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张昭军[1](2022)在《学科·构成·取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史研究之省思》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文化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学科建设上,以研究室、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为依托,组建了成规模、较稳定的学术队伍;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创办专业期刊、出版学术丛书等形式,实现了科学研究的自主化和制度化。学科结构上,逐步形成了以思想文化史为主干、学术文化史和社会文化史为主枝、新文化史为生力军的学术格局。问题意识和研究取向上,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启蒙,到90年代的回归传统,再到21世纪的文化重建和文化复兴。40多年来文化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基石。

鲁煊,张娟[2](2022)在《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壮族传统饮食文化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既为壮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现代化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创新机遇,也为其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全新机遇。没有壮族传统饮食文化自信的建立,其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基于壮族饮食文化与文化自信,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一植根与五结合"的具体措施,从而推进壮族传统饮食文化现代化。

马永庆,肖霞[3](2022)在《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和丰富》文中提出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和丰富是历史的客观必然。从传统美德与现代化的关系、传统美德本身的性质、现代社会发展和道德完善的需要等视角加以分析,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和丰富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和丰富需要从天人关系、社会利益关系调节、政德建设、规则意识养成等方面加以把握,其中需要注意完善与发展、多重依据标准之间、原则性与灵活性等关系的处理。

李闫如玉,朱康有[4](202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路径新探》文中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事关中国现代化整体进程。解决好"双创"问题,要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立足点,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尺度,把准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方位;要阐发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丰厚资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土壤;要巩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深刻领会,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科学理论的有机融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阐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实现路径与逻辑机理进行深入探索,是"双创"理论与实践在新时代取得与时俱进成果的先导。

宋才发[5](2022)在《党引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中国式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内在互动性,彼此之间具有相互塑造和映照的内在互动机理,回应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然要求。经济现代化建设、政治现代化建设和文化现代化建设,是党引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三大重要任务。在经济现代化建设方面,全体人民摆脱贫困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坚实基础,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必须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践行体现人民民主政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文化现代化建设方面,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适应人类文明新形态,构筑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李阎[6](2021)在《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向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庚香,尹全海,张新斌,李龙,王明钦,岳鹏星[7](2021)在《现代化视域下中原学发展与未来走向(笔谈)》文中指出主持人语:2021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和国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荣光、在胜利实现我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史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击鼓催征,带领中国人民再次踏上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的赶考之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发展阶段。实践的发展进步需要理论的跟进和总结,理论的深化提升引领实践的开拓和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社科理论工作者应积极响应,超前思考,主动谋划,努力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和地方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撑。为此,在中原学从提出到发展已走过6年多时间的今天,在中原学从刚提出不被大家所熟悉,到今天已经广受欢迎并成为河南地方学研究中的"显学"的当下,在河南社会科学杂志社的组织下,我们约请了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庚香研究员、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尹全海教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张新斌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李龙副研究员、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王明钦教授和岳鹏星老师共同围绕"现代化视域下中原学发展与未来走向"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并形成本组笔谈,以期对中原学内涵和外延问题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为"出彩河南"建设添砖加瓦。主持人:李庚香

杨海文,张倩[8](2021)在《传统与现代双向反思中的思想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宗桂教授在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反思中,从中国古典哲学研究入手,拓展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探讨,升华到中华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努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之道。他批判性地总结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创造性地提出近现代中国的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路径及其历史经验,前瞻性地阐发了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愿景。为中华之崛起而研究,阐旧邦以辅新命是他的文化自觉。从传统观照现代、从现代审视传统,在守成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自觉拥抱世界文明,关注学术动态、重视原始文献,道法自然做为己之学、臻于至善当现代公民,是他鲜明的治学风格和基本的价值取向。

陈先达,臧峰宇[9](2021)在《学术自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百年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之作为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指导方针,这既是一个理论原则,也是一个实践原则。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是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学术自觉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本对话围绕学术自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百年探索而展开,从中可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要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加强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研究,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马永庆[10](2021)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生成》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发展的精神源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就是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代化实现有机衔接,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适应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自身的优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二者具有内在相连性;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深化的历程。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学科·构成·取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史研究之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文化史的学科化进程
    (一)20世纪后20年
    (二)21世纪前20年
二、学术格局与成就
    (一)学术格局之构成
        1. 思想文化史是40多年来文化史研究的主干
        2. 学术文化史和社会文化史是40多年来文化史研究的两大主枝
        3. 新文化史是21世纪以来文化史研究的生力军
    (二)学术成果举隅
三、问题意识与研究取向
    (一)20世纪80年代:文化批判与思想启蒙
    (二)20世纪90年代:回归传统与文化认同
    (三)21世纪:文化重建与文化复兴

(2)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壮族传统饮食文化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壮族饮食文化与文化自信
    (一)壮族饮食文化
    (二)文化自信
    (三)文化自信与壮族传统饮食文化现代化的关系
三、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内涵
    (二)优秀的壮族传统饮食文化是现代化的核心
    (三)现代化发展是壮族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文化自信推进壮族传统饮食文化现代化
    (一)将壮族传统饮食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
    (二)坚持科学性与培育现代观念相结合
    (三)做好保护性开发与把握文化发展方向相结合
    (四)落实综合实施与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相结合
    (五)注重对外传播力塑造与讲好壮族传统饮食文化故事相结合

(3)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和丰富(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完善和丰富的可能性
二、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完善和丰富的主要方面
三、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完善和丰富需关注的几个关系
    第一,完善与发展的关系。
    第二,完善依据的多重标准之间的关系。
    第三,完善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路径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历史方位
    (一)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立足点
    (二)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尺度
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丰厚资源
    (二)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土壤
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阐释
    (一)加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理论的有机融合

(5)党引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式现代化基本含义诠释
二、建设高标准中国经济现代化
三、铸就高质量中国政治现代化
四、打造高品味中国文化现代化

(7)现代化视域下中原学发展与未来走向(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构建中原经济学,奏响“新中原中心论”时代最强音
    一、全面把握中原经济学提出的新时代背景
        (一)站位全国,“新中原中心论”呼之欲出
        (二)着眼未来,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擘画
        (三)立足河南省情,中原经济学必须解决河南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深刻理解中原经济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一)中原经济学的概念
        (二)中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擘画中原经济学未来发展
        (一)打造新时代中原经济学专家学者群
        (二)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原经济学理论体系,努力推出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经济学力作
中原学的研究旨趣
    一、中原学之性质
    二、中原学之问题意识
    三、中原学之研究内容
    四、中原学之研究方法
中原学研究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中原学研究与取得的成果
    二、中原学研究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中原学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二)中原学和哲学流派的关系
        (三)中原学与洛阳学、炎黄学、黄河学的关系
    三、中原学研究的重点
    四、中原学需要强化的着力点
中原学之夏文化研究的思考——从三星堆的考古发现谈起
    一、三星堆新发现引起关注
    二、三星堆新成果带来考古之问
    三、三星堆关注热凸显河南夏文化考古工作短板
    四、三星堆考古给河南夏文化研究的启示
形塑共同体: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的内在耦合性研究(1)
    一、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的地域耦合性
    二、中原学的文化研究指向与黄河文化的耦合性
    三、中原学学科建设与黄河文化研究的路径耦合性
    四、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互为张力,同频共振
    五、结语

(8)传统与现代双向反思中的思想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辛勤耕耘结硕果
二《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热”中的“冷”思考
三《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文化“冷”中的“热”展望
四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哲学省思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六并非结语的学术感言

(9)学术自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百年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党百年与马克思主义 哲学中国化
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注入 新的活力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实践逻辑

(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历史的发展逻辑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证成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科·构成·取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史研究之省思[J]. 张昭军. 晋阳学刊, 2022(01)
  • [2]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壮族传统饮食文化现代化研究[J]. 鲁煊,张娟.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2(01)
  • [3]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观念的完善和丰富[J]. 马永庆,肖霞. 山东社会科学, 2022(01)
  •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路径新探[J]. 李闫如玉,朱康有. 理论视野, 2021(12)
  • [5]党引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J]. 宋才发. 党政研究, 2022(01)
  • [6]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向度研究[D]. 李阎. 河北大学, 2021
  • [7]现代化视域下中原学发展与未来走向(笔谈)[J]. 李庚香,尹全海,张新斌,李龙,王明钦,岳鹏星. 河南社会科学, 2021(12)
  • [8]传统与现代双向反思中的思想文化研究[J]. 杨海文,张倩. 哲学探索, 2021(02)
  • [9]学术自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百年探索[J]. 陈先达,臧峰宇.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1
  • [1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生成[J]. 马永庆.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标签:;  ;  ;  ;  ;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