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文化选择的反思——马一夫文化哲学导论

儒家对文化选择的反思——马一夫文化哲学导论

一、文化抉择的儒学省思——马一浮文化哲学导论(论文文献综述)

郭泗昌[1](2009)在《马一浮的六艺论及其价值》文中研究表明马一浮是中国二十世纪思想文化史上的着名学者,与其他现代新儒家的先驱人物一样,马一浮的思想也经历过一个由激进到保守、由西学到传统的转变。马一浮自幼受传统的熏陶,青年时亦曾壮怀激烈,去西方追求梦想,后来“知西学之弊”,继而回归传统,最终契心于儒学。马一浮的新儒学研究是以其独具特色的“六艺论”思想为代表,构建了以“六艺论”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体系。其中包含了“六艺该摄一切学术”、“六艺统摄于一心”、“六艺互相统摄”三方面的重要观点。马一浮论证“六艺统摄一切学术”的真正目的,是要发掘并弘扬儒学传统之价值意蕴,进而探寻其现代意义。马一浮的“六艺论”思想对我们思考传统儒学的现代价值及走向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郑晓伟[2](2007)在《马一浮“六艺论”研究》文中指出马一浮是中国二十世纪思想文化史上的着名思想家,现代新儒学的重要学者。他提出了以儒家“六艺之学”统摄天下诸学的主张,建立了以“六艺之学”为主要理论框架的学术统系方式。“六艺论”是马一浮最为重要的思想,代表着他完整而系统的学术观。马先生的新儒学研究是以其独具特色的“六艺论”为代表,其中包含了“六艺该摄一切学术”、“六艺统摄于一心”、“六艺互相统摄”三方面的重要观点。六艺论在学术上主张以儒学为本,统摄与会通其他一切学术;文化上主张以儒学的文化方向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的方向。面对传统文化风雨飘零的惨淡局面,为重新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信心,马一浮悉心发掘并为弘扬儒学传统之现代价值而努力实践。他一生的思想和活动,对现代新儒学的兴起和发展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马一浮“六艺论”的文化哲学思想对于我们思考传统儒学的现代价值及走向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炜[3](2006)在《马一浮的六艺论与诗学思想》文中指出马一浮的思想有两个重心,一为六艺论,一为诗学思想,而后者又是前者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艺论代表着马一浮完整而系统的学术观,这一思想主要由三个命题构成,即“六艺统摄一切学术”、“六艺统摄于一心”、“六艺互相统摄”马之标举六艺论,主张据六艺判教、以六艺统摄一切学术,其目的在借佛家判教之法,应对近代中国的学术分科大势,以坚守重博通重价值的中国学术传统。 复性书院是马一浮六艺论思想的教育实践。复性书院缘起于马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强烈不满;其宗旨为综贯经术、讲明义理,确立六艺之教和复性之旨;其体制则独立于现行学制之外,采用佛教丛林制度,主张政治和经济独立,不为学生规定资格出路。围绕书院的宗旨和体制,马一浮和熊十力发生了激烈论争,熊主张建“国立文哲学院”,使传统儒学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作转化;马主张建“复性书院”,以传统儒学教育弥补现代学校教育之不足。而根据各自办学的经历,马一浮和梁漱溟却得出了完全一致的反思意见,二人都主张必须去除现代学校教育方式,否则儒学教育将成为知识之传授、口头之空谈,从而变得毫无意义。复性书院的创办,为传统儒学教育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极富启发性的意见。 功夫论是马一浮六艺论思想中的修养方法论。马在朱子学的基础上,针对时代病痛,提出读书、穷理、涵养的道德修养功夫。这不仅是一种独创的理论思考,更是他一生道德实践的真实体现。它为儒学的重建指出一个新的向度。 “诗以感为体”,代表了马一浮的诗歌本体论。马认为,诗歌的本体,就是诗人自身的感动,其内容为情与志。感因史(主要是社会政事)而兴起,因玄(主要是心性义理)而校正,而感之深浅则取决于诗人胸襟之大小,感实同于佛教所说的觉。马的诗歌本体论,一方面把传统诗学中关于诗歌本体的讨论明确化和系统化,促进了传统诗学的创造性转化:一方面又融通诗歌创作和道德修习,融通诗学理论和道德哲学,为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型指出向上一路。 “诗教主仁”,代表了马一浮的诗教观。马的诗教观受“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观之影响,顺承其“教化”说的观念而来,并有极大的突破,是对儒家诗教真精神的恢复和重建。

许宁[4](2004)在《文化抉择的儒学省思——马一浮文化哲学导论》文中提出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马一浮的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作出梳理和分析,可以总结出他的理论建构既依傍传统思想资源,又富于浓厚的时代气息。在其哲学文本的表象下隐藏着特有的逻辑构成,展布为从判教论、名相论、心性论、六艺论乃至证人论的马一浮文化哲学的总体进路。

二、文化抉择的儒学省思——马一浮文化哲学导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抉择的儒学省思——马一浮文化哲学导论(论文提纲范文)

(1)马一浮的六艺论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回归儒学之路
    第一节 早年生活及对其思想的影响
        一、家族传统对其思想的影响
        二、早年神童
        三、家庭的变故对其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对西学的向往
        一、新学的兴起引发了浓厚兴趣
        二、留学西方,寻求普遍真理
    第三节 向传统的回归
        一、对西学的批判
        二、对中国文化的推崇
    第四节 以有生之年专研六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六艺论思想研析
    第一节 六艺
        一、六艺之文
        二、六艺之道
    第二节 六艺该摄一切学术
        一、六艺统摄中土一切学术
        二、六艺统摄西来一切学术
        三、六艺统摄佛学
    第三节 六艺统摄于一心
    第四节 六艺互相统摄
        一、六艺互相统摄之命题
        二、六艺互相统摄之理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六艺论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六艺论的价值观
    第二节 六艺论与儒学价值的重建
    第三节 六艺论的现代反思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的思考
        二、六艺论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三、六艺论与价值系统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马一浮“六艺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马一浮“六艺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3 当前学术界对马一浮思想研究的现状
第2章 马一浮“六艺论”思想
    2.1 “六艺论”概念的界定及宗旨
        2.1.1 马一浮对“六艺”的诠释
        2.1.2 “六艺论”之宗旨在于提升人的道德修养
    2.2 “六艺论”的基本内容
        2.2.1 六艺该摄天下诸学
        2.2.2 六艺之道为一切学术之源
        2.2.3 六艺为一心所该摄
        2.2.4 六艺皆相互该摄
    2.3 “六艺论”的文化特征
        2.3.1 “六艺论”以儒家“仁”的思想为核心
        2.3.2 “六艺论”致力于学术济世
        2.3.3 “六艺论”以佛证儒,援佛入儒
        2.3.4 “六艺论”注重践履笃行
    2.4 “六艺论”的价值观
        2.4.1 六艺论的价值观阐释
        2.4.2 六艺论的价值观构成
        2.4.3 六艺论价值观的意义
第3章 马一浮“六艺论”与现代新儒学及其现实意义
    3.1 “六艺论”与现代新儒学
    3.2 “六艺论”的现实意义
第4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马一浮的六艺论与诗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马一浮研究小史
第一章 六艺论的理论建构——马一浮的学术观
    一 六艺
    二 六艺论
    三 判教与分科:六艺论与近代中国的学术分科
第二章 六艺论的教育实践——马一浮的复性书院
    一 缘起:从教育部到复性书院
    二 宗旨:综贯经术、讲明义理
    三 体制:独立于现行学制之外
    四 论争:马一浮与熊十力
    五 反思:马一浮与梁漱溟
第三章 六艺论的致力之方——马一浮的功夫论
    一 性修不二
    二 主敬、穷理、博文与笃行
    三 余论
第四章 诗以感为体——马一浮的诗歌本体论
    一 基本架构
    二 史与玄
    三 感
    四 理论意义
第五章 诗教主仁——马一浮的诗教观
    一 温柔敦厚
    二 诗教主仁
    三 突破
第六章 以诗说法——马一浮的诗歌创作取向
    一 去习复性
    二 理事双融
    三 心忧天下
    四 气类之孤
结语
附录 不开宗派不为师——钱钟书和马一浮的学术态度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文化抉择的儒学省思——马一浮文化哲学导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马一浮的六艺论及其价值[D]. 郭泗昌. 黑龙江大学, 2009(12)
  • [2]马一浮“六艺论”研究[D]. 郑晓伟. 南昌大学, 2007(06)
  • [3]马一浮的六艺论与诗学思想[D]. 刘炜.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4]文化抉择的儒学省思——马一浮文化哲学导论[J]. 许宁.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标签:;  ;  ;  ;  ;  

儒家对文化选择的反思——马一夫文化哲学导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