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材选择与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高校英语教材选择与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一、高校英语教材选评原则及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鹤元[1](2020)在《我国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现状及建议 ——基于近三年来《外语教学与研究》和《语言教学与研究》发文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一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学科理论的建构与完善,对于国际汉语教学学科而言亦是如此。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汉语教学无论是作为事业还是作为学科而言都日渐受到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而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不难看到,国际汉语教学的学科水平仍相对较低,学科理论研究总体上处于起步和巩固阶段,许多理论问题有待解决,学科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相比之下,同样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却较为完善,特色鲜明。从总体上看来,无论在学科地位还是理论研究水平方面都领先国际汉语教学,因而存在着不少值得国际汉语教学借鉴之处。本文选取目前国内英语教学顶级理论研究刊物《外语教学与研究》和国际汉语教学学科代表性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近三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从研究主题和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总体揭示了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国际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现状和基本差异。从研究话题和内容来看,目前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国际汉语教学理论研究都比较鲜明,但是,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主题和内容范围更广,除了常规的语法、二语习得、教学法研究以外,还涉及到了语言哲学、逻辑学、文学、翻译学等领域;从研究的中心话题来看,外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的中心话题为二语习得和语言理论、语言学和语言史和跨语言研究等多重中心,比较均衡,而国际汉语教学的中心话题为语言本体和语法研究,比较单一;从研究方法来看,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基本摆脱了单纯的事实性、经验性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的理论性更强。此外,外语教学学科的理论研究更加注重多领域前沿理论研究成果的推介。鉴于此,本文就进一步加强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要全面解读语言交际性原则,把握其中深刻的理论意蕴,避免对它做过分工具化和技能化的理解;进一步加强学科基础理论、汉字和中国文化等学科特色理论、教学方法、跨学科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注重理论研究前沿成果的推介。

陈希[2](2020)在《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研究与编写》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汉语热”遍及全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因此,针对留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也应运而生。而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作用日益体现。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汉硕留学生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学习与研究它能够使留学生更加深入、直观地接受与理解中华文化。其次,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文学作品的传播对跨文化交际与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学经典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真实语料,能够直观地提升留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语言能力。然而,不论是在实际的汉硕留学生培养工作中,还是在学界科研方向与成果中,都难觅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身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少于量,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一本专门针对汉硕留学生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第二,短于质,目前学界对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工具性教材研究已经日臻成熟,但对中高级阶段,特别是中高级阶段的文学性教材研究却相对薄弱。因此,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留学生选编一套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是非常有必要且有研究价值的。《诗经》是中国诗歌总集的滥觞,它的出现掀开了中国诗歌的辉煌篇章。全书收集诗歌三百余篇,体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是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开端。汉武帝时《诗经》被确立为儒家经典,成为《五经》之一。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诗经》最早从汉朝开始经丝绸之路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朝鲜,唐代传入日本,十六世纪经传教士传入欧洲。近代以来,随着汉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诗经》也成为世界汉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因此,我选择《诗经》作为我选题的主题。本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节是绪论部分,将重点介绍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第二章节是对《诗经》的一个整体介绍,包括《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在国内各阶段的接受史。第三章节是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诗经》这一部分编选的定位与意义,其中定位分别从“经典”、“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世界文学”三个方向来寻找,而意义则从汉硕留学生、汉语教师、汉语国际推广三个方面来进行确立。第四章是针对汉硕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选录准备,通过对国内外古代文学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对比研究,探讨出几个选录依据。第五章节是最重要的一个章节,重点是呈现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经典选编体例与样章,最后一章是研究的一个总结与反思。样章中主要呈现了《诗经》中的三首古诗进行讲解,分别是《关雎》、《芣苢》、《击鼓》。第一首《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并且典型地呈现了《诗经》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而第二首诗《芣苢》则是一首典型的民歌,直观地反映了中国早期的农业文化。第三首诗《击鼓》则是以战争为主体,呈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并且表现了一定的反战思想。通过以上三首诗歌的学习,既能帮助留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能提高留学生对汉语的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

姜丽萍[3](2018)在《汉语教材编写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近20多年来编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为例,探讨了教材编写过程中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同时也探讨了教材本土化、立体化、数字化等问题,为精品教材的打造提供借鉴。

王维玉[4](2017)在《中西美学视域中的中国经验与英雄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随着大国崛起及民族主体意识的复兴,从中国经验或实践出发来建构中国话语似乎在诸多学者那里都达成共识。就文艺学、美学学科而言,中国经验作为起点同样是一条值得深化与细致考量的路径。那么,中国经验、经验及审美如何链接?实际上,作为范式转换意义上的中西方美学发展趋势已有症候。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艺术经验(经由形式)、美感(经由无功利特性之彰显)的形而上提升,直至被纳入哲学体系,因审美与现实的渐趋脱离,现代以来受到西方政治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及神话、宗教美学等经验及其形态回归视角的多重批判。而中国美学从王国维开始,就对西方美学的先验理性表示怀疑,而宗白华对传统审美经验与西方异质性的强调,朱光潜对审美经验之孤立绝缘缺陷的持续修补都令人印象深刻。李泽厚以积淀范畴将康德的先验经验化,其间既有实践理论,也有传统的践行观念,及至结合杜威的“经验”建立“情本体”论,更是彰显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经验形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意识及巫性美学、政治美学及生活美学的兴起,尤其是王斑、骆冬青等学者将审美契入中国革命年代中现实经验,探讨情感是如何得以塑造,形象何以崇高,从精神到肉体的诸多路径,让人有很深刻的现实感、情境感与中国经验感,更是为我们的审美经验及其形态研究拓展了思路。基于上述范式转型背景,回到古希腊,“经验”本义是指一种“尝试行为”,并富含“冒险”意味。而“美”可以指一切愉悦、吸引人以及令人赞赏的事物,及“用于对说话、行为和生活等的包含肯定意义的评价”,这里的美与善是可以互相通用的。所以审美经验是指那种冒险性、尝试性且具有肯定性评价的行为及其多种形态。实践与经验在此意义基本一致。沿此界定,我们会发现中国近代以来的中国经验其实就是一种冒险、尝试行为,亦即一种具有创业性质的英雄行为,并呈现多种形态。因而上世纪初梁启超的过渡时代论很值得思考。在梁氏看来,过渡时代的混杂现实亟需或渴望英雄出现,以其勇武与智慧,走出此过渡时代,并为国民别择出“最良合宜之归属地”。以近代以来中国过渡时代发展历程观之,此过渡时代经由政治、经济、文化,至今似乎仍没有完成。在此过程中,英雄经验及其形态乃过渡时代中国经验的集中体现,中国美学的经验重构,我们可由英雄经验及其表现形态考察入手,从经验的理论重构与个案展开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就理论重构而言,既然审美经验是一种具有肯定性评价的、冒险的、尝试行为,而此肯定性评价,又包含美与善的双重含义,那么可基于经验及其形态的如何审美展开及正向价值的终极指向两个维度进行考察,故审美经验重构就包括三个问题:经验的内涵界定,形态展开及终极指向。首先,审美经验是一种具有肯定性评价的尝试行为,近代以来中国过渡时代特质及英雄实践的现实,提供了中国美学建构中经验维度重构的前提。就经验的审美展开而言,检视英雄观念变迁,我们会发现近代以来中国英雄观念承续了中西传统影响下的三种英雄形态:神性英雄、才性英雄与凡性英雄,此三类英雄形态既有历时性递变意味,也是一种互渗性的空间化并存。神性英雄主要在革命年代以“人的神化”为核心观念所导致的革命宣传力量,应该说对革命年代的人心激发、氛围营造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到建国后大跃进尤其是文革时期领袖崇拜,却走向了极端,给社会带来极大混乱,对国人造成极大伤害。凡性英雄体现在普通民众的生存情感依托方面,传统人伦世情的坚守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仍然起着极大的作用。才性英雄则主要在知识分子和文化思考者那里体现得明显,如何在现实经验基础上,经由实践而达自由之境,值得反思。就价值指向而言,鬼神和宗教信仰的情感与想象寄托,人伦世情的家园感依偎,践行中渐达的自由,乃是当下人们生存的三种价值指向。其次就个案展开而言,新门神画在人的神化观念及现代西方写实性绘画技法等因素影响下,出现了以工农兵人物形象为主角的新门神画,其间彰显出神道设教及其情感激发、信仰催生的审美因素,对革命胜利有促进作用,建国后到达非理性的极端,对国家、社会造成巨大灾难;新时期以来商人与金刚为主角的门神画,则反映了拜物教的新样态,显示出从神道设教、商品拜物教到虚构形象之际对准宗教式自由的渴望。凡性英雄在贾樟柯电影中有所表现:改革初期物质匮乏但坚守道德的底层民众,改革深入时期面对体制应对出现的将传统情义与物质利益获取有效结合的时代新人,再到近年来面对社会不公等具有传统侠义传统及家园伦理观念的人物形象,显示出凡性英雄的多重面相。“千年英雄”苏东坡事件源于世纪之交法国《世界报》的选评,基于不同立场,《世界报》的文人英雄、林语堂《苏东坡传》的快乐天才及我们才性英雄的不同定位,展示出近代以来全球化语境下对英雄苏轼的不同理解,然而也许才性英雄的解读,才是基于近代以来英雄现实与传统互动的合宜阐发。总之,论文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英雄及其经验的审美演绎,对经验之冒险、尝试行为的强调,及其间审美展开及价值指向之多重形态的观照,力求做出较有新意的阐发,对中国美学经验维度进行了贴合现实的重构,旨在以中国经验尤其是英雄经验及其形态为研究视角,为中国美学的话语建构提供参照。

赵晨辉[5](2016)在《对接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英语教材建设》文中提出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外文化交流正在发生转向,这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现行英语教材严重忽视中国文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和对接国家战略的需要。编写新的英语教材已经变得重要且迫切。根据文化交流转向的需要,文章就新教材编撰提出建议,对包括编撰队伍组建、教材编撰的指导原则和教材内容的选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王冬梅[6](2016)在《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中国大陆的英国文学史为研究对象,考察从民国时期到当前近百年间英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些变迁?和西方的英国文学史书写有何不同?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体现了哪些特征?等等。论文运用文学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文学观念、文学史观、文学史书写体例和文学史经典建构四个方面讨论了英国文学史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最后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四个个案,来进一步说明以上讨论的问题。除绪论和结语,论文主体部分共分5章。绪论部分简略地介绍了英国文学史在中国书写的学科背景,英国文学史在中国的发展概况,研究现状,写作目的,写作思路等。第一章从文学观念的角度讨论英国文学史的书写问题,说明文学观念是如何影响和决定着文学史家对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并对比了西方的几部英国文学史来说明中国的英国文学史在文学观念上的书写特色和所受影响。近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是西方传入的纯文学观,纯文学观念对国人影响极大,国内的大部分英国文学史都坚持纯文学观念,收入的是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泛文学观念影响下文学史把历史、哲学、书信、日记、箴言、小册子都纳入文学史料的范围内。后理论时代的大文学观念对国内英国文学史书写最大的影响就是收入了原来的亚文学类属的文本,妇女文学、地区文学、族裔文学、通俗文学进入文学史,而跨学科性质的文学史在国内并未出现。第二章从文学史观的角度讨论了英国文学史书写问题,并分为二个主要的时期,即民国时期以进化论为主导的文学史书写和建国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主导的文学史书写。无论是进化论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文学史观在进入中国后,和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本着改变落后,争取富强的目的,被变形处理。以进化论为指导的英国文学史书写强调文学与国民性的关系,以开民智,启民力为目的,旨在改变中国国民素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文学史观最初一度变成阶级论的文学史观,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被打上阶级的烙印。进入新时期后,文学史的书写则强调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作家生平,作品的思想内容,也适当强调作品的艺术特征。最后一节针对英国文学史书写中的史观问题提出了以人性论为指导的文学史书写问题。第三章首先从文学史的书写体例角度讨论了英国文学史书写中的分期和撰写体例问题,对比了西方的几部英国文学史,找出异同并阐明了原因。在分期上,国人倾向于大杂烩式的分期模式,即政治朝代+世纪+文艺思潮等混合体模式。在撰写体例上,受传统史书书写的影响,作家纪传体模式盛行,其次便是分类合编体。而评论体和辞典体则凤毛麟角,应用极少。第二节针对国内分期问题提出了以文学思潮、文学传播方式为依据的分期模式,针对撰写体例问题提出了以编年体、故事体为模式的撰写方式。第四章从文学史经典建构的角度讨论了百年来中国的英国文学史经典演变过程和中国文学传统对经典建构的影响问题。发现中国的英国文学史经典是一步步中国化的过程,是历史、现实、文化和意识形态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经典的选择、经典作家的评价和经典作品的阐释上都有异于英国本土的文学史。第五章选取了中国不同时期四个比较独特的英国文学史书写案例来进一步说明以上问题,以期从中窥见出百年来英国文学史在中国(大陆)书写历程和变迁问题。民国时期国人所着的第一部英国文学通史—王靖版《英国文学史》在观念和方法明显带有中国传统的印记;80年代中期杨周翰的《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在观念和方法上则体现出突破极左路线,尝试新的书写方法;新世纪王佐良版五卷本和常耀信版《英国文学通史》则是新时期跟进时代潮流,独具特色的代表之作。最后结论得出百年来中国(大陆)的英国文学史书写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社会现实的制约,并吸收西方的思想和观念,是中国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西方与东方共同作用的产物,并最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李秀丽,王悦[7](2000)在《高校英语教材选评原则及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真[8](2015)在《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文中提出中国俗文学研究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汉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传统。中国俗文学作为汉文学的重要内容,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形成一股热潮。不仅成为日本人学习汉语的教材,还对江户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受众基础。随着近代以来西学的不断传入,日本现代学术制度逐步形成,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俗文学学科早于中国本土在日本得以确立,中国俗文学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追溯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俗文学学科史时,是不能忘记早稻田大学的初创之功的。早稻田大学前身东京专门学校在坪内逍遥的主持下创设了第一个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纯文学科系,而开设中国俗文学相关课程的第一任讲师就是森槐南。森槐南在东京专门学校首开中国俗文学课程的影响无疑是很深远的,其在中国俗文学学科史上的意义需要重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仅就早稻田大学一校而言,由他所开创的传统也一直被保留并发扬光大。在早稻田大学的中国俗文学学科初创之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也相继开设中国俗文学课程,建立中国俗文学学科体系,并由此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和日本汉学史上的“东西两鼎”。由于两校的中国俗文学研究者各有其师承关系,其治学方法形成了颇具各自特色的流派,故往往冠以“学派”之称。本文第三章、第四章主要通过东京、京都两大学派的学术源流、师承谱系、学术竞争等方面,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展现两大学派的整体面貌,尤其是对狩野直喜、盐谷温、幸田露伴、铃木虎雄、青木正儿等人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作了较为详细地探讨。在上述三所着名大学以外,近代日本尚有不少以高等学府为中心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阵地。随着对外扩张的逐渐推进,日本在以东亚为主的殖民地设立了两所帝国大学:京城帝国大学、台北帝国大学。京城帝大在儿岛献吉郎、辛岛骁的主持下,台北帝大在久保天随、神田喜一郎、原田季清等人的主持下,都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除此以外,尚有不少私立大学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以宫原民平为代表的拓殖大学和以奥野信太郎为代表的庆应义塾大学。近代学术转型时期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中,有不少问题并非由某一位学者在某一篇论文或某一部论着得以解决,而是数十年间众多学者共同研究的结果,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问题。戏曲、小说、说唱文学等各个文体中都有这样的重要问题,第六章选取南戏、《水浒传》、敦煌俗文学等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史加以探讨。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不仅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学术的重要一环,即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术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始终与国际学术相联系。第七章通过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学界的关系及以《红楼梦》研究为视角的近代东亚三国学术交流为典型个案,试图勾勒出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西方、日本、中国及中、日、韩等东亚三国间的学术联系与互动关系。

李红惠[9](2014)在《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我国国立大学有30年左右学术休假制度的历史,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经验与教训。然而,这一历史事实却未引起教育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为丰富我国大学教育制度史提供宝贵的史料,客观地认识我国大学教师发展制度提供一个新的窗口,同时为当前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本文遵循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对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进行专题研究,即在系统阐述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运行轨迹和微观透视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案例的基础上,考察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产生的动因,分析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基本特征,了解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寻求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功能实现的要件。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是一个舶来品。1880年哈佛大学首创学术休假制度,当时美国学术专业化的进程显着加快,研究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的灵魂,产生了职业化的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大学教师队伍。学术休假制度的产生,满足了大学和教授双方的利益诉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术休假制度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始广泛实施,并引起了其他国家大学的效仿。甲午战争后,学术救国呼声的高涨为学术休假制度的移入奠定了思想基础,留学生群体、外籍学者与教师、教会大学教职员为学术休假制度的引进搭建了中间桥梁,发展学术成为推动国立大学移植学术休假制度的内在动力。在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1917年教育部颁发了《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其中包含了学术休假条文,这为我国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政策保障。北京大学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的国立大学。制度的建立是制度运行的起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的国立大学逐渐增多,1928-1936年至少有62.5%的国立大学建立了学术休假制度。国立大学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的目的,是出于教师和大学双方利益的考虑,但主要还是为了大学的利益。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制定主体,北洋政府时期主要是大学的立法机构——评议会,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主要是大学的立法机构——校务会议。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文本的总体特征,北洋政府时期较为简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较为详细。通过内容分析发现,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活动目标以研究为主,开放对象主要是教授级教师,先期服务年限以5年居多,休假时长1年居多,带薪休假且补偿向申请研究者倾斜,返校服务要求至少一年,要求提交休假计划者多,要求提交休假报告者少,休假人数有限额要求。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申请核准的主体中,批准者较为明确,其余则不够明确,另外不太重视休假结果的评定。制度的实施是制度运行的关键环节。政局动荡和中央集权的政治环境,办学经费稳定性不够的经济状况,相对自由开放的涉外环境,教育的精神、制度与物质环境,特别是教师聘任制、年薪制和限制有偿兼职的教师管理制度,这些是制约或支持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实施的前提。国立大学学术休假的经费有大学出资、国外组织出资、本国政府出资3种来源渠道,本研究根据不同的资助方,动态地揭示了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实施情况。需要指出的是,1940-1944年至少有82.6%的国立大学接受了教育部资助的学术休假,且教育部资助的学术休假得到时人较高的评价。案例研究有利于深入细致地认识事物。由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国立大学的典型代表,且北京大学是最早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的国立大学,清华大学是实施学术休假时间最长的国立大学,因此本文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作为案例对象,分别从大学的历史使命与组织环境、学术休假制度的历史沿革、教师和校长与学术休假制度的生成、学术休假制度的运用等4个方面剖析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这种微观研究使我们对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有了更真切的感知。通过对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研究,本文提出4条研究结论,即学术休假制度的产生是学术专业化和以学为尊的结果:学术休假制度是一种激励教师流动的教师发展制度,具有以学术本位为价值导向、利益契合为逻辑基础、充电释放为作用机理等3个基本特征;学术休假制度的实施以经费可承受与不影响课业为基本原则;学术休假制度功能的实现需要多种条件的支持。回应现实也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笔者结合现实环境,对学术休假是福利还是投资、休假方式是充电还是释放、休假地点是国内还是国外、休假任务是教学还是科研等进行了讨论。

李玲[10](2013)在《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文中认为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过程经历了戊戌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两个阶段。戊戌政变之后,梁启超以文学救国,发起“诗界革命”。从《清议报》到《新民丛报》前后两年间,梁启超对黄遵宪“从略有微词到全力歌颂”。在《饮冰室诗话》中大力推崇他的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长篇诗作,表彰黄诗“存吾国,主吾种,续吾教”。受梁启超的影响,黄遵宪在古典诗坛中备受关注,时人撰着诗话,争收人境庐诗。从政治文化的中心上海、北京,到政治文化的边角香港;从主流报刊到非主流报刊;从维新派到一般诗人、学者;都对黄遵宪的诗作和政治事功予以佳评,黄遵宪誉满天下。虽然各家诗话都没有象《饮冰室诗话》那样视黄遵宪为第一流的诗人,但都赞赏他的域外诗和抚时感事诗,公认人境庐诗的开新价值和黄遵宪“每饭不忘君国”的可贵精神。在文学革命之前,黄遵宪不是单一的“诗界革命”偶像符号,他文学上承载的形象和意义是多元复杂的。这是黄遵宪文学地位形成的第一个阶段,他是在古典诗歌的谱系下被推崇的。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首开文学史着作论述黄遵宪诗歌的先河,围绕着“我手写我口”来表彰黄遵宪倡导白话文的贡献。胡适回溯诗界革命找寻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历史根源,而黄遵宪是诗界革命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个,又有白话诗作,于是被提拔为白话文的先行者。由此黄遵宪新旧两属,既是晚清诗歌改良运动的代表诗人,也是五四新文学的先驱者,开始了黄遵宪在新文学的视野下被推尊的过程。胡适的影响下,1920—1940年北京上海广东争相梓印人境庐诗、笺注人境庐诗、刊布人境庐遗作,于是读者翘首以盼的黄遵宪诗集和遗稿近乎井喷出现。既有黄遵宪乡人为了建构客家中原根源认同而选笺人境庐诗,亦有胡适信徒青年大学生校点人境庐诗,亦有守护文言诗传统的青年诗评家全注诗集,也有黄氏后人争先恐后地重印诗集,密集刊布遗稿。随着诗集出版热潮和遗稿的密集刊布而来的,是人境庐诗的研究热潮,时人的文学史着、诗话络绎缤纷叙论黄诗。1920—1949年的断代文学史、文学通史和文学专题史(总共26种)纷纷叙及黄遵宪。除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等少数几种文学史着外,大多数文学史着(其中大多是师范、高中教材)叙论黄遵宪的角度比较单一,内容大同小异,郑振铎、陈子展等人编撰文学史采用了梁胡二大师对黄遵宪的评述,而后的文学史着又取资郑振铎、陈子展等人撰着的文学史,如此陈陈相因,摭拾梁启超、胡适的观点而成定论。黄遵宪被众多文学史着纳入为重点作家,标志着黄遵宪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奠定了。这些文学史着经由教学,向一代学子提供了黄遵宪是一个伟大诗人、爱国诗人、白话文先驱的共同论述。这种共同论述,具有传承性,影响着一代学子的行为和思考模式,这代学子传灯接力,一脉相承,为黄遵宪持续稳定地在1949年之后保留文学史的一席地位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的文学史观、文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基本上奠基于20世纪之前的三、四十年,也即是皆奠基于“近代”以及“五四”学术群体。之后黄遵宪研究,不同程度不因袭、重复、引申胡适的观点,使黄遵宪坐稳了五四新文学先驱者的地位。与文学史着叙论黄遵宪的内容单调而重复相比,文学革命之后的七家诗话选评黄诗,虽片段只言,但是内容丰富多面,既有沿袭前朝梁启超、狄葆贤、潘飞声、陈衍等各家诗话的观点而推崇其域外诗和感事爱国诗,也有针对黄诗研究的热点问题的争议,也有从中西文学比较的角度赞赏黄诗,还有结合时代的反帝爱国的主潮来品读黄诗的诗史特色,不乏精彩而有价值的见解,由此“可知公度诗近年来已被人们热烈地研究之一斑了。”与文学史撰着者大多为五四学术社群的成员不同,诗话的撰着者虽然不是旧朝遗老遗少,他们政治观念上大都趋新,但是他们酷爱传统文学,反对尽弃文言,爱惜旧体诗,有心赓续诗学传统,有意识地运用诗话这种古老的文体来包容时代思想。从他们的诗话论评黄诗来看,与文学史着叙论黄诗摭拾他人陈言为定论相比,他们独到的见解多,内容多面丰富,精彩纷呈,显见了黄诗在民国古典诗学中仍然有相当重要的价值。这就是黄遵宪文学地位形成和奠定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由新文学导师胡适接力推崇黄遵宪,推助了黄诗热。1920、1930年代黄诗研究热潮,固然是梁启超和胡适的影响汇集而导致的,反映出黄遵宪得到新派旧派两方的赞颂,但是政治情势,“国难日深,国亡有日”的关头,《人境庐诗草》中大量的感事诗作有救亡之助,也有力地推助了黄诗的刊布和研究热潮。

二、高校英语教材选评原则及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英语教材选评原则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现状及建议 ——基于近三年来《外语教学与研究》和《语言教学与研究》发文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现状及发展问题
        1.3.2 关于加强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问题
        1.3.3 国际汉语教学基本原则的研究
        1.3.4 当前我国外语教学学科研究的研究趋向
        1.3.5 外语教学理论对国际汉语教学理论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1.3.6 文献述评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2 当前我国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基本情况
    2.1 我国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发展基本历程
    2.2 我国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基本情况
3 基于近三年两刊所发文章对比的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3.1 《语言教学与研究》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基本情况
        3.1.1 《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基本情况
        3.1.2 《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基本情况
    3.2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两刊近三年所发文章差异性的对比分析
        3.2.1 期刊发文话题情况对比分析
        3.2.1.1 理论研究中心话题的差异
        3.2.1.2 理论研究广度和角度的差异
        3.2.1.3 理论研究集中度和均衡度的差异
        3.2.2 期刊发文研究方法情况对比分析
        3.2.2.1 理论研究方法占比差异
        3.2.2.2 理论研究方法综合性运用差异
4 关于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的思考及建议
    4.1 充分理解国际汉语教学语言交际性原则所蕴含的理论内涵
    4.2 加强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基础理论的系统性研究
    4.3 加强汉字和中国文化等特色内容的理论研究
    4.4 加强国际汉语教学教学法方面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研究
    4.5 加强跨学科理论研究
    4.6 加强对理论前沿研究成果的推介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研究与编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
        1.1.2 文学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1.3 中高级汉语国际教育文学类教材现状
    1.2 选题研究意义
    1.3 选题研究现状
        1.3.1 针对“中高级汉语教材”的研究
        1.3.2 针对“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的研究
        1.3.3 针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观及其重塑”的研究
        1.3.4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留学生培养方案”的研究
第二章 《诗经》简述
    2.1 《诗经》简介
        2.1.1 风、雅、颂
        2.1.2 “赋、比、兴”
    2.2 《诗经》的接受史
第三章 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确立的定位与意义
    3.1 针对汉硕留学生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确立的定位
        3.1.1 “经典”的角度
        3.1.2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角度
        3.1.3 “世界文学”的角度
    3.2 针对汉硕留学生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确立的意义
        3.2.1 对汉硕留学生的意义
        3.2.2 对汉语教师的意义
        3.2.3 对汉语国际推广的意义
第四章 针对汉硕留学生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选录和准备
    4.1 国内《诗经》作为教材的发展情况简述
    4.2 高校汉语言相关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材《诗经》部分选录分析
        4.2.1 编写目的
        4.2.2 选录标准
        4.2.3 “《诗经》”部分选录篇章
        4.2.4 篇章架构
    4.3 国外世界性文学经典选本《诗经》部分选录分析
        4.3.1 《诺顿中国文学选集》
        4.3.2 《含英咀华集》
        4.3.3 《朗曼世界文学选本》
    4.4 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本之《诗经》部分选录依据与理由
第五章 针对汉硕留学生经典选本之《诗经》部分的经典选编样章
    5.1 经典选本“《诗经》”部分样本凡例
    5.2 经典选本“《诗经》”部分样本内容
        5.2.1 样章一“君子与淑女的爱情”——《关雎》
        5.2.2 样章二:“劳动的欢歌”——《芣苢》:
        5.2.3 样章三:“战火中的爱情”——《击鼓》:
    5.3 《诗经》接受与传播
        5.3.1 《诗经》在国内
        5.3.2 《诗经》在国外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6.1 主要结论及成果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汉语教材编写的继承、发展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汉语教材的历史发展
    第一阶段:结构、句型阶段
    第二阶段:结构、功能相结合阶段
    第三阶段: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阶段
2. 教材编写的继承与创新
    2.1 继承和发展
    2.2 突破和创新
        (1) 理念上的创新
        (2) 教材的立体化开发
        (3) 突破汉语难的问题
        (4) 以“真实”为核心要素
3. 教材发展的进一步深化
    3.1 教材的本土化
        (1) “一版多本”教材的“本土化”
        (2) 在海外编写、出版的本土化教材
    3.2 教材的“一纲多本”
    3.3 教材的数字化、智能化

(4)中西美学视域中的中国经验与英雄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西美学:经验扬抑与当代回归
    第一节 西方美学:经验浮沉与范式转换
        一、艺术、美感与哲学:经验的形上提升
        二、现代反思:经验的现实回归
    第二节 中国美学:西学调试与经验坚守
        一、经验坚守:西学影响及三种应对
        二、实践美学:经验维度的突显
        三、后现代及审美经验拓展
第二章 经验的理论重构:英雄形态与审美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三重基点
        一、基于经验的审美
        二、基于中国经验的审美
        三、基于中国英雄经验及形态的审美
    第二节 过渡时代:英雄观念与时代情状
        一、中西英雄观念及其形态流变
        二、文化的发现:变局、创局与过渡时代
        三、理性的反拨:现代、后现代与反现代
    第三节 阶段突显:英雄形态与审美
        一、神性英雄的激情与迷狂
        二、凡性英雄的人情之美
        三、才性英雄的超越与自由
    第四节 英雄形态的价值指向:经验与终极
        一、经验与先验:英雄、圣贤与宗教
        二、经验的终极:三种指向
第三章 经验的个案呈现:多重形态
    第一节 神性英雄:鬼神、宗教中的政治、信仰与自由
        一、门神画与神性观念:传统与现代
        二、战士门神画:神道设教与政治叙事
        三、商人与金刚门神画:拜物中的虚拟与真实
    第二节 凡性英雄:情义与欲望
        一、物质缺失与底层尊严
        二、体制应对与时代新人
        三、精神缺失与情义传统
    第三节 才性英雄:自由与境界
        一、文人英雄:西方视角下的笔墨自由
        二、快乐天才:现代反思下的“近情”与尊严
        三、才性英雄:当下语境下的经验与自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英国文学史书写的学科背景
    二、中国的英国文学史发展概况
    三、研究现状
    四、写作目的
    五、写作思路
第一章 文学观念
    第一节 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化
        一、西方文学观念的演化
        二、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文学观念变革与英国文学史书写
        一、泛文学观
        二、纯文学观
        三、大文学观
第二章 文学史观
    第一节 进化论文学史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文学史观
    第三节 建构一种人性论文学史观
第三章 文学史书写体例
    第一节 文学史分期
        一、英国文学史分期的几种模式
        二、建构一种多元化的文学史分期模式
    第二节 文学史撰写体例
        一、文学史撰写体例的模式
        二、建构一种多元化的撰写体例
第四章 文学史经典建构
    第一节 文学经典的演变与阐释
        一、经典的选择
        二、经典作家的评价变化
        三、经典作品的阐释
    第二节 经典建构与中国文学传统
        一、经典建构与中国古代文论
        二、经典建构与中国山水田园文学传统
第五章 文学史书写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最“中国化”的英国文学史—王靖《英国文学史》
    第二节 最独特的英国文学史—杨周翰《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第三节 最庞大的英国文学史—王佐良五卷本和常耀信三卷本
        一、王佐良五卷本《英国文学史》
        二、常耀信《英国文学通史》三卷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7)高校英语教材选评原则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评原则
    2. 交际性原则
    3. 知识性原则
    4. 趣味性原则
    5. 科学性原则
    6. 针对性原则
二、选评方法

(8)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学科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汉学传统与中国俗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西学的传入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第三节 汉学的复兴与近代学术制度的形成
第二章 早稻田大学与中国俗文学学科的初创
    第一节 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文学科
    第二节 森槐南: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之鼻祖
    第三节 森槐南的追步者
第三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东京学派
    第一节 赤门文士:东京学派之先声
    第二节 盐谷温:东京学派之主帅
    第三节 节门弟子:东京学派之干将
第四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京都学派
    第一节 京都大学与京都学派
    第二节 狩野直喜:京都学派中国俗文学研究之先驱
    第三节 京都学派的“三尊”
第五章 东西两鼎以外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第一节 久保天随及台北帝国大学东洋文学讲座
    第二节 宫原民平:拓殖大学“支那学”开山之祖
    第三节 奥野信太郎与庆应义塾大学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第六章 近代日本关于中国俗文学重要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日本小说中的中国故事研究:以《太平记》为例
    第二节 南戏研究
    第三节 《水浒传》研究
    第四节 敦煌俗文学
第七章 国际视野下的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日本汉学与国际汉学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及其影响
    第二节 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汉学界之互动
    第三节 从“贾氏系图”看近代东亚三国的《红楼梦》研究之关系
结语
附录
    附录一: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大事编年
    附录二: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着述目录
    附录三:《太平记》所引诸葛孔明故事来源考
参考文献
后记

(9)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综合述评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的相关研究
        三、相关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资料的说明
        二、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一、基本概念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引入
    第一节 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早期历史
        一、学术休假制度溯源
        二、国外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早期状况
    第二节 学术休假制度引入国立大学的背景
        一、学术休假制度引入国立大学的思想基础
        二、学术休假制度引入国立大学的中间桥梁
        三、国立大学实行学术休假制度的内在需要
    第三节 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之始末
        一、国立大学的数量统计
        二、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之肇始
        三、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之赓续
第二章 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制定
    第一节 学术休假制度的制定目的
    第二节 学术休假制度的制定主体
        一、评议会
        二、校务会议
    第三节 学术休假制度的文本形态
        一、外在形态
        二、内部结构
    第四节 学术休假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活动目标
        二、申请对象
        三、先期服务年限
        四、时间限度
        五、补偿标准
        六、返校服务要求
        七、计划与报告要求
        八、人数限额
    第五节 学术休假申请核准程序
        一、申请
        二、受理
        三、批准
        四、评价
第三章 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实施
    第一节 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运行环境
        一、政治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涉外环境
        四、教育环境
    第二节 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实践概况
        一、国立大学出资的学术休假
        二、国外组织资助的学术休假
        三、中央政府资助的学术休假
第四章 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案例管窥
    第一节 北京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
        一、北京大学的历史使命与组织环境
        二、北京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教师、校长与学术休假制度的生成
        四、北京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运用
    第二节 清华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
        一、清华大学的历史使命与组织环境
        二、清华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教师、校长与学术休假制度的生成
        四、清华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运用
第五章 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历史审思
    第一节 学术休假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学术本位为价值导向
        二、利益契合为逻辑基础
        三、充电释放为作用机理
    第二节 学术休假制度建立的动因
        一、学术本位的理念驱使
        二、教师主导的联合推动
        三、富有远见的校长支持
        四、大学相关制度的激发
    第三节 学术休假制度功能实现的要件
        一、安全和平的社会环境
        二、充裕稳定的办学经费
        三、高薪以养学的年薪制
        四、合理设计的休假制度
        五、教师合理流动的机制
        六、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一、学术休假制度的产生是学术专业化和学术为尊的结果
        二、学术休假制度是一种激励教师流动的教师发展制度
        三、学术休假制度实施以经费可承受与不影响课业为基本原则
        四、学术休假制度功能的实现需要多种条件的支持
    第二节 讨论
        一、学术休假的性质:福利还是投资?
        二、学术休假的方式:充电还是释放?
        三、学术休假的地点:国内还是国外?
        四、学术休假的任务:教学还是科研?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17年教育部《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
    附录二:1940年教育部《国立专科以上学校教授考察或研究办法要点》
    附录三:1941年教育部《国立专科以上学校教授休假进修办法》
    附录四:1918年北京大学《校长学长正教授派赴外国考察规程》
    附录五:1934年北京大学《教授休假研究规程》
    附录六:1924年《国立广东大学规程》(节录)
    附件七:1929年《国立中山大学规程》(节录)
    附件八:1932年《国立中山大学规程》(节录)
    附件九:1926年成都大学《职教员俸薪规程》
    附件十:19××年四川大学《教职员待遇规则》
    附件十一:1929年《铁道部直辖交通大学教员待遇原则》
    附件十二:1948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休假进修办法》
    附件十三:1930年清华大学《专任教授休假条例》
    附件十四:1932年清华大学《教师服务及待遇规程》(节录)
    附件十五:1930年武汉大学《教职员待遇规则》
    附录十六:1948年武汉大学《教授休假申请核准程序》
    附件十七:19××年北平大学《教授休假及出国研究规则》
    附录十八:1931年青岛大学《教职员待遇规则》(节录)
    附录十九:1935年山东大学《教员服务及待遇规程》
    附录二十:1936年暨南大学《教员休假规程》
    附录二十一:1947年山东大学《教员聘任及服务规程》
    附录二十二:1947年山西大学《教员聘任待遇及服务办法》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关于论题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说明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架构安排
第一章 黄遵宪的生平与文学
    第一节 黄遵宪的生平
        一、 青少年时代
        二、 使日四年
        三、 奔驰四海
        四、 归国力行新政
        五、 放归故里
    第二节 黄遵宪着述的行世情况概述
        一、 《日本杂事诗》
        二、 《日本国志》
        三、 《人境庐诗草》
    结语
第二章 梁启超大力推尊黄遵宪
    第一节 声名从“革命”开始
        一、 文界“无革命而有维新”
        二、 忧惧“革命”
        三、 “诗界革命”实为诗界改良
    第二节 《清议报》稍事推介黄诗
        一、 梁启超与黄遵宪的交谊
        二、 《汗漫录》首次推许黄遵宪
    第三节 《饮冰室诗话》大力推举黄诗
        一、 所刊黄诗及其评语统计
        二、 “饮冰室诗话”奉为典范的三首诗作分析
        三、 析论“从略有微词转为全力歌颂”
    结语
第三章 “文学革命”前的报刊诗话对黄诗的选评
    第一节 传统诗话与报刊连载诗话
        一、 历代传承的诗话体制
        二、 报刊连载诗话的特色
    第二节 选评人境庐诗的三家报刊诗话
        一、 《平等阁诗话》
        二、 《在山泉诗话》
        三、 《石遗室诗话》
    第三节 论及黄诗的《愿无尽庐诗话》
第四章 胡适对黄遵宪的揄扬
    第一节 胡适与黄遵宪的间接交集
        一、 上海求学阶段(1904—1910)
        二、 美国留学阶段(1910—1917)
        三、 归国任教(1917—1922)
    第二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论述黄遵宪
        一、 《最近之五十年》
        二、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内容分布
        三、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第六章的内容
    第三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之影响
        一、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之新创
        二、 胡适尊崇黄遵宪的原因
        三、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影响
    结语
第五章 诗集和遗稿的刊印热潮
    第一节 1920、30 年代诗集出版热潮
        一、 古直选笺本《黄公度先生诗笺》
        二、 高崇信、尤炳圻校点本(十一卷)
        三、 钱仲联全注本
    第二节 1920、1930 年代遗稿接连刊布
        一、 董鲁安辑《新嫁娘诗》
        二、 吴宓刊布《人境庐诗草自序》
        三、 《岭南学报》刊布黄遵宪遗稿
        四、 罗香林刊布《山歌》稿本及题记
第六章 文学史上的黄遵宪诗歌(1922—1949)
    第一节 叙及黄遵宪的断代文学史
        一、 陈子展撰着的两种近代文学史
        二、 张宗祥的《清代文学》
        三、 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
    第二节 叙及黄遵宪的文学通史
    第三节 叙及黄遵宪的专题史
    结语
第七章 “文学革命”后诗话对黄诗的论评
    一、 《晚晴簃诗话》和《今传是楼诗话》
    二、 《偷闲庐诗话》
    三、 《梦苕庵诗话》
    四、 《空轩诗话》和《谈艺录》
    五、 《国耻诗话》论评黄诗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四、高校英语教材选评原则及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现状及建议 ——基于近三年来《外语教学与研究》和《语言教学与研究》发文的比较研究[D]. 张鹤元. 浙江大学, 2020(02)
  • [2]针对汉硕留学生的中国古代经典选本《诗经》部分的研究与编写[D]. 陈希. 西南大学, 2020(01)
  • [3]汉语教材编写的继承、发展与创新[J]. 姜丽萍.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8(04)
  • [4]中西美学视域中的中国经验与英雄形态研究[D]. 王维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5]对接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英语教材建设[J]. 赵晨辉. 外文研究, 2016(02)
  • [6]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D]. 王冬梅. 武汉大学, 2016(06)
  • [7]高校英语教材选评原则及方法[J]. 李秀丽,王悦. 辽宁教育研究, 2000(S1)
  • [8]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D]. 张真. 南京大学, 2015(01)
  • [9]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研究[D]. 李红惠. 南京大学, 2014(04)
  • [10]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D]. 李玲. 苏州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高校英语教材选择与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