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基本思路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基本思路

一、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基本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程丽香[1](2021)在《中等收入群体成长特征、影响因素及对策的城乡差异分析》文中认为为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显着扩大"这一目标任务,应该合理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内涵和定义,梳理城乡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与特征,分析后疫情时期城乡中等收入群体成长的制约因素,探讨新发展阶段扩大城乡中等收入群体的对策思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主要表现为城乡分布、区域分布、行业分布以及收入构成不均衡等特征。既有世界经济形势、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社会结构变迁、税收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城镇就业容量不足、优质就业岗位缺乏、收入来源单一、行业垄断、微观领域机会不平等以及农村教育和人力资本差异、工资收入增长幅度缓慢、城镇化困境等微观因素的制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应先从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税收政策、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再从微观层面针对城乡差异具体施策。城镇着重从扩大就业容量、增加优质就业岗位、改善收入构成、破除行业垄断等方面入手;农村着重从提升人力资本、加强技能培训、缩减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保障进城农民权益等方面入手。

李逸飞[2](2021)在《面向共同富裕的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探究》文中认为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向共同富裕,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和质量,构建中间大、两头小的分配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等收入群体的提质扩容需要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利用CHIP(2018)数据分析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和基本特征,发现城市、东部地区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分布地。近年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持续提升,未来仍然具有非常可观的提升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空间错配、收入不平等、人口老化等因素的挑战。在市场机制下,应当遵循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发展路径,可以从全局层面实现中等收入群体的提质扩容。为此,需要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根本,以市场机制为主线优化配置效率,相关改革政策应该瞄准不同群体精准施策。

曹锋[3](2021)在《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

熊攀[4](2020)在《共享发展理念下中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让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一员,既是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同时中等收入群体占主导地位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分配格局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合理收入分配格局。尽管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总体上仍保持进一步的平稳发展势头,但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的一些瓶颈障碍和新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势头,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背离共享发展理念的要求和本质。据相关学者测算,虽然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绝对规模近4亿,位居世界第一,但比重仅占30%左右,这与发达国家普遍占比至少50%以上的水平相差甚远,也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大国地位严重不相称。因此,如何认识和破解当前尤其是共享发展理念背景下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而巩固和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势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共享发展理念更好贯彻和体现,便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当前共享发展理念下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现实困境及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建议。在参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系统地梳理了中等收入群体概念内涵的演变、相关概念辨析、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意义以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与共享发展理念之间的联系,然后细致挖掘和全面总结了国内外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逻辑和功能作用进行了概括和评估,随后在总结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的基础上,提炼和概括出当前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的三大现实困境,并逐一对每种困境形成的原因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最后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破解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实困境的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在丰富该领域理论研究的同时,为实践中“扩中”提供了现实指引,在减少决策和实践盲目性的同时提高了其针对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能够更加有效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和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分配格局,为更好贯彻落实共享新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舒飞[5](2020)在《个人所得税减税对中等收入者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新《个人所得税法》的出台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改革,其大幅度的减税效果广泛惠及于中低收入阶层,尤其是对刺激中等收入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这将是我国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鲜明标志。个人所得税的减税有助于提高中等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缩小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基于此,深入研究个人所得税减税对中等收入者消费需求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首先从研究目的出发,对中等收入者的范围给出界定,即家庭年均收入为24-60万或人均收入为12-30万元的群体,并阐述个人所得税减税的目标。其次,通过分析个人所得税的减税路径和力度,指出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方式,阐明此次减税带来的效果和影响。再次,探讨了个人所得税对中等收入者消费需求的影响,论证了其对减轻居民个人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的效果,发现对中等收入者表现更加突出。在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刺激作用下,减税会促进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的上升,影响中等收入者的消费需求。最后,以目标为导向,提出刺激中等收入者消费需求影响的方略。一是要继续优化个人所得税减税方式,包括完善费用扣除标准、扩大税基范围和减少税率级数。二是进一步推动税制模式的创新,推进“大综合,小分类”的个税课税模式,包括路径、目标和步骤。三是健全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对消费的调节作用,建立现代税收文明。

苏瑞珍[6](2020)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机理及政策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项应对疾病风险冲击的制度安排,医疗保障制度从两个方面发挥减贫效应,一是提供财务保护,避免或减少因医疗费用支出而陷入贫困,二是促进医疗服务利用,避免或减少因健康人力资本损害而陷入贫困,因此,发挥减贫效应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内在功能。2003年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政府主导型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农村地区已被普惠性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特惠性医疗救助制度所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的三重保障制度安排,在减轻农村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改善健康、增进福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减贫效应。进一步增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效应,不仅是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托底保障之一,同时也是2020年后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减贫战略转向、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所必须依赖的重要制度路径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减贫的路径和方式面临可持续困境。一是资源约束下通过提高制度保障水平增强普惠性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减贫效应的实现路径面临边际效应递减困境。二是特惠性医疗救助制度发挥了一定程度的济贫效应,但是也面临补偿水平提升困境。三是对贫困人口的倾斜政策有利于改善医疗保障制度的亲贫性,但是也产生了“悬崖效应”,引致新的社会不公平和社会矛盾。基于此,首先,本文在分析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机理的基础上,界定了我国农村不同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在减贫中的功能定位,并阐述了发挥减贫效应的传导机制。其次,基于功能定位及传导机制,分别对减贫目标下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减贫效应进行了评估分析。再次,在分析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国际经验借鉴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减贫效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包括: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目标、思路、方法及内容,指出了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和不足,认为深入研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效应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第二章是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的理论分析。首先,从历史视野下的贫困研究和新时代我国减贫战略的转向两个方面,分析了增强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的背景。其次,阐述了医疗保障减贫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国家干预的再分配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健康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公平正义理论,并指出这些理论的启示意义。再次,从内在机理、亲贫性及基本依据、逻辑动因、制度条件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的一般机理。最后,从功能定位和传导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机理。一是界定了不同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在减贫中的功能定位,认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应在改善亲贫性中增强减贫效应,医疗救助在减贫中应发挥“平整竞技场”保障效应和托底保障效应。二是分析了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济贫”和“防贫”机制。第三章是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减贫实现路径及政策效果分析。一是在阐释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变迁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农村减贫中的重要贡献。二是深入阐述了社会医疗保险发挥减贫效应的再分配实现路径,提出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要在改善亲贫性中增强减贫效应的观点,并运用实证方法评估了制度变迁下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亲贫性改善,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中亲贫性趋恶化,筹资和偿付环节都加剧了逆向再分配,不利于推进公平减贫,而农村医疗救助并未发挥有效的“平整竞技场”效应。三是利用CFPS(2016)数据测算了减贫目标下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缺口,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中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并未有效降低低收入群体的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但是降低了非低收入群体的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而且社会医疗保险补偿后,农村低收入家户的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依然高达30%到50%,比非低收入家户高10到20个百分点。第四章是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减贫实现路径及政策效果分析。一是分析了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减贫效应不断增强的实现路径。二是基于减贫目标实证评估了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的减贫效果。结果显示,减贫目标下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对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的覆盖缺口率分别高达58.02%和47.66%,而总体保障水平远未到实现减贫目标的保障需求,即减贫目标下应该有80.46%的医疗救助农村家户获得的医疗救助补偿资金占家户自付医疗费用支出的比重应在60%以上,而实际上只有19.75%的医疗救助农村家户在这一比重范围内。三是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村家户医疗救助需求的因素,指出实际救助对象识别中可能存在问题。四是测算了减贫目标下农村医疗救助的资金需求规模。测算结果显示,以2016年为例,减贫目标下全国低保户需要医疗救助资金805亿元、低保边缘户需要446亿元、因病致贫户需要1000亿元,如果把医疗救助支出占政府医疗保障财政支出比由当前的5%提高到10%,则可以实现对低保户的充分保障。第五章从医疗资源非均衡配置导致的医保利用困境、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逆向收入再分配困境、农村医疗救助的补偿不足及结构性困境、农村补充医疗保障制度的充足性发展困境以及不同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困境五个方面分析了增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的现实困境。第六章基于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深入分析了典型国家医疗保障发挥减贫效应的制度特征,并总结出经验教训和方法启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累进性、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倾斜力度、提高初级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以及改善医疗保障制度治理水平。第七章从明确减贫功能定位,增强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协同效应;统筹医疗卫生与医疗保障改革发展,助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改善社会医疗保险的亲贫性,增强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并优化结构,增强医疗救助的托底保障功能;发展补充性医疗保障制度,壮大农村医疗保障减贫力量五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以增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效应。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基于我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安排,创新性地梳理和探索了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机理,分析了医疗保障制度“济贫”和“防贫”的功能差异及其不同传导机制,并尝试拓宽医疗保障减贫效应的研究视域。论文通过对当前基于灾难性医疗支出设计的农村医保制度所做的评估,发现现行农村医疗保障的减贫效应对低收入群体是不敏感的,可能存在对低收入群体的挤出现象,即减贫有限、亲贫不足。因此,引入医疗保障的“亲贫”概念,建议把改善亲贫性作为医疗保障制度优化的方向,以实现惠及更广泛群体的防贫减贫目标。第二,提出社会医疗保险要在改善亲贫性中增强减贫效应。本研究认为,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存在逆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因此仅具有“涓滴”减贫效应。应把改善亲贫性作为增强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减贫效应的实现路径,并据此对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减贫效应进行了评估。第三,基于减贫目标,利用微观数据对农村医疗救助的减贫效应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利用CFPS(2016)数据,对充分减贫目标下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的覆盖缺口、保障水平、资金需求规模进行了测算,并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村家户医疗救助需求的因素,特别是从政府医疗救助支出与政府医疗保障支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并未体现出良好亲贫性的观点。

曾波[7](2020)在《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渐从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驱动,中等收入群体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我国,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其中城镇中等收入群体在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上具备很大的可挖掘性。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具体的作用路径展开考察及分析。本文在回顾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揭示了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规模影响经济增长的具体路径,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及建议的得出奠定基础;然后对我国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概况进行具体分析;紧接着,以全国31个省市1999-2017年的面板统计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从促进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对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规模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我国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规模总的经济增长效应为正,且存在区域差异,中部(0.722)大于西部(0.427)大于东部(0.324)。(2)我国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直接效应,且存在区域差异。技术创新路径下,全国数据的直接效应为0.310,分区域来看,中部(0.602)大于西部(0.327)大于东部(0.239);产业结构升级路径下,全国数据的直接效应为0.371,分区域来看,中部(0.689)大于西部(0.399)大于东部(0.285)。(3)我国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且存在区域差异。全国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比重为27.18%,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26.23%、16.5%、23.42%,东部大于西部大于中部。全国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比重为9.95%,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12.01%、0、6.56%,东部大于西部大于中部。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扩大消费规模;(2)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增强抗风险能力;(3)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4)制定差异化消费政策,全面扩大经济增长效应。

吴青霓[8](2020)在《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经贸来往日益紧密,经济发展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其它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居民收入彼此间的差距悬殊相当大。为了消除居民收入彼此间的落差,十八大以来,收入分配秉承了“调高、扩中、提低”的思路,其中“扩中”一词就是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中”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使经济更高、更快地发展,因此在西部地区进行中等收入群体的研究具有时代意义,有助于我国整体更快更好的发展。目前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持续被抑制,而在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这一领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较少,为了防止“两头大,中间小”的“M型”社会收入分布形态,亟需不断增大西部的中等收入群体。首先,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营养健康调查(CHNS)数据,从各个角度对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核估计中的自适应性方法得到其比重的发展情况和趋势,在确定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的过程中,发现采用中位数的75%125%定义最为适宜,再据此分别对西部地区城镇和农村的相应比重进行测算。然后,从宏观的视角对引起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核密度估计与动态分解法相结合进行宏观分解,研究发现,在城镇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由抑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转换为促进,收入分配效应则持续抑制,标准线变动效应始终促进;而在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始终促进,收入分配效应持续抑制,标准线变动效应总体促进,偶尔抑制。最后,从微观的视角对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借助分位数回归建立模型,从个人因素、职业因素和其他因素三个类别找出影响中等收入群体的因素,研究发现个人因素下的性别、年龄和学历因素,职业因素下的职业类型、用工类型和单位类型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下的是否有第二职业及是否有医疗保险因素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然后通过动态分解法,综合宏观效应分解,全面性地对各微观特征下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是如何变化的进行分析。基于前述研究,提出相应建议:变革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强化收入分配调整,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居民教育水平,消除性别差异;提升就业机会,开拓就业门路;优化保障体系,革新税收度。

黄明超[9](2020)在《乡村振兴下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的转型升级,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出现新的重构和分化,原有的阶层结构不断打破,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处于由正三角形的“金字塔型”向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过渡,即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不断增大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从中国发展的目标来看,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不仅包括城市,同时也应当包括农村。考虑到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更应该关注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和培育,它直接关系到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质量以及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和持续性。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要想在这样一个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三农”问题的解决必不可少。中国占人口40.42%的农民是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短板所在,相比于城市,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低、质量层次不齐,且区域差异明显。究其根源,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城乡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的不同步性,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比较还相对落后。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可以说是“三农”问题的不断解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第一离不开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第二离不开农村社会环境的治理,脱离农村产业和社会治理,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就如空中楼阁。农民的生存及发展依赖于农业,而农村产业基础差,二三产业配套落后,导致农民收入增幅有限,一直落后于城市,并且城乡收入绝对差距的扩大尚未根本性扭转。此外,大量的农村家庭为增加收入,其精壮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出现农村社会“空心化”、“老弱化”现象屡见不鲜。同时,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由于技能水平等原因,与城市工人相比工资水平一直处于低位,并且以初级劳动力市场就业为主,虽然一段时间内可以增加家庭收入,但由于市场风险、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健康等原因会使得这种收入变得不可持续,从而导致农村许多家庭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长期以往,则使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止步不前。直到今天,“三农”问题持续成为政府学者关注的重点,农民如何增收亦是重点。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亦为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提供助力。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来看,这是由一揽子配套的系统工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农村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任何阻碍乡村振兴的因素都不可忽视。同样,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亦是如此。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长期乡村战略规划》、自十九大以来的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等都就农民增收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其中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增加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各领域学者也相应从社会、经济、文化等角度提出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建议。因此,面对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现实条件以及国家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定位,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为什么要培育、怎么培育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本文就是在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对于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问题进行论述,着重尝试分析其内部的培育机制,并提出具体的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使相关理论研究与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借鉴相关国际经验教训,注重分析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存在的障碍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追根溯源得益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涉及制度、人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影响,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将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共六章,各章节内容概述如下:第1章:导论。首先,从介绍研究背景开始,之后从理论和现实方面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其次,对于国内外关于农村中等收入群体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奠定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三,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四,论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五,对于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扼要论述。第2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首先,对中等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收入不平等和收入差距、社会分层及流动、乡村振兴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于本文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在这其中,一是,对涉及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相关的收入分配理论进行提炼阐述,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和西方收入分配理论有关的内容;二是,对于在分析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中扮演重要作用的人力资本理论加以概述;三是,对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及路径相关的制度变迁理论做出概要,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中有关的内容;四是,对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给予梳理,主要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理论、劳动力迁移理论、传统农业改造理论等;五是,概述与论文研究主题相关的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理论和社会流动理论,其中包括马克思的“中产阶级与中间阶级”理论以及西方学者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理论。第三,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并进行阐述。第3章:乡村振兴下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状况及国际经验比较。本章内容是对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现状的宏微观描述,属于论文的客观情况描述部分。主要体现在:第一,阐述乡村振兴与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的相互关系;第二,论述我国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相关状况,即从衡量标准、规模估算、结构分析、收入和消费特征、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乡村振兴下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的障碍性因素,从农村居民家庭性收入结构优化的困难、土地产权制度与新型经营制度制约矛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限制、农村社会体制转型与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等四个方面阐述。最后,介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相关情况,并通过国际比较得出相关经验启示。第4章: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机制机理分析。本章是理论分析章节,基于前述章节的实况描述,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机制的探析。首先,论述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四大机制”的涵义和逻辑关联;其次,结合本文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分别论述动力机制、成长机制、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效应及传导;最后,论述“四大机制”的相互作用以及基于“四大机制”所凝练的理论命题。第5章: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机制的实证分析。首先,对于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变量选择等进行解释说明;其次,着手描述性统计和建立回归模型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最后,对于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说明,以明确本文的理论命题是否成立。第6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首先,对于本文所论述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观点;其次,针对我国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中的现实障碍问题,从土地制度、产权改革、产业结构、人力资本、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最后,阐述本文相关研究的未来展望。基于此,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本文选题上的新颖,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丰富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巩固当下的农村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降低农村相对贫困。第二,本文框架分析的创新,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即动力机制、成长机制、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四个方面建立起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的框架分析,不单是从某一个角度而是系统的分析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且用相应的计量工具对机制分析的理论命题进行实证检验。这有助于从全面、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的连贯性和持续性。

李波[10](2020)在《“精准扩中”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就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新千年时,我国已经宣布基本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即是全体人民的小康,不让一人掉队的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为此做出新的战略安排:从2020——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2035年——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的当下,改善居民收入分配关系至关重要,而重点又在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渐缩小城乡、地区及行业间差距,加快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精准扩中”相对于“粗放扩中”而言,改变以往粗略而漫灌的“扩中”方式,采取准确而涓滴的“扩中”方式。主要包含“精准识别”、“精准施策”两个层面。“精准识别”即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精准地识别各居民收入层次,尤其是识别“潜在中等收入者”,为收入分配调节提供依据;“精准施策”即对已经识别出的“潜在中等收入者”精确分析其收入低下原因,分类施策,如通过扶持优势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保障兜底等手段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精准扩中”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题中之意,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具体指: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及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是一种精细化的扶贫方式,重点在于帮助每一个贫困人口找出贫困的根源所在,并为其寻找破解之道,使得每一个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农村贫困人口是低收入群体的最底层。提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首要任务就是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使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全国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是“精准扩中”首要前提,符合“精准扩中”内在逻辑,进而成功实现“精准扩中”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中等收入群体通常具有稳定社会功能、推动社会改良、促进社会消费、引领社会风尚等积极作用。在经济层面上,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传统依靠投资和出口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通过消费来拉动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中等收入群体具有较高的消费倾向,因而“精准扩中”有利于推动我国消费水平和质量迈上新台阶,进而推动我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政治层面上,中国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第三条道路”,目标是通过生产力的高速发展逐步使得发展成果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精准扩中”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进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在社会层面上,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橄榄型”社会,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的强大保障。“精准扩中”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均衡配置、缓解人民内部矛盾,进而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文化层面上,中等收入群体通常具有保守温和的价值观念,构成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念。“精准扩中”有利于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构建风清气爽的社会风气,避免各种社会矛盾引发极端行为的产生。“精准扩中”是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政党执政为民的内在体现。在新时代下,对“精准扩中”的路径研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架构分为以下几大部分:第一章,导论。本部分主要对论文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基本概念界定、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研究思路及框架进行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构建了总体框架。第二章,“精准扩中”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本部分主要对于“精准扩中”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与总结,为全文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主要包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共同富裕论、公平效率论、社会阶级与分层论。第三章,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演变、测度及协整检验。首先,从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双重视角下来考察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演变与由来,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制度变迁包括经济所有制、收入分配制度;其次,采用国家统计收入分组数据,借鉴统计模型对全国、甘肃、河南及浙江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及数量进行全面的测度,进而揭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大小和空间布局;最后,采用现代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存量的长期均衡及短期波动关系。第四章,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与“精准扩中”现实困境。首先,从构成来源、价值观念、消费观念、脆弱性四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了中等收入群体基本特点;其次,概括出我国现阶段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特征:比重偏低及增速放缓、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差距突出;最后,分析了我国今后“精准扩中”面临的一些体制机制、思想及技术层面上的一些障碍。主要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挑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户思想观念落后及空心化现象凸显、“潜在中等收入者”识别障碍、社会阶层固化。第五章,“精准扩中”国际视野与经验借鉴。本部分通过梳理美国、日本及瑞典在发展中产阶级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如中产阶级发展道路各具特色、建立精简高效现代型政府、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发挥政府在再分配中作用,进而更高效“精准扩中”。第六章,“精准扩中”阶段目标与实现路径。本部分通过灰色组合预测模型,设定我国“精准扩中”的阶段目标为在2030年左右,全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要突破60%,城乡比重差距缩小,比重增长速率逐渐稳定,“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初步达致。共享型收入分配为“精准扩中”提供制度保障。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精准扩中”提供技术支撑。具体实施路径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公共教育、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培育地区优势产业、完善社会保障建设、优化财政政策等。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部分主要高度概括了全文的基本结论:经济发展是“精准扩中”内生动力、制度创新是“精准扩中”有力推手、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区域差距突出及增长速率递减、“精准扩中”回旋空间重点在农村、“精准扩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期为后续学者做深化研究提供思考。“精准扩中”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等战略部署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其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向,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一以贯之。

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基本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基本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中等收入群体成长特征、影响因素及对策的城乡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等收入群体的内涵与界定
二、城乡之间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与特征
三、后疫情时期城乡中等收入群体成长的影响因素
四、新发展阶段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对策思路

(2)面向共同富裕的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的战略意义
    (一)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1. 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对我国形成更加广泛稳定的国内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对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 作为消费者,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2. 作为生产者,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升
    (三)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推动力
        1. 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2. 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强的坚实后盾
二、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特征及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特征
        1. 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明显,流动人口是潜在主力
        2. 城市是培育中等收入群体的最主要分布地
        3. 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离“橄榄型”结构仍有较大差距
        4. 中等收入群体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5. 教育是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推动力
        6. 收入结构资本化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7. 潜在中等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城市、东部地区
    (二)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面临的现实挑战
        1. 劳动力在空间范围内存在错配
        2. 收入不平等程度较为严重
        3. 当前人口结构与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间的矛盾
三、在集聚中走向均衡的发展路径中推动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
    (一)对中等收入群体内涵的再阐释及空间层面的考察比较
    (二)立足空间格局优化,推进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
        1. 一个简约的理论分析模型:在集聚中走向均衡
        2. 关于理论的现实写照:空间优化与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
四、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的政策建议
    (一)以提升经济效率为根本抓手推动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
    (二)构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体的新型空间格局
    (三)精准识别,制定差异化的政策
    (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配置

(4)共享发展理念下中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引言
    (一)选题依据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研究综述评析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1.论文创新
        2.论文不足
二、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与共享发展理念
    (一)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
        1.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的内涵演变
        2.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界定
        3.中等收入群体相关概念辨析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及意义
        1.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2.共享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三)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关联分析
        1.共享发展理念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本质上互联互通
        2.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3.共享发展理念丰富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涵意蕴
三、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历程、演变逻辑及功能作用
    (一)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历程
        1.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历程
        2.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历程
    (二)中等收入群体的演变逻辑
        1.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的演变逻辑
        2.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演变逻辑
    (三)中等收入群体的功能作用
        1.中等收入群体对经济的功能作用
        2.中等收入群体对政治的功能作用
        3.中等收入群体对社会的功能作用
        4.中等收入群体对文化的功能作用
四、共享发展理念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概述与现实困境
    (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概述
        1.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规模
        2.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构成
        3.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结构
        4.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观认同
    (二)共享发展理念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扩大面临的现实困境
        1.居民收入提升乏力,制约共享发展的基础
        2.社会流动渠道不畅,阻碍共享发展的关键
        3.抵御风险能力有限,弱化共享发展的稳定
五、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扩大面临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收入提升乏力的原因
        1.人力资本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2.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居民增收
        3.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不完善
    (二)社会流动不畅的原因
        1.城乡二元结构阻碍社会流动
        2.阶层收入代际传递减缓流动
        3.人事管理体制限制社会流动
    (三)御险能力有限的原因分析
        1.收入财产有限决定御险乏力
        2.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加剧风险
        3.社会保障兜底作用发挥不足
六、共享发展理念下破解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实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共享发展的根本性方向
        1.坚持共享发展原则
        2.践行共享发展理念
    (二)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突破共享发展的基础性制约
        1.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2.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三)多方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冲破共享发展的关键性桎梏
        1.破除二元经济结构
        2.改革人事管理体制
    (四)多管齐下提高御险能力,提升共享发展的稳定性水平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保持宏观经济增长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个人所得税减税对中等收入者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1.2.2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税收负担
        2.1.2 中等收入者
        2.1.3 消费需求
    2.2 居民收入及其再分配理论
        2.2.1 相对收入假说
        2.2.2 持久收入理论
        2.2.3 收入再分配效应理论
第三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减税路径与力度分析
    3.1 结构性减税措施
        3.1.1 提高免征额
        3.1.2 增加专项附加扣除
        3.1.3 优化税率级距
    3.2 创新税制模式
    3.3 减税规模与幅度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减税对中等收入者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4.1 减税对中等收入者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效应
        4.1.1 中等收入者的收入变化
        4.1.2 中等收入者是此次减税的主要受益者
    4.2 可支配收入增长对中等收入者消费水平的影响
    4.3 可支配收入增长对中等收入者消费结构的影响
    4.4 可支配收入增长对中等收入者消费理念的影响
        4.4.1 可支配收入增长对中等收入者消费倾向的影响
        4.4.2 可支配收入增长对中等收入者消费理念的影响
第五章 提升个人所得税减税对中等收入者消费需求的对策
    5.1 继续优化个人所得税减税方式
        5.1.1 完善费用扣除标准
        5.1.2 扩大税基范围
        5.1.3 减少税率级数
    5.2 探索分类与综合课税模式的实现路径
        5.2.1 明确分类与综合课税模式的目标
        5.2.2 推进“大综合,小分类”的个税模式
        5.2.3 实施分类与综合课税模式的步骤
    5.3 健全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
        5.3.1 设立个人财产登记制度
        5.3.2 创新个人所得税信息共享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机理及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目标、思路、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的理论分析
    2.1 医疗保障减贫效应研究的背景
        2.1.1 历史视野下的贫困问题研究
        2.1.2 新时代我国减贫战略的转向
    2.2 医疗保障减贫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国家干预的再分配理论
        2.2.2 可行能力理论
        2.2.3 健康人力资本理论
        2.2.4 社会公平正义理论
    2.3 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的一般机理分析
        2.3.1 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的内在机理
        2.3.2 医疗保障制度的亲贫性含义及基本依据
        2.3.3 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的逻辑动因
        2.3.4 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的制度条件
    2.4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机理分析
        2.4.1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的功能定位
        2.4.2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的传导机制
3.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减贫实现路径及政策效果分析
    3.1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
        3.1.1 “旧农合”的历史演进与制度特征
        3.1.2 “新农合”的历史演进与制度特征
    3.2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减贫贡献
        3.2.1 构建起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的制度框架
        3.2.2 整体上减轻了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支出负担
        3.2.3 纵向上改善了农村弱势群体的医疗服务利用
    3.3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亲贫性及对减贫的影响
        3.3.1 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减贫的再分配实现路径
        3.3.2 实证评估的分析模型、方法与数据说明
        3.3.3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亲贫性评估与分析
    3.4 减贫目标下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缺口评估
        3.4.1 评估社会医疗保险保障缺口的必要性分析
        3.4.2 评估社会医疗保险保障缺口的基本方法
        3.4.3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缺口分析
4.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减贫实现路径及政策效果分析
    4.1 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减贫效应不断增强的实现路径
    4.2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减贫效果的实证评估分析
        4.2.1 评估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减贫效应的方法
        4.2.2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减贫效果的评价
    4.3 农村医疗救助需求的影响因素及适度资金规模
        4.3.1 农村家户医疗救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4.3.2 减贫目标下农村医疗救助的适度规模与资金缺口
5.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减贫效应面临的现实困境
    5.1 医疗资源非均衡配置导致的医保利用困境
    5.2 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逆向收入再分配困境
    5.3 农村医疗救助的补偿不足及结构性困境
        5.3.1 农村医疗救助的补偿困境
        5.3.2 农村医疗救助的结构困境
    5.4 农村补充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充足性困境
    5.5 不同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性困境
6.典型国家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分析及经验启示
    6.1 美国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安排与效果评价
        6.1.1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
        6.1.2 美国弱势群体的公共保险计划
        6.1.3 美国医疗保障减贫的效果评价
    6.2 印度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安排与现实困境
        6.2.1 印度医疗卫生的基本情况
        6.2.2 印度的医疗健康保险体系
        6.2.3 印度医疗保障减贫的困境
    6.3 欧洲部分国家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安排与评价
        6.3.1 德国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安排
        6.3.2 法国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安排
        6.3.3 英国医疗保障减贫的制度安排
        6.3.4 制度优势与现实困境
    6.4 国外医疗保障减贫实践的经验启示
        6.4.1 增强医疗保障的筹资累进性
        6.4.2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倾斜力度
        6.4.3 提高初级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6.4.4 改善医疗保障制度治理水平
7.增强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的政策建议
    7.1 明确减贫功能定位,增强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协同效应
        7.1.1 功能定位协同
        7.1.2 保障项目协同
        7.1.3 管理服务协同
    7.2 统筹医疗卫生与医疗保障改革发展,助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减贫效应
        7.2.1 加强医疗保障制度与其它基本卫生制度统筹
        7.2.2 加强医疗保障制度与突发重大卫生事件统筹
        7.2.3 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提高农村初级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7.3 改善社会医疗保险的亲贫性,增强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
        7.3.1 增强公共筹资累进性,改善筹资环节的亲贫性
        7.3.2 强化医保利用公平性,改善偿付环节的亲贫性
    7.4 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并优化结构,增强医疗救助的托底保障功能
    7.5 发展补充性医疗保障制度,壮大农村医疗保障减贫力量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与测算
        1.2.2 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特征
        1.2.3 关于影响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因素
        1.2.4 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效应
        1.2.5 关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路径
        1.2.6 简评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1.4 创新及不足
2 理论基础与路径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凯恩斯消费经济理论
        2.1.2 罗斯托消费经济理论
        2.1.3 马克思消费经济理论
        2.1.4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2.2 路径分析
        2.2.1 直接路径
        2.2.2 间接路径
3 我国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概况
    3.1 数据的说明及区域的界定
    3.2 消费概况分析
        3.2.1 消费规模
        3.2.2 消费水平
        3.2.3 消费结构
        3.2.4 消费率
4 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
    4.1 实证研究设计
        4.1.1 变量选取
        4.1.2 描述性统计
        4.1.3 模型构建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2.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4.2.2 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
        4.2.3 中介效应检验
    4.3 稳健性检验
        4.3.1 稳健性检验结果与分析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增加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扩大消费规模
        5.2.2 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增强抗风险能力
        5.2.3 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
        5.2.4 制定差异化消费政策,全面扩大经济增长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8)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不足点
第2章 中等收入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收入分配理论
    2.2 中等收入群体理论
    2.3 测度理论
第3章 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描述及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测度
    3.1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
    3.2 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的识别
    3.3 西部地区居民收入的描述及收入分布拟合
    3.4 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测度
第4章 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宏观分析
    4.1 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分析
    4.2 方法设计
    4.3 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宏观影响因素分解
第5章 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微观分析
    5.1 方法设计
    5.2 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贡献度分析
    5.3 微观因素下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动态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9)乡村振兴下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研究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方法
        1.5.2 规范与实证分析方法
        1.5.3 逻辑演绎与归纳分析方法
        1.5.4 国际比较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中等收入及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
        2.1.2 收入不平等及收入差距的概念
        2.1.3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概念
        2.1.4 乡村振兴战略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收入分配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
        2.2.5 社会学相关理论
    2.3 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乡村振兴下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状况及国际经验比较
    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培育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相互关系
        3.1.1 乡村振兴为培育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提供战略蓝图
        3.1.2 培育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是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3.1.3 培育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是巩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果的必要之举
    3.2 我国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状况描述
        3.2.1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衡量标准
        3.2.2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估算
        3.2.3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结构分析
        3.2.4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消费特征
        3.2.5 新时代下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发展趋势展望
    3.3 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3.3.1 农民家庭性收入结构优化的困难
        3.3.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新型经营制度深化改革的制约性
        3.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限制性
        3.3.4 农村社会体制转型与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
    3.4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国际比较
        3.4.1 发达国家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发展概况
        3.4.2 发展中国家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发展概况
        3.4.3 国际经验比较及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机制机理分析
    4.1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四大机制”的涵义及逻辑关联
        4.1.1 “四大机制”的涵义解释
        4.1.2 “四大机制”的逻辑关联
    4.2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四大机制”的效应及传导分析
        4.2.1 动力机制效应及传导
        4.2.2 成长机制效应及传导
        4.2.3 保障机制效应及传导
        4.2.4 长效机制效应及传导
    4.3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四大机制”的相互作用及理论命题
        4.3.1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四大机制”的相互作用
        4.3.2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四大机制”的理论命题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机制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5.1.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5.1.2 描述性统计
    5.2 建立回归模型和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的选择
        5.2.2 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5.2.3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
    5.3 实证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优化农民家庭收入结构,保障农民持续增收
        6.2.2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与新型经营制度,确立农民增收的制度基础
        6.2.3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6.2.4 建设农村金融保险服务体系,解决农户增收的融资难
        6.2.5 推行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均衡发展,大力提升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
        6.2.6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筑农村居民生活安全网
        6.2.7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促进农村现代化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精准扩中”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精准扩中”的研究背景与提出
    第二节 “精准扩中”路径研究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精准扩中”相关概念
        一、阶级、阶层、群体
        二、中间阶层、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级
        三、“粗放扩中”、“精准扩中”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等收入群体内涵与划分标准
        二、关于中等收入群体测算及影响因素
        三、关于中等收入群体功能
        四、关于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对策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六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精准扩中”路径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
        一、马克思研究分配问题根本原则
        二、毛泽东关于分配领域思想
    第二节 共同富裕论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共同富裕
        三、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共同富裕
        四、以中国梦引领共同富裕
    第三节 公平效率论
        一、效率优先论
        二、公平优先论
        三、公平与效率兼顾论
    第四节 社会阶级与分层论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二、现代西方分层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群体分层思想
第三章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演变、测度及协整检验
    第一节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轨迹及特点
        一、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轨迹
        二、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特点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中等收入群体演变
        一、经济增长与中等收入群体演变
        二、产业结构变迁与中等收入群体演变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与中等收入群体演变
        一、所有制变迁与中等收入群体演变
        二、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中等收入群体演变
    第四节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度
        一、数据来源、测算标准及方法
        二、全国、城镇、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数量、比重及变化
        三、代表性地区浙豫甘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状况
    第五节 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存量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协整检验
        一、研究方法、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三、协整关系分析
        四、结论及建议
第四章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与“精准扩中”现实困境
    第一节 中等收入群体基本特点
        一、中等收入群体构成来源多样化
        二、中等收入群体价值观念多元化
        三、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观念现代化
        四、中等收入群体的脆弱性
    第二节 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特征
        一、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增速放缓
        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城乡差距明显
        三、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区域差距突出
    第三节 “精准扩中”现实困境
        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挑战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四、农户思想观念落后、农村空心化现象凸显
        五、“潜在中等收入者”识别障碍
        六、社会阶层固化
第五章 “精准扩中”国际视野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中产阶层兴衰与收入调节
        一、美国中产阶级形成原因及基本特点
        二、美国收入调节与中产阶级发展趋势
    第二节 日本中产阶层与“M型社会”新趋势
        一、日本中产兴起及影响
        二、“M型社会”到来
    第三节 瑞典福利社会与中产危机
        一、瑞典中产阶层兴起
        二、瑞典中产危机
    第四节 国外中产阶层发展与收入调节对我国“精准扩中”的启示
        一、中产阶层发展道路各具特色
        二、建立精简高效现代型政府
        三、加大教育体制改革
        四、发挥政府在再分配中作用
第六章 “精准扩中”阶段目标与实现路径
    第一节 我国高、中及低收入群体比重及数量演变趋势分析
    第二节 “精准扩中”阶段目标
        一、模型说明
        二、结果分析
    第三节 “精准扩中”制度保障
    第四节 “精准识别”技术支持
    第五节 “精准施策”具体路径
        一、“精准扩中”实现路径之一——“提低”
        二、“精准扩中”实现路径之二——“稳中”
        三、“精准扩中”实现路径之三——“调高”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经济发展是“精准扩中”内生动力
        二、制度创新是“精准扩中”有力推手
        三、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区域差距突出、增长速率递减
        四、“精准扩中”回旋空间重点在农村
        五、“精准扩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六、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中相关计算matlab程序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基本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等收入群体成长特征、影响因素及对策的城乡差异分析[J]. 程丽香.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1(06)
  • [2]面向共同富裕的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探究[J]. 李逸飞. 改革, 2021
  • [3]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曹锋.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1
  • [4]共享发展理念下中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熊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个人所得税减税对中等收入者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D]. 舒飞. 河北大学, 2020(08)
  • [6]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减贫机理及政策效果研究[D]. 苏瑞珍.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7]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曾波.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西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吴青霓.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2)
  • [9]乡村振兴下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培育机制研究[D]. 黄明超.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10]“精准扩中”路径研究[D]. 李波.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基本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