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外企业所得税统一为25%

境内外企业所得税统一为25%

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统一为25%(论文文献综述)

陈瑾[1](2020)在《税收制度改革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动态 ——基于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出口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其稳定增长对于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企业出口的动态转换,则对于中国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可或缺。长期以来,为了保障国家出口的稳定增长及出口企业动态有效配置资源,我国政府通过各种税收政策对其作了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关于这些税收政策究竟如何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出口的稳定增长的动态调整,相关研究却很少。对这些税收政策对中国企业出口增长和动态调整进行研究,无论是对我国税收体制改革、税收政策制定还是对出口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长期以来国际贸易文献对于财政与贸易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较少研究其他税收政策对贸易的影响。因此,对其它税收政策如何影响一国贸易特别是一国企业的出口行为,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论文以中国税收收入中占比最大的两个税种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例,考察这两类税收政策的变动如何影响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动态调整。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企业增值税还是企业所得税的削减,都将影响企业出口动态调整。具体而言,本文发现:(1)企业增值税的削减,将降低出口市场企业进入和退出的比率,同时对出口市场净进入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无论是企业增值税还是企业所得税削减,都将降低企业出口生存风险、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3)企业所得税削减,有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向核心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转换;(4)无论是企业增值税还是企业所得税削减,都提升了行业资源配置的效率;(5)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削减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表明这两类税收政策改革达到了其改革的宗旨目标,且符合经济原则。本论文由10个章节构成。第1章-第10章的主要内容及其学术贡献总结如下。第1章对税收与贸易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介绍,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并对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创新点和学术贡献做了介绍。第2章大致介绍中国财税体系改革历程,重点总结了中国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历程、内容及实际的减税效果。第3章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中经典的Melitz模型基础上纳入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构建了考察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启发式模型,并在Melitz模型的基础上纳入企业所得税,构建了考察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基本模型,进一步在特定参数假定下,对模型做了模拟,考察了企业所得税变化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第4-6章分别从行业中出口市场进入和退出率角度、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和企业-产品出口持续时间角度对企业增值税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动态进行研究。由于企业进入退出出口市场反映了资源在出口和非出口企业之间的配置,第4章从行业中出口市场进入和退出率角度,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以2004年中国东北三省增值税改革事件作为政策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企业增值税对企业出口动态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04年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显着地降低了行业平均出口进入率和行业平均出口退出率,但对行业平均净出口进入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即增值税改革有效促进了行业平均净出口进入率上升,从而提升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通过促进研发创新、增强行业集中而降低了企业出口退出、抑制了出口进入,使得行业平均出口进入率和出口退出率均下降。这些结果意味着,以增值税为典型的减税政策会显着影响企业出口动态,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4章可能是第一个就中国增值税改革对企业进入退出出口市场的影响进行考察的文章。从研究内容上看,相比于之前的研究,本章在基准结果的基础上考虑了更多的同期政策冲击、采用了多种估计方法以增强基准结果的稳健性。从影响渠道上看,本章不仅量化分析了增值税改革对企业出口动态的影响,还提出并检验了增值税改革影响行业平均出口进入率和出口退出率的两个渠道。本章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增值税改革为典型的减税政策不仅对国内企业有效,对于改善出口企业的生存环境同样具有显着的作用。第5章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角度,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以2004年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试验,使用双重差分cloglog模型考察了企业增值税对企业出口动态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增值税改革显着降低了企业出口风险,有效提升了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增值税改革通过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提升企业绩效进而降低企业出口退出风险,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这些结果意味着,企业增值税的削减有助于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稳定企业出口,进而稳定国家的出口增长。第6章从企业-HS8位数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角度,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匹配数据,结合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以及CEPII的双边引力数据,以2004年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试验,使用双重差分cloglog模型考察了企业增值税削减对企业-HS8位数产品出口动态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增值税改革显着降低了企业-HS8位数产品的出口风险,有效提升了企业-HS8位数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增值税改革通过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提升企业绩效进而降低了企业-HS8位数产品的出口退出风险,延长了企业-HS8位数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第5和第6章的学术贡献在于:从研究视角上讲,这两章内容有可能是国内外首篇从税收角度考察增值税改革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和企业-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影响的文献,现有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影响因素的研究众多,却鲜有研究涉及税收的影响。从研究方法上讲,这两章内容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政策效果,再利用生存分析法进行实证估计,不仅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内生性问题,更能有效地估计企业生存时间,使得估计结果更加准确。从研究结果上讲,这两章内容的实证结果证实了增值税改革对企业以及企业-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的促进作用,表明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于调节企业行为、稳定出口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这两章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第7章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角度,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以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政策作为准自然试验,使用双重差分cloglog模型考察了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出口动态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企业所得税改革显着降低了企业出口风险,有效提升了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所得税改革通过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两个渠道进而降低企业出口退出风险、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这些结果意味着,类似于企业增值税改革,企业所得税改革带来的企业所得税削减,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稳定企业出口,进而稳定国家的出口增长。第8章从企业-HS8位数产品-目的国出口持续时间角度,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匹配数据,结合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以及CEPII的双边引力数据,以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政策作为准自然试验,使用双重差分cloglog模型考察了企业所得税改革带来的企业所得税削减对企业出口动态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企业所得税改革显着降低了企业-产品-目的国出口风险,提升了企业-产品-目的国出口持续时间。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所得税改革通过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企业-产品-目的国出口退出风险,延长企业-产品-目的国出口持续时间。第7和第8章关于企业所得税如何影响企业和企业-产品-目的国的出口持续时间的研究结果,具有如下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第一,这两章内容可能是关于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和企业-产品-目的国的出口持续时间影响研究的首篇文献。税收与贸易的关系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研究主题。然而,文献中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出口退税即对出口企业国内增值税退还如何影响企业的出口绩效这一问题,很少考察企业所得税变动如何影响企业的出口绩效,对企业所得税如何影响企业出口稳定性或长期出口竞争力的研究更少。本章的研究丰富了税收与贸易的研究文献,同时也为出口持续时间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第二,这两章得到了关于企业所得税影响企业和企业-产品-目的国的出口持续时间的丰富结果,这些结果论证了2008年的企业所得税改革能够较好地实现改革的目标。具体而言,即企业所得税改革造成的公平税负环境,可以很好地促进地区平衡发展、促进内资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出口竞争力(出口持续时间)的增长。这就为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行业优先、区域为辅”的原则的合理性和绩效提供了一个实证支撑,对国家企业所得税的进一步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9章从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角度,利用2008年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这一政策冲击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年度普查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结合“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动态调整的影响。本章关注的企业出口产品调整主要包括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出口产品集中度、出口核心产品份额、出口高技术产品份额。本章的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扩大了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增加了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提高了企业出口核心产品份额和出口高技术产品份额。并且,这种影响具有地区、贸易方式、行业、企业规模异质性。本章还检验了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企业出口产品调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企业固定资产积累这两个渠道实现的。第9章的研究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贡献。在研究视角上,本章是第一篇考察企业所得税如何影响企业出口产品动态调整的文献,丰富了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和产品动态调整的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章利用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规避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在研究内容上,本章系统全面地分析了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出口产品集中度、出口核心产品以及出口高技术产品的影响,并且还考察了地区、贸易方式、行业、企业规模而产生的异质性影响。在影响机制上,本章研究发现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企业出口产品调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企业固定资产积累这两个渠道实现的。第10章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作了总结,并阐述了其对出口稳定增长政策以及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的政策含义。总体上,本论文有三个方面的贡献。第一,本文给出了考察企业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启发式模型,并进一步在经典的Melitz异质企业贸易一般均衡下纳入企业所得税,给出了分析企业所得税对企业贸易行为和国家福利的一般模型,并在特定参数下,模拟分析了一国减税和两国竞争性减税对企业贸易行为和国家福利的影响。这一模型也可以很容易纳入企业增值税和拓展到动态情形。第二,本文以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例,从出口进入退出动态、出口持续时间和出口产品调整动态三个方面考察了税收制度改革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动态的影响机理、影响渠道和影响程度,从而丰富了财政与贸易的文献。目前国内外关于财政与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出口退税或者出口补贴方面,对税收制度与贸易的研究较少,即使最近出现了少量关于企业所得税或增值税对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研究,也只是从企业静态出口行为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则从动态角度考察税收制度对企业进入退出出口市场的影响,得到了一系列结论,而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因此,本文的研究是对财政与贸易文献的重要补充,对推进财政与国际贸易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第三,本文的研究为国家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继续深化改革甚至是其它税收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撑。本文得到了一系列关于企业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对企业进入退出出口市场、企业出口持续时间、企业-产品-目的国出口持续时间、企业出口产品动态调整的结论,本文发现:(1)企业增值税削减降低了企业进入退出出口市场比率,增加了企业在出口市场的净进入率,提高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2)无论是企业增值税还是企业所得税都降低了企业出口生存风险,延长了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特别是企业所得税还延长了企业-产品-目的国出口持续时间;(3)企业所得税削减,有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向核心产品转换,同时向高技术产品转换;(4)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削减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表明这两类税收政策改革达到了其改革的宗旨目标,且符合经济原则。本文还从区域、行业、出口产品和出口目的国异质性角度对这些结论做了延展和深化。这一系列结论,在文献中尚未见到。因此,本文的研究评估了国家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改革实施的经济效应及其作用渠道,论证了两种税制改革实现了其宗旨和目标及其经济合理性,从而为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继续深化改革甚至是其它税收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

成蕤君[2](2015)在《结构性减税对我国企业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经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2009年中央提出的结构性减税成为现阶段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企业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有增有减的税制调整对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必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研究结构性减税对我国企业业绩造成的影响,对探讨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提出下一步优化税收结构的对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证研究中以结构性减税中的所得税和增值税为重点,研究了这两个税种在改革前后样本公司业绩的变化,通过筛选最终得到25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方面分别对统一所得税改以及“营改增”政策实施前和实施后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且在样本中加入了外资企业,对比研究了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此次税改中受到的影响。通过描述统计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研究结论,并且通过邹氏检验以及混合横截面的时间效应分析验证了结论,认为企业业绩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前后受到的影响显着,并且在此次税制调整外资企业业绩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化,所受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本文还检验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影响,发现“营改增”实施后,交通运输行业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而现代服务业明显从此次的税改中受益。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得到结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对我国企业的所得税税负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作为此轮结构性减税中的重头戏“营改增”目前从本文实证结果来看并没有真正优惠到各行各业,在接下来的税制改革推进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以及优化。

靳丹丹[3](2012)在《“两税合并”对河北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给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的税收优惠政策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之一。据介绍,外资企业的名义税负为15%,实际税负水平为11%,远远低于法定的3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内资和外资两套税制的并存引发了一系列不公平现象,“两税并存”导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负担不公平,对内资企业造成的伤害已经愈加明显。2008年1月1日,新《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营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同时废止。“两税合并”是我国税制改革上的一次重大调整。“两税合并”,实现“四个统一”,即内资、外资企业适用同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了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新税法的实施到现在已经四年了,两税统一有没有影响到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会不会对外资进入河北市场造成重大冲击?会不会引起外商的撤资?“两税合并”是否有利于河北省利用外资质量的提升?研究这些问题对河北省重新审视和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全方位优化自身投资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内容及政策调整为线索,考察了“两税合并”后河北省吸引外资可能受到的影响。首先,本文在回顾了以往对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税合并”的背景以及新税法的内容及优惠政策的调整。其次,本文从外国资本的流入规模、外商资本的投向、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以及外资的来源结构等方面论证了“两税合并”对河北省引进外资的影响。再次,本文在外资所得税负担对河北省引资规模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同时,客观地评价了“两税合并”对河北省引进外资的作用和贡献。最后,在以上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新税收优惠政策下河北省引进外资的主要思路。

范文慧[4](2012)在《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企业所得税立法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时期,每一阶段立法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并体现其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吸引外商投资,我国实行内外资企业相区别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外资企业在所得税方面一度享受着“超国民待遇”,与内资企业形成鲜明对比,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这一制度为我国引进外资,促进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正面的作用。尽管给予外资企业税收优惠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在存在税收差别待遇的情况下,不过是将外资企业本应承担的税收负担转嫁到内资企业,这无疑将无限加大内资企业的税收成本,限制其在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内外资企业有别的所得税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也不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特别是在2002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环境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内资企业相对优越的生产经营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外资企业在税收上的优势更加突出,这种局面的形成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悖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的要求更加迫切。对于内资企业而言,实现公平的税收待遇,可以为其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而在发展本国民族经济的基础上,无疑更能够提高国家经济实力。2007年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兼顾了各方利益,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为内外资企业营造了一个公开、公平而且规范的税收法律环境。本文在整理归纳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历史沿革进程基础之上,对新旧企业所得税法进行比较,具体阐述了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变化,肯定了新企业所得税法在法人纳税人制度、统一税前扣除标准、统一税率、税收优惠政策和反避税制度的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改革成效,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然后针对当前的税收法律环境和经济支持政策,分析了企业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

陈明艺,寿纪霞[5](2011)在《两税合并对上海吸引外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2008年1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所得税法"),两税合并对外资企业影响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也引起理论界的讨论。上海作为吸引外资的标志性地区,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对两税合并前后上海吸引外资的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发现两税合并后上海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增加,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两税合并没有对上海吸引外资产生阻碍作用;与此同时,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对上海吸引外资的产业结构形成积极的影响,充分体现了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尹利锋,王玉涛,邓奕红[6](2011)在《“两法”合并对企业税负影响的政策效应》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两法")合并前后各三年(2005~2010年)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和分析了"两法"合并前后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两法"合并整体上显着降低了企业的所得税税收负担,为企业发展和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两法"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着缩小了内外资企业之间实际税负差异,实现了内外资企业之间同等的国民待遇。这些结果表明,"两法"合并的改革具有非常积极和显着的政策效应。

张顺明,叶志强,李江峰[7](2013)在《我国制造业企业所得税最优统一税率研究:基于CGE技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1月1日我国实行新公司所得税率,规定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这一具体的制造业企业所得税率是最优统一税率吗?为此,本文建立了一般经济均衡模型试图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利用2007年国家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制造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私营企业)企业所得税最优统一税率,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三个均衡(基准均衡、统一税率25%均衡和最优统一税率均衡)中社会福利水平、国民收入水平和财政收支的变化以及产出、就业、劳动工资、资本需求等在四个经济部门(包括农业)的结构性变化.文章最后针对外资企业不同的实际所得税率和CES效用函数不同的替代弹性进行了最优统一税率敏感性分析.

张立玮[8](2009)在《两税合并对西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只有深入了解两税合并后对西安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才能制定出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收入增长等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策略。本文从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税收政策变化的辩证关系入手,选取西安区域作为研究平台,通过搜集和掌握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形式在西安上市19户中的14户上市公司2007年利润、所得税等资料,结合新旧税法的调整情况对比分析,从宏观、产业等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新企业所得税法对西安经济区域经济将带来的影响,从而提出了调整招商引资思路、发展总部经济、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发挥中小企业优势,促进西安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许协进[9](2009)在《两税合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成本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企业所得税是处理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的重要形式,在现代税制体系中占居着重要地位。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长期实行了内外有别的两种企业所得税制:一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适用于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之外的中国境内企业;另一套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来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对外国投资者来中国的投资制定单独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对于我国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就业、加强对外国投资者的监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制所带来的税法不统一、税负不公平、税制不规范、政策不严密、不符合国际惯例等方面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本文的从外商投资企业成本的角度考虑,在系统比较分析原有外资企业优惠税收制度与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基础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成本影响,进行了投资成本分析、生产成本分析、运营成本分析几方面的分析,并以此对外商投资企业如何进行成本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层面对“两税合并”与外商投资研究领域的扩展,还是在实践上指导外商投资企业调整企业成本,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梁骏[10](2009)在《两税合并的影响及意义》文中提出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并对实施条例及相关的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为内外资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环境,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走向成熟。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的企业所得税区分内、外资企业进行

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统一为25%(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统一为25%(论文提纲范文)

(1)税收制度改革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动态 ——基于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税收、企业贸易行为与贸易福利的相关文献
        1.2.2 企业出口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1.2.3 企业进入退出的相关文献
        1.2.4 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相关文献
        1.2.5 税收与企业出口产品调整的相关文献
        1.2.6 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与企业经济行为的相关文献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4 学术贡献
        1.4.1 总体学术贡献
        1.4.2 各章学术贡献
2.中国企业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政策转型的历程、内容和效果
    2.1 企业增值税改革历程、内容和效果
        2.1.1 企业增值税改革历程和内容
        2.1.2 企业增值税改革的效果(以2004 年增值税改革为例)
    2.2 企业所得税改革历程、内容和效果
        2.2.1 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历程和内容
        2.2.2 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效果
    2.3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及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的异同
    2.4 小结
3.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与异质企业贸易行为
    3.1 出口贸易的分解
    3.2 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与企业出口行为的启发式模型
    3.3 企业所得税与异质企业贸易一般均衡模型
        3.3.1 包含企业所得税和关税的异质企业模型
        3.3.2 对称两国情形的均衡结果
        3.3.3 非对称两国情形结果
    3.4 结论
4.增值税改革与行业中企业出口进入与退出动态
    4.1 引言
    4.2 计量模型、指标和数据
        4.2.1 计量模型设定
        4.2.2 数据
        4.2.3 变量指标
    4.3 实证分析结果
        4.3.1 基准估计结果
        4.3.2 DID识别假设检验
        4.3.3 稳健性检验
        4.3.4 异质性分析
        4.3.5 内生性问题
        4.3.6 进一步分析
    4.4 机制检验
        4.4.1 影响机制一:增值税转型有助于企业进行研发创新
        4.4.2 影响机制二:增值税改革提高行业的市场集中度
    4.5 结论
5.增值税改革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持续时间
    5.1 引言
    5.2 数据和描述性统计
        5.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2 企业出口生存函数估计
    5.3 计量模型
        5.3.1 计量模型设定
        5.3.2 指标和变量
    5.4 实证结果
        5.4.1 基准回归结果
        5.4.2 稳健性检验
        5.4.3 异质性分析
    5.5 机制分析
    5.6 结论
6.增值税改革与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出口持续时间
    6.1 引言
    6.2 数据和描述性统计
        6.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6.2.2 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出口生存的基本事实
    6.3 计量模型
        6.3.1 计量模型设定
        6.3.2 指标和变量
    6.4 实证结果
        6.4.1 基准回归结果
        6.4.2 稳健性检验
        6.4.3 异质性分析
    6.5 机制分析
    6.6 结论
7.企业所得税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持续时间
    7.1 引言
    7.2 企业所得税影响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机制
    7.3 数据与描述统计
        7.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7.3.2 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生存估计的基本事实
    7.4 实证分析
        7.4.1 计量模型设定
        7.4.2 指标选取与衡量
        7.4.3 实证结果
        7.4.4 异质性分析
        7.4.5 内生性问题
    7.5 作用机制
    7.6 结论
8.企业所得税改革与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国家出口持续时间
    8.1 导言
    8.2 数据处理与典型事实
        8.2.1 数据及处理
        8.2.2 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目的国出口生存的典型事实
    8.3 计量模型、识别方法和变量指标选择
        8.3.1 计量模型
        8.3.2 控制变量选择
        8.3.3 识别方法
    8.4 实证结果
        8.4.1 基准回归结果
        8.4.2 稳健性分析
        8.4.3 异质性分析
    8.5 机制分析
    8.6 结论
9.企业所得税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调整动态
    9.1 引言
    9.2 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9.2.1 数据及处理
        9.2.2 描述性统计
    9.3 实证分析
        9.3.1 基准估计结果
        9.3.2 稳健性分析
        9.3.3 异质性分析
    9.4 影响机制
        9.4.1 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的影响机制
        9.4.2 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的影响机制
        9.4.3 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企业出口核心产品的影响机制
        9.4.4 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的影响机制
    9.5 结论
10.结论和政策建议
    10.1 全文总结
    10.2 政策建议
    10.3 论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2)结构性减税对我国企业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税收研究的文献综述
        1.2.2 国内关于结构性减税的理论研究
        1.2.3 国内关于结构性减税的实证研究
        1.2.4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结构性减税与企业业绩的基础理论
    2.1 结构性减税的基础理论
        2.1.1 税收与经济
        2.1.2 我国税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2.1.3 结构性减税概念与实施的必要性
        2.1.4 结构性减税的实施及影响
    2.2 企业业绩的理论基础
        2.2.1 企业业绩的定义
        2.2.2 本文对评价企业业绩指标的选取
    2.3 结构性减税的主要政策
        2.3.1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2.3.2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指标选取
        3.2.1.因变量
        3.2.2 自变量
        3.2.3 控制变量
        3.2.4 虚拟变量
    3.3 模型构建及变量定义
        3.3.1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3.3.2“营改增”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3.4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3.4.1 样本选取
        3.4.2 数据来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分析及结论
    4.1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施效果的统计分析
        4.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 实证结果分析
        4.1.3 邹氏检验
    4.2“营改增”实施前后的统计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实证结果分析
        4.2.3 配对样本T检验
        4.2.4 混合横截面的时间效应检验
    4.3 研究结论
    4.4 相关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两税合并”对河北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和概念界定
        1.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2 概念界定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人研究计划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2 “两税合并”政策概况
    2.1 对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回顾
    2.2 “两税合并”的背景
    2.3 “两税合并”政策的内容及调整
        2.3.1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
        2.3.2 “两税合并”的调整
3 “两税合并”对河北省吸引外资的影响
    3.1 对引进外国资本流入的影响
        3.1.1 “两税合并”前河北省的外资流入情况
        3.1.2 “两税合并”后河北省近几年的外资流入情况
        3.1.3 河北省引资规模受影响较小的原因
    3.2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商投资投向的影响
        3.2.1 “两税合并”前后外商对河北省产业投向的变化
        3.2.2 新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增加外商对资本技术性产业的投资
        3.2.3 新《企业所得税法》减少了外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3.3 “两税合并”对河北省主要行业的影响
        3.3.1 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林、牧、渔业的影响
        3.3.2 新税收政策对工业制造业的影响
        3.3.3 新税收政策对金融、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3.4 “两税合并”对河北省外资来源结构的影响
        3.4.1 河北省外商投资来源的主要地区
        3.4.2 新的税收政策对不同税制资本输出国的影响
        3.4.3 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规模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4 “两税合并”影响河北省利用外资的效应分析
    4.1 外资所得税负影响河北省引资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4.1.1 基本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取
        4.1.2 回归分析结果
    4.2 新税收政策下对河北省吸引外资的基本评价
        4.2.1 “两税合并”不影响河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进程
        4.2.2 我国仍有税率上的优势
        4.2.3 五年的过渡期给了外资企业缓冲的时间
        4.2.4 新《企业所得税法》减少了虚增型F D I
    4.3 “两税合并”对于河北省吸引外资的贡献
        4.3.1 提升河北省利用外资的水平
        4.3.2 有利于创造稳定、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
        4.3.3 充分体现平等的国民待遇原则
        4.3.4 “区位优惠”转向“产业优惠”更有利于河北省发挥比较优势
        4.3.5 “两税合并”有利于河北引资质量的提高
5 税收优惠政策下河北省利用外资的主要思路
    5.1 政府认真处理好招商引资中的关系
        5.1.1 利用环渤海优势吸引外资
        5.1.2 要由政策招商转向产业招商
        5.1.3 利用优势产业吸引外资
        5.1.4 利用“创新方式”推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5.1.5 优化区域布局
    5.2 调整招商引资策略,提高引资质量水平
    5.3 利用“两税合并”引导外资,调整外资结构
    5.4 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
        5.4.1 进一步完善硬环境
        5.4.2 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的综述
        1.1.2 国内研究的综述
    1.2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2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改革的历史及主要内容
    2.1 企业所得税法的改革历程
        2.1.1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2.1.2 改革开放以后至 1991 年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2.1.3 1991 年之后至 1994 年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2.1.4 1994 年至 2008 年的所得税制度改革
    2.2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立法背景及意义
        2.2.1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颁布的背景分析
        2.2.2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意义
    2.3 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主要内容
        2.3.1 企业所得税法改革的指导思想
        2.3.2 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变化
3 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
    3.1 企业所得税法对内资企业的影响
        3.1.1 对内资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
        3.1.2 对内资企业投资方向的影响
        3.1.3 对内资企业的竞争力的影响
        3.1.4 对内资企业发展空间的影响
        3.1.5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内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
        3.1.6 对内资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3.2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3.2.1 对外资企业税收压力的影响
        3.2.2 对外资企业再投资的影响
        3.2.3 对外资企业投资导向的影响
        3.2.4 对外资企业税负的影响
        3.2.5 对“假外资”的影响
        3.2.6 对外资企业资本流动的影响
        3.2.7 对外资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3.2.8 对外资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影响
        3.2.9 对外资企业所得税筹划的影响
4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的应对策略
    4.1 熟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4.2 根据新税法调整税收筹划策略
        4.2.1 税率和税收优惠的筹划
        4.2.2 利用组织形式筹划
        4.2.3 运用关联交易进行税收筹划
    4.3 根据过渡性优惠政策选择企业地址
    4.4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件
        4.4.1 根据优惠条件调整投资方向
        4.4.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5 借助特定企业的过渡期经营
    4.6 财务核算方法的调整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两税合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成本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原企业所得税制对外商投资企业成本的分析
    2.1 税制的背景
        2.1.1 内资企业税法体系
        2.1.2 外资企业税法体系
        2.1.3 内外资企业税法管理体制
    2.2 两税合并前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制环境
        2.2.1 外商所使用的税制、税率
        2.2.2 外商所使用的优惠政策
    2.3 原企业所得税制对外商投资企业成本的影响分析
        2.3.1 投资成本分析
        2.3.2 生产成本分析
        2.3.3 运营成本分析
3 两税合并的背景架构及其变化分析
    3.1 两税合并的背景
    3.2 两税合并主要内容及特色
        3.2.1 内外资企业统一实行法人所得税制
        3.2.2 内外资企业统一实行25%的所得税税率
        3.2.3 内外资企业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及标准
        3.2.4 内外资企业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3.3 两税合并的差异比较
        3.3.1 纳税义务人与课征范围的差异比较
        3.3.2 税率及税收优惠的差异比较
        3.3.3 计税依据和税额计算的差异比较
        3.3.4 税收征收管理的差异比较
4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4.1 投资成本分析
    4.2 生产成本分析
    4.3 运营成本分析及差异
5 个案分析
    5.1 个案资料分析
    5.2 生产成本的差异变化
        5.2.1 人工成本在新旧所得税法中有针对残疾人员支付工资的差异
        5.2.2 研发费用支出在新旧所得税法的差异
        5.2.3 职工教育经费支在新旧所得税法列支的差异
    5.3 营运成本的差异变化
        5.3.1 业务招待费在新旧所得税法中的差异
        5.3.2 广告费用及业务宣传费在新旧所得税法中的差异
        5.3.3 捐赠支出在新旧所得税法中的差异
    5.4 投资成本分析的差异变化
        5.4.1 投资方在新旧税法的差异
        5.4.2 再投资退税在新旧税法的差异
        5.4.3 产品出口型企业在新旧税法的差异
        5.4.4 高新技术企业在新旧税法的差异
    5.5 案例结果
        5.5.1 利润表
        5.5.2 资产负债表
        5.5.3 差异
        5.5.4 结论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性
    6.3 对策与与建议
    6.4 对未来研究及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两税合并的影响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 税率
(二) 税收政策及过渡期
(三) 税前扣除
(四) 外商企业预提所得税

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统一为25%(论文参考文献)

  • [1]税收制度改革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动态 ——基于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视角[D]. 陈瑾.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2]结构性减税对我国企业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D]. 成蕤君. 贵州大学, 2015(03)
  • [3]“两税合并”对河北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D]. 靳丹丹. 河北经贸大学, 2012(04)
  • [4]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D]. 范文慧. 山西财经大学, 2012(01)
  • [5]两税合并对上海吸引外资影响分析[J]. 陈明艺,寿纪霞. 科学与管理, 2011(05)
  • [6]“两法”合并对企业税负影响的政策效应[J]. 尹利锋,王玉涛,邓奕红. 税务研究, 2011(09)
  • [7]我国制造业企业所得税最优统一税率研究:基于CGE技术分析[J]. 张顺明,叶志强,李江峰.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04)
  • [8]两税合并对西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A]. 张立玮. 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9]两税合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成本影响分析[D]. 许协进. 暨南大学, 2009(10)
  • [10]两税合并的影响及意义[J]. 梁骏. 广东经济, 2009(03)

标签:;  ;  ;  ;  ;  

境内外企业所得税统一为2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