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报刊素质教育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报刊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高校校报如何更好地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樊晓丽[1](2018)在《宣传、教育与动员:建国初期高校校报之功能与特色研究 ——以《新厦大》(1950-1960)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高校校报,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其诞生就承载起传播新学的重要使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性质和高等教育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校报作为新闻宣传的重要工具,受到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的重视。这一时期的高校校报,成为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的机关报,并担负起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协助新民主主义运动在高校顺利开展的重要使命。然而,从目前可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学界对这一时期高校校报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又呈现出怎样的特色等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笼统的,既缺乏历史的维度,又缺少各校校报的差异性。本文从历史的维度出发,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厦门大学创办的校报——《新厦大》为例,以校报区别于其他报刊的独特规律为依据,结合其创刊的历史背景,分析该报所刊载的新闻报道,探讨建国初期高校校报的功能与特色,一方面,以期能够丰富当下对建国初期校报的研究,另一方面,就《新厦大》在办报中的得失予以总结,为当下高校校报建设提供借鉴。整篇论文,第一部分是本研究的问题起源、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的论述。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新厦大》之前的厦大校报、《新厦大》的创办背景,《新厦大》的编辑方针、版面安排、出版发行、通讯员队伍建设等,以期对《新厦大》做出较为全面的介绍。第三部分是对党委领导下的《新厦大》刊载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并结合个案就其在巩固国家政权、协助推动新民主主义建设、动员师生参与政治运动等方面所发挥的功能和呈现的特色予以总结归纳。第四部分则为评价部分,结合该报在这一时期内的表现,反思其得失的原因。第五部分为总结部分,就前文对《新厦大》做出的研究予以总结。

王梦景[2](2018)在《高校校园媒体的教育服务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媒体越来越多的融入了大众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校园媒体逐渐成为了大学校园和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校校园媒体的服务于教育的质量,对提升教育水平,提高高校建设方方面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就从不同的几个层面对提升高校校园媒体的教育服务质量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并对怎样提升它的教育价值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论文的第一部分,是高校校园传媒的概述,介绍了高校校园媒体的概念和功能。第二部分,通过数据统计、访谈、个案等方法对现在大学校园中对校园媒体的运用情况进行了了解,从中发现校园媒体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访谈法是在直接与高校媒体的受众和在校大学生的交流中,分别了解他们对高校校园媒体的看法,从而思考校园媒体的教育功能;数据统计是将校园媒体发布的内容进行分类和统计,并对其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对校园媒体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得出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是针对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建议。为了使校园传媒教育功能得到深化利用和发展,需要提高校园媒体传播者、传播对象的认识和素养,改进传播内容、传播方式,改善传播的环境、健全管理体系。从教育发展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趋势来看,高校校园媒体的教育价值还有更广泛开发的空间。

王向珍,贾彩彩,周玲微[3](2016)在《高校校报副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创新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部门的机关报,被誉为党委在高校思想阵地上的"喉舌"。其中副刊部分是校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校园文化、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起着"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隐性育人作用。这一作用正可以看出其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可行性。发掘并创新高校校报副刊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成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应有之题。

王小娟[4](2013)在《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实践创新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校园的主要媒体之一,它既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在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方面,在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推动高校教书育人和党的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吸引了人们更多的目光,作为传统媒体的高校校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发展空间日益受到挤压,而自身也面临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出现了弱化趋势,面对这种状况,高校校报只有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才能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和传播学为基本立足点,对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基本特征和重要影响进行了阐述,通过问卷调查对目前陕西省部分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新媒体带来的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以及校报自身因定位不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校报编辑工作实践,从报网融合、准确定位、版面创新、健全机制、提高编辑素质、加强策划、推出“名栏”、加强合作等方面对校报的改革创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陈雪华[5](2011)在《新形势下高校校报的教育功能研究 ——以江苏常州高校校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校报不仅担负着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全面展示高校改革建设发展的重任,同时在舆论引导、信息沟通、学术引领、文化传播、历史传承、服务育人等方面发挥着巨大功能,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校报的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文化建设等功能都是围绕育人功能而展开的,因此校报的教育功能是办报的宗旨和灵魂。本文从思想育人、知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个方面就校报对人才培养的教育功能展开论述,并通过对江苏常州地区8所高校校报文本内容和校报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后得出:高校校报通过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实现思想育人功能;通过教科研和综合资讯,实现知识育人功能;通过典型示范和文艺作品欣赏,实现文化育人功能;通过采访投稿和编辑出版,实现实践育人功能。但是,教育功能的实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针对发现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新形势下增强高校校报教育功能实效性的对策:包括提高服务性,坚持办报“三贴近”原则;提高互动性,发挥“办报育人”功能;打造校报品牌,创新校报内容与形式;完善校报管理体制,整合校园媒体资源;重视校报队伍建设,提高从业者综合素质等建议。

周蓉[6](2011)在《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德育总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高校德育环境以构成的内容不同可将其分为高校德育硬环境和高校德育软环境。高校德育软环境具有潜隐性、渗透性等特征。研究和加强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高校德育软环境的教育和熏陶感染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探索加强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促进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在更加健康和完善的轨道上推进。古代中国德育环境理论、当代西方德育环境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德育环境理论是我国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的实践基础包括国内外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和我国以及国外在德育软环境建设方面积累的经验。当前,我国在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着重德育硬环境建设轻德育软环境建设、建设方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高校和学生等方面的原因。高校必须加强德育软环境建设,以提高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应通过加强高校校报舆论建设、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等途径进行。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能够进入更加健康和完善的轨道。

苏璇[7](2011)在《高校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如今大众传播媒体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校园传媒也在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迅速更新。高校校园传媒是校园内部及学校与社会进行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是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部分和高校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要载体,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都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充分认识、深入研究传媒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关于如何有效利用、引导和整合各种传媒,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大学生身处高校传媒环境中,如何让高校的传媒环境变得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以及更加有利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高校如何利用其具有自身特色的传媒载体,比如校报、校园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探讨如何进行优化和创新高校传媒坏境,有利于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刘若雯[8](2010)在《北京高校校报发展史研究》文中认为北京高校校报发展至今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九十多年中,北京高校校报大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与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初步发展与停滞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全面发展时期这三个阶段并在不同的阶段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北京高校校报记录了北京高校发展的历程,刊登了大量北京高校的新闻报道、学术信息、学生动态等内容,是研究北京高校校史、北京高等教育史、学术史和历史人物的重要史料,在北京高校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北京高校校报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北京高校校报自起源至现今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阶段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各个时期北京高校校报的特点和影响;其次,深入分析了北京高校校报的史学价值;最后,总结了北京高校校报的发展规律和对现今的启示。在分析过程中,本文突破了过去对北京高校校报发展史研究不全面和不系统的局限,搜集分析了大量北京高校校报资料,对北京高校校报的发展史做了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研究并深入探讨了北京高校校报的发展规律和史学价值;本文将北京高校校报放在历史的角度予以考察定位,力争在相关理论研究方面有所提升。

李苗[9](2009)在《高校宣传媒介的育人功能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校园媒介是校园内部及学校与社会进行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是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部分和高校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要载体,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都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高校育人工作应该充分利用校园传媒这一重要载体,以抵制大众传媒的负面作用,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宣传媒介是报道高校新闻事实的物质载体,是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统一,也是大学生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宣传媒介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宣传媒介也完成了由口头媒介、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四次阶段性飞跃,形成了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对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影响深远的宣传媒介。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策源地,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宣传媒介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和健全了相关宣传媒介,并把宣传媒介育人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深入挖掘宣传媒介的教育资源,拓展和利用高校宣传媒介的育人功能,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张波[10](2009)在《高校校报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舆论引导研究 ——以《四川文理学院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高校校报构建和谐校园舆论引导的必要性。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我国当前正处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高校校报面临传统主流媒体边缘化的挑战,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开展的舆论引导十分必要。其次,就高校校报的舆论引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笔者对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校报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可读性较差;第二,信息量不大;第三,受众意识待提高;第四,舆论引导对象媒介素养欠缺。分析认为:舆论引导没有政治偏差,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与学校党委行政机关报的定位期望尚有差距;可读性不强,信息量不大,编辑校对质量不高,与读者的阅读期望有差距;校报读者媒介素养不高,参与到办报环节的热情不高,与报纸的媒体公信力、育人的影响力期望有差距。因此,舆论引导工作有待继续加强。最后,提出了高校校报构建和谐校园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1)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引导观。(2)整合媒介资源,引导校园舆论。(3)遵循新闻规律,增强舆论导向吸引力。(4)加强队伍建设。(5)树立新闻意识、精品意识、平等意识,为和谐校园建设推波助澜。

二、高校校报如何更好地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校报如何更好地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宣传、教育与动员:建国初期高校校报之功能与特色研究 ——以《新厦大》(1950-196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校报研究的兴起
        1.2.2 对校报地位、性质、功能与特色的探索
        1.2.3 历史维度下校报研究的兴起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新厦大》的创刊背景
    2.1 《新厦大》之前的厦大校刊
    2.2 《新厦大》创办的时代背景
    2.3 《新厦大》的编辑方针、版面安排与出版发行
第三章 为建设人民的新厦大:党委领导下《新厦大》之功能与特色
    3.1 关注学校教与学,协助行政推动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全盘实现
        3.1.1 响应课程改革,指导学生学习生活
        3.1.2 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推广苏联教学经验
    3.2 配合各种政治运动,用新民主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
        3.2.1 动员师生抗美援朝报道
        3.2.2 从大鸣大放到反右:政治动荡中的《新厦大》
    3.3 面向华侨和前线,突显本校特色的报道和言论
        3.3.1 面向华侨,报道侨生学习生活
        3.3.2 刊载前线战况,关注国际局势
第四章 《新厦大》新闻工作的主要经验与教训
    4.1 《新厦大》新闻工作的经验
        4.1.1 贯彻“全党办报”原则
        4.1.2 坚持“群众办报”原则
        4.1.3 注重新闻时效性
        4.1.4 紧密结合本校特色
    4.2 《新厦大》新闻工作的教训
        4.2.1 新闻报道真实性的缺失
        4.2.2 片面强调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高校校园媒体的教育服务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4、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校园媒体概述
    第一节 高校校园媒体的概念
    第二节 高校校园媒体的功能
第二章 高校校园媒体教育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高校校园媒体的内容分析
    第二节 高校校园媒体的运行与管理
    第三节 高校校园媒体教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高校校园媒体的教育服务提升对策研究
    第一节 提升校园媒体受众的媒体意识和利用媒体资源的能力
    第二节 加强校园传统媒体建设,完善校园传统媒体环境
    第三节 加强校园新媒体的建设和监管
    第四节 建立校园媒体体系,发挥校园媒体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高校校报副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创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校报副刊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点及优势
2 高校校报副刊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1 高校校报副刊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资源
    2.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校报副刊指导方向
3 高校校报副刊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1 舆论导向功能
    3.2“桥梁”功能
    3.3 信息采集功能
    3.4 隐性育人功能
4 创新高校校报副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途径
    4.1 开发校报副刊网络平台
    4.2 开设深度专栏
    4.3 走进校园生活

(4)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实践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影响
    2.1 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
        2.1.1 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2.1.2 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
    2.2 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2.2.1 舆论导向权威性
        2.2.2 受众群体广泛性
        2.2.3 宣传内容针对性
        2.2.4 教育方式艺术性
    2.3 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3.1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2.3.2 服务高校教学科研,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
        2.3.3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2.3.4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
        2.3.5 培养大学生记者,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第三章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考察
    3.1 新媒体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
        3.1.1 新媒体的涵义
        3.1.2 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3.1.3 新媒体语境下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
    3.2 高校校报思想政教育现状问卷调查
        3.2.1 问卷设计
        3.2.2 样本选择
        3.2.3 问卷发放、回收及相关数据统计
        3.2.4 调查问卷数据描述
    3.3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分析
        3.3.1 周期长、信息量有限,与新媒体反差强烈
        3.3.2 定位不准,行政色彩浓厚
        3.3.3 机制不健全,编辑素质有待提高
        3.3.4 改革动力不足,品牌意识缺乏
第四章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4.1 报网融合,以网托报
        4.1.1 加强校报网络建设,实现报网互动
        4.1.2 创立手机报,开拓传播方式
    4.2 准确定位,文化立报
    4.3 创新版面,特色兴报
        4.3.1 要闻版:注重“五个一”,增强导向性
        4.3.2 综合版:实施“三举措”,增大信息量
        4.3.3 校园生活版:发挥记者团作用,贴近大学生
        4.3.4 文艺副刊版:做到“两结合”,增强感染力
        4.3.5 各版定位清晰,风格和谐统一
    4.4 健全机制,提高编辑新媒体素养
        4.4.1 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
        4.4.2 提高校报编辑的新媒体素养
    4.5 加强策划,深度报道
        4.5.1 总编辑要有胆有识,勇于开拓
        4.5.2 深度报道是关键
    4.6 精心设计,推出“名栏”
        4.6.1 栏目设置要凸显特色,体现人文情怀
        4.6.2 栏目选题重点在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4.6.3 栏目要根据读者反馈意见及时调整
    4.7 学习借鉴,加强合作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5)新形势下高校校报的教育功能研究 ——以江苏常州高校校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高校校报的发展
    三、高校校报的宣传教育优势
        (一) 新闻权威性
        (二) 受众广泛性
        (三) 内容针对性
        (四) 教育渗透性
    四、文献综述
        (一) 关于高校校报现状研究
        (二) 关于校报教育功能的研究
    五、本研究的设计
第二章 高校校报的教育功能分析
    一、高校校报的思想育人功能
        (一) 理论宣传
        (二) 舆论引导
        (三) 舆论监督
    二、高校校报的知识育人功能
        (一) 专业知识教育
        (二) 综合知识普及
        (三) 理性辨别信息
    三、高校校报的文化育人功能
        (一) 营造文化环境
        (二) 提高人文素养
    四、高校校报的实践育人功能
        (一) 学生读者互动
        (二) 新闻人才培养
第三章 高校校报教育功能的现状分析
    一、文本调查分析
        (一) 校报基本信息
        (二) 校报文章统计数据总体分析
        (三) 校报文章统计数据分类分析
    二、受众问卷调查分析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 调查对象的选择
        (三) 数据处理
        (四)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三、校报的教育功能成效
        (一)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 发挥文艺熏陶作用,引领学生文化生活
        (三) 服务知识育人目标,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 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培养优秀新闻人才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校报新闻时效性问题突出
        (二) 办报思路有待创新
        (三) 新闻信息量有待丰富
        (四) 校报受众意识有待加强
        (五) 校园文化品牌意识较为薄弱
第四章 新形势下增强高校校报教育功能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一、以人为本,提高校报受众意识
        (一) 提高服务性,坚持办报“三贴近”原则
        (二) 提高互动性,发挥“办报育人”功能
    二、打造校报品牌,创新校报内容与形式
        (一) 打造文化品牌专栏
        (二) 重视文艺副刊
        (三) 重视深度报道
        (四) 大胆创新版面
    三、完善校报管理体制,整合校园媒体资源
    四、重视校报队伍建设,提高从业者综合素质
        (一) 校报编辑队伍建设
        (二) 学生记者和通讯员队伍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德育环境概述
    1 高校德育环境的概念和分类
        1.1 高校德育环境的概念
        1.2 高校德育环境的分类
    2 高校德育硬环境的概念和特征
        2.1 高校德育硬环境的概念
        2.2 高校德育硬环境的特征
    3 高校德育软环境的概念和特征
        3.1 高校德育软环境的概念
        3.2 高校德育软环境的特征
第三章 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1 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
        1.1 古代中国德育环境理论
        1.2 当代西方德育环境理论
        1.3 马克思主义的德育环境理论
    2 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的实践基础
        2.1 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
        2.2 我国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
        2.3 国外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经验
第四章 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的问题及其原因
    1 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的问题
        1.1 重德育硬环境建设,轻德育软环境建设
        1.2 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标准脱离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需要实际
        1.3 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方法比较落后
    2 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社会的原因
        2.2 高校的原因
        2.3 学生自身的原因
第五章 加强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的途径
    1 培育良好的制度文化环境
        1.1 不断完善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其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1.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 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2.1 加强高校教师品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教风
        2.2 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营造优良的学风
    3 加强校报舆论建设
        3.1 大学校报的德育功能
        3.2 大学校报的优势
        3.3 增强高校校报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4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
        4.1 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4.2 网络阵地的建设途径
    5 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5.1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涵义及特征
        5.2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德育功能
        5.3 宿舍文化的建设途径
    6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6.1 学生社团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6.2 高校学生社团的德育作用
        6.3 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途径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高校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 关于传播与传播媒介的研究
        3.2 关于高校校园传媒内涵和特征的研究
        3.3 关于高校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
    4 研究重点
    5 主要研究方法
        5.1 文献研究法
        5.2 调查研究法
        5.3 比较研究法
    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传媒的涵义、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1 高校传媒以及高校传媒环境的界定
        1.1 高校传媒的内涵
        1.2 高校传媒环境的内涵
    2 高校传媒的主要内容、特征与作用
        2.1 高校校报
        2.2 校园广播
        2.3 校园电视
        2.4 校园网络
第三章 高校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内容
    1 导向功能
    2 载体功能
    3 渗透功能
    4 评价功能
    5 反馈功能
第四章 高校传媒现存问题以及成因
    1 高校传媒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
        1.2 高校校园传媒的认可度不高,影响力不够
        1.3 忽视校园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评估与反馈
        1.4 大众传媒产生和传播大量负面信息
    2 影响高校校园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成因
        2.1 高校校园传媒自身因素
        2.2 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2.3 受众因素的影响
        2.4 传受关系因素
第五章 增强高校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
    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
    2 把握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
    3 加强传媒信息的监控
    4 加强高校传媒队伍的建设
    5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6 整合媒体资源,营造良好环境
结束语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8)北京高校校报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目标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北京高校校报
    2.1 北京高校校报的起源及发展
        2.1.1 近代北京高等教育的雏形及发展脉络
        2.1.2 萌芽和初创时期的北京高校校报
    2.2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高校校报的特点
    2.3 北京高校校报影响的个案分析
        2.3.1 《清华周刊》的校内外影响
        2.3.2 《北京大学日刊》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高校校报
    3.1 北京高校校报的初步发展
        3.1.1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
        3.1.2 初步发展与停滞时期的北京高校校报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高校校报的特点
第4章 改革开放后的北京高校校报
    4.1 北京高校校报的全面发展
        4.1.1 全面发展时期的北京高校校报
        4.1.2 北京高校校报研究会
        4.1.3 网络时代的北京高校校报
    4.2 改革开放后北京高校校报的特点
第5章 北京高校校报价值及研究结论
    5.1 北京高校校报的史学价值
        5.1.1 北京高校校报的史学价值概述
        5.1.2 以《北京大学日刊》为例探析高校校报的史学价值
    5.2 北京高校校报的思想引导价值
    5.3 北京高校校报发展史研究结论
    5.4 北京高校校报发展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高校宣传媒介的育人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选题依据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高校宣传媒介的育人功能研究
        1.2.2 高校宣传传播的教育功能的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
    2 概念界定
        2.1 宣传媒介
        2.2 高校宣传媒介
    3 主要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法
        4.2 逻辑归纳法
    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高校宣传媒介发展研究
    1 宣传媒介的发展
        1.1 口头媒介
        1.2 书写媒介
        1.3 印刷媒介
        1.4 电子媒介
        1.5 手机短信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宣传媒介发展
        2.1 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阶段(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
        2.2 高校新闻宣传的跃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末)
        2.3 高校新闻宣传的多元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
第三章 高校宣传媒介育人功能研究
    1 高校宣传媒介功能的大众特点
        1.1 校报影响日趋式微
        1.2 校园广播和校园有线电视优势被削弱
        1.3 网络功能有待提高
        1.4 手机短信快捷有效
    2 高校宣传媒介的育人功能
        2.1 高校宣传媒介育人功能的涵义及其表现
        2.2 导向与激励功能
        2.2.1 政治引导
        2.2.2 文化引导
        2.3 约束与调适功能
        2.4 凝聚与辐射功能
        2.5 品牌展示功能
    3 湖南农业大学宣传媒介育人功能的实证研究
        3.1 湖南农业大学宣传工作现状
        3.2 湖南农业大学发挥宣传媒介育人功能的尝试
        3.2.1 以人为本,发挥宣传媒介的育人功能
        3.2.2 不断变化宣传媒介形式,强化宣传育人功能
        3.2.3 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增强"三育人"教育实效
第四章 高校宣传媒介育人功能现状分析
    1 高校宣传媒介的自身特点
        1.1 受众群的高层次性
        1.2 传播内容的单一性
        1.3 设备相对简陋
        1.4 文化气息深厚
    2 高校宣传媒介功能发掘的现状
        2.1 指导思想上的误区
        2.2 传播内容单调,不够丰富
        2.3 媒体设备简陋,不够完善
        2.4 媒体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2.5 媒体之间缺乏互动
        2.6 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合作
第五章 完善高校宣传媒介育人功能对策研究
    1 完善高校宣传媒介育人功能的原则
        1.1 发挥正面宣传的原则
        1.1.1 正面宣传的涵义
        1.1.2 高校宣传工作必须坚持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
        1.1.3 坚持高校正面宣传工作的重点
        1.2 坚持"三贴近"的原则
        1.2.1 "三贴近"原则的解读
        1.2.2 坚持"三贴近"的重要性
        1.2.3 坚持"三贴近"的要求
        1.3 整合优化原则
        1.3.1 高校宣传整合优化原因分析
        1.3.2 高校宣传媒介整合优化的意义
        1.3.3 整合优化宣传媒介的要求
    2 完善高校宣传媒介育人功能的建议
        2.1 加强口头宣传,营造育人环境
        2.1.1 加强口头宣传的要求
        2.1.2 校园广播——校园口头宣传的轻骑兵
        2.2 强化文字宣传,保持育人功能的持续性
        2.2.1 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
        2.2.2 深入挖掘校报的育人功能
        2.3 完善网络宣传,与时俱进发挥育人功能
        2.3.1 强化校内有线电视功能
        2.3.2 充分利用网络功能
        2.4 重视手机短信,加强育人工作的针对性
        2.4.1 通过舆论监督和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
        2.4.2 尝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手机短信专职管理队伍
        2.4.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4.4 制定短信文化管理的相关制度
        2.4.5 开展丰富多彩的短信文化活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高校校报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舆论引导研究 ——以《四川文理学院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释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目的、对象及方法
第一章 高校校报关于构建和谐校园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一、高校校报是构建和谐校园舆论引导的主导媒介
    二、高校构建和谐校园需要舆论引导
    三、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需要舆论引导
第二章 高校校报关于构建和谐校园舆论引导现状分析
    一、高校校报关于构建和谐校园舆论引导调查概述
    二、高校校报关于构建和谐校园舆论引导成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高校校报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舆论引导问题解决举措
    一、问题解决举措的理论基础
    二、舆论引导问题解决举措的目标和原则
    三、舆论引导问题的解决举措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高校校报如何更好地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宣传、教育与动员:建国初期高校校报之功能与特色研究 ——以《新厦大》(1950-1960)为例[D]. 樊晓丽. 厦门大学, 2018(12)
  • [2]高校校园媒体的教育服务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D]. 王梦景. 青岛大学, 2018(12)
  • [3]高校校报副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创新途径研究[J]. 王向珍,贾彩彩,周玲微. 西北医学教育, 2016(05)
  • [4]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实践创新研究[D]. 王小娟.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8)
  • [5]新形势下高校校报的教育功能研究 ——以江苏常州高校校报为例[D]. 陈雪华. 苏州大学, 2011(06)
  • [6]高校德育软环境建设研究[D]. 周蓉.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4)
  • [7]高校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苏璇.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4)
  • [8]北京高校校报发展史研究[D]. 刘若雯.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1)
  • [9]高校宣传媒介的育人功能研究[D]. 李苗.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 [10]高校校报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舆论引导研究 ——以《四川文理学院报》为例[D]. 张波. 西南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报刊素质教育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