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党史博才》越办越好

愿《党史博才》越办越好

一、愿《党史博采》越办越好(论文文献综述)

吴健婧[1](2021)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教育主要内容与现实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史珂[2](2021)在《《上海报》的群众动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朱子怡[3](2020)在《老年人非婚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老年人非婚同居指的是年满六十周岁且均无配偶的男女双方不以结婚为目的而在一起共同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发展,老年人非婚同居的现象与日俱增,由此也带来了诸多法律问题。目前,我国相关立法并未针对非婚同居以及老年人非婚同居的问题作出专门规定,法院在处理相关纠纷时,经常会面临法律适用上的各种困难,如难以对老年人非婚同居的法律性质作出准确的界定,在非婚同居的老年人因财产归属、继承和扶养等问题发生纠纷时,其裁判规则也不是很明确,而这无疑是不利于相关纠纷解决的,也不利于老年人的权益保护。老年人非婚同居,主要是为了搭伴养老,避免婚姻关系带来的各种障碍和麻烦,有其各种现实原因和考虑。老年人非婚同居性质上既不属于我国法所规定的事实婚姻关系,也不属于非法同居,而是一种不具有非法性的亟待法律加以调整的“同居”关系。对于这种同居关系,比较法上的调整模式主要有以英国、德国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代表的契约模式,以法国和荷兰为代表的身份模式,以埃塞俄比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和美国华盛顿州为代表的事实状态模式。这些模式在调整非婚同居者之间的财产、继承和扶养等问题时,各有其特点和优势,但也各有其不足。基于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和我国既有立法传统中已有对事实婚姻关系进行调整的经验,我国法宜采用契约模式加事实状态的调整模式来处理老年人非婚同居关系,即在当事人有约定时,从其约定;无约定时,可将同居满两年作为一个分界点,非婚同居时间未满两年的,仅给予当事人最基本的财产方面的保护;非婚同居时间已满两年的,则可以在继承以及扶养义务方面对当事人进行更深层次的保障。以上述规范模式为基础,我国法在调整老年人非婚同居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时,可分别采用以下规则来调整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一,建立以约定财产制为基础,辅以分别财产制为主、共同财产制为补充的非婚同居财产制。同居之前以及同居期间的财产,一般情况下均视为当事人的个人财产。以双方共同生活为目的所购置的财物则视为双方共同共有,但价值特别巨大的除外。双方共同劳动或者投资等所得收益视为双方共同共有。明确当事人同居期间的债务分担问题,若是以双方名义所负债务,则由同居双方共同偿还;若是以一方名义所负债务,则视为该方个人债务,除非其能证明该负债是为了由于维持同居生活或者双方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导致的。第二,规定老年人非婚同居关系中,当事人若是同居期间已满两年,那么就可以拥有酌情分得遗产请求权、租赁房屋的继续承租权、作为遗产的房屋的继续居住权,以及在被继承人无其他继承人时,可以作为最后顺位的继承人继承其遗产的权利。第三,明确规定在老年人非婚同居关系中同居双方互相负有一定程度的扶养义务。鉴于老年人进行非婚同居的特殊目的,可以认为,当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扶养义务是自然存在的,不必为此设置门槛。但若要申请扶养费或者经济帮助,则必须达到双方非婚同居已满两年的时间条件。此外,以上所述的调整方式,当事人都可以在契约中对其进行排除或者变更适用。

陈碧娴[4](2020)在《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家人及亲属的家庭教育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家庭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家庭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形成于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体现家庭教育思想的事例也是数不胜数。而在当下,就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庭教育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上下要学习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家风,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然而,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一些共产党人却存在理想信念缺失、革命精神意识淡化、贪污腐败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家庭教育的缺位。其实,早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已经创制出了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清正廉洁等家庭教育思想,并以此教育出了一代代红色接班人。理想信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凸显着他们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理想信念的治学之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则要注重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以及培养子女的理论素养和认知能力。道德情操是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的根本理念,是体现处世之学和持家之方的重要内涵。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道德情操教育中,需要以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勤俭持家、逊让敦睦、劳动教育为核心内容。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秉公无私、一心为民的政治品格的具体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则更要以执政为民、不搞特权、廉洁自律为价值标准对子女进行清正廉洁教育。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的理论载体,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研究不仅是建设新时代家庭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文化的理论向导,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家庭教育思想的重要一环,还是传承和弘扬党的革命精神、优化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文明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视域下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选择。

屈超[5](2020)在《红军政治教材研究(1927-1937)》文中研究指明武装斗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中国共产党从1927年8月1日南昌首义开始,在革命斗争中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成为其开展武装斗争的主要力量。为了贯彻和落实党的政治建军原则,解决红军队伍存在的各种问题,对红军战士进行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红军部队就编写和使用了政治教材。红军政治教材是在红军的队伍创建、院校开办、政治工作建设、政治理论人才支撑、新闻出版事业建设等一系列客观条件的支持下编撰与出版的。其内容十分丰富,大体可以分为马列主义理论与国际共运知识、党团理论和政治工作知识、土地革命政策与苏维埃政权知识、红军知识和任务工作、国内外革命形势及党的政策知识、以及其它知识等六大类。就红军政治教材整体而言,有政治鲜明、科学理论高、实践应用性强、编撰来源广等特点。作为党对红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红军政治教材在党对红军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成效,不仅巩固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还提高了红军战士的政治觉悟,进而增强了红军队伍的战斗力,对党在新时代的强军事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借鉴。

赵娜娜[6](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赵文琪[7](2018)在《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对中国当今青年教育的发展有着较大的现实启迪作用。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因此,对青年的培养教育以及造就国家栋梁之才就显得十分重要。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优秀的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青年教育思想主要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实现救国救民为目的,是在客观分析我国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现实国情的前提下,紧密联系我国革命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本篇文章内容涵盖了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教育、幸福教育、教育改革等方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研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在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的今天,深入学习和研究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改革、教育公平、拓展素质教育等与青年发展成才密切相关的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王泽珺[8](2018)在《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提高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对构建人类精神家园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作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其主体性的作用在当今社会表现的越发明显。教育是人类社会最为持久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必经之路。自政党和阶级出现后,这种配合统治阶级治理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便应运而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稳定政党与群众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不再创新这种千篇一律的灌输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瓶颈。美育在世界教育方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并持续绽放其独特的魅力。它对人类心灵的塑造和人格魅力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回顾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各个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对美育的作用都十分重视,尤其对青年这一群体来说,具备道德美、行为美、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和科技美,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及社会风气的匡正,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如今,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接受社会主义思维和习惯的重要群体。在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的困境,唯有借助美育才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为更好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将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就显得势在必行。本文在导论的基础上,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从内涵、关系、意义出发,对美育的内涵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进行了细致的论述,详细的说明了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意义,从中探究出二者之间的融合点,得出美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手段。第二章重点从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入手,对当前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并得出原因,虽然二者在高校教育中有一定程度的融合,但仍缺乏实效性的结论。第三章着重探讨了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具体路径。通过对它们融合方式的探究与分析,得出融合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结合美育素材,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之美;借助美育手段,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之美;利用美育特性,塑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互动之美;拓展美育空间,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之美。结语部分主要针对文中所提到的观点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并对未来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景,做出展望。

李超然[9](2017)在《《尚书》中教育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尚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被奉为“五经之首”,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尚书》中教育思想的目的,按作用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慎厥身,修思永”为代表功用性教育目的和以“协和万邦”为代表价值性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确立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尚书》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的目的也不例外,根本上是为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的,但虽如此,其中所体现的自我修身教育、“九德”思想、和谐理念等,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尚书》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九畴”和君臣观为代表的政治观教育、以“德”为代表的道德教育、以“五典”为代表的伦理教育、以“明德慎罚”为代表的法制观教育、以祭祀礼仪和天命观为代表的原始宗教教育、贯穿战争始终的军事教育、以“制礼作乐”为代表的礼乐教育等七部分的内容,为下一步论述《尚书》中教育思想的特点、历史地位和局限性提供了依据,也为论述《尚书》中教育思想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打下了基础。《尚书》中教育思想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教育目的具有双重性、教育对象具有局限性、教育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教育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强制性。《尚书》中的教育思想对儒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思想源头之一,是我国早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尚书》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理论上的局限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育对象的局限性。二是强调贵贱等级制。三是带有一定的迷信思想。四是在教育目的上,重共性、轻个性;在教育方法上,重灌输式教育,轻启发式教育。《尚书》中教育思想的相关内容和方法,可以为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启发。主要表现在:重视道德品质修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强化法制教育,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利用仪式教育价值传承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挖掘礼乐教育的化人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重视军事教育,增加爱国主义情怀;重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汲取《尚书》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

廖华力[10](2017)在《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文中研究指明文学与传媒的“同构”与“共生”是中国近现代以来一种独特而显着的文化现象。周氏兄弟特别是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高耸的山峰,其文学活动一直都与现代传媒不可分离地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正是文学与传媒“同构”与“共生”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最好注脚。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在北方的堡垒”,《晨报》副刊在新文化运动由高潮转向落潮的关键时期,对新文学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与影响,是当时任何一家传媒都无法比拟。《晨报》副刊“黄金时期”的辉煌成就始终离不开周氏兄弟的积极参与与扶持。周氏兄弟在积极参与与扶持《晨报》副刊的过程成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场”,开展自己各具特色的文学活动,并最终以独一无二、个性彰显的文学实绩与文学建树,成功地从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众多文化领袖群像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五四”新文学最耀眼的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双子星”,奠定各自在现代文学版图的应有位置。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同构”与“共生”的历史与事实,不仅为我们完整理解周氏兄弟“五四”时期的文学活动提供一幅清晰的历史图景,创造重新理解与阐释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另一种可能性,也为当代文学与传媒的健康发展留下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论与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指出选择研究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与理论依据。从把现代传媒(以报纸杂志为主要代表)视为作家的“文学场”的理论视野出发,论述研究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互动关系的目的与意义;回顾历史文献,总结研究现状。将周氏兄弟的文学活动放置于中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历史发展格局中,可以清楚地发现他们与现代传媒的“同构”与“共生”意义。正论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晨报》副刊成为周氏兄弟“文学场”的内外因素。一方面,以梁启超、蒲伯英等为领导核心的研究系在政治活动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决心退出政坛,转入文化活动领域。这使得《晨报》及其副刊率先赞助“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研究系参与新文化运动的舆论阵地与舆论权威。《晨报》副刊的办刊定位与发展基调为周氏兄弟选择进入与对其进行改造,提供理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新青年》集团因为内部矛盾、分裂与外部反动势力的迫压而面临风流云散的命运,作为《新青年》轮值主编的李大钊适时转战与改革《晨报》副刊,使得周氏兄弟真正地登堂入室、“走进”《晨报》副刊成为现实。第二章回顾周氏兄弟探寻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场”的历史进程与艰难步履,这是周氏兄弟选择进入与改造《晨报》副刊的内部动因。周氏兄弟从留学日本时期筹办《新生》杂志开始,就梦想拥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场”,但是经过《绍兴县教育会月刊》,直到《新青年》逐渐分裂与转向,周氏兄弟都未曾完全彻底地实现最初的夙愿。周氏兄弟不得不继续探寻与前进的脚步,而在李大钊、孙伏园先后主持下的《晨报》副刊无疑成为周氏兄弟开辟“文学场”的最佳选择。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研究周氏兄弟积极建构“文学场”的具体过程与多种维度。周氏兄弟通过为《晨报》副刊命名(此处特指鲁迅)、指导《晨报》副刊发展、创作与发表文学作品、初步塑造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发起与组织文学论争与批判、培养文学新人、形成文学团体、引导读者阅读与培育读者的新型审美趣味等具体的文学活动与实践,成功开展各自的文学活动,极大推动“五四”新文学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确立自己在新文学领域独特的历史地位与历史贡献。第五章旨在分析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分道扬镳的详细过程与复杂原因。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在紧密携手发展五年多,缔造双方的辉煌成就后,周氏兄弟不得不在1924年10月无可挽回地面临退出“文学场”的历史命运。随着中国时局动荡的不断加剧,各种反动势力益加猖獗,《晨报》副刊在研究系核心人物刘崧生、刘勉己的主持下逐渐地转向,背离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初衷与轨道,丧失蒲伯英、孙伏园主持时期坚持思想自由与理性批判的办报精神与宽容空间;与此同时,周氏兄弟经过十几年的不断积累与发展,在学问、同志、资本、时间、读者、编辑出版管理经验等诸多方面都已具备独立开辟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场”的自信、能力与条件。与逐渐转向反动的《晨报》副刊彻底分道扬镳,开辟全新的“文学场”成为周氏兄弟的必然选择。周氏兄弟也在《语丝》的“文学新场”上又一次成为“新文坛双柱”。结论部分主要阐明现代传媒并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发布平台,仅仅承担传播文学作品的单一功能,它在真实呈现作家身处其中的复杂外部世界、激励与同构作家的文学创作、塑造文学作品的外在表现形态、推动文学作品的经典化、组织文学争鸣与论争、培养文学新人、集结文学队伍与社团、增强成名作家的文学声誉、吸引文学读者与引导读者的阅读审美趣味等多个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仅仅把现代传媒作为文学传媒看待,并不能完全展现它与作家文学活动关系的全体面貌与多样特征,只有把现代传媒看作作家以其为联系纽带从而开展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学场”,才能准确把握现代文学与现代传媒“同构”与“共生”的关系。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携手发展、相互成全的历史事实与历史经验,必将为我们全面理解周氏兄弟“五四”时期完整的文学活动图景提供一种全新的可能。

二、愿《党史博采》越办越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愿《党史博采》越办越好(论文提纲范文)

(3)老年人非婚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二、老年人非婚同居的法律困境
    (一)老年人非婚同居的特点
    (二)老年人非婚同居的定性之困
    (三)老年人非婚同居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之困
        1、财产权利归属问题
        2、遗产继承问题
        3、扶养义务问题
三、老年人非婚同居的法律性质
    (一)老年人非婚同居与婚姻、事实婚姻、非法同居的关系
        1、老年人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区别
        2、老年人非婚同居与事实婚姻的区别
        3、老年人非婚同居与非法同居的区别
    (二)老年人非婚同居的实证法定性
四、老年人非婚同居的比较法规范模式分析
    (一)契约模式
        1、英国的契约模式
        2、德国关于非婚同居的法律制度
    (二)身份模式
        1、荷兰的登记伴侣制度
        2、法国的紧密关系民事协议(PACS)制度
    (三)事实状态模式
        1、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事实伴侣关系制度
        2、埃塞俄比亚的非婚同居制度
    (四)我国的法律规范模式选择
五、老年人非婚同居的权利义务关系建构
    (一)建立非婚同居财产制
    (二)规定老年人非婚同居的遗产继承权
    (三)明确老年人非婚同居中当事人双方的扶养义务
六、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历史与逻辑统一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概述
    2.1 相关概念厘定
        2.1.1 家庭
        2.1.2 家庭教育思想
        2.1.3 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
    2.2 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2.2.1 民族性与革命性相统一
        2.2.2 政治性与先进性相一致
        2.2.3 时代性与廉洁性相融合
        2.2.4 传承性与延展性相结合
    2.3 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的理论溯源
        2.3.1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家庭教育思想
3 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之理想信念教育
    3.1 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
        3.1.1 爱国主义教育
        3.1.2 革命理想教育
    3.2 坚定理想信念的治学之道
        3.2.1 注重理论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3.2.2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2.3 传授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
    3.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之理想信念教育
        3.3.1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3.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3.3.3 理论素养和认知水平教育
4 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之道德情操教育
    4.1 处世之学
        4.1.1 谦虚谨慎
        4.1.2 团结友善
        4.1.3 进德修身
    4.2 持家之方
        4.2.1 崇尚节俭
        4.2.2 艰苦奋斗
        4.2.3 热爱劳动
    4.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之道德情操教育
        4.3.1 勤俭持家
        4.3.2 逊让敦睦
        4.3.3 劳动教育
5 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之清正廉洁教育
    5.1 秉公无私
        5.1.1 不搞特殊
        5.1.2 严守法纪
    5.2 一心为民
        5.2.1 密切联系群众
        5.2.2 为人民服务
    5.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之清正廉洁教育
        5.3.1 执政为民
        5.3.2 不搞特权
        5.3.3 廉洁自律
6 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6.1 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6.1.1 丰富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理论
        6.1.2 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文化建设理论
        6.1.3 发展马克思主义家庭教育思想
    6.2 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6.2.1 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党的革命精神
        6.2.2 有利于优化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文明建设
        6.2.3 推动反腐倡廉建设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红军政治教材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价值
    二、研究回顾与展望
    三、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四、资料、方法和创新处
第一章 红军政治教材编撰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红军政治素质亟待提高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 红军政治教材编撰出版的客观条件
    第一节 红军队伍的创建
    第二节 红军院校的创办
    第三节 政治工作的发展
    第四节 理论人才的支撑
    第五节 出版制度的建立
第三章 红军政治教材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马列主义和国际共运知识
    第二节 党团理论和政治工作知识
    第三节 革命政策和政权建设知识
    第四节 红军常识和任务工作知识
    第五节 革命形势及党的政策知识
    第六节 其它方面的知识
第四章 红军政治教材的编撰特点
    第一节 政治意识鲜明
    第二节 科学理论高
    第三节 实践应用强
    第四节 编撰来源广
第五章 红军政治教材的历史作用及当代启示
    第一节 历史作用
    第二节 当代启示
结论
附录 红军政治教材知见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一、“大跃进”运动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一、“合伙吃饭”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三、粮食大丰产
第三章 一哄而起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二、推广经验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五、食堂化的实质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一、供给制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一、出现问题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第四章 初次整顿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一、整顿人民公社
        二、整顿公共食堂
    第三节 生产救灾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二、救助灾荒队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一、基本概况
        二、初步整顿
第五章 强行恢复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二、反右倾,办食堂
        三、继续“大跃进”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五、反瞒产私分
    第二节 、再次整顿
        一、学习林县
        二、整顿措施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一、保粮运动
        二、安排社员生活
    第四节 生存危机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二、中毒事件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第五节 “渡荒”难度
        一、艰难的维持
        二、保人保畜
第六章 决策解散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第二节 调查研究
        一、群众疾病调查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第三节 决策解散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一、供给不足
        二、分配不均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青年
        1.4.2 教育思想
        1.4.3 青年教育思想
        1.4.4 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
    1.5 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点
    1.7 本文不足之处
2 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
    2.1 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2 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
        2.2.1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2.2.2 杜威相关教育思想
        2.2.3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相关内容
        2.2.4 李大钊相关教育思想
    2.3 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3.1 陈独秀对北大文科教育的改革奠定其青年教育思想的基础
        2.3.2 陈独秀追求进步爱国的实践活动丰富其青年教育思想
        2.3.3 陈独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实践形成其成熟的青年教育思想
3 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青年
        3.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引导和教育青年
        3.1.2 主张“教育救国”,指出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
    3.2 坚持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年
        3.2.1 大力提倡国语教育,重视培养青年爱国心
        3.2.2 积极创办报刊,主张教育为救国服务
        3.2.3 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持续治本的爱国主义观
    3.3 坚持对青年进行职业教育
        3.3.1 提倡“职业主义”,培养务实勤勉精神
        3.3.2 注重实用知识,拓展实际应用能力
        3.3.3 立足社会现实需要,密接教育与社会
    3.4 坚持用正确的幸福观引导青年
        3.4.1 求真务实,奠定人生幸福
        3.4.2 把握时机,追求人生幸福
        3.4.3 强身健体,保障人生幸福
    3.5 陈独秀的青年教育方法
        3.5.1 语言形象生动,以启发青年爱国觉悟
        3.5.2 言传身教,教育青年注重实践
        3.5.3 中西对比,教育青年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
        3.5.4 内外因结合,自主提升个人修养
    3.6 陈独秀青年教育改革思想
        3.6.1 提倡平民教育社会化,注重教育公平
        3.6.2 拓展素质教育,注重人格全面发展
        3.6.3 提倡女性教育,以促进女性实现独立和婚姻自由
    3.7 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的特色
4 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启迪作用
    4.1 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
        4.1.1 传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理论
        4.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教育理论
    4.2 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的现实启迪作用
        4.2.1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对培养当代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启示
        4.2.2 职业教育思想对实现“教育实效”的启迪
        4.2.3 陈独秀青年教育方法对当今教育方法的启迪
        4.2.4 陈独秀教育改革思想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一)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
        (二)现实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与重点、难点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研究的重点
        (四)研究的难点
第一章 美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第一节 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
        一、美育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第二节 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二、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一性
        三、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第三节 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美育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美育奠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基础
        三、美育培养教育主客体的自由创新精神
        四、美育强化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 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依据、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相关思想
        二、西方美育与全面教育的相关理念
        三、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第二节 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实依据
        一、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二、建构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必由之路
        三、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需求
    第三节 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方面
        二、大学生的价值观方面
        三、大学生道德实践方面
        四、大学生审美教育方面
    第四节 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美不足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缺乏与美育的融合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缺乏对美育的认识
        四、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不够完善
第三章 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第一节 结合美育素材,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之美
        一、在内容文本转化中,发挥语言的艺术性
        二、在内容文本转化中,借助案例的艺术性
        三、在内容文本转化中,塑造内容的艺术性
    第二节 借助美育手段,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美
        一、理性教育同感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的和谐统一
        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理性融合
    第三节 利用美育特性,塑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互动之美
        一、发挥美育的自由创造性,推进教育主客体的双向交流
        二、施展美育的形象陶冶性,强化教育主体的榜样作用
        三、运用美育的趣味愉悦性,促进教育客体的主观认同
        四、通过美育的内在渗透性,深化教育客体对同辈群体的影响
    第四节 拓展美育空间,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体之美
        一、结合时代特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
        二、发掘教育资源,美化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尚书》中教育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 《尚书》阐释
2 《尚书》中教育思想的目的
    2.1 价值性教育目的——“慎厥身,修思永”
    2.2 功用性教育目——“协和万邦”
3 《尚书》中教育思想的内容
    3.1 以“九畴”和君臣观为代表的政治观教育
    3.2 以“德”为代表的道德教育
    3.3 以“五典”为代表的伦理教育
    3.4 以“明德慎罚”和“象以典刑”为代表的法制观教育
    3.5 以祭祀礼仪和天命观为主的原始宗教教育
    3.6 贯穿战争始终的军事教育
    3.7 以“制礼作乐”为代表的礼乐教育
4 《尚书》中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4.1 《尚书》中教育思想的特点
    4.2 《尚书》中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4.3 《尚书》中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5 《尚书》中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5.1 重视道德品质修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5.2 强化法制教育,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5.3 利用仪式教育价值传承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
    5.4 挖掘礼乐教育的化人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5.5 重视军事教育,增加爱国主义情怀
    5.6 重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7 强调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5.8 汲取《尚书》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外部条件:《晨报》副刊倡导新文学的动因
    第一节《晨报》副刊历史溯源与内部革新
    第二节《晨报》副刊与蒲伯英的历史贡献
    第三节《晨报》副刊与梁启超的文学观念
    第四节 “五四”文学革命与外部文学生态
第二章 内部动力:周氏兄弟对文学场的上下求索
    第一节 周氏兄弟的初步尝试与《新生》的“未生”
    第二节 周作人的沉潜积累与《绍兴县教育会月刊》
    第三节 周氏兄弟与《新青年》的相互成全
第三章 “一片崭新的文学场”:鲁迅与《晨报》副刊
    第一节 耀眼的呈现:鲁迅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发表
    第二节《阿Q正传》:“同构”与“共生”最成功的典范
    第三节 纸上的论争:鲁迅杂感写作与社会批评
    第四节 “凶猛的闯将”:《晨报》副刊与文学新人
第四章 “自己的”文学场:周作人与《晨报》副刊
    第一节 周作人的贡献与“黄金时期”的《晨报》副刊
    第二节《自己的园地》与周作人的文艺思想及转变
    第三节 读者观念与周作人的表达方式及文章特色
第五章 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双向选择”
    第一节 周作人与被低估的“小半件”旧事
    第二节《我的失恋》与周氏兄弟的无声退场
    第三节 分道扬镳是“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愿《党史博采》越办越好(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教育主要内容与现实启示研究[D]. 吴健婧.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上海报》的群众动员研究[D]. 史珂.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老年人非婚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D]. 朱子怡.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4]中国共产党人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 陈碧娴.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5]红军政治教材研究(1927-1937)[D]. 屈超.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7]陈独秀青年教育思想研究[D]. 赵文琪. 西华大学, 2018(01)
  • [8]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王泽珺.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9]《尚书》中教育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李超然.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10]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D]. 廖华力. 兰州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愿《党史博才》越办越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