成果数量持续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转基因作为当代最先进的生物技术之一,相关研究与发展日趋成熟,但由于科普工作不足以及不实言论极速扩散,导致公众对该技术存在极大的认知偏差,而相关视频制作、传播及发展也相对滞缓。无论在传统媒体平台还是新媒体平台,都存在着数量少、制作内容枯燥、缺乏科研视角、传播手段单一、营销渠道与扩散路径偏窄等问题,造成了转基因视频推展过程中的速率缓慢和效果不佳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大众对生物技术认知水平的提升,使转基因作为一项高新生物育种技术,却因新媒体存在传播内容及其倾向的多元化而备受质疑。基于此,利用新媒体这一载体,讲述和传播转基因相关科学知识,能够有效构建公民与科学家平等对话的公众科学传播渠道与沟通模式,并积极改进社会大众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偏激认知。为此,梳理和分析当前转基因视频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现状,研判并明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其传播效率的障碍因素,进而构建基于新媒体平台上的转基因视频传播技术路线与推展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传播学和艺术学基础理论,以新媒体平台为切入点,以科技传播为主要内容,对转基因视频中的科技传播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六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导论,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梳理与研究述评,并指出论文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难点与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研究基础,在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后,结合对科技传播与风险传播理论的思考,将转基因视频传播问题视为科技风险传播问题;第三部分为论文研究的重点与核心,将腾讯视频平台作为调查对象,对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的传播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分析,探究了转基因议题建构中的主体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现存主要问题与发展制约因素;第四部分为传播发展对策研究,依据前述问题,分别从政府主体的宏观维度、新媒体平台的中观维度及视频制作者的微观维度三个方面,提出改善转基因视频传播效果的发展对策与相关建议。最后,依据整体研究情况指出研究不足,并对后续研究进行思考与展望。本文所研究的转基因视频传播发展对策以新媒体发展为背景,并基于视频分享平台讨论科技传播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集成利用现代技术工具,探究在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如何加快科技传播和实现现代科学普及这一重要命题,在相关研究与实践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张淑敏[7](2020)在《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运用。要想农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农业技术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就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连接桥梁,没有农业推广服务组织的推动,再先进的农业技术也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嘉兴农业发展己迈入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制定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制度已经过时,不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所以,改革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体制、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笔者将从研究意义和国内外有关农业服务中心发展的研究出发,实地调研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运行现状,包括对区级农业部门、镇政府、农技人员、农民四个主体的考察。经过细致的研究和科学的整理归纳,发现当前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在机构设置上不够规范和合理,农技人员安排不均、专业性不强,农业服务配套设施及专项资金不到位等情况。农技服务推广方式与农业生产不相适应等问题较突出。基层农技人员也普遍反映缺少培训及再教育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农民问卷中也体现出农技推广服务的方式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因此,通过对农业部门及政府部门的调研,笔者总结出相应对策措施,各级农业部门及乡镇政府之间应明确权责关系,合理规划职能部门。并从制度、政策上保证农技人员再教育机会。农技人员需要制定出一系列能让农民可接受的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功能,推动嘉兴市农业走向农业现代化。

刘佳玲[8](2020)在《农业科技型微信公众号版式设计》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新媒体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微信公众号便是其中之一。微信公众号包含文化娱乐、音乐、农业、社会新闻等类别,种类繁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19年9月,微信用户平台每月活跃账户数达11.51亿人次,但关注农业科技类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并不多,因而进一步探索农业科技型微信公众号的版式设计是否影响用户关注是迫切需要的。随着科普发展的需要,研究和探索农业科技微信公众号,如何更受大众的喜爱和关注,其版式设计成为主要的问题。如何设计出富有科学性、艺术性、通俗性、传播性和逻辑性的微信公众号版式,对农业科技科普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马铃薯双减”微信公众号是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全国马铃薯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咨询服务网络的研究与应用”(2018YFD020080406),课题研究的一部分内容,主要用于“马铃薯双减”项目相关研究和马铃薯文化的科普推广,提高民众对该研究的认识并促进研发计划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马铃薯双减”公众号分为科普宣传、优新技术、进展报道、土豆文化四个栏目。本设计报告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农业科技型微信公众号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农业科技型微信公众号版式设计的调研、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第二部分比较了新媒体背景下微信公众号版式设计与传统纸媒版式设计的不同之处;第三部分分析和总结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马铃薯双减”微信公众号版式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第四部分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马铃薯双减”公众号版式中的实践;第五部分总结了本次设计的创新点,展望了未来对农业科技型微信公众号版式设计的发展方向。

庞春青[9](2020)在《农业观光园场景体验式景观设计研究 ——以玉林地区农业观光园为例》文中指出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观光园在各地建设如火如荼,但不乏有许多经营不善的农园在发展的浪潮中深陷滩涂,自发性建设的休闲农业度假区无法满足消费大众个性化的需求,关门倒闭的现象处处可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农业观光园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广受关注。面对当前农业观光园开发层次低,体验内容单调,形式苍白,园区特色农业文化内涵不突出的问题,提升农业园区的体验感受逐渐成为景观设计的关注课题。基于上述的问题,本文对中国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概况与设计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出其存在共同的问题是项目设计雷同,规划布局不合理,盲目开发,与消费者的休闲娱乐需求不相适应,在园区体验不充分,方式单调。如何依托农园的资源优势提高游客体验的丰富性,把它塑造成为游客向往的胜地。本文着眼于此,了解到实验戏剧场景设计中关于如何提高观众在剧中的体验感受已经有成功的实践经验,试图将实验戏剧场景营造的一些独特性原则和方法应用到农业观光园的场景营造和空间组织中,从而总结出场景体验式设计在农业观光园上的应用原则和设计方法,补充针对此类观光农业景观规划项目的理论借鉴及设计案例参考。本文首先是梳理国内外观光农业体验设计的相关理论,明晰当前农业观光园场景体验设计是否有相关着述且理论研究是否完整的情况。其次通过文献研究掌握实验戏剧场景体验与体验设计的相关性研究及界定场景体验设计的概念。然后采取了类比论证的研究方法,将实验戏剧场景营造与农业观光园场景氛围营造相类比,共同探究其场景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的要点。最后通过实地抽样地考察了桂东南地区的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概况,除此以外,还进行了农业观光用户体验需求的问卷调查,为后期设计实践做准备。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实验戏剧通过打破舞台边界,让观众参与进剧场表演的方式,达到的戏剧效果更深入观众的内心,观众与演员不相间离,观众融入到戏剧场景中,与演员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更亲密,更深层次的理解剧情,情感体验更丰富。因此,农业观光园可以借此方法,通过塑造场景氛围组织空间活动,以故事序列的方式安排到农业观光园场景中,体验者在情感上认同场景,在体验中角色发生转换,体验者参与进农园场景活动,给消费者场景沉浸式体验,变“被动”的休闲为“主动”的休闲,场景中没有主客体关系的间离,主客体之间的交流更密切,弥补人们生活中情感的缺失,丰富其情感体验。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农业观光园的消费者更加倾向于游览过程中参与体验场景活动,因此场景体验设计有一定的实践性。本文将戏剧影视学的理论与设计学交叉研究定位在景观设计中是一种新的尝试且有一定的契合度,同时农业观光园以场景活动体验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在休闲旅游业中具有可鉴意义。

王雯毓[10](2020)在《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在科技助农、精准扶贫和其他惠农方案共同施策下,带动全国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都取得突出效果。“十三五”以来,天津市持续实施科技帮扶提升科技示范工程,不断加强科技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围绕10大重点产业,累计遴选974名科技特派员组成72支帮扶团队,建立87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构建起覆盖全市困难村的科技帮扶网络,服务农民超过3.68万人次,累计帮扶农户近3万户、带动就业超过1.3万人。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为现代农业注入新动能,实现了科技服务支撑、引领、发展“三农”的作用。本研究全面梳理了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政策演变过程,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通过实地访谈调研和问卷调查从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农业经营主体两个角度对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找出影响服务绩效的因素以及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在科技服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科技特派员选派渠道单一,多数集中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缺乏乡土技术人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窄,已经不适应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的现实需要;资金投入不足,经费缺少,使用不畅;激励和考核机制有待提高,多部门缺乏配套的管理制度,难以协调;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农民对接受科技服务的观念较差,阻碍技术的推广。研究提出拓宽选派渠道,优化科技服务人员结构;拓展服务领域,深化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加大资金支持,精简经费报销程序;健全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政策的落实情况;提升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能力,保证科技服务质量;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优化科技服务环境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促进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完善。

二、有趣的国外农业科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趣的国外农业科技(论文提纲范文)

(1)县级科技职能部门在农业发展中的职能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现代农业
    (二)政府职能与科技职能理论
    (三)公共政策理论
    (四)农业科技政策理论
二、科技职能部门发展历程及陕西省Y市B区农业科技职能分析
    (一)我国县级科技职能部门的发展历程
        1.创建与初步发展时期(1958-1966 年)
        2.解体与发展停滞时期(1966-1976 年)
        3.恢复与较快发展时期(1976-1985 年)
        4.改革与迅速发展时期(1985 年-今)
    (二)陕西省Y市B区农业科技职能分析
        1.陕西省Y市B区政府科技管理系统机构设置历史沿革
        2.陕西省Y市B区农业科技政策体系
        3.陕西省Y市B区农业科技政策落实
        4.陕西省Y市B区农业科技公共服务
    (三)陕西省Y市B区农业科技发展及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陕西省Y市B区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2.陕西省Y市B区农业科技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
        3.存在的原因分析
三、科技部门在农业发展中的职能发挥经验借鉴及启示
    (一)杨凌示范区科技职能发挥经验借鉴
        1.杨凌示范区科技职能
        2.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发展特点
        3.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发展职能发挥启示
    (二)其他农业发达地方科技发展职能发挥启示
        1.江西省南丰县科技职能经验借鉴
        2.重庆市丰都县科技特派员经验借鉴
四、推动县级科技职能部门职能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科技管理职能理念,推动农业经济与科技融合发展
    (二)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三)完善农业科技政策体系
        1.科学制定地方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2.创新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
        3.健全科技创新的保护法律体系
        4.强化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养
    (四)推进农业科技政策落实
        1.创新科技风险控制的政策体系建设
        2.加大科研资金投入,注重科技与金融结合
        3.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五)保障农业科技公共服务
        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2.稳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3.探索互联网+农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休闲农业园儿童自然教育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成都松鼠乐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休闲农业园儿童自然教育环境设计现状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休闲农业园儿童自然教育景观设计理论基础
    2.1 休闲农业园儿童自然教育相关概念
    2.2 自然教育内容研究
    2.3 休闲农业园儿童自然教育理论研究
    2.4 心流体验与自然教育景观相关性
    2.5 本章小结
3 休闲农业园儿童自然教育经典案例研究
    3.1 日本MOKUMOKU农场
    3.2 英国Mudchute城市农场
    3.3 台湾蘑菇部落生态休闲农场
    3.4 上海泰生农场
    3.5 成都欢乐田园
    3.6 本章小结
4 川渝地区休闲农业园自然教育现状及需求调研
    4.1 川渝地区休闲农业园自然教育现状
    4.2 川渝地区休闲农业园自然教育需求与偏好
    4.3 休闲农业园自然教育需求、偏好及阻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符合心流教学的休闲农业园自然教育景观与课程设计
    5.1 影响休闲农业园儿童自然教育的环境空间设计因素
    5.2 休闲农业园儿童自然教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5.3 休闲农业园儿童自然景观空间设计策略
    5.4 休闲农业园自然教育景观空间设计方法
    5.5 休闲农业园自然教育景观要素设计策略
    5.6 功能分区
    5.7 自然教育活动的课程设计
    5.8 本章小结
6 松鼠部落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实践
    6.1 项目概况
    6.2 整体景观规划设计
    6.3 自然教育主要节点空间设计
    6.4 课程活动策划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不足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休闲农业园自然教育管理者调查问卷
    附录 B 休闲农业园自然教育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 C 休闲农业园自然教育偏好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5)Y省农业科学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案
        (二)技术路线
        (三)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绩效评价
        二、预算绩效评价与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第二节 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结果导向管理
第二章 Y省农科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第一节 Y省农科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发展进程
        一、推进整体支出绩效管理探索
        二、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分析
        三、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经验
    第二节 Y省农科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二、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流程不规范
        三、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充分
第三章 梳理Y省农科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路径
    第一节 规范Y省农科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流程
        一、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前期准备
        二、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
        三、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
    第二节 Y省农科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目标、依据及内容
        一、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
        二、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依据
        三、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管理内容
    第三节 构建Y省农科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二、整体支出绩效指标体系的选取依据
        三、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四、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
第四章 Y省农科院2018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第一节 Y省农科院2018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
        一、2018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资料
        二、Y省农科院2018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方案
    第二节 Y省农科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一、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二、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三、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论
第五章 完善Y省农科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对策
    第一节 合理确定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一、规范编制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二、充分考虑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的公益性
        三、实现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与预算资金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 完善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充分考虑农业科研活动的复杂性
        二、反映农业科研效益时滞性特征
        三、体现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完整性
    第三节 规范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过程管理
        一、提升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二、注重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第四节 加强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一、注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
        二、强化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
        1.2.3 关于转基因视频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关于转基因视频与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2.1.1 转基因视频
        2.1.2 新媒体
    2.2 关于科技传播与农业科技传播的相关概念界定
        2.2.1 科技传播
        2.2.2 农业科技传播
        2.2.3 农业科技传播系统
    2.3 关于科技风险与风险议题的相关概念界定
        2.3.1 科技风险
        2.3.2 风险议题
        2.3.3 科技风险传播
3 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现状分析
    3.1 抽样调查
        3.1.1 样本选择
        3.1.2 抽样方法
    3.2 视频传播主体分析
        3.2.1 视频传播主体的主要类型
        3.2.2 传播主体的传播动机
    3.3 视频传播内容分析
        3.3.1 视频内容的基本样式
        3.3.2 视频内容的信息倾向
    3.4 视频传播的效果分析: 基于点击率的视角
        3.4.1 不同传播主体的点击率
        3.4.2 不同内容样式的点击率
        3.4.3 不同内容观点的点击率
        3.4.4 点击率与社会热点的关系
4 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
    4.1 转基因视频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专业和公益性传播主体参与度不足
        4.1.2 传播内容质量较为粗糙
        4.1.3 媒介平台责任普遍缺失
    4.2 影响转基因视频传播发展的主要因素
        4.2.1 经济因素
        4.2.2 文化因素
        4.2.3 环境因素
        4.2.4 平台因素
        4.2.5 人才因素
        4.2.6 观念因素
5 推进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发展的对策设计
    5.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构建转基因视频传播的宏观环境
        5.1.1 加大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水平
        5.1.2 激励并引导专业传播主体参与热情
        5.1.3 加快科技传播人才队伍建设
        5.1.4 完善政策引导与投入支持体系
        5.1.5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
    5.2 加大新媒体平台建设,强化新媒体平台责任
        5.2.1 推进媒介融合发展和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转基因视频传播效果
        5.2.2 督导新媒介平台内部监管,强化平台科技传播社会责任
    5.3 引导并规范微观主体传播行为,不断优化视频呈现方式
        5.3.1 坚持科学价值品质,切实提高视频内容制作水平
        5.3.2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提升互动沟通能力
        5.3.3 加快生产模式融合,不断优化内容呈现方式
6 研究结论、不足与未来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样本统计表
致谢

(7)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步骤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采取技术路线
        1.4.4 研究的实施步骤
        1.4.5 研究创新之处
2 全国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发展
    2.1 产生的背景
    2.2 机构设置
    2.3 作用和职能
3 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现状分析
    3.1 嘉兴市农业概况
    3.2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模式
        3.2.1 政府主导模式
        3.2.2 联合建设模式
        3.2.3 股份合作模式
        3.2.4 农业企业独立组建模式
    3.3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3.3.1 组织结构
        3.3.2 人员情况
        3.3.3 技术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3.3.4 农业服务中心资金情况
        3.3.5 农技人员后续学习情况
    3.4 对农业服务中心的评价
        3.4.1 县市业务部门的评价
        3.4.2 镇政府的评价
        3.4.3 农户的评价
    3.5 农户问卷调查的结果
        3.5.1 农户耕地面积
        3.5.2 家庭经济收入来源
        3.5.3 农户对技术信息的需求
        3.5.4 影响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因素
    3.6 农户接受农业技术的调查结果分析
        3.6.1 农户对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
        3.6.2 农民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3.6.3 农户与各部门的关系
        3.6.3.1 农户与农业服务中心的关系
        3.6.3.2 农户与镇政府的关系
        3.6.3.3 农户与其他农业组织的关系
4 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机构设置不合理
        4.1.2 人员专业不对口
        4.1.3 岗位设置不科学
        4.1.4 经费严重不足
        4.1.5 农技人员专业性不强
    4.2 原因分析
        4.2.1 管理权力分散
        4.2.2 农技人员任务繁重
        4.2.3 工作职权不明确
        4.2.4 政府资金投入少
        4.2.5 农业专业培训少
5 完善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对策
    5.1 机构改革
        5.1.1 重新核定编制
        5.1.2 理顺管理体制
    5.2 人事制度改革
        5.2.1 改革用人机制
        5.2.2 实行农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5.3 明确职责范围
        5.3.1 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服务观念
        5.3.2 引进参与式推广方法
        5.3.3 使用正确沟通技巧
        5.3.4 改进推广服务手段
    5.4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5.4.1 加大资金投入
        5.4.2 改善基础设施
    5.5 增加农技人员的再教育机会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农业科技型微信公众号版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现状研究
    第四节 农业科技型微信公众号版式设计的调研
        一、调研过程
        二、调研分析
        三、调研总结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六节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一、技术路线
        二、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新媒体背景下的微信公众号版式与传统纸媒版式的比较
    第一节 微信公众号版式设计与传统媒体版式设计
        一、传统纸媒下的版式设计
        二、新媒体背景下的微信公众号版式设计
        三、微信公众号版面设计的特征
    第二节 微信公众号版面设计与传统媒体版式设计的共性
        一、二维的版面空间
        二、版面视觉元素
        三、版面的原理与形式美法则
    第三节 微信公众号版面设计与传统纸媒版式设计的不同之处
        一、版面阅读方式的转变
        二、版面互动的差异性
        三、版面设计艺术形式的更新
第三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马铃薯双减”微信公众号版式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第一节 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艺术性原则
        三、通俗性原则
        四、传播性原则
        五、逻辑性原则
        六、趣味性原则
    第二节 设计方法
        一、元素收集
        二、元素提取
        三、元素应用
第四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马铃薯双减”微信公众号版式设计实践
    第一节 栏目主题
        一、“科普宣传”栏目
        二、“优新技术”栏目
        三、“进展报道”栏目
        四、“土豆文化”栏目
    第二节 栏目特色
        一、“土豆文化”栏目——“土豆的日常”系列版式设计特色
        二、“科普宣传”栏目——“马铃薯甲虫简介”版式设计特色
        三、“进展报道”栏目——“马铃薯双减项目研究工作简报(第1期)”版式设计特色
        四、“优新技术”栏目——“中原区黑白膜覆盖膜上覆土技术简介”版式设计特色
    第三节 视觉呈现
        一、“土豆文化”栏目
        二、“科普宣传”栏目
        三、“进展报道”栏目
        四、“优新技术”栏目
结语
    第一节 主要创新点
        一、阅读方式的改变
        二、科研成果的多样性,为版式提供了多种设计的可能
        三、版式设计的艺术形式与数字媒体技术的结合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农业观光园场景体验式景观设计研究 ——以玉林地区农业观光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课题来源
        2.课题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国内外观光农业发展水平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创新点
    (五)研究框架
二、体验设计与实验戏剧场景概述
    (一)体验设计
    (二)实验戏剧的场景体验研究
    (三)体验设计与实验戏剧场景相关设计理论研究
三、中国农业观光园设计的发展与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农业观光园发展的现状
        1.台湾地区农业观光园发展概况
        2.大陆地区农业观光园发展概况
    (二)存在的问题
        1.主体需求与客体存在之间的差异
        2.社会价值标准与现存状况之间的差距
        3.农业观光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三)小结
四、场景体验设计方法研究
    (一)实验戏剧场景体验的独特性的引入
        1.从一次体验到连续性体验
        2.从静态体验到过程体验
        3.从角色的对立到角色融入
    (二)农业观光园与场景体验研究
        1.农业观光园的场景体验的优势
        2.农业观光园的场景体验的劣势
    (三)农业观光园的场景体验设计原则
        1.以场景的可感知性为媒介
        2.以活动的可参与性为途径
        3.以体验的趣味性为手段
        4.以主体的认同性为标准
        5.以农事活动的可持续性为目标
    (四)农业观光园的场景场景体验设计的方法
        1.了解城市居民的生活愿景
        2.虚设概念场景及角色
        3.场景叠加与情景诱发
    (五)小结
五、玉林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资源
        1.气候资源
        2.土地资源
        3.水资源
        4.植物资源
    (二)人文历史
        1.文化观念
        2.生活方式
        3.社会理想
    (三)农业发展
        1.经济水平
        2.发展趋势
    (四)小结
六、玉林地区的农业观光园的场景体验的景观设计实践
    (一)场景目标选择
    (二)项目概况
        1.区位分析
        2.基址现状分析
        3.建筑现状分析
        4.气候分析
        5.水文分析
        6.日照分析
        7.高程分析
        8.植被分析
        9.旅游资源分析
    (三)前期调研、人群体验需求分析
    (四)场景规划原则
        1.以活动的连续性为设计原则
        2.以体验的趣味性为设计原则
    (五)规划与设计内容
        1.总体布局
        2.功能分区
        3.交通流线组织
        4.服务设施
        5.竖向设计
    (六)效果展示
        1.鸟瞰图
        2.主入口景观
        3.节点效果图展示
        4.主体建筑设计
        5.建筑主视图
        6.建筑左视图
    (七)小结
七、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致谢

(10)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评述
    1.6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第三章 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进程及成效分析
    3.1 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政策梳理
    3.2 天津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历程和成效
    3.3 天津农业科技特派员典型案例
第四章 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绩效调查
    4.1 调查方法及调查对象
    4.2 农业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情况调查
    4.3 农业经营主体接受科技服务情况调查
第五章 影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因素及问题分析
    5.1 影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的因素分析
    5.2 影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的问题分析
第六章 提升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的对策建议
    6.1 拓宽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渠道,优化科技服务人员结构
    6.2 拓展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深化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
    6.3 加大农业科技特派员资金支持,精简经费报销程序
    6.4 健全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政策的落实情况
    6.5 提升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能力,保证科技服务质量
    6.6 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优化科技服务环境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四、有趣的国外农业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 [1]县级科技职能部门在农业发展中的职能创新研究[D]. 张亚明. 延安大学, 2021(12)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休闲农业园儿童自然教育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成都松鼠乐园为例[D]. 董秀维. 西南大学, 2021(01)
  • [4]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Y省农业科学院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研究[D]. 叶颖霄.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6]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靖川.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7]嘉兴市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对策研究[D]. 张淑敏.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1)
  • [8]农业科技型微信公众号版式设计[D]. 刘佳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农业观光园场景体验式景观设计研究 ——以玉林地区农业观光园为例[D]. 庞春青.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天津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调查研究[D]. 王雯毓. 天津农学院, 2020(07)

标签:;  ;  ;  ;  ;  

有趣的外国农业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