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美术盘点

2003年中国美术盘点

一、中国艺术大盘点2003(论文文献综述)

齐岩[1](2021)在《萨提亚治疗模式在亲职教育小组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仍然有许多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束缚着我们的教育思想。与此同时,父母在教育子女中,将自身的焦虑、非正向对待生活的态度等以“爱”的名义传递给孩子。由此可见,子女教育问题背后,反应的都是亲职教育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亲职教育问题是当代家庭教育中非常凸显的问题,但在以往研究中,对于亲职教育的研究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从实务角度进行亲职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萨提亚治疗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亲职教育现状和亲职角色履行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通过访谈对亲职教育的现状、亲职角色履行中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亲职自我觉察力较弱、亲职对子女学业过分关注、亲职角色履行中存在错误的教导方式、缺乏正确的沟通技能和亲职自身存在不一致的沟通姿态等问题,是造成家长对亲职角色的觉察较弱、在亲职角色投入中压力过大、对自身亲职角色的满意度较低、无力感较强以及在亲子互动中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对萨提亚治疗模式介入亲职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得出,萨提亚治疗模式可以强化亲职教育的实践操作化,其信念可以有效促进亲职自我成长,萨提亚的一致性沟通可以有效协助亲职角色履行。通过对萨提亚治疗模式介入亲职教育小组的适应性分析得出,萨提亚治疗模式的治疗要素可以有效促进小组目标的实现,且戏剧性较强的技术手法可以有效增强小组活动效果。在实务研究中,笔者通过亲职教育及亲职角色履行的需求分析,开展以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小组活动设计,以小组工作为实践案例,运用小组工作的方式方法、带领技巧及小组评估方法等进行亲职教育的全面研究。并以萨提亚治疗模式中的操作化技巧开展内在冰山模型、沟通姿态、家庭重塑、角色扮演、天气报告、冥想等服务,丰富小组活动方式,促进亲职积极参与,建立小组链接,提升自我价值感,提高沟通能力,转化应对模式。最后从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两个维度对实务过程进行综合评估。从评估结果可以看出,萨提亚治疗模式在亲职教育小组中的运用非常契合,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操作性。亲职在小组中自我价值感得到提高,沟通能力得以提升,且沟通姿态逐步趋向一致性。小组安全的环境和互助支持网络的建立,亦可以推进亲职教育中亲职自身成长和改变,进而促进亲职在角色履行中能力得到提高,亲子关系得以改善。同时笔者进行了社会工作实务反思,在开展小组中,应着眼于服务对象的历程和改变而非“故事”本身;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带领能力有利于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强化小组结束后的家庭实践应用有利于小组成效目标的实现。

陈艳[2](2020)在《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指出当代,新媒体为大众的建筑作品认知更快速、全面、逼真地传输了文化符号,也搭建了更加广阔多样的文化交流载体。建筑的发展一直受传播媒介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使建筑传播内容、方式和传播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也越来越进入了大众的话语。新媒体时代下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在认知途径、认知内容和认知结果上具有哪些时代性特征?建筑与非建筑专业背景的大众对建筑作品的认知特征具有哪些差异?新媒体、传统媒体相比实地参观对大众的建筑认知产生了哪些影响?又该如何提升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通过结合建筑传播学相关理论,笔者从梳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过程模式开始,分析了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外力因素和内力因素,即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媒介刺激。由此引出本文两个主要线索:(1)建筑和非建筑专业人士不同认知主体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主体差异;(2)媒介转述与在地认知不同认知媒介导致认知结果不同的媒介差异。在梳理了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后,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总结了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五个特征变化,即本文的第(3)条线索。然后,结合西安市域范围内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对“主体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结合西安部分具体建筑作品的认知调查,对“媒介差异”下的建筑认知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提出当代影响大众建筑作品认知的现存问题,提出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的两个要点,以及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特点,并从决策者、建筑师、传播媒体和建筑管理者四个角度的“提升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的策略。研究发现,通过媒体转述进行建筑作品认知已是当代大众的主要认知方式,然而当代建筑传播媒介多以“吸引眼球、打造流量”为信息创造动力,使得大众接触到的基本建筑信息不足、片面、夸张、美化甚至曲解。在这个建筑认知过程模式中,决策者、建筑师、媒体和建筑经营管理者都负有一定责任:部分建筑师趁着新媒体之风过于强调自我表达,忽视建筑本身的功能与细节、忽视建筑与城市和本土的关系、忽视建筑文化的考究、缺少与使用者,大众的的交流等;专业媒体在与大众交流时“姿态”较高,可达性又较弱,而非专业媒体则缺乏专业指导,良莠不齐;建筑管理者在线下建筑场地内和线上官方网站上忽视对大众认知途径的搭建……这些都越来越造成建筑行业内外的巨大割裂,以至于面对社会上“奇奇怪怪”的建筑时,建筑行业内外并不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抵制”,给这些建筑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环境。另外,通过对大众建筑认知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尽管通过媒体转述认识建筑已成为主流,但最终都要回归到建筑实地认知体验中,而在实地认知过程中大众最关心的永远是真实的需求,光鲜亮丽的媒体信息都不如用具功能性、实用性、互动性、关注人性、关注场所精神和空间本质营造的建筑美学打动大众。

王珠凤[3](2020)在《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文中提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是伴随着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危机的加重和治理而出现的对西部生态现状进行书写的报告文学。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家们本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描绘地域文学景观的基础上,揭示了文学景观的生态意蕴和西部生态特征所导致的苦难现象继而表达了自己的生态诉求。本论文立足于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文本,采取文本细读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等方法,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试图阐释、归纳、挖掘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生态意蕴、苦难意识、美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除引言部分,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概述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其次介绍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研究现状,最后阐释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第一部分:引入“文学景观”的概念,分析探讨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的文学景观所含有的生态意蕴,以此进一步探析创作者借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的文学景观揭示西部生态危机的目的。第二部分:分析探讨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的西部生态特征,即脆弱性、贫困性所导致的苦难现象,阐释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昭彰的苦难意识。第三部分:分析探讨创作者们在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从探索生态危机根源的角度出发所进行的思索,阐释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者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生态诉求。第四部分:对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进行评价,论述其在生态报告文学地域性上的开拓和图像叙事的文学意义,也揭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当下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不足。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阐明对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研究的意义,陈述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文学价值及现实价值。

刘坤[4](2020)在《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体验与获得的过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开宗明义指出: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以及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语文学科素养的关键。但长期以来的教学惯性以及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致使语文知识点线性排列、分点训练、单篇课文精讲细析,语文课堂教得浅、碎、杂等现象,这使得学生积极经历建构,逐步生成必备能力和品格的学科目标难以真正实现。而单元式整体教学的核心即由零散走向关联,由浅表走向深入,由远离生活需要走向实际问题的解决。2017年秋季统编版语文新教材开始在全国投入使用,以“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形式,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兼顾语文素养的各个方面,为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指向语文素养的单元式整体教学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是素养时代对语文教学形态的一种探索。基于此,本研究以构建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策略为主要目标,对以下问题做出思考与探讨:1.统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哪些方面更有利于开展单元式整体教学?教师是否明晰这些变化?2.小学语文教师能否正确理解、设计和实施单元式整体教学?即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现状如何?3.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单元式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阻碍,缘由何在?4.面对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单元式整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境该如何有效解决?针对以上疑惑,笔者结合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原理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结构主义分析,从理论层面分析单元式整体教学的内涵、特征、价值及实施依据,构建单元式整体教学的分析框架,为本研究研究工具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探析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基本意蕴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入课堂进行实时观察,听取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意见,不断修订和调整本研究的研究工具(问卷、访谈),然后选取四川和重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数据和访谈资料。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教师们对统编教材单元式整体教学的价值认可度高;单元式整体教学设计的整体性良好;部分教师在开展单元式整体教学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在深入探析之下,笔者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单元式整体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大部分教师没有进行单元式整体教学;部分教师对单元式整体教学理解存在片面性;单元式整体教学设计存在随意性;单元式整体教学实施存在表面性。通过对不同教师的深入访谈,本研究发现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情意、教学能力,以及单元式整体教学发展之中的朦胧,统编版新教材带来新的挑战,工具价值的羁绊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单元式整体教学过程中困境的出现。为了解决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单元式整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境,提高教师单元整体教学的能力,笔者主要从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角度出发,提出四点建议:整体关照,素养为本,明晰学习目标与单元主题;整体架构,逻辑关联,明确核心任务与学习活动:创设语文学习与真实生活关联的学习情境,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驱动任务,有效组织言语实践的学习活动;资源整合打开全新的学习空间;综合测评,一体贯穿,巩固习得成果。最后,基于策略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单元为例,编写完整的单元式整体教学案例并分析。

汗左拉·艾则孜[5](2020)在《《智慧树》栏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智慧树》栏目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特点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少儿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是节目主持人在语言运用中形成的各种语言符号及非语言符号特点及语用策略情况的综合表现。少儿节目对象比较特殊,他们主要为幼儿和儿童,智力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并处于语言习得阶段,这使得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有别于成人类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智慧树》栏目自2003年开播以来,便成为少儿节目中的领军者,节目之所以能在诸多少儿节目中成为佼佼者,与该节目的内容、板块构成和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及语用策略密切相关。本文采用统计法和交叉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智慧树》栏目的10期节目内容进行转写、整理、归类并分析。在对大约41600字语料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智慧树》栏目主持人语言符号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特点进行归类并举例分析。其次,对非语言符号中体态语、客体语言、环境语言及场景和道具的运用进行归类并分析。最后,对《智慧树》栏目主持人语用情况中话题推进模式和语用策略情况进行分析。本文参考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智慧树》栏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特点的分析,发现《智慧树》栏目主持人的语言在语音方面,红果果和绿泡泡通过自身的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等语音要素,在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方面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点;在词汇方面,灵活运用语气词、频繁使用感叹词、常用基本词汇,为节目语言的简单易懂提供了基础;在语法方面,句类的选择、重复和省略的使用、口语词汇频率高体现出了少儿节目语言灵活多变的特点;在修辞方面,拟人、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段的使用为节目语言增添了色彩;在非语言符号方面,节目主持人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客体语言、环境语言及场景布置和道具的使用情况等体现出节目主持人善用非语言符号的特点;在语用分析方面,话题推进模式和语用策略情况不同于成人类节目,推进模式独特、语用策略类型丰富。

郭菲[6](2020)在《网络剧的快感生产与异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移动互联时代增加了更多网络视频用户,网络剧产业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网络剧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与之而来的是生活压力与心理焦虑的增长,大众对满足自我解放与快感的娱乐需求显着提高。由于媒介技术的更新,网络剧更贴近了受众的娱乐生活,受众对其展现出了较高的热情,网络剧消遣成为人们日常获取快感的重要方式,快感生产也因而成为网络剧逐利的一大利器。面对网络剧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进行快感生产,让网络剧更好的愉悦受众,进而实现流量变现成了至为关键的一环,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快感的异化问题,网络剧过度追求快感生产,导致受众精神层面的理性缺失及价值观模糊,在审美问题上甚至以快感替代“美感”,使得网络剧走向泛娱乐化、媚俗化的道路,严重影响了网络剧产业的自身发展。本课题将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对网络剧的发展背景、界定、分类及特征进行概述,并从生产主体与受众主体两个维度分析网络剧中的快感生产与接收,并归纳网络剧中的快感表征,最后对网络剧中的快感异化现象进行分析,指出这一现象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张旻雯,张明[7](2019)在《艺术改变社会: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探索之路》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成立于2014年,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一个以学科知识服务社会,推进社会进步和探索创新教育机制的项目执行机构。作为一个与高等院校紧密联系的艺术类协同创新中心,其运营机制、研究方向与发展理念是什么?有着怎样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带着这些问题,本刊对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金江波教授进行了专访。

张巧[8](2019)在《当前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的中国形象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在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因其自身特性成为建构国家形象的绝佳途径。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取材,内涵深厚,制作精良,在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输出中国价值观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建构了良好的中国形象。以当前优秀的三档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代表《朗读者》《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为研究样本,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这类节目建构的中国形象、建构策略以及价值。从一国形象的主要因素来看,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主要着墨于三类“软形象”:中国文化形象、中国社会形象以及中国人形象,以“软形象”构筑中国“软实力”。这类节目选用了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通过艺术化的处理方式直观呈现于受众,并辅之以可说理可动情的听觉要素,为受众和厚重的中华文明之间搭建了沟通对话的桥梁。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还通过加入娱乐元素,以娱乐的天然亲民性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使得承载其上的中国形象具有了进一步被认知和接受的可能。同时,通过仪式感的塑造,借助仪式变“凡俗为神圣”的功能,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实现了情感上的唤醒与勾连,达到价值观的输出、强化和认同,从而有利于实现对中国形象的认同。从国家形象的角度来思考该类节目的价值,很明确地指向了节目的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功能。面临全球化语境和融媒体时代到来的挑战,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应主动求变,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和受众需求,以丰富的节目内涵、创新的节目形式和精良的制作水准保持持久影响力,以文化产品的雄起之姿成为建构中国形象的有生力量。

侯顺[9](2019)在《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影视文化生产活动开始于1895年,经过了 100多年的发展,进入当下的网络时代,传统影视产业升级为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了新的产品和新的现象。网络影视产业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结果,对其进行研究,既有艺术审美价值和理论意义,又有产业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1995年,尼葛洛庞帝在《Being Digital》(《数字化生存》)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趋势和应用,阐明了信息技术、互联网对时代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价值,并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新的思维及生活模式。198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32年过去了,如尼葛洛庞帝预测的一样,互联网给人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生存方式,也对产业经济市场带来升级和变革。本文即是对网络影视产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引入历史学、影视学、传播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视角,采用原理演绎与比较分析、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地梳理了网络影视产业从溯源、萌芽、诞生到发展、壮大的产业基础、时代背景、历史脉络、产业格局等;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比较、总结一般生产规律,总结归纳部分网络影视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中。其中,第二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范畴等基本问题做了交代。第三、四章是历史研究,从历史学角度,追溯传统影视产业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建构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进程。第五、六章是现实研究,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现状格局、典型企业进行具体分析;第七章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明确研究的意义、现状、内容、理论、方法、基本概念及主要创新点等。绪论首先阐释了研究意义,网络影视产业作为网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新兴业态之一,受到网民的高度关注和喜爱,将网络影视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进行研究,对历史学、影视学、产业学、传播学等研究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对网络影视企业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其次,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的主体内容、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进行分析,这是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基本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影视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依赖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影视产业往前发展。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以追溯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关联性,具体的历史阶段表现为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关联,这种关联是网络影视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也促使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协同并轨发展,而与网络影视产业相关的活动及其规律都属于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范围。第三章是对传统影视产业历史发展的追溯,网络影视产业脱胎于传统影视产业,而且在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之后,传统影视产业并未消亡,而是继续发展。本章主要通过追溯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阐明其艺术属性和科技属性等本源性问题。从时间轴来看,影视文化生产活动远早于文化产业概念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产生,在网络科技出现之前,影视艺术的生产活动、产业形态就非常丰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影视娱乐产品。随着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更加明显;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网络影视产业活动,影视产业的科技属性又开始凸显,因此,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研究要从研究传统影视产业开始。同时本章还分析了传统影视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中国共有53处世界物质遗产,和40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这些遗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是具有高价值、稀缺、无法仿制、难以替代的宝贵财富,但是当下的网络影视产业对这些优质资源的利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第四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进度进行了全景性历史建构。通过考量影视文化活动、文化产业、网络技术的产生时间,提出是进入21世纪后,影视产业与网络技术交叉融合到一定程度,网络影视产业才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在2001年8月出现的网络VOD服务,可以视为网络影视产业的萌芽,之后陆续上线众多影视网站,虽然在后期的发展中,网站的盈利方式、业务重点各不相同,但影视制作依然在网站业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8年里,网络影视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梳理我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野蛮生长期、行业调整期、行业发展期、快速成长期四个历史阶段。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发展到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网络大电影、微电影、微电视剧、网络直播等“网生”影视产品是对传统影视产品的发展。而且,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进入更深层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产品新形式出现。第五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市场格局的分析。在发轫之初,乐视、酷6等影视网站争先上线,快速抢占影视资源,经过多次洗牌之后,很多网站悄然退走,只有少数网站在互联网巨头BAT的支持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从整体来看,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在长视频领域形成了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为主的“三国鼎立”格局;在短视频平台领域,则形成了以抖音、快手、秒拍等为主的“战国时代”状态,竞争也异常激烈。与此同时,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网络直播后来居上,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成为中国网络影视行业格局的变量。第六章是选取了网络影视企业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优酷形成了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爱奇艺形成了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腾讯视频形成了围绕细分的泛娱乐生态、乐视视频形成了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芒果TV形成了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快手与抖音短视频形成了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虎牙直播与斗鱼TV形成了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第七章主要研究了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发展对策。当下,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到跑马圈地的行业格局洗牌之后,网络影视企业开始全面竞争。在网络影视产业的后竞争时代,出现了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等趋势。网络影视产业需要在内容制作上求精、资源利用上求深、商业模式上求变、产业格局上求新,才能在泛娱乐时代立于不败之地。1985年,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美国人尼尔·波兹曼出版了他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的《娱乐至死》,书中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预见和担忧,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34年过去了,当时的观众并没有“娱乐至死”,而当下,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又将“娱乐”推向了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征程上,尼尔·波兹曼所担忧的电视时代已过去,但是新的娱乐载体电脑、平板、手机,甚至网络电视,又相继出现,而网络影视生产内容,网剧、微电影、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直播节目等也的确是在推动着人类的娱乐进程,历史似乎依然朝着波兹曼先生设想的“至高至死”的方向发展,娱乐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但“娱乐至死”依然需要避免。因此,尼尔·波兹曼的警示在当下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也要预防这种可能。

李睿哲[10](2017)在《《新周刊》2010-2015“城市新移民”的媒介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周刊》是国内知名的时事生活类杂志,于1996年创刊,出版至今,已成为中国社会变革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其对社会动态的高度敏感和解构社会时惯用的犀利风格,使之亦是中国期刊市场上最具代表性和舆论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城市新移民”是当下社会变革的时代产物,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虽然国内目前对该群体的界定标准尚未统一,但本文选取的群体定义来源于相对具有代表性的科研着作《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城市新移民的崛起》。具体来说,本文援引的“城市新移民”特定群体概念是指,年满16周岁且1980年以后出生,在城市工作、生活而没有取得该城市户籍的中国大陆地区居民。本文开展的实证研究由浅至深、由表及里、纵向深入,从“城市新移民”特定群体概念出发,在媒介现实应用层面观测2010—2015《新周刊》“城市新移民”的媒介形象赋予,得出其生存及生活状态整体逆大于顺、挣扎同奋斗大于享受、生活追求骨感现实、社会心态略偏消极、两辈关系错综复杂等结论,并最终回归到学术研究视角反观既有学术结论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而有的放矢地提出优化学术探讨的方案。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有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

二、中国艺术大盘点200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艺术大盘点2003(论文提纲范文)

(1)萨提亚治疗模式在亲职教育小组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萨提亚治疗模式研究综述
        二、亲职教育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理论支持和基本概念界定
        一、理论支持-萨提亚治疗模式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亲职教育的现状及亲职角色履行中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亲职教育现状分析
        一、被访谈者基本情况
        二、亲职进行子女教育的现状
        三、家长对“亲职教育”的认识理解状况
        四、家长对亲职教育的期望
    第二节 亲职角色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亲职角色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二、亲职角色履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亲职教育需求评估
        一、亲职自我价值感提高的需要
        二、亲职沟通能力提升的需要
        三、亲职不良的应对模式转化的需要
第三章 萨提亚治疗模式介入亲职教育的优势分析
    第一节 萨提亚治疗模式介入亲职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萨提亚治疗模式可以强化亲职教育的实践操作化
        二、萨提亚治疗模式的信念可以有效促进亲职自我成长
        三、萨提亚治疗模式的一致性沟通可以有效协助亲职角色履行
    第二节 萨提亚治疗模式介入亲职教育小组的适应性分析
        一、萨提亚治疗模式的治疗要素促进小组目标的实现
        二、戏剧性较强的技术手法可以有效增强小组活动效果
第四章 萨提亚治疗模式介入亲职教育小组实务过程
    第一节 萨提亚亲职教育小组方案设计
        一、小组成员与目标设定
        二、小组结构与设计逻辑
        三、小组实践思路与小组活动内容
    第二节 萨提亚亲职教育小组的服务过程
        一、在觉察体验中提升自我价值感
        二、在内在转化中提高沟通能力
        三、在家庭重塑中转化应对模式
    第三节 亲职教育小组的服务评估
        一、小组评估方式
        二、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三、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第五章 总结和反思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萨提亚治疗模式与亲职教育小组契合性强
        二、萨提亚治疗模式有效促进亲职角色履行
        三、良好的小组安全环境有利于建立专业信任关系
        四、小组活动有利于亲职互助支持网络的建立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社会工作者应把服务焦点放在历程和改变上而不是故事中
        二、社会工作者带领能力与小组成员的参与动力成正相关
        三、短期教育小组学习效果与实际生活应用成效之间存在距离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亲职教育服务访谈大纲
附录二:亲职教育小组服务效果测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基于传播学的建筑认知
    2.1 建筑传播过程
    2.2 建筑认知过程
        2.2.1 内力因素:认知结构
        2.2.2 外力因素:媒介刺激
        2.2.3 建筑的认知模式
    2.3 建筑认知要素
        2.3.1 传播者系统
        2.3.2 认知途径
        2.3.3 认知主体
        2.3.4 认知内容
    2.4 社会大众认知心理和行为反应
        2.4.1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期待阶段
        2.4.2 对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展开阶段
        2.4.3 建筑作品认知心理的弥散阶段
        2.4.4 建筑作品认知的行为反应
3 媒介影响下建筑认知的发展与变革
    3.1 在地认知
    3.2 媒介转述认知
        3.2.1 语言认知
        3.2.2 图像认知
        3.2.3 拟像认知
        3.2.4 现象认知
    3.3 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特征的变化
        3.3.1 从“独乐”到“众乐”
        3.3.2 从“单向”到“双向”
        3.3.3 从“定时”到“即时”
        3.3.4 从“固定”到“移动”
        3.3.5 从“表面”到“内涵”
    3.4 认知媒介的特征变化
        3.4.1 建筑作品的特征变化
        3.4.2 建筑媒介信息的特征变化
4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研究
    4.1 西安建筑作品的媒介信息概况
        4.1.1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师
        4.1.2 媒体转述中的西安建筑作品
    4.2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整体认知调查
        4.2.1 问卷调查
        4.2.2 认知地图调查
        4.2.3 小结——主体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4.3 西安具体建筑作品的在地认知调查
        4.3.1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4.3.2 陕西历史博物馆
        4.3.3 西安星巴克钟鼓楼店
        4.3.4 西安网红书店
        4.3.5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4.3.6 小结——媒介差异下的认知特征
    4.4 问题总结
        4.4.1 建筑师
        4.4.2 传播媒体
        4.4.3 建筑管理者
5 研究结论
    5.1 新媒体时代客观而理性的建筑认知
        5.1.1 功能、形式与意义的综合考虑
        5.1.2 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
    5.2 新媒体时代大众认知视角下的建筑创作
        5.2.1 创作原则
        5.2.2 创作内容
        5.2.3 创作方式
        5.2.4 创作传播
    5.3 新媒体时代引导大众建筑认知的策略
        5.3.1 决策者
        5.3.2 建筑师
        5.3.3 传播媒体
        5.3.4 建筑管理者
6 总结
    6.1 回顾与总结
    6.2 遗憾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 Ⅰ 图表目录
    附录 Ⅱ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整合分析
    附录 Ⅲ 合作课题研究:媒体转述下的西安建筑作品认知研究
    附录 Ⅳ 西安建筑作品的大众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 Ⅴ 认知地图调查
    附录 Ⅵ 图说建筑师|宣言|建筑&媒体1-2
致谢

(3)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概述
    (二)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目标与方法
        1.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2.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方法
一、文学景观的生态意蕴
    (一)西部自然景观的生态意蕴
        1.严酷的气候
        2.被破坏的自然
    (二)西部文化景观的生态意蕴
        1.历史古迹的生态幽思
        2.宗教中蕴含的生态文化启示
二、西部生态与苦难书写
    (一)生态脆弱性与苦难书写
    (二)贫困恶性循环与苦难书写
三、作家的生态诉求
    (一)对历史的审视
    (二)对现实的批判
    (三)情感诉求:诗意地栖居
四、意义及不足
    (一)文学意义
        1.加强了生态报告文学的地域性
        2.彰显了图像叙事的艺术魅力
    (二)现实意义
        1.对于大众的教育警示作用
        2.对于执政者给出提示和决策参考
    (三)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着作类
    学位论文类
    期刊论文类
    报纸文章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路径
        2.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组元方式的改变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然之困
    (二)核心概念界定
        1.整体教学
        2.单元式整体教学
    (三)文献综述
        1.单元教学的起源和发展研究
        2.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相关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2.研究的重难点
        3.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一、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二)加涅教学设计原理
二、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基本意蕴
    (一)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内涵
    (二)单元式整体教学与单篇教学、主题式单元教学的比较
    (三)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特征
        1.整体关联性
        2.阶层递进性
        3.创造重构性
    (四)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价值
        1.有助于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五)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现实依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2.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结构和编写特点
    (六)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分析框架
三、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现实考察及缘由探析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的选取
    (二)调查工具的设计
        1.问卷的编制
        2.访谈设计
    (三)数据与分析
        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统计
        2.调查对象进行单元式整体教学情况分析
    (四)调查结论及其深入探讨
        1.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成效
        2.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困境的具体表现
        3.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困境的缘由探析
四、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策略
    (一)整体关照,素养为本,明晰学习目标与主题
    (二)整体架构,逻辑关联,明确核心任务与学习活动
        1.创设语文学习与真实生活相关联的学习情境
        2.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驱动任务
        3.有效组织言语实践的学习活动
    (三)资源整合打开全新的学习空间
    (四)综合测评,一体贯穿,巩固习得成果
五、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一)整体关照,素养为本,明晰学习目标与主题
    (二)整体架构,逻辑关联,明确核心任务与学习活动
    (三)综合测评,一体贯穿,巩固习得成果
结语
    (一)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策略研究的反思
        1.单元式整体教学在不同学段和不同类型单元中的适用性
        2.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破与立”
    (二)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策略研究的总结
        1.研究结论
        2.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智慧树》栏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1.1 研究目的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外语言风格的研究综述
        0.2.2 国内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
        0.2.3 少儿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研究综述
    0.3 研究方法
    0.4 语料来源
    0.5 创新之处
第1章 《智慧树》栏目概述
    1.1 《智慧树》栏目介绍
        1.1.1 《智慧树》栏目版块构成
        1.1.2 《智慧树》栏目人员构成
    1.2 《智慧树》栏目主持人特征分析
        1.2.1 特殊的角色定位
        1.2.2 个性化的语言
        1.2.3 儿童化的形象
第2章 《智慧树》栏目主持人语言符号特点
    2.1 语音要素及其特点
        2.1.1 停顿的使用
        2.1.2 重音的使用
        2.1.3 语调的使用
        2.1.4 语速的使用
    2.2 词汇要素及其特点
        2.2.1 灵活运用语气词
        2.2.2 频繁使用感叹词
        2.2.3 常用基本词汇
    2.3 语法要素及其特点
        2.3.1 句类的选择
        2.3.2 重复的使用
        2.3.3 省略的使用
        2.3.4 口语化程度高
    2.4 修辞要素及其特点
        2.4.1 拟人的使用
        2.4.2 比喻的使用
        2.4.3 对比的使用
        2.4.4 夸张的使用
第3章 《智慧树》栏目主持人非语言符号特点
    3.1 体态语的运用
        3.1.1 面部表情
        3.1.2 身体姿势
    3.2 客体语言的运用
    3.3 环境语言的运用
    3.4 场景布置及道具的运用
第4章 《智慧树》栏目主持人语用分析
    4.1 《智慧树》栏目话题推进模式分析
        4.1.1 话题的开始
        4.1.2 话题的推进
        4.1.3 话题的结束
    4.2 《智慧树》栏目主持人语用策略分析
        4.2.1 语用策略的定义
        4.2.2 语用策略的功能
        4.2.3 《智慧树》栏目语用策略种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智慧树》栏目节目内容
附录B 十期《智慧树》栏目的转写语料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网络剧的快感生产与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框架
第1章 网络剧概述
    1.1 网络剧的背景
        1.1.1 传播环境的嬗变
        1.1.2 消费文化的助推
        1.1.3 青年亚文化的标出
    1.2 网络剧的界定与分类
        1.2.1 网络剧的界定
        1.2.2 网络剧的分类
    1.3 网络剧的特征
        1.3.1 灵活的制播模式
        1.3.2 广泛的制作主体
        1.3.3 活跃的受众互动
第2章 网络剧的快感生产逻辑
    2.1 生产主体的利润追求
        2.1.1 金融经济
        2.1.2 文化经济
    2.2 受众的快感诉求
        2.2.1 解放感性快感
        2.2.2 缓解心理压力
第3章 网络剧中的快感表征
    3.1 视觉的快感
        3.1.1 打造视听盛宴
        3.1.2 隐私窥欲的满足
    3.2 游戏的快感
        3.2.1 实现反叛式玩家挑战
        3.2.2 体验解密式悬疑推理
    3.3 狂欢的快感
        3.3.1 角色的加冕与脱冕
        3.3.2 轻松的戏谑与暗讽
第4章 网络剧中的快感异化及其引导建议
    4.1 网络剧中的快感异化症候
        4.1.1 快感泛娱乐化
        4.1.2 快感模糊价值
        4.1.3 快感替代美感
    4.2 引导建议
        4.2.1 纠偏过度娱乐
        4.2.2 注重价值引领
        4.2.3 提升受众审美素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艺术改变社会: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探索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艺术:以“地方重塑”为核心
二、都市手工艺:以“都市”为名, 以“品牌”为驱的非遗跨界创新
三、城市会展:资源运作的平台
四、人才培养:以社会实践为特色
结语:探索与发展

(8)当前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的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一章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与中国形象
    第一节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
        一、概念界定
        二、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勃兴的原因
    第二节 中国形象的影视化传播
        一、电视与中国形象
        二、综艺节目的优势
第二章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建构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中国文化形象
        一、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东方大国
        二、谦和有礼雍容典雅的礼仪之邦
    第二节 中国社会形象
        一、开放包容的和谐中国
        二、安定繁荣的强盛中国
    第三节 中国人形象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拥趸传承者
        二、主流价值观的践行者
        三、诗意美好生活的追求者
第三章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中国形象建构策略
    第一节 中国形象的符号化呈现
        一、视觉符号:中国形象的具象感知
        二、听觉符号:中国形象的情感唤醒
    第二节 中国形象的娱乐性表达
        一、名人参与
        二、游戏竞技
        三、故事猎奇
        四、技术崇拜
    第三节 中国形象的仪式化传播
        一、节目流程的仪式感
        二、场景的仪式感
        三、言语上的仪式化
第四章 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建构中国形象的价值
    第一节 文化认同功能
        一、集体记忆的唤醒与建构
        二、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自强
    第二节 意识形态功能
        一、教化和规训大众
        二、提升国家软实力
余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一、论文特色
        二、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一、基本理论
        二、相关概念
第二章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历史关联
        二、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现实关联
    第二节 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互动融合
        一、“相加”: 影视资源的网络平移
        二、“相长”: 影视产业的全面变革
        三、“相融”: 影视产业的破壁融合
    第三节 网络影视产业的问题阈
        一、网络影视产业研究对象及范围
        二、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本体
        三、网络影视产业特征
第三章 中国传统影视产业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 传统影视产业发展历程
        一、传统影视产业的史料梳理
        二、作为文化产业的影视产业
    第二节 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
        一、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现状
        二、传统影视产业在文化资源利用上的不足
    第三节 推进影视产业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一、资源基础论的基本观点
        二、借助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影视产业发展
第四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建构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演进轨迹
        一、野蛮生长期(2001年一2007年):抢占市场
        二、行业调整期(2007年一2009年):优胜劣汰
        三、转型发展期(2009年—2014年): 资本入局
        四、快速成长期(2014年—至今): 破壁融合
    第二节 网络影视产品新形态的特征辨析
        一、网络大电影: 叙事结构多样化与游戏色彩
        二、网络直播: 社交媒体语境下的全景敞视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机遇
        一、国家推动科技发展
        二、VR技术带来的机遇
第五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整体情况
        一、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持续成长
        二、中国网络影视企业运营平台类型
    第二节 网络长视频领域的“三国鼎立”
        一、长视频平台概览
        二、长视频市场上的“三国鼎立”
        三、长视频市场形成“头部效应”
    第三节 网络短视频领域的“战国时代”
        一、短视频平台概览
        二、短视频市场“战国时代”
        三、短视频内容格局: MCN成新风口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的变量
        一、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
        二、直播平台后来居上
        三、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
第六章 中国网络影视企业典型分析
    第一节 长视频领域的“优爱腾”模式
        一、优酷: 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
        二、爱奇艺: 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
        三、腾讯视频: 围绕平台细分的泛娱乐生态
        四、“优爱腾”模式比较
    第二节 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
        一、乐视视频: 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
        二、芒果TV: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
        三、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比较
    第三节 短视频和直播视频模式
        一、快手与抖音: 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
        二、虎牙与斗鱼: 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
        三、主播之争与主播合伙人模式
第七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一、管理机制不顺
        二、财政投入不足
        三、发展战略同质
    第二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家政策营造良性发展环境
        二、科技发展带来新增长点
        三、资本注入成为强大助力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
        一、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
        二、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
        三、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
        四、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
        五、业务布局趋向融合跨界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对策
        一、管理机制上求进
        二、资源利用上求优
        三、内容制作上求精
        四、商业模式上求变
        五、产业布局上求新
结语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进入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
        二、网络大电影等“网生”产品属于影视产品
        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是网络影视产业的优质资源
        四、优质网络影视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五、网络影视企业发展需要求精、求深、求变、求新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泛娱乐”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影响研究
        二、“大数据”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新周刊》2010-2015“城市新移民”的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城市新移民”的群体界定及其与相关群体间的联系
    第一节“城市新移民”的概念说明与该群体样本选取标准
        一、概念出处
        二、群体定义
        三、学术视角下“城市新移民”的群体特性
        四、特定群体样本选取标准说明
    第二节“城市新移民”与“青年群体”的研究关联
        一、“青年群体”的概念说明
        二、“城市新移民”与“青年群体”的共性
        三、“城市新移民”与“青年群体”的差异
    第三节 引入“青年群体”作为参照量的研究设计
        一、由特定群体概念作为取样标准导致的研究困境
        二、针对研究困境采取的解决方法
        三、以“青年群体”作为参照量进行取样的说明
    第四节 有关样本中涉及“报道主体”的解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周刊》中“青年群体”和“城市新移民”的媒介呈现外观
    第一节 总体样本概述与样本类目构建
        一、总体样本概述
        二、样本类目建构
    第二节“城市新移民”和“青年群体”涉及话题的关联比对
        一、二者主要涉及的话题
        二、二者涉及话题出现频次比对
        三、二者所涉话题的关联性分析
    第三节“青年群体”与“城市新移民”的媒介呈现外观综述
        一、“青年群体”与“城市新移民”的媒介外观比对
        二、二者媒介呈现外观与学术视角下“城市新移民”群体特性的比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周刊》中“城市新移民”的媒介价值标签
    第一节 媒介价值标签的赋予和表达:“城市新移民”的个体印象
        一、记录个体印象的文本体裁
        二、个体印象下的媒介价值标签
        三、个体印象下文本体裁与群体价值标签的大致对应关系
        四、个体印象下各文本体裁的价值表达效用
    第二节 媒介价值标签的赋予和表达:“城市新移民”的群体印象
        一、记录群体印象的文本体裁
        二、群体印象下的媒介价值标签
        三、群体印象下文本体裁与群体价值标签的大致对应关系
        四、群体印象下各文本体裁的价值表达效用
    第三节 个体印象与群体印象在促进“城市新移民”媒介价值表达中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周刊》中“城市新移民”的媒介话语表达
    第一节 群体媒介话语表达的类型与频次
        一、群体话语表达的涵盖类型及取样说明
        二、各媒介话语表达类型的出现频次
    第二节 群体话语表达中涉及的媒介话题
    第三节 人口统计学视域下群体话语来源的构成
        一、群体话语来源与“居住城市”的关联
        二、群体话语来源与“职业”的关联
        三、群体话语来源与“工资收入”的关联
        四、群体话语来源背后的媒介把控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新周刊》“城市新移民”的媒介形象到该群体的概念性回归
    第一节 《新周刊》“城市新移民”媒介形象的综合反馈
        一、依据“城市新移民”媒介价值标签的赋予和表达
        二、依据“城市新移民”的媒介话语表达
    第二节 同期同类型杂志中《新周刊》群体形象的塑造特色及其客观程度
        一、同期同类型杂志中特定群体相关报道的取样说明与各杂志特色
        二、同期同类型杂志中“城市新移民”的媒介形象统计
        三、同期同类型杂志中《新周刊》“城市新移民”形象的塑造特色
        四、同期同类型杂志中《新周刊》“城市新移民”形象的客观程度
    第三节 群体概念性回归:学术视角下“城市新移民”研究的局限性反思
        一、学术研究和新闻传媒关于“城市新移民”群体探讨的分水岭
        二、学术研究和新闻传媒在群体探讨中存在分水岭的原因
        三、学术视角下特定群体概念自身的局限性及相关改进思路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中国艺术大盘点2003(论文参考文献)

  • [1]萨提亚治疗模式在亲职教育小组中的实践研究[D]. 齐岩.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2]当代建筑作品大众认知研究 ——以西安为例[D]. 陈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D]. 王珠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小学语文单元式整体教学的策略研究[D]. 刘坤. 西南大学, 2020(01)
  • [5]《智慧树》栏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研究[D]. 汗左拉·艾则孜. 新疆大学, 2020(07)
  • [6]网络剧的快感生产与异化研究[D]. 郭菲. 南昌大学, 2020(01)
  • [7]艺术改变社会: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探索之路[J]. 张旻雯,张明. 装饰, 2019(07)
  • [8]当前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的中国形象建构[D]. 张巧. 吉首大学, 2019(02)
  • [9]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D]. 侯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新周刊》2010-2015“城市新移民”的媒介形象研究[D]. 李睿哲. 黑龙江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2003年中国美术盘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