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发展思路分析

韶关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发展思路分析

一、韶关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开发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陆惠珍,汪晓琼,陈培兰,叶诗云,林永慧[1](2018)在《韶关市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也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由此产生的能源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共赢发展,关键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绿色转型。本文以韶关市为例,通过对韶关绿色发展绩效的现状分析、韶关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及韶关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设计,为实现韶关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推动韶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高恒冠,陈婉儿,陈文丽[2](2015)在《新常态下韶关旅游业的SWOT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受内外因素综合影响,韶关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缓。SWOT分析显示,韶关旅游业当前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抓住机遇,应对新常态下韶关旅游业的战略性挑战,关系到韶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刘存斌[3](2012)在《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效率与区域效应分析 ——以小陇山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服务业产品(特别是旅游产品)的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逐渐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其发展逐渐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独特形式,是在旅游者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达到愉悦身心和健身养生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生态旅游不仅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生态旅游产业呈现出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因此生态旅游业发展是否有效率是决定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另外,生态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区域效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效应,对区域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陇山林区是甘肃省较早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之一,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对小陇山林区乃至陇东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小陇山林区为研究区域,在对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业及其区域效应的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将定性分析和定量方法相结合,首先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和基于PLS的STIRPAT模型,对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产业发展效率以及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GIS手段,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收入、外汇、产业关联效应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小陇山生态旅游产业的区域效应进行了客观定量分析,基于此,采用社会调查和统计学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区域效应(包括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的社会感知度,进一步对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区域效应进行了主观层面的半定量分析。基于以上分析结论,提出了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期为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产业战略提供参考和指导。(1)研究期间,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TFP指数均大于1,表明各项投入产出和发展配比是有效率的,生态旅游发展处于效率改善阶段。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发展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对外依存度、旅游企业数量和人力资本。其中,对研究区生态旅游发展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对外依存度,旅游企业数量次之,人力资本最小,但三者的影响程度的差别不是很大。(2)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就业效应较为明显,综合就业系数为0.27281,其中,旅游业发展对住宿餐饮的综合就业效应最为明显,其次是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小陇山林区的旅游外汇收入对甘肃省的旅游外汇收入的贡献较大,且对甘肃省的旅游外汇收入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着。小陇山旅游业收入已经成为陇东南地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对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显着,表明直接经济效应较为明显;小陇山地区GDP对小陇山旅游业依赖度大于国家和甘肃省,生态旅游业发展对小陇山林区的间接经济效益也较大。(3)从旅游业与各行业的后向关联系数可以看出,旅游业有较高的消耗系数,说明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的拉动能力较强,有较大的后向关联度,其中旅游业对餐饮、运输和住宿业的直接带动作用大于其他部门;对于前向关联,旅游业的前向关联度比较低,说明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这是由旅游产业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总的说来,旅游业的后向关联大于前向关联,说明旅游业发展对其他产业的拉动能力大于旅游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4)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总体质量得到了显着改善与提升,环境质量出现了集中好转,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在缩小,生态环境的良性演化更加平稳、均衡。小陇山林区旅游业发展与NDVI值存在着负向对应关系,即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负效应,但是这种负效应在不断减弱。(5)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效应社会感知度的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值为3.68,处于较好水平;区域社会文化效应值为3.52,也处于较好水平;区域生态环境效应值为3.45,处于一般水平,这表明:小陇山林区社会公众认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已经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生态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社会公众对其的正向效应的感知水平一般。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总效应值为3.58,出于较好水平,这说明: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区域发展总体上带来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李如艳,王心源,吴立[4](2009)在《明光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与开发保护对策》文中提出明光市地处皖东,生态环境良好,山、水、林等自然景观兼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为了缓解未来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明光市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明光市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对明光市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穆湘兰[5](2006)在《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体验式暑期实践课程设计初探》文中认为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体验式暑期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的一种设想和尝试。它具有情境性、共创性、开放性等特点,是使德育、智育、美育等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

何娜[6](2005)在《以森林生态市为基础的韶关生态旅游之构想》文中认为基于韶关市建设森林生态市的概念、基本条件和要求,依据韶关市生态资源特点,按照开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可将韶关市分为5个森林生态旅游区。

杨朝继[7](2005)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在全球迅速发展,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中,有关生态旅游资源的理论研究很少,理论与实践联系也不够紧密,所以有必要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实现生态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本文选择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客观而全面地分析了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可行性,并对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在述评近年来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并总结了支撑本文的理论观点;第二部分,从区位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三方面探讨了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背景;第三部分,在分析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空间配置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的赋存进行了全面分析;第四部分,在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要求下,系统地论述了甘南州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势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所应采取的战略和模式;第五部分,按照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基本要求,从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企业、社区居民、生态旅游行业、生态旅游者及环境管理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

胡炜霞,张继前[8](2005)在《山西自然生态旅游区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西省不仅是古文物之乡,还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景观。为了促进山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根据旅游区划原则,将山西划分为6个自然生态旅游区和11个亚区,并对其时空发展结构进行了布局规划。

敖惠修,夏汉平,刘世忠,何道泉,任海[9](2001)在《韶关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开发构想》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韶关市资源特点和存在问题 ,提出开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和措施。根据各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特色 ,将韶关市分为 5个森林生态旅游区 ,即西部自然景观区 ;北部特殊地貌区 ;东北部古生物区 ;中部古人类、宗教观光区 ;南部观光农业区

二、韶关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开发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韶关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开发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韶关市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韶关绿色发展绩效的现状分析
    (一) 绿色发展绩效的时间序列分析
    (二) 绿色发展绩效的横向比较分析
二、韶关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
三、韶关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设计
    (一) 财税扶持政策
        1.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2. 完善重点产业 (项目) 扶持政策。
        3.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二) 政府采购制度
        1. 贯彻执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2. 制定完善政府绿色采购相关法规。
        3. 建立绿色采购规范, 完善绿色采购技术。
        4. 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绿色采购意识。
    (三) 环境管制政策
        1. 命令控制政策。
        2. 排污收费制度。
    (四) 科技创新政策

(3)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效率与区域效应分析 ——以小陇山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主要目的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与意义
        1.3.1 主要创新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态旅游内涵
        2.1.1 生态旅游涵义
        2.1.2 理论基础
    2.2 生态旅游发展历程与研究方向
        2.2.1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2.2.2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2.3 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研究进展
        2.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4 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2.5 小结
第三章 小陇山生态旅游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2 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3.2.1 生态旅游资源的结构与特点
        3.2.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3.3 小陇山林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3.3.1 生态旅游开发优势分析
        3.3.2 生态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3.4 小陇山生态旅游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4.1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3.4.2 基于PLS和STIRPAT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小陇山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效应分析
    4.1 旅游业的区域效应的概念与特征
        4.1.1 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的概念界定
        4.1.2 旅游业区域效应的基本特征
    4.2 小陇山旅游业的就业效应
        4.2.1 旅游就业系数传递模式
        4.2.2 小陇山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效应
        4.2.3 小陇山旅游业的综合就业效应
    4.3 小陇山旅游业的创汇效应
    4.4 小陇山旅游的经济收入效应
        4.4.1 小陇山旅游业的直接经济收入效应
        4.4.2 小陇山旅游业的间接经济收入效应
    4.5 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关联效应
        4.5.1 产业关联效应的理论分析
        4.5.2 生态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实证分析
    4.6 发展生态旅游的生态环境效应
        4.6.1 研究思路
        4.6.2 总体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4.6.3 各县区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4.6.4 旅游产业发展与NDVI对应分析
    4.7 生态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的社会感知度分析
        4.7.1 评价因子设定
        4.7.2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4.7.3 评价模型
        4.7.4 生态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的社会感应度评价
    4.8 小结
第五章 小陇山林区旅游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5.1 加快区域旅游政策制定及落实
    5.2 整合区域内部旅游资源,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5.3 加快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5.4 引进专业型管理团队,培养高素质人才
    5.5 实施品牌开发战略,提升旅游知名度
    5.6 小陇山生态环境保护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明光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与开发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明光市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1.1 地文景观类生态旅游资源
        1.1.1 女山
        1.1.2 嘉山
    1.2 水域风光类生态旅游资源
        1.2.1 女山湖
        1.2.2 跃龙湖
        1.2.3 栖凤湖
    1.3 生物景观类生态旅游资源
        1.3.1 老嘉山林场
        1.3.2 鲁山林场
        1.3.3 管店林场
2 明光市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评价
    2.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2.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2.2.1 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山、水、林兼备
        2.2.2 女山区位条件好, 科考和散客旅游具有良好前景
        2.2.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组合具有一定优势
        2.2.4 旅游市场区位和交通优势
3 明光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3.1 加强宣传可持续发展策略, 增强环保意识
    3.2 资源择优, 培育精品
    3.3 市场导向, 统筹协调
    3.4 系统开发, 协调发展
    3.5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5)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体验式暑期实践课程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设计的理论背景
    1.建构主义提供了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2.体验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设计目标
三、课程特点
四、课程的内容和实施过程

(7)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二
    三
    四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旅游研究述评
    第二节 生态旅游资源研究述评
第二章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环境
    第一节 甘南州区位环境
    第二节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形成的人文环境
第三章 甘南州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
    第一节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空间配置分析
    第二节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
    第三节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
第四章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第一节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第三节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功能分区及开发模式
第五章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
    第一节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甘南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实施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韶关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开发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 韶关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结构与特点
    1.1 地貌景观奇特
    1.2 水文景观
    1.3 森林茂密、植被多样, 物种丰富
    1.4 生态农、林业和观光农业景观
    1.5 人文生态景观丰富多姿
        ①古刹、名寺
        ②古生物——恐龙化石群
        ③古人类遗址
        ④历史遗址
        ⑤古建筑
        ⑥瑶寨风情
2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3.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指导思想和原则
    3.2 旅游分区
        Ⅰ. 西部自然景观—森林生态旅游区
        Ⅱ. 北部特殊地貌—森林生态旅游区
        Ⅲ. 东北部古生物—森林生态旅游区
        Ⅳ. 中部古人类、宗教观光—森林生态旅游区
        Ⅴ. 南部观光农业—森林生态旅游区
4 生态旅游开发措施
    4.1 明确方向, 搞好规划
    4.2 开展生态旅游有关内容建设
        ①自然保护区建设
        ②森林公园建设
        ③观光生态农业建设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人员培养
    4.4 开展生态科普工作
    4.5 广集资金, 加大投入

四、韶关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开发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韶关市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与政策研究[J]. 陆惠珍,汪晓琼,陈培兰,叶诗云,林永慧. 智富时代, 2018(05)
  • [2]新常态下韶关旅游业的SWOT分析[J]. 高恒冠,陈婉儿,陈文丽. 韶关学院学报, 2015(11)
  • [3]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效率与区域效应分析 ——以小陇山林区为例[D]. 刘存斌. 兰州大学, 2012(04)
  • [4]明光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与开发保护对策[J]. 李如艳,王心源,吴立.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21)
  • [5]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体验式暑期实践课程设计初探[J]. 穆湘兰. 新余高专学报, 2006(02)
  • [6]以森林生态市为基础的韶关生态旅游之构想[J]. 何娜.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8)
  • [7]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D]. 杨朝继. 西北民族大学, 2005(08)
  • [8]山西自然生态旅游区划[J]. 胡炜霞,张继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05)
  • [9]韶关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开发构想[J]. 敖惠修,夏汉平,刘世忠,何道泉,任海. 热带地理, 2001(04)

标签:;  ;  ;  ;  ;  

韶关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发展思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