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景区峨眉峰景区的发现及意义

龙虎山景区峨眉峰景区的发现及意义

一、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峨眉峰景区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申宁[1](2021)在《崆峒山丹霞洞穴资源评价》文中提出丹霞洞穴是丹霞地貌中常见的伴生微地貌,在各处丹霞地貌区均有不同程度发育。崆峒山位于西北典型丹霞地貌区,洞穴资源丰富。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Arc GIS及原位、室内试验,系统的调查了崆峒山丹霞洞穴,总结了洞穴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态特征及分类,从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水文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典型丹霞洞穴进行了旅游价值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调查了丹霞洞穴的分布规律:洞穴平面分布呈片状格局;海拔分布主要集中在1650~1850m范围;洞口朝向主要为西和西南向;所在坡度主要为15~60°;所在坡向主要为南和西南向;近地表水系洞穴发育较多。(2)进行了洞穴划分:按照不同规模,可分为单体洞穴(大型、小型)、洞穴群和岩槽;按照洞口形态差异,单体洞穴可分为额状洞、扁平洞、方洞、圆洞、眼状洞、穿洞、天生桥、咀状洞及人字洞,洞穴群可分为串珠状、套叠状及蜂窝状,岩槽可分为顺层凹槽及倾斜岩槽;提出了层面、节理共同控制型的洞穴划分类型;洞穴横向发育特征最为明显,洞穴主要沿层面进一步扩展。(3)分析了洞穴发育的形成条件:洞穴主要发育在白垩系三桥组砾岩中,砾岩的强度不均匀以及钙质、铁质矿物的风化为洞穴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构造运动产生的节理裂隙为洞穴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研究区洞穴的发育方向与线性构造的优势走向大致相同,在近线性构造的区域洞穴发育较多;构造活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共同影响了洞穴的发育位置,不同的层面和节理的交错组合决定了洞穴发育的初始形态,砾岩成分和结构的不均一引起的差异性风化对洞穴形态造成了进一步的改造。(4)从自然属性、景观特征、景观价值及开发条件4个方面,选择相关因子建立了崆峒山丹霞洞穴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对筛选的31处典型洞穴进行了评价,有1处属于世界级,有12处属于国家级,有18处属于省级;根据洞穴的开发程度不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王权,喻晓玲[2](2020)在《基于SWOT分析的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龙虎山是江西着名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文通过利用SWOT分析法,对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开发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个人对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的一些开发想法。旨在加快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的发展,可以做到更好,惠及大众。

刘玮[3](2018)在《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指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明清时期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现已成为国家重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佛教、道教、儒学思想融合进自然风光,通过寺庙园林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历代更替兴衰,流传至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给九华山的生态环境以及景观风貌带来了压力,并威胁到九华山独具特色的山林佛寺的保护。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九华山寺庙园林的整体布局结构、单体构成以及意境的营造,表现了九华山的宗教文化、乡土文化特点。表现出独特的形式、空间及文化审美。本文以九华山寺庙园林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和文化三个维度入手,从宏观、微观的视角,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图像学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对九华山寺庙园林的形成和营造理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时间维度上,研究九华山寺庙园林的营建过程,包括寺庙园林的营建、交通体系的营建、聚落景观的营建。空间维度上分别从宏观角度分析九华山山水格局和空间序列,并对九华山寺庙的选址特点、环境朝向、尺度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微观角度对寺庙园林构成进行分析总结,包括对引导空间、建筑空间、环境空间的研究。从文化维度上对九华山寺庙园林意境的营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九华山寺庙园林的营建过程与其佛教文化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过程相对较连续,呈现明显的波峰波谷期,其中中晚唐、宋代、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是九华山寺庙园林发展的高峰期。第二,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特征呈现虚实相生的山水空间格局和“两轴一面,张弛有度”的空间序列。第三,寺庙园林构成理法特征包括灵活自由的寺庙择址和因山就势的寺庙布局。九华山丰富多样的地貌、水资源的分布决定了其寺庙选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寺庙建筑布局虽受中国传统寺庙建筑布局特点的影响,但更多是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具有层次丰富组织有序的引导空间,紧凑方整的建筑形态,结合自然的设计。研究九华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九华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九华山景观风貌、维持九华山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为山岳类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与自然形胜的保护、恢复、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宁晓梅[4](2018)在《宗教文化的康养旅游开发研究 ——以峨眉山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康养文化,包括康养理念、宗教医学、宗教心理学、康养行为和方法等。佛教是中国第一大宗教文化,佛教文化景区或旅游目的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空间地域。世界发达国家的以医疗旅游和森淋浴为主的康养旅游已获得长足发展,我国的康养旅游成为近年的新热点新业态,是中国旅游能否顺利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一。因此,深度研究和挖掘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中的康养文化,对推动康养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峨眉山是佛教名山、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佛教康养文化。本文以峨眉山为例,通过对峨眉山佛教康养文化以及康养旅游开发现状的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发展新策略,希望对全国的佛教康养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交代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意义、研究方法和路径。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研究了康养旅游的基本问题,包括康养旅游的相关概念、内涵、特点、类型、开发模式。第四章归纳整理宗教文化的构成、宗教文化中的康养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康养旅游开发。第五章进入实证研究,以峨眉山为例,介绍峨眉山景区概况、峨眉山的康养旅游资源和峨眉山康养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六章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开发策略。首先归纳整理了峨眉山的佛教康养文化,其次对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开发的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开发的意义及原则,然后根据市场调查对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并确定成都市及周边地区为目标客源,拟定“秀丽峨眉、佛养圣地”的形象定位;最后提出建立核心康养产品体系、打造康养主题馆的产品定位,利用节事活动进行产品营销、完善网络销售平台、开发具有特色的佛教康养旅游纪念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区域联合发展、产业链延伸等的开发策略。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将前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包括康养旅游的概念、内涵、特点、类型和开发模式;佛教文化康养旅游的开发建议,在深度研究挖掘当地佛教康养文化的基础上为形象和产品重新定位,设计具有高体验度和差异化的康养旅游产品或项目,并通过一系列主题节事活动的开展建立知名度,树立品牌,同时也要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渠道对产品和景区进行整体营销。

黄聪[5](2017)在《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评价》文中提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新主题是生态安全问题,针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中国正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旅游开发需向集约型转变,并且要注重区域生态的保护;2016年,江西省被列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致力于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鹰潭市致力于把旅游业打造成鹰潭市发展升级的重要战略支柱产业,其辖区内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是旅游的重要载体,而我国旅游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盲目性,因此协调好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是实现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域,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问题,结合收集整理的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相关资料数据,运用ENVI、Fragstats和Arc GIS等软件,从近10年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和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两方面出发,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景区的资源特色,进行了景区保护区的划分,最后提出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出发,分析了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并指出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进行生态评价是生态文明建设、健全土地用途管制和聚焦景区发展的需求。在资料收集整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景区发展概况、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等3方面对研究区概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景区发展、建设施工和产业结构等3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的影响,综合分析可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属于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本身具有生态脆弱性,在当前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进行评价有其必要性,其结果对风景名胜区的永续发展和旅游用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科学指导意义。(2)本文借助ENVI软件,采用人机交互监督分类法对覆盖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2004年Landsat-5 TM遥感影像和2016年Landsat-8 OLI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覆盖信息进行解译,将两期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遥感图像解译为包含耕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及其他等5种类型的土地利用/覆盖专题图,且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可知,2004年和2016年遥感图像分类的总体精度在80%以上,kappa系数在0.8以上,都达到了分类精度的要求。在获取龙虎山风景名胜区2004年和2016年遥感影像分类数据的基础上,借助Fragstats和Arc GIS软件,从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方面对近10年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进行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时,选取了8个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水平和类型水平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覆盖景观具有斑块破碎性增加、斑块形状简单化和斑块类型面积比例不均匀性加大等特征;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率最大;林地和耕地属于面积最大的两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但破碎度增大和聚集度减小。(3)本文结合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实际情况,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从地形地貌、自然条件、旅游干扰和景区规划等4个方面,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地形位指数、距水体距离、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指数、景点密度、距道路距离、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11个指标构建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体系,并且采用G1法确定因子权重,在Arc GIS软件中通过加权叠加法和自然断点法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分成了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等5级敏感区,最终得到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图。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敏感性以中度敏感和轻度敏感为主,中度敏感和轻度敏感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26.25%和30.96%,极敏感、高度敏感和不敏感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9.32%、15.90%和17.57%。(4)本文从近10年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和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两方面出发,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色,进行了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的划分,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等3级分区,各级保护区面积占比分别为28.38%、27.09%和44.54%,且二级保护区分布于一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中间,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的划分从空间上为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参考,不同分区内旅游用地的开发方式和开发强度也有所不同,对风景名胜区生态文明建设、土地用途管制和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从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多部门规划的融合等4个方面提出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为今后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用地开发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实现在生态保护下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高效利用,推动风景名胜区的永续发展。

陆嘉鹏[6](2016)在《江西龙虎山旅游资源现状研究及开发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龙虎山当前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以及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对龙虎山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的建议。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的贵溪、余江两县的交界之处。龙虎山南靠武夷山脉,北临曲折之信江,泸溪河水由南东向北西穿境而过,山水秀美,素有"山比桂林,水似漓江"之称。

管国凤[7](2016)在《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鹰潭市拥有“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天下第一道教名山龙虎山,又是千年崖墓奇观所在地,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迄今对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论文以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对研究范围内风景名胜资源进行评价,分析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旨在提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一、通过观察、拍照、访谈等方法对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从类型、数量、空间分布、开发利用方面分析了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的基本现状。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类型有2大类,8中类和47小类,景观景物共384个,地景、建筑、生景小类中景观景物数量较多。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景物共计228个,贵溪市(县)126个,余江县18个,月湖区15个。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类型及数量结构总体丰富,但局部单一,对其开发利用多集中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而贵溪市(县)、余江县、月湖区的风景名胜资源利用不足。二、基于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基本现状,结合多层次的构景要素,构建了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层分为综合指标层、项目指标层和因子指标层3层。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引用该评价体系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月湖区、贵溪市(县)、余江县4个区域的风景名胜资源进行等级评价,得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评价值为4.160,评判等级为“较好”;余江县评价值为2.292,评判等级为“一般”;贵溪市(县)评价值为3.165,评判等级为“好”;月湖区评价值为2.614,评判结果为“好”。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综合评价值为3.058,评判结果为“好”,总体达到良好水平。三、以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体系为指导依据,结合SWOT分析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4大策略与开发的5大对策。保护策略为:(1)做好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工作;(2)多方筹措资金保护风景名胜资源;(3)完善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制度;(4)加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教育。开发对策分别是:(1)科学规划,构建合理的风景名胜资源空间结构体系;(2)协调发展,制定计划申报风景名胜区;(3)突出特色,提升风景名胜资源竞争力;(4)引入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5)加强宣传,打造知名度。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类型和数量丰富、人文资源(道教)和自然资源(丹霞地貌、森林生态)特色突出,总体评价良好。故应在保护好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发挥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的特色优势,同时合理规划空间结构体系,弥补局部资源单一分散的短板,才能使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利用更上一个台阶。

詹佐静[8](2016)在《关于《龙虎山旅游》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外旅游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中外文化交流都有显着的意义。因此,做好旅游资料翻译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为一篇旅游文本型汉译英的实践报告,本文选取的为《龙虎山旅游日志》中的部分汉译英内容,重点选取了以名胜介绍为主题的文本,作为本文的案例分析对象,分析旅游型文本汉译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探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解决方案。纽马克依据语言功能将文本划分为三类,分别是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以及呼唤型文本。通过分析,笔者发现,笔者的翻译任务,属于呼唤型文本和信息型文本的结合。对于呼唤型文本,译者不仅要忠实原文,更要重视译语读者对于译文的感受,因此,译文应当尽量使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尽可能获得相同信息效果,而对于信息型文本,则是应当最大限度地促使译语读者从译文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内容。综上所述,两种文本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译语读者的旅游兴趣。由于中外语言的表达方式,语法体系存在差异,思维方式,文化习俗方面也存在着不同,在保证文本严谨性和规范性的前提下,本实践报告以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作为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为切入点来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两个问题:第一,具有旅游型语言特征的文本词汇的翻译;第二,翻译过程中中英信息的转化,以及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问题,尤其是道教文化。对于第一个问题,本文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探讨,第一个方面是如何处理原文本中那些华丽的词汇,第二个方面是如何改变原文本中松散的句式结构。对于信息问题,本文通过转化和重构这两种方法来处理原文本中部分内容信息的翻译问题。对于文化问题,本文主要强调了原文本中中国文化要素的转移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可以得出两个主要的结论,首先,旅游文本具有呼唤型,表达型和信息型的功能,不同功能的侧重点不同,而原文本和目标文本在功能实现方式上存在着不同。其次本论文的理论依据,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更多地侧重于呼唤型文本和信息型文本和他们的文本分析,并且对于解决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和文化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本实践报告表明,掌握旅游型文本的文本特征及其词汇、句法和文化特点,并且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帮助下,运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目标文本和原文本的目标相等,并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接受原文本信息。

杜雁[9](2015)在《明代武当山风景名胜理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风景园林学的“借景”理论为核心,采用解释性历史研究范式,通过田野调查和实测熟悉武当山水地貌和建筑原址,采用历史文献细读和比较的方法厘清明成祖敕建宫观的基本名称和规模,界定研究范围和对象,在此基础上收集和组织与武当山风景建设相关的明代政治管理、宗教思想、社会生活、游记方志、历史舆图等方面的文献,找出其中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关联信息,从而通过信息甄别、分析以及宫观建筑环境的复原推测,以叙述和整体的方式进入历史地理、皇权思想、宗教信仰、审美理想等语境,从明旨、问名、立意、相地、布局、理微和余韵等方面解释武当山风景名胜规画和设计的借景理法。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前期以及道教发展的早期,武当山区位处于文野之间,交通并非僻远不便,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武当山东面紧邻水路、陆路交通要道,处于中原文化圈的西南边缘,较早进入道教开发名山风景资源的视野,其风景资源的开发和风景名胜建设的发生发展与道教宗教建设历史正相关。研究还发现武当山的祖山为昆仑山,少祖山为终南山,龙脉为秦岭,这和现今部分学者的观点不同,但却与武当道教早期发展历史和武当山历史地理区位相符。2.研究发现明成祖敕建的武当山道教建筑在建筑名号、经济供给、宫观行政事务管理、重要斋醮的规模等级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等方面有显着差异和类分,基于此指出明永乐间敕建的武当道教建筑总数为36处,有钦定供额的是33处,主要宫观数额的简称为“七宫八观”,解决了目前学界相关争议问题。3.明代武当山风景名胜的建设是朱棣政治、宗教和风景目的下的直接结果,论文认为武当山风景名胜的总体规画以营建真武道场为基本目标,立意于天地人三才合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太和”理想,相地问名充分因借“史宜、地宜、人宜”,以真武修仙得道飞升返回天庭的道教故事为线索,基于道教宇宙观和修仙理论按“人间、仙山、天国”的天路历程进行空间布局,体现出“正神在山、三城三境”的空间意象,是世俗皇权、宗教神权的想象、象征空间与真实风景空间的交融和统一。4.研究率先发现武当山总体规画布局蕴含的丹道修炼意象,隐喻着以后天返先天的逆炼成丹模式和周天循行模式,呈现出三维空间的道家修炼内景图;同时发现,象征着“人间”、“仙山”、“天国”的三城三境布局结构,也对应着真武的三种修炼状态,基于此,论文在武当山金殿为何坐西朝东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作出了创新性解释。5.研究发现武当山宫观建筑单元的布局表现出继承与创新特点,体现了“人为之美入天然”的设计思想。宫观环境注重风水,藏风聚气的同时与排水避险等工程手段结合。宫观空间布局表现出皇权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响;部分宫观的整体布局形式体现出对真武龟蛇形象的模拟,并有一定修真内景的图示意象,“仙山”景象单元四大正宫的修炼空间体现出全真道标志性的坐圜坐钵特点,是明初武当道教宫观受全真教影响的实证。6.研究发现明中叶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写仿武当风景名胜或兴建真武庙的热潮,并延续到清末,留下了大量以北武当、小武当、赛武当等命名的写仿武当山的全国或地方性风景名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现今的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或文物保护单位。论文认为武当山风景名胜和以其为写仿对象建设的其它风景名胜是有关联性的文化景观现象,对其中相关风景名山进行了初步梳理,研究工作有一定开拓意义。

余红艳[10](2015)在《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 ——以“白蛇传”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类信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民间传说语言存在形态日渐衰微,以“观赏”为主要讲述与传播方式的视觉文化传播媒介逐渐取代传统的“口述倾听”,成为民间传说较为重要的存在形态与传承模式。正是在这一社会语境与文化转向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传说的景观生产”概念,着重探讨传说依附现实景观而实现对景观文化符号的生产、景观变迁又衍生出围绕景观展开的新的地方传说,即从传说——景观——传说,又或者从景观——传说——景观的循环生产过程。因此,传说景观生产包含着景观符号生产、景观传说生产,以及景观的实体生产等三大类型,在具体的生产模式上,又有着景观命名、改造、重建,以及新建等基本生产方式。景观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它以景观建筑为核心,由传说图像、雕塑、文字介绍、导游口述等为叙事元素,景观的视觉冲击力具有诱发传说再次回复口述的可能,从而使得景观成为传说讲述与传承的新的文化空间与叙事形态,形成传说语言叙事、景观叙事和仪式行为叙事三位一体的景观叙事体系。景观的叙事功能推动着地方对景观的生产欲望,同时,景观生产也进一步地强化着景观所具有的叙事性特征,一定程度上,景观生产决定着景观叙事的发展,即传说的发展。因此,传说景观生产主体便成为景观生产研究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文化语境中,景观生产主体包含着地方政府、开发商、学者、民众,宗教信仰等多重要素,他们各自从地方经济发展、文化重构、商业资本追逐、信仰观念等不同的生产立场,介入到民间传说的景观生产实践之中,在促进传说发展与传承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说的良性发展,呈现出市场运作的商业化趋势和娱乐化、游戏化的发展特征。“白蛇传”是一则典型的景观传说,在全国各地遗存或新建的景观约有七十项左右,其中,又以传说发源地——杭州、镇江和峨眉山的景观最为丰富,且直接关系着传说核心情节与主题演化。因此,本文着重梳理分析了三地核心景观——杭州西湖景观群、镇江金山湖景观群,和峨眉山景观群。在梳理景观的历史性生产的基础上,分析传说与景观的融合,传说对景观符号的建构,景观变迁对新的景观传说的生产,以及当代多重主体纠葛中的景观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杭州西湖“白蛇传”景观生产以雷峰塔的重建为主要生产模式,表现出政府主导,经济效应为导向的生产特征。因此,在旅游经济的驱使下,雷峰新塔被生产成为一座“白蛇传”塔,客观上对传说发展与当代的景观化传承有着积极意义,但娱乐至上的景观生产既忽略了雷峰古塔浓厚的宗教信仰意味,同时也忽略了雷峰塔作为宗教景观对“白蛇传”传说的文化意义。镇江金山湖“白蛇传”景观生产则在金山寺与地方政府双重主体的融合与冲突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三大类型的景观生产。一是以金山寺宗教信仰为生产主体的法海洞景观生产,一是以地方政府为生产主体的“白娘子爱情文化园”景观生产,还有一类便是矛盾冲突的焦点——白龙洞,暖昧地夹裹在宗教信仰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缝隙之中。相比于杭州与镇江的景观生产,峨眉山“白蛇传”景观生产则在佛教信仰的统一生产理念下,逐渐弱化,唯一重要的景观——白龙洞也被改建为“白龙寺”,名存实亡。与之相对应,在景观生产缺失的语境中,峨眉山一带的“白蛇传”传说讲述与传播也逐渐模糊,甚至淡忘。综合三地“白蛇传”传说核心景观的当代生产现状,“白蛇传”景观生产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鲜明的江南化特征,在景观生产的主题倾向上表现出从神圣走向世俗的世俗化特征,而在景观生产的运作上,则愈加表现出走向市场的商业化特征。商业资本的介入在为景观生产注入充足的资金保证的同时,追逐的更多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合理引导景观生产的商业化走向,需要专业的民俗学者的积极参与,使得景观生产的市场运作成为推动传说发展与当代传承的有效路径。

二、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峨眉峰景区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峨眉峰景区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崆峒山丹霞洞穴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丹霞地貌的研究进展
        1.2.2 丹霞洞穴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5 研究方法
    2.6 取样点及样品
第三章 丹霞洞穴的分布及形态
    3.1 丹霞洞穴空间分布特征
        3.3.1 平面分布
        3.3.2 海拔分布
        3.3.3 洞口朝向
        3.3.4 坡度和坡向
        3.3.5 洞穴与地层的关系
        3.3.6 洞穴与水系的关系
    3.2 丹霞洞穴的形态及规模
        3.2.1 丹霞洞穴的形态分类
        3.2.2 洞穴类型统计
        3.2.3 洞穴形态及规模特征
    3.3 典型丹霞洞穴
    3.4 小结
第四章 丹霞洞穴的形成条件
    4.1 岩性条件
        4.1.1 砾岩岩性特征
        4.1.2 结构组分特征
        4.1.3 物理力学性质
    4.2 构造条件
    4.3 崆峒山丹霞洞穴的成因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丹霞洞穴的资源评价
    5.1 科学价值
        5.1.1 数据与方法
        5.1.2 研究主题与贡献
        5.1.3 热点与前沿
    5.2 文化价值
        5.3.1 宗教文化
        5.3.2 建筑文化
        5.3.3 崆峒武术文化
        5.3.4 诗书艺术等
    5.3 旅游价值评价
        5.3.1 定性评价
        5.3.2 综合定量评价
    5.4 保护与开发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SWOT分析的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龙虎山简介
二、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资源现状
    (一)龙虎山道教音乐。
    (二)龙虎山道家养生气功。
    (三)龙虎山原生态森林。
    (四)龙虎山青萍剑术。
三、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开发SWOT分析
    (一)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开发的优势。
        1.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2.养生旅游资源丰富。
        3.基础接待设施初具规模。
    (二)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开发的劣势。
        1.龙虎山养生旅游开发不足。
        2.养生旅游市场宣传力度不够。
        3.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
        4.特色旅游产品不突出。
    (三)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开发的机遇。
        1.旅游发展政策好。
        2.老年旅游市场日益增长。
        3.本省经济好转,消费能力增强。
        4.管理和接待水平不断提高。
    (四)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开发的挑战。
        1.相对周边景区自身优势不足。
        2.其他养生游的崛起对龙虎山养生游威胁很大。
四、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开发建议
    (一)发展龙虎山道教膳食养生游。
    (二)开展龙虎山道教武术养生游。
    (三)开发龙虎山道教音乐养生游。
    (四)打造道教养生主题博物馆。

(3)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1.1.2.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1.3.1. 九华山
        1.3.2. 寺庙
        1.3.3. 寺庙园林
        1.3.4. 园林理法
    1.4. 研究现状
        1.4.1. 山岳类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4.2. 汉传佛教寺庙研究现状
        1.4.3. 寺庙园林研究
        1.4.4. 园林理法相关研究
        1.4.5. 九华山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田野调查法
        1.6.2. 文献分析法
        1.6.3. 图像学分析法
        1.6.4. 对比分析法
        1.6.5. 跨学科研究法
    1.7. 研究框架
2. 九华山自然环境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地质演变
        2.1.2. 地质构造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2.5. 土壤特征
    2.6. 植被特征
        2.6.1. 植被特征概况
        2.6.2. 古树名木
    2.7. 自然景观特征
        2.7.1. 名峰怪石
        2.7.2. 峻岭盆地
        2.7.3. 岩窦
        2.7.4. 奇松
        2.7.5. 时景
3. 九华山人文环境概况
    3.1. 九华山宗教发展过程
        3.1.1. 唐代以前
        3.1.2. 唐代
        3.1.3. 五代十国至元代时期
        3.1.4. 明清时期
        3.1.5. 民国时期
        3.1.6. 新中国成立后
    3.2. 九华山佛教文化特征
        3.2.1. 地藏菩萨信仰
        3.2.2. 宗派信仰
        3.2.3. 儒释道三教融合
        3.2.4. 佛教文化的世俗性
    3.3. 小结
4. 九华山寺庙园林营建过程
    4.1. 唐代
        4.1.1. 寺庙园林
        4.1.2. 交通体系
        4.1.3. 聚落景观
    4.2. 五代十国至元代时期
        4.2.1. 寺庙园林
        4.2.2. 交通体系
        4.2.3. 聚落景观
    4.3. 明清时期
        4.3.1. 寺庙园林
        4.3.2. 交通体系
        4.3.3. 聚落景观
    4.4. 近现代时期
        4.4.1. 寺庙园林
        4.4.2. 交通体系
        4.4.3. 聚落景观
    4.5. 小结
5. 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分析
    5.1. 山水格局分析
        5.1.1. 九华山与外围环境的空间
        5.1.2. 空间格局
    5.2. 空间序列特征
        5.2.1. “两轴一面”的景观结构
        5.2.2. 景观序列
        5.2.3. 景观视线关系分析
    5.3. 寺庙选址特点
        5.3.1. 寺庙选址与竖向相关性分析
        5.3.2. 寺庙选址于水体相关性分析
        5.3.3. 寺庙选址的地形特征
    5.4. 寺庙环境朝向
    5.5. 寺庙的尺度与形态
        5.5.1. 寺庙尺度分类
        5.5.2. 寺庙平面形态
        5.5.3. 寺庙空间形态
    5.6. 小结
6. 九华山寺庙园林构成分析
    6.1. 寺庙园林空间构成
    6.2. 寺庙引导空间序列的组织
        6.2.1. 引导空间的功能与作用
        6.2.2. 引导空间类型
        6.2.3. 引导空间景观元素
        6.2.4. 引导空间结构规律
    6.3. 寺庙建筑空间布局
        6.3.1. 徽派建筑特征
        6.3.2. 建筑组合空间特征
        6.3.3. 寺庙建筑类型
        6.3.4. 建筑单体特征
        6.3.5. 建筑细部特征
        6.3.6. 九华山寺庙建筑现存问题
    6.4. 寺庙环境空间布局
        6.4.1. 环境空间的基本类型
        6.4.2. 庭院植被
        6.4.3. 高差处理
        6.4.4. 景观细部
    6.5. 小结
7. 九华山寺庙园林意境的营造
    7.1. 意境的生成
        7.1.1. 意境的概念
        7.1.2. 意境的生成机制
    7.2. 生成意境的物象
        7.2.1. 视觉
        7.2.2. 听觉
        7.2.3. 嗅觉
        7.2.4. 味觉
    7.3. 意境的表达方式
    7.4. 寺庙园林意境的提示与指引方法
        7.4.1. 楹联匾额
        7.4.2. 诗文
        7.4.3. 摩崖石刻
        7.4.4. 九华十景
    7.5. 小结
8. 结论
    8.1. 结论
        8.1.1. 九华山寺庙园林营建过程
        8.1.2. 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特征
        8.1.3. 九华山寺庙园林构成理法特征
    8.2. 创新点
        8.2.1. 思路创新——从空间、文化、时间的全面视角进行的寺庙园林景观理法系统性研究
        8.2.2. 方法创新——定量化研究的运用
        8.2.3. 内容创新——补充九华山研究的缺失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附表四
    附表五
    附表六
    附表七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宗教文化的康养旅游开发研究 ——以峨眉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路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径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森林康养
        2.1.2 健康旅游
        2.1.3 养生旅游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研究评价和趋势
3 康养旅游基本问题研究
    3.1 康养旅游相关概念
        3.1.1 康养
        3.1.2 旅游
        3.1.3 康养旅游
        3.1.4 三者的关系
    3.2 康养旅游的内涵
    3.3 康养旅游的特点
    3.4 康养旅游类型
    3.5 康养旅游开发模式
4 宗教文化与康养旅游
    4.1 宗教文化的构成
    4.2 宗教文化中的康养文化
        4.2.1 佛教文化中的康养文化
        4.2.2 道教文化中的康养文化
    4.3 宗教文化的康养旅游开发概述
        4.3.1 宗教文化的康养旅游开发基本概况
        4.3.2 宗教文化的康养旅游产品类型
        4.3.3 宗教文化的康养旅游市场分析
5 峨眉山康养旅游发展研究
    5.1 峨眉山概况及研究范围
    5.2 峨眉山康养旅游资源概述
        5.2.1 峨眉山自然康养旅游资源
        5.2.2 峨眉山人文康养旅游资源
        5.2.3 峨眉山康养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5.3 峨眉山康养旅游开发现状
    5.4 峨眉山康养旅游存在的问题
6 佛教文化与峨眉山康养旅游开发
    6.1 峨眉山的宗教康养文化
    6.2 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开发的条件分析
        6.2.1 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开发的优势
        6.2.2 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开发的劣势
        6.2.3 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开发的机遇
        6.2.4 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开发的挑战
        6.2.5 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小结
    6.3 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开发的意义
    6.4 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开发原则
        6.4.1 可持续原则
        6.4.2 深度体验原则
        6.4.3 品牌差异原则
        6.4.4 原生态原则
        6.4.5 世俗化原则
        6.4.6 意境保护原则
    6.5 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市场细分与开发定位
        6.5.1 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市场细分
        6.5.2 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目标市场
        6.5.3 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形象定位
        6.5.4 峨眉山佛教康养旅游产品定位
    6.6 峨眉山佛教文化的康养旅游开发策略
        6.6.1 利用节事活动进行产品营销
        6.6.2 完善网络营销平台
        6.6.3 开发具有特色的佛教康养旅游纪念品
        6.6.4 加强康养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6.6.5 让康养效果透明化指标化
        6.6.6 区域联合发展
        6.6.7 产业链延伸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主要创新点
        7.2.1 理论创新
        7.2.2 研究视角创新
    7.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旅游用地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生态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拟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系统理论
        2.1.1 系统理论简介
        2.1.2 系统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 生态学理论
        2.2.1 生态学理论简介
        2.2.2 生态学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简介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4 环境经济学理论
        2.4.1 环境经济学理论简介
        2.4.2 环境经济学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5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5.1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简介
        2.5.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6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2.6.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简介
        2.6.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3 研究的模型基础
    3.1 景观格局分析模型
        3.1.1 遥感数据的处理
        3.1.2 景观格局分析
    3.2 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
        3.2.1 生态敏感性评价流程
        3.2.2 评价因子的选取
        3.2.3 评价因子的标准化
        3.2.4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3.2.5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等级的划分
4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景区发展概况
        4.1.2 自然地理条件
        4.1.3 社会经济状况
    4.2 数据来源
    4.3 数据处理
        4.3.1 遥感图像的解译
        4.3.2 评价因子的处理
5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评价
    5.1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的影响
        5.1.1 景区发展角度
        5.1.2 建设施工角度
        5.1.3 产业结构角度
    5.2 近10年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1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5.2.2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5.2.3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的影响
    5.3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
        5.3.1 评价对象及评价单元
        5.3.2 评价体系的建立
        5.3.3 生态敏感性单因子评价
        5.3.4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5.3.5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5.4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景区保护分区
        5.4.1 一级保护区
        5.4.2 二级保护区
        5.4.3 三级保护区
6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6.1 健全生态保护机制
    6.2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6.3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6.4 多部门规划的融合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6)江西龙虎山旅游资源现状研究及开发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龙虎山的旅游资源
    1.1 地理位置
    1.2 气候环境
    1.3 生态环境
2 龙虎山旅游资源使用现状
    2.1 旅游开发的成就
    2.2 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3 龙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3.1 明确自身定位
    3.2 改变投资结构
    3.3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7)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研究进展
        1.2.3 小结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调查方法
        1.6.2 分析方法
    1.7 技术路线
2 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
    2.1 理论依据
        2.1.1 美学理论
        2.1.2 旅游学理论
        2.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风景名胜资源概念
        2.2.2 风景名胜资源分类
        2.2.3 风景名胜资源价值
        2.2.4 风景名胜资源评价
3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现状分析
    3.1 鹰潭市资源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历史文化概况
        3.1.3 开发利用概况
    3.2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现状调查
        3.2.1 调查区域
        3.2.2 调查对象
        3.2.3 调查内容
        3.2.4 调查原则
    3.3 鹰潭风景名胜资源现状分析
        3.3.1 现有风景名胜资源状况
        3.3.2 资源类型特征与数量结构现状
        3.3.3 风景名胜资源空间分布现状
        3.3.4 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评价
    4.1 鹰潭市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建立流程
        4.1.2 指标来源
        4.1.3 指标筛选
        4.1.4 指标确定
    4.2 基于AHP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4.2.1 权重确定步骤
        4.2.2 权重计算结果
        4.2.3 权重结果分析
    4.3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模糊综合评价
        4.3.1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4.3.2 区域综合评价结果
    4.4 鹰潭市景源等级评价
        4.4.1 已开发风景名胜资源等级
        4.4.2 未开发风景名胜资源等级
        4.4.3 资源等级数量及类型分析
    4.5 鹰潭市景源空间评价
        4.5.1 景源总体空间分布
        4.5.2 景源等级空间分布
        4.5.3 景源类型空间分布
    4.6 鹰潭市景源特色评价
        4.6.1 丹山碧水崖墓奇
        4.6.2 道教龙虎天下绝
        4.6.3 林木馥郁生态优
    4.7 小结
5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开发策略
    5.1 风景名胜资源SWOT分析
        5.1.1 优势(Strength)
        5.1.2 劣势(Weakness)
        5.1.3 机遇(Opportunity)
        5.1.4 挑战(Threat)
        5.1.5 SO、ST、WO、WT类型
    5.2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策略
        5.2.1 进一步做好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工作
        5.2.2 多方筹措资金保护风景名胜资源
        5.2.3 完善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制度
        5.2.4 加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教育
    5.3 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对策
        5.3.1 科学规划,构建合理的风景名胜资源空间结构体系
        5.3.2 协调发展,制定计划继续做好风景名胜区申报工作
        5.3.3 突出特色,提升风景名胜资源竞争力
        5.3.4 引入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3.5 加强宣传,打造知名度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江西省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普查表
附录二:江西省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普查统计表
附录三: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现状调查表
附录四:专家问卷调查——相关专业专家背景简介
附录五: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综合评价指标权重评估表
附录六:龙虎山风景名胜资源评价调查表
附录七:月湖区风景名胜资源评价调查表
附录八:贵溪市(县)风景名胜资源评价调查表
附录九:余江县风景名胜资源评价调查表
作者简介

(8)关于《龙虎山旅游》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Task
    1.1 Description of the Task
    1.2 Task Requirements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1.1 Reading and Analyzing the Original Texts
        2.1.2 Preparing Work before Translation
        2.1.3 Choices on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Translation Tools
    2.2 Difificulties in Mod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Drafts
        2.2.1 Principles of Translating Tourism Texts
        2.2.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2.3 Post Translation
        2.3.1 Self-Checking
        2.3.2 Proofreading of Others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3.1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ext Type
        3.1.1 Informative Text
        3.1.2 Vocative Text
    3.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3.2.1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Basis
        3.2.2 Connotation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3.3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on Tourism Text
        3.3.1 Equivalent Effect
        3.3.2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A Case Study
    4.1 Translation of Linguistic Features in Chinese Tourism Texts
        4.1.1 Dealing with Flowery Phrases
        4.1.2 Disposing the Loose Text Structure
    4.2 Information Transferring and Reconstructing
        4.2.1 Adding Information
        4.2.2 Deleting Information
        4.2.3 Rewriting Information
    4.3 Transferring of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4.3.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Tourism Text Translation
        4.3.2 Methods to Transfer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1 Original Text
Appendix 2 Translation

(9)明代武当山风景名胜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道教名山风景区发展沿革
        1.1.1 道教创建和改造期
        1.1.2 道教兴盛和发展期
        1.1.3 道教宗派分立和发展期
        1.1.4 道教的逐渐衰落期
        1.1.5 小结
    1.2 明代武当山风景开发建设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研究
        1.3.2 名山风景研究
        1.3.3 道教建筑及其环境研究
        1.3.4 文化景观研究
        1.3.5 武当山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与文献撷取
        1.7.1 研究方法
        1.7.2 文献撷取
    1.8 论文框架
2. 武当道教名山肇发考
    2.1 荆襄襟带,雍豫咽喉:武当历史区位
    2.2 天关地轴,万山来朝:武当自然风景资源
        2.2.1 形势
        2.2.2 胜景
    2.3 福地仙居,真武圣迹:武当人文风景资源
        2.3.1 历史:三十六岩多隐士,为爱名山去复还
        2.3.2 圣迹:此是高真成道处,故留踪迹在人间
    2.4 小结
3. 明成祖敕建武当山道教建筑群考
    3.1 敕建建筑群中宫观数额和整体数额问题争议
        3.1.1 宫观数额问题
        3.1.2 历史文献中的建筑群总体数额差异
    3.2 敕建建筑群名称及总体数额考
        3.2.1 方志记载相关内容综录
        3.2.2 文献记载有钦定供给的宫观祠庙等建筑群
        3.2.3 “三十三处”与“三十六处”辨析
    3.3 明成祖敕建武当山道宫道观数额
        3.3.1 敕建道宫数
        3.3.2 敕建道观数
    3.4 小结
4. 明成祖敕建武当山规画分析
    4.1 报答神贶 言志兴造:明旨
        4.1.1 君权神授皇图永固:明成祖兴建武当山的目的
        4.1.2 斋醮祭祀修持待客:明成祖兴建武当山的功能和活动需求
    4.2 问名武当仙道太和:立意
        4.2.1 仙山日月久福地春秋长:仙境
        4.2.2 飞神溯浩气云中步虚声:道境
        4.2.3 天地交泰化成功朝野咸安治道亨:太和
    4.3 循史择址借势构思:相地
        4.3.1 询访古迹延续香火
        4.3.2 相其广狭审度其地
    4.4 正神在山三城三境:布局
        4.4.1 规画线索:升真叙事
        4.4.2 规画结构:三城三境
        4.4.3 空间意象:真武道场
    4.5 东旷西奥 前喧后寂:交通
        4.5.1 入口
        4.5.2 路径
        4.5.3 游览设施
5. 明代武当山风景组织及建筑单元布局分析
    5.1 风景组织
    5.2 景象单元
        5.2.1 “人间”景象单元
        5.2.2 “仙山”景象单元
        5.2.3 “天国”景象单元
    5.3 宫观建筑布局
        5.3.1 道教建筑基本功能空间组合
        5.3.2 明成祖敕建武当山宫观建筑功能分析
        5.3.3 武当典型宫观建筑单元布局举要
        5.3.4 武当道教建筑单元布局特点
6. 明清武当山风景评价和影响
    6.1 基于游记文学的明代武当山风景评价
        6.1.1 审美体验
        6.1.2 风景评价
    6.2 武当山对明清风景名山开发建设的影响
7. 结语
参考文献
围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10)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 ——以“白蛇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传说景观生产研究
        二、传说景观叙事研究
        三、“白蛇传”相关研究
    第三节 景观与传说
        一、景观与文化景观
        二、景观与传说的关系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运用的主要理论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传说景观生产的内在机制
    第一节 景观:看得见的传说
        一、走向视觉文化:从“听”到“看”
        二、景观的传播特质:从“不在场”回归“在场”
    第二节 景观生产:传说与景观的循环生产
        一、传说景观生产的概念界定
        二、传说景观生产主体的多重性
        三、传说景观生产的类型
    第三节 景观叙事:景观作为文本
        一、景观文本的叙事性特征
        二、视觉观赏主导下的景观叙事体系
        三、传说景观叙事的基本功能
    第四节 “白蛇传”传说:景观群及其核心景观
        一、“白蛇传”景观群
        二、“白蛇传”核心景观群及景观地
第二章 信仰淡化下的杭州西湖“白蛇传”景观生产
    第一节 景观形成:元代之前的西湖题名景观生产
        一、“西湖”得名:从自然景观走向文化景观
        二、“西湖十景”:南宋西湖题名景观的符号生产
    第二节 景观移位:“白蛇传”三塔景观生产的信仰变迁
        一、三塔景观的符号生产:从“禁止标识”到“塔镇潭妖”
        二、三塔景观被毁的叙事演化:从“三怪”到“两怪”
        三、景观生产主体的信仰变迁:从道教到佛教
    第三节 景观重建:“白蛇传”雷峰塔景观生产的主题演化
        一、雷峰塔的佛教景观生产:从“佛舍利塔”到“镇妖圣塔”
        二、雷峰新塔的旅游景观生产:从“佛塔”到“白蛇传塔”
        三、政府主导下的景观重建:文化旅游压倒宗教信仰
    第四节 景观话语:“白蛇传”断桥景观生产的爱情符号建构
        一、断桥爱情景观符号的初步建构:《西湖竹枝词》
        二、断桥爱情景观的强化与定型:“白蛇传”传说
        三、断桥爱情景观的仪式生产:“断桥求婚”
    小结:走向爱情的景观重建
第三章 经济与信仰博弈中的镇江金山湖“白蛇传”景观生产
    第一节 仪式与话语:金山寺“高僧降蛇”文化的景观符号生产
        一、水陆法会:仪式行为叙事对降蛇文化的初构
        二、僧蛇斗法:语言叙事对降蛇文化的强化
    第二节 命名与改造:多重主体合力的法海洞景观生产
        一、法海形象变迁:从“高僧”到“恶魔”
        二、景观命名:从“裴公洞”到“法海洞”的景观生产
        三、重构高僧形象的景观生产:多重生产主体的合谋
    第三节 移植与游离:经济与信仰矛盾纠葛的白龙洞景观生产
        一、景观移植:从“紫露洞”到“白龙洞”
        二、暗示与游离:佛教信仰与旅游经济冲突下的白龙洞景观生产
    第四节 情境与表演:政府主导的白娘子爱情文化园景观生产
        一、水漫金山:白娘子爱情文化园的文化基因
        二、情境型景观生产:主题公园的景观图谱
        三、节事与表演型景观生产:从主题灯盏到白蛇传水景秀
    小结:走向体系化的景观新建
第四章 佛教信仰强化下的峨眉山“白蛇传”景观生产
    第一节 符号生产:峨眉山佛教景观文化的历史建构
        一、峨眉山道教景观的符号生产:从“道家仙山”到“道教名山”
        二、峨眉山佛教景观的符号生产:从道教到佛教
    第二节 景观迁移:佛教信仰主导下的峨眉山白龙洞景观生产
        一、景观命名:从“连环洞”到“白龙洞”
        二、景观迁移:从“白龙洞”到“白龙寺”
        三、信仰主导:白龙洞景观生产的淡化
    小结:走向淡忘的景观改造
第五章 “白蛇传”当代景观生产的特征
    第一节 从西湖走向江南:“白蛇传”景观及其生产的江南化
        一、从西湖景观到江南景观:“白蛇传”的地域拓展
        二、江南化:“白蛇传”景观生产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从神圣走向世俗:“白蛇传”景观及其当代生产的世俗化
        一、信仰景观:“白蛇传”的信仰主题及其信仰景观群
        二、爱情生产:“白蛇传”当代景观生产的家庭伦理主题
    第三节 从文化走向市场:“白蛇传”景观及其当代生产的商业化
        一、市场运作:“白蛇传”景观生产的商业化趋势
        二、积极传承:对景观生产商业化趋势的认识与引导
结语
附录
    一、“白蛇传”核心景观图片选录
        (一) 杭州西湖主要传说景观
        (二) 镇江金山湖主要传说景观
        (三) 峨眉山主要传说景观
    二、“白蛇传”核心景观口传文本选录
        吕洞宾卖汤团(断桥结前缘)
        峨眉修仙(节选)
        保和堂
        法海洞和白龙洞(镇江金山)
        许仕林祭塔二则(雷峰塔)
参考文献
    外文类举要
    着作类举要
    论文类举要
    学位论文举要
        博士论文
        硕士论文
    地方文献、笔记杂着举要
    传说文献、异文举要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专着
    二、论文
    三、主持、参与的项目
    四、所获奖项
后记

四、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峨眉峰景区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崆峒山丹霞洞穴资源评价[D]. 王申宁. 兰州大学, 2021(09)
  • [2]基于SWOT分析的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开发[J]. 王权,喻晓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1)
  • [3]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刘玮.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宗教文化的康养旅游开发研究 ——以峨眉山为例[D]. 宁晓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5]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生态评价[D]. 黄聪.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
  • [6]江西龙虎山旅游资源现状研究及开发对策[J]. 陆嘉鹏.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6)
  • [7]鹰潭市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研究[D]. 管国凤.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4)
  • [8]关于《龙虎山旅游》的翻译实践报告[D]. 詹佐静.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9]明代武当山风景名胜理法研究[D]. 杜雁.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10]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 ——以“白蛇传”为中心[D]. 余红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龙虎山景区峨眉峰景区的发现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