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射击目标选择模型分析

坦克射击目标选择模型分析

一、坦克射击目标选择模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1](2019)在《坦克行进间发射动力学分析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战争形式的逐渐改变使得新一代坦克的射击精度、炮口动能、机动能力和使用条件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弹丸穿甲威力的提高,发射载荷、炮口动能和炮口动量均显着增大,火炮的振动特性更加凸显;另外为了适应高机动性的要求,减轻坦克重量并提高坦克的行驶速度,尤其是行进间射击时的行驶速度使得路面对坦克的激励急剧增大。这些都使坦克及火炮的非线性动力学规律越趋复杂,加剧了坦克机动性与行进间射击精度的矛盾。现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已难以破解这种矛盾,迫切需要开展高机动条件下坦克行进间射击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规律及总体性能优化研究。本文以此为背景,以提高坦克行进间射击精度为目标,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有限元方法、智能控制方法、接触碰撞理论及现代优化算法等对坦克行进间射击机电液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高速机动条件下非线性因素影响规律及综合行驶工况条件下的坦克炮结构优化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某坦克多体系统的拓扑结构,基于一定简化和假设,结合射击时的实际受力和运动情况,建立了某坦克行进间射击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柔性体技术描述身管的弹性变形;分别通过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和间隙旋转铰模型表征身管与前后衬瓦间及耳轴与轴承间的接触碰撞关系;参照我国路面不平度分级标准,采用谐波叠加法重构了不同等级的考虑左右履带不平度相干性的三维路面不平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坦克行进间发射动力学规律,并进行了初步的试验验证。基于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建立了垂向稳定控制系统与坦克机械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机电一体化仿真软件Amesim建立了垂向稳定器的液压子系统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垂向稳定器的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子系统模型,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Recur Dyn建立了坦克机械系统模型,有效提高了坦克行进间射击过程的数值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引入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设计了新的坦克垂向稳定器控制器,通过与传统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相比较,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优越性。此外,研究发现坦克行进间耳轴中心角位移与炮口中心角位移并不相同,提出将炮口中心角位移作为误差补偿信号,大幅提高了传统以摇架为稳定目标的坦克垂向稳定器的综合稳定效果。分析了弹丸膛内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间隙圆柱副模型的弹炮刚柔耦合建模方法,引入对微小间隙更具有适应性的基于L-N模型改进的含非线性刚度系数的法向接触力模型,以描述弹炮间接触力的非线性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坦克行进间射击弹丸膛内运动时期身管的动态弯曲及弹炮耦合作用对火炮振动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高速机动条件下,坦克系统非线性现象尤为严重时,坦克行进间车体振动、身管动态弯曲、炮口响应及弹丸运动规律,为新一代高机动、高精度坦克总体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以弹丸出炮口时扰动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综合行驶工况条件下坦克行进间射击高维多目标优化方法。结合坦克行进间发射弹炮耦合动力学模型、分片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及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坦克行进间射击火炮振动的代理模型。基于代理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和潜在最优加点准则,对综合行驶工况条件下坦克行进间射击火炮振动问题进行序列近似优化,在可接受的计算成本范围内,得到了满足实际需要的兼顾各优化目标的优化解,提高了综合行驶工况条件下坦克行进间射击的射击精度。

尹光辉,路鑫鑫[2](2016)在《基于云模型的坦克射击目标选择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现代战斗中大量使用各种先进的武器系统和技术装备,我坦克在战场上面临多种不同种类、不同价值、不同威胁程度的射击目标。然而,战场情形瞬息万变,需要考虑的因素错综复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应用于指挥控制系统的射击目标选择方法来辅助坦克乘员进行射击目标选择。尝试应用构建云模型的方法对坦克射击目标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备选目标的一组排序。

夏嫦娟[3](2015)在《基于OGRE对战场景的三维仿真》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增长、民族富强,世界各国越来越注重军事武装实力。近年来,我国装甲部队的实力迅速发展,但是实车训练的高昂费用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得到重视。同时,坦克装备的多样性,也给坦克驾驶员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尤其在驾驶员训练方面。因此如何改进和完善坦克等机动装备的训练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装甲部队的日常训练中,对反坦克射击场景和坦克控制台漫游场景进行了详细的软件设计和逻辑功能仿真。本课题首先研究了OGRE的特性和技术要点,随后通过OGRE引擎对真实环境、坦克及其内部控制台进行了仔细的三维仿真。同时,在逻辑功能方面,本课题对制导方式进行了设计,模拟了两种常用的制导方式:架束制导及末制导,丰富了模拟训练的真实性。本论文对OGRE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其起源、面向对象特性,着重研究了地形系统、天空效果、动画、粒子系统等,这些特性能帮助本课题较好的完成仿真,这也是选择OGRE作为本论文设计的三维引擎的原因之一。之后本文依照三维场景实现的代码,介绍了其实现原理和设计细节,从而得到了良好的仿真效果。在本论文的后半部分,主要详细解释了逻辑功能的实现过程,和应用原理。通过对本论文的扩展,可实现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各类训练系统中。

黄大山,徐克虎,王天召[4](2013)在《坦克分队火力优化配置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坦克分队信息化程度高、战场地域广阔等特点,依据不同的敌我作战距离将作战过程划分为先期毁伤阶段、火力压制阶段和精确打击阶段。并针对不同作战阶段选定了不同的射击时间及射击条件,建立了3个阶段的火力优化配置模型,使模型更加符合作战实际。

徐大杰,王海春,刘学银[5](2013)在《坦克分队纵深战斗火力对抗建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坦克分队纵深战斗的概念及重要意义。围绕坦克分队火力对抗的要求,针对坦克分队纵深战斗中的特点,从分析发现概率、命中概率、毁伤概率和毁伤流密度入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兰彻斯特平方律方程,深入研究坦克分队纵深战斗火力对抗的战斗效能,确定其交换率和兵力比例。算法简便易行,结构合理,专业性强。结论能够检验坦克分队新型装备的作战效能,符合实际战场需要。

王海春,刘学银,赵健康[6](2012)在《基于公式法的某型水陆坦克海上火力打击效能》文中提出针对某型水陆坦克火力威力和火控系统特点,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陆坦克的火力打击效能。运用公式法,从分析某型水陆坦克海上射击误差入手,结合海上作战环境,研究其命中概率,并结合环境特点,分析条件毁伤概率,确定其对M60A3坦克和工事目标的火力打击能力,得出了水陆坦克的开火距离、弹种选择等相关结果。研究结论为分析火力打击效能提供了较为合理的方法,对于指导某型水陆坦克海上火力运用提供了借鉴作用。

张金龙[7](2012)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手指康复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由于脑损伤及外界运动导致的手指僵硬、痉挛及运动功能障碍等病情愈来愈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医学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辅助训练有助于手指运功功能的恢复,而传统的医师和患者一对一的康复辅助训练存在康复周期长、过程乏味、成本较高及无法进行准确的康复评定等缺陷,研制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手指康复机器人亦显得愈发必要。虚拟现实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融合了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医学图像处理学和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在内的多种先进技术,也已应用于医疗影像、娱乐影视等多个领域。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以很强的逼真度和沉浸感让使用者在愉快的心情下完成特定的任务,同时也能对任务中的信息进行功能强大的全面的分析处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手指康复系统便逐步得到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论文从软硬件和机械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手康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分析了现存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手指康复系统的作用单一、安全性低、结构复杂等缺点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游戏理论和康复评定机理等方案,本论文研制了一种小型轻便、操作简单、融合虚拟现实技术、捏力或握力采集和较准确的康复评定机制于一体的用于临床和家庭治疗的手部外伤后功能康复系统,并通过初步病例实验证实了其康复治疗效果。该系统特点是成本低、易维护、结构简单等,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赵建国,吕新,朱英贵[8](2011)在《基于ADC模型的坦克炮射击效能评估》文中认为运用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方法,综合坦克炮射击的特点,建立完善了适合坦克炮射击效能评价方法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中各有关参数进行了初定,使效能分析的结果更接近实际。

李光辉,盛卫超[9](2011)在《面向作战仿真的坦克炮长瞄准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坦克炮长瞄准模型是坦克火力模型重要组成,直接影响到作战仿真结果的可信性。受到多种随机因素的影响,炮长的瞄准结果往往呈现出不确定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仿真实验建模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坦克炮长瞄准的随机因素以及瞄准结果呈现出的不确定性,建立了炮长射击时的瞄准精度散布模型,并对炮长个体的技能差异进行研究探索,建立了不同炮长之间技能差异的量化描述。在大规模、仿真粒度到作战平台的作战仿真中的应用表明,能较大幅度提高作战仿真的可信度。

卢皓,刘全胜,王帅帅,刘新亮[10](2011)在《基于AHP的某新型坦克射击模拟训练系统成绩评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AHP算法,对某新型坦克射击模拟训练系统成绩评定进行了研究。从新型坦克模拟训练入手,分析了其成绩评定的特点,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了成绩评定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成绩评定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给出了各项分指标的成绩评定方法。结合某次具体训练,用AHP法算出了炮长的综合成绩,能够较好地反映其训练水平。

二、坦克射击目标选择模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坦克射击目标选择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坦克行进间发射动力学分析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坦克稳定器
        1.2.2 弹炮耦合模型
        1.2.3 火炮发射动力学
        1.2.4 火炮结构动力学优化
    1.3 坦克行进间发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研究的技术挑战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坦克行进间发射动力学建模与数值计算
    2.1 某坦克结构拓扑分析
        2.1.1 坦克结构组成
        2.1.2 坦克多体系统建模基本假设
        2.1.3 坦克多体系统结构拓扑分析
    2.2 坦克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建模
        2.2.1 构件建模
        2.2.2 约束建模
        2.2.3 载荷建模
    2.3 路面不平度建模
    2.4 数值计算与初步验证
        2.4.1 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
        2.4.2 数值计算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坦克垂向稳定器机电液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3.1 坦克垂向稳定器的工作原理
    3.2 坦克行进间机电液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3.2.1 液压子系统建模
        3.2.2 控制子系统建模
        3.2.3 机电液耦合动力学建模
        3.2.4 数值计算与分析
    3.3 坦克垂向稳定器自适应鲁棒控制建模与分析
        3.3.1 自适应鲁棒控制原理
        3.3.2 坦克垂向稳定器控制结构改进
        3.3.3 坦克垂向稳定器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
        3.3.4 数值计算与分析
    3.4 控制器炮口误差信号补偿建模与分析
        3.4.1 坦克行进间炮口振动分析
        3.4.2 炮口误差信号补偿建模
        3.4.3 数值计算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坦克行进间射击弹炮刚柔耦合影响分析
    4.1 弹丸膛内运动的受力分析
        4.1.1 重力和重力矩
        4.1.2 燃气作用力
        4.1.3 弹丸前定心部和炮膛间的作用力
        4.1.4 弹带和炮膛间的作用力
        4.1.5 弹丸受到的和外力及力矩
    4.2 弹炮刚柔耦合非线性建模
        4.2.1 接触碰撞的判断
        4.2.2 法向接触力计算模型
        4.2.3 接触摩擦模型
        4.2.4 含间隙弹炮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
    4.3 数值计算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高速机动条件下坦克行进间发射动力学分析
    5.1 高速机动条件下的激励源分析
        5.1.1 路面不平度激励
        5.1.2 液压缸控制力
        5.1.3 射击载荷
        5.1.4 其它激励源
    5.2 坦克车体振动分析
        5.2.1 车体线振动
        5.2.2 车体角振动
    5.3 坦克垂向稳定器稳定效果分析
        5.3.1 PID控制器
        5.3.2 自适应鲁棒控制器
    5.4 弹丸膛内运动身管动态弯曲分析
    5.5 弹丸膛内运动时期弹丸及炮口扰动特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综合行驶工况条件下坦克行进间射击火炮结构优化
    6.1 坦克行进间射击火炮结构优化方法
        6.1.1 代理模型方法
        6.1.2 试验设计方法
        6.1.3 序列近似优化
    6.2 综合行驶工况条件下坦克行进间射击火炮结构优化问题描述
        6.2.1 优化目标数学模型
        6.2.2 设计变量及约束
        6.2.3 优化数学模型
    6.3 坦克行进间射击火炮结构序列近似优化流程
        6.3.1 基于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训练样本库构建
        6.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代理模型建模
        6.3.3 模型验证和评估
        6.3.4 优化解及实际响应计算
        6.3.5 样本点更新
    6.4 优化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基于云模型的坦克射击目标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云模型基本理论
    1.1 云模型概念
    1.2 云模型基本定义
    1.3 逆向云发生器
2 影响坦克射击目标选择的主要因素
3 目标选择方法
4 实例分析
5 结论

(3)基于OGRE对战场景的三维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流三维引擎比较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OGRE三维图像引擎
    2.1 OGRE概述
    2.2 OGRE的核心对象
3 三维仿真技术要点
    3.1 三维模型
    3.2 反坦克射击战地场景
    3.3 粒子系统
    3.4 渲染到纹理用纹理作为渲染目标
4 三维仿真软件设计
    4.1 软件框架结构
    4.2 代码实现
5 功能仿真软件设计
    5.1 反坦克射击模式
    5.2 坦克运动与地形匹配
6 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坦克分队纵深战斗火力对抗建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相关数据提取
    1.1 双方的目标发现概率
    1.2 双方的命中概率
        1.2.1 新型坦克对掩体内T-72坦克的命中概率
        1.2.2 T-72坦克对新型坦克的命中概率
    1.3 双方在命中条件下的毁伤概率
    1.4 双方的毁伤流密度
2 建立双方随机火力对抗的模型
    2.1 基本假设
    2.2 符号约定
    2.3 火力对抗模型建立
3 求解模型及结论
    3.1 最佳兵力比
    3.2 火力对抗结论
4 结束语

(6)基于公式法的某型水陆坦克海上火力打击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射击误差分析
    1.1 射击准备误差
    1.2 射弹散布误差
    1.3 射击误差的中数误差
2 命中概率
3 毁伤概率分析
4 结论

(7)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手指康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3 虚拟现实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手指康复系统虚拟现实设计
    2.1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
    2.2 系统设计
    2.3 软件库介绍
    2.4 本章小结
3 手指康复系统虚拟现实的实现
    3.1 虚拟现实界面简介
    3.2 手势变换游戏
    3.3 坦克射击游戏
    3.4 赛车竞速游戏
    3.5 本章小结
4 手指康复系统机械结构与采集模块的设计
    4.1 设计理念及思路
    4.2 机械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4.3 传感器数据采集
    4.4 本章小结
5 手指运动功能康复评定机制研究
    5.1 康复评定基本概念
    5.2 手指康复评定机制设计与实现
    5.3 初步试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论文和专利情况

(10)基于AHP的某新型坦克射击模拟训练系统成绩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 坦克武器系统模拟训练成绩评定的指标体系
    2.1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1) 系统性原则。
        2) 易量化原则。
        3) 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 以评估过程为主的原则。
    2.2 建立成绩评估的指标体系
3 评定的数学模型
    3.1 成绩评分体制
    3.2 各个子指标的评分
        3.2.1 武器毁伤情况
        3.2.2 射击技能
        1) 瞄准A21。
        2) 跟踪A22。
        3) 测距击发A23。
        4) 弹种选择A24。
        5) 射击反应时间A25。
        6) 射击总耗时A26。
        3.2.3 武器系统操作能力
        1) 操作内容A31。
        2) 操作习惯A32。
        3) 熟练程度A33。
    3.3 应用实例
4 结束语

四、坦克射击目标选择模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坦克行进间发射动力学分析及优化研究[D]. 陈宇.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2]基于云模型的坦克射击目标选择研究[J]. 尹光辉,路鑫鑫.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6(10)
  • [3]基于OGRE对战场景的三维仿真[D]. 夏嫦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5)
  • [4]坦克分队火力优化配置模型[J]. 黄大山,徐克虎,王天召.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3(11)
  • [5]坦克分队纵深战斗火力对抗建模分析[J]. 徐大杰,王海春,刘学银.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3(01)
  • [6]基于公式法的某型水陆坦克海上火力打击效能[J]. 王海春,刘学银,赵健康.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2(05)
  • [7]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手指康复系统研究[D]. 张金龙.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8]基于ADC模型的坦克炮射击效能评估[J]. 赵建国,吕新,朱英贵.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1(11)
  • [9]面向作战仿真的坦克炮长瞄准模型研究[A]. 李光辉,盛卫超. 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 [10]基于AHP的某新型坦克射击模拟训练系统成绩评定[J]. 卢皓,刘全胜,王帅帅,刘新亮. 四川兵工学报, 2011(05)

标签:;  ;  ;  ;  ;  

坦克射击目标选择模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